登陆注册
7837800000016

第16章 中庸的处世之道——《中庸》第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一谈起中国人的处世之道,很多人都会立刻想到两个字——“中庸”。可是,就如同上文说到的“率性”一样,很多中国人其实并不知道“中庸”这个词语的真实意思。他们只是在自己的生活之中要么不停地在使用着“中庸之道”,要么教导他人处世要“中庸”,却并不理会它的含义。

然而,正如人们误解“率性”这个词语会导致一些不好的结果一样,人们不了解甚至误解“中庸”二字同样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举个例子来说,在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之中,所谓处世的“中庸之道”指的就是不走极端、不出众和不显山露水等等。也就是说,在多数中国人那里,“中庸”是有着明哲保身的意图的:人们之所以劝戒他人见着坏人坏事躲远点,就是因为不能太出众,不然就会招来祸事,就不“中庸”了;人们之所以劝戒他人不要过于显露自己的才华,就是因为不要当出头鸟,不然就会招来嫉妒,同样的不“中庸”……总之,在多数中国人那里,“中庸”成了明哲保身的代名词。可是,处世的“中庸之道”真是这个意思吗?

我们不得不说,大多数中国人对“中庸”这个词语意思的理解是错误的。如果大家真的仔细品味过《中庸》,而不是道听途说,那么大家绝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毫无疑问,人们现在所说的“中庸”,肯定来自《中庸》一书。只不过,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之中,人们已经越来越远离《中庸》里面讲的“中庸的处世之道”,而走到另外一条路上去了。那么,《中庸》里面讲的“中庸的处世之道”究竟是什么意思?

《中庸》里面讲的“中庸的处世之道”是从好几个方面来说的。对于这个深奥的人生哲学问题,我们很难用一句两句话就说得清楚。因此,下面我们便逐一解释《中庸》一书之中的“中庸处世之道”。

在《中庸》里面,“中庸处世之道”首先主要指的是一种“中”的心理状态。什么是“中”的心理状态?用《中庸》的原话说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我们知道,作为一个人肯定有着各种各样的感情,其中喜、怒、哀和乐就是最常见的感情。按照日常经验,人们只要一遇见能够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就会喜,遇见让自己气愤的事情就会怒。同样的,遇见悲伤的事情就会哀,而遇见高兴的事情就会乐。可是,这样的做法在《中庸》看来,是不符合“中庸处世之道”,也就是不符合“中”的。因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换句话说,“中庸处世之道”就是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要想喜怒哀乐就喜怒哀乐,要有一个节制,也就是让这些感情发泄出来恰倒好处,既不觉得过分,也不觉得发泄得不够,这就是所谓的“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如此说来,“中庸处世之道”并不是让大家把喜怒哀乐藏在心里不释放出来(因为那样就是虚伪了),而是在释放的时候要注意节制。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现在人们对于“中庸”的理解跟《中庸》的原意发生了多大的误差!按照现在人们的观点和做法,举个例子来说,见到歹徒行凶也不需要愤怒,因为那样是出头鸟,不“中庸”了。可是,按照《中庸》的原意,这个时候,人们恰恰应该出头,因为该愤怒还是要愤怒,不能够坐视邪恶的横行。只不过,这种愤怒的发泄也要有节制。具体到上面的例子,就是上前去制止歹徒的恶行便可以了,而不需要怒火冲天地送歹徒上西天。

除了上面的意思之外,《中庸》里面讲的“中庸的处世之道”还有着如下的意思。第一,“中庸的处世之道”在人们的行为上,主要表现为要遵守儒家推崇的美德,比如孝顺、忠诚、仁义和诚信等等。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中庸”存在一个很大的误解,那就是:一个人“中庸”处世的话,就应该像个木头人一样, 似乎没有什么感情是可以让他动心的。这种看法表面上说起来像在保持一种“中”的态度,其实越是这样就越远离了“中庸的处世之道”。对于那些基本的美德,人是不应该保持什么“中”的。换句话说,该孝顺就要孝顺,该诚信就要诚信……在这些美德面前,是没有什么“中庸”可讲的。

第二,“中庸的处世之道”是反对打破现状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是一种落后和保守的观念。人怎么能够安于现状?在《中庸》里面,作者大讲什么“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这根本就是在让人安于现状,不求上进,这一点是跟儒家讲究的人要做“君子”和“大丈夫”的理想相违背的。因此,我们对于这种“中庸”,不必将之放于心中。

即便如此,《中庸》里面讲的“中庸的处世之道”还是有很多道理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运用。不过,在运用之前,还是让我们准确地理解它们的含义!不然,又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误解“中庸之道”了。

§§《墨子》

在先秦时代,除了儒家之外,还有另外一门学问被当时的人们所推崇,这门学问就是所谓的“墨学”。众所周知,“墨学”的代表人物是墨子。在品味《孟子》的时候,我们曾经讲到过这位倡导“兼爱”的思想家。只不过,正是由于他的“兼爱”学说,墨子才被孟子骂得狗血喷头,说他是“不知父”的禽兽。其实,这种评价对于墨子来说是不公平的。为什么这样说?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墨子这个人。

墨子名翟,是春秋时代的宋国人(也有说他是鲁国人的)。墨子生活的年代,按照司马迁《史记》的记载,是与孔子同一个时期。清代的考据学家孙诒让甚至认为,墨子比起孔子来,生活的年代更早。这或许就是孟子会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墨子的缘故。

然而,孟子提到的墨子,让我们的感觉是既不实际,也不懂得真正的“仁爱”。其实,这是与墨子的本意相违背的。我们知道,春秋晚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已经达到了惨烈的地步,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残酷也快要登峰造极。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墨子才提倡人人均像爱自己人一样爱他人。他的目的是非常好的,毫无可非之处。

墨子的学说集中体现在了《墨子》一书中,后世将这本书尊称为“墨经”。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墨子》七十一篇”。到了《隋书·经籍志》的时候,只记录了“《墨子》十五卷,目一卷,宋大夫墨翟撰”。不仅如此,《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都只记录“《墨子》十五卷,墨翟撰”。这样的记录跟今本《墨子》的篇目数是一样的,因此一般说来《墨子》只有53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无原文。

古书一般都有著者的疑问,《墨子》也一样。一直以来,关于《墨子》的作者是谁都争论不休。现在形成的基本共识是:《墨子》全书分为《墨经》、《墨论》、《杂篇》三部分;由于《墨经》中有《亲士》、《修身》、《非儒》、《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因为这些篇目里面没有“子墨子曰”几个字,因而被认为是出自墨子之手;而《墨论》从《所染》到《非命》共28篇,则被认为是墨子弟子的作品。

墨子的思想,在哲学方面主要体现为尚俭、兼爱、敬鬼神和尚同等,这些思想系统地反映在了《墨子》这本书的《非命》、《贵义》、《尚同》、《天志》、《明鬼》和《墨经》诸篇中。我们今日要深入了解墨家学派的思想,品味墨子的思想意境,这些篇目是不可不读的。

同类推荐
  • 空间启示录

    空间启示录

    本书所立足的“空间思维”,受到了亨利·列斐伏1974年所著的《空间的生产》一书的启发,并受到对“空间思维”有论述的思想家的观点影响。虽然后现代主义所推崇的批判主义是“做永远的捣蛋鬼”,但作者更愿意有建设性地提出“空间思维”和“公平与效率”的空间变化原则、“现实与梦想”的空间创造原则、“空间的折叠”和“空间相对论”等一系列自主的观点,为后现代主义哲学树立应有的启蒙价值。在这一价值的启发下,至少让更多人重新用哲学的头脑,去思考和理解什么是“时间”与“空间”,什么是“关系空间”的定义。
  •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做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其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阳明心学智慧源源相传,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黄宗羲、章太炎、梁启超、李宗吾等,他们叱咤风云,显耀一生,却都奉阳明心学为最根本的精神导师。
  • 波论:一种对世界真相和人生意义的再认识

    波论:一种对世界真相和人生意义的再认识

    《波论一种对世界真相和人生意义的再认识》分为上下两篇,共八章、十个部分,主要记录了作者对事物存在与变化真相的一点探索,以及在生活中如何思考和看待问题的一些体会,形成了一个大胆的思想体系,也是一种全新的认识方法。上篇就宇宙和物质、生命和意识等从哪来,如何运行及演变等提出了一系列与当前不太一致的观点和看法,力图跳出现有的思路与局限,对当今的一些热点和疑惑问题给出一种解释,并提供出还原世间万物真实面目的一个答案。下篇以上述理论为基础,结合作者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提出了人生中几点最基本的实质与意义,总结了在思维及认识上的一些规律和方法,希望对我们与自身、和外界的沟通及交流能有所帮助。
  • 形而上学俱乐部:美国思想的故事(译文纪实)

    形而上学俱乐部:美国思想的故事(译文纪实)

    思想是一种怀疑,而不是意识形态。第86届普利策奖最佳历史类图书,从内战的阴霾到平权运动和冷战,以思想的历史照见未来。美国经历了一场内战,其政府形态却没有遭遇变革。内战期间,美国没有抛弃宪法,没有暂停选举,也没有发生政变。但从其他几乎所有方面来看,美国变成了另一个国家。战争本身没有让美国变得现代,但战争标志着现代美国的诞生。对于亲历内战的那一代人来说,战争似乎不只是民主的失败,也是文化的失败,思想的失败。创痛深沉的内战使战前的信仰和期望轰然崩塌。在战后的新世界,这些信仰显得极为过时。内战扫除了南方的奴隶制文明,随之也几乎完全扫除了北方的知识分子文化。美国花了几乎半个世纪才发展出可以取而代之的文化,找到一整套理念、一种思考方式,来帮助国人应对现代生活的种种情形。这场上下求索就是本书的主题。
  • 韩非子智慧讲堂

    韩非子智慧讲堂

    本书分为:权利之势——高举权柄的艺术变通之法——变法革新才能赢制臣之策——驾驭下属的方法等。
热门推荐
  • 星光许许

    星光许许

    ?洛云汐以为自己的一生都是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音,沉浸在昏暗之中。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可以拥有一个眼里全都是她的男孩子。?顾玖城身为京城的太子爷,身价百亿,却当他见到洛云汐时,一心都在她身上,所有的温柔只给她一人。??某一天,男人将她抵在墙上,“顾玖城,我从来没有发现你这么不要脸!!!”“小汐汐,你怎么可以这么说我,人家好伤心呀!呜呜呜~”?“你能不能男人一点,成天嘤嘤嘤的,”??顾玖城微微一愣??“好,我不会让你失望的!”???接着一个公主抱揽着洛云汐的腰。
  • 沉溺与你的温柔

    沉溺与你的温柔

    活泼开朗的少女洛晚柠和温柔可爱的少年齐思宸的生活。洛晚柠是著名网络作家和歌手,而齐思宸是不太红的艺人,但却是洛晚柠崇拜,喜欢的偶像,在她心中是个特别的存在。洛晚柠将与他相处的点滴改编写进自己的新作中,被翻拍成了由齐思宸主演的电视剧,洛晚柠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两人美好的在青春中相互鼓励,相互治愈,最终也走到了一起。
  • 美味豆制品菜600款

    美味豆制品菜600款

    本套菜谱共30本,汇集了南北方以及各种风味的菜系,每本600余种做法。本书介绍豆制品菜的做法,简单好学易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居生活常备书籍。
  • 超能小探员

    超能小探员

    “尼玛,异能又失灵了。”这是陈默说的最多的话。这导致他总是怀疑当初选择加入异能局是不是因为脑子抽了。
  • 仙聊

    仙聊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瞬。一万年太短,只求长生。————————————斩尸、猎狐、烧铅汞、伐山破庙……一个修士的挣扎求仙之旅。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若爱深埋于岁月

    若爱深埋于岁月

    因为杀母之仇,季凉川亲手把沈知夏送进了监狱。出狱后,面对各种误解,她没说出一句为自己辩解的话。待在监狱的那三年,早就让她学会什么苦都往肚子里咽。现在,她再也不会奢求不属于自己的感情。她只希望季凉川可以放过沈家也放过她。
  • 成南

    成南

    生活可能会误导我们,但不会欺骗我们。我们的故事,也许也是你们的故事
  • 废柴九姬

    废柴九姬

    一朝穿越,成为夜国人人唾弃的废柴九小姐。
  • 神奇宝贝之系统大师

    神奇宝贝之系统大师

    一个宠物小精灵,又名口袋妖怪,也叫精灵宝可梦的一个发烧友穿越到神奇宝贝世界里的故事,当渡和主角一起遇到红色暴鲤龙时,渡:小鬼,你等级太低,这个我替你收服了。主角:........(NMB,真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