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30300000041

第41章 运河名邑

没有故事的大运河是没有魅力的。

以姚江—三江口—甬江为代表的运河水系贯通了宁波的地脉,延续了宁波的文脉,贯联7000年前的河姆渡、唐宋时期的港口、清末五口通商的甬江口以及今天的国际化大港。唐宋的丝绸、陶瓷从这里走上海上丝绸之路,明清哲学、史学从这里播扬海内外,近代宁波帮从这里整理行装,毅然走向远方。运河文明深深溶进了宁波的血脉,使得宁波文化不再是散落的珍珠,而是形成一个巨大的气场,使“大宁波”形象一呼而出。而更为震撼的是,它有一种场域效应,使我们不自觉地融进宁波历史的宏观结构中。

要从这运河中读懂这个既深沉厚重又朝气蓬勃、既古老又年轻的历史文化名城,谈何容易。仅能撷取几帧运河唯美的画面,力图用历史的故事、传说构建新的信息维度,还原为一个个清灵动人的审美意象,以窥一斑。

“浙东运河”过曹娥江后,在上虞和余姚的交界点,分两处进入宁波段。一处从上虞的四十里河经通明坝(始建于南宋嘉泰元年即公元1201年),汇入姚江上游的干流“四明江”;另一处从上虞百官的上堰头起,经驿亭到五夫的长坝,接余姚的马渚横河,然后汇入姚江干流。两条大江河面开阔,迂回于万亩农田之间。两江之岸,又散落无数村镇人家,明媚湖泊,一派水乡旖旎风光。两江东流相汇,不远处便是历史文化名城余姚。

余姚,一座以水为魂、依河衍生的山水宜居小城。据《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舜后之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云余姚。秦朝时便有县的建制,距今2000余年。姚江主航道穿城而过,与之并行南有最良江、北有候青江;南北向又有东江、中江、西江并行,会流古城的东、西、北部,与三北余慈地区的运河系统相互关联。姚江沿途有武胜桥、通济桥、舜江楼、最良桥、季卫桥、皇山节制闸等景观。最巍峨壮观的为始建于元代的通济桥,横跨运河之上,海船经过可以不解风帆;桥北即为余姚的古城楼舜江楼,城楼向东面江而立的是一道古街铺。城中河网水系密集,又点缀龙山、秘图山、凤山等几座孤山,山在城中,城在水中央,风景绮丽。城区内旧时的里巷格局、街道尺度仍有相当部分保存完好,如武胜门历史街区,并与成片的民居构成了较完整的古城区风貌。

余姚历史上才俊辈出,并称的有四先贤。四先贤者,为以高风亮节著史的严子陵,范仲淹在《严先生祠笔记》里赞颂先生“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文化巨匠《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的作者黄宗羲;影响日本近代儒学发展的“胜国宾师”朱舜水;及一代哲学家王阳明。龙泉山山麓有四先贤纪念亭。

王阳明为四人中影响最大者。其故居就在龙泉山北武胜门历史街区,阳明东路之北,阳明路即以阳明先生而命名。故居坐北朝南,是一座明代浙东官宦的典型建筑。前有照壁,明代风格。照壁前为一小广场,立有王阳明青铜像,为儒将风度,峨冠博带,佩剑而立,神色凝重。故居二院三进,气势恢宏,结构严谨,主次分布有序。主体建筑为瑞云楼,重檐硬山、五间二层木结构楼房。传说王阳明出生时,彩云盈楼,久久不散,以故得名。瑞云楼前檐柱上的楹联,引人注目:“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谥为“文成”,史称其为“明第一流人物”。穆宗皇帝赐铁券,券文中写道:“两间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王阳明曾立平定朱宸濠叛乱等战功,一生打大仗次次大获全胜。而其又善于箭术,据传平定宁王之乱后,与三边都督许泰比试射箭,三箭皆中靶心,让许都督汗然称服。破“山中贼”摧枯拉朽、风卷残云,破“心中贼”更是大有建树。史载王阳明本是一个活泼好动、爱开玩笑的官家子弟,到十六七岁时突然思想大变,认为进士及第不是最后目的,做超凡脱俗的“当代圣人”才是最高理想。从此诚心学圣,废寝忘食,历尽千难万险不改其衷。王阳明心学承继宋陆九渊,但又充实发展,融入佛学思想,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学说,与朱熹等人学问彻底划清界限,成为一代宗师。王阳明一生辗转大江南北,每到一地就办书院,广收学生,讲解“致良知论”。而居故乡余姚时期,更是王阳明一生中讲学活动最为兴盛的时期。

王阳明在故乡讲学,多在龙泉山上。龙泉山,高60余米,山腰有一石井,清盈不枯,水面常有波纹如双龙戏水,故称“龙泉”,山因泉得名。龙泉井在北宋时声名远播,苏东坡曾赞扬“龙泉石井甘胜乳”;时任鄞县县令的王安石,应余姚县令谢景初的邀请,曾多次登临龙泉山,题有《石井》诗两首,其中一首道:“山腰石井千年润,海眼泉无一日干。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龙泉山古柏森森,苍松入云。山上的中天阁,绿树掩映,光影斑驳,是王阳明最主要的讲学之所。阁前可望姚江蜿蜒东去,四明山层峦叠嶂,城郊碧野平畴,令人心旷神怡。王阳明在这里讲学长达六年,而阳明先生开创的姚江学派则是影响乡土数百年,遗风尚存。

龙泉山东面为新建路,旧称虞宦街。王阳明曾被封为“新建伯”,因此得新建路名;谓虞宦街,是纪念汉唐时期历经八朝光风霁月的虞氏家族。虞氏家族世居龙泉山下,家学渊源深厚,世代相传;名士辈出,如东汉“经学大师”虞翻、深谙天文律算的东晋虞喜、文学与书学俱绝的唐代虞世南等等,数不胜数,是浙东古文化家族的典型代表。新建路至今是余姚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龙山山麓、姚江两岸,另有文化古迹无数。山之南有龙泉寺,为晋代名刹。山之西有余姚博物馆。山之北有明代著名学者倪宗正的故居清晖佳气楼。其间古迹湮灭无存者,不可胜数。宋室南渡之后,赵氏皇族子弟及官宦世族纷纷卜居山下,文化一时空前繁荣,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即在山下镂版印刷。明清两代,姚江人士在文化上的贡献尤为突出。除王阳明、黄宗羲外,有戏曲研究大家吕天成、金石学与音韵学大师邵晋涵等等。余姚一地先后出过612名进士,其中状元五名。仅明代就有108人次被皇帝特征,有三人担任大学士。近代则有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教育活动家蒋梦麟、翻译家楼适夷等等。可谓人文渊薮,历时千年。

风韵之地,艺术亦流光溢彩。明余姚腔为中国古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与浙江海盐腔、江西弋阳腔、江苏昆山腔并称,并因明代戏剧家高明创作的《琵琶记》在全国流行,现已成绝唱。龙山南麓有一宽宏建筑,名龙山剧院,为姚剧上演主要场所。姚剧原称“余姚滩簧”,极具地方特色,在江浙沪享有盛名。剧作《鸡公山风情》、《传孙楼》、《强盗与尼姑》等多次在国家、省级评比中获奖;新作《王阳明》亮相央视后,引起广泛关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龙山不高,文名隆盛。余秋雨的原籍亦属余姚(现属慈溪市桥头镇),他对余姚用八个字概括:“百里姚江,千年书声。”可谓精粹之极。龙山西麓的余姚博物馆,可细细品读。下山,沿江东行,有一高耸的城楼,飞檐翘角,古朴庄重,即为舜江楼;楼前石拱桥即为通济桥,三孔凌空横跨姚江,桥朝东有一对联,写的是:“千里遥吞沧海月,万年独砥大江流。”这可作为名邑余姚的写照。

(文/戴翔、叶秀朓、许梦娇)

边走边读

“虞翻”(164—233),字仲翔,余姚人,三国时著名的易学家。初任官孙策功曹,孙策欲取豫章(今江西南昌),虞翻自荐前往游说,使孙策不用兵而领其地。秉性耿直,屡次犯颜直谏,与孙权不合,又数次因酒失事,屡被发配,最后终老谪地交州(今广州)。在交州期间曾聚徒数百开课讲学,开岭南学风。著述有《周易注》等10余种,受到同时代孔融等人推崇。后世有清张惠言著《周易虞氏义》、曾钊撰《周易虞氏易笺》等。

“赵谦”(1351—1395),字为谦,余姚肖东人。明初曾受朝廷特聘,参与纂修《洪武正韵》。辞官归里后,在冯村筑“考古台”,继续钻研文字音韵学,撰成《六书本义》12卷,又编成《声音文字通》100卷,为小学大家。后授海南琼山县教谕,培养了大批读书子弟,为开启海南各族人民的文化和智慧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海南夫子”。

“王守仁”(1472—1529),为二程、朱、陆后的另一位大儒。有三篇文章被收入《古文观止》:《瘗旅文》《尊经阁记》《象祠记》。有《传习录》、《顺生录》、《王阳明全集》传世。

“吕天成”(1580—1618),字勤之,号棘津,别号郁蓝生。明代戏曲家、戏曲评论家,余姚人。出生官宦世家,因家庭影响,从小对戏曲有浓厚的兴趣,曾师事吴江派的领袖沈璟。著有传奇杂剧十数种,现仅存杂剧《齐东绝倒》;另著有小说《绣榻野史》。戏曲评论著作《曲品》使吕天成名扬后世,这部著作不仅点评精彩,而且保存了一批珍贵的曲目史料。1990年中华书局出版有《曲品校注》。

“朱之瑜”(1600—1682),字鲁屿,日本尊称为舜水先生,余姚人。精研六经,特通毛诗。明亡后曾在四明山结寨抗清,失败后流亡日本。1665年,被水户藩主德川光国聘为宾师,迎至水户讲学。德川光国欲为先生建新居,但先生以“耻逆虏之未灭,痛祭祀之有阙,若丰屋而安居,非我志”多次力辞。有《朱舜水先生文集》、《安南供役纪事》、《阳久述略》等传世。

“邵晋涵”(1743—1796),字与桐,号二云,余姚人,清代著名史学家、经学家。自幼好学,博览群书。28岁中进士,历任翰林院侍读,曾主持《四库全书》史部的选录和评论,参加纂修《续三通》、《八旗通志》等书。钱大昕曾言曰:“言经学则推戴士震,言史学则推君(邵晋涵)。”长于经学,精《三传》及《尔雅》。撰《尔雅正义》20卷,为研究训诂学的重要著作。还有《旧五代史考异》、《孟子述义》、《南江诗文钞》、《韩诗内传考》、《谷梁正义》、《方舆金石编目》及《轩日记》等著作传世。撰《南都事略》,叙述南宋历史,未竟而卒。诗歌清新自然,如《姚江棹歌》:“决决鸣泉谡谡风,中天白月照乌篷;不知何处秋声起,一路松涛碧涧中。”

“蒋梦麟”(1886—1964),原名梦熊,字兆贤,笔名唯心,余姚回龙乡人,自由知识分子的楷模。清末秀才,191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新教育》主编,倡导教育革新。1919年后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委托三次代理校务,后任北大教育学教授兼总务长。因谴责北洋军阀政府镇压爱国学生,被列入黑名单,避居沪杭。1927年任中山大学校长、国民政府教育部长。1949年去台湾。毕生致力于发展教育事业和振兴台湾农业。著有《西潮》、《新潮》、《孟邻文存》、《梦麟文丛》等。

“楼适夷”(1905—2001),原名锡春,余姚人。早年参加太阳社,曾留学日本,为左联重要成员。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顾问,《译文》编委。192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挣扎》、《病与梦》,散文集《话雨录》、《四明山杂记》、《适夷散文选》等,诗集《适夷诗存》,译著小说《在人间》、《契诃夫、高尔基通讯集》等。

“邵洵美”(1906—1968),原名邵云龙,余姚人。著名作家、出版家、翻译家、诗人,“新月派”代表人物,与刘呐鸥、穆时英同为“都市现代派”代表作家。早期主编有《狮吼》、《金屋》等杂志,1933年创办上海时代图书公司,出版的《论语》、《时代》等九大刊物一时影响颇大。因与林语堂、施蛰存、郁达夫、徐志摩、丁玲、郑振铎等众多文人有交游,有“文坛孟尝君”之称。有诗集《天堂与五月》、《花一般的罪恶》。

“沈君山”1932年生,余姚人。台湾大学物理系学士,美国马里兰大学物理博士,曾任职于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太空总署太空研究所等。1973年回台湾,担任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兼理学院院长,后曾担任行院政务委员。于1993年当选为第一届台湾清华大学民选校长,在其努力之下,台湾清华大学由一理工学校发展成注重通识、并具人文气息的台湾最具学术声望的大学。沈君山非常有才,有台湾四大公子之称。就学台大期间,曾是台大足球队队长,回台后曾代表台湾赢得两次世界桥牌赛亚军,当选七次国家桥牌选手,十大杰出青年,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物。沈君山仿本家前辈沈复《浮生六记》,著散文集《浮生后记》、《浮生三记》、《浮生再记》。笔触潇洒动情,从容叙说人生况味,并以棋道论人生,即使三两句,往往见地之深,非常人能及。

“谢志强”1954年生于余姚,著名小小说作家,现为宁波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新疆生活20年。已出版《其实我也这么想》、《谢志强小小说》、《魔幻小小说选》、《新启蒙时代》等小小说集和《与小小说共舞》、《小小说讲稿》两部文艺理论。曾获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有人评价:“在结构上由拉美模式入手,又演化为汉语质地,厚积后发,大器晚成,谢氏风格倏然浮出水面。”

“赵柏田”作家。1969年8月出生于余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这位著述丰富的年轻人,曾获“十月”散文奖、2000年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全国大红鹰文学奖等。主要作品有《我们居住的年代》、《站在屋顶上吹风》、《历史碎影:日常视野中的现代知识分子》等。近年致力于思想史及近现代知识分子研究,《岩中花树——十六至十八世纪的江南文人》就是他对家乡知识分子精神的梳理。

“《姚江书院派研究》”该书较为全面地记录了姚江学派的发展历史,介绍了著名代表人物的成就。作者钱茂伟,1962年生,杭州人,现为宁波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史学研究所所长。著有《明代史学的历程》、《民族精神的华章:史学与传统文化》、《浙东学术史话》等。

同类推荐
  •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的写作受到赫勒“日常生活”理论启发,主要关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日常生活,透过他们在私人日记、书信和回忆录等中的记述,揭露其在历史变换中的真实心理状况,研究其人际交往、经济生活、师承关系、思想轨迹等情况,展现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喜悦与悲伤。借由对文人日常生活的个案解读,作者也尝试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20世纪中国文化史的全新视角。
  • 世界文明之旅·文化艺术卷

    世界文明之旅·文化艺术卷

    在人类缓缓的历史进程中,文明是人类辉煌的往昔,是祖先智慧的创造,更是永垂不朽的传奇。追寻世界文明,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人类自身的一种高度关注。
  • 文溪少数民族故事集

    文溪少数民族故事集

    这是一本以少数民族故事为主的书籍,作者将多年来收集整理的家乡各种民间传说和故事汇聚成书,在保持原有少数民族风情的基础上加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使之更为生动有趣,也更加适合小学阶段的儿童阅读理解,希望通过这本书将家乡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 观人学(历代经典文丛)

    观人学(历代经典文丛)

    《观人学》中介绍了“古代六戚观人法、观诚法、观色法”等等方法,而“古代六戚观人法”是指用六戚之法察人,人的忠孝爱敬便可一目了然。父、母、兄、弟、妻、子,称谓六戚。而“观诚法”是指观诚之法是从人与他人的关系中考察人。
  •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罗列了中国古今的名人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见解,对文化艺术的不同发展观念,但这些都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营销大亨

    重生之营销大亨

    高考前夕王力同学一直纠结报考北大还是选清华,所幸2010年的本科线是450,王力考了449,于是他再也不用为这个问题纠结了。
  • 幸福美阳阳

    幸福美阳阳

    本故事纯属虚构!考究党慎入!向暖是一名公司高管,真正的白富美,有颜有钱有学历,然而这样几乎完美的一位美人,还有俩月就二十九周岁了。。。。向暖心中万分热切希望能在俩月之内把自己嫁出去!
  • 前妻有孕:总裁请淡定

    前妻有孕:总裁请淡定

    她爱他如飞蛾扑火,义无反顾,到头来却换得一个家破人亡。他步步为营,终于成功复仇,却万万没想到,离婚后一不留神,她怀上了他的孩子!云卿卿咬牙,洛司晨,我恨你!这个孩子不能留!洛司晨却将她强拥入怀,老婆,关于这个问题,关灯,我们来交流一下。
  • 规则的制定者

    规则的制定者

    一个平凡懦弱的胖子,被现实一步步击垮又从新塑造成制定规则的人
  • 妖魔乐园

    妖魔乐园

    正常版本。过去的世界灵气复苏。好的坏的,随之而来。掌握穿梭能力的杨明,穿梭诸天,体验人生,铸就一个个神话。…………正经版“前面有妖魔行凶。”“哦。”“遇到妖魔的是又大软又萌的妹子!”“那还等什么,随我上!”……娱乐版杨明:为了让妹子们避免不幸,拼搏。
  • 天岚剑传

    天岚剑传

    一剑出,天地分,四方云动!附身世家子,成就剑道巅峰!重温那些热血沸腾的桥段,再尝的是截然不同的内涵!诸天茫茫,剑和仙,孰轻孰重?“此生便以此剑,会尽诸天各路英雄!”——剑魔叶岚剑
  • 复生宠婚

    复生宠婚

    她是他的青梅竹马,也是叶氏最宠爱的小公主。到最后医院里躺着的却是她和孩子的尸体,他却救了另一个女人,也许作为森普集团的总裁,他不爱她,可作为她的丈夫,他却爱她到了极点。五年后她霸气回归,重生回他的身边,也再一次打乱了他的生活......
  • 浪子游侠之金风玉露

    浪子游侠之金风玉露

    古龙式悬疑武侠,金风玉露一相逢,主角秦风(金风)和陆小玉(玉露)在一场江湖阴谋中相识相知相爱,最终破获阴谋
  • 蓝星创始新纪元

    蓝星创始新纪元

    蓝星某一天,有人在大洋之中触发了一种能量,全星球大变,人们获得了各种各样的能力,这种能量后面被命名为荣耀。当人们沉寂在获得能量的喜悦之中,缺没意识到随之而来的微信。等级:黑铁-青铜-白银-黄金-铂金-钻石-宗师-王者。
  • 凌云山雾海

    凌云山雾海

    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具体内容自己慢慢看吧)若不自宫,不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