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30300000016

第16章 用艺术的眼睛感受宁波

艺术是对时代、对生活、对土地,及对人生的表述,是人把握世界的独特的基本方式,是人类的生活样式和意义之网,孕育着生活的梦想和希望。歌德说:艺术有着自己的深度、自己的力量。它不同于科学、哲学借助知性和理性,它是知性与感性的结合,它所使用的各种符号如音乐中的各种音符,美术的线条、图案和色彩等,要比科学和哲学所使用的单纯的文字系统复杂得多,因此它能认识和表现的范围、对象,比科学和哲学更广泛、更普遍。凡是有美丽的地方,凡是人类的视野能够抵达的地方,都有艺术,艺术能把握和表现的东西,科学和哲学往往束手无策。艺术的认识也许是对实在的一种夸张,然而却是人类把握这个世界不可替代的方式,它常常使我们进入一种静观默想的美妙时刻。

宁波无数的民间艺人用他们的感性,对美的直觉,以及对精湛的表现能力,为我们展现乡土的自然与人生;我们很容易用他们的眼光来体验人生、感受自然,触摸到宁波的温度。在山、海、平原交错的乡村,在宁波老城最深的古色,街巷深处,古风犹存的古镇、古村,祠堂、庙宇、四合院、戏台、茶亭、稻场、盐田等飘逸着四明遗风,这是最为流光溢彩的让人迷恋的作品。目前宁波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3座(慈城、石浦、前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余姚),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座(鸣鹤、梁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处(岩头村、横坎头村),市级历史文化名村10处,市级历史文化街区9处,县(市)区级历史文化保护区16处;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02个,其中国家级14项,省级48项,市级123项;非遗传承人,国家级5位,省级50位,市级38位。

在这些风雅之物里,渗透着宁波独特的城市风情、生活习俗、地域性格和文化基因,诠释着宁波先民在长期生活、生产过程中与自然之间所达到的和谐发展的理念和智慧,揭示出名城文化的根基和韵味,我们还认为这些风雅之物,是宁波人精神的丰富度与自由度的体现,物化着宁波人的幸福感,是宁波斯文所寄,是宁波地域文化生态最真实的记忆,常常唤醒人的地域认同与乡土尊严。

读宁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切实感受到宁波文化的丰富性,宁波人感受史的绵长与表现力的卓越。用艺术的眼光观察宁波的风物,我们感受到宁波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独特的风度与气派,我们想说越是宁波的,就越是中国的、越是世界的。我们还想说现代生活不是因特网、消费、投资、紧张的工作等等这一类东西的总和,而是必须留心身边的风景,在走向风景中静思,伸展我们的精神天空。在现代生活中,那些流水逐华、浮光掠影般的东西,此起彼伏的各种风潮、似懂非懂的科学名词、花样翻新的技术产品,以及信息的洪流,经济学的思考方式,往往会使人迷失自己,往往窒息人的审美与创造力,使人成为实实在在的消费主义者。在这片风景中,蕴含着一种不随风而动而又识得风情的品质,一种入俗而又脱俗的功夫,读这片风景,将使人丰盈最纯最真的天性。

愿我们“放慢脚步”,常常回望乡土,希望乡土艺术常青,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肌体感官的敏锐和活跃。

纯朴的声与乐

宁波人喜欢音乐,音乐厅、大剧院建得都是大气派、高品质。音乐厅在三江口,灵桥与琴桥之间,是一座洁净明丽的玻璃大厦,线条刚与柔相融得恰到好处,如玉一般倒映在奉化江中;宁波大剧院在姚江大闸之东,造型如同贝壳,安闲自在地静伏在姚江畔,整个剧院占地面积有二百多亩。这两处常有阳春白雪的演奏,国内外一流的乐团、乐师登台献艺,在宁波是不乏热衷者前来捧场的。

而在乡土文化的视野下,我们关注的是基于宁波本土的音乐,或者讲下里巴人创作、欣赏与他们的生活融为一体的音乐。音乐的产生与文明的发祥同步,在宁波,乐曲的历史可上溯到七千年前姚江畔的河姆渡文化。河姆渡出土的骨哨至今还能吹响,这种骨哨截取鸟的中段肢骨加工而成,哨身中空,略呈弧曲,在凸弧一面几乎等距离磨出三个椭圆形音孔。想象赭衣赤脚的先民,在一日劳作之始,坐在古渡口的树下,吹响幽幽的音符,月亮下去了,太阳上来了,这种从骨洞滑泄而出的清远的声音,可以引得百鸟朝集。我在余姚高风中学任教的时候,曾经带着一群学生到古渡口采风。我们坐在渡口,听摇橹的艄公欸乃一声唤绿山水,沈卓民同学用长笛为大家朗读的诗歌《绝唱,我的河姆渡》配乐,滑畅的笛声使我们感觉似乎回到了遥远的渔耕时代,这种纯真天然的美好感觉真的很难忘记。现在沈卓民已经到美国留学去了,据说美国大学面试的时候他就吹了一首笛曲,面试官听得直竖大拇指,夸他是中国的小音乐家。许多文人都留恋这个具有神韵的地方,比如舒婷、朱军等,来读诗做节目;用心倾听,这里确乎还飘荡着声声让人动情的天籁。

“天籁”二字最适合表现中国的民乐,因为中国的民乐乐器大都取材于自然,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无不可以奏乐,而种种乐器在史前即已形成。到《诗经》一书,里面提及的即有29种,打击乐器如鼓、钟、磬、缶等,吹奏乐器有箫、埙、笙等,弹弦乐器有琴、瑟。在高风中学的时候,常常和民乐家邵景天老师交流,他曾给我讲过长笛的颤音、倚音,二胡的滑音和揉弦,他说这些乐器的表现特别自由自在、细腻生动,比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化蝶时的那段笛子的滑音,如流水一般,悠扬而轻灵,这是西洋乐无论如何也表现不出来的。邵老师说:“民乐的表现力比西洋乐要丰富得多,比如古筝可以表现一条小溪弯弯曲曲地流淌,也可以表现夹杂着闪电和雷鸣的无边风雨。琵琶可以表现欢快,也可以表现紧张、激烈;《十面埋伏》中就用琵琶急转的声音表现丰富的内容:马在不停地奔跑,雨在疯狂地下,云是黑的,战火是惨淡的红。而且非常传神。”“民族乐器最能把人带入如醉如痴的画境,感受山与水的和谐,与人生志向高远的境界。《列子》记载的‘知音’佳话就是这样,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这一声笛何等亮丽,月夜有这一声笛,月色才显得更加皎洁,境界才悠远。”等等,听邵老师讲解民乐,我眼前总浮现《琵琶行》、《雨霖铃》等名篇的场景,在内心里对中国诗词有了更深切的共鸣。

宁波的乐器杂取种种,一台戏大都是各种乐器的交响乐。但宁波人最擅长的是打击乐器,与浙西人倚重丝竹不同,这种乐器豪放粗野的演绎风格让我们想到宁波人石骨铁硬的性格。在过去,从事吹打乐演奏的班社组织遍布乡镇和农村,有进行丧事活动的“道士班”、专为婚事吹打唱的“唱班”、清唱戏文和吹吹打打的“戏客班”(亦名嬉客班或坐唱班)等。表演最为大开大阖、风声迭起的是浙东锣鼓,在明代文人余怀的《板桥杂记》、张岱的《陶庵梦忆》等著作中均有记载,现在还在表演的曲目有《万花灯》、《将军得胜令》、《划船锣鼓》,浓墨重彩又质朴自然,听闻此声的人无不被其激情感染。

吹打乐的这种风格在宁波最有特色的民间舞蹈小调“马灯调”中,表现得非常明显。“马灯调”始于南宋。当时宋高宗赵构在一条大江边被金兵追杀,因一白泥马将其驮过江而得脱身,事后泥马被封为神马。宁波民间为纪念此事,同时也是娱神与群众狂欢的需要,便产生了“跑马灯”这样的化装舞会,“马灯调”应运而生。马灯调曲调高亢明亮,节奏欢快,极具动感和气势,往往用大鼓、小鼓、锣、钹等打击乐开场,伴跑马灯者舞动,后由唢呐等吹奏乐加上弦乐奏出马灯调曲牌,舞者、伴唱者甚至是观看的群众,都可以边演边唱,直至结束。马灯调还有一个特点,曲调简单,朗朗上口,易学易记,跑马灯舞时可以唱,在表演“车子灯”“舞船灯”“跳车灯”时也可以用,连甬剧(旧时称宁波滩簧)、宁波走书等曲艺也经常引用,并常常由此而把表演推向高潮。近期有一首融有跑马调元素的表演唱《哎格仑登哟》(范翱鹰作曲,钱建隆作词),以特有的阳刚气派、如水柔情征服评委,获得浙江省第九届音乐新作品演奏大赛创作奖、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因此可以说这种张扬而热烈的调子实际渗透进了宁波百姓的生活与灵魂,成为宁波人表达情感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

宁波有喧闹的马灯调,也有悠扬绝伦之声。1998年,在慈溪上林湖龙口越窑遗址发掘中出土了一批唐宋时烧制的鼓、钟、埙、铃等青瓷乐器,至此湮没千年的“越窑青瓷瓯乐”在它的故土重见天日。瓯乐,即击瓯为乐,是中国瓷乐器中最古老的表演形式,唐朝时最流行用越窑青瓷演奏,曾经作为大唐的高雅文化,传到印度、土耳其乃至中亚、西亚等周边国家。直到元明时期,越窑衰落,加之演奏的传承方式原始,才渐渐退出舞台。现在经过慈溪青瓷瓯乐团的整理、发掘与创作之后,我们已经可以欣赏到用这种清丽委婉的声音演绎《九秋风露越窑开》、《月下笛》、《鸣鹤梦寻》、《梅花三弄》等作品,在表演时融合舞蹈、诗歌等艺术,韵味不绝,美轮美奂。这个节目也成为在上海世博会“宁波特别日活动”中最为灵动的一笔。

埋没的声音能够再放光彩让人欣慰,但是许多声音一旦遗落在历史的哪一个空间里将是永远不再回来。在姚江运河边曾经有过一种声音,叫“余姚腔”,曾与浙江海盐腔、江西弋阳腔、江苏昆山腔,合称中国四大戏曲古腔,而且是四腔中产生最早(产生于宋元时期),影响最深远的,曾经风靡全国。如今受其影响的新昌调腔、青阳腔、昆山腔、绍剧,依旧繁盛,而余姚腔已然成为绝响。只剩下始建于宋朝的余姚鹿亭仙圣庙、奉化的萧王庙等等戏台,空驻人间。戏台如若有知,回想当年的风华会不会感伤无限?非物质遗产一个致命的地方,就是它的口口相传、师徒相授,一旦没有传承人,它就飘然消逝在空中,它脆弱得不堪一击。戏剧像甬剧、宁海平调、姚剧,曲艺像宁波四明南词、宁波走书等这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热闹的声音,现在都面临这样的命运,在西洋音乐、在流行音乐的冲击下,它是否能寻找到自己的生根立命之所,让我们感到担心,希望宁波有传承这些文化的良好背景。

小时候常常搬着凳子到晒场上听草台班子的演唱,在婚丧礼中听一群民间音乐家吹打,这些声音里有着生民几千年来不断的梦想与信仰,吟唱希望,歌颂劳动与爱情,诉说人生,而现在已然远去。宁波是有性格的城市,当这些声音远去的时候,当只习惯于听西洋乐、走过小桥流水、独对菊花古剑的时候,当只习惯于听流行音乐,走过清幽的雨巷、回看三江潮涌的时候,宁波人还在自己身上保留多少乡土的气派与神韵。音乐能叩击人灵魂深处的门,我们不能忘记聆听,也不能不用心聆听宁波的声音。

宁波有一些制琴的传奇。有一些老艺人至今还用心做着琴,听说过一个叫俞小鲁的师傅不懂音乐,却做得一手好琵琶,他的琵琶音质圆润清脆,特别有灵气。而宁波的韵升集团所生产的八音琴,音色柔美,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希望宁波声音流传得更远、更广。

“宁波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奉化吹打

激情的舞蹈

“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音乐、舞蹈与诗歌一样,都是人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而舞蹈是人用肢体来展现自己,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因而更能展现一个人的个性。宁波的舞蹈是热烈的、充满动感的,一如宁波的音乐。

在印象里,最为热烈的舞蹈是舞龙。龙是中国传统的图腾,在中国的神话里,人文始祖一般都带有龙的特质,开天辟地的盘古形象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蛇身;在汉代的石画上,补天的女娲像也是人首蛇身;《三皇本纪》载炎帝是由他的母亲有氏“感神龙而生”;《史记·天官书》说轩辕黄帝是黄龙体,升天时化身为龙;《山海经》说大禹的父亲“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而炎黄二帝的对手,蚩尤的形象是蛇身猪首。这种充满原始意味的信仰,千百年来演化成祭祀神龙的风俗,祈求龙神消灾祛祸、遇难呈祥。在宁波最有特色的舞龙,是奉化的布龙与余姚泗门的犴舞。

奉化布龙形体高贵,威武神勇,充满生命的张力,观之让人精神振奋。在除夕前后及元宵灯节期间,当地人都以见龙为乐,舞龙为吉。而舞龙队以龙拜岁,恭贺新春吉祥如意。舞龙的动作有二十余套,有游龙、盘龙、跳龙、穿越、摇船、擦背、梅花结顶、龙塔盘、板凳龙(即地上放九条板凳,人在板凳上舞,龙在板凳上盘,像拳术中的“梅花桩”,全套完成需1个半小时)。奉化布龙最善跳跃腾挪、翻滚蹲走,而且舞得活,舞得圆,神态真,速度快,呼呼生风,气势磅礴。在节日里,请舞龙队到自家庭院中表演,先是举持布龙绕屋柱、盘厅堂,并对屋主人说一些吉祥如意祝福的话,最后才到院落里开始真正的龙舞。舞龙用锣鼓开场,起先时节奏舒缓,如细雨和风闲庭信步,然后紧锣密鼓,渐起高潮,锣鼓最热烈时,声音如狂风骤雨飞沙走石,直透寰宇,而布龙在“宝珠”的引领下一会儿飞龙在天,腾云驾雾,气态雍容华贵;一会儿潜龙在水,翻江倒海,气势汹涌澎湃。但见龙飞(凤舞)、龙跃(凤鸣)、龙腾(虎跃)、龙盘(虎踞),庭院中满眼是重重龙影、闪闪龙鳞!围观的乡亲高声喝彩,连连叫好。

余姚泗门舞的是一条特殊的龙,叫犴,为长江流域先民原始图腾,有“中国南方龙”之称。据传龙有九子,一曰赑屃,似龟,好负重,故立于碑趺;二曰螭吻,好望远,故立于屋脊;三曰蒲牢,似小龙,好叫吼,故立于钟纽;四曰狴犴,似虎,有威力,立于狱门;五曰饕餮,好饮食,立于鼎彝;六曰趴蝮,好水,立于桥柱;七曰睚眦,好杀,立于刀柄剑鞘;八曰金猊,似狮,好烟火,立于佛座香炉;九曰椒图,似螺蚌,好闭口,立于门楣。犴舞即源于龙第四子古犴。这种舞蹈起源极早,在《旧经》中记载公元前201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至会稽,抵马渚,“屯兵渚山,饮马于潭”,当地东夷百姓“舞犴渚山”来欢迎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因此这种舞蹈可谓是我国民间舞蹈中的珍品。现在的犴,全长约15米左右,分头、身、尾共7节,全身用黄色布料包裹,头部用红色布料点缀,似狗似狐,嘴分上下两颌,中间露红色舌苔;有大鼻和黑色眼圈,眼珠大而有神;并有两犄角和大耳,满腮红胡须;全身则无鳞片,背上贯须分披两边。犴舞表演阵法和招式独特,起舞时先有一“令”字旗开路,引出大黄色“犴”字帅旗,及五面五色长杆三角旗,隆重开场后,犴舞队伍才在犴珠的引导下进入场地;犴舞阵法有拉场、吃珠、转身、三跳、进桩、串阵、甩尾和收场等8个,风格粗犷,而且多神秘之气。

最初的舞龙,是一种娱神的活动,从祖灵崇拜、自然崇拜开始,表现“容合、福生、谐天、奋进”这种自然哲学精神,在发展过程中内涵不断丰富。比如奉化布龙融合佛教信仰,把佛教燃灯渗入到舞龙之中,创造出龙灯。燃灯是佛教礼佛的一种形式,表示佛大放光明,《西域记》载:“摩掲陀国(印度)正月十五日僧俗云集,观佛舍利放光雨花。”所谓的龙灯就是点灯结彩的龙,奉化舞龙的老艺人说:“有龙必有灯,灯是布龙的眼睛”,因此布龙又添上纳吉辟邪、普度众生的含义。在元宵节,龙眼点亮,光芒大放,“钟鼓连宵合,歌笙达曙雄”,景象辉煌灿烂。至今,还有奉化人会舞龙灯。

现代宁波的舞龙技艺愈来愈成熟,不少舞龙队还获得国家大奖,比如镇海的《九龙柱》,2008年,曾受邀参加北京奥运城市文化广场活动和天安门广场展演,同年又在浙江省“群星奖”广场舞蹈比赛中排名第一。

山乡、平原的百姓用舞龙来展现生命的激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在大海边就成为“渔家号子”这样的文艺形式,这些祖祖辈辈与大海为伴、以打鱼为生的渔民,用大海的阔大与澎湃来宣泄心中奔放的激情,在他们的舞蹈中可以感受到渔家汉子淳朴憨厚以及同风浪搏击的豪迈、团结与勇敢。除此之外,在宁波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名单中,还有北仑造趺、鄞州跑马灯、宁海狮舞等。还有一种奇特而充满戏谑味道的民间艺术,叫“木偶摔跤”,也是出自余姚泗门。

宁波的舞蹈张扬奔放个性的同时,也有柔情的一面,呈现出动静相宜的美丽。比如象山渔民的舞蹈有激扬的渔家号子,也有充满风情的双人舞《挂灯》、女子群舞《灯儿明、灯儿亮》等,这些舞蹈常常表现渔家女月夜远望、等待丈夫出海归来的场景,靓丽的渔家女,手提夸张而富有梦幻色彩的渔灯,欢快而抒情地舞动,把深藏内心的恩爱与甜蜜演绎得缠绵动人。最柔丽的莫过于舞剧《十里红妆》。《十里红妆》以江南古镇为背景,讲述俊朗的阿甬和俏丽的越儿唯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而把舞蹈、音乐、雕刻、刺绣等所有民间艺术综合起来的就是宁波的戏曲。这种通俗的文化样式在宁波起源极早,一直可以追溯到宋代的南戏,余姚腔是明代四大腔,并成为诸腔的母腔。现在宁波的地方剧种有甬剧、姚剧、宁海平调,以及宁波滩簧、余姚滩簧、蛟川走书、四明宣卷,小热昏、翁川琴书、平调鼓词、评弹等。这些戏曲共同之处在于题材关注现实、反映浙东民间生活,表演朴实、粗犷、风趣,一般台词本色,故事平实,不追求情节曲折,而是着力表现生活伦理,并将地方特色的音乐、舞蹈、雕刻、刺绣、杂耍等融合呈现,使其光彩夺目,风情独具。甬剧的代表作有《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双玉蝉》、《典妻》等,以改编自柔石小说《为奴隶的母亲》的《典妻》影响最大;姚剧也力图创新,编出许多现代剧,常捧回全国大奖。而新推出的《上林瓷风》则以瓯乐为主要表演手法,运用舞蹈、诗歌、舞美等综合艺术,展现慈溪上林湖越窑青瓷文化的发展,歌舞音画交相辉映,吟诵弹唱融为一体,乐中有舞,舞中有乐,创造了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形式。

这里要提及几位少小离家、闯荡天下,最后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成就的宁波籍表演艺术家。如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其唱腔酣畅朴直,做工敏捷利落,在中国京剧史上有崇高地位;京剧名家杨春霞,演唱声情并茂,表演细腻清新;越剧名家戚雅仙,曲调朴实,感情浓厚;越剧名家毕春芳,表演飘逸潇洒,松弛自然。宁波的声音与舞蹈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国一道独具风情的、抒情而绚丽的视听大餐。

宁波大剧院力图在音乐与舞蹈的发展上有所突破。2008年与奥中文化交流中心等合作,制作了奥地利大型原创音乐剧《茜茜公主》,在全国进行了巡回演出,据说以原汁原味的中世纪维也纳风格为观众广泛欢迎。宁波是一个创新愿望、文化融合力很强的城市,或许这样的呈现会越来越繁复与美丽。

“宁波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戏剧类有宁海平调、甬剧、姚剧;曲艺类有宁波走书(奉化、江东、鄞州)、四明南词(宁波)、蛟川走书(镇海)、唱新闻(北仑、奉化、象山等);舞蹈类有奉化布龙(奉化)、犴舞(余姚)、北仑造趺(北仑)、鱼灯舞(象山)、跑马灯(鄞州)、宁海狮舞(宁海)。

书画:另一种凝固的性灵

非常喜欢看宁波民间艺人创作的农民画。宁波下属的县域中,慈溪、奉化还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这些没有受过专门美术训练的普通农民,用古老民间艺术的元素,表现乡土的精魂:浙东的传说、农家的祖孙情、有趣的斗鸡、收鱼场面、农闲时的娱乐、放牛娃的感受……单纯、朴素,粗犷而情真,浓郁的乡土芬芳扑面而来。这些能用灵魂与这方大地对话的艺术家,比如北仑的汪宝华老人(工于画虎)、慈溪的余海军(作品如《乡情》)、鄞州的张顺川(作品如《海的记忆》、《海滩》、《大海远眺》)等,用大胆自信的笔法、敏锐的观察力、炽热的情感,把粗放刚健的乡风表现得淋漓尽致。印象最深的是象山农民画家高妙兰,她在数十年的岁月中,创作了3000余幅作品。《民间艺术家高妙兰作品集》,真是一种随心所欲自由的原生态创作,构图饱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因为剪纸的线条、刺绣的细腻等元素融入,使得作品乡土气息特别浓郁;而画面上弥漫着作者善良、真诚、厚道的人品,不为坎坷命运所屈服的刚强性格,让人感动不已。高妙兰无愧为中国现代农民画的奠基人。

这些农民画家特别善于用红色。我非常喜欢他们所使用的娇嫩的榴红、华贵的朱砂红、拙朴的陶土红、沧桑的铁锈红、凝重的紫檀红、鲜亮的樱桃红、明妍的胭脂红、羞涩的绯红和暖暖的橘红,它们与青花蓝、琉璃黄、国槐绿、长城灰、水墨黑和玉脂白相互映衬,给人永恒、光明、温暖和希望,张扬着勃勃的生机。有人说色彩是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第一媒介,折射着人的精神皈依。“红”其实就是宁波人的文化图腾。宁波人对“红”的追崇,可以从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明说起,虔诚膜拜太阳神的河姆渡人在象牙板上画下了浴火的双鸟与红灼的太阳。这种色彩在宁波人生活的任何一个角落,从孩子的贴身兜肚到以中国红为主题的婚礼,从舞龙灯的绣球到锣鼓唢呐的饰物,从深闺女儿的红头绳到开张大吉的剪彩和恭贺新禧的贺卡,从过年过节悬挂的灯笼到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福”字和窗花;从压岁的红包到除旧迎新的爆竹;从铭刻着姓名的印泥到朱金木雕的红木箱柜,这种波长最长的,穿透力最强的光色,将宁波人的生活打扮得富丽堂皇,金光灿灿,将唐宋的遗风、元明清的神韵穿过历史的时空一直延续到今天。

农民画主要在象山、奉化、慈溪三地。象山农民画在20世纪50年代就蜚声全国,出现了以高妙兰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农民画家。现在以象山茅洋乡农民画家为代表的创作群体,继承了高妙兰优秀农民画传统,成为宁波市农民画创作的主流队伍之一。奉化农民画源于民间丹青画,明清时期即已广为流传,现在这种丹青画已从宣传画走向欣赏性民间绘画,一大批农民、教师、干部、工人、手工艺匠都热衷于这种创作。慈溪农民画在构思、构图、造型、勾线、设色等方面有特色,颇有自然妙趣,能够让人充分领略乡村“种文化”的智慧与魅力。在宁波美术馆、包玉刚图书馆等经常有来自各地的农民画展出,还不乏曾经得过国际金奖和国内大奖的出色之作,成为时尚水都一道独特的风景。

唐代诗人李贺有一句诗为“笔补造化天无功”。确实,行走在乡土大地上,如果没有这么多艺术家用艺术的笔法展现他们丰富的感受,那么我们的视界将单调许多,乡土的色调也将黯淡许多。而农民画家用独特的感性、美感消化的人生与自然,前前后后的众多作品,组成斑斓壮阔的色彩之流,也增加了这片土地的内涵与魅力,使我们能够自由地想象、轻松地游走在大自然和神明之间。

与之相对的是宁波文人的书画。宁波文人书画家巨擘辈出。第一位大师级书法家是唐代的虞世南,书法刚柔并重,骨力遒劲,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第一位大师级的画家是林逋,可惜世间没有其作品流传,仅能从他清健的书法中去揣测他的画风。与农民画表现淳朴的乡情不同,文人的书与画常常是宁波的士大夫个人人格的写照,书与画对他们来说,实际上是以简单的工具、最概括的语言(常常是黑、白、灰三色),直抒胸中的块垒。诸多的书法家,有宋代的楼钥、明代的王阳明与丰坊、清代的梅调鼎、现代的沙孟海等人,他们的书法笔致各异,但结构严整,凝重质朴,运笔沉着稳健,浑厚苍劲,淳厚奇崛,气韵沛然相似,最彰显宁波人独立高标的风格,反复揣摩,如见其人。有一些人是完全为书法而生,梅调鼎就是其中一个。梅调鼎因不满“馆阁体”八股文章,绝意科举,长年累月闭门练字,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传说他在雪飞冰封时,常把双手插进雪堆,待双手冻僵,然后奋笔练字,直到双手出汗为止。梅调鼎一生贫穷潦倒,但骨气奇高,对于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登门求字,从来不屑一顾。据说有个在京做官的同乡,为讨好李鸿章,请梅调鼎写几幅字。当梅调鼎获知实情,当场将写好的字撕毁。慈溪有一书法家钱罕,本名钱富,少年时求学于梅调鼎。梅调鼎一听其名,便皱紧眉头,说:“贪财思富,沽名钓誉者,岂能成大业乎?”钱富受教,改“富”为“罕”,克勤求教,终成大家。

而元代的阎骧、明代的王谔、清代的吕焕成、现代的潘天寿、赵时纲、陈之佛等人的绘画是宁波风味最浓、成就也最大的。他们常常着意山水画、花鸟画,也有专攻工笔画、院体画,但共同之处是画作抒情味特别浓郁,富有宗教哲学的情怀,常常将无限大的自然山水缩小到尺幅之中,表现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境界,其实山水也好、花鸟也好,只是一种精神的载体。这些画家中也不乏个性张扬、人品卓著,堪称奇才之人。比如姚燮,也是一个文学大家,有《疏影楼词》、《复庄骈俪文榷》、《复庄诗问》、《今乐考证》等著述遗世,并为清代《红楼梦》三大评点家之一;其生性独爱梅,视梅为知己,所画之梅倔强苍劲、骨格奇峻达到一种极致,一如先生宁受清贫不向世俗屈服的高洁人品。清末有蒋君扬,慈溪人,所画兰竹,独出心裁,其气势之磅礴,线条之苍劲,运笔之奔放泼辣为世所罕见,据说晚年患病,两手发颤,但一握画笔,便精神焕发,饮少许酒后,“劲气犹直达纸背”。蔡元培先生在其作品《兰竹画册》中题词,称赞其“胸襟志节,高人一等”。而潘天寿为一变中国画风气者,有20世纪“中国画四大家”之称;其作品沉雄奇险,形简而意远,独创流派,成为江浙画派的代表性人物;在其笔下,可以看到中国画逐渐从士大夫和贵族娱乐自赏的贵族艺术中走出来,成为时代情绪与民众思想的载体,富含现实的气息。

宁波还有一群画连环画的大家,像贺友直,是国内这一领域中取得成绩最高的几个之一。他的得意之作有《山乡巨变》、《白光》、《朝阳沟》、《十五贯》等,连获全国性奖项,还多次在国际上举办画展。这种绘画还具有现实的影响力,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大学生胡杨、赖永亮、王路飒创作的乡土连环画《麦圈可可宁波漫游记》,2009年出版,大学生们“画说”宁波历史,读起来妙趣横生。

“宁波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宁波农民画(象山、奉化、慈溪)

同类推荐
  • 民俗天津

    民俗天津

    本书分衣、食、住、行、婚、丧、商等8个专题,介绍了天津民俗的由来及现状。文字轻松,图文互动,彩色印刷。是一本比较好看的书。
  •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仅生活着巴比伦人,还生活着苏美尔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以及其他民族,他们在巴比伦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同奏响了巴比伦文明的辉煌乐章。巴比伦文明虽然早已远去,但其跌宕起伏的历史、神秘莫测的文字、辉煌雄伟的建筑、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至今依然让世人惊叹和折服。
  • 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现代阐释

    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现代阐释

    本书首先追寻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创作思想根源,考察他同美国社会、文化、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论述他的创作方法与世界观的关系以及他与英国传统文学之间的渊源,为解读他的文本世界搭建一个历史、文化和思想框架。再从主题思想、人物创造、创作方法等方面宏观研究麦尔维尔的创作和艺术成就,重新给他定位。本书从一个中国学者的视角对美国经典文学、文化现象进行审视,充分运用当下文化研究的最新理论,揭示麦尔维尔矛盾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 宝带桥

    宝带桥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心灵对话:中国古代绘画精品探赜

    心灵对话:中国古代绘画精品探赜

    编辑藏画集工程之浩繁,对我而言,可谓经历了人生的再次选择。编辑工作开始之初,踽踽独行,困难远比想象大得多。《诗经》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究竟能否善终,心中委实动摇不定。
热门推荐
  • 吸血女王:狐狸殿下,你就从了我吧

    吸血女王:狐狸殿下,你就从了我吧

    “想吃吗?”某女端着一盘香喷喷的烤鸡,靠近墙角的一只小狐狸。某狐狸忙不迭点头:“恩恩。”某狐狸吃完以后,满足的眯起眼睛。一抬头,看见某女的眼神诡异,禁不住瑟缩一下。“你想干嘛?”某狐狸开始往后退。“不干吗…吃了我的东西,你总该为我做些什么吧?”“嗯?”“从了我吧狐狸殿下!”
  • 我靠白富美成为人生赢家

    我靠白富美成为人生赢家

    本书讲述了,白富美爱恨情仇与家人反目故事最后白富美收获了友情亲情爱情____李鑫新
  • 神格:九世界冒险团

    神格:九世界冒险团

    一次世界性的灾难,另名为文羲的孩子阴差阳错寻回曾经的记忆,却差点死去,再次回过神来已被“屌丝女神”所救?怪异的事情层出不穷,可我们的主角好像太过弱鸡,刚好要对付的人都是神人,怎么感觉反派才有主角光环?开玩笑!我伏羲大人还没沦为配角!那么就让我们看看曾经的神话英雄在现代背景下会擦出怎样的情感火花,顺便看看众神小的时候那些啼笑皆非的事情吧!
  • 爱情迷魂曲

    爱情迷魂曲

    依夜枫S市BlueDiamond皇家贵族学院帅气的学生会会长,他冷峻高傲如罂粟一般拥有魅惑的野性气息,却拥有不为人知的身份。——世界上最令人畏惧的魔王,鬼王殿下的儿子。沐槿雪S市已经为数不多的皇族守护者。拿回遗落在人间具有无穷神力的宝物,便是她此次现身的任务。她冷魅善良,但由于身上担负着巨大的家族使命,所以她从未真正发自内心的笑过。有人说,沐槿雪是冷血的,但直到他的出现......当缘分在黑暗中萌发,当爱情在欺骗中展开。如果我知道无论怎样努力我都抵挡不住命运齿轮的转动,那么我愿意为了爱成全一切。“依夜枫,如果有下一辈子。请你一定要记住,当明年最后一片樱花落下的时候,那可能就是你我重逢的日子。”
  • 想把心交给你

    想把心交给你

    《想把心交给你》是雪梦相连写的,雪梦相连是雪,梦两人,这部小说是我们两个人花尽心思的杰作,我们在学校里一下课就开始更文,文章只有在放假期间才能上传,请读者们多多见谅,也请你们多多评论。
  • 匡谬正俗

    匡谬正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在灵界那些年

    在灵界那些年

    能不能找到起源之地,这是一个问题。不过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荡平乾坤

    荡平乾坤

    山河动荡,民不聊生。内有士族门阀割据,外有异族虎狼环伺。如何在这乱世之中守得一方净土,如何让天下苍生重归太平,这需要多少人为之付出热枕与生命。
  • 红楼野心家

    红楼野心家

    重生成倒霉蛋儿贾瑞,开启红楼崛起之旅。我本良民,为何偏偏污我为贼?难道非要逼着我造反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