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8500000029

第29章 县属企业改革与发展

一、国有企业改制

随着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从主要由政府行政控制转变为主要由市场决定,部分国有企业改制为非国有企业。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国有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政府已基本退出对国有企业的直接行政控制,转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国有企业实施间接调控,国有企业已基本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1)国有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主要是通过公司制改革来实现的。通过公司制改革,包括非国有资本进入国有企业这种改革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有独资或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2001年底,全国2710家企业集团中已有1994家的母公司改为公司制企业,占全部企业集团的73.6%。其中,改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非国有独资公司的1193家,占已改制母公司的59.8%。同时,一些大型企业集团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母子公司体制改革,使集团的管理基本建立在以产权为纽带的基础上。国有中小企业的改制面更大,到2001年底,全国国有中小企业已有81.4%进行了改制。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多元化更为明显。国有股占上市公司全部股份的比重已由1992年的55%降到2002年底的27.3%。

(2)国有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与政资分开的进程密切相关。通过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政府不再以行政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双重身份进入企业,而是以普通投资者的角色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这就为解决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的所有者“缺位”和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约束和激励“不到位”问题奠定了基础,为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创造了条件。

(3)独立的财会制度是对独立市场主体的最基本要求。适应国有企业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企业的财会制度也与国际通行的财会制度逐步接轨。1992年1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明确规定,企业实行实收资本金制度,政府不能随意抽走、转移企业资金。1999年,对我国的《会计法》进行了修改。这些法规要求各单位包括国有企业,依法设置会计账簿,保证其真实、完整。特别是要求公司、企业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计量和记录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及利润等。

2.国有企业行为的市场化。国有企业行为的市场化,是指企业自主决定生产经营活动,政府不再干预。国有企业行为的市场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已非常低。1985年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占GDP的5.66%下降到2001年的0.27%,而且其绝对值也在不断下降。如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国家财政对企业亏损补贴从1985年的718亿元下降到2001年的163亿元。此外,随着国有专业银行转变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政府以低息银行贷款形式向国有企业提供的变相补贴也已基本消失。补贴的减少乃至取消,促使国有企业从市场上寻找生机。

(2)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无偿拨款已经停止。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投入,主要通过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发行债券或上市融资获得。据统计,国有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得的贷款占银行全部贷款的比例接近70%。而这种贷款是银、企之间市场谈判的结果,政府已不再安排国有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贷款。这种由企业根据本身的具体情况和市场要求作出的安排,基本上是市场行为。企业的股票筹资额占GDP的比例,1991年为0.023%,1993年为1.084%,1997年为1.738%,2000年为2.352%,2001年为1.218%,总体呈上升态势,到2002年7月,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获得的资本金占其所有者权益的18.6%。国有企业上市融资,不仅扩大了企业资金的来源,而且反映了国有企业融资行为的市场化。

(3)国有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价格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自主决定,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已基本形成。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要素及其他商品和服务基本从市场选购,而目前绝大部分竞争性的要素及其他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已经放开,由市场来决定。

(4)国有企业的用人和工资决定也趋于市场化。据抽样调查,2001年底国有企业90%以上的职工是合同制职工,职工跨企业流动的障碍已大幅减少。在已改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经营者的任用有64.8%由董事会决定,政府任命只占5.7%。对于经营者和职工工资的决定,53.5%的企业选择了贡献与绩效挂钩的方式。在大型国有企业中试行职工工资由总量调控向岗位工资制转变。尽管工资决定在一定程度上参照了政府人员的标准,但灵活性要大得多。国有企业有较为规范的三项保险制度———养老、医疗和失业,对国有企业用人和工资决定的市场化起到了制度保障作用。国有企业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交纳额是各类企业中最高的,也是最严格的。

3.国有企业市场退出机制的形成。国有企业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和市场供求变化形成的退出机制,是国有企业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方面。1993年以来,国家有关文件多次明确,国有经济将在军事工业和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及自然垄断的领域,占据绝对控制或支配地位;在石油化工、汽车、信息产业、机械装备行业和高新技术等体现综合国力的领域,保证少数重要国有骨干企业占有支配地位;而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则逐步退出控股地位,甚至完全退出。这一改革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对亏损国有企业实施破产重组。2001年是国有企业破产最多的一年,全年破产460家,核销呆坏账515亿元,安置职工69万人。今后,在竞争性领域中处于劣势的国有企业将逐步退出市场。

(2)对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国有股减持,鼓励非国有企业、个人和境外投资者参与改组、改制,并被允许控股。2001年在上市的国有企业中,有约15%转为国有一般参股企业或国家完全放弃所拥有的股份。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目前,有关跨国公司并购我国国有企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正在逐步配套完善。

(3)很多国有小型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制、拍卖转让等方式逐步转变为非国有企业。抽样调查,截至2001年底,国有小型企业已有近80%完成了改制,其中大部分转为非国有企业。

二、县属企业改革与发展

(一)县属工业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

这里所说的县属企业包括县属国有和集体工业企业。长期以来,在相当多的县域,县属工业企业一直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县级财政的主要来源,对带动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县属工业企业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有的甚至成了县里的沉重包袱。如何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是摆在各个县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全国县属工业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宏观背景和企业自身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从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来看:

(1)国内市场供求关系总体上讲属于“买方市场”。县属工业多为日用工业品和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工业,这些工业企业建立时,大多处于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因此无论质量好坏,产品基本上都能卖得出去,企业能够有利润、有效益,只不过有的效益好一些、有的差一些而已。而如今,全国性的产品供大于求,即所谓的短缺经济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产品相对过剩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管理不善,成本偏高,或产品的开发、销售水平跟不上,企业就没有竞争力,企业肯定生产经营困难。

(2)国家对规模经济和环境要求的提高给县属企业带来很大压力。企业是有规模经济要求的。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企业规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我国县属工业企业建立时,由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加之投资分散,绝大多数均为中小企业,甚至说相当部分为小企业。拿现在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要求来衡量,相当一批的县属工业企业没有达到最低的经济规模,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国家要求必须做出调整。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县属工业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并且很多为开采自然资源进行粗加工从而造成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的企业,因此,县属工业企业有相当一批属于国家要求关、停、并、转的企业。

(3)目前国家的金融政策不利于县属工业企业发展。从市场运行规律来看,市场机制讲究的是效益和利益最大化,资金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其市场流向必须符合这一要求。如果没有其他机制的干预,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在资金市场上是难以与大企业竞争的。无论是外国还是中国,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融资是处于不利地位的。其原因首先是中小企业具有自身的弱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易受经营环境的影响,变数大,风险大,难以吸引投资者的注意。二是中小企业资产少,负债能力有限。一般而言,企业的负债能力由其资本金的大小决定,通常为资本金的一个比例数(由法律规定),如80%或60%等。中小企业资产少,相应地负债能力也就比较低。三是中小企业类型多,资金需求一次量小,频率高,加大了融资的复杂性,增加了融资的成本和代价。中小企业以多样化和小批量著称,资金需求也具有批量小、频率高的特点。这使融资成本大大提高,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少量的资金需求量将使其融资利率比上规模的资金融资利率高2~4个百分点。美国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上浮水平最高,一般可达3~6个百分点,欧洲为1.5~3个百分点左右。另一个原因是金融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金融业实行的谨慎原则,不利于风险性较高的中小企业融资。金融业是特殊产业,经营的是资金这样一种特殊的产品。由于资金或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涉及面的广泛性以及其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全局性,各国都对金融业制定了较为严格的规则,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及流动性,以有效避免金融危机给整个国民经济及社会带来的不利后果。谨慎性原则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但在客观上也给风险性较高的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二是金融企业融资手段烦琐、耗时耗精力,影响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性。中小企业融资量少、频率高,需要简单快捷的服务。然而,金融部门为安全起见,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融资手续,这就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简单快捷的要求。烦琐耗时耗精力的融资手续,使无数有意融资的中小企业望而却步。三是金融企业“嫌贫爱富”,喜欢“批发”,不喜欢“零售”。大企业信誉好、融资量大,深得金融企业的喜欢。

在世界许多国家,正是考虑到中小企业在融资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制定了一些相关政策法规,帮助中小企业取得金融企业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并不突出。而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金融企业的改革还远没有到位,国家也没有在这方面采取有力的措施确保中小企业融资,因而在全国普遍存在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难。县属工业企业绝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因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就是县属工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从企业自身原因来看:

(1)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趋同,相当数量的县属工业企业为重复建设。各地在发展县属工业时,争投资、争项目的结果导致了县属工业产品趋同的隐患。

(2)机制不活,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计划经济时期兴建的大部分县属工业企业,习惯于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从原材料、资金到产品销路都依赖于上级计划。眼睛向上等、靠、要,遇事找“市长”而不是找“市场”,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近些年,虽然不少县属工业企业进行了不同类型的改制,但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实质,改制后与改制前的企业体制“换汤不换药”,有的企业虽然名称更改为“有限责任公司”,但实质的管理和经营体制仍是改制前的一套,或是停留在改制的半路上,且采取的是平均持股,人人持股的方式,与人人不持股没有异样,只是一种变相的“大锅饭”,产权不明,责权不清仍然是县属工业企业经营机制的突出问题。

(3)企业负担过重,超负荷经营使大部分企业举步维艰。企业的负担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具体表现为:企业人员负担重,离退休人员及非生产人员多;债务包袱重:税收负担重。

(4)企业整体素质低下。县属工业企业绝大部分经营管理者、职工素质不高,管理水平差,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

(5)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县属工业企业由于基础差,底子薄,技改和新产品开发投入力量不足,加之这些年来的超负荷运行,在技术投入上显得力不从心,技术好、素质高的人员更是自谋出路,致使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不高,走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老路。因此,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一旦市场发生变化,转产的速度和效率不高,严重制约着县属工业企业的发展。

(6)政府对县属企业的管理手段滞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以经济体制改革入手的,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经济体制不断深入和完善,需要政治体制改革与之相配套和适应,这就要求政府相应地转换职能,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而目前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监督管理过细过宽,相当一些地方以计划经济的手段向企业下达产值计划、税收任务等,使企业走向市场的约束力增多,不利于企业的自主经营和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

(二)县属企业改革与发展战略

1.与大中型企业联合战略。一般而言,县属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开拓市场的能力有限。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县属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走与大中型企业联合发展的路子,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1)专业化协作是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由于各国的国情和生产力水平不一样,大中小企业之间所取的生产化协作方式也不尽相同。欧美等早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成的是开放性的竞争关系,而日本则采取了保护性协作关系。欧美等国,由于经济理论的基础是建立在自由竞争的自由主义思想之上,因而对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首要的是不能违反自由竞争的原则,反垄断、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都是为了保证市场价格能够自由形成,不能受到干预。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竞争关系,其协作也是为了竞争的协作,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在许多方面并不比大企业差,有的企业,如美国的微软公司,正是在这种市场竞争中逐渐成为国际型的大企业。日本的大中小企业之间则更具有协作性质,企业在政府有意识地安排和保护之下,逐步形成了系列化的生产体制。所谓系列化的生产体制,就是以大企业为顶点,以中间企业为骨干,以广大中小企业为基础而形成的垂直型的协作组织结构。在这一组织结构中,大企业通过供应原料、加工订货、技术指导、技术援助和提供贷款等方式将中小企业纳入自己的生产体系之中,中小企业在大企业的监督和指导下,为其生产某种零部件或提供某种服务,最终在大中小企业之间形成密切而稳定的分工协作关系。这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便于上层的大企业加强对下层的中小企业的控制。

(2)联合是解决当前县属企业诸多问题的重要途径。一般而言,县属工业企业小而散、力量单薄、缺乏市场应变能力,与城市大中型企业联合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市场开拓。一般说来,大企业或企业集团,都有优良的产品、优良的品牌、优良的信誉,县属企业与之联合则可以拓宽国内和国际市场,使县域内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大企业的海内外销售网络、信息、资金、技术等优势有机地组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

2.资产重组战略。资产重组战略就是将分属于县里不同部门管理的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重新组合,将有效的资源和优势企业集中,以充分发挥效益。下面以山东省高唐县为例进行分析。

高唐县为聊城市所辖,面积940平方公里,2000年人口为46万。该县县属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较快,目前所上缴的利税占全县财政收入的约80%。高唐工业发展走的是一条县属工业带动之路。90年代中期,高唐县部分县属工业企业产品销路旺,效益好,但缺乏扩大规模的资金;与此同时,其他20多家县属企业效益低下,大量资产闲置。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定通过资产重组来壮大县属工业。具体做法是:

(1)坚定不移地推进存量资产重组。高唐县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因所有制属性、主管部门不同而形成的条块分割,依靠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形成全县“一盘棋”优化重组、发展优势企业的格局。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只要有利于存量资产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优势企业的迅速扩张,有利于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资产束缚在哪个条块,无论阻力来自哪里,无论工作难度有多大,都要坚定不移地推进。1994年,时风集团与县拖拉机站联合时,因拖拉机站是支农事业单位,资产重组难度较大,高唐县有关领导先后20多次到省农机主管部门做工作,终于得到支持,实现了资产重组。

(2)以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为龙头实施资产重组。县委、县政府规定:凡是优势企业新上基建或技改项目,首先在全县范围内考察可利用资产,不论机关、事业还是企业,不论全民还是集体,不论债务,不论区域,只要有闲置或效能发挥不足的场地、厂房、设备,就要通过兼并、合并、租赁、联合、划并、参股、控股等形式利用起来。重组时,尽量选择那些与优势企业有关联的企业促其联姻,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造投入,增加产出效益。根据当时企业发展情况,把市场前景看好的时风集团农用三轮车、油脂集团高级色拉油、纸业集团机制纸等企业和产品作为资产重组的“轴心”,着力加以培植。

(3)利用增量资产带动存量资产的调整。以优势龙头企业的发展为目标,运用新增资产有针对性地对存量资产进行技术改造,从而将其转化为有效资产,产生几倍于投入的经济效益。例如,时风集团联合当时年产值不足百万元的县拖拉机站,仅投入720万元将其改造为焊接分厂,第二年就实现产值5000余万元。

高唐县先后有30多个企事业单位的存量资产得到了优化重组,不能充分发挥效能的600台设备、5万平方米厂房、100万平方米厂区资产实现了流动和重组,盘活资产总价值上亿元,占县属工业固定资产总额的30%以上。资产重组极大地促进了高唐县属工业的发展,迅速培植起一批优势产品和骨干企业。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积累,我国形成了大量的国有资产。这些国有资产分属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管理,在同一级政府中又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这也是国有资产投资重复建设、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县域而言,国有资产一般都有一定规模,且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因而调度和调控起来非常困难。因为稍有调整就得打破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甚至是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高唐县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县属企业的资产进行重组,实现优化配置,大大提高了资产利用效率,这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种有益探索。

由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县域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县域中,自有资金的投资能力是极为有限的。因此,实现县属企业的资产重组,是盘活存量资产、增强投资能力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高唐县的案例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3.产权改革。短期看,通过加强管理、资产重组等措施也可以把县属企业搞好,但从长远看,只有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县属企业才能有持久的发展后劲。

我国县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自发性探索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此之前,县属企业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实行并完善以承包制为主的经营制度方面,基本上不涉及企业的产权制度。在这一时期,改革的推进主要依靠实施各种放权让利的政策措施来驱动,改革的成本基本上由政府承担。应该说,这一阶段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企业经营者和职工都从改革过程中得到了实惠,长期受到旧体制严重压抑的积极性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仅仅停留于经营制度方面的改革毕竟是浅层次的,由于没有触动产权制度这一企业制度中的核心问题,在产权关系不清的基础上全面推行的承包制,其结果是企业经营行为普遍趋于短期化。在缺乏财产约束这一最根本、最有效的约束机制的条件下,企业职工对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增值的关切度很低,企业经营者则更为注重短期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既定的承包期内尽可能多地获取自身利益。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相当数量的小型国有、集体企业在实行承包制并取得了一定实效之后,不可避免地因制度性矛盾的逐步尖锐而走入了新的困境。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市场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过程,多元化经济成分的充分发展,构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极其重要的推动力,在县域经济范围内,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由于机制灵活,产权清晰,对市场经济适应能力较强,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对县属国有、集体企业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一方面,承包制是在不触动传统财产关系的条件下通过利益调整改善企业的经营机制,并不能根除企业所有权虚置和财产约束软化这一根本性弊端,因而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有限的作用;另一方面,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等的迅速崛起,又给县属国有、集体企业带来了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的新问题。双重因素相互交织,导致相当多的县属国有、集体企业逐步陷入了难以摆脱的困境之中。

就现实看,县属国有、集体企业的发展的确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绝大多数企业连维持基本生存都十分困难,根本谈不上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大多数县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亏损速度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扼制,相反还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许多县国有资产每年亏损的总额都在千万元以上,如果不改革,不寻找新的出路,仍然照现在的速度亏损下去,那么要不了多少年,这些县的国有资产就会亏损干净。从总体上看,相当多的县属国有、集体企业的发展基本上可以说已经走到了绝境,已到了不改革就不能生存的严重地步。

从宏观背景的角度考虑,现在依靠国家财政的支持来使县属企业摆脱困境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希望的,惟一的选择只能是通过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盘活现有资产存量有效吸收民间资本,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当然,县属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作为逼出来的改革探索过程,不可能一开始就十分规范,必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与缺陷。因而改革推进的本身就是不断修正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任何评头论足,责备的态度不仅不可取,而且极为有害。

县属企业的数量多,分布广,而且不同企业的发展历史、行业性质、资产状况、生产规模和负担状况等千差万别,因此,在企业改制形式的选择上,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各自相宜的改制形式,不能搞一刀切,不能一哄而上,做表面文章,更不能放任自流,一卖了之。只有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状况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政策,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因势利导,大胆探索,才能使企业的产权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归纳起来,县属企业改制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对于极少数资产较多、规模较大、效益较好、产品有市场、竞争能力强、发展前景好、对县财政影响较大,同时对社会法人或自然人或企业内部职工有较大投资吸引力的国有企业,可以改为公众的或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走公司制改造的路子。

(2)进行股份合作:对符合产业政策,债务不多,有净资产和发展潜力的县属企业,可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路子。这是“放小”,突出解决产权关系的一种有效形式,是以合作制为基础兼有股份制特点,实行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组织形式。这种形式是将企业产权的全部或大部分定向出售给本企业职工。从本质上讲,在所有制关系上体现为合作制,财产组合表现为股份制。

(3)拍卖: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长期经营不善连续多年亏损、长期停产关闭闲置、资不抵债接近破产边缘或微利企业。出售方式是公开竞价拍卖。重点要做好资产评估审核,关键要筹集资金解决好职工的安置问题,然后再处理债权、债务。

(4)兼并:濒临破产的劣势企业由优势企业兼并,不再拥有法人地位。把资产交给优势企业,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的调整,同时又可以利用劣势企业的某些优势条件,壮大优势企业。或将劣势企业资产评估后折股,由优势企业控制。可探讨试行先托管后兼并、先调整后兼并、先搬迁后兼并、先合作后兼并、先分立后兼并、结对子先帮后兼并等多种形式。

(5)切块承包:若企业规模较大,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独立性较强,整体改制有困难,则从实际出发,化整为零,采取分块搞活的做法,其债务也按资产的划分以相应比例进行分担;在企业内部以车间切块分割,由内部职工承包经营,承包的主要指标是国有、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承包者模拟法人地位实行分级核算,建立分厂制。此外,还可以采取租赁、托管等多种方式对县属企业的资产进行重组。

当前,在改制中必须澄清一些模糊认识。一是“抓大放小”是就全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全局来说的,不能层层“抓大放小”,更不能把这一口号延伸到县域范围。二是就县级企业来说,规范的产权转让并非是国有资产流失,只是国有资产的实物价值形式转换成货币形式。反对“一卖了之”并非是不能卖,而是强调“卖”的过程要规范、透明、公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障职工和关键债权人的利益。三是在县属企业改制中,一定要因企制宜,切忌对所有企业改制用一种模式对待。四是严禁以强迫职工入股的改造形式出现;妥善处理离退休职工、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可考虑以企业净资产的一部分,设立国企职工去职社会保障补偿基金;转制方案必须协调处理债务,可采取用一部分变现资金设立债务清偿基金的方法。五是国有资本从县属企业退出不等于县级政府从经济管理的活动中退出。县属企业的改革要与革除政企不分的弊病密切结合起来,政府要从对企业经营事务的过度参与中解脱出来,要干政府该干的事。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配置、经济环境整治、区域内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以及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等都是政府不可推卸的经济职能。

同类推荐
  •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研究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研究

    民间金融不仅普遍存在于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同时也存在于欧美的高度市场化国家,并往往可以和正规金融机构共同存在于金融市场中。在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金融系统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对经济的发展有负面的影响,更具有正面的作用。我国曾经只看到其负面影响,采取管制、打击,甚至取缔的政策。但在民间,它却保持借贷高利率和高发生率的市场态势,这是一个市场配置之谜。因此,对农村民间金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探讨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利率决定机制,资金配置效率以及如何解决其监管问题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

    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

    家庭承包制重塑了农村经济组织的微观基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我国加入WTO,把小规模分散的农户迅速推向了瞬息万变的市场,导致农民增收困难,“三农”问题日益严重。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形成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既是一个重大的政策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单从农业的角度说,实践表明,发展市场农业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民组织化是指组织主体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不同方式将具有生产经营规模狭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较弱、科技水平低等传统职业特征的农民转变为有组织地进入市场与社会,并且能够获得与其他阶层同等待遇的现代农民的过程。
  • 城与乡:宁夏二元结构变迁研究

    城与乡:宁夏二元结构变迁研究

    本书以作者提出的三大分配形式理论和七种社会主义模式为基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及其城乡关系演变进行了述评。以宁夏为例,重点对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和二元结构变迁、农村分配制度、城市发展规划及其区域发展战略进行了系列性研究。本书几乎涉及了宁夏近年来的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跨越式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和中阿经贸合作、沿黄经济区、宁南山区区域中心城市与大县城建设、文化旅游产业、生态移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容性增长等所有战略问题,是对宁夏发展问题研究最全面和最深刻的一部专著,对研究中国城乡关系和深化宁夏区情认识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 舒立观察:中国十年之真问题

    舒立观察:中国十年之真问题

    中国的法律体系如何逐步健全;金融改革如何能走得更远;重大民生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行政性调控如何淡出,市场化调控如何跟进;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想要什么样的世界,世界想要什么样的中国……复活风云激荡的过往事件,重现载沉载浮的财经人物,总结中国十余年来在政治经济诸多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步,激发人们继续前行的勇气……新闻本身是易碎的,但新闻记者对于永恒性的追求是始终不渝的。
  • 内源主导型:浙江的开放模式

    内源主导型:浙江的开放模式

    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这是将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热门推荐
  • 爱你爱到尘埃里

    爱你爱到尘埃里

    七年前,降曦丢下了姜离;七年后,姜离回来了,发誓要报复抛弃自己的降曦。他以为自己对她只剩下了恨,可再次与她重逢才知道,自己爱她已经爱到了七年时间也不能忘记的地步。降曦相信童话,曾经以为他们能够得到他们的幸福,可直到最后才明白,一切终究只是童话……
  • 霹雳咱家不差钱

    霹雳咱家不差钱

    有人问:华丽无双的疏楼龙宿是怎样练成的呢?某人答:当然是我,还是我。有人接着问“”哦⊙?⊙,有证据吗?某人接着答:他从我肚子爬出,算不算?有人鄙夷地问:你如此粗俗不堪,怎可能——某人轻蔑地答:啊呸,儿都不嫌母丑,你个头顶冒烟脚上长脓的二五仔,一大把年纪没人要,是注定的……这是一个儒门龙首在穿越者荼毒下,长大了的故事。希望写一点欢脱搞笑的东西,但愿能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George Sand

    George S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封魔少年白一眉2

    封魔少年白一眉2

    故事接连上一部的尾端开始,讲述封魔少年白一眉的除魔之路,本部将解析上一部的疑问同时将新整几个新故事,杨凡再次出现却已经变成吃肉狂魔,影子少年是否是幕后黑手?是什么人屡次要杀死白一眉?想杀他之人是否别有用心?阴谋四处浮起,在爱情与他人生命的道路上他该如何选择?诡异村庄的诅咒,吃人肉的恶魔,变态碎尸的杀手,亦或者是恐怖的医院,令人永远迷失的街道……恐怖,刚刚上演!因为是男男爱恐怖小说,所以还有挺搞笑的,并没有那么吓人,我那么胆小的人都看笑了,所以此书不恐怖的啦
  • 千界主宰

    千界主宰

    当第九个纪元完结,第十个纪元的来临之际,无数的宇宙海之中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无数鬼才,数以百万的位面强者林立,为了争夺那最终的神权,无数的终极主宰开始不断地四处征战,成百上千的神秘势力不断觉醒。当月之殇觉醒,无数神秘的势力无不将目光投身于自己的身上,看着自己那被无数人所垂涎的血脉与神秘力量,在那神权之战的巨大洪流之中,他将何去何从?
  • 重生之弃子惊华

    重生之弃子惊华

    她是神州大陆的人类强者,统领着最大的暗杀组织——秘府。当她想摆脱命运的桎梏,面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时,却被一位银发美少年刺死在郊外。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她获得了神秘空间并浴火重生,从此踏上了修仙之路......
  • 一座城堡到另一座城堡

    一座城堡到另一座城堡

    法国当代有名评论家·索莱尔斯曾写道:“塞利纳凭借着自己炉火纯青的技艺留下了许多部杰作,譬如《一座城堡到另一座城堡》和《北方》,在我看来,这两本书超过了《茫茫黑夜漫游》和《死缓》。” 在《一座城堡到另一座城堡》中,塞利纳娓娓讲述自己穷困潦倒、备受诅咒的作家和医生生涯,他从巴黎的寓所逃往维希流亡政府所在地德国锡格马林根,以及在丹麦西部监狱里的种种遭遇和贫病交加的生活经历,用幻想的手法和黑色幽默的笔调描绘了包括贝当元帅、赖伐尔在内的“附敌分子”和“德国鬼子”滑稽可笑的众生相,同时也对戴高乐等政治人物,萨特、阿拉贡、罗歇·瓦扬等法国文坛主流作家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鞭挞。像《茫茫黑夜漫游》一样,作品真切展示了一个阴森可怖、冷酷无情的鬼魅世界,深刻揭露了战争的残酷、疯狂、对生命的戕害和对人性的摧残。 《一座城堡到另一座城堡》既不是纯粹的小说,也不是纯粹的回忆录,它跟真实一直保持着距离,但又拒绝接近虚构,这正是塞利纳“德国流亡三部曲”的一大特色。此次出版的中译本,为靠前首译。
  • 冰舞幻梦

    冰舞幻梦

    她,无疑是幸运的,看尽世间繁华,尽享无数宠爱。她却也是不幸的,承担着这无比沉重的责任,却只能在跌倒碰撞中摸索前行。童稚终将褪去,凤凰涅槃重生,成长的代价虽然惨痛,却使她更加光彩夺目,并且收获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 魔法师之巅

    魔法师之巅

    魔法师一直都是充满杀戮与救赎的职业。近年来,由于某位魔法师的出现。魔法师被分为了两大联盟。追求力量与杀戮的“TheKiller”。最求救赎与收纳的“TheSaver”。从此开始,魔法师除了要对抗象征灾害的“Monster”。各联盟间还要相互对抗……哈兰贝尔,十八岁,无业游民,流浪汉。生于死人堆,被普通人在尸体中找到并收养。他的能力,名为“憎恶”。不靠药物无法控制,如果憎恨某一人也会暴走。红雨,杀死普通人的灾害。当哈兰贝尔与红雨中的白发少女相遇时。魔法师之巅的故事便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