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54800000001

第1章 译者序

1834年,沙皇当局拆检了被后人誉为“民族诗人”的普希金的私人信件,这使诗人异常愤怒。同年6月3日,他给妻子写信说,这一“下流举动让我心灰意冷……令我发疯。没有政治自由还能生存,而没有家庭隐私的凛不可犯是断乎无从生存的,这毋宁说就是被判处流放”。在此之前,普希金还在另外一封信中称,他写的信含有“无所顾忌的内容”。史学家多把诗人的上述说法作为研究他与沙俄皇室关系的史料。可见,普希金极其看重他的书信,这是无需讳言的。

俄罗斯的研究家们历来看重普希金的书信。诗人因决斗而死,迄今,一个半世纪过去了,俄罗斯的社会生活经历了沧海桑田式的变迁。然而,对普希金书信的收集整理,从来没有因为政权的更迭或社会制度的改变而中止。无以计数的学者参与到对诗人书信的考据、注释、翻译、编辑和出版中,围绕这些书信,他们写下无数论文和专著,考察普希金创作中的重大问题,破解他一生中诸多的谜题。被人引用频率最高的,有普希金写给十二月党人的信、写给宪兵司令宾肯道尔夫解释《我的家谱》《讽卢库尔的病愈》等诗的信、与恰达耶夫就俄罗斯历史等问题展开争论的信,以及两次写给荷兰公使海克伦,从而挑起决斗,导致诗人英年早夭的信,等等。

迄今,为俄罗斯学术界发现的普希金最早的书信写于1815年11月28日。当时,普希金虽然只是皇村学校的学生,未及弱冠,却已经登入诗歌的殿堂,一首《皇村的回忆》,感动得当时诗坛泰斗杰尔查文泪流满面。普希金的最后一封信是他“慷慨赴死”前写给女作家伊什莫娃的(1837年1月27日),几个小时以后,诗人在决斗中受了致命伤,这封信遂成了普希金全部创作的绝笔。不算有待开掘的儿时涂鸦,普希金书简的时间跨度为二十二年。

作为普希金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书信真实地记录了诗人参与社会活动、进行文学创作和心路发展的历程。它们反映了诗人在一生不同的阶段中的写作心态、复杂经历、思维方式和广泛兴趣,记述了普希金参与过的诸多文学论争,从而揭示出普希金时代复杂的社会和人文背景。普希金1831年7月6日写信给恰达耶夫时谈到“书信形式”。他说,书信可以无需“谋篇布局”,“这种形式更有权力走笔随意和从容”。或许,正是出于这种理解,普希金写信——不管对方是朋友还是政敌,是亲属挚友还是心怀叵测者,是皇帝显宦还是平头百姓——都真的“信如其人”,从中十分真实地折射出诗人率直、坦诚而毫无做作和谬言的性格特点。俄罗斯学者说得好:这些书信“使读者‘直面’诗人,感悟他的思想、情感和心绪”,“一步一步与他共同经历他一生的道路——从‘一个恣意而为的’少年时期,直到他人生的最后岁月”。

普希金的书信内容十分广泛,若以时间为纵轴,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圣彼得堡时期(1815年—1820年5月)

这一时期是普希金的涉世初期。诗人由一位崭露诗歌才气的少年,开始步入宦海和仕途;在文学方面,他已经写下《鲁斯兰和柳德米拉》《自由颂》等重要作品。另外,在俄国动荡的十九世纪之初,诗人加入“绿灯社”,与贵族中的优秀分子发生联系。诗人在与友人频繁的飞鸿中表现出的,是对政治的兴趣和对诗歌创作的投入,以及因此引发出来的多次文学论争。在致茹科夫斯基、维亚泽姆斯基、屠格涅夫和曼苏罗夫等人的最有代表性的信函里,诗人表现出的既有一位初出茅庐者的奔放挥洒,又有对前辈、对友人的恭敬和尊重。

二、流放时期(1820年5月—1826年10月)

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而开罪当局,被判处流放,先在南俄罗斯的基什尼奥夫、奥德萨等地,后赴父母领地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在与世隔绝的环境里,书信成为普希金宣泄情绪、参与祖国文化生活的主要手段。这个时期,普希金的书信基调亢奋激越,内容涉及甚广,既有对日常生活的描述,也有对政治事件的点评。诗人关心当时在欧洲大陆发生的希腊起义和西班牙革命,毫不掩饰对沙俄专制制度的不满,希望流亡异邦。这个时期,十二月党人在圣彼得堡起事失败,诗人的许多朋友或被处死,或被放逐。普希金因已流放幸免于难,但是,他的书信却毫不掩饰地表示出了对十二月党人的同情。虽然,诗人与十二月党人在政见上分歧颇多,也多次就俄罗斯诗歌的公民性“目的”与雷列耶夫等人展开过书信论辩,但诗人对他们的悲惨遭际深感伤心和失望。他给维亚泽姆斯基的信(1826年8月14日)中惦念他的这些“朋友、兄弟和同道”:“你会发现,我的书信写得冷漠枯燥……我现在对写作了无兴致。”众所周知,普希金广为流传的《在西伯利亚矿井的深处……》一诗也是他后来在1827年写信交友人带给流放中的十二月党人的。

流放时期,普希金完成了诗体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和长诗《茨冈人》等名篇,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前六章也已脱稿。这期间,他的书信中不仅多次提到《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创作(1825年1月25日、3月24日等),也大量品评了《聪明悟》(1825年1月底)等俄国文学界里程碑式的作品,并对俄国文学中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做出批评,这些评论还涉及莎士比亚、拜伦和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创作。因为远离国内政治和文学生活的舞台,诗人多以书信参与文学论争,针砭保守的文学批评风气和沙俄的书刊审查制度,希望创办杂志,联系和团结进步作家。

毫无疑问,普希金这个时期的书信应该是最有价值、最耐人寻味的,读来也是最痛快酣畅的。

三、晚期(1826—1837年)

1826年,普希金奉召回到久违的莫斯科。无论是俄国国内的社会生活,还是诗人的个人经历,都出现了表面稳定而内里矛盾四伏的情势。在生活上,1831年的婚娶和家庭生活给诗人带来了融融情趣。在创作上,普希金经历了史称“波尔金诺的金秋”时期:长诗《波尔塔瓦》《青铜骑士》面世,《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创作历经八年,于1831年完成;虽然普希金对诗人从事散文写作不以为意,也还是写就了《别尔金的小说》《黑桃皇后》等足慰平生的散文杰作。但是,苦恼和烦躁并没有遁迹。妻子的轻浮、经营父母领地给创作带来的干扰、与宫廷日趋紧张的关系和与政敌愈加尖锐的矛盾,统统成为诗人书信中的主要内容。

诗人晚期对历史题材产生了浓厚兴趣,多次奔波于普加乔夫起义时的古战场和各地的档案机构。这种居无定所的生活使后代人有幸饱览诗人留下的大量书信。较之早年书信的轻松欢快,诗人晚期的书信多了几分诙谐和随意,妻子越来越频繁地成为他倾吐积愫的对象。这些书信忠实地反映出普希金后期的文学探索、希冀,也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诗人经历的种种危机:创作转型时的痛苦,与妻子的争执,与岳母的龃龉,书刊审查机构的多次粗暴干预,上流社会的恶语中伤,因辞职或告假与沙皇发生冲突,等等。这些表面的危机和诗人心里的危机预示着一个悲惨的结局。由此可见,作者在此期间(特别是在19世纪20年代末)时时表露出的哀婉和失望的情绪、书信中的频频闪烁其词和以应景式的程式进行写作的文貌,都是顺理成章的。

直到晚期,普希金仍保持着对政治的兴趣。他曾在书信中表达对社会变革的渴求,也在书信中流露出对波兰起义和法国革命的泛斯拉夫主义情绪。

作为俄罗斯文学史上旷古绝今的人物,普希金为后世留下许多或娓娓道来、或语词铿锵的书信佳作。无论是1820年9月24日对俄罗斯旖旎风光的描写,或是1835年9月25日对故乡景致的感念;也无论是他1837年1月25日对政敌掷地有声的批判,或是在书信中表现出的对果戈理、福克斯、杜罗娃等同辈和后学的良苦用心,读来都会使人动容。

普希金谢世以来,后人撰写的诗人传记汗牛充栋。俄罗斯的或俄罗斯以外的学者从他们的观照和理解,来解释普希金。然而,人们更有理由把普希金的书信当作一部鸿篇巨制式的传记来读。

本书信集前半部分(1815—1830年)由王志耕翻译,后半部分(1831—1837年)由李政文翻译。译者惴惴不安地等待前辈和专家们的批评。

李政文

同类推荐
  • 法国和比利时游记

    法国和比利时游记

    《法国和比利时游记》是雨果在法国和比利时,以及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一带旅行时的书信、札记合集。作者经历名城、乡野,流连于古代建筑、教堂和博物院,探寻了无数城堡遗址,举几山川形胜,朝晖夕阳,雾气弥漫的涧谷,波涛汹涌的大海,他都一一加以描绘。在这些记述中,诗人雨果以其丰富的历史知识与宇宙意识,超凡的想像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呈现了大自然中无可比拟的壮丽。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三闲集——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三闲集——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泉水

    泉水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太虚伪了,太爱面子了,说做不一致,没有不知道的事情,很会在人面前自吹自擂出风头,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吹唬的都快要飘起来了。有时候脸很大,不知道是胖的还是吹气憋的。
  • 老夫子诠解《水浒传》

    老夫子诠解《水浒传》

    《水浒传》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古典文学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合称为“四大奇书”。
  • 女人的食指

    女人的食指

    食物里最美的是人情,冷暖的记忆所系皆在餐桌。“我靠写字赚钱已有二十年,但比起拿笔的时间,拿筷子的时间肯定更长。”“阴错阳差之下,我现在从事电视及广播的编剧工作,但其实,我本来想当厨师。”本书为有大和民族的张爱玲之称的向田邦子于空难意外去世之前留下的最后文字。围绕美食、人情、文艺创作展开,她独特的生活态度,具影像的散文篇章,让人沉浸于向田邦子的魅力之中无法自拔。喜爱品尝美食的向田邦子与妹妹在东京开了一家名为“饭屋”的小餐馆,从开店的地点、装潢、家具选择,甚至火柴盒设计她都自身参与其中,食物与食客之间的故事,都被这位观察敏锐的编剧快乐地“复刻”下来。食物、文艺创作与生活,竟有如此美妙的关系。向田邦子,直木奖获得者。日本最高荣誉的编剧奖以她命名。大和民族的张爱玲,侯孝贤最喜欢的作家,日本电视编剧界女王,作品达1000部之多。她的作品长演不衰,风靡数十载。根据其同名作品改编的电影《宛如阿修罗》获得第二十七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数个最高奖项。著有《父亲的道歉信》《隔壁女子》等作品。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流浪人间

    快穿之流浪人间

    随机打劫随机写如有好的意见随时写出来我会修改的谢谢
  • 我干娘柳司令

    我干娘柳司令

    从《燃烧的木头人》到《八张脸》和《我干娘刘司令》,作家柳岸的笔墨始终跟随着时代的脚步,以一个作家的人文担当精神,秉笔直书的勇气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给河南文坛注入了新气象。著名作家周大新说,《我干娘刘司令》将文学的眼光投入到普通的小人物身上,从平凡的人生见时代的变迁,小说张弛有致,温馨微妙朴实,极具感染力。
  • 星际神偷

    星际神偷

    星际历三千七百八十三年,这证明我们所存在的世界相对和平了三千多年的时间,宇宙浩瀚无边,没有绝对的平静,正如历史所说的,纵观过去,每一分钟都在发生战争,他不是应时而生的英雄,却纵横星际,在历史上留下他的名字——星际志★整体修改中,敬请期待★★整体修改中,敬请期待★★整体修改中,敬请期待★
  • 另一纬度的拯救

    另一纬度的拯救

    父亲被害后,龙族王子韩霜被弟弟打晕后扔在了二维空间内;涵红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励志成为一名出色的游戏制作人,在他做完测试时却发现自己做的游戏数据包一直做出奇怪的响应......
  • 娱乐之作家

    娱乐之作家

    叶飞一个扑街小说作家,他最后发誓最后一本小说在扑街再也不写小说,就在叶飞写最后一本的时候,突然喝水呛死,穿越到一个叫天蓝星球的星球,当叶飞得知这里没有那些神作小说和经典歌曲,没有经典电影的时候,叶飞感觉自己的春天来了。其看叶飞来到天蓝星球大展腾图
  • 钢炼之风起时刻

    钢炼之风起时刻

    我从伊修巴尔血与沙中走来杀戮与战争伴随着我我的心依旧淡漠恰似清风一般起点同人写手纱罗双树为心中神作《钢之炼金术师》的良心之作,主角从伊修巴尔之前开始征程,腹黑而不圣母,强大而不做作,成熟思考而不中二鲁莽,咦?我好像在写一个BOSS的生涯......
  • 盗墓术士

    盗墓术士

    术士,也叫方士,就是古代的科学家。精通医学、天文、相术、堪舆、占卜、炼丹。云清风四岁开始就跟爷爷学习术法,为了得到墓中的古玉进行修炼,进“活人坟”,探“红山女神庙”,后来竟挖通了阴间的“黄泉路”……
  • 异世荒野直播

    异世荒野直播

    我曾生活在巨树遮天的魔兽雨林,与安徒恩正面交锋,也曾穿越过尸气弥漫的腐烂之地,与公主并肩而行;我曾潜伏在烈焰升腾的熔火之城,偷取变形金刚的动力核心,也曾混迹在似真似幻的元素位面,骑着暴鲤龙周游世界;我叫凌默,是一名武神,此时正在深渊位面为您直播,看看我身后这岩浆荒原,老实说刺鼻的硫磺气息实在太糟糕了,但我……等等!前面有一只吸血魔兽!吸血魔兽体格健壮,营养丰富,只要去掉头,其他部分都可以食用,嘿嘿!嘿嘿嘿!以上是文艺版,下面是简洁版:直播路线:魔兽雨林(自然系魔兽为主),腐烂之地(死灵系),熔火之城(机械系),元素位面(幻想系),深渊位面(恶魔系),后续待定
  • 玉萍的故事

    玉萍的故事

    故事原型是生活中的一位可怜妇人,但只是取她的精神状态为题材,故事具体怎样发展还没有想好,如果觉得不错,那就一起来分享分享我对于这个女人的故事展述吧!
  •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

    本书记录了罗兰在美国拓荒热潮中,从两岁开始跟随父母四处迁移,艰苦开拓,直到拥有幸福的生活。书中洋溢着浓浓的亲情,他们的生活态度是值得每个家庭和孩子思考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