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3300000022

第22章 回顾语言学界往事(5)

黎先生提倡的“注音铜模”,在大陆未能发挥作用,可是在台湾对出版《国语日报》和大众读物的全部注音,发挥了巨大作用。日本战前也利用假名的全部注音,普及了国语和扫除了文盲。

《国语字典》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开创了字母音序技术。近年来《现代汉语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等辞书都按“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是字母音序技术的延续。字母音序技术是信息检索的必要条件。

关于文字的简便化,黎先生的主要贡献有:

一九三一年:与钱玄同等向国语统一筹备会提出“简省现行汉字笔画案”。

一九三二年:在《国音常用字汇》中收入几百个简化字,以示提倡。

一九三五年:参与选定《第一批简体字表》;发表《简体字之原则及推行办法》。

黎先生等提出的汉字简化建议,在三十四年之后终于成为事实。一九五六年的《汉字简化方案》已经在中国大陆的教科书、报纸和一般出版物上普遍推行。

黎先生一生为语文现代化而奋斗,各项主张已经基本上得到实现。黎先生的许多创见,在信息化的今天,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黎先生是语文现代化的先知先觉!

(一九九八年五月二十六日)

胡愈之引导一代青年

今年(一九九六年)是胡愈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这一百年间,中国历史充满着变乱和苦难。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中国的青年们面对国家危亡而心情愤激。可是,中国往何处去?青年们在思想上找不到出路,万分苦闷。愈老是引导当时青年们走出思想苦闷的一位影响极大的思想家。我是当时受到愈老启发的青年之一。

高瞻远瞩

那时候,愈老在《东方杂志》《世界知识》等刊物上发表一系列关于世界时事的评论文章,使当时的青年们知道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他高瞻远瞩,从世界看中国,不是从中国看中国,指出中国在当时世界中的地位和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青年们原来也知道一些世界情况,但是知识是零碎的,认识是模糊的,不能联系实际看到大局的动向。愈老的文章有如一服清醒剂,唤醒了青年们,把他们的零碎知识联系起来,成为观察世界形势的综合理解。青年们从此恍然大悟,初次看到了自己的立脚点和奋斗的道路。

三十年代初期,我和同辈青年们读到了愈老的《莫斯科印象记》。这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可是它的影响之大,无与伦比。读过这本小册子的青年们都受到了电一般的感染,在可望而不可即的社会主义理想中,看到了具体的现实。当时作为社会主义革命中心的莫斯科,在愈老的笔下,放射出了希望的曙光。这本小册子在许多新思想读物中独放异彩,使一代青年产生强烈的心向往之的情绪。

“爱斯不难读”

当时,许多青年自学“世界语”(Esperanto“爱斯不难读”)。我也是热心自学的一个。世界语原来是和平主义的语言技能。读了愈老的《莫斯科印象记》才知道,它还是革命的武器。当时苏联提倡世界语,愈老就是利用世界语在莫斯科进行活动的。许多人自学世界语,是受了愈老《莫斯科印象记》的影响。后来,苏联放弃了世界语,可是愈老在“文化大革命”之后仍旧提倡世界语。愈老认为,世界语作为一种国际辅助语,有多方面的作用,不因为英语的流行而失去意义。

“手头字”

一九三五年,上海文化界自动推行“手头字”。发起人中有蔡元培、郭沫若、陶行知、巴金、老舍、叶籁士、愈老等二百多人,而愈老是积极分子。缘起说:“我们日常有许多便当的字,手头上大家都这么写,可是书本上并不这么印,识一个字须得认两种以上的形体,何等不便。”当时有《论语》《太白》《世界知识》《译文》等十多种刊物自动使用三百个“手头字”。这些刊物,有的是愈老所主持,有的是愈老所赞助。

愈老曾经提倡“写别字”,有人批评他走极端。其实,“写别字”对初学文字的人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初学文字的人实际是依靠“写别字”才能写信、写条子的。“写别字”就是“同音假借”。“同音假借”的结果是产生“音节文字”。日本的“假名”就是这样产生的,它使日文青出于蓝。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山西和陕西某些钱庄,在总店和分店之间的通信中,用“同音假借”书写本地土话,成为保密的通信方法,自己人一看便知,外地人难于看懂。这是“同音假借”的一种实际应用。八十年代张毕雷先生设计一套“直音汉字”,这就是同音假借的“音节汉字”,对统一“直音”用字和统一音译外国人名地名有实际作用。

“大众语”

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之后,愈老等在三十年代又提倡“大众语”运动。“大众语”运动,在消极方面是反对当时的“文言复兴”,在积极方面是提高白话文的水平。当时有一批国粹主义者再次提倡“尊孔读经”,这引起新文化运动者的反击。同时,白话文本身出现了不健康现象,变成半文半白的“语录体”或者“新文言”,不符合文体口语化的要求,违背了文学革命的宗旨。什么是“大众语”呢?陈望道先生说,大众语是“大众说得出、听得懂、写得顺手、看得明白”的书面语。愈老说,大众语是“代表大众意识的语言”。前者说明大众语的正确形式,后者说明大众语的正确内容。“大众语”运动把五四白话文运动推向新高潮。

文字改革

一九五五年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愈老担任副主任,领导具体工作。作为一九五五年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的前奏,愈老开始大规模试行“汉字横排”,便利在汉字中书写阿拉伯数字和数学公式。在《光明日报》试行成功以后,第二年推广到全国的报纸、杂志、教科书和一般书籍。愈老在《光明日报》上写社论说:“习惯是可以改变的。”这句话是多么重要!“五四”以来提倡的汉字横排,到此基本实现。

一九五六年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是在愈老的具体领导下进行的。这个方案简化了五百一十五个汉字和五十四个偏旁。愈老对这些简化字和偏旁一个个作了仔细的推敲。一九六四年类推成为《简化字总表》,使三分之一的通用汉字得到简化。愈老认为,汉字简化是汉字的前进运动,是大众的需要,尤其是小学生的需要。作为现代汉字的法定规范,四十年来已经在十二亿人民中广泛通用,并由联合国正式采用。它使汉字向便学便用前进了一小步。

在一九五八年公布《汉语拼音方案》之前,拼音究竟作为辅助工具还是作为辅助文字,在政策上还没有确定。方案公布时候才确定是辅助工具而不是辅助文字。愈老对拼音的作用有全面的和长远的看法。他认为,拼音对中国的现代化有深远的作用,是当时三项文改工作(简化、推普、拼音)中的主要工作。在拼音草案发表之后,愈老让我负责编辑《汉语拼音词汇》,不仅作为拼写“字”的规范,更重要的是作为拼写“词”的规范。愈老请当时在上海养病的有名学者傅东华先生用通信方法帮我收集词条。这是愈老重视处于困境的傅先生的才华,同时重视《汉语拼音词汇》的意义。这件事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批判愈老的一个题目。但是我认为愈老这样做符合中国传统道德,有利于发展文化,是正确的,值得钦佩。

冲破中世纪的黑暗

在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之后,愈老给一九七九年高等院校文改教材协作会议送去书面发言。他说:“在西方,冲破中世纪的黑暗时代,首先是从文字改革开始的,这就是打破教会僧院所垄断的旧文字,创造和群众口头语相结合的民族新文字。这才产生了启蒙运动,产生了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在中国,不可能有例外。”这句话有深刻的含义。它指出了语文发展跟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个历史发展的观点,是愈老许多创造性的重要见解之一,值得历史学者和语文工作者加以研究。

愈老的崇高学问几乎全部是自学得来。他的自学能力之强,悟性之高,透视之深,使人惊异,是青年们的楷模!一九五五年全国文改会议之后,文改会要把我从上海调来,我说我对语言学是外行,调来改行不适合。愈老说:“这是全新的工作,大家都是外行。”我于是服从调遣,终于改行。愈老常常在晚上来我家讨论文改问题和文化问题。我能在愈老的领导下工作,得到他的思想启发和人格感染,是莫大的幸运。

叶籁士:左翼语文运动的倡导者

新文化、新语文

叶籁士先生逝世了!一位为革新中国语文而奋斗终身的革命志士逝世了!中国语言学界和中国教育学界同声哀悼!

叶籁士先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从日本回国,胸怀革新中国语文的宏愿,在上海创办一个杂志,名叫《语文》,竖起“新语文”的旗帜,推动“新语文”的研究。这个杂志在当时异军突起,使人耳目一新,许多青年受到启发,投身于中国语文的革新事业。当时文艺界有“新文艺运动”,语文界有“新语文运动”,这都是左翼文化运动。叶籁士先生是当时“新语文运动”的最杰出的倡导者。

在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五十年代,叶籁士先生在吴玉章先生的领导下,筹组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筹办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国文字改革会议。

一九五八年,周恩来总理作“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讲话,开辟了一个新语文的新时代,这是至今奉行的国家语文政策的庄严宣告。这个有历史意义的讲话,是在周总理的领导下,在胡乔木同志的指点下,由叶籁士先生夜以继日地主笔写成的。讲话提出的“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三项任务,已经在叶籁士先生和一代新语文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进展。

埋头苦干、任劳任怨

叶籁士先生的革命精神,不是以忙忙乱乱、东奔西走的热闹方式表现出来的,而是以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默默奉献方式表现出来的。这种难能可贵的工作方式和奉献精神,使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多的成绩来。

叶籁士先生逝世后的第三天,电视台播出大学生利用放假期间到贫困地区访问小学校的镜头,观众看到“普通话、简化字、汉语拼音”三结合的语文教学新方法,已经在穷乡僻壤代替了“人之初、性本善”的传统教学方法。这说明叶籁士先生青年时代所怀抱的革新中国语文的宏愿已经基本上实现了。

叶籁士先生逝世前嘱咐不要举行任何追悼仪式。“普通话、简化字、汉语拼音”三结合的语文教学新方法从大城市推广到穷乡僻壤,这就是对叶籁士先生逝世的事实上的沉痛追悼和真诚告慰。一生积极促进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叶籁士先生,可以在九泉之下永远含笑安息了。

(《文改之声》,第二十五期)

吴玉章和拉丁化运动

吴玉章(一八七八—一九六六)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革命家。他在青年时期就油然萌发革命思想。中国的革命一次又一次失败,没有使他悲观失望,而是使他一步步提高对革命的认识。从赞成君主立宪,进而为主张民主革命,再进而为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吴玉章在革命的道路上是步步上升的。

一九二七年,吴玉章到苏联,投入当时苏联的拉丁化运动,推动中文的拉丁化。一九三一年和一九三二年两次在海参崴举办中国新文字代表大会,吴玉章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大会通过《中国字拉丁化的原则和规则》,决议在留苏华侨中试用。一九三三年传到上海,形成中国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希望快速扫除文盲,提高大众文化。在速成识字法失败之后,把希望寄托在文字改革上。一九五五年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成立直属国务院的文字改革委员会,由吴玉章担任主任。

当时中国的文改运动分为注音字母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和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三组力量不能合作,甚至彼此抵消。吴老把三组力量团结起来,在文改会的委员中,在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的委员中,都有三方面的代表。团结就是力量,这样就发生前所未有的作用。

拉丁化是全球性的运动。早期拉丁化有罗马帝国和基督教的传播。近代拉丁化,在中国有鸦片战争之后的教会方言罗马字,在日本有明治维新之后的日语罗马字,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土耳其拉丁化的成功,影响最大。土耳其是奥斯曼帝国的继承者。帝国在全盛时期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后来一次又一次因战败而缩小,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只剩下比较小的一块土地。土耳其重建国家,进行全面改革。在文化方面实行文字改革(一九二八年),把阿拉伯字母改成拉丁字母。土耳其拉丁化的成功,影响苏联境内使用阿拉伯字母的各个加盟共和国,掀起苏联少数民族的拉丁化运动。列宁说:“拉丁化是东方伟大的革命。”

斯大林反对拉丁化,推行斯拉夫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苏联境内多种拉丁化新文字一律改成俄文字母。列宁的名言“拉丁化是东方伟大的革命”在《列宁全集》中消失了。中文拉丁化运动从苏联传到上海不久,苏联就放弃拉丁化了,但是中国依然进行拉丁化,没有向苏联一边倒。

同类推荐
  • 千古一相:管仲传

    千古一相:管仲传

    这是一部有思想、有智慧、有现实启迪意义的佳作。全书故事情节完整连贯,场景细节生动丰富,人物对话和独白口吻传神,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文史专家陶文鹏作者对传主有着特别的喜爱与深入的了解,因而能以翔实的史料、舒朗的叙述、畅达的文笔,描述了一代名相管仲虽出身低下,却依靠自身努力成就不朽功业的辉煌经历:助齐称霸、诸侯结盟、晚年荐才,以及整饬吏治、推行法治、重视商业、发展经济、民本思想等,凸显了管仲作为一个改革家兼思想家遗泽后世的风范,还原出一个生动真实的名相形象。
  • 中国十大文豪——白居易

    中国十大文豪——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二十日,出生之地是今河南省新郑县。白氏先祖本为胡人,是西域龟兹国的王候。后来汉化较深,生于官宦之后,诗书之家,白居易从小就受汉文化的熏陶。
  • 唐太宗

    唐太宗

    隋朝末年,炀帝苛政,民不聊生,各路豪杰,群起反隋,共逐天下。山西唐公李渊趁势起兵,一路攻城略地,渐有王者之相。李渊二子世民年方十八,有雄伟之姿,韬略之谋,率兵之才,其在浅水原之战平定薛仁杲,柏壁、雀鼠谷之战荡平刘武周、大败宋金刚,洛阳之战逼降王世充,虎牢之战生擒窦建德……战功赫赫,为大唐王朝奠定了领土基础。因累累战功,李世民被封秦王,官至天策上将,地位仅次于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其身边聚集了一大批顶尖人才,文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学士”,武有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恭等传奇人物,荣耀之极,由此也引发了秦王与太子的储位之争。
  • 曾国藩全书

    曾国藩全书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晚清重臣,著名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湘军创立者和统率者,晚清散文“湘乡派”创始人。嘉庆十六年(1811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今湖南省双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兄妹9人,其为长子。他自幼勤奋好学,6岁时入塾读书;8岁时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同年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列为优等。道光十三年(1833年)考取秀才。道光十八年(1838年)会试中贡士,改名国藩;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朝考后授翰林院庶吉士。自此供职京师,结交穆彰阿、倭仁及唐鉴等人,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咸丰三年(1853年)丁忧在籍,奉诏督办团练,创建湘军。咸丰四年(1854年)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诸天最强极品系统

    诸天最强极品系统

    这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连接着诸天万界,重生后的少年王寅发现自己获得了一份来自大天朝的馈赠——极品系统:叮,您的初级武学铁拳升级为神级武学杀神拳。叮,您的下品铁剑升级为极品圣剑胜利与誓约之剑。叮,您的残缺戒指升级为极品护身戒指。叮,您的好友孙悟空上线,给您传送了极品四星龙珠石。叮,您服用了极品幸运果实,现在您的幸运值爆棚。叮,您的下属辉夜姬大法师使用了最终态无限月读,整个敌国世界陷入沉睡。叮,您的下属诸葛已成为终极状态,他对您说:臣启圣上,龙旗指处,群夷咸服,十界万国,皆成汉土。
  • 垂直校园

    垂直校园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女生远渡重洋到纽约,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女成长为一代学霸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轮回灵仙

    轮回灵仙

    身世坎坷,千年轮回,灵仙遗子,血海深仇,苦修十载,手刃贼子!仙诀‘混元’,可收灵气,可融天火!妖族无道,涂炭生灵,仙道缥缈,一朝得悟,太平大灵!
  • 海明威诗集

    海明威诗集

    海明威以小说家知名,从来不希望被众人认为他是一个诗人,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小说创作中,一生仅发表过25首诗。本书收集了海明威生前发表的诗,每一首诗都有它独特的艺术价值。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多种概念与意象:性与欲望、战争与后果、猫、斗牛、杜松烧酒等,表达了对桃乐西帕克、埃德蒙威尔逊等人的愤怒与反感,其中部分诗诙谐地模仿了拉迪亚德吉卜林、乔伊斯基尔默、罗伯特格雷夫斯、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格特鲁德斯坦因……
  • 青春钰小白

    青春钰小白

    一个六口之家,一个被从小溺爱的公主,一个爱打广告的富二代,两个十分妹控的哥哥,组成了一段肆意挥洒的青春,青是受伤,春是成长,而苦,则是青春渗透的味道。
  • 解读梦境

    解读梦境

    你是否思考过梦境的含义?你知不知道这些梦也可能对你的人生产生种种影响?梦境不光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还能为我们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解决情绪上的困扰,甚至还能加强记忆、提高注意力。本书将助你掀开梦的神秘面纱,伴你美梦香甜。
  • 武学天赋系统

    武学天赋系统

    所有的武学都可以登峰造极推陈出新,这对一个武学爱好者来说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只是,不成想,这个不知名的武侠世界是一个吃人的世界。本就迷茫失意的他,如何靠着自己的系统打开局面?前路漫漫,又何去何从。还好有武学天赋系统,且看李见心如何在这腐朽的江湖杀出一丝新的生机。
  • 末世之丧尸灭绝

    末世之丧尸灭绝

    我错了,改名字少删了一个字,还要两个月才能改回来……不是异能,不是系统,就是一群普通人。一开始没人看,我都放弃了,后面想着,又不靠它赚钱,只是我想写这么一个故事,所以继续坚持了下去。有没有人看无所谓了,自己开心就好。
  • 帝君夫人是妖精

    帝君夫人是妖精

    桃花树上桃花笑,桃花树下你和我~白忘忧本是仙界的第一帝君,因着一个承诺,收养了一只在桃花树上犯花痴的妖精,自此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追夫大戏!——小文案帝君:“我要收芊芊做义妹。”芊芊:啥?有情人终成兄妹?啊呸!绝对不要!众仙家:你竟然不稀罕?敢拒绝帝君,你完了!多年后,帝君笑意融融的称呼她:“夫人。”芊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众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