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3300000020

第20章 回顾语言学界往事(3)

他对汉字的查字法也极为关心。他表扬了林语堂和王云五的查字法。他说:“甚矣,检字之难也!”“林君玉(语)堂有鉴于是,乃以西文之例,应用于华文之点画,而有汉字索引之创制。其明白简易,遂与西字之用字母相等;而检阅之速,亦与西文相等。苟以之应用于字典、辞书及图书、名姓之记录,其足以节省吾人检字之时间,而增诸求学与治事者,其功效何可量耶?”(《汉字索引制序》)他又说:“完全抛弃字原的关系,纯从楷书的笔画上分析,作根本改革,始于愿学华文的西人。中国人创设这一类方法的,我所知道,自林玉(语)堂先生始。”“最近见到的,就是王云五先生这种四角号码检字法,真是巧妙极了。而最难得的,是与他自己预定的原则,都能丝丝入扣。”(《四角号码检字法序》)

他主张用当时新公布的“注音字母”来音译外来词。他说:“现在先可应用在译名上。欧文的固有名词,向来用旧字译的,很繁很不划一,若照日本人用假名译西音的办法,规定用国音某字母代西文某字母,是最便当不过的了。”(《在国语传习所演说词》)日本音译外来词完全用片假名,省去意译之烦,实现译名国际化,这就是蔡先生提倡模仿的。蔡先生的新教育和新语文都是从实用出发的。他的创意,在不重视实用和效率的中国,有划时代的意义,到今天仍旧没有过时。

提倡“世界语”

国家需要国家共同语,世界需要国际共同语。在航空发达、地球缩小的现时代,这是迫切的需要。蔡先生引导中国从旧时代进入新时代,他不仅有国家观念,而且有世界观念,他不以提倡国家共同语为满足,时时不忘提倡国际共同语,使中国走向世界。

蔡先生说:“语言者,思想之媒介”;“媒介物愈近于大同,则其媒介之价值愈大。”“人类进化,一切事业学问道德,无不与全世界有关系,因而感仍用自然语言之障碍。”“适英者必先习英语,适俄者必先习俄语,欲周游世界,则至少必先习数国语,或携译人。”“同一内容,而以媒介不同之故,使全世界人类,因而耗费其时间精力于无用者,不知凡几。”“然则国际通用语之必要,彰彰可知。”

国际共同语从何而来呢?他认为,不能用某一国的自然语言,只能用人造语,也就是柴门霍夫所创造的“世界语”。他说:“使取今世界流行最广之语言,如英语、法语等,择其一以为国际通用语可乎?曰不可。地界未泯,人各自私。如吾辈言同一国语,然主张北京语,则南人反对之;主张南方语,则北人反对之。国际通用语亦然,用英语则必受法、德等国之反对,用法语则必受俄、英诸国之反对。故必以不偏于一国或一民族者为断。”

他的理想是,大学以“世界语”为主要语言,翻译各国重要著作。这样,可以节省学习多种不同外国语的精力。他说:“我国教育界之困难,莫过于专门学问,须用外国语教授,且不能专用一国语,如理工医可用德文,而法科须用法文,商科必用英文,因而牵动学校系统。”如果“世界语翻译之书,各国最有名的科学哲学等书,大略完备”,“能以世界语介绍各国现今最新之学说,则我国专门教育,将不妨以世界语为主语,而以英、法、德各国语,供参考之用”。(《在世界语学会欢迎会上演说词》)

一九一二年蔡先生到檀香山,出席“太平洋各国教育会议”,向会议提出:全世界的小学生都学“世界语”。他说,国际间“为解脱误会,达到相互友善的目的,必要给他一种传达好意的工具,就是给他一种公共的语言,这是教育家的责任”。“我愿意建议,由本会劝告与会诸国,于小学校中十岁以上的学生,均教授世界语,并用世界语翻译各国书籍。”在许多其他场合,他也一再提倡“世界语”。他是以“国际教育家”的眼光在东方提倡“世界语”的先进人物。(《小学教育采用公共副语议》)

二次大战以后,国际语言生活有新的发展。虽然“世界语”不断扩大传播,可是英语已经成了事实上的“国际共同语”。联合国有六种工作语言(英、法、西、俄、中、阿),没有用“世界语”。在国际政治会议上、国际贸易上、科学技术上,“世界语”也还没有取得重要地位。实践证明,语言是可以人造的,人造语是最有规则、最容易学习的语言,但是,人造语的活动力远不如自然语言强。这种新的发展,当然是蔡先生生前所无法预料到的。但是,蔡先生主张全世界需要一种“公共的语言”,这个远大的目标已经基本上达到了。

欧洲的文艺复兴是欧洲现代化的开端,中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五四运动”的历史任务还要继续完成。作为“五四运动”的一个方面的“语文现代化运动”,包括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拉丁(罗马)化运动、汉字简化运动、少数民族语文运动,也要继续完成。蔡元培先生希望建设一个民主和科学的新中国的崇高理想,在中国历史上,将永放光明!

(引文均见高平叔编《蔡元培语言及文学论著》,河北人民出版社印行)附注:蔡元培先生是我的丈人张冀牖先生的朋友。冀牖先生在苏州创办乐益女子中学,办学方针得到蔡先生的指点。蔡先生住在苏州的时候,我见到蔡先生一面。

(《百科知识》,一九八九年五四纪念号)

瞿秋白:中文拉丁化的创导人

新时代的先驱者

瞿秋白先生(一八九九—一九三五)是新时代的先驱者,他为推进时代而牺牲了他的宝贵生命。他一生在多方面做出了贡献,提倡中文拉丁化是他的贡献之一。

清末一八九二年卢戆章出版《一目了然初阶》(切音新字厦腔)以来,中文拼音化运动经历了五个高潮:

(一)一九00年王照创制“官话字母”,推行十年,传习至十三省境。字母是汉字的简化偏旁,声韵双拼,拼写官话用六十二个字母。

(二)辛亥革命以后,一九一三年读音统一会制订“注音字母”,一九一八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在全国小学推行四十年(今天台湾还在推行)。字母是简化的古汉字,声介韵三拼,拼写国语用三十七个字母。

(三)一九二六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发表《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一九二八年由南京政府大学院(教育部)公布,作为注音字母第二式,在字典注音等场合应用,没有在小学推行。一九八六年台湾加以修订,改称《注音符号第二式》。

(四)一九二九年瞿秋白先生在苏联起草《中国拉丁化的字母》,经苏联共产主义学院中国问题研究院及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院修订,一九三一年由苏联新字母中央委员会批准,称为“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北拉),在留苏华侨中推行。一九三三年传来中国,形成一个群众性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

(五)一九五八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制订的《汉语拼音方案》,在全国小学(除台湾)推行,代替从前的各种方案。

以上五个高潮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汉字式字母时期和拉丁(罗马)化时期。在拉丁化时期中,瞿秋白先生是中间高潮的关键人物,有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

瞿先生在一九二九年十月十日写成《中国拉丁化的字母》(以下简称《字母》),一九三○年在莫斯科印成册子。内容如下:一、中国拉丁化的字母(汉字书写);二、同上(新文字书写);三、同上(俄文翻译);四、文章样品之一(新文字书写);五、同上(汉字译文);六、文章样品之二(新文字书写);七、同上(汉字译文);八、新拉丁化字母的一览表;九、汉字拼音表。内容跟吴玉章先生《新文字和新文字运动》中所介绍的略有不同。

后来,萧三先生主编《拉丁化中国文字拼音和写法参考书》(以下简称《参考书》)。参加编辑的有苏联人龙果夫、赖和德(莱希特)、史萍青、马松,由苏联新字母中央委员会印行。书中说明了瞿先生的中文拉丁化思想。

瞿先生的著作很多,以上是有关他的拉丁化主张的主要文献。

瞿秋白先生的语言观

苏联的语言政策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革命群众反对沙皇的俄语同化政策,各民族要求语言平等,发展各自的民族语文。后一时期(大致三十年代中期以后),在少数民族中发展大学教育,俄语又成为全国通用的教育语言。斯大林在一九五○年说,语言没有阶级性。这虽然不涉及俄语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可是事实上间接鼓励了少数民族学习俄语。

瞿先生生活在前一时期,受了苏联群众反对俄语同化政策的影响,提出反对用“国语”统一中国各民族的语言的主张。他说,“国语的名称本来是不通的”,“指定统治民族的语言为国语,去同化异族”,“是压迫弱小民族”。(《鬼门关外的战争》)

苏联第一次拉丁化中国字代表大会的决议案(以下简称“决议案”)中说,“代表大会绝对反对中国资产阶级的国语统一运动,认为这是最反动的、违反列宁民族政策一切原则的运动。列宁指出,国语是所有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者为民族压迫而利用的一根鞭子。大会认为采用中国的一种方言作为全国的标准语,是不可以的。”(《参考书》)

不少语言学者认为,彼此不能听懂就是不同的语言而不是不同的方言。按照这个标准,汉语各大方言可以认为是不同的语言。

瞿先生说:“现在中国已经有一种普通话,可以做一般的标准,暂时用来作公用的文字。”(《字母》)“所谓国语,我只承认是中国的普通话的意思。”(《鬼门关外的战争》)

“普通话”这个名称在清朝“南北行商”中间早就流行。他们说:“我们不会打官话,只会说普通话。”这是彼此大致能够听懂的,但是没有严格标准的“蓝青官话”。一九五五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把“国语”改称“普通话”,这显然是受了瞿先生的影响。不过,这时候,“普普通通”的普通话变成了有严格定义的普通话,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汉民族共同语。

一九八二年新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汉民族”共同语成为“全国通用”的共同语,实际就是“国语”。这跟瞿先生所主张的普通话,越来越不同了。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各少数民族的语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和发展。在进一步提高文化的趋势下,需要提倡在自愿原则下学习全国通用的共同语,实行方言和共同语,或者民族语和共同语,二者并用的双语言教育。

瞿秋白先生的文字观

苏联的文字政策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拉丁(罗马)化时期,后期是斯拉夫(俄文)化时期。在前期(主要在一九二一—一九三二年),苏联各少数民族纷纷制订各自的拉丁化新文字,俄文也一度考虑改为拉丁字母。列宁热烈支持这个运动。他说,“拉丁化是东方的伟大革命。”这句话是列宁给苏联新字母中央委员会的信中说的,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给国际联盟的报告《苏联的文字拉丁化发展概述》中郑重地引了这句名言(中文译本见文改出版社《外国文字改革经验介绍》)。在后期(主要在一九三六—一九四○年),苏联各少数民族奉命悄悄地把拉丁化新文字改为斯拉夫字母。较晚出版的《列宁全集》中完全删去了列宁鼓励拉丁化的言论。

中国在五十年代制订汉语拼音方案的时候,苏联的要人们也曾经非正式地劝中国采用斯拉夫字母。中国经过一段时期摇摆于民族形式字母和拉丁字母之后,终于采用了拉丁字母。瞿先生主张全用拉丁字母、不造新字母,这是国语罗马字、拉丁化新文字和汉语拼音方案的共同原则。

瞿先生的“制造几种文字”的主张,成为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特点之一。苏联的“决议案”中说,“中国的方言至少分为五种”,“各地方方言,应有其自己独立的文字,以便这些地方用土著言语,自由地发展文化”。新文字运动者在三十年代拟订了多种方言新文字,可是群众喜欢学习的是“北拉”(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

十九世纪的教会罗马字都用方言,推行了半个世纪以后,终于消歇了。学文化究竟从方言入手好呢,还是从共同语入手好呢?这在清末官话字母高潮中也发生过争论。可是,五十年代制订汉语拼音方案时候不再有争论了。两千年前的“书同文”政策,已经发展成为新时代的“语同音”政策了。

有些拉丁化运动者认为,即使语言没有阶级性,文字是有阶级性的;即使文字也没有阶级性,文字改革是有阶级性的。

瞿先生说,“反对废除汉字,其实是绅士阶级的成见,他们靠着汉字可以独占知识,压迫平民群众”(《字母》)。苏联的“决议案”中说,“汉字是古代封建社会的产物,是中国统治阶级压迫劳苦群众的工具之一”;“我们要根本铲除象形文字,以拼音文字代替它”(《参考书》)。听了这些话以后,再听鲁迅先生说的“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就不会惊奇了。从十月革命以后的废除汉字主张,到“文化大革命”以后的歌颂汉字功德,中国的语文思潮经过了巨大的翻滚。事实是,恨它也好,爱它也好,根深蒂固的汉字不可能废除。现在的文改政策是推行拼音而不废汉字,以拼音帮助汉字,事实是“两条腿走路”,可是“两条腿走路”这句话是犯忌的。

同类推荐
  • 百代文宗:韩愈

    百代文宗:韩愈

    本书对韩愈的一生进行了分析、归纳与总结,探索了这位文学巨匠的成长道路,以及他的内心世界。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5)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最后的乡贤:郭连贻传

    最后的乡贤:郭连贻传

    滨州市作协主席李登建所著长篇散文体人物传记《最后的乡贤——郭连贻传》具体、生动地记叙了传主郭连贻一步步成为“乡贤”的过程,并以郭连贻为中心,雕塑了一组乡贤的群像,着力表现乡贤阶层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乡贤”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色彩浓厚的文化符号,反映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视角独特、内涵丰富、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兼备的优秀文本。84岁的郭连贻老人是一位生长在乡野的饱学之士,一生坎坷,命途多舛,而这却正好是他艺术创作得天独厚的资本;他游曳于稼穑笔墨之间,甘于寂寞和清贫,类似深山里的隐士,但他的学问、品行、君子风范慢慢吸引了众多喜欢文学、文史、书法艺术的同道,成为一个影响当地文化发展的了不起的人物。本书形象地揭示了乡贤对地方文化发展的巨大影响,如果说官方文化倡导的东西是骨架,那么他们营造的则是其细胞、血肉,一个地方活生生的文化恰恰是由他们传承着。一代一代乡贤以令人钦佩的智慧、热忱、执着和辛勤劳动,培育了一个地方的文化生态环境,形成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气”。在艺术上,《最后的乡贤——郭连贻传》以大量典型细节,细致的描绘、刻画,竭力突出文学性;不满足于讲述传奇故事,更多地将笔触伸向人物的精神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示其内心的冲突,灵魂的挣扎,富有人性深度和思想深度。同时作者试图借助这位梁邹大地、文化、民俗孕育的乡贤,打通历史,打通儒、释、道、书法、绘画、文学……密集的知识点和成熟的文化分析力、判断力,为这本书增添了底蕴与阅读的魅力。
  • 我们身边的名人

    我们身边的名人

    本书集纳了中外诸多优秀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及文学大师们精彩的人生片断,在这些精彩的人生片断中,无论是大到对手之间的过招,还是小到友人之间的戏谑,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是名人们在人生这个舞台上的上佳表演。本书以翔实的材料,有趣的意境和诙谐的语言,展示了名人们与众不同的人生。读者在轻松阅读、感受名人们独特魅力的同时,可启迪思想、丰富知识、提升心智。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名人就在身边。
  • 史玉柱的坎

    史玉柱的坎

    坎坷、困境,可能每个人都会遇到。不过,史玉柱所经历的坎坷之多、困境之险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他以4000元的投资,在短短4个月就赚回100万,又因巨人大厦资金匮乏而在一夜之间从中国首富沦落为负债2亿多的中国“首负”。即便这样,史玉柱并未气馁,而是举债进攻保健品市场,黄金搭档一炮而红,而他马不停蹄地进军网游领域的举动更是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史玉柱,他曾被无数创业者誉为创业天才,是许多企业家眼里引以为戒的失败者,更是众人眼里的“逆袭英雄”。他抛开“负翁”的阴影,再次创业,抢占保健业市场、进军网游领域,成为身价百亿的商业奇才。他这一路走来,到底经历了哪些辛酸、坎坷,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
热门推荐
  • 天涯明月之风尘眼

    天涯明月之风尘眼

    试问天下著史者,何以决定和改变历史?军事?政治?科技?若然不知,何以写史?改变历史的不是军事,不是政治,也不是科技,而是智慧!本书开篇也有穿越,为示本书对穿越的藐视,穿到四千万年前的灵魂,反而被炎某囚禁于体内,成了受折磨的灵魂······本书的情怀和行文效仿已经仙逝的古龙本书江湖格局和情节布局模仿金庸大侠书中国与国的大战场面,将会海陆空并行描写小规模的精英团队决战,则模仿英雄联盟的5V5、3v3模式各路英雄的一招一式则取材于游戏《天涯明月刀》和《剑灵》,
  • 和平精英你我的青春

    和平精英你我的青春

    子弹暗痕,彰显一片赤血青春。在这充满刺激的世界里,你我都是追梦的少年郎。
  • 期善

    期善

    “监控为什么没拍到他?”“一个普通白领会有这么大本事?”“他的话你信吗”“你有想要保护的人吗”“既然要保护他,我不畏任何事,即使sha人”一连串的案件,是巧合还是阴谋?最后的抉择会是怎样?青梅竹马合力破案,背后赢家会是谁?
  • 物种大陆

    物种大陆

    在遥远的大陆,早已生存了不计其数的新物种,而人类也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
  • 今天我更喜欢你了一点

    今天我更喜欢你了一点

    “说好了要隐婚”他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一个好字今日头条:某流量女星与一男子私会网民1:这男子背影怎么这么眼熟?总觉得在哪见过网民2:楼上加一,有点像苏家少爷网民3:楼上的观点我认同,看他们同框的时候好甜超配……网民N+1:快看太子爷微博苏淮景:官宣一下我媳妇@你的凉笙小可爱网民1:看我就说嘛,这两人肯定有一腿有人一起扛‘良景’大旗嘛网民2:老公咱们离婚吧网民3:所以他们今天是回家见父母?苏淮景:我们已经领证了,今天是每周的家庭聚餐。网民3:妈呀太子爷翻我了,这件事我能嘚瑟好久……你的凉笙小可爱:官宣一下,这是孩子他爸@苏景淮网民1:你个负心汉,你怎么能抛弃我们母子网民2:自家的白菜被猪拱了,但是自己却比不过那头猪被比作猪的某人正在跪键盘"媳妇我错了!你别不理我""错哪了?啊!不是说了隐婚嘛!""那我是看见新闻都这样了,才宣布了"说完悄咪咪的瞟了眼自家媳妇,自家媳妇却像没听见一样"媳妇我真的错了,而且我脚疼,我们睡觉吧"沈凉笙听见这话,从卧室搬出被子并且傲娇的丢出一句"今晚睡地板!"说完也不看苏淮景的黑脸快速进门并反锁
  • 八荒俯首

    八荒俯首

    “鸟的,劳资的元神挂了,山寨元神也是元神啊。”穿越到异世界的魏元钊郁闷的想到,一切要从头开始了。这次,劳资造个正版的!曾经的山寨天仙魏元钊在异世界的奋斗史。“咦?这个世界的仙人都去哪了?”
  • 天傀化儡

    天傀化儡

    一个被灭族的人,靠着一副奇怪的身体,慢慢爬上顶峰。有爱过,有恨过,被出卖过,也有被帮助过。人间之苦永远都不会离他而去,来看一下他是怎么样活下去的。
  • 众神之手

    众神之手

    朱锋,一个普普通通的游戏玩家,在偶然得到一位神级11C的传承后,他的命运会发生怎样的改变?一步步走上颠峰,他又经历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曲折故事!且看朱锋如何缔造一个只属于他的传说!新书《末路仙尘传》已上传,首页有直通车,希望大家去看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春早选寓长安二首

    春早选寓长安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