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3300000012

第12章 百岁口述传记(12)

《后资本主义的曙光》中“后资本主义”不是我提出来的,是外国人早就已经提出来了。因为资本主义的特点是要有资本家、工人阶级。那么现在发生了新的现象,工厂没有工人,农场没有农民。这是我自己在日本和美国看到的,自己也难以置信,但是亲眼看到了。很大一个车间,只有两个工程师跑来跑去看看机器有没有故障,没有一个工人,但是生产快得不得了。那么,资本主义没有工人,还算资本主义么?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像比尔·盖茨,他的钱比很多非洲国家加起来都多。原本一个书生,何以有如此多的财富呢?他不是用资本去赚钱,而是用知识去赚钱的。所以,现代人都说知识时代。有人把资本主义以后的时代称为信息化时代,美国的未来学家就是这样讲,很多人就称之为“后资本主义”。很多人还不知道国外的这种变化,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引进外资发展了经济。但是本来按照马克思主义,外国来中国开工厂是不能接受的,是资本侵略。由资本侵略到发展外资,这也发生了变化,也是“后资本主义”。所以,思想要“与时俱进”。

我们需要了解,整个时代在前进,有的国家跑在前边,有的跑得很慢,有的不愿意跑。一跑就分了前后,但落后的可能往前赶,尽管最后不可能都一起达到终点,但是不能不跟着跑。现在有一些国家的人,他们就不肯跟着走,抵制现代化。前几年有一个有趣的新闻,一个伊斯兰国家的国王去世,儿子继位,但是儿子在国外读书接受了新思想,想要改革。首先的改革就要让国民看电视,他召集大臣开会,兴办电视台。但是大臣都不赞成,认为电视里都是魔鬼。谈不妥,大臣就离开皇宫,出门却找不到自己的汽车。回来问新国王,新国王告诉他们:“汽车也是魔鬼。”这些大臣就哑口无言,后来,电视台就办成功了。所以,中国的改革难,但是外国的改革更加难。历史的规律是必然的,改革的路是必然的,只是条件有好坏,改革的阻力也有大小。我觉得“与时俱进”很重要,但是真正“与时俱进”不是很容易。

张允和对政治不是不感兴趣,可是不赞成我参加政治工作,主张我搞学术工作。我搞政治工作有几条路,第一是搞外交,外交界一直到国民党为止,差不多都是我们的同学,从前搞外交,英文和法文都要好。我到意大利米兰玩,到中国领事馆签证,里面跑出一个人来,就是我的同学,重要城市的领事都是我的同学。国民党时期,蒋介石的手下,好多都是我的同学,譬如沈昌焕是国民党秘书长、台湾的“外交部部长”。沈昌焕跟我很要好,他的夫人李佩兰是张允和的好朋友,大学时住在一个房间里。我要到国民党政府做官,很容易的。我觉得张允和的主张是对的,就不参加政治。这个主张一直到解放后还是这样子。

胡适在“五四”时的影响非常大。胡适和我的岳父是朋友,我够不上是他的朋友,他当教授时我还是学生呢。鲁迅是支持共产党的。毛泽东的办法跟斯大林完全一样的,捧一个人捧到天上,其他就不管。曹禺到解放以后,说:“我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他受了框框,当然写不出来了。

专制主义是列宁创造的,我到东欧国家,就觉得奇怪,东欧不谈马列主义,没有这个名称,谈马克思主义,他们暗中反对列宁。我到东欧开学术会议,起初不了解,我不懂政治,就随便谈谈,他们不谈马列主义。赫鲁晓夫的回忆录上有一段,他说他坐了火车到什么地方,火车上面很空的,一路看见死人,军队就把死人拉上来,放在火车上面运走,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一列火车都装满了死人。

毛泽东基本上是一个政治人物,一个军事人物。在军事上能统一共产党内部,成为一个大的军事力量来打倒国民党,这个他成功。可是他得了政权以后,跟斯大林走错了。毛泽东假如学多一点新知识,可以做许多好事情。他不仅没有到外国读书,看看他的书房里,都是平放的书,没有竖放的书,他没有新书,都是看老的书。他讲的许多话都是秘书代他写的,很对,结果他做的完全相反。他是言行不一致的。很可惜,他有一个很好的机会,结果自己破坏了。毛泽东死了,党中央说毛泽东一生做了两件大事情,第一件建设了新中国,第二件破坏了新中国。这话很有道理。

改革开放在共产党的历史来讲,是邓小平做了一件大事情。改革开放很难,要有邓小平这样子掌握到权力,否则改革不成功。邓小平搞改革开放是不容易的,下这个决心很冒险的。邓小平这一点是了不起的。

我对中国未来是乐观主义,我认为中国的未来跟世界的未来是一致的。社会的发展是有一个规律的,规律可以暂时离开,不能长期离开,迟早要按照规律前进。现在的规律是世界都向民主制度前进,美国这一点做对了,美国能够看到世界前进的趋势,就跟着这个趋势推广民主制度,这是美国聪明。民主制度是逐步前进,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民主大大发展;苏联瓦解以后,民主又大大发展。根据外国人的研究,大概需要三十年,三十年以后中国可以走上民主道路。方向都是一样的,方向一定是走向世界共同的民主道路。

三十一长寿之道

二00二年八月十四日,张允和去世,享年九十三岁。

张允和在世时,我们上午下午都喝茶,有时喝清茶,有时喝英国红茶,有时喝咖啡。我喜欢喝咖啡,她喜欢喝好的清茶,“举杯齐眉”。我们的理论是,夫妇生活不仅要有爱,还要有敬。古代夫妇“举案齐眉”,我们今天没有案了,就“举杯齐眉”。喝咖啡时大家举杯,这个小动作多少年,是一个小事情,很有用处,增加家庭生活的趣味,增加家庭生活的稳定。这是古代传下来的,很有道理,朋友来了,我们也宣传这个道理。

我们在外国当然喝咖啡,喝茶少一点,我们在国内也喝咖啡,不过喝咖啡比较少。解放前,中国的咖啡店多得不得了,朋友聊天常常在咖啡店里面,也有男女朋友在咖啡店里谈恋爱。解放后,资产阶级的东西都取消了。中国在咖啡店之前有茶馆,这是一个好制度。家里面地方小,或者不方便,茶馆里就很好。

我们很少吃补品,人家送来的补品,我也不吃。从前在银行里,很多人请客,不能拼命吃,山珍海味会吃坏人,瞎吃不好。我想健康最重要就是生活有规律,同时胸襟开朗是重要的。健康有物质的一方面,有精神的一方面。物质方面我们要求不高。不要生气,都是小事情,吃亏就吃亏,讲个笑话,刘少奇讲:“吃小亏,占大便宜。”我说:“我吃小亏,不占大便宜。”

我现在有“三不主义”:一不立遗嘱,二不过生日,三不过年节。日常生活越来越简单,生活需要也越来越少。饮食上,很多荤菜不能吃,不吃油煎肉类,主要吃鸡蛋、青菜、牛奶、豆腐四样。但是牛奶和鸡蛋都不能多吃,鸡蛋一天一个。上下午各喝一杯红茶。穿衣服也简单,别人送的漂亮衣服没有机会穿,因为不出门,穿出来也觉得不自由。喜欢小房间,有利于听觉。旅游也发生困难,不能走长路。

我现在的生活简单:睡觉、吃饭、看书、写文章。我每个月发表一篇文章在报刊上,是杂文。我写作不用手写,而是用一台夏普打字机。夏普打字机的研发,曾从语言学的角度征求我的意见。一九八八年生产后送给我一台,当时一台五千五百元,许多中国人买不起,今天三千元一台,中国人还是不喜欢用。因为中国人都有了大电脑,而这种小电脑功能单一,不能游戏,这个投资就失败了。用了这台打字机以后,写作效率提高很多,我也提倡别人用电脑或者打字机写作。

我现在虽然不做专业的研究,但是语言学、文字学有新的东西,还是感兴趣。我看的东西很多,后来写成文章。我虽然是写着好玩,但是这里面有一些新的见解。

我每天看《参考消息》,《参考消息》还是有一些消息,你要会看,消息在字里行间,不在标题上面。美国和香港朋友每周都寄给我英文杂志。现在专业书看得少了,看历史、文化方面的书比较多,文艺书本来就很少看。

我年轻时生过肺结核,患过忧郁症。我们结婚的时候,家里的老妈妈偷偷找了算命先生给我们算命,说这对夫妇只能活三十五岁,我们就笑笑。我觉得算命先生没有算错,是医学改变了我的寿命。

我们认为,我们不可能长寿,因为青年时身体都不是挺好。我们的生活比较有规律,不乱吃东西,不抽烟,不喝酒,喝酒喝点啤酒。从前客人来,我们要敬烟,买了很好的烟,都请客人抽,自己不抽。我想生活有规律,胸襟要宽大,碰到许多困难胸襟宽大就无所谓。在世界上许多事情不可能样样都顺利的,吃亏就吃亏一点,没有什么了不起,家里那么多东西都搞光了。日本人打仗,把我们老家的底子都搞光了,我们苏州虽然穷了,但是按今天标准来看,应当说还是很有钱。家里还有些古董,古董也是很值钱的,结果日本人来了,什么都没有了,那么多东西都搞光了,后来的东西更不稀奇。做人胸襟要宽,不生气,家庭里的许多事情都是一点点小事情。我的妹妹有一句名言:“我们家庭主妇遇到的都是小事情。”

我们的照片从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但是“文化大革命”都抄光了。我当时是“反动学术权威”,在农村改造,家里没有人,造反派占了我们的房子,东西都随便扔。现在有的照片是亲戚多余或者复印给我们的。我们对财产都看得很淡,觉得是身外之物。许多人都问,你们度量为什么那么大?有人说,你们所以那么大气,因为你们娘家、祖先都有钱,钱看惯了就不新鲜了,我想也有道理。佛教里有一句话,你对身外之物看得太重,你的精神就痛苦了。

有一次,我去医院做检查,填一个表,我写了九十七岁,医生给我改成了七十九岁。又有一次,一个医生问我长寿之道,我说你是医生怎么问我啊?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以前我没有考虑过,但是后来思考了一些有道理的方面:我的生活有规律,不乱吃东西。以前我在上海有一个顾问医生,他告诉我:大多数人不是饿死而是吃死的,乱吃东西不利于健康,宴会上很多东西吃了就应该吐掉。还有一个有趣味的事情,我有很多年的失眠症,不容易睡着。“文革”时期我被下放到农村,我的失眠症却治好了,一直到现在我都不再失眠。所以,我跟老伴都相信一句话:“塞翁失马,焉知祸福?”遇到不顺利的事情,不要失望。有两句话我在“文革”的时候经常讲:“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是古人的至理名言,很有道理。季羡林写过《牛棚杂忆》,各种罪名,都不要生气,都不要惊慌。这就考验我们的涵养和功夫。我想,首先,生活要有规律,规律要科学化第二,要有涵养,不要让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要能够“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周有光百岁口述》,周有光著,李怀宇采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00八年五月第一版)

同类推荐
  • 景电之父:李培福

    景电之父:李培福

    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细节再现了“李培福”这一历史人物,以传神的描写,塑造了“李老汉”这一文学典型。
  • 科尔

    科尔

    科尔,又译高尔(Cole,或Kohl、Kool),是一外国姓氏。通常在英语会串为"Cole",在德语的串法是"Kohl",在荷兰语的串法是"Kool",在美国的德国、荷兰移民后裔亦有使用"Kohl"和"Kool"。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西蒙娜·德·波伏娃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西蒙娜·德·波伏娃

    蒙巴那斯是法国巴黎第十四行政区地处塞纳河左岸的西南角。对巴黎这座古老的城市来说在塞纳河左岸则以拉丁区和蒙巴那斯区最为著名。拉丁区又被称为大学区。法国一些主要的著名大学都建于此如索尔邦大学、法国综合工科学院、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巴黎医学院等。
  • 王明传

    王明传

    王明,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凭借苏联的扶植,在20世纪30年代一度操控中共最高领导权,可谓中共高层内的“通天教主”。王明,一生瞻左顾右,歧路徘徊。他堪称中共“左”倾第一人,以他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共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的时间长,危害大,给革命造成严重损失。悖论的是,抗战时期,王明又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晚年踏上留居苏联的不归路,著书立说攻击中共和毛泽东。
  •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这本李嘉诚的传记,尚未问世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引发出版界、财经界、网络世界的大震荡:各大出版机构重金预定,为获得版权展开激烈争夺;商业大佬争相试读,阅后一致强烈推荐、口碑传送;成千上万网友奔走相告,为一睹本书内容而绞尽脑汁、用尽办法……在这本书中,李嘉诚毫无隐瞒地、诚挚地透漏了他传奇而跌宕的一生,讲述自己从青年时代到成长为亚洲首富的全过程,包含人生转折点上每一个隐秘而关键的细节。
热门推荐
  • 余生仍有你

    余生仍有你

    人哪,总是在失去的时才懂珍惜。朝夕相处的两人也会有各自的秘密,你真的了解你的另一办吗?
  • 陪着孩子长大

    陪着孩子长大

    160则温馨的小故事,160则爱的叮咛。这些故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现象,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他们的所思所想;同时站在家长和老师的角度,告诉他们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塑造孩子理想的人格,如何让他们走出挫折的阴影。
  • 冷王毒妃:爱妃别太毒

    冷王毒妃:爱妃别太毒

    一个太冷,一个太毒。有人说这两位高傲的灵魂不可能在一起。可是那些异类的目光他们并不在意,只要真心想在一起何必再意那些目光呢?可是,离他们的好日子还是遥远的呢。
  • 雨天男孩不喜欢太阳

    雨天男孩不喜欢太阳

    大雄是一个快餐店的部长,29岁不修边幅,不爱生活,典型的油中叔(油腻,中年,大叔),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却有着几个不一样的朋友,和大家的相处中,大雄终于找到了生活的真理,故事也随之展开了…
  • 90后人生报告

    90后人生报告

    如果说着生命如同一段旅程,那总得走过后才能完整。我生于1991年的6月,是一个标准的90后。我的家在华北偏北的一个小村,偏北到甚至我爷我爸在看天气预报的时候,都要寻找“华北北部”这个出现频率极少的地理词汇。我17岁之前从未离开乡村,我的小学和初中也是在那里完成。直到我高中才在县城呆了三年,在每天2元店的大喇叭中度过了青春中最为无忧无虑也是最“辉煌”的时候。从华北偏北到东北偏东,到西南偏南,江南偏南再到华东偏北,我仿佛经历了某种人生淬炼和洗礼,获得了一点儿新的东西。无论怎样,我都希望这本书寥寥的读者们,别忘了快乐,别迷路。本story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倒霉。
  • 查理九世之花若离枝

    查理九世之花若离枝

    我对你是一百年的等待,带着守护任务降临的我,却带来一次次灾难。明知道不可能,却还是忍不住尝试,怪我太贪心!这次,我决定换我食言,哪怕你要怨我一辈子我也无怨无悔。亚瑟啊!你说花离开了树枝还能活多久呢?呵呵,告诉你吧!不过是,昙花一现。
  • 青春少女日记

    青春少女日记

    少女生活的点点滴滴,青春少女日记浪漫青春..青春校园米小米瑶梦琪
  • 超凡魔改

    超凡魔改

    天地造化九十九重,唯缺一重难成圆满。小网站编辑封奕穿越异界,完善修炼秘籍、功法……负责帮助宗门子弟寻求更完美的修炼之路,同时成了一名修炼导师,广收徒弟,开堂授课,养成天下强者!这里没有最完美,只有更完美!
  • 华夏修仙传

    华夏修仙传

    看一个热爱华夏文明的青年如何走上自己的修仙之路。
  • 致逝去的春天

    致逝去的春天

    知书达礼温文尔雅幽默风趣对文学创业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