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09200000072

第72章 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3)

下面我就要谈到我第六个重要抉择,在1992年,开始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一代出来逐步取代我的作用。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的榜样。比如说,英国的凯文迪许实验室,出了25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它就有很好的扶植年轻人的传统。凯文迪许第一代主任是麦克斯威尔,电磁波的发明人。第二代主任是瑞利,获得诺贝尔奖,曾经做过英国皇家学会的主席,瑞利曾经有过一段名言,他讲:“我到六十岁以后,对任何新思想不发表意见。因为六十岁以后很多时候会对新思想起阻碍作用,而且我们有很多例子说明,权威有些时候会反对新思想。”他致力于培养人,让28岁的汤普森(就是发现电子的人)做第三任凯文迪许实验室的主任。汤普森继承了他这个传统,培养了七个人获得诺贝尔奖。第四代出了卢瑟福,著名的原子物理的奠基人,他培养十二个人得到了诺贝尔奖。到了第五代,凯文迪许实验室主任布莱克,做了一件大家当时痛骂他的事情,说他背叛了恩师卢瑟福,把如此有名的基本粒子的方向关掉,但二十年以后,当初大骂贝克的人认识到,即使卢瑟福还活在世界上,当时已经难以改变这么一个趋向了,再要搞基本粒子需要投入非常昂贵的大型的加速器,英国根本没有这种财力。布莱克看到了这种趋势,他赶紧抓住机会,鼓励年轻人开辟新天地,取得了杰出的成绩。所以实际上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规律。我觉得世界上有些事情也非常可悲和可笑。当我26岁在最前沿,处于第一个创造高峰的时候,没有人承认。我38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人家说我是权威,这样说也马马虎虎,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懂得最多,而且我也在第一线。但可悲的是,人们对小人物往往不重视。有一种马太效应,已经得到的他使劲地得到,多多益善,不能得到的他永远得不到。这个马太效应现在体现在我的头上很厉害,就是什么事情都王选领导,其实我什么都没有领导起来,工作都不是我做的。有时候我觉得可笑,当年当我在第一线,在前沿的时候不被承认,反而有些表面上比我更权威的人要来干预,你该怎么怎么做,实际上确实不如我懂得多。所以多数情况下,了解我的人还相信我,还能说服他,对我不太了解的人我很难说服他,我也懒得去说服他,就采取阳奉阴违的方法,一旦干到具体活,他根本不清楚里头怎么回事。我现在到了这个年龄,61岁,创造高峰已经过去,我55岁以上就没什么创造了,反而从1992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增加一个院士,这是很奇怪的。院士是什么,大家不要以为院土当前的就是权威,就是代表,这是误解,现在把我看成权威,这实在是好笑的,我已经五年脱离第一线,怎么可能是权威?世界上从来没有过55岁以上的计算机权威,只有55岁以上犯错误的一大堆。我发现,在人们认为我是权威这个事情上,我真正是权威的时候,不被承认,反而说我在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可是我已经脱离第一线,高峰过去了,不干什么事情,已经堕落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却说我是权威。当然一直到今年61岁我才卖狗皮膏药,讲讲过去的经历、体会,所以有人讲:“前两天电视上又看到你了。”我说:“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在第一线努力做贡献的,哪有时间去电视台做采访。所以1992年前电视台采访我,我基本上都拒绝了。现在为了方正有些需要,事业需要,有时候就去卖狗皮膏药,做点招摇撞骗的事情。但是我到61岁才这么干的,以前一直是奋斗过来,所以现在也是可以谅解的。年轻人如果老上电视台,老卖狗皮膏药,这个人我就觉得一点出息都没有。我觉得人们把我看成权威的错误在什么地方呢,是把时态给弄错了,明明是一个过去时态,大家误以为是现在时态,甚至于以为是能主导将来方向的一个将来时态。院士者,就是他一生辛勤奋斗,做出了贡献,晚年给他一个肯定,这就是院士。所以千万不要把院士看成当前的学术权威。

在我刚过55岁的时候,我立刻提了一个建议,说:“国家的重大项目,863计划,学术带头人,要小于或等于55岁。”――把我排除在外。这个当然不见得能行,但我还是坚信这是对的。我们看世界上一些企业的创业者、发明家,没有一个超过45岁的。王安创业时是3O岁,英特尔的三个创业者,最年轻的31岁,另外两个人也不到40岁;苹果公司的开创者也只有22岁(他被美国前任总统里根称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三年把苹果公司变成了世界500强),比尔·盖茨创微软的时候是19岁,雅虎创业者也是不到30岁。所以创业的都是年轻人,我们需要一种风险投资的基金来支持创业者,要看到这个趋势。

我扶植年轻人真心诚意。我们的中年教师,包括我们的博士生导师,都是靠自己奋斗过来的,都是苦出身,所以我们一贯倡导我们的年轻人做的成果,导师没有做什么工作,导师就不署名。当然,外面宣传报道“在王选领导下……”我承认我剥削年轻人最多,但是由于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是主观上要去剥削年轻人,所以对我也比较谅解,见报以后也不以为然,知道是怎么回事。扶植年轻人我觉得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在这方面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年轻人能够出成果,特别要反对马太效应,尤其在中国,我觉得在中国论资排辈的势力还是有的,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个名人的头衔,鉴定会的时候挂一个什么院士,其实院士根本不懂得,我们打破这种风气是需要努力的。

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轶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做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做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这样一讲呢,我似乎慢慢在变成一个名人了,在我贡献越来越少的时候,忽然名气大了。所以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且正处在犯错误的危险的年龄上。这在历史上不乏先例。

小型计算机的开创者奥森到60岁的时候犯错误,讲PC机是不该出现的一种怪胎,今天还是这样讲,所以比尔·盖茨讲过,奥森是他一个崇拜的偶像,是心目中技术和市场结合的一个光辉的典范,可是到晚年犯了这种错误,我决不会像奥森这样贪恋岗位,一直做到67岁才被迫下台,我一定会在60岁以前退休。这是第一个光辉的榜样,也是引以为教训的典型。第二个就是当年给过我鼓励的奎因,20世纪60年代做了非常出色的工作,从60年代到80年代领导巨型计算机潮流达20年之久,他晚年也犯了错误,只坚持用过去那种方法操作计算机,忽视了大规模并行处理方式,结果后来的成果都很不成功,这个伟大的发明家,晚年也很惨,69岁他的奎因计算机公司破产,70岁车祸身亡。第三个是王安,王安晚年的时候,拒绝生产和IBMPC兼容的机器,斗气,同时坚持王安公司的各种不兼容的机器。加上他的封建意识,认为虎父焉有犬子,存心要把他的儿子提为总裁,结果受到了他的股民的联名告状,――王安把中国的“裙带风”带到了美国的上市公司,――使儿子被迫下台。这样,元气大伤,最后,王安在去世后不久就破产了。王安晚年的这些错误让他破产。这三位伟大的发明家到了晚年都有这样一些问题,而我正处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我要吸取教训,少犯错误。所以一个人要多做好事,少犯错误,不做坏事,我认为我今后应该是这样。“多做好事,少犯错误,不做坏事”,坏事是绝对不能干的,错事也要少做,这样,我就觉得扶植年轻人算是个自然的规律。

那么,怎么扶植年轻人?我们要把年轻人放在风口浪尖上锻炼。这就涉及到我的第七个重要的抉择,就是进军日本市场。

我的第一个重要抉择是选专业,第二是跨领域的研究。跨领域的研究我要补充一下。我们今天有很多新的跨领域,机会非常非常多,比如在数学领域跨到经济,搞经济数学。山东大学的一位教授在这方面做出了出色的贡献,我们通过一位中国最早从事经济数学的南开大学的一位教授,陈佳洱亲自出面,把他请到北大来,现在成了北大的教授。我们成立了金融数学中心“北京大学金融数学中心”,这得到了方正的支持,我们提供住房和工资。同时我们又成立了一个金融工程中心――“方正的金融工程中心”,把上一步的研究和下一步的研究合并起来,把新的思想变成软件,实现顶天和立地的结合。金融到数学,数学跨到金融的领域非常大,我们很多得诺贝尔经济奖的把博奕理论、概率论运用到经济中得到了成功,这样的跨领域我觉得很多。

同类推荐
  • 商用谋略策划老手

    商用谋略策划老手

    本书分五章,内容包括:市场竞争中的商用策划、稳操胜券的竞争策划、迅速准确的信息策划、企业策划的广义灵感等。
  • 不懂责任,你一文不值

    不懂责任,你一文不值

    几乎所有的优秀企业都非常强调责任的重要性。“责任”是最基本的职业准则和商业准则,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如果没有责任心,他的能力将无法在工作在体现。因此在老板的眼里,责任是评估一个员工的第一法则。责任决定能力,责任催发能力。一个人的成功,与一个企业和公司的成功一样,都来自于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不断超越自身的努力。责任胜于能力,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责任承载能力,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
  • 赢在细节,成在执行

    赢在细节,成在执行

    对于敬业者来说,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花大力气做好小事,把小事做细、做到位,执行力的成果才会凸显出来。在本书中,我们把细节与执行理念融为一体,提出“细节执行力”的概念,并将影响细节执行力的因素总结为五个层面:能动力、持续力、精进力、沉淀力和思考力。和单纯地强调细节和执行相比,细节执行力蕴含的效力更大,更具指导性和实用性,能让读者知道、悟到、用到、收获到。
  •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粱漱溟先生一生带着问题行走世间,求索上下。他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答案,但他不忍独自舍筏登岸而去,而是留下了纸墨;他也没有将其藏之名山,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帮助极易误入歧途的人能够走回生活的正道,去日日无间地享受生活的美好。他正是这样一个身具仙骨的多情之人。
  • 20几岁不学应酬,30几岁只能发愁

    20几岁不学应酬,30几岁只能发愁

    应酬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但学校里没教,20几岁的年轻人进入社会才知道它在生活里必不可少。有多少人,因为不懂应酬而栽了不少跟头、碰了不少钉子、吃了不少哑巴亏?本书从形象力、说话之道、心计、人脉、送礼、饭局等10个方面全方位立体化介绍了应酬“潜规则”,用大量案例解读应酬的方法、技巧、秘诀,让每一个年轻人看清、看透、游刃有余!
热门推荐
  • 末世虐杀者

    末世虐杀者

    飞向地球的外星飞船被成功拦截,末世却悄然降临。主角意外获得虐杀系统,走上强者之路。随着末世进化狂潮的愈演愈烈,外星来客却突降地球,末世的降临是阴谋还是意外?看王辉如何破解迷雾走出地球走向巅峰强者。
  • 自由与信仰与战争

    自由与信仰与战争

    2028年,可控的蓝色核能出现了,这一重大研究给各国军备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蓝色核能出现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超能力者的出现。而后出现的机甲更是带来无数弱小的政权颠覆,让本来就强大的政权成为霸主……直到圣光来临……
  • 灱武行

    灱武行

    乡野书生,异地求学,受人欺辱,偶遇师父,学得一身武艺,违背初衷走上江湖之路,又遇神秘少年,卷入乱世争斗……
  • 在北大听的12堂管理课

    在北大听的12堂管理课

    作为享誉百年的世界名校,北京大学获得了世人的一致赞誉,能够参加北大的课程学习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1994年,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正式成立,至今不到20年的时间培养了一大批在管理上独当一面的优秀毕业生。正因如此,学习一下北大的管理课,对很多身在职场的人来说大有裨益。
  • 微曦:寻溪,寻熙

    微曦:寻溪,寻熙

    所有人都说哥哥在任务中已死,聂夏鸾不信。怀着一定要找到哥哥的心,在莫名其妙获得盛锦高中的入学资格后,她向学生会的会长讨要查询档案的资格:“给我一个月,我坐上副会长,你们的麻烦,我来解决!”兜兜转转几年过去,空降三个美国转校生来开一个新的学生会?一个不认识,一个是自己失踪两年的表哥,还有一个20岁?是来留级来了吗?树上偷听完别人对她的告白还……俞越不禁一笑手中发力轻而易举的就将聂夏鸾圈入了自己的怀中,嗓音沉沉:“别动!我跟那小子可不一样!”中了枪是自己把子弹抠出来的,完了告诉她,他只是单纯来找人的?随着所有人的身份慢慢浮出水面,竟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梦很奇怪

    我的梦很奇怪

    掌控死亡的勇者黑暗笼罩的光明自我放逐的剑仙沐浴鲜血的女王。。。。。。。闭上双眼他们传奇的一生出现在我的梦里
  • 异界之成神记

    异界之成神记

    神,天地万物的创造者、主宰者。茫茫的混沌宇宙究竟何人为神,是西方世界中地狱的撒旦和他的恶魔,还是天堂的上帝耶和华和他的天使,亦或是奥林匹斯山上宙斯和他的众神,再或者是东方世界中天庭众神、各路仙家大能、高高再生的六圣、天道鸿钧?不是,他们都不是神。虽然他们都有着超凡的实力,被世间众人敬仰,但是他们并不能称为神,因为混沌大道之下,只有一类人可以成为神,而他们并不在其中……。传说中的世界,传说中的人。背叛、诱惑、绝望,经历百态,留我本心,方为神!
  • 心理学与情绪控制

    心理学与情绪控制

    生活中总是有种种挫折,人们也常常陷入痛苦、沮丧、焦虑和无助当中,但如果你能很好地控制住情绪,你就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拥有自己的快乐王国。本书向大家介绍了适度放松、合理宣泄、自我暗示等一些简便易行的情绪调节方法,并借鉴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专业的心理治疗方法来帮助大家来改善情绪、控制自我。如果你希望摆脱生活的烦恼,获得内心的宁静,如果你希望获得简单的幸福,那就快快来阅读本书吧。
  • 等我一秒可好

    等我一秒可好

    危难时刻,龙汣轩抛下了被拉下王位的曹幔剑。曹幔剑满脸哀求道:“汣轩……等孤王一秒,可好?”那顿了一下却又继续离开的步伐令曹幔剑有些绝望。可是他并不恨她,一如既往的爱着她。古代帝王穿越到了现代,曹幔剑重遇龙汣轩。两人都带着前世的记忆,一场校园虐恋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