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64200000032

第32章 (1)

“大渡河畔的风景”之二 去丹巴,看古碉、藏寨和美人

邓平模

大渡河源的县城

在这里,大渡河被分解成大金川、小金川、东谷河。主流大金川在接纳了源于亚拉雪山的东谷河东南去时,河谷两面的高山一面垂直陡峭、寸草不生,一面却有所倾斜,让人有可能站住脚。沿着这个斜坡层层叠叠建起几长溜火柴盒似的房子,这就是丹巴县城了。河流经过县城前行数百米,又有源于四姑娘山的小金川汇入,浩浩荡荡南下,这时,它叫大渡河了。

甘孜州人习惯将甘孜18县分为关内关外,大渡河流域的丹巴、康定、泸定三县为关内,其余各县为关外。关内为农区,靠近汉族地区,相当汉化,该区的藏族为嘉绒藏族;关外为牧区,本民族风俗保存较好,该区藏族为康巴藏族。

丹巴不大,在内地来说就是一个镇的规模。因被卡在窄窄的山谷中,抬头见山;因地处关内,街上大多是没一点藏味的三五层小楼,窗户上悬挂着香肠腊肉,让人一时会以为身在成都郊区;街上穿汉服说四川话的人分不清是藏是汉,小店一家挨一家,卖的东西都差不多;找不到IC卡电话,但网吧满街都是,小孩是主顾;冬天的大渡河很清澈,乌鸦在河谷盘旋,夜晚湍急的涛声阵阵,虽还是上游,却已显露惊险狂野的气质……

早春二月,丹巴已经烈日灼人,当地人甚至连腊肉香肠都不敢挂在受光处,“晒得直流油,一天工夫油水就晒跑完!”居民解释。丹巴的春天来得比成都还早,刚过完年就腊梅怒放,柳枝泛绿,从成都来是必须减衣服的。有太阳的中午,穿长袖T恤晒太阳是不错的享受,成都哪有这样的太阳呐!

藏寨之一:中路的古碉曾很多

去少数民族地区时有过多次这样的震惊:不经意间发现高高的大山上有星星点点方方正正的什么东西,定神一看才反应过来,居然是一座座房子一个个村落。丹巴的很多藏寨就是在这样的高山上,和他们的碉楼一起,都是为了避战乱、求安宁生存的需要。

中路在成都到丹巴的路边,离县城约5公里路。在峰峦河谷密布的丹巴旅游,人几乎一直是走在山道上。在旱季的丹巴山路上,最能体会什么叫尘土飞扬,因为每走一步脚下就会荡起一团尘云,走不了几步,裤腿就会变成土色了。这多半因为丹巴的土质特殊:土粒似乎不黏结,厚厚的尘埃堆在路上,一有风吹草动就飞舞起来。丹巴矿藏丰富,特别是云母矿,太阳大的日子,路面上泛着一个个小小的荧光点,是碎矿石的反射。走在这样的路上,眼前有层层叠叠的山坡,像陕北。

一路村寨稀疏,乌鸦呱呱、狗汪汪地叫,更显山谷幽静。一直可以看见远处金字塔般的山尖,是当地的神山墨尔多。我以前见到的神山都圣洁得白雪皑皑,墨尔多比它们平易近人。

去歇息的时候下面上来两个人,一人空手一人推自行车,在这样的山区骑车,下去容易上来难。推车的小伙子犹豫着试探性问我,你说这古碉能不能拆?拆了的话会不会抓去坐牢?原来他家有房中碉,觉得是个隐患:怕古碉落石伤人,尤其刮大风的时候,更严重的是万一地震。后来我问县里,县里是这样的政策:古碉是文物(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绝对不能拆,如房中有危碉的只能迁出房子,县里有大约数百元的补助。

三人同行很快就到了他们的村寨,空手的小伙子家里正修新房,说是要搞旅游,房修好了接待游客。我意外当地人的商业意识真是超前,再一问,他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法律系,在康定的机关工作。嘿!在外面闯荡的新一代是不一样。

看完房到他家临时过渡用的小屋里,酥油茶、馒头、几样炒菜很快端了上来,我再次意外:藏家主妇的动作真够麻利的。后来才知道他马上就要去县城赶车回康定了,这都是为他准备好饯行的,我顺带着沾了光。

继续往上坡走,准备晚上投宿克格依村的桑丹老师家。中间有一段没了人家,翻上一个坡后却豁然开朗:山坡上平生出一块开阔的平台,田野片片,藏房密集,中间立着一根根碉柱,还有学校、商店……这是中路最富庶肥沃的地方,人比沿路的地方都多,都热闹。走在村里,随时有路人问候扎西德勒、你去哪里,然后给我指路,然后以悠悠一句“慢慢地啊”道别。农闲季节,几个妇女在楼台上玩纸牌,远远地招呼我“还早,过来坐会儿”。走到门口有木匠正为门框上的装饰雕龙画凤,我停下来看,小孩子已拿着又皱颜色又艳甜得很的苹果从楼上跑下来给我,她以为我不上去了,这一路上我经常被老乡的好客质朴感动。

桑丹老师全名益西桑丹,为简便大家都只叫后两个字,他是县文化馆馆长,画唐卡的高手,木工活做得也不错,因多才多艺而远近闻名。我以为画画的一般文弱秀气,但桑丹身强体壮完全是个汉子的体魄,怎么看也不像快50岁了。桑丹家的碉房是村里最古老的一座,算上地下的关牲口的共有五层,经堂、锅庄、木柱砌的粮仓、吊角楼厕所……传统的元素都在。

小院里堆满了木料,工匠正忙活,原来桑丹家是村里的旅游定点接待示范户(类似于成都平原的农家乐),来旅游的人渐渐多了,他正准备将老碉房旁的平房拆建成和碉房连为一体的楼房搞接待,一楼厨房、饭厅、二三楼为回廊式的客房。

中路是纯粹的藏寨,我却越发感觉到它和汉区的类同:

地里面绿油油的苗我以为是青稞 (在我的概念里藏区只长青稞),但却是小麦(夏天则是玉米、大豆、荞麦,水果有雪梨、苹果、橘子)。

服装除部分年长的妇女穿当地俗称的传统服装“三片式”(即一片头帕、两片围腰。围腰分前后各一片,围系在腰上,有穿裙子的感觉但比裙子更灵活更便于田间劳作。围腰和头帕上都有手工刺绣)外,男人和年轻女人都穿汉装,不乏穿得很时髦的年轻人,是在外面工作或念书的。

四川话在这里是通用语言,就连老人也听说流利,原来就在丹巴县城内,相邻的两条沟的藏民都听不懂对方的话,所以需要一种中间语言来交流,汉语成为他们沟通的语言。

过年的时候,贴春联、放鞭炮、碉房上挂满腊肉香肠……藏房的样式虽还是传统的,但已有了微妙的变化:大多已没有了经堂、屋里用了瓷砖、有的取消锅庄建起了灶头(大部分人家锅庄灶头并存:用灶头做饭,锅庄成了摆设,只剩三角铁架和一堆冷灰)、吊角楼式的厕所改成了马赛克冲水的卫生间……我看见一户人家在楼顶建了个飞檐翘角类似亭子的东西,真正的汉藏结合。

变化的不只是这些,比如碉楼比以前少多了。桑丹说:“以前我们中路的古碉是丹巴最多的,我小的时候这一片全是高碉,文化大革命毁惨了,那天我们普查统计,光这个村毁掉的就有30多座。”我听到的其他的毁碉原因有:担心地震碉塌危及主人;建新房时找不到石头,古碉反正也没用,不如废物利用……

丹巴的鹦鹉非常有名,一只可卖数百元。“(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多得很,一群群地飞,现在给逮完了。冬天树叶掉了一下就能看见哪里有窝,头年发现了第二年就有人盯着,看见孵出了小鸟就上去逮。”桑丹说。现在仍然多的是麻雀、喜鹊、乌鸦。

还有一个意外是桑丹家两年前已开了舞厅,置办了音响灯光。以前村里中老年人爱跳锅庄(节奏较慢),年轻人没事就聚在一起跳弦子(节奏快);有舞厅后,节假日和周末吸引了爱新潮的年轻人来跳交谊舞、自由舞(迪斯科一类);但现在电视、VCD、麻将进来了,去跳舞的人就少了。而桑丹家舞厅的投资还没收回来,看样子也很难收回来了!在这看似遥远偏僻的山上,事物更新换代也快呢!

从中路到梭坡,走在藏寨和神山之间从桑丹那里知道翻过村后那座日巴龙神山可以到另一个著名的寨子梭坡时,我便决定就这么去了。和下山拦车到县城再换车到梭坡比,这样又直接又新鲜。

背包上路。走着走着,走过村寨田野,走过一座座风格各异的古碉;走着走着,村寨人家渐渐稀落,坡上是大片大片的荆棘林,慢慢出现残雪斑斑;走着走着,太阳收敛起光芒,天阴了,一会儿竟飘起了细雪;走着走着,走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一片片的丛林,垭口就在顶上,胜利在望了;走着走着,走进林中雪地,路上没有一个脚印越来越不像路,桑丹不是说路宽当地人也走吗?糟了,迷路了……

不甘心折回去,还想将错就错硬闯到山顶上,终究败下阵来。人在密林中,看不到垭口究竟在哪里,停下来观察判断,路应该在右边,横穿过去大概可以找到。果然,披荆斩棘后看到一条有人迹的路,我松了口气,往上继续爬,居然有个老乡在林间砍柴,心里踏实下来。“你多走路啰!路在那边。”从林间忽然冒出个背大包小包的人来,老乡吃了一惊。而我一直也没明白究竟在哪里迷的路。

有老乡陪伴,下山是没问题了。我放松下来稍事休整,翻出所有食物犒劳自己也分给老乡,眼前壮观的大渡河谷和梭坡山寨为我佐餐。吃完东西老乡散烟给我,我说把食品袋烧了吧懒得带下去,“烧不得喔!这护林防火天天在宣传,林子烧起来了抬不起头喔!”老乡振振有词,思想境界挺高。

下山并不像我想像的那么轻松那么近,特别是初下坡的一段,陡得没法走,重力牵引下成了身不由己的小跑。老乡扛着柴却一溜烟就不见影了,跑一段就在前面边休息边等我。途中有很多地方山路纵横,和老乡道别后我再次迷路,历经千回百转终于到达桑丹给我介绍的斯郎扎实老师家时,已是晚上8点过。到站的感觉真好!

藏寨之二:古碉林立的梭坡

在日巴龙神山垭口可以将梭坡一览无余,那种壮观难以言表:星星点点的藏房沿大渡河两岸的高山次第撒落,从河谷铺陈到山顶,对称分布得匀匀称称,像是中间放了一面巨大的镜子;雄伟的柱状古碉林立(这是丹巴当然也是藏区古碉最集中的地区),高大的古碉在落日的逆光下只剩下剪影,像一个个神秘幽远的符号,令人顿生无数猜想,那定是个战火蔓延、故事传奇的年代,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电影的最好背景。

下山途中,一个背铺盖卷的大男孩不知什么时候和我们走在了一路,像要出山去打工,一问,却是明天有人结婚,他去帮忙。背铺盖卷是因为来的客人多,被盖不够用。“我也去参加婚礼要得不?”我随口问。“可以嘛!”他很认真。于是一路跟着他走,半个多小时后到一碉房前,“就是这家,你在这里,这是新娘家。我还要上去,上面是新郎家。”走进去,房前屋后里里外外都有不少人,切肉的洗菜的闲聊的……但真正的热闹是在明天,主人热情招呼:“

同类推荐
  • 中国文旅产业观察·《延禧攻略》爆红样本:影视公司后流量时代“机与危”(《21世纪经济报道》深度观察)

    中国文旅产业观察·《延禧攻略》爆红样本:影视公司后流量时代“机与危”(《21世纪经济报道》深度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是南方报业集团下属中国最大的商业报纸媒体,是中国商业报纸的领导者。致力于服务最优秀的人群,是在世界经济界最受关注的中国经济类日报。全国三大经济类报纸之一。《21世纪经济报道》2001年创刊,始终坚持新闻创造价值的理念,以优质内容服务用户,以专业和高度推动商业中国发展,秉承移动优先的方针,大力拓展新媒体业务,旗舰产品21财经APP下载量已经突破6000万,传播力、公信力以及影响力居同类客户端前列,并不断积极开拓知识付费、研究智库、内容电商等创新业务。本期为《21世纪经济报道》深度观察文旅产业专题。
  •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翠微史略:翠微寺与严福寺

    翠微史略:翠微寺与严福寺

    翠微寺位于安徽省黄山翠微峰下。唐中和三年(883年)始建。当时有一天竺(古印度)麻衣和尚由四川东下至黄山,在此定居结茅,自组织麻为衣,挖蕨根、采野果为食,趺坐诵经。当地山民为其盖寺一座,名“麻衣道场”。
  • 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姓名学(历代经典文丛)

    中国人的名字,不仅是用来区别彼此的符号,而且还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无论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名字,还是名号、小名、浑号、笔名、艺名等等,无不含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要想取个好名字,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是完全有必要的。
  • 一杯饮尽千年

    一杯饮尽千年

    本文围绕樟树几千年的两大特色“药”和“酒”,展开对樟树历代文化、民俗的追述。而“药”又是紧紧辅佐着“酒”而展开,表现了樟树以“酒”为核心的民俗、民情和上层文化形态。作者累积了大量丰富的文化历史史实,穿插一些个体的历史想象,使得这部地方文化散文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作者文笔沉稳,语言畅达,诗情盎然,是一部质量较高的散文。本文围绕樟树几千年的两大特色“药”和“酒”,展开对樟树历代文化、民俗的追述。而“药”又是紧紧辅佐着“酒”而展开,表现了樟树以“酒”为核心的民俗、民情和上层文化形态。作者累积了大量丰富的文化历史史实,穿插一些个体的历史想象,使得这部地方文化散文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
热门推荐
  • 快穿之逆反攻略

    快穿之逆反攻略

    双男主,快穿“系统你说我们这次会被调到哪个部门啊?”“我也不知道啊,宿主大大。”“啧要你有什么用?”“那还不是怪宿主大大把攻略部门、打脸部门逆袭部门、都给玩坏了世界意志都不欢迎宿主了,应该不会被分配到逆反部门吧”系统忐忑的说道“逆反部门我怎么没有听说过?”“也没什么好说的,逆反部门的人总数只有10个,其中有4个管理员……”“那多清静啊,就申请这个部门吧。”………………………………………………………学神大佬:“我说了要你等我一起走的,怎么不等我呀”可怜巴巴(?í_ì?)隐藏大佬:“我说过你走不了,那你一定走不了…”将军:“我会帮皇上除掉所有的阻碍,所有的”傀儡师:“乖乖的等我回来,我回来后有奖励给你哟”人族王爷:“我真的只是个人质,从来就没有什么妖族背景!”各个世界反派:“我真的从来没有骗过你,我真的不是大佬!”(普遍的快穿梗,收集灵魂碎片为主线,有些事情可能有些不符合逻辑,毕竟我是一个新手)支持一下吗?(* ̄3 ̄)╭??小花花砸你
  • 打开疾病密码(现代健康丛书)

    打开疾病密码(现代健康丛书)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的增大。我们更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密切注意身体所发出的疾病信号。据科学家们研究,只要你具备了所有长寿条件,洞悉生老病死的“密码”,虽然不能长生不老,却完全可以能够活到120岁!《打开疾病密码》一书从我们最常见的事物入手,洞悉鲜为人知的健康“秘诀”,希望本书能给人们带来幸福、健康、长寿。
  • 万界至强宗门

    万界至强宗门

    重生一落魄宗门宗主,顾云竟发现自己前世死前无意间得到的一本“血丹经”也跟随而来。而且这血丹经还可以吸收鲜血自动炼制他所需的任何丹药。所以,修炼是不可能修炼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去闭关辛辛苦苦的修炼!宗门那么多弟子排着队放血,每天炼制的丹药都够嗑的了,实力蹭蹭蹭的往上长,压都压不住!虎狼环伺?弟子退宗?不存在的!我,神刀门,诸天万界至强宗门,敢来惹事的都被放干鲜血丢进尸体库里了!
  • 等风来见我

    等风来见我

    18岁的他遇见17岁的她,终将是他一辈子的幸运;17岁的她遇到18岁的他,是她这辈子出现的第一束光。
  • 陪他一段

    陪他一段

    陪他一段,是苏伟贞小姐的第一本小说集。这个集子里共收录了十一篇短篇,一个苏刚的序和伟贞自己所写的后记。 我们的人生,是要我们自己来走完的。但在其间,有许多人都会陪我们走一段:也许是父母,陪我们度过幼年;也许是朋友,陪我们走过不同的人生阶段;也许是爱人,陪我们行过人生的幽谷;也许是小孩,让我们的人生有了奋斗的目标;更也许,只是路人甲,陪我们搭个公车、乘个电梯什么的,但我们都要感谢他们,因为他们陪我们走了一段人生的旅程。而苏伟贞的陪他一段,不也如此,陪我们走一段人生旅程!
  • 绘宋

    绘宋

    江山如画,画如江山!这大宋锦绣河山,怎能让帝国铁骑践踏蹂躏?穿越北宋末年,王希孟本来只是想静静地写几笔字画几幅画,做一个闲适有钱花不完的小市民,享受丰富的北宋市民生活。可是,现实不允许啊!斗六贼,与狼共舞;讨贼逆,降水浒好汉;兵发西夏,驱逐辽国,对战凶蛮的金国,王希孟是否能力挽狂澜,改变靖康之耻的命运呢?
  • 报告少将,夫人要离婚

    报告少将,夫人要离婚

    他说“是你教会了我什么是爱,谢谢你,穗子。现在我要去守护我爱的人了,不管她现在是不是还爱着我,我都要回到她的身边。”她说“谢谢你,穗子。让他再次回到我的身边,现在的我们很幸福,希望你能祝福我们。”看着笑得幸福的两人,穗子的心在颤抖,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微笑着对他们点头说道“祝你们幸福。”然后头也不回的离开。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轻轻的爱抚着自己的肚子呢喃:“宝贝儿,你也和妈妈一样是吗?”看着你幸福,便是我最大的幸福。
  • 后继神仙

    后继神仙

    “死女人,你把我的内丹还给我。吐出来,不然我掐死你,剖腹取珠!”“呀,大公鸡,你在喔喔叫什么?来,我抱你回家做田家鸡。”从此,公鸡黑金平白无故多了一票后宫嫔妃,成天“咯咯咯,咯咯哒”,扰得他烦心。看不惯鸡群里的其他公鸡三妻四妾,朝三暮四,日日换配偶的风气,他宁愿默默呆在鸡圈某个角落,选择孤独。“兄弟,那你挑一只最漂亮的母咕咕先,兄弟们要你挑剩下的。”田家的公鸡十分客气。可是,作为太阳神的黑金(金羽太子),怎看得上这些凡界飞禽?他要逃,逃回自家的金鸡山,娶貌美仙妻。某日,一位穿着金边玄衣的男子出现在田家鸡窝里,长得甚是俊俏。田珍:啥?你有未婚妻?不,那个人只能是我。我的神君,带我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鼬仙传

    鼬仙传

    当鼬体内的能量变成修仙界中的上等能量之后,忍术和瞳术的威力又将增强到何等程度?当鼬经历了修仙中的洗精伐髓后,又将是何等模样?鼬又如何摆脱忍界中的羁绊,从别的世界中寻找到生存下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