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62800000072

第72章 大爱共宇寰 (8)

因修建国家“八五”重点工程宝珠寺水电站,当年诸葛亮出师伐魏必经主道和研制“木牛流马”的大高山,处于无路可行的“绝境”。大高村前面被宝珠寺水库与对岸相隔,后被拔地而起的龙池山阻断,左右只有陡峭的山道与邻村相连,前后无路,左右难行。宝珠寺水电站库区左岸,共有两个乡镇10000多名群众面临出行难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也通过多种形式改善群众的出行条件,但因属于悬崖上新开道路,施工条件恶劣,路基不稳定,暴雨、洪水每年都会对道路产生破坏而较难完成。2007年,在各级关心支持下,利州区再次启动修建宝清公路,2008年春竣工通车不久,发生了“5·12”地震。这里距极重灾区青川县境直线距离仅3公里左右,强烈的大地震对悬崖上的道路造成了严重损毁。

2008年8月,宝清公路项目纳入澳门特区援建利州区首批项目。2009年元月7日,澳门特区援建考察组对宝清(宝珠—清河)公路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3月3日,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协调小组主席崔世安与马华签署了包括宝清公路在内的灾后重建项目协议:重建宝清公路27.3公里。

澳门援建项目的实施,使宝清公路沿线群众走上了致富路。2009年9月15日,《四川农村日报》一篇《“悬崖上的路”越修越宽》的通讯,反映了当地群众对道路通畅的渴望和对澳门特区援助的深深感激:

讲述者:周光余,70岁,利州区三堆镇大高村村民

记录人:贾君 张文良(记者)

“周大爷,出来拿你的菜哟!”9月8日傍晚,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大高村村民周福金将面包车停到村口就喊开了。“来了!”周光余边答应边从屋里走了出来。“现在公路修到家门口,到集市上买东西,来回个把小时。这要搁在十年前想都不敢想!”从荆棘遍布的狭窄山间小路到斜坡便道,从简易的机耕道到直达家门的入户路,60年间,地处大山深处的大高村,交通从无到有,从差变好,如今,村民出行的道路越走越平坦。

1978年 出门靠双腿,运输靠双肩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走的都是‘毛狗子路’。”说起当年出行的事,70岁的周光余依然感叹不已。大高村山高路陡,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就是一条杂草丛生的山间小路。如要外出,村民只能沿着石壁,走下陡峭的山坡,再顺着白龙江下行到达最近的集市三堆镇。当时山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出门就靠两条腿,运输全凭一背篼。”当时,用骡子或者马来驮运货物对村民来讲就是一种奢望。遇到娶妻嫁女,村民才破费一回,请个挑夫、坐个滑竿。

周大爷说,过去大集体收回的粮食要运送到十公里外的三堆镇粮站,就靠村民背。一个壮劳力背上100来斤,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要走四个多小时才到镇上,一来一回就要一天时间。

1992年 水路瓶颈多,出行依旧难

为解决大高村通行困难,1992年,三堆镇沿白龙江修了三公里便道。可由于水电站的建成蓄水,仅有的便道被淹没,村民出行更加困难。

“水电站建成,我们还走了一段时间水路。”库区在白龙湖边开设了水运码头,村民下山后乘船斜渡到河对岸,借道国道212线辗转乘车到镇上。可渡船早晚要停渡,更不用说遇到大风大雾“罢工”。出行难依然困扰着村民。

1996年,由三堆通往大高的宝清公路开始修建。顶上是悬崖峭壁,脚下是茫茫库区,村民们在腰间系上绳索,拿着钢钎在山腰一点点开凿。“那时村民的积极性高哟,每天吃住在工地上,渴了喝口山泉,饿了就啃几口火烧馍!每个人手上打起了血泡,可没有一个人撤下来!”周光余回忆起当年修路的情景,依然感慨万千。

历经三年艰辛,一条悬崖上的公路从三堆通向了大高。通车的那天,村民们敲锣打鼓跟过节一样,因为他们第一次看到汽车开进了大山,实现了多年的梦想。

一时间,摩托车成了山里人出行的便捷交通工具。公路虽有了,可路窄、坡陡、弯急,加上无钱维护,道路多处出现垮塌,一度让这条通道陷入瘫痪状态。

2009年 公路到村头,小车开进来

2007年年春节刚过,库区再次响起隆隆的炮声和击打钢钎的叮当声,村民们在悬崖上垒堡坎,架石桥,安护桩,开始整治宝清路。不到一年时间,宝清路又恢复了往日的畅通。

周光余说,现在平均每户都有一辆摩托车,还有的村民买了货车、面包车跑生意。在外的村民回来探亲时,小轿车直接就开到了家门口。“去年地震让这条路受损不小,不过,现在有了澳门的援建,我们正在补堡坎、挖边沟,年底还要硬化。我们出行的道路是越走越宽哟!”周光余脸上乐开了花。

2010年元月15日上午,广元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华第三次走进大高村。2008年2月5日、2009年1月14日,他已经连续两年到大高村与村民一起吃年夜饭。当他第三次走进大高村,眼前是一幕幕新的景象:新修的水泥路通到了各组和农户,家家户户接通了自来水,村民们道路不通畅的焦虑、地震带来的伤痛已经看不到了,他们争先恐后地给市长报喜:新建村内道路8公里,改造人饮管道2000米,发展椴木培植木耳10户5万棒,改水、改厨、改圈,建成村级活动场地124平方米……

“以前养猪只能自己吃,种的核桃也变不成钱,现在路修通,不仅进出方便,而且发展产业也有信心了。”听到村民们“柴米油盐”的家常,马华深有感触:贫困地区,老百姓要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关键还是路,路通了,其他的一切事情都好办。

第五章

古城焕生机

……善事之举,是全国同胞爱洒灾区的生动写照,充分体现了你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你们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患难的“无疆大爱”情怀!你们的这份爱心已经转化为促进我市加快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将永远铭记!

——摘自中共广元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华在山东日照“安康家园”

转移受灾学生回广探亲欢迎仪式上的讲话

澳门特别行政区援建广元市利州区灾后重建项目,除了应急性质,也注重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澳门援建利州区城市市政设施和城镇基础设施重建项目共7个,包括西湾爱心水厂、嘉陵江大桥、宝轮镇城镇道路河堤、大石镇城镇道路河堤、宝轮污水处理厂、金洞乡场镇重建、盘龙镇场镇重建。

这些项目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利州区城市功能,完善了城镇基础条件,促进了利州区依托城镇带动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

爱心水厂解民忧

澳门援建的西湾爱心水厂是广元城区30万市民最关注的项目。

广元城区原有东坝水厂、南河水厂、城北水厂3座水厂,均修建于15年前,设计能力为满足20万人的用水需求,目前,广元市城区中心区人口已在30万人以上。3个水厂设计生产能力总和为日产10万吨,由于都取自地下水,受周边环境变化和冬季枯水季节等因素影响,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大幅减少,实际日最大生产能力仅为4.9万吨,缺口每天达到5000吨。加之供水管网老化、一些居民楼供水方式不科学等因素,造成了用水高峰期不能满足城区边、远、高区域的住户正常生活用水,局部地方出现间断缺水甚至无水的情况。

家住南河ABC小区的家庭主妇李华兰深受“用水难”之苦:水压常年偏低,早上6点到晚上12点,自来水如针线一般,洗菜、做饭要接上老半天,不得不买几个大塑料桶,专门用来接水,以备急用。家住云盘梁的李贵珍老人也是“一肚子苦水”:家住五楼,每年一到夏天,用水的人多了,家里水龙头就放不出来水。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广元市城区供水设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加之灾后重建项目大规模实施,城区居民生活、商业、基建用水剧增,使城区供水形势日趋严峻。

修建一座水厂,解决市民“用水难”问题和城市灾后重建用水,成为广元市、利州区两级党委、政府最紧迫、最重要的民生工程。

2008年8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将西湾水厂工程列入援建利州区灾后恢复重建的市政工程项目。

12月15日上午9点,利州区东坝街道莲花村13组彩旗飘扬,锣鼓阵阵,一片欢腾:澳门援建的西湾水厂在这里举行开工仪式。

西湾水厂建设总规模日产10万吨,占地66.3亩,总投资1.2亿元,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援建9600万元。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规模日产5万吨,原水取自嘉陵江,净水厂址选择在工农镇千佛村9组和东坝街道莲花村13组,采用重力输水方式。

2009年元月16日,崔世安带领澳门卫生、旅游、教育、经济等部门相关人员考察澳门援建利州区项目进度情况时,现场查看了西湾水厂重建项目,并将该项目正式命名为“西湾爱心水厂”。

自开工以后,西湾爱心水厂净水厂建设工地现场一座巨大的“饮水思源感恩澳门同胞,追求卓越铸造百年丰碑”牌匾下,机器不停旋转起落,钢花飞溅;工人忙着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大大小小的污泥脱水间、污泥浓缩池、污泥调节池、预沉池、沉淀池、气水反冲滤池一天一个样。为了加快西湾爱心水厂建设进度,来自宁夏海原县的200多名工人坚持“再大的困难也要上,最好的办法就是干”,实行“三班倒”,30台机械全天运行。为确保工程质量,负责施工的湖南第六建筑公司坚持每天都派技术人员守在工地上,做好每个施工段点的质量安全检查,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出现任何纰漏。

嘉陵江的水要经过哪些程序的处理才能成为饮用水呢?面对市民的疑问,西湾爱心水厂项目工程部副部长陶劲松介绍,从嘉陵江取的水通过水泵从两套800米的输水管道运送到山上的净水厂,水先抽入配水井再到沉淀池,在沉淀池内加入混凝剂,通过搅拌,把水里的杂质去掉,经过处理后的水流入滤池过滤。水在滤池先经过石英砂沉降,为提高滤池滤层截污能力的恢复效果,水厂的滤池多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的方式,分为气冲过程、气水同时反洗过程、水洗过程,同时伴随着表面漂洗过程,使滤池滤层内的污物能有效地被剥离和冲洗排出滤池,从而保证后续的正常过滤周期和效果。过滤后的水经过消毒处理后进入清水池,再由输水管道输送到城区和水厂供市民使用。经过处理后的水质能达到欧盟的标准。

为切实保障西湾爱心水厂取水安全和城市居民饮水安全,广元市、利州区各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护西湾爱心水厂饮用水源。环保部门严把新建项目审批关,严禁在西湾爱心水厂保护区及其上游建设污染水源的建设项目,并且争取饮用水源地灾后重建项目资金,用于西湾爱心水厂水源地河道清淤、防护林带建设和建设保护区标志牌。规划建设部门对西湾爱心水厂取水点周边排污干管进行了整治,对千佛崖景区改造工程等周边重点工程规划收集建筑垃圾弃土场地。水务部门严禁河道砂石私挖滥采,并对需整治部分河道整体清运,最大限度满足西湾水厂取水总量,达到河道整治和保护水源的目的。

作为广元城区重点民生工程,西湾爱心水厂的建设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澳门协调小组多次现场查看项目实施情况。广元市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视察项目进展。2009年6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委员、国家审计署党组书记、审计长刘家义在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齐国生,审计厅厅长高仁全等陪同下,视察了西湾爱心水厂建设工地。刘家义一行现场查看并听取了项目情况。他指出:“西湾爱心水厂既是灾后重建又是澳门援建的重点工程,更是关系百姓生活的民生工程,无论是工程质量还是资金使用都不能出任何问题。”

西湾爱心水厂建成后,将有效整合广元市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彻底解决广元城区供水矛盾及供水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形成嘉陵江东岸、西岸区域统一集中式供水格局。

飞跨大江连心桥

奔腾的嘉陵江经过广元时,将主城区一分为二:东岸分布着老城、东城、南河三片;西岸有上西片和下西片。

广元市城区下西片区有6万多人,曾经是广元重要的工业基地、交通要塞和物流中心,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非常繁荣。工业方面,有广元市一机厂、冶炼厂、针织厂、氮肥厂、水泥厂、广元煤矿等较大规模的工矿企业;仓储物流方面,有盐业公司仓库、五金站仓库、药材公司仓库等;交通方面,曾是广元火车站的所在地,宝成铁路、108国道、212国道横穿其间。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广元火车站的搬迁和交通条件限制,河西逐渐凋敝、萧条。

原连通下西片区和主城区的老铁桥,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全长264米,由于建成年代久远,桥面严重损坏,存在安全隐患。“5·12”汶川特大地震使铁桥进一步受损,成为危桥,有关部门维修后仅供行人通行,来往车辆只能绕行数公里经上西或南河。受交通条件影响,下西片区市政设施、居民住房条件基本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成为典型的棚户区。

同类推荐
  • 如樵采拾集

    如樵采拾集

    本散文集以文化抒怀为目的,对历史上一些已然淡远的镜头或久已沉寂的人物重新捕捉梳理,掬呈上一份自家的理解和怀恋,而对那些坐落在都市间的山水风物并不着笔亮丽的景致,只一味从厚重的人文角度出发,予以品读和寄情。全书分闲话、人物、山水三部分,其中闲话篇包括将军与美人、问景渔樵、失落的天衣等十二篇,人物篇所回顾的人物包括作者的奶奶、外公及闽王王审知、柳永、李清照共十二个人物,山水部分描写了鼓山、西湖太姥山等福建知名山水景胜,全书等共三十篇,约十二万字,另有九幅硬笔书法作品,分别为作者对书中部分作品有感而发所的诗歌。
  • 情忆·名人·美文

    情忆·名人·美文

    蔡先生回国后住在上海的时候,似乎曾经跟了吴先生到他的府上去过。但是除上一所一楼一底的房子之外,什么也不记得。也许这一楼一底的房子还记忆的错误,实在不曾去拜访过也说不定。但是那时候一个印象是相当清楚的。也可以说是蔡先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大约是在张园举行的许多群众大会之一吧,蔡先生的演讲是在那里第一次听到。《情忆·名人·美文》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和经典著作。
  • 半个苹果的爱

    半个苹果的爱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80多篇。是从作者心灵深处涌动出来的文字。在作者的word文档里有一个名为“心灵呓语”的文件夹,保存在这个文件夹里的文章不是小说,也不是传奇,它是作者内心的独白,是我夜深人静时作者对这个世界发出的真实的声音,饱含作者对父母的爱、对儿女的爱,对朋友的爱。
  •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作品控诉了腐朽的农奴制度,表现了作者的民主主义思想。作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外省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体现了对农奴制度的无言控诉。作品也生动地描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6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6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热门推荐
  • 一片痴心唯有你

    一片痴心唯有你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错过了你再一次错过了

    我错过了你再一次错过了

    一个个精巧短文,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美!
  • 听说我是恶毒女配

    听说我是恶毒女配

    (已完结,已弃文)【腹黑戏精女主&傲娇霸气男主】大小姐洛兮一觉醒来,发现自竟变成了恶!毒!女!配!她孤身一人闯“江湖”,闯出一遍新天地。他,一直默默守护着她,可她是个活宝,不懂男女之情……
  • 清平乐之郡主和离

    清平乐之郡主和离

    一场车祸,让林翎穿越到清惠郡主身上,面对不讨人喜欢的权臣千金身份及对她冷淡无比的丈夫她该何去何从?寂寞穿越路该与谁述说?
  • 魔道仙尊之玉面修罗

    魔道仙尊之玉面修罗

    上下千年中,不乏通天晓地者,此类人才可谓人中龙凤,万物之首,更有神通修行之人,一掌天下,独领乾坤!他,狂傲不羁宛若九天之神,纵有逆天之能,却终究拗不过命运,成为这独领乾坤之人。她一丝不染似谪仙下世,深注他的心,可他与她之间,却有着永远难以冲破的隔墙。难道,他当真如此认命,把他们的情缘寄托下世?
  • 萌妻宠又宠:顶级老公NO.1

    萌妻宠又宠:顶级老公NO.1

    她惨遭后妈卖给老头子,情急之下嫁给陌生男人。殊不知嫁进了第一豪门!从此,苏漫漫的人生开了挂,完虐恶毒后妈,事业顺风顺水,老公疼爱有“加”——某女揉腰泪奔,“言长夜,你禽兽!”某男挑眉,“还有力气骂我?看来我禽兽的还不够彻底!”一早,兵荒马乱。某女总结:体力不好,慎入豪门!(先婚厚爱,1V1宠文)
  • 穿越之圣川我们来了

    穿越之圣川我们来了

    龙朔:“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凤霖:“我喜欢你喜欢我”。虎啸:“小姐姐,你能做我女朋友吗”?乌修:“给我一个机会喜欢你”。
  • 情难锁:凤飞九天

    情难锁:凤飞九天

    “爱妃,你让我情何以堪?”他铁青着脸,脖子上青筋暴出。“臣妾罪该万死,请皇上赐毒酒一杯!”她珠泪涟涟,早已泣不成声!“我错看了你!”他拂袖而走。月儿高挂,曾经见证他们的缠绵徘恻。而今,寒宫锁清秋,冷月葬花魂,情难锁,终酿苦果——私生子与自己天隔一方。
  • 系统穿越:皇后娘娘要饭去了

    系统穿越:皇后娘娘要饭去了

    白宝珠穿越异国,自带系统,正想着靠系统满级重新穿越回来时,结果因为强抢男子而得罪了公主,被贬为乞丐。她被人断手断脚,最后依靠自身系统真的实现了乞丐王中王的目标。统领三千乞丐,揽拥一国之君,还接二连三生下几个武力超群冠压诸国的儿女,成为妥妥的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