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60000000008

第8章 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

投资者的发展历程

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1996~2002年的起步阶段;2003~2004年的探索阶段;2005~2007年的全面展开阶段;2008~2010年的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减持阶段。中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结构安排相似,大多是具有雄厚资本、先进经营管理经验的大型跨国公司,尤其是跨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所占比例最大,占到70%以上;按国家和地区划分主要集中于美国、新加坡、英国、德国、瑞士、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参与已经覆盖了三个层次,即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全国性的商业银行、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中心的跨区域的商业银行和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区域性商业银行。

一、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起步阶段

1996~2002年间,是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起步阶段。1996年10月,亚洲开发银行入股光大银行拉开了中国银行业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序幕。1999年国际金融公司(IFC)入股当时的上海商业银行(现称上海银行)。这一时期由于中国法规禁止外国金融机构入股中资商业银行,所以亚洲开发银行入股光大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入股上海银行均需上报国务院审批。当时外方投资者的股权份额较低,虽派驻了股权董事,但双方基本没有业务和技术合作,外资入股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确定了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时间表,放开了外资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银行的限制,中资银行开始尝试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进行技术和业务合作。按照“入世”的承诺,中国逐步放开了对银行业的限制,外资可以逐步进入中国银行业。2001年11月,国际金融公司以2700万美元收购南京市商业银行15%的股份,成为该行第三大股东。2001年12月,上海银行一次性向汇丰银行等三家银行和机构转让了13%的股份。2002年,国际金融公司、加拿大丰业银行参股西安商业银行,分别持有西安商业银行12.5%和12.4%的股权;花旗银行参股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持有5%的股权。这一时期外资主要入股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参股资金和比例相对不是很高。自1996年亚洲开发银行入股光大银行首开国内银行吸收国际资本先河以来,中资银行通过股权方式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已成为中外资银行合作、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中国政府逐步放开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限制,外资入股中资银行已成为国外大型银行、金融集团进入中国的首选方式。

二、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探索阶段

2003~2004年间,是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探索阶段。这一时期,政府政策的放开和支持使得战略投资者入股中国银行业的步伐加快。2003年银监会正式发布了《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明确了外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的相关规定。2004年,银监会管理层多次表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机制的变化是外资银行给中资银行带来的催化剂,银监会欢迎、鼓励合格的境外投资者与中资银行开展各种股权形式的合作,提高整体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外资银行股权合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2003年,单个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资中国商业银行的上限比例由15%上升到20%,所有的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也可高达25%。2003年1月,花旗集团宣布投资近6亿元人民币,首期取得上海浦东发展银行5%的股份。紧接着,国际金融公司、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香港恒生银行等纷纷进入。2003年年底,兴业银行与香港恒生银行、国际金融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三家境外战略投资者签订协议,香港恒生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分别持有兴业银行15.98%、4%和5%的股权,共认购兴业银行发行的新股9.99亿元,占兴业银行增发后总股本的24.98%,投资总额为27亿元,成为当时国内商业银行外资入股比例最高、涉及金额最大的交易协议。随后,汇丰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新加坡华侨银行、德国D。E。G投资银行、荷兰银行等实力雄厚的跨国集团和具有专业优势的银行都在积极地入股中国商业银行。作为中国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交通银行于2004年8月6日与汇丰银行达成协议,汇丰银行入股19.9%,交通银行成为最早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的内地国有银行,为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上市投石问路和积累经验。以后新桥投资、荷兰国际集团、澳洲联邦银行等都以第一大股东的面貌出现,占股比例提高。2004年年底,渣打银行宣布已与天津第一家民营股份制银行渤海银行达成入股协议,渣打银行将通过购买渤海银行19.99%的股权成为该行第二大股东。2004年12月,深圳发展银行新董事会诞生,其中至少有5人具有新东家新桥集团的背景。新任董事长是在中国银行业享有盛名的摩根士丹利资产服务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主席蓝德彰,这是外资首次控股中国的商业银行,而且还是控股一家上市的全国股份制银行。这一时期,从已经入股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到尚在筹备中的股份制银行,几乎在所有的股份制银行中都能看得到外资的身影。外资银行的进入,推进了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进程。

三、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全面展开阶段

2005~2007年间,是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全面展开阶段。该阶段境外战略投资者大举进入中国银行业,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最活跃的阶段,把中国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推向了高潮。中国银监会成立以后,在实践中大力倡导引进合格境外战略投资者,外资金融机构从早期财务投资者逐渐转变为战略投资者,从最初仅谋求在董事会发言的权力发展到与中资银行在业务和技术层面进行多项合作。中国商业银行也实现了从单纯引入国际金融资本向引“智”和引“技”转变。2005年12月31日,中国商务部、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制定了《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为上市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维护证券市场秩序,引进境外先进管理经验、技术和资金,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这一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监管部门的立场,鼓励境外机构对国内上市公司进行长期投资,参与上市公司实际运营。因此,也增强了外资作为战略投资者进入国内上市公司的信心。从此,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投资者的工作在全国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

2005年3月,荷兰最大的银行荷兰商业银行会同国际金融公司向北京银行(原名北京商业银行)购入接近25%的股权。2005年4月,澳大利亚最大的零售银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也以大约8000万美元的价格购入杭州城市商业银行19.9%的股权。

作为中国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交通银行于2005年6月23日成功在中国香港股市挂牌,为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上市投石问路和积累经验。

2005年6月,美洲银行首期投资25亿美元购买了汇金公司持有的9%的建行股份,然后在建行海外IPO时认购了5亿美元的股份,并且在后来的数年内享有增持至19.9%的期权。建设银行于2005年6月17日与美国银行正式签署了战略投资合作协议。2005年7月,建行又与淡马锡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公司签署了战略投资协议,并且亚洲金融控股公司又从汇金公司手中购买了5.1%建行的股权。在建行海外IPO时又认购了10亿美元的股份。2005年10月27日,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建行首先实现了海外上市。

2005年3月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签署了谅解备忘录,2005年8月18日两家银行最终签署协议。继苏格兰皇家银行之后,中行相继与淡马锡旗下的亚洲金融控股、瑞士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签署了引资协议。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瑞士银行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四家战略投资者共投资67.75亿美元,合计占中行21.85%的股份。截至2006年1月10日,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亚洲金融控股、瑞士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分别购入中国银行10%、5%、1.6%和0.24%的股份。但是,股票解禁后,瑞银集团减持中国银行34亿股H股,美国银行抛售56亿股,李嘉诚、苏格兰皇家银行也分别将20亿股、34亿股中国银行H股悉数卖出。

工商银行在2005年4月18日获得国务院的批准进行股改,计划70天完成财务重组,到2005年8月30日就与高盛、安联、运通组成的财团签署了投资备忘录。随后,中国工商银行与高盛投资集团签署了战略协议,高盛投资集团出资37.8亿美元入股工商银行,股权比例约占10%。2006年1月27日正式签署协议收购工行10%的股份。2006年4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高盛集团、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公司三家境外战略投资者完成总计约38亿美元的资金交割。

2005年下半年,建行、工行、中国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总额为100多亿美元,超过1996~2005年十多年间外资入股中国商业银行总额的1.5倍。中国三大国有商业银行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后,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最大三家银行的参股比例控制在10%~25%之间,中国银行业的外资权益总计达到了近180亿美元。

随着中国加入WTO五年过渡期的结束,2006年年底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准入环境日趋宽松,监管部门也鼓励外资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参股中资银行,这些都为外资进入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005年10月17日华夏银行与德意志银行等三家境外投资者正式签署股份转让协议,而花旗集团计划入股广发行的资金在250亿元人民币左右。到2005年,共有13家外资金融机构投资于中国商业银行。2005年10月,共有19家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了16家中资银行,投资总额近165亿美元。2006年年底,中国共有3家国有商业银行、10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0家城市商业银行和1家农村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截至2006年年末,累计已有21家中国商业银行引进29家境外投资者,投资总额达到190亿美元。2007年9月,有32家外资战略投资者参股23家中资银行。截至2007年年底,共有35家境外机构投资入股23家中资银行,入股金额达210亿美元。

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减持阶段

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4家实施股改的大型商业银行先后引进9家境外机构投资者,24家中小商业银行引进33家境外机构投资者,3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引进3家境外机构投资者,共引进资本327.8亿美元。2009年年末,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的投资参股基本覆盖了以四大国有银行为龙头、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中间层次、以城市商业银行为第三梯队的整个商业银行体系。

2008~2010年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等原因,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股权疯狂减持。2008年12月31日,瑞士银行率先拉开了减持风暴的序幕,该行通过配售方式向15家机构售出其持有的所有中国银行H股共34亿股,总计套现约62.6亿港元,约占中国银行总股本的1.33%。2009年1月7日,美国银行抛售了中国建设银行56.2亿股H股,套现约194亿港元,约占中国建设银行总股本的2.4%。2009年1月8日,香港地区李嘉诚基金会有限公司抛售其持有的20亿股中国银行H股,套现约40.6亿港元。2009年1月14日,苏格兰皇家银行更是恐慌性地在15分钟内全盘抛出其持有的108亿股中国银行H股,套现约209亿港元,约占中国银行总股本的4.26%,并将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权推向第一个高潮。在第一轮疯狂减持结束后,境外战略投资者发现其手中的筹码几乎都抛在了低点,而且恐慌性的减持造成了二级市场的剧烈震荡,其自身也因此损失惨重。于是,境外战略投资者在此后的减持中改变了减持的方法和策略。2009年4月28日,德国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公司通过私募方式分别售出其全部中国工商银行H股32.16亿股和6.38亿股,各自套现约115.79亿港元和24.63亿港元。2009年5月12日,美国银行在股市运行的阶段性高点再次减持中国建设银行135亿股H股,持股比例降至10.6%(但仍为中国建设银行的第一大战略投资者)。美国高盛集团的减持行为则更加理性地考虑了市场因素,该集团持有的部分中国工商银行非流通限售股与德国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公司一样,均于当年4月28日解禁。但是,高盛集团并没有选择在解禁当日减持,而是在解禁一个多月后的6月1日才减持中国工商银行30.3亿股H股。这期间中国工商银行H股股价上涨幅度达23.57%。由于时机选择恰当,高盛集团减持收益较4月28日解禁之日大幅提高。通过减持股权,高盛集团套现148.6亿港元,约占中国工商银行总股本的0.9%。减持后,高盛集团仍然持有131.81亿股中国工商银行限售H股。

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权的行为,尤其是第一轮的恐慌性抛售,对二级市场造成了严重冲击,中国香港股市也因此出现了较大的震荡和恐慌。据统计,从2009年1月5日至第一轮减持基本结束的1月14日共8个交易日内,香港恒生指数下跌幅度达12.18%,恒生中国H股金融行业指数下跌幅度达16.88%。相关个股的跌幅更是剧烈,例如,中国银行(HK3988)、中国建设银行(HK0939)和中国工商银行(HK1398)的跌幅分别达14.03%、18.28%和22.35%。受其影响,交通银行(HK3328)、中信银行(HK0998)和招商银行(HK3968)这三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H股股价也分别下跌15.46%、8.47%和21.75%。而在2009年4月末以来的第二轮减持高潮中,利空预期更是提前释放。例如,在4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限售H股解禁之前的6个交易日内,香港恒生指数下跌5.78%,恒生中国H股金融行业指数下跌7.34%,中国工商银行(HK1398)更是下跌了10.67%。2009年4月28日,境外战略投资者美国运通及德国安联通过私募配售方式出售刚获得解禁的6.38亿股及32亿股工行H股股份。私募配售的方式使解禁对H股二级市场的冲击力降到最低,对A股二级市场基本没有影响。2010年,将有多家境外战略投资者持有的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限售股解禁。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减持行为已经对中国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关于2008~2010年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股权减持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关注。

同类推荐
  • 成长型公司

    成长型公司

    以发达国家一些迅速发展的公司的实际经验为基础,本书针对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成长管理问题,采用适当的融资方式支持企业发展的问题;组织结构和本书结构的调整问题,以及开发国际先进的管理能力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运作策略。在本书中,来自各个领域的许多专家们针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成长基础、成长典范、成长战略、并购之道、资本与融资、实施有效控制、改善管理技能、运用电子商务、人员激励和业绩表现、员工招聘与报酬、提高运营效率、及退出经营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 管人八堂课

    管人八堂课

    企业中的中层主管主要与员工打交道,如何正确地管好下属,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问题。管人不到位,后果很麻烦。为避免中层管理者由于管人的失误和偏差,造成“吃力不讨好”的结果,本书以八堂管人课的形式,针对目前人事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以指导中层管理者在实践中做得更好。
  • 老板员工如何相处

    老板员工如何相处

    如何做称职的老板,如何做称职的员工,没有花哨的言语,只有质朴的告诫。
  • 中国地产首富真相

    中国地产首富真相

    历史总是以波浪的形式前行,从弱至深的晚清民国,到如今高速发展的改革开放,在这股上升的浪潮中,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商业英雄,他们以各自的精彩演绎着传奇,并影响着无数的人们。本文的主人公许家印就是商业人物中的英雄。他从一个小店的业务员成为傲视群雄的地产先锋,从半个孤儿到成为422亿的中国地产界首富。这其间,他的人生可谓大落大起,浮浮沉沉,有着无数的故事和人生警示。为了更好地叙述主人公的传奇人生,方便读者轻松阅读,本书用纪实文学的手法来构架全书,用商业的思维来挖掘他的商谋,力图真实再现主人公的人生轨迹,以激励千万个有志青年去奋斗,去获得自己的精彩。
  • 网络营销理论与实务

    网络营销理论与实务

    本教材讲述了网络营销中的技术、网上市场调查、网络广告及效果测评等九章内容。各章后均设本章小结、本章网站资源以及思考题三部分。
热门推荐
  • 北魏情事

    北魏情事

    一个残疾的相公一个阴险的大夫人一个变幻莫测的婆婆来自21世纪的陶子佩穿越回了北魏竟遇见这么一些家人小女子过五关长六将居然为他相公家生了个女儿还叫花木兰难道自己就是花木兰的妈???不敢相信的过着日子,对北魏历史不熟悉的她能否改变这一切?呵呵,且看佩儿的“辛苦”北魏之旅吧!大家多多支持啊!收藏,点击,推荐,留言!
  • 王晋康自选集上:黄金的魔力

    王晋康自选集上:黄金的魔力

    本书是王晋康的首部自选集。既然是自选集,选上的这些作品除了本身是经典、是获奖作品外,还都是作者偏爱的作品。这本集子收集了作者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风格,也代表了中国科幻的最高水平!《王晋康自选集》精选了王晋康最经典的短篇小说!早在十几年前,《替天行道》一文就表达了作者对这个转基因问题的思考。《七重外壳》的发表时间比《盗梦空间》上映时间早十年。《夏娲回归》是在《科幻世界》上发的最后一个短篇。《生存实验》和《水星播种》这两部小说从哲理意义上说是相通的,都包含了对生命与宗教的一些思考。
  • 北冥有虞其名为坤

    北冥有虞其名为坤

    两个大明星之间的恋爱,一开始,他是高高在上的大明星,那时候的她是个十八线的小演员,一场聚会,他们相识了……
  • 迷失的文物

    迷失的文物

    本书汇编了我国流失海外的一些珍贵文物的信息。这些文物包括青铜器、瓷器、雕塑和中国书画艺术等,并介绍了它们的由来、历史和艺术价值、流失过程以及现状。
  • 念卿一生安

    念卿一生安

    “世上难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也不负卿。”“玥儿,何为如来?”“或是执念,或是信仰。”“玥儿便是我的执念,亦是我的信仰。”世上难得两全法,宁负如来也不负卿。
  • 天仙皇后太无耻

    天仙皇后太无耻

    天降的天仙如此美丽,但,但,但为什么如此无耻玄月国的某皇帝想,某皇帝不但想还说了一句真的太无耻了,众人狂点头,却忽略了旁边还有一位某人,某人咬牙切齿是吗?转身拿起书对着某皇帝扔去并大喊你才无耻。众人冷汗狂流心想母老虎啊!招惹不起,也绝不招惹。你问我为什么?因为皇上绝不会站在你这边,不火上浇油、落井下石就不错了,还指望他替你申冤?别开玩笑了,玄月国谁最大?皇后最大,皇上不中用,有事找皇后,皇上就是个气管炎(妻管严)。
  • 凤舞剑渊

    凤舞剑渊

    当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穿到一个没权、没钱、没地位、废材又是个小孩模样的丫鬟的女儿身上时,只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不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咱啥都不行,但运气杠杠的!挑剑挑到六镶剑,抽奖抽到百草谷,借宿借到大神家,就连随便拔根草都拔了根神草可为什么总有些事出乎自己的意料,害自己穿过来的人突然出现,自己不是沈家的女儿,自己娘亲不认我,某王爷为救自己灰飞烟灭……你不仁我不义,你要挖坑我填地,谁说丫鬟的女儿不能飞,老娘就给你飞个看看!
  • 1984:汉英对照

    1984:汉英对照

    本书是一部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在书中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他惊人的想象力、伟大的创造力、深邃的洞察力,用他独有的风格和高超的技巧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恐怖世界。故事讲述的是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大国瓜分后的社会场景,主人公正处在三国之一“大洋国”,此时的世界战火纷飞,国家高度集权,以统一历史和语言、拆散家庭等方式维持运转,监视人们的行为,控制人们的思想。书中的每一个场景都触目惊心。
  • 异度魔王

    异度魔王

    风靡全球的MMORPG《死亡之歌》游戏迎来尾声时,其中出于顶级的玩家,有着“漆黑的死神”之称的玩家,却被稀里糊涂的传送到了异世界。拥有强悍实力的他,在一世界过这有趣而又惊险的生活。而他却乐在其中,还在各国大军面前喊到:“想要杀我的话,尽管试试,哪怕是神!我也不会半点眉头!”
  • 帝动皇天

    帝动皇天

    动乱的黑暗年代,帝皇大陆饱经涂炭,这片天地修炼一途,风雨飘摇。一个平凡少年连番的奇遇,偶获无上神物,身负惊天之术,潜龙仰首,一朝腾空。魔种深埋,化身成魔,还是固守真我,冲冠一怒他能否逃出囚笼,困龙升天…而看似平静的大陆暗流汹涌,邪恶势力的魔掌与阴谋已经蠢蠢欲动!这片天地的秘密被慢慢的揭露,幕后的黑手究竟是何方神圣?六大帝国的战争爆发,狼烟四起,众强联袂,千万年的动乱能否划上休止符?极境之道,破空而去,是结局?还是一个开始?……长篇玄幻小说《帝动皇天》为你讲述一个玄异的修炼世界,恩仇快意,谈笑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