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3600000036

第36章 建国后情诗的异向流衍(3)

1956年纪弦提出现代诗的“六大信条”,推行“横的移植”,反对“纵的继承”,引起很多诗人的焦虑。覃子豪立即予以批驳,他在1957年8月的《蓝星诗选》“狮子星座号”中发表了《新诗向何处去》的长文,批评纪弦的观点,认为“中国新诗应该不是西洋诗的尾巴,更不是西洋诗的空洞的渺茫的回声”,“中国新诗之向西洋诗去摄取营养,乃为表现技巧之借镜,非抄袭其整个的创作观”。指出:“诗人们怀疑完全标榜西洋诗的诗派,是否能和中国特殊的社会生活契合”,“若全部为横的移植,将自己植根何处”?此文表达了他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扬弃态度。

他说:“中国的新诗是中国的,也是世界性的,唯其是世界性的,更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且批评了纪弦“重知性、反抒情”的观点,认为“最理想的诗,是知性和抒情性的混合产物”。针对纪弦所提出的“六大信条”,提出了作为“目前新诗的方向”的“六项正确原则”:

(1)“诗的再认识”,“诗并非纯技巧的表现,艺术的表现实在离不开人生”。

(2)“创作态度应重新考虑”,“诗应该顾及读者,否则便没有价值”。

(3)“重视实质及表现的完美”。“所谓诗的实质也就是它的内容,是诗人从生活经验中对人生的体验和发现。”“诗,既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体认与发现,又是一个必须经由思想感情和语言、技巧的进一步培育、发展,才能获得完整生命的东西。”

(4)“寻求诗的思想根源”。“诗要有哲学思想为背景,以追求真理为目标。诗的主题比玩弄技巧更重要。”

(5)“从准确中求新的表现”。“诗因准确,才能达到精微、严密、深沉、含蓄、鲜活之极致”,因此,要“树立标准,从准确中求新的表现”。

(6)“风格是自我创造的完成”。“自我创造是民族的气质、性格、精神等在作品中无形的表露,新诗要先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不能盲目地移植西方的东西。”覃子豪所持的是新古典主义的价值立场。

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是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华丽、炫耀、菲靡的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要模仿的内容。新古典主义运动影响了装饰艺术、建筑、绘画、文学、戏剧和音乐等领域。“蓝星”诗人应是受其影响,重视纵向的对传统文学的继承。覃子豪的文章发表后,纪弦着文激烈地反驳,纪弦的文章又引起覃子豪的反击。

“蓝星”的其他成员如黄用、罗门、余光中也发表文章加以回击,这场论争持续至1958年底才结束。这场现代主义诗社内部的诗学论争,“对当时冲劲十足、睥睨诗坛的‘现代派’形成一种制衡力量”。

另一次重要的论争发生在60年代。1961年5月,余光中在《现代文学》第8期上发表了组诗《天狼星》,随即“创世纪”诗社的洛夫发表了题为《论余光中的栀天狼星枛》的论文,批评《天狼星》一诗“语言太明朗,意象太清晰”,“强调主题,企图刻画完整的人物”,没能体现现代艺术虚无与荒谬的精神,不符合超现实主义诗歌表现潜意识的要求。认为该诗“皈依于古典主义的崇实爱智精神而稍偏向于象征主义的空灵思想,但仍摆脱不了浪漫的抒情”。针对洛夫的批评,1961年12月10日在《蓝星诗页》第37期,余光中发表了《再见,虚无!》一文,他说:“洛夫先生是崇拜现代文艺而唾弃传统的。可是他对传统了解得不够,因而他的扬弃传统相当武断。如果他曾博览古典,他也许会发现他所喜爱的虚无主义并不始于存在主义诸哲学家,甚至也不始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或屠格涅夫。”指出洛夫国学根底太浅,不能领悟传统文学的博大精深,盲目崇拜西方。明确表示:“如果说,只有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才是现代诗的指南针,与此背向而驰的皆是传统的路程;如果说,必须承认人是空虚而无意义的才能写现代诗,只有破碎的意象才是现代诗的意象,则我乐于向这种‘现代诗’说再见。我不一定认为人是有意义的,我尤其不敢说我已经把握住人的意义,但是我坚信,寻找这种意义,正是许多作品最严肃的主题。”决心和“现代派”的“恶性西化”决裂。写于1961年至1963年间的诗集《莲的联想》标志着诗人完成了向传统的回归。这次论争带给诗坛很大震动,促使诗人反省关于“西化”与“传统”的关系问题。

70年代,诗界继承传统的倾向渐趋明朗。

“创世纪”诗社

1954年10月,洛夫、张默和稍后介入的痖弦成立“创世纪诗社”,出版《创世纪》诗刊。代表诗人即这三位,另有商禽、管管等。洛夫作为创始人,诗集主要有《灵河》、《石室之死亡》、《魔歌》和《时间之伤》等。该社诗风与“现代”诗社相似。

洛夫和余光中的论争结束后,也适当修正以前的超现实主义诗风,有时涉及传统题材,但他不赞成“新古典主义”。他说:“我依然执着于现代的追求,只不过运用古典题材,并汇融前人的特殊技巧,以表达我的现代精神与理念而已。”创作于1972年的《长恨歌》是一首名作,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历史故事,选择与白居易《长恨歌》同题:“他高举着那只烧焦的手/大声叫喊:/我做爱/因为/我要做爱/因为/我是皇帝/因为/我们惯于血肉相见”。又如:“他开始在床上读报,吃早餐,看梳头,批阅奏折/盖章/盖章/盖章/盖章/从此/君王不早朝”以讽刺、诙谐的笔调颠覆了白居易诗歌中的爱情咏叹和典雅书写,令人忍俊不禁。取材古典,但其理念和表达方式绝对是现代派的,显示了诗人强烈的个性特征和心理色彩。

经过十年狂飙期,1969年《创世纪》发行29期后休刊,部分同仁加入“诗宗”社,张默更提出“现代诗归宗”的口号,表现了他们向民族传统回归的愿望。1972年9月,《创世纪》再度问世,在复刊号(第30期)《一粒不死的麦子》这篇社论中他们表示:“我们在批判与吸收了中西文学传统之后,将努力于一种新的民族风格之塑造,唱出真正属于我们这一时代的声音”。1974年7月,又在社论《请为中国诗坛保留一份纯净》中提出了“四个反对”:反对粗鄙堕落的通俗化,反对离开美学基础的社会化,反对没有民族背景的西化,反对30年代的政治化。由此可见“创世纪”再次出发时已对“西化”与“传统”问题作了深入思考,并调整了办刊方向。

70年代后,台湾诗歌总体出现了回归传统的趋势,80年代“新古典主义”诗风盛行,借古典神韵,抒今人情怀。“新古典主义”诗学主张重启与开放东方文化精神在当下的新意,继承与光扬古典精华在现代向度上的创造性转化。即使不提倡“新古典主义”的诗人,也常涉笔传统。巡看这两个时段的诗作,如余光中《戏李白》、《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漂给屈原》、《夜读曹操》、《飞将军》、《刺秦王》、《大江东去》,杨牧《秋祭杜甫》、《将进酒》、《续韩愈七言古诗山行》、《郑玄寤梦》、《鹧鸪天六首》、《听陶筑生处士弹古琴》,杨平《坐看云起时》、《行到水穷处》、《山色有无中》、《松下问童子》、《凉风起自天末》、《云无心以出岫》,罗青《杜甫访问记》、《屈原祭》、《天净沙》,张健《春秋人物——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墨子》,罗智成《李贺》、《徐霞客》、《说书人柳敬亭》,侯吉谅《赤壁车声》、《风雨夜读东坡》、《出塞曲——咏丝路》,张默《夜宴王勃》、《不如归去·黄鹤楼》,渡也《苏武牧羊》,席慕容《古相思曲》、《子夜变歌》、《长城谣》,非马《长恨歌》、《秦俑》、《珍妃井》,罗门《古典的悲情故事》、《升起的河流——悼诗人屈原》,羊令野《蝉》、《红叶赋》,萧萧《与王维论禅》,管管《陶潜图》,陈义芝《蒹葭》,淡莹《楚霸王》,蓉子《古典留我》,等等,普遍以古代题材入诗,结合各自的现代主义手法,表达现代意味的古典思考和人生感慨,带有某种历史感或民族性。新生代诗人杨平力求诗作“字里行间,有着明显的音乐性,和古典——中国人的古典——气质!”

他说:“对于充满古典情趣的现代诗(或者新诗,随便你怎么称呼)‘我一直有着说不出的喜爱!’”“——尤其是诗词,令每一名喜好者只要接近,就无法抗拒!”“你越缅怀它的过去,便越感动它的生命力!风发它的多彩多姿!欷歔它的兴亡苦难!

骄傲它的绵远豪宕、磊落壮阔!‘我真高兴自己是中国人!’”他的七八十年代的情诗《不题》、《竹林遗事》、《欢情薄——偶然一》、《恨离索——偶然二》,都清美婉曲、深漫古韵。1987年诗人节,千余诗人云集台北,大声疾呼“回归传统,拥抱现代!”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诗歌流脉终于顺前行。

2.台湾当代情诗的古典嫣红

在以上的诗歌发展环境中,台湾情诗总深蕴着古典的嫣红,蓦然遇视时候,顿有惊艳的美感。很多诗人都有相当深厚的国学修养,而台湾所受西方影响甚巨,许多诗人自身还曾留学海外,东、西方的双向诗源得以融合,情诗各呈个性化的心灵之域。

“蓝星”诗社的灵魂覃子豪,其诗受浪漫派、巴那斯派(又称高蹈派)、象征派的多重影响,诗风微致而神秘,有浓郁的象征色泽。如写于50年代初的《黑水仙》:“你是从何处来的?

不可追求的会际,不可寻觅的遇合/不可等待,不可守候/在午寐梦土的岸上/初识你眼睛里的黑水仙/那焕然的投影/怯尽我一切欲眠之时的迷惑。”覃子豪这位内心孤独的诗人,以敏锐的触觉,捕捉住女郎刹那神遇的目光,以古典朦胧的黑水仙悄然映现美人的清深含情之眸,虚实相合,有美轮美奂的惊人之韵。“第二自然,是不可捕捉的/不可思议的奥深/幻中的黑水仙/所欲皈依那绝对的纯粹/而我已入无限的明澈”诗人倾慕这神秀灵目,喻它为超拔尘嚣凡间的第二自然,幻境缥缈,意深情纯。“金黄色的蕊,闪烁着奇妙的语言/是奥深的通知,释放我的苦恼/于你眼中的黎明?/纯粹、明澈的所在/只可遇合,不可寻觅/黑水仙,水之精灵/生长于潺湲的忘怀之河”用尽全部的心慧去感知美人眼睛中跳跃的情采、无声的言辞,把这一缕奇异外化为黑水仙珠露晶莹的意象,它永生于诗人碧澈潺湲的心河。诗中的现代手法与古典意象浑融无迹,涵蕴深邃。

“蓝星”的女诗人蓉子,受冰心、何其芳的影响,亦受二三十年代新月派的影响,笔墨清澄婉约,随处浮漾传统的流风余韵。 诗集有《青鸟集》、《七月的南方》、《维纳丽莎组曲》、《横笛与竖琴的晌午》、《这一站不到神话》等。例如《古典留我》一诗:“古典留我 在邻国/隔着海水留我 在春暮。”“梦在江南 春色千重/柳絮儿满城飞舞;/梦在北国 汉家陵阙/鹰隼飞渡无云的高空。”“啊,春城烟笼/此处犹可见东方,/昔时明月/淡淡的唐宋。”她传递了在异国他乡悟到的东方诱惑,那种濡染性灵的文化底蕴,以及自我的鲜明归属感,用词洗练而富音韵。她的情诗也深透淡雅、幽远的风神,代表作《一朵青莲》:

有一种低低的回响也成过往 仰瞻

只有沉寒的星光 照亮天边

有一朵青莲 在水之田

在星月之下独自思吟

可观赏的是本体

可传诵的是芬美,一朵青莲

有一种月色朦胧有一种星沉荷池的古典

越过这儿那儿的潮湿和泥泞而如此馨美!

幽思辽阔 面纱面纱

陌生而不能相望

影中有形 水中有影

一朵静观天宇而不事喧嚷的莲

紫色向晚 向夕阳的长窗

尽管荷盖上承满了水珠 但你从不哭泣

仍旧有蓊郁的青翠 仍旧有妍婉的红焰

从澹澹的寒波 擎起

言情含蕴朦胧,已成过往的心灵回响,如风而逝,唯寒星轻闪远天,空留思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青莲”意象是心境的外化,在水之湄的灵葩,冰清玉洁,笼雾照影,珠露凝荷而不改轻盈,斜阳暮紫、红萏凌波,诗境“香远益清”,美在无声之言。

杨牧没有参加“蓝星”,但他的古典诗风与“蓝星”诗人完全相谐,并与余光中等过往密切,常在《蓝星》上刊发诗歌,创作活动实际已步入“蓝星”群列。他用“叶珊”笔名发表诗作,作为外文系出身的诗人,深受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唯美诗风的影响,并汲取波特莱尔、艾略特诗艺,受古典诗词熏陶,文字温婉柔静,讲求音律,使他获得“婉约派”的称号。

60年代他一连出版了《水之湄》、《花季》、《灯船》、《非渡集》四本诗集,他自评到了《花季》,“古典诗的雨泽重了”。情诗《梦寐梧桐》首引:“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出自南宋张炎的《清平乐》。张炎专尊姜夔,力倡词风的“清空”、“骚雅”,后世遂以“姜张”并称。张炎《清平乐》有前后两首,他的学生陆行直的府上,有家姬名卿卿,以才色称。张炎曾为她赋《清平乐》:“候虫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流水慢。惊见芦花来雁。  可怜瘦损兰成。多情应为卿卿。

同类推荐
  • 那些年我们独自走过的路

    那些年我们独自走过的路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那些年我们独自走过的路》精选了当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劳动者札记

    劳动者札记

    本书是一本真正描写、歌颂劳动者的诗集,谨以献给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劳动的人们。作为一名劳动者,作者在劳动之余,采用折叠分行的形式,将所见所闻一一记录下来。
  • 伊索有话说

    伊索有话说

    本书立足《伊索寓言》,畅谈人生智慧,其文笔之精非夸夸其谈者可比,其点题之妙非误人误己者可言。其忠于原著、超越原著,即令伊索活转过来也将叹为观止、缄口不言。顶多背地里嘟囔:“所谈智慧……多少有些牵强附会,然而……”然而青出于蓝胜于蓝!所谓“牵强附会”,可作此解:因为强,所以牵;因为会,所以附!莫迟疑,捧读本书!捧读本书,你将如梦方醒——这不就是我以前想到过的,还没来得及归纳的“我的智慧”吗?对,这是你的智慧!
  • 清韵唱晚

    清韵唱晚

    本书汇集了从2000年到2010年间的主要作品,这也是作者学诗、写诗到成集的过程,我认为他出版诗集一是岁月留痕,二是把自己的思想、见解、人生感悟表达出来,以与广大读者共勉。
  • 先锋的背影—中国现代主义文论(1978-2008)

    先锋的背影—中国现代主义文论(1978-2008)

    当代三十年现代主义文论是在继承与超越中发展演变的先锋、新潮文论,作为一种新的审美原则,当代中国现代主义文论促使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体现出现代性、内在性、动态性、开放性和全球性等特点。《先锋的背影--中国现代主义文论(1978-2008)》以文论的历时发展为经,以代表性的文论现象、文论家和文论事件为纬,力图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把握此间现代主义新潮文论的本质特征。
热门推荐
  •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漫天神魔在我身

    漫天神魔在我身

    一座座坟墓耸立在漆黑一片得天空下,一个少年看着接连破开坟墓的虚影们叹道魔神蚩尤,战神刑天,水神共工,火神祝融,冥王哈迪斯,死神塔纳托斯,炽天使加百列,大天使米迦勒。。。妈哟!
  • 穿越东洋:小女子好无奈

    穿越东洋:小女子好无奈

    此女,很倒霉穿越了,很庆幸,穿后是个美人。很倒霉,穿成了东洋女人,很庆幸,人在自家领土上。很倒霉,被祖国同胞追着打,很庆幸,没有打死……总之,小女子好无奈,无奈的穿越,无奈的跨国倾城之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风华莫离

    风华莫离

    我用了最大的勇气下了最大的决心要与你白首我们赢了人言赢了世俗却输给了我们自己我很爱你,所以,祝你幸福
  • 当代北京古建筑史话

    当代北京古建筑史话

    本书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晚明之割据一方

    晚明之割据一方

    张亦轩护送物资,在遂道里遭遇怪事,穿越到崇祯十三年。官府对山寨的一场征税与抗税之战,让他脱颖而出,成为受山区贫苦群体拥戴的头领。在夹缝中带着各族百姓逐渐发展壮大,面对明末群雄割据,你争我夺的形势,他该如何选择......
  • 斩魂刀

    斩魂刀

    驱鬼镇邪桃木剑,斩妖除魔斩魂刀!人们只知道世间有桃木剑,却不知道,还有一把刀,一把世间几乎绝迹的神器——斩魂刀!
  • 适当匮乏后的满足

    适当匮乏后的满足

    杨继平在一家知名跨国公司工作十八年后,感觉到了家庭生活的匮乏。退休旅居美国六年后,又感觉到工作的匮乏,于是作为公司顾问再次回到国内,为公司提供顾问服务。旅行中他通过对工作、家庭及情感等方面的反思,体会到所谓的快乐,其实就是适当匮乏后的满足。
  • 异玄至尊

    异玄至尊

    传说中的禁忌异能,无上玄功,还有符文力量,三大体系之争,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王道?且看主角翰旋于三大体系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