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3600000011

第11章 交合点上的筚路蓝缕之舟——五四情诗(4)

全诗古风深郁,但现代感也同样鲜明。五四时期觉醒了的青年,其爱情渴慕分外强烈,但因封建意识的长久积存,男女之间的相恋尚带青涩味,如写拜访心仪的姑娘时的情景:“我们深深地鞠躬相会/我们缓缓地走进客房/我们温静地坐着/我们平淡地谈着/我们默默地想着/我们微微地笑着/我们恋恋地走到门前/我们深深地鞠躬道别”。双方均表现了自我约束、克制热情,与西方情诗中喷薄的倾诉截然不同。韦丛芜在诗中精微地展现了暗恋心态的乍忧、乍喜、乍怨、乍悲:“日日里我看着夕阳西沉/渐渐地夜色来了/夜夜里我看着明月西沉/渐渐地鸟儿叫了”,“幽思在前额里绞/情热在周身中燃烧/我在床上将脚一跺/低低地叹起来了”。这不得宁息的相思,宛如《诗经·关雎》所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君山》以特殊的艺术风貌,在五四情诗中彩墨另绘、乐音悠扬。

四 悼亡诗的现代余续

五四诗人除歌咏现世的恋情,还承续了一脉传统题材的悼亡诗。如许地山《一年又过去》、《七宝池上底乡思》,潘漠华《忘情》,石评梅《痛哭英雄》、《雁儿啊,永不衔一片红叶再飞来!》、《扫墓》、《抬起头来,我爱!》、《秋的礼赠》、《浅浅的伤痕》、《祭献之词》等。而此后的现代情诗史上也还有这类诗作,但很少,所以可看作是悼亡诗的余声。

悼亡诗作为古典情诗重要的一支,历代连绵不绝,曾传下许多千古名篇。《诗经·唐风·葛生》、汉武帝《悼李夫人赋》 都曾抒写夫妇伉俪死别之情,但真正在文学史中奠定悼亡诗位置的是西晋潘岳倾诉男女之间生死眷恋之情的《悼亡诗三首》、《杨氏七哀诗》和《内顾诗》,其“见景生情,因景达情”,“物存人亡,倍加伤情”的言情方式,深刻影响了后世悼亡诗的范型,并由之启开这一流脉。如唐代元稹《遣悲怀》,李商隐《房中曲》、《正月崇让宅》,唐末五代韦庄的《悼亡姬》、《悔恨》、《虚席》、《旧居》、《独吟》,宋代苏轼《江城子》,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陆游《沈园二首》,吴文英《莺啼序·春晚感怀》、《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清代纳兰性德《青衫湿遍·悼亡》、《琵琶仙·中秋》、《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南楼令·塞外重九》,等等,都是情到深处的绝唱。西方的悼亡诗很少,据统计,作为西方诗歌翻译最权威、完整的《世界诗库》,里面仅10首悼亡诗。当然西方也有一些优秀的悼亡诗,如美国爱伦·坡的《安娜贝尔·丽》,英国约翰·弥尔顿的《梦亡妻》,托马斯·哈代的《逝》、《轻轻的拍击》、《散步》,罗伯特·勃朗宁的《展望》、《向前看》,邓约翰的第19首《神圣的十四行诗》等。

中国传统诗词里与伤悼主题相联系的意象有:冷秋、落花、流水、荒草、日落、静夜等,这些萧瑟之景最易引发孤凄悼挽的情愫。如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二:“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展转眄枕席,长箪竟床空。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他独对寒夜,感物怀人,沉入物我两伤的境界。李商隐《正月崇让宅》:“背灯独共余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不眠长夜,孤灯长忆。贺铸《鹧鸪天》:“原上草,露初曦,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同样是潇潇雨泣,黯黯夜愁。

五四时的悼亡诗承其悲歌悱恻之蕴。潘漠华《忘情》:“伊死已六年了。/伊没有认识我,/只知道我底名儿;/可是我每次过伊墓前时,/我底洁白的心儿,/就给一缕悲哀的情丝,/缠在伊墓头青草上了!”语似平叙,但极短的篇幅容纳了一个年青姑娘的无声之逝和无识之爱,怅憾之恋如凄凄墓草,诗歌含蕴深厚。石评梅《雁儿啊,永不衔一片红叶再飞来!》:“已经秋深,/盼黄昏又到夜静;/今年呵!/为什么雁影红叶都这般消沉?”《秋的礼赠》:“秋风秋雨惊醒我的秋梦,/披衣静听,秋在窗外低吟”,“如梦,如梦,回忆旧景一瞥空,/生命的消逝如一去不返的征鸿”。沿用了“秋”、“夜”、“雨”意象,并置入与高君宇相爱定情的特征性的“红叶”意象,点染出凄艳的色彩,倾泄着怆恨的悲情。

20年代初许地山因受佛教影响,其悼亡之诗既上承古意,又融进新质。《一年又过去》:“转瞬间,一年又过去!/这一年中,故意想起你的死,/倒不甚令我伤悲,/反使我心充满了无量欢愉。/然而欢愉只管欢愉,/在无意识中,在不知觉中/我的泪却关锁不住。”无可释怀的哀伤却借反语衬出,勉力淡忘、勉力欢悦而又泪泉涌流,心事尽透。《七宝池上底乡思》将现世之痛化解为天国之悲,带有独异的宗教冥想色彩,幻造出爱妻亡灵在天国还在哭诉思夫之情,终被特许再次“轮回”。

诗人按佛教“轮回”而设的神话,将真爱升华到永恒不灭的圣境。诗末“莲瓣渐把少妇裹起来,/再合成一朵菡萏低垂着。/微风一吹,/它荏弱得支持不住,/便堕入池里。”给人以少妇缥缈再临凡间的优美想象。这首奇幻深情的悼亡诗,在五四时代是一篇秀韵神采的佳作。

综上论析,五四情诗在叛逆的新变中仍有潜流暗继,多方面承接古典渊源并悄然溶入新诗的初创,从中映显了中国诗歌内在底蕴的波澜浩瀚、润泽深远。继此不久,新月派和象征派出现于诗坛,中国现代情诗的古典承衍在20年代中期以后展出别样的风貌。

第二节 初沐西风的古典园林里的个体风景

五四时期在对西方的观照视野中,东西南北向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潮汇流中国,各国文学相互差异的区间性,启发了作家文学智慧中的不同成分和不同因素,因此五四诗人对西方文学的汲取各有侧重,加之自身传统文化积淀各不相同,在作品中体现的中西文学交融的特征也差异殊多。当时浪漫主义是影响文坛的主潮,五四优秀的爱情诗人郭沫若和冯至均受其影响,此择两者的情诗作个案简析,由之管窥古典与西方质素在诗人笔下的个性化融合。

一 郭沫若浪漫激情的古韵情诗

中国的浪漫主义虽古已有之,但现代诗歌的浪漫主义诗潮却主要来自西方。西方浪漫主义诗学的核心是情感被置于首位,华兹华斯1800年版《抒情歌谣集》序言强调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从而开了西方浪漫主义主情说的先河。郭沫若早年曾留学日本,作为创造社的主将,他广泛地接受了尼采、惠特曼、雪莱、泰戈尔等的主张,1915年他在日本读了泰戈尔的散文诗《新月集》、《园丁集》、《吉檀加利》、《爱者之贻》 等,痴迷于此,“在他的诗里面我感受着诗美以上的欢悦”。

泰戈尔的浪漫气质和反抗精神以及神慕大自然均与郭相合,此外他还读了海涅的爱情诗,所以收在《女神》第三辑中的《新月与白云》、《死的诱惑》、《别离》、V enus 等早期的情诗在总体上的田园牧歌风韵中也带了大胆热烈。如为安娜写的V enus:“我把你这张爱嘴,/比成着一个酒杯。/喝不尽的葡萄美酒,/会使我时常沉醉!/我把你这对乳头,/比成着两座坟墓。/我们俩睡在墓中,/血液儿化成甘露!”这是浪漫主义诗人激情沸腾的爱情方式,可见受海涅情诗多写亲吻和坟墓的影响,很像尼采所说的酒神台翁尼苏斯(Dionyseus)式的疯狂,带极强的惊世骇俗的叛逆色彩。

闻一多说:“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此论略有偏颇。郭沫若曾说:“唐诗中我喜欢王维、孟浩然,喜欢李白、柳宗元。”从1904年写作第一首五律《屯居即景》到1920年之前,他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旧体诗,这些经验作为潜在因素也参与了新诗的创作。如《女神》中的《别离》就是古典蕴藉、温婉如风的情诗:“残月黄金梳,/我欲掇之赠彼姝,/彼姝不可见,/桥下流泉声如泣。晓日月桂冠,/掇之欲上青天难。/青天犹可上,/生离令我情惆怅。”诗有泰戈尔抒情的笔致,同时更富传统诗词的意境。自《诗经》中的《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开了托明月寄相思的先河,后世诗人创作出无数借月言情的篇什,如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南朝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

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王涯《秋思赠远》其一:“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宋代晏殊《蝶恋花》:“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几道《临江仙》:“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姜夔《踏莎行》:“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在月光涵罩的诗词意境中,歌者潜默的神往、郁结的愁思具有了涣滟动人的情采。郭沫若诗中更有奇思,喻月为梳,留赠佳人,柔情盈注,美丽忧伤。此外,收在《女神》中的早期情诗既引鉴了泰戈尔小诗结构简单的特征,又都音韵和谐(而泰诗是无韵诗),带有传统的词调痕迹。

同类推荐
  • 世间的陀螺:写给亲人、故乡和远去的旧时光

    世间的陀螺:写给亲人、故乡和远去的旧时光

    知名作家韩浩月呕心沥血之作,文字简洁有力,情感隐忍克制,于无声的文字下面隐藏着巨大的情感力量。以承担痛苦的勇气,以真实的笔触,为亲人与故乡立传;以朴素、坦诚的情感,讲述一代人的命运和乡村愁绪。感情真挚,又有反思力度。既有作者和亲人们感人至深的人生经历和悲欢离合,又对亲人和故乡有一定的反思和剖析,引人对世事和人生产生各种思考。作为从小城市到大城市谋生的青年,能够激起不少同龄人的共鸣,亦能记录时代变迁和这一代人的心灵成长。作为远离故乡二十年之久的游子,韩浩月以至真至诚,直面一生所爱,深沉回忆、反思并追问时间深处的亲人与故乡。作者从故乡的逃离者、批判者到回归者,经历一系列心路历程,历时二十年,游子心态由复杂变简单。时间没有为回忆镀金,反而为他增加了承担痛苦的勇气和表达的力量。用理性的审视克制汹涌的情感,将激烈的冲突消解于微笑与拥抱。
  •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是卢梭去世前的作品,没有完全完成,生前也并没有出版,甚至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出版它。十篇漫步没有一定的顺序,也没有一定的体例,连确切的写作时间都无从考据。对于卢梭自己而言,这十篇漫步只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他在尝试着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生活哲学,接受自己对突如其来的做人失败的解释。他说,“对孤寂生活抱有强烈的兴味,甚而再也不想离开这种生活”,说到底,不过是骄傲的嗟叹而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成了卢梭“最富特色”的作品。
  • 梁晓声文集·散文14

    梁晓声文集·散文14

    《梁晓声文集·散文》尽可能全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为止创作的全部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似的描绘了时代的全景,讨论了诸多社会热点问题。
  • 花期:汤错草木鸟兽虫鱼疏(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花期:汤错草木鸟兽虫鱼疏(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人类出于食物链的顶端,享受着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处于三十岁迷茫期的作者回到汤错,深入田间地头,潜心学习研究各类花草,用朴实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
  • 放歌世博:写在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会

    放歌世博:写在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会

    《放歌世博》是业余作家、诗人曾精明,以世界为背景,以国际第41届上海世界博览会为题材和时空,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的个人在184天里的精彩感悟。这是诗人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一次大胆尝试和探索。诗集不仅具有较强的欣赏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热门推荐
  • 志物怪文

    志物怪文

    精神病院的疯子,他不吵不闹,每天都在纸上书写。直到他临终前,依然坚称自己是来自异世界的生物学家。当你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他已经死了。
  • 唐史论断

    唐史论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凡人修仙之韩立之子

    凡人修仙之韩立之子

    大神之作的延续,韩立之子韩宝儿重走其父修仙之路。魔挡除魔、仙挡诛仙,情节曲折,场面惊心动魄,让您领略布满荆棘的修仙大道。
  •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中小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从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
  • 青蛙弗罗格

    青蛙弗罗格

    他本是身份过亿万的商人,可一夜过后,他惊讶的发现他变成了一只青蛙。被人无情的丢入被污染的河水中,为了生存,他选择安安心心的做一只青蛙,并且为了改变河水的污染程度,做出了惊人的举动......
  • 绝世武神

    绝世武神

    神武大陆,宗门林立,武者为尊。弱者为蝼蚁,受人践踏;强者为星辰,照耀世间。少年石峰,身负本体武魂,一朝觉醒,即大鹏展翅,翱翔苍穹,吞天噬地,成就寰宇至尊。更因武魂特殊,修成无数分身,不死不灭。他的出现,让所有天才汗颜,并重新定义了天才标准。石峰一路走来,失落过、狂欢过、热血过、暧昧过、愤怒过……且随他看路上风景,无限美好。
  • 腹黑四女

    腹黑四女

    四个女孩,独具个性,一朝掘墓,穿回古代,风生水起,杀机四伏,看四女如何在古代玩转天下?
  • 吾不服

    吾不服

    登天路,是最长远的,最长久的,最艰难的!但只要能坚持,却可以永远的往前走,并拥有一切!爱情比之于长生,更加飘渺。与天争命,只要捱到天动,输了也是天下俯首!
  • 科学伴你行-科学发现

    科学伴你行-科学发现

    本书介绍了科技上的伟大发现,这些伟大发现的意义,用平实的语言慢慢说起,极具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