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36600000007

第7章 导读:蔡元培及其美学(4)

虽然,在欧西一些国家,宗教在现代教育的情感领域还有一定的势力。但从发展的观点看,欧西国家的情感教育“实亦有脱离宗教的趋势”。至于中国,宗教势力早已退出教育领域(包括美育),为什么还要把它拉回来?他说:“例如吾国南北朝着名之建筑则伽蓝耳,其雕刻则造像耳,图画则佛像及地狱变相之属为多;文学之一部分,亦与佛教为缘。而唐以后诗文遂多以风景人情世事为对象。宋以后之图画,多写山水花鸟等自然之美。周以前之鼎彝,皆用诸祭祀。汉唐之吉金,宋元以来之名瓷,则专供把玩。野蛮时代之跳舞,专一娱神,而今则以之自娱。”

“又何取乎侈言阴骘、攻击异派之宗教,以激刺人心而使之渐丧其纯粹之美感为也!”(以上引文未注明者皆自《以美育代宗教说》)另外,宗教还借自然之美来吸引人,我们也不能不加以注意。

他说:“宗教是靠人心信仰而存在,但是宗教是空空渺渺的,不能使人都信,永久维持着他的势力,故必借着优美的山林,才能无形之中引诱一般人来信他的”这正是中国的寺庙,大都建在名山美景之中的缘故。“宗教是靠着自然美,而维持着他们的势力存在。现在要以纯粹的美来唤醒人的心,就是以艺术来代宗教。”艺术是创造美的,实现美的。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精美的艺术,“使以后的人都移其迷信的心为爱美的心,借以真正完成人们的生活。”(以上见《学校是为研究学术而设》)

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不仅表现了他的科学精神,也表现了他的人文精神,人本思想;他深刻地把握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真精神,认为中国的教育传统是“以人道为教育”而不以“神道”为教育。而且教育的方法途径突出审美教育,特别是信仰、理想即世界观方面的教育,更需要美育。因为世界观属于实体世界,只有作为“津梁”的美育或艺术教育才能进入这种境界。蔡元培说:“虽然,世界观教育,非可以旦旦而聒之也。且其与现象世界之关系,又非可以枯槁单简之言说袭而取之也。然则何道之由?曰,由美感之教育。

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之津梁。

此为康德所创造,而嗣后哲学家未有反对之者也。在现象世界,凡人皆有爱恶惊惧喜怒悲乐之情,随离合生死祸福利害之现象而流转。至美术,则即以此等现象为资料,而能使对之者,自美感以外,一无杂念。例如采莲煮豆,饮食之事也,而一入诗歌,则别成兴趣。火山赤舌,大风破舟,可骇可怖之景也,而一入图画,则转堪展玩。是则对于现象世界,无厌弃而亦无挚着也。人既脱离一切现象世界相对之感情,而为浑然之美感,则即所谓与造物为友,而已接触于实体世界之观念矣。故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对于新教育之意见》)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蔡元培那里,美感教育的实质是一种深刻的精神教育、理想教育。

“以美育代宗教”,是他一生中始终关注的问题。以此题目遗留的文章有三篇,内容各不相同。他还准备以此题写一部系统专着,提纲已经拟定,但由于社会活动和行政工作的拖累,始终未能完成宿愿而深感遗憾。在他的晚年,即1938年,为肖瑜编着的《居友学说评论》一书作序时说:“余在二十年前,发表过‘以美育代宗教’一种主张,本欲专着一书,证成此议;所预拟的条目有五:(一)推寻所自出的神话;(二)论宗教全盛时期,包办智育、德育与美育;(三)论哲学、科学发展后,宗教对于智育、德育两方面逐渐减缩,以致全无势力,而其所把持所利用的惟有美育;(四)论附宗教的美育,受哲学、科学的影响,而演进为独立的美育;(五)论独立的美育,宜取宗教而代之。此五条目,时往来余心,而人事牵制,历二十年之久而尚未成书,真是憾事。”

可见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是很严肃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表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刻体认。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既是对中国古代建立在道德主义基础上的人文教育传统的继承,又吸收了西方现代建立在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基础上的人道主义理想,中西融合,古今贯通,从而树立了一种新的道德理想和人格精神。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既继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又以自己固有的文化为基础,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的积极因素,剔除其消极、落后的东西,从而建立自己的创新观点。

蔡元培反复强调“以美育代宗教”,反对照搬西方的“宗教劝”,突出地表现了他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刻体认。就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其理想和信仰是来自儒家的学说,这种学说所追求的形而上境界,主要是靠艺术-审美而实现的。这种实现方式是躬身体验和直觉感悟,靠的是情感与想象,不同于宗教迷信。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如其信仰一种外在的、强加的空幻的“天国”或“来世”,不如通过自由的想象与情感体验去享受一下精神自由境界——即艺术-审美境界,才觉得现实一些,可靠一些。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充分说明了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艺术-审美而非宗教;中国人的道德人格培养是靠内省的、完全是自由自觉的,毫无外在的强迫。这二点都是靠艺术教育或审美教育来完成的。蔡元培在借鉴、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始终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在古今贯通的基础上,进行中西比较研究,因而才能做到,把中国固有的优良传统和西方文化的长处加以融化而出新。

五、美育方针与美育的实施

1912年2月蔡元培任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在就任时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后改为《对于新教育之意见》)的演说,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和美学见解,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把美育确立为国家教育方针。

他批判地继承了清朝末年学部所制定的教育方针。他说:“满清时代,有所谓钦定教育宗旨者,曰忠君,曰尊孔,曰尚公,曰尚武,曰尚实。”他认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仰自由相违”。因而完全否定了“忠君”、“尊孔”两项。但却吸收了“尚公”、“尚武”、“尚实”三项,并作出新的解释:“尚武,即军国民主义也;尚实,即实利主义也;尚公,与吾所谓公民道德,其范围不免有广狭之异,而要为同意。”他摈弃“忠君”“尊孔”的封建主义思想、信仰,代之以“世界观与美育主义”,“唯世界观及美育,则为彼所不道,而鄙人尤所注重”。他逐一论述了五项方针提出的必要性,阐述五者之间的关系。他说,“夫军国民教育者,与社会主义舛驰,在他国已有道消之兆。然在我国则强邻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

所以“军国民主义教育”是必要的。要有强大的武力,首先是国民要有健康的体魄。所谓“军国民主义教育”,实际上讲的是体育。他认为体育是德智美三育的生理基础和前提条件。中国古代教育,尤其明清以来的教育,因忽视体育,致使读书人孱弱如病夫。新式教育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状况,加强体育的培养训练,使学生身强体壮。当然,当今世界之竞争角逐,不仅在武力在体力,而尤其在财力在智力。而且武力必须由财力之“孳乳”,才可成立。

“于是有第二之隶属政治者,曰实利主义之教育,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我国地宝不发,实业界之组织尚幼稚,人民失业者至多,而国甚贫。实利主义之教育,固亦当务之急者也。”“实利主义之教育”就是智育。

智育和体育这两项教育,目的是富国强兵。然而,兵强了却为私斗,为侵略,则奈何?国富了却不免以智欺愚,以强凌弱,因而演成贫富悬绝,如资本家与劳动家血战之惨剧,又奈何?“曰教之以公民道德。”以道德教育制约着体育智育,使之有正确方向。“军国民实利两主义,所以补自卫自存之力之不足。道德教育,则所以使之互相卫互相存,皆所以泯营求而忘人我者也。由是而进以提撕实体观念之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如何做人的,既是体育、智育的人格保证,又是进入高尚精神境界的人格基础。

蔡元培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完善新式教育体制。1917年1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便以北大为基地,全面贯彻他的新式教育方针。1920年,他把新式教育方针精炼地归纳为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认为“这四育是一样重要,不可放松一项的”,其宗旨是“养成健全的人格”,“发展共和的精神”(《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在四字方针中,没有“世界观教育”,因为世界观教育,实际上就是理想、信仰教育,可以包含在道德教育之中。道德教育一方面承担一般的公民道德的培养,另一方面又承担高尚的人格精神教育。因此道德教育,一方面关乎现实世界的利害关系,属于政治领域;另一方面又超越政治,属于更普遍更高尚的精神领域。所以在各种教育中,道德教育是“中心”。

蔡元培说:“人生不外乎意志;人与人互相关系,莫大乎行,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顾欲求行为之适当,必有两方面之准备:一方面,计较利害,考察因果,以冷静之头脑判定之;凡保身卫国之德,属于此类,赖智育之助者也。又一方面,不顾祸福,不计生死,以热烈之感情奔赴之。凡与人同乐、舍己为群之德,属于此类,赖美育之助者也。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教育大辞书·美育》)蔡元培从民国政府成立到1940年逝世,多次担任国家文化教育行政的最高领导者,制定教育方针,进行新式教育体制创设,同时把他的美学思想付诸教育实践。

第一,开设美育课,这是民国政府开始的。教育总长蔡元培制定新的教育方针后,便雷厉风行地改革、整顿全国的学校教育,建立了新式教育体制和新的规章制度、课程设置等。并且经过半年的准备、筹划,召开了全国教育会议,使新式教育方针、体制得到普遍贯彻、实施。全国教育会议之后,以教育部的名义陆续公布了《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师范教育令》和《大学令》,对美育方针作出了政策性说明,规定了各级学校艺术课程的具体内容,明确了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中小学设置音乐(或唱歌)、美术(或图画)、手工课程,这种教学模式,影响至今。1920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率先在北大开设美学课。蔡校长便亲自授课,编写教材。北大开设美学课,也影响全国高校和艺术专门学校陆续开设美学课。

第二,创办各种群众性的学术团体,而艺术教育团体则是重要的方面。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发动和组建各种研究会,积极热烈地开展学术活动,特别是审美活动、艺术教育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师生们为学的热情和“读书救国”的精神。在文学艺术方面,相继成立了文学、新闻、音乐会、书法等研究会。他尤其关心音乐、绘画两个研究会。不仅参与活动,发表演说,还由学校租赁房屋,作为活动场所,延请导师,指导研究和练习。还亲自为北大乐理研究会拟定章程,其“宗旨在敦重乐教,提倡美育”。音乐研究会还创办《音乐杂志》,蔡元培为之撰写发刊词。发刊词说:“吾国言乐理者,以乐记为最古,亦最精。自是以后,音乐家辈出,曲词音谱,递演递进,并不为古代简单之格调所限制,而辨音原理之论,转涉肤浅。学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进步之迟,良有由也。”蔡元培在北大开展群众性的学术活动,创办学术团体,起了示范作用,产生了广泛影响。

第三,他还充分运用手中的权力和社会影响,倡议和支持创办美术、音乐、戏曲等专门艺术学校,培养艺术教育的专门人材,使艺术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师徒授艺的旧方式而走向现代科学化。中国古代的专门艺术教育方式是师徒口耳传授,是手工作坊式的,没有普遍适用的组织机构(学校)和知识理论(讲义、教科书)。改变这种旧方式而建立新式的艺术学校,是新式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一种新事物。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地陆续创办了各种艺术专科学校,都得到蔡元培的支持和扶植。1927年蔡元培发起、创办国立艺术大学,并争得政府批准。这中国第一所艺术大学,就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杭州西湖岸边。

以上几个方面,都有大量的具体事实记录在案,这里只好略去。

同类推荐
  • 理想国

    理想国

    本书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共分为十卷,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内容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对话录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最早的乌托邦。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或者让政治家去学习哲学。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也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
  • 中国现当代伦理思潮

    中国现当代伦理思潮

    本书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对自由主义西化派、现代新儒家、中国马克思主义三大伦理思潮的发展特征和主要人物的伦理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反思,并对新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新发展做出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与阐释,涉及科学发展观伦理思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伦理思想以及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创新性研究,认为要建设中华伦理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清理和发掘以儒家为主干的传统伦理文化,借鉴和吸纳近现代西方伦理文化。全书史论结合,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 晏子原来这样说

    晏子原来这样说

    走近晏子的心灵——去感受他的仁爱无边,躬亲示范……晏子是思想的圣者,行动的巨人,后世的尊崇。走近晏子的学说——去品读他的治国良策,忠君为民……晏子是旷世的贤臣,万民的榜样,永恒的丰碑。
  • 百善孝为先(初中卷)

    百善孝为先(初中卷)

    这是一部凝聚了各级领导和百万师生心血与汗水的作品集,是青少年学生用爱心和激情编写的德育教科书。《百善孝为先》分为《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大学卷》,共选辑了271名学生在“孝敬父母月”活动期间写给父母的信和感言。本书为其中的《初中卷》。
  • 原本大学微言

    原本大学微言

    《大学》是儒家的代表作之一,相传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曾参)所著。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是宋代以后士人学子必读的教科书。文中以“明明德”“亲民”“至善”为纲,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对道德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系做了系统的论述,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本书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大学》的讲记。书名中说的“原本大学”,指的是《大学》的古本《小戴礼记·大学》。作者以渊博的学识,综罗大量的文史典故,对《大学》中的微言大义做了揭示,给人以知识的乐趣和人生的启悟。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复旦大学出版社将老古公司二〇一一年四月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热门推荐
  • 家有护身猫

    家有护身猫

    记述了主人公荒野中捡到的一只猫,从开始的不羁到带给主人好运,帮助主人战胜各种各样邪恶,取得胜利与事业成功。为一部穷屌丝逆袭改变命运十分有效从未现世的教材。
  • 我的丹田有神树

    我的丹田有神树

    少年楚归尘丹田被毁,修为尽废,受尽屈辱,幸得永恒神树,练无上神功,从逆境中崛起,败各路天骄,战遍九天十地,登顶永恒神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南宫正清秋

    南宫正清秋

    三十岁的女白领方知非在祭奠故人的洋槐树不远处发生了车祸,深度昏迷的她意外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的王朝。背负着皇命的她不得不带着有秘密的近身侍女青冥入宫。从此甘愿做自己侍女背后的幕僚,扶持她上位得宠,并且发誓在这个世界中决不对任何人动情,安然回归自己的世界就好...
  • 绝色倾城之逍遥皇妃

    绝色倾城之逍遥皇妃

    顶级杀手不慎穿越成太子府丫鬟慕流星,为了找到回去的路,慕流星在异世掀起无数狂澜。风华绝代、冷漠果断的辰国皇子姬浩云;面若冠玉、温和腹黑的暝岛少主无双;冷酷无情、杀伐果断的染月太子月霜寒……一个又一个强大的男人闯入她的生命,与她共谱一曲冠绝天下的赞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姐姐你是王者吗

    小姐姐你是王者吗

    肖盛眨着桃花眼一脸不解:“宋颂喜欢王者没错,可这跟小眼睛有什么关系?”“爱屋及乌啊!”看着对方越发迷惑的神情,林探得意起来:“宋颂喜欢王者是吧?”肖盛点头。“最喜欢的英雄是李白吧?”“嗯。”“有一首李白的歌很有名,谁的?”“李荣浩?”“回答正确!所以宋颂说了,李家人就是棒,唐朝的李世民,超女的李宇春,恋与的李泽言,还有……经管系的李子朗。”听到最后三个字,肖盛眉头微皱,这么喜欢姓李的?随即眼神一转,不禁冷笑,以后孩子还不是得姓肖
  • 幽澜大陆之王者降临

    幽澜大陆之王者降临

    幽澜大陆灵力等级如下:地玄阶、天玄阶、神玄阶每一阶有五十级,每一级有三段,分别是地、天、神三段。在地玄阶达到五十级神段后便可以晋升天玄阶一级地段。幽澜大陆钱币等级如下:铜币、银币、金币。十铜币=一银币,十银币=一金币,以此类推。幽澜大陆职业如下:幻术师、炼丹师、阵术师、灵师(修炼灵力的职业)、驭兽师。驭兽师和炼丹师在幽澜大陆极其罕见,所以哪怕是地玄阶一级地段的驭兽师或是炼丹师都是及其受尊重的。女主席御玖打小在席家就过得不好,继母恶毒,继母的女儿席凉凉更是随了母亲的恶毒。所以席御玖从小就体弱多病。在家中只有家父席阳对她甚是关心。男主君夜笙在君家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是由于母亲在他八岁那年去世,所以性子变得冷漠。席御玖受不了继母和妹妹的打压与欺侮,离家出走。女主离家出走后会发生什么?敬请期待…
  • 大隐于廷

    大隐于廷

    属于历史日常无限流,有秀才,贡生,举人,进士,状元,有武秀才,武举人,武状元,有佛,有道,有妖精,有武者。穿越过来,只为活得轻松和舒坦,隐居幕后,大隐于朝廷。
  • 神魔天图

    神魔天图

    武道世界,强者为尊。大能者,拳出天崩地裂,挥袖翻云覆雨。更有强者,改天换地,一念一世界。从远方来一幅山河图,一代帝君征战九天十地。
  • 快穿后我带着系统走上了人生癫疯

    快穿后我带着系统走上了人生癫疯

    腹黑伪学霸男主VS颜狗真学霸女主【1V1甜文】一朝穿至一年级智障儿童身上,还多了个废柴系统。黎简崩了。人家的系统全能,带给主人无限财富,我这个咋就啥也不会,只会发任务,还没奖励那种……但是木有关系…… 既然上天给她改写命运的机会,她一定要奋发向上,带着她的废柴系统走上人生巅峰。 暮然回眸,是那个矮她半头的小后桌。 待大学之时 他一回眸,黎简突然发现他已是翩翩少年,多年谋划如今可收入囊中。 “时潋,我喜……” 未待话尽,满眼皆少年面容。 耳中响起少年含糊不清的声音:“黎简,巧了,我喜欢你。” #校园快穿系统青梅竹马# ps:小学和中学会在一百章内迅速完,不是写儿童成长记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