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36600000005

第5章 导读:蔡元培及其美学(2)

现实的政治、政党,总是违背他的美好理想,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对之,批判之,超越之。他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提倡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就是因为艺术-审美可以超越政治,体验、感悟这一人生理想,成就独立自由的人格精神之美。他在《与栀时代画报枛记者谈话》中说:“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到他们遗失了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刻,或者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这种使命不仅仅是要使人人要有饭吃,有衣裳穿,有房子住,他同时还要使人人能在保持生存以外,还能去享受人生。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更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那么,虽然不能说战争可以完全消灭,至少可以毁除不少起衅的秧苗了。”真挚而平和的话语,却表现了博大的襟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就是蔡元培的审美理想!伟大的人文关怀!

二、美的性质——普遍与超脱

蔡元培的美学思想深受康德影响。康德哲学,分世界为“现象”与“实体”两界。“现象世界”即现实世界,“实体世界”即观念世界。二者的区别何在?

“曰:前者相对,而后者绝对;前者范围于因果律,而后者超轶乎因果律;前者与空间时间有不可离之关系,而后者无空间时间之可言;前者可以经验,而后者全恃直观。”

而美感却介于二者之间:“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此为康德所创造,而嗣后哲学家未有反对之者也。”(《对于新教育之意见》)美感起于现象世界(形式),而其本质却属于无限的实体世界,因此美感不同于现实情感。“在现象世界,凡人皆有爱恶惊惧喜怒悲乐之情,随离合生死祸福利害而流转。至美术则即以此等现象为资料,而能使对之者,自美感以外,一无杂念。例如采莲煮豆,饮食之事也,而一入诗歌,则别成兴趣。火山赤舌,大风破舟,可骇可怖之景也,而一入图画,则转堪展玩。是则对于现象世界,无厌弃亦无执着也。人既脱离一切现象世界相对之感情,而为浑然之美感,则即所谓与造物为友,而已接触于实体世界之观念矣。故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同上文)

蔡元培的美学思想和艺术见解,可以说都是围绕教育实践需要而发挥的,很少就理论而理论的纯学术研究。关于美感(在蔡元培那里美和美感是一回事)的性质的观点,是蔡元培美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提倡审美教育、艺术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蔡元培说,美感的性质,康德早已论证过的:“康德立美感之界说,一曰超脱,谓全无利益之关系也;二曰普遍,谓人心所同然也;三曰有则,谓无鹄的之可指,而自由其赴的之作用也;四曰必然,谓人性所固有,而无待乎外铄也。”(《哲学大纲·价值论》)蔡元培所标举的美感的特性——超脱和普遍,正是来源于此。但对康德的美感四种规定性只取其二。因为无目的而合目的以及“人性所固有”两项,都是“人心所同然”的延伸——蔡元培以普遍与超脱概括美感的性质,是举其要而不漏。他说:美的对象,何以能陶养情感?因为他有两种特性:一是普遍;二是超脱。

一瓢之水,一人饮之,他人就没有分润;容足之地,一人占了,他人就没得并立;这种物质上不相入的成例,是助长人我的区别、自私自利的计较的。转而观美的对象,就大不相同。凡味觉、臭觉、肤觉之含有质的关系者,均不以美论;而美感的发动,乃以摄影及音波辗转传达之视觉与听觉为限。所以纯然有“天下为公”之概。名山大川,人人得而游览;夕阳明月,人人得而赏玩;公园的造像,美术馆的图画,人人得而畅观。这都是美的普遍性的证明。

植物的花,不过为果实的准备;而梅、杏、桃、李之属,诗人所咏叹的,以花为多。专供赏玩之花且有因人择的作用,而不能结果的。动物的毛羽,所以御寒,人因有制裘、组呢的习惯;然白鹭之羽,孔雀之尾,乃专以供装饰。宫室可以避风雨就好了,何以要雕刻与彩画?器具可以应用就好了,何以要图画?语言可以达意就好了,何以要特制音调的诗歌?可以证明美的作用,是超越乎利用的范围的。

既有普遍性以打破人我的成见,又有超脱性以透出利害的关系;所以当着重要关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甚至有“杀身以成仁”而不“求生以害仁”的勇敢;这种是完全不由于知识的计较,而由于感情的陶养,就是不源于智育,而源于美育。(《美育与人生》)

三段引文,一是证明美的普遍性,二是证明美的超脱性,三是论述普遍与超脱是美育根据。三者,都是对康德审美无利害性观点的发挥。在现象世界中,人们通过五官感觉与对象世界发生对应关系。味、臭、肤觉属于人的生理功能,与对象“含有质的关系”即利害关系,因而是一己的,自私的,不能以美论。视、听感觉,是人的心理功能的反映,可以超越利害关系之上,是审美鉴赏力的表现,因而有“天下为公”之概。美的普遍性和超脱性,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的,都决定于与现象世界无利害关系。所以蔡元培又说:“美以普遍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马牛,人之所利用者,而戴嵩所画之牛,韩干所画之马,决无对之而作服乘之想;狮虎,人之所畏也,而芦沟桥之石狮,神虎桥之石虎,决无对之而生搏噬之恐者;植物之花,所以成实也,而吾人赏花决非作果实可食之想。善歌之鸟,恒非食品;灿烂之蛇,多含毒液,而以审美之观念对之,其价值自若。美色,人之所好也,对希腊之裸像,决不敢作龙阳之想;对拉斐尔若鲁宾司之裸体画,决不敢有周昉秘戏图之想。盖美之超绝实际也如是。”(《以美育代宗教说》)

以上是就“普通之美”而言,“特别之美”的性质,是否也是普遍与超脱?回答是肯定的。“普通之美”指优美,“特别之美”指崇高。蔡元培说,“美感本有两种,一为优雅之美,一为崇高之美”。“崇高之美,又可分为伟大与坚强之二类;存想恒星世界,比较地质年代,不能不警小己的微渺;描写火山爆发,记叙洪水横流,不能不叹人力之脆薄;但一经美感的诱导,不知不觉,神游于对象之中,于是乎对象之伟大,就是我的伟大;对象的坚强,就是我的坚强;在这种心境上锻炼惯了,还有什么世间的威武,可以胁迫他么?”(《在香港圣约翰大礼堂美术展览会演词》)蔡元培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中,也论述了美的主要分类。

称优美为“都丽之美”,称崇高为“崇闳之美”。崇闳之美分至大至刚二类,与伟大与坚强是一个意思,而且论证所举的例证也差不多。他说,“至大者,如吾人在大海中,惟见天水相连,茫无涯涘。”“其至刚者,如疾风震霆,覆舟倾屋,洪水横流,火山喷薄,虽拔山盖世之气力,亦无所施,而不知何者为好胜。”总之,由于面对至大至刚,自己显得渺小,以至于忘掉自己的存在,完全融于崇闳之美之中;另一方面,崇闳之境对我不存在生命威胁和利害关系,因而我才能抱着一种欣赏态度。“要之美学之中,其大别为都丽之美,崇闳之美(日本人译优美、壮美)。而附丽于崇闳之悲剧,附丽于都丽之滑稽,皆足以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之计较,则其所以陶养性灵,使之日进于高尚者固已足矣。”

三、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民族风格

(1)蔡元培从美学的角度,对各门艺术的特点、性能多有论述,留下了较丰富的思想。艺术美美在哪里?他从艺术的形式、内容和所表现的理想三个方面论述了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一,艺术形式要“合于美的条件”,具有独创性。所谓“美的条件”,就是诸如均齐、对称、比例、节奏、韵律、秩序、和谐等等形式美诸因素;由这些因素构成的感性形象,才能令人产生美感。蔡元培非常赞赏亚理士多德关于形式美是“杂多的统一”的见解,认为这是“至今颠扑不破”的美学原理。他说,他很不赞成旧诗和骈文把“美的条件”变成一种死板的“模式”,从而束缚了思想感情的自由抒发。但因此而完全否定格律诗和骈体文的审美价值,也是不公允的。因为这种诗体与文体的产生,是和中国的汉字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由方块汉字写成的诗文,不仅要表达意义,还有音乐的节奏、韵律以及形式美等因素,更加强了诗文的接受效果。

艺术创作从根本上说是美感形式的创作,是形式把人的情感、社会生活、自然万物表现得很美。情感、生活、自然万物,都是客观存在,唯有形式才是主观创造的。从艺术发生的角度说,情感、生活、自然万物是因,形式是果;从创作或审美的角度说,形式是因,作为内容的情感、生活、自然万物是果,内容因形式而变化,遂与自然存在不同。艺术创作不同于工业制品,每一部艺术作品都要有自己的个性,不能千篇一律,相反,需要绚丽多彩、万紫千红——丰富性、多样性。深得艺术这一审美特征的蔡元培,反复强调艺术的独创性,反对循规蹈矩。一部艺术作品,一个艺术形象,具有个性或独创性,才是美的。蔡元培批评说:“从前写字的,往往临摹古人的法帖,一点一画,依样画葫芦,还要说这是赵字哪,这是柳字哪,其实已经失去生气,和机器差不多,美在那里?图画也是如此,从前学习,往往临摹范本,圆的圆,三角的三角,丝毫不变,这亦不可算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因为“依样画葫芦”便失去了个性,也就失去了“生气”;没有了生气,哪里还能有美!不能把临摹别人的东西,当作自己的创作;临摹是学习而不是创作,创作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蔡元培认为,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本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两个门类。但到了近代由于因循守旧,拘泥旧章法,没有什么创新。“非文人名士,任意涂写,即工匠技师,刻画模仿。今吾辈学画,当21381厅用研究科学之方法贯注之。除去名士派毫不经心之习,革除工匠派构守成见之讥。用科学方法以入美术。美虽由于天才,术则必资练习。”(《在北大画法研究会演说词》)

没有“科学方法注入美术”,艺术就要失去创造力,就不可能有发展。例如中国的音乐艺术,在先秦时代极为发达,无论在创作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而“此后反似退化”。原因是社会不重视,不鼓励创新,“好音乐者,类皆为个人自娱起见,聊循旧谱,依式演奏而已。西洋音乐家,则往往有根据学理自制新谱者。盖创造之人才,非独科学界之需要,美术界也如此也。”(《在北大音乐研究会演说词》)

第二,艺术的内容要具有积极进步的思想倾向,有利于社会的文明进化,激励人生向上,寄托人生美好的理想。他在《拉斐尔》一文中指出,拉斐尔及其同时代的许多画家,虽大多取材于神话和宗教故事,而实际上却是表现现实人生,寄托美好的人生理想。他说:“中古时代之哲学,以神世界超乎人世界之上,非摆脱人世界之俗缘,不能与神契合。文艺中兴时代之理想,则由此等厌世之形式而实以乐天之内容。以为神世界即在人世界之中。故圣母马利非他,今日妇女之优美而慈祥者皆是也。基督非他,今日富同情之感而抱救世之志者皆是也。”从而改变了中古那种忧郁、古板、超人的风貌。拉斐尔画圣母、基督,不过是“自写其高尚之理想也”。而且在创作方法上,不仅善于表现“通式之美”,更能“于通式之中,表其特性”,这是对古典主义的突破。

他在《栀中国新文学大系枛总序》中说,拉斐尔“所画圣母,全是窈窕的幼妇,所画耶稣,全是活泼的儿童。使观者有地上实现天国之感想。不但拉斐尔,同时的画家,没有不这样的。进而为人生肖像,自然更表示特性,所谓‘人心不同如其面’了。这就叫神相而转成人相”。他希望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也能产生中国的拉斐尔!

蔡元培反对把文学当成个人的消遣品。他批评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多数作品缺乏积极的社会意义。从创作方面说,很多文人抱着利己、自私的动机,把文学当成“贡媚”、“进身”的工具,讨好统治者,以图自己升官发财,或者以“消遣主义的眼光”进行写作,不想想对社会是否有益,真是“不知文学为何物”了!

同类推荐
  • 以和为美

    以和为美

    “和谐文化读本”丛书共五本,包括《以和为美》《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分别介绍和论述以和为美的审美观、以和为贵的处世观、和气生财的财富观、和而不同的世界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每本书都力图以平实通俗的语言,介绍和展示中外文化中和谐、和睦、和美、和平、和顺的丰富思想,在分类归纳的基础上,分别论述其主要内涵及特征,尽可能旁征博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编辑出版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深入浅出地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为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文化提供一套可供大众阅读的基本文本。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波论:一种对世界真相和人生意义的再认识

    波论:一种对世界真相和人生意义的再认识

    《波论一种对世界真相和人生意义的再认识》分为上下两篇,共八章、十个部分,主要记录了作者对事物存在与变化真相的一点探索,以及在生活中如何思考和看待问题的一些体会,形成了一个大胆的思想体系,也是一种全新的认识方法。上篇就宇宙和物质、生命和意识等从哪来,如何运行及演变等提出了一系列与当前不太一致的观点和看法,力图跳出现有的思路与局限,对当今的一些热点和疑惑问题给出一种解释,并提供出还原世间万物真实面目的一个答案。下篇以上述理论为基础,结合作者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提出了人生中几点最基本的实质与意义,总结了在思维及认识上的一些规律和方法,希望对我们与自身、和外界的沟通及交流能有所帮助。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 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二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政治哲学史)

    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二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政治哲学史)

    本书叙述的是17世纪至19世纪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历程,阐释了具有重要历史地位与思想影响的人物如霍布斯、洛克、斯宾诺莎、卢梭、托克维尔、康德、黑格尔等人,以及政治哲学流派如苏格兰启蒙运动和功利主义等的政治哲学思想,意图勾勒出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主要轮廓,凸显这一时期核心的政治哲学论题,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和总结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历史流变、重要思想资源,以及阐明对当代政治哲学思潮的深刻影响。
热门推荐
  • 清灵山上奇女子

    清灵山上奇女子

    云雾缥缈,几根巨大的石柱直入云霄。狰狞的石壁上,竟然吊着一个茅草屋。风吹雨打……茅草屋摇晃着……烈日炎炎……茅草屋要燃着了……转眼多年,茅草屋的一角突然破开了……一条脏兮兮的腿从里面伸出来“今儿小爷我终于出来了!”
  • 那个美人有点毒

    那个美人有点毒

    我见江山多妩媚,江山应我阿玉否。重生归来,白遗玉准备N般计谋打算谋取凤位。然而,还未开始施行便又一命呜呼!再度重活,喜收两团子,坐拥一座城池……。尔等竖子看招吧!家仇国恨一起了结!
  • 不与灾厄结怨

    不与灾厄结怨

    深度妹控历险记,讲述主角卢万斯从一个偏激无知的少年一步步成长为成熟的大魔法师的历程。
  • 无法触碰的温暖

    无法触碰的温暖

    林云思知道,就算可以遇到他,就算可以陪伴他,自己终究还是个过客。“我爱你。不甘心只能旁观你的一切,所以,无论我做了什么,你都会原谅我的吧?”“我是为你而来的,Giotto。”原创女主,cp是家教里的giotto。女主三观不正,雷者误入,不喜勿喷。这是部家教同人小说,我是个新手呐,就算家教不火我也爱,靠爱发电。
  • 德川家康:霸王之家

    德川家康:霸王之家

    他,出生于封闭落后的三河地区。三岁与生母离别,六岁作为人质流寓他国。辛酸和凄苦的人质生涯,锤炼出他坚毅无比的韧性和机警沉稳的个性。成年后继任城主,但领内豪族林立,领外强敌环伺。为了在乱世中求生存,他不惜充当今川义元的炮灰,随后又率领三河武士追随织田信长四处征战。刚赢得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却不得不为取信于信长,痛心杀妻灭子。信长梦断本能寺后,秀吉抢先控制了局势。他一方面屈累代尊贵武士之膝,拜服在出身寒微的秀吉脚下;一方面埋首于在局部区域扩张势力范围。等到时机降临,他果断出击,将潜在的敌人彻底瓦解。他最大的特点,被人们总结为“忍耐”。也许为了能够与众多天才交战,这个既无非凡创造力,又无卓越天资的普通人,只能以“忍耐”来磨炼自己、提升自己。但忍耐,是为了走更远的路。他,没有创造性,倾心于模仿他人的长处,将武田的兵法、信长的果断和秀吉的策略揽于一身。他,以正直和忠诚征服了信长和秀吉,可秀吉一死,他却骤变为谲诈多端的首领。可见其正直和忠诚绝非真心为之,不过是掩盖锋芒的处事之术。司马辽太郎以流畅犀利的笔触,疏密有致地描绘了一个朝代的开创者德川家康由人质到王者的曲折一生,让读者深刻体会到德川家康,一个谋略家的高明、隐忍和狡猾。
  • 诛天大帝传

    诛天大帝传

    【热血玄幻】“天道有则,不可杀人也,违者必诛。”——天道大陆之天则。祁然意外来到天道大陆,本想平凡的度过余生,怎奈天则的存在,从此踏上一条披荆斩棘之路。“天堂也好,地狱也罢,都只是我祁然脚下的路,怎就踏不得!天道不公,我便掀翻这天。”——祁然。
  • 老婆救命啊

    老婆救命啊

    天上掉下来个神仙老婆。老婆救命啊!我正被几百人追着打啊!老婆“我马上到”老婆救命啊!我这个病人快死了!老婆“我马上到”老婆救命啊!厨房着火了!老婆“我马上到”老婆救命啊!我…老婆“滚…”
  • 穿越后我给病娇当农妻

    穿越后我给病娇当农妻

    云馨穿成小农女,一醒来发现,后娘为了二十两银子讹上了她的救命恩人——人人言传将死的赵重。她窃喜:老天真是亲爹,这丫的一死自己就是一个自由漂亮的小寡妇了!他死我不怕、死了我再嫁!只是等啊等,云馨发现赵重不仅没死,而且还越活越精神!“媳妇,听说你要再嫁?”“赵重,我配不上你,提个条件吧,放我自由。”赵重双眸一抬:进了他的门,还想要自由?新文《恶霸他成天想娶我》喜欢的收藏哈。宋青媛知道村里有个恶霸成天想娶她,故意设下赌局让自己姨父钻,可惜上辈子她不知道,这个恶霸才是真正爱她的人,辜负了他的一生。陆希景没想到那个倔强的小丫头竟然会答应嫁给自己,顿时他笑得大眼都成了一条缝:哈哈哈,那小娘们稀罕我,老子的春天要来了!
  • 你是我最好的礼物

    你是我最好的礼物

    【短篇】礼物分很多种。家人送的;朋友送的;情人送的;喜欢的人送的;不喜欢的人送的……曾经我以为她送我的礼物是世界上好的。后来遇见了你我才知道,不是我以为的,才是最好的。你,才是我最好的礼物。
  • 洪太太(程乃珊小说系列)

    洪太太(程乃珊小说系列)

    《洪太太》则是其短篇精选。程乃珊的短篇写得气韵盎然,别具风味。上海的人间风味,在她笔下显示出有血有肉的独特气质。《尴尬年华》《父母心》《黄丝带》一则则故事曾牵引过一代上海人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