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36600000049

第49章 美学的进化

我已经讲过美术的进化了,但我们不是稍稍懂得一点美学,决不能知道美术的底蕴,我所以想讲讲美学。今日先讲美学的进化。

我们知道,不论那种学问,都是先有术后有学,先有零星片段的学理,后有条理整齐的科学。例如上古既有烹饪,便是化学的起点。后来有药方,有炼丹法,化学的事实与理论,也陆续的发布了。

直到十八世纪,始成立科学。美学的萌芽,也是很早。中国的《乐记》、《考工记·梓人篇》等,已经有极精的理论。后来如《文心雕龙》,各种诗话,各种评论书画古董的书,都是与美学有关。但没有人能综合各方面的理论,有统系的组织起来,所以至今还没有建设美学。

在欧洲古代,也是这样。希腊的大哲学家,如柏拉图、雅里士多德等,都有关于美学的名言。柏氏所言,多关于美的性质;雅氏更进而详论各种美术的性质。柏氏于美术上提出“模仿自然”的一条例,后来赞成他的很多。到近来觉得最高的美术,尚须修正自然,不能专说模仿了。雅氏对于美术,提出“复杂而统一”一条例,至今尚颠扑不破。譬如我在这个黑板上画一个圆圈,是统一的,但不觉得美,因为太简单。又譬如我左边画几个人,右边画个动物,中间画些山水、房屋、花木等类,是复杂的;但也不觉得美,因为彼此不相连贯,没有统系,就是不统一。所以既要复杂,又要统一,确是美术的公例。

罗马时代的文学家、雄辩家、建筑家,关于他的专门技术,间有着作。到文艺中兴时代,文喜(Leonardo da Vinee)、埃尔倍西(LeoneBattiota Alberti)、佘尼尼(Cemimo Cennine)等美术家,尤注意于建筑与图画的理论。那时候科学还不很发达,不能大有成就。

十七世纪,法国的诗人,有点新的见解。其中如波埃罗(Borlean Despeaux)于所着《诗法》中提出“美不外乎真”的主义,很震动一时。用学理来分析美的原素,为美学先驱的,要推十七、十八世纪的英国经验派心理学家。他们知道美的赏鉴,是属于感情与想象力的。美的判断,不专是认识的。而且美的感情,也与别种感情有不同的点。如呵末(Hume)说美的快感是超脱的,与道德的实用的感情不同。又如褒尔克(Burke)研究美感的种类,说美,是一见就生快感的,这是与人类合群的冲动有关。高,初见便觉不快,仿佛是危险的,这是与人类自存的冲动有关。但后来仍有快感,因知道这是我们观察中的假象。都是美学家最注意的问题。

以上所举的哲学家,虽然有美学的理论,但都附属在哲学的或美术的着作中。不但没有专门美学的书,还没有美学的专名,与中国一样。直到一七五〇年,德国鲍格登(Alexander Baumgarten)着《爱斯推替克》(Aesthetica)一书,专论美感。“爱斯推替克”一字,在希腊文本是感觉的意义,经鲍氏着书后,就成美学专名;各国的学者都沿用了。这是美学上第一新纪元。

鲍氏以后,于美学上有重要关系的,是康德(Kant)的着作。康德的哲学,是批评论。他着《纯粹理性批评》,评定人类和知识的性质。又着《实践理性批评》,评定人类意志的性质。前的说现象界的必然性,后的说本体界的自由性。

这两种性质怎么能调和呢?依康德见解,人类的感情是有普遍的自由性,有结合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作用。由快不快的感情起美不美的判断,所以他又着《判断力批评》一书。书中分究竟论、美论二部。美论上说明美的快感是超脱的,与呵末同。他说官能上适与不适,实用上良与不良,道德上善与不善,都是用一个目的作标准。美感是没有目的,不过主观上认为有合目的性,所以超脱。因为超脱,与个人的利害没有关系,所以普遍。他分析美与高的性质,也比褒尔克进一步。他说高有大与强二种,起初感为不快,因自感小弱的原故。

后来渐渐消去小弱的见,自觉与至大至强为一体,自然转为快感了。他的重要的主张,就是无论美与高,完全属于主观,完全由主观上想象力与认识力的调和,与经验上的客观无涉。所以必然而且普遍,与数学一样。自康德此书出后,美学遂于哲学中占重要地位;哲学的美学由此成立。

绍述康德的理论,又加以发展的,是文学家希洛(Schiller)。他所主张的有三点:一、美是假象,不是实物,与游戏的冲动一致。二、美是全在形式的。三、美是复杂而又统一的,就是没有目的而有合目的性的形式。

以后盛行的,是理想派哲学家的美学。其中最着名的,如隋林(Schelling)的哲学,谓自然与精神,同出于绝对的本体。本体是平等的,无限的;但我们所生活的现象世界是差别的,有限的。要在现象世界中体认绝对世界,惟有观照。知的观照,属于哲学;美的观照,属于艺术。哲学用真理导人,但被导的终居少数;艺术可以使人人都观照绝对。隋氏的哲学,是抽象一元论。所以他独尊抽象,说具象美不过是抽象美的映象。

后来黑格尔(Hegel)不满意于隋林的抽象观念论,所以设具象观念论。他说美是在感觉上表现的理想。理想从知性方面抽象的认识,是真;若从感觉方面具象的表现,是美。表现的作用愈自由,美的程度愈高。最幼稚的是符号主义,如古代埃及、叙利亚、印度等艺术,是精神受自然压制,心能用一种符号表示不明了的理想。进一步是古典主义,如希腊人对于自然,能维持精神的独立;他们的艺术,是自然与精神的调和。又进一步,是浪漫主义,如中世纪基督教的美术,是完全用精神支配自然。

与黑氏同时有叔本华(Schopenhauer),他是说世界的本体,是盲目的意志。人类在现象世界,因有欲求,所以常感苦痛。要去此苦痛,惟有回向盲目的本体。回向的作用,就是赏鉴艺术。叔氏分艺术为四等:第一是高的,第二是美的,第三是美而有刺激性的,第四是丑的。

理想派的美学,多注重内容;于是有绍述康德偏重形式的一派。创于海伯脱(Herbart),大成于齐末曼(Kimmermann)。齐氏所定的三例:一、简单的对象,不能起美学的快感与不快感。二、复合的对象,有美学的快感与不快感。

但从形式上起来。三、形式以外的部分(如材料等)全无关系。

由形式论转为感情论的是克尔门(Kirchmann),他说美是一种想体,就是实体的形象;但这实体必要有感兴的,且取他形象时,必要经理想化,可以起人纯粹的感兴。

把哲学的美学集大成的,是哈脱门(Hartmann)的美的哲学。哈氏说理想的自身,并不就是美;理想的内容表现为感觉上的假象,才是美。这个假象,是完全具象的。若理想的内容,不能完全表现为假象,就减少了美的程度。愈是具象的,就愈美。所以哈氏分美为七等,由抽象进于具象:第一是官能快感,第二是量美,第三是力美,第四是工艺品,第五是生物,第六是族性,第七是个性。

从鲍格登到哈脱门,都是哲学的美学,都是用演绎法的。哈氏的《美的哲学》,在一八八七年出版。前十七年即一八七一年,费希耐(Gustav TheodorFechner)发布一本小书,叫作《实验美学》(Zurexperimentalen Aesthetik),及一八七六年又发布一书,叫作《美学的预科》(Vorschule der Aesthetik),他是主张用归纳法治美学,建设科学的美学,这是美学上第二新纪元。费氏的归纳法,用三种方法,考验量美:一、选择法:用各种不同的长方形,令人选取最美观的。二、装置法:用硬纸两条,令人排成十字架,看他横条置在纵条那一点。

三、用具观察法:把普通人日常应用品物,如信笺、信封、糖匣、烟盒、画幅等,并如建筑上门、窗等,都量度他纵横两面长度的比例,求得最大多数的比例是什么样。前两法的结果,是大多数人所选择或装置的,都与崔新(Adolf Zeising)所发见的截金法相合,就是三与五、五与八、八与十三等比例。但是第三种的结果费氏却没有报告。

费氏以后,从事实验的,如惠铁梅(Witmer)、射加尔(Segal)等用量美;伯开(Baker)、马育(Major)等用色彩;摩曼(Meumann)、爱铁林该(Ettlinger)等用声音;孟登堡(Munstenberg)、沛斯(Piorce)等用各种简单线的排列法,都有良好的结果,但都是偏于一方面的。又最新的美学家,如康德派的科恩(Cohn),黑格尔派的维绥(Vischer ),注重感情移入主义的栗丕斯(Th.Lipps)、富开尔(Volkelt),英国证明游戏冲动说的斯宾塞尔(Spencer),法国反对超脱主义的纪约(Guyau)等,所着美学,也多采用科学方法,但是立足点仍在哲学。所以科学的美学,至今还没完全成立。摩曼于一九〇八年发布《现代美学绪论》,又于一九一四年发布《美学的系统》,虽然都是小册,但对于美学上很有重要的贡献。他说建设科学的美学,要分四方面研究:(一)艺术家的动机,(二)赏鉴家的心理,(三)美术的科学,(四)美的文化。若照此计划进行,科学的美学当然可以成立了。

(刊1921年《北京大学日刊》。)

同类推荐
  • 普鲁斯特的美学

    普鲁斯特的美学

    马塞尔·普鲁斯特是法国20世纪初的伟大作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主要作品《追忆似水年华》奠定了其文学大师的地位,写作风格和技巧突破传统小说,本书从其人格美学、风格美学、叙事美学、小说美学、戏剧美学、时间美学、空间美学等多个方面细致研究了其艺术美学,是一本普鲁斯特美学研究的较为系统全面的专著。
  • 人生三段论

    人生三段论

    《人生三段论》是著名作家、评论家徐绍林先生几十年来所有的所思所感文集集合。
  • 释“道”(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释“道”(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你想不想知道中国古典哲学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我碰巧可以告诉你一点这方面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道德经》中的理念,按你的要求,我会尽量按照符合你脑中那种叫做“欧陆哲学”的论证形式来进行阐释。没错,我会借用你的记忆来向你阐述一种思想,你可以把这当成是对你已知的概念的一次重新整理。
  • 孔子智慧讲堂

    孔子智慧讲堂

    本书通过对孔子思想的了解,亲近和掌握传统文化,更能理解和感受孔子思想的魅力,对如何调整好自己的人生会有所帮助。
  • 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译文经典)

    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译文经典)

    “对一个地方生动或逼真的描述,也许就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最高成就。”1930年,段义孚(Yi-fu Tuan)出生于中国天津,先后在中国、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就读小学和中学,在牛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别获得地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他在明尼苏达大学执教多年。自1984年至1998年正式退休期间,他曾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分别以约翰·K.赖特地理学教授和维拉斯地理研究教授的身份担任讲座教授。段教授是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是美国地方中心的创始董事会成员,并于2012年获得著名的瓦特琳·路德国际地理学奖,该奖是地理学界的最高奖项。段义孚认为:“对一个地方生动或逼真的描述,也许就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最高成就。”段义孚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并不研究客观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现象,而是以人之生存为核心,研究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把研究重点置于人直接经验的生活世界和环境的社会建构,强调人性、人情、意义、价值和目的,关注人的终极命运,进而发现人类在生态整体中的定位以及人类与环境的本质关系。《人文主义地理学》是他作为地理学家所认识和经历的一切的见证,书中他反思了之前所有作品的内容,并将其重新呈现。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瘾.

    瘾.

    本书永久性停更,勿进。本书永久性停更,勿进。本书永久性停更,勿进。本书永久性停更,勿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不可及也

    仙不可及也

    嫦娥、西施,遥不可及,一下子成了其中之一,游戏天庭遇到帅帅的仙君,欢乐!
  • 烟雾迷住了你的眼

    烟雾迷住了你的眼

    《烟雾迷住了你的眼》这本书类似于《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进入社会后就频繁辞职,想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可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事物总是让他感到迷茫无助。他知道自己要好好努力,让父母家人过上体面的生活,可是却无从努力,原因就是他身边总是会有一帮无聊苛刻的人,这一切在他的内心深处产生十分深刻的矛盾,使他无法融入。又一次辞职之后,他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哪里,也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是什么,终日彷徨,过着没有目标的生活……
  • 至人之道

    至人之道

    一觉醒来,地球炸了,文明毁灭。找到文明毁灭的原因,复活文明,成了幸存者的使命。
  • 飞越限界

    飞越限界

    作为一名体育老师,万万没有想到,帮校医妹子搬个药箱,都能诸天万界在穿越。我的天,谁能救救我,好可怜,哪怕给个金手指?哪怕给个系统?
  • 如果在下一世遇到你

    如果在下一世遇到你

    下一世在遇到你,我一定不会再错过你!“对不起,云殇我来晚了”主子你这么欺骗苏星姑娘会不会遭报应那?“闭嘴!本王的追妻之路这才刚刚开始!”这是一个搞笑又有一点点虐情的故事俗话说虐虐更健康嘛~
  • 学长由我来守护

    学长由我来守护

    18岁的黎慕宸遇上了云千秋,那时的黎慕宸冷苦冰霜,不近女色,而唯独她。“小慕慕,给你。”“我不要。”“小慕慕!”“嗯?”“我喜欢你!”“嗯!”你我相守一辈子,不管暴风骤雨,都要在一起。
  • 半时晨光一世糖

    半时晨光一世糖

    女主,略有小名的摄影师,喜抓拍,爱逍梦如痴,爱巧克力如醉,爱狗如命,看着冷淡实际上有点小迷糊,有时候喜欢宅有时喜欢旅游,爱玩游戏。男主,墨色工作室的老板,专业很多,化妆,摄影等,腹黑型,从小就喜欢女主了,从古风圈和现实中实行追妻计划,一生追求自己的位置能高于女主心中的男神和巧克力,还有狗的地位,屡战屡败因为初见时那女孩走进他的生活,却不久就一字不堪地离开,让他找了很多年,更让他哭笑不得的她既然喜欢他员工兼好友,他只想眼里和心里都是他。在古风圈中她小有名气,之所以进这圈是因为逍梦也进了这圈,不过在这圈里她喜欢的声音除了逍梦的声音,还有一位神秘人的声音,他很少出现,但他的声音却是让人着迷,无数人捧着,可是有一天她既然能和他同一场出演,这倒是她惊喜不己,更让她惊讶的是他为她开歌会,这个让她惊慌不已。(有些人不是很理解书名,因为本文是青梅竹马类型的,而男主的名字又带晨字就半时晨光,因为女主喜欢巧克力,男主给她一生的宠溺,就是一世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