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33000000005

第5章 文献综述(3)

②变化过程

变化过程描述了个体如何进行变化,包括十个有利于行为改变的认知过程和行为过程。认知过程在早期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来自经验;行为过程在后期阶段非常重要,信息来自环境和行动。

③决策平衡

决策平衡是指从事某种行为的代价和利益估价。利益和代价每个概念分别有四种类型:自己的赞成和获利;别人的赞成和获利;自己的不赞成和损失;别人的不赞成和损失。在运动领域的干预研究发现,决定权衡的干预作用是有影响的。这八种分类是用来评价具体目标也是不可分割的。各种健康行为的阶段变化理论的结果是:在运动过程中,利益呈上升趋势,代价在整个阶段中呈下降趋势,在考虑期或准备所获得的利益明显比付出代价要多。

④自我效能

阶段变化理论成功地把Bandura的自我效能纳入其中。自我效能是指相信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完成必要的行为从而达到预期的结果。自我效能感在早期阶段对于行为变化的预测是有限的,但在运动行为变化的整个过程中呈上升趋势。Nigg和Courneya对锻炼行为的阶段发展理论研究表明,随着行为变化阶段的提高,行为获益增加,行为付出减少。在意向或预备阶段之后,获益绝对超过付出,自我效能通常是增加的。

2.2.2关于行为动机理论的研究综述

1.行为动机理论的发展

心理学对动机问题的早期研究认为,行为的动力来自本能、驱力或需要。

一些学者从生物学角度进行研究,探讨动机的遗传、神经和内分泌基础,如关于饥、渴、性、睡眠等现象的研究多从其生理机制着手;有些学者从学习角度进行研究,如从条件反射和社会模仿的角度探讨动机与学习的相互关系。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心理学的第二次革命,心理学家们开始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来研究动机,如从人的主观期待、对诱因价值的评价以及对成败的认知着手探讨动机。一方面关注动机过程中认知调节的中介作用,另一方面强调社会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与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对人类动机产生的影响。研究者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如期望价值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和归因理论等。如今研究者们又开始关注需要、动力、情感等方面。这些方面通常在潜意识层面上发挥作用,被认为是含蓄的、模糊的,与社会认知模型强调明确的、有意识的过程结合起来,两者互补,综合分析人的动机,以更全面地了解人类动机的本质。

(1)本能论

本能论是动机问题研究中所出现的第一种有关动机的理论学说。在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影响下,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许多心理学家相信人类的大部分行为由本能所控制。也就是说,人们行为的原动力是天生和固有的,个体的种种行为归结为本能。本能说曾一度在动机心理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

本能说最强有力的鼓吹者是着名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1926),他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本能的。本能并不只是以特殊方式行为的倾向,而是包含了认知、情感和意动成分。麦独孤认为驱动和维持行为的动力都是本能,是人脑中存在的某种固有的、遗传的倾向,是一种不能观察的原动力。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动机理论也认为动机是心理的能量,个体内部的动力是行为产生的原因。他提出的“力比多”概念与动机有着非常相似之处,认为人们心理活动的原动力是人类天生所固有的本能驱力所决定的,人类的基本驱力是性和攻击。强调人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有性的色彩,都受性本能冲动的支配,在性后面有一种潜在的“力比多”,是驱使人去追求快乐感的动因。并提出人类的基本动机结构就是本能驱力与防御机制的相互作用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看到了人类动机行为与动物的区别,看到了人类行为动因的根源。他将人类复杂多样的需要进行了区分和概括,尤其是成长性需要和缺失性需要的区分。马斯洛的理论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也不能忽视其局限性。首先,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远不止马斯洛所指出的几种,人类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个体差异性。另外,需要是-种缺失或要求什么的状态,它还不能成为动机。要成为动机还必须与行为的目标相联系,从而明确需要满足的方向,并获得发动行为的能量,形成驱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动机作用。因此,把需要的研究与动机等同起来是错误的。准确地讲,需要在动机过程中的真正位置应是“行为动机的根源”。

然而,本能在人类的动机行为尤其是社会动机行为中并不起主要作用。虽然本能对自然动机起着主导作用,是自然动机的源泉,但由于自然动机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纯粹的自然动机几乎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无不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或社会动机的调节。所以,本能论只具有从理论上对自然动机进行解释的意义,而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如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的吃饭行为已不纯粹是一种本能行为,人们一般是定时定点在食堂就餐,而不是饿了就吃。在很多情况下,吃饭行为并不是由躯体的饥饿感觉引起的。因此,我们说,本能论者没有把握住人类行为的动机本质。用本能这种不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动机来解释人类广泛的复杂的社会行为,必然会犯生物决定论的错误。

(2)驱力论

20世纪行为主义兴起,强调行为是对环境刺激的反应,创立了刺激-反应心理学。该学说认为动机可以从行为的结果中得到结论。20年代末,行为主义理论家们提出驱力概念。驱力理论最早是由伍德沃士(R.S.Woodworth,1918)提出的。他认为有机体在环境中产生许多生理需要,在需要缺乏时,有机体内部产生一种称之为内驱力的刺激。这种刺激引起反应,释放一定的能量或冲动,组织和推动行为获取需要的满足。

20世纪30年代,赫尔驱力理论的发表(1943,1951,1952)是驱力理论发展的高峰。赫尔用数学理论描述了行为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成分如何相互作用而产生行为,并且从生理上解释人是如何控制学习和行为的。他的驱力刺激概念实际上是将内部驱力与外在刺激联系了起来,在当时的条件下,能认识到这一点,应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赫尔的驱力论为动机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现在看来,赫尔的驱力概念与我们所持的动机概念仍有相当大的差距。首先,这是因为只具有驱力这种内在的动力仍不能构成动机的全部。

内在动力只有与外在诱因相协调时,动机概念才能产生。其次,被现代认知观所重视的自我调节中介作用在此仍然严重地被忽视。

(3)诱因论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强调行为主义理论中奖赏的强化作用。他对有关强化量、强化程序等问题作过详细的探讨,并总结出强化的规律,如可变比例强化优于固定比例强化等。这些研究使人们对如何从外部激励人的行为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然而,就动机问题而言,斯金纳等人的诱因论还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和不足,他们都把诱因看作一种外在的牵引力。而在我们看来,动机是一种内在的力量。诱因的实际动机作用在于通过自我调节作用将外部激励转化为个体的内在要求和激励因素。不然的话,诱因在不为个体所知晓的情况下,就不能发挥其作用,而只能算作一种影响行为的外在因素。因此,我们说,诱因论像行为主义者的其他理论一样是一种外因论。诱因论者虽然看到了诱因的激励作用,却没有弄清其作用的内在机制。

(4)认知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动机研究逐渐从行为主义向认知方向转换。动机来源于有机体对于未来的期望和目标的选择。于是人们研究的兴趣集中到认知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功能方面,探索动机的内在过程。他们认为动机是认知的一种功能,来自外界的信息,经过大量的认知活动,形成观念从而引起行为、改变行为和推动行为。

早期的动机认知理论集中于将达到目标的期望作为行动的决定因素。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认识到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提出“认知地图”的概念来解释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调节,使其行为朝向目标或回避目标,而对未来产生期望并提出了期待是强化、首因和近因的函数。

而早期动机认知理论的奠基人勒温对目标的期望与托尔曼不同,他将一个人对自己要达到的目标程度的估价称为志向水平即成功的期望。期望越大,志向水平越高;期望随目标达到而增长,随失败而下降。海德(F.Heider)的目标期待是在成就范围内,个体对自己能力水平的高低、努力的程度以及任务难度的认知推断。如果人们认为自己能力高,付出的努力大,任务容易时,就会产生成功的期望。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主要运用认知观点来解释人类的这种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动机。他的理论认识到了成就行为中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双重作用,并试图通过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等多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来解释人类复杂的成就行为的动因。这种理论应该说比驱力论、诱因论都有所进步,看到了认知中介因素对动机行为的作用,反映了认知动机理论的特点。但是,由于这种理论没有探明动机作用的内在机制,没有弄清影响成就动机的各因素之间的真正关系,所以,这种理论对人类成就行为动机的解释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尽管这种理论有一整套的数量关系研究和严密的符号推理系统,但远远不能用来解释人类复杂的成就动机行为。

20世纪70年代,韦纳(Weiner,1971)用归因理论重新解释成就动机,系统地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他证明了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思维活动过程中的中心要素,采取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归因理论以认知的观点看待动机,认为动机是思维的功能,强调人们对环境、事件的主观知觉评价,认为人们关于行为结果的因果知觉直接影响他们随后的情感、期望和行为。在后继的行为前必定要个体对前次行为做一归因,才能更主动更积极继续进行后面的行为。归因有不同的归因方式,有归于内部可控的、内部不可控的、外部可控的、外部不可控的。20世纪80年代,韦纳将归因的认知结构与情感的动力过程紧密结合起来,重视情绪的主观价值意义和动机作用,进一步建立情绪归因的动机理论,在反映人的动机的主观意识上前进了一大步。但是,他忽略了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同时,也没有突出主体整个意识在动机中的作用。

(5)综合论

在现代动机的研究中,早期的驱力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等大部分已经消亡,而各种动机认知理论:归因、效能感、控制感及目标思维相互关联的认知概念成了目前主要动机理论的基础。

成就动机仍是动机研究的中心。目前在成就研究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观点——目标理论。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洛克(E.A.Locke)在研究中发现,外来的刺激(如奖励、工作反馈、监督的压力)都是通过目标来影响动机的。目标能引导活动指向与目标有关的行为,使人们根据难度的大小来调整努力的程度,并影响行为的持久性。于是,在一系列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洛克于1967年最先提出“目标设置理论”(Goal Setting Theory),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对动机的激发不是目标直接调节个体的动机和行为方向,而是通过动机调节者的自我反应激发的。也就是说,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这种使需要转化为动机,再由动机支配行动以达到目标的过程就是目标激励。目标激励的效果受目标本身的性质和周围变量的影响。该理论提出以后,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加以发展,使之成为内容逐渐丰富和影响越来越大的新的激励理论。

社会认知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1977)在社会认知理论中提出自我效能感的观点,自我效能是指个体组织和执行某个目标活动所达到的水平或从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潜在的主观因素而不是一个确定值。所以,对个体的行为等机能活动产生影响的,不是这种能力本身,而是主体对它的感受,即自我效能。个体自我效能感主要有四个来源:成功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导以及面临某一任务时的身心状态。作为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主观信念,自我效能感在诸多情境中都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它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影响人们对完成任务将要付出的努力;影响人们在面临挑战时的坚韧性,也使人们对眼前的任务感到焦虑或自信。可以说,自我效能感是主体自系统的核心动力因素之一。最终个体潜能能否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自我效能感与实际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的相符与协调。

同类推荐
  •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教师角色转变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教师角色转变

    秉承从小树立“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主要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广大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体育锻炼兴趣,形成体育锻炼习惯,进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是一种新兴的体育活动形式。
  •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运动与强身健体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运动与强身健体

    秉承从小树立“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主要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广大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体育锻炼兴趣,形成体育锻炼习惯,进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是一种新兴的体育活动形式。
  • 飞鱼弄影——游泳(课外雅致生活)

    飞鱼弄影——游泳(课外雅致生活)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练功要诀及圆能功

    练功要诀及圆能功

    气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主要讲究调整自然之气和先天之气和谐的关系,中国气功中先天之气是禀赋于父母、循环在人体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中的元真气。
  • 全世界聪明人都在玩的500个经典思维游戏

    全世界聪明人都在玩的500个经典思维游戏

    地球最出色的思维游戏,让你越玩越聪明,智商飙升!充分发掘你的大脑潜能,让你在经典的思维游戏中越玩越聪明,越玩越成功,彻底改变自己,彻底改变人生。地球上最匪夷所思的思维游戏,零距离挑战你的智商,玩到你崩溃!
热门推荐
  • 满城飘飞的蒲公英

    满城飘飞的蒲公英

    就在这一天里,整个城市不知被何物所笼罩,飘飞满地的那是什么?
  • 斗罗大陆的13系统

    斗罗大陆的13系统

    看看就可以了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因为我是斗罗大陆的粉所以这方面的书我都看的差不多了,没有可以看的了自己安排一下自己
  • 本书作者最靓

    本书作者最靓

    林园芫不小心穿进了自己八岁写的沙马特小说书里,自己离开了虐待人一流的腹黑男主和从小一起长大的的苦情男二过上了性福生活
  • 人鱼公主的逆世爱恋

    人鱼公主的逆世爱恋

    她冷心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人鱼国公主,但却为了救自己心爱之人,将自己身体里拥有的灵血奉献出去,只为了那个自己爱的人,但得到的却是………倾尽一切,转世,再度归来,风华绝代。又赢得了万千人的仰慕,但不想再次遇到那个他,且看她是接受现在的爱,还是继续爱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龙珠之新生赛亚人

    龙珠之新生赛亚人

    一个简洁的流星.一个短短的许愿..让他的世界改变了.当他成为一个介入者.又将激起怎样的风暴..“弗利沙.打不过你还躲不起吗?”..“纳尼.拉蒂兹挂了.贝吉塔你竟然要我和你组队去地球杀人?”...“啧啧.你问我超级赛亚神是什么感觉?我会告诉你吗?”..一本自我创作(含有大量新创点子.接受能力差.没耐心的最好勿入.保证不会出现龙珠以外的东西。【剧情含真实理论.有挫折.有困难.非一帆风顺!!有些地方看出BUG之类的问题可以书评说.但希望别动不动用无素质的语言来恶心人】)的小说.不喜误入.成长流.【非无敌流】.女主或许没有.或许只有一个..没有第三可能..所以看清再进入!别到时候来书评区乱叫!(严重声明:旧思想.封建.保守者勿入!如果要看.那就别给我用你那旧思想来扯!非理智读者勿入.这里不需要“愤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终极天穹

    终极天穹

    天穹大陆人人练武,各种种族生活在这块大地之上,强者林立。一场瘟疫,一个奇怪的婴儿,他将给这个大陆带来什么样的精彩绝伦的演出,有将引出如何千奇百怪的事件龙蛇混杂,千奇百怪,他能否找出自己的身世?能否登凌绝顶!
  • 寸爱成殇

    寸爱成殇

    一个特殊的家族、一个特别的医院,一个连接古今的通道通往何方,一个名为“天定”的木镯定的又是什么?跟男主在一起的就一定是女主?因为他是男主就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萧于之:我喜欢你,所以甘愿为你做一切,我喜欢你这件事与你无关,所以你不必愧疚。云子卿:爱情的坟墓不是婚姻,是你的不信任。墨殇:我后悔了,告诉我,还是太晚了吗?墨随风:我的信仰,我不敢动。你就是我的信仰,我又怎么敢去招惹你。云子风:在你提出分手的那一刻,你就已经失去了让我追问为什么的资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