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28200000002

第2章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渊源(1)

人类文明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但历史条件本身并不能自发地形成任何思想和学说,思想理论必须从已有的人类文明中吸取养分,在充分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而成。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是在继承和吸收前人丰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为深入研究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我们从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入手。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际分工”、“世界历史”和“国际贸易”理论;列宁的对外开放思想和“新经济政策”的伟大实践;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中国先进人物的对外开放思想,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开放思想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强,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国际分工”、“世界历史”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虽然受客观条件的制约,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也不可能对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利用资本主义的发展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做出具体的探讨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观点可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上对外开放思想的萌芽。一般而言,对外开放是通过世界市场来进行的,而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由于国际分工,国际分工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马克思看来,由“生产力—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可以逻辑推导出“世界历史”范畴,并且对外开放在“世界历史”背景下成为可能。

1.“国际分工”理论

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当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生产和贸易范围不断扩大之时,国际分工就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一,国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国际市场是分工国际化的必然结果。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以自然分工为基础的氏族部落之间只有简单的商品交换。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社会剩余,社会内部分工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成为经常性的活动,这种趋势的发展导致国内市场的最终形成;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的规模日渐扩大,社会内部分工已经无法满足更加广阔的市场纷繁复杂的需求。早在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发现:“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当国内市场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时,国际市场便形成了;当国内分工已经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时,国际分工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第二,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分工国际化和世界市场形成的关键。马克思强调工业革命对国际分工,进而对世界市场产生的巨大影响。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文中,阐述了机器大工业与国际分工及经济关系国际化之间的关系,指出:“在英国,机器发明之后,分工才有了巨大的进步,这点无须再来提醒。例如,过去的织布工人多半是至今我们还可以在落后国家里看到的那些农民。机器的发明完成了工场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属。从前结合在一个家庭里的织布工人和纺织工人被机器分开了。由于有了机器,现在纺织工人可以住在英国,而织布工人却住在东印度。在机器发明以前,一个国家的工业主要是用本地的原料来加工。例如,英国加工的是羊毛,德国加工的是麻,法国加工的是丝和麻,东印度和列万特加工的则是棉花,等等。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总之,机器对分工起着极大的影响,只要一种物品在生产中有可能用机器制造它的某一部分,生产就立即分为两个独立的部门。”在这里,马克思认为工业革命对国际分工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表现就是生产部门的细化和一些新兴生产部门的诞生,对此,马克思指出:“机器生产用相对少量的工人所提供的原料、半成品、工具等的数量日益增加了,与此相适应,对这些原料和半成品的加工就越分越细,因而社会生产部门也就越来越多样化。机器生产同工厂手工业相比,使社会分工获得无比广阔的发展,因为它使其所占领的行业的生产力得到无比巨大的增加。”另外,“在工人人数相对减少的情况下,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增加,使那些生产在较远的将来才能收效的产品的工业部门中的劳动扩大了。一些全新的生产部门,从而一些新的劳动领域,或者直接在机器生产的基础上,或者在与机器生产相适应的一般工业变革的基础上形成起来。……这类工业主要有煤气业、电报业、照相业、轮船业和铁路业。”而且,“采取机器的直接结果是增加了剩余价值,同时也增加了体现这些剩余价值的产品量,……社会产品中有较大的部分变成剩余产品,而剩余产品中又有较大的部分和多样的形式在生产出来和消费掉。……大工业造成的新的世界市场的关系也引起产品的精致和多样化。不仅有更多的外国消费品同本国的产品相交换,而且还有更多的外国原料、材料、半成品等作为生产资料进入本国工业。”可见,工业革命极大地丰富了国际市场上商品的种类,这也是国际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三,分工的国际化是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使世界经济打破国界走向一体的思想,明确指出:“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国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来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文学。”“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这里虽然直接论述的是资本主义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不断向世界各地不断扩张,但是,对人类社会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却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资本的扩张,最终形成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体系,也随之形成了国际关系格局。但从整个逻辑体系来看,他实质上把世界市场形成及由此而来的各个国家的对外开放,看成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必然趋势。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每一个国家要求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足,必须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客观要求,在不断深化的国际分工体系中,积极主动地打开国门,在互相联系、彼此依赖、相互影响的国际经济大系统中找到自己的角色。

2.“世界历史”理论

生产力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原始积累的进行,促使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到18世纪后半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现工业革命,从而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最终形成了国际分工基础上的世界市场。大工业生产需要国外市场提供原料;同时,工业产品也需要在世界各地销售,西方列强的殖民主义政策,导致广大落后的亚非拉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使这些国家变为工业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地,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即一部分国家或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而另一部分国家或地区主要从事工业生产。这样,“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活史”,历史由孤立的、民族的、地区性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

基于这种认识,马克思提出了世界历史概念,即“……世界历史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这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在他看来,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经济基础是“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脱离了本国基地的大工业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他还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为,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详细考察了中世纪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在他们看来,随着生产力发展,首先是“城市彼此建立了联系,新的劳动工具从一个城市运往另一个城市,生产和交往间的分工随即引起了各城市间在生产上的新的分工,不久每个城市都设立一个占优势的工业部门。最初的地域局限性开始逐渐消失”,并导致不同城市之间工场手工业飞速发展。到17世纪中叶,由于巨大的国外市场需求刺激,英国工场手工业领域诱发了“大工业把自然力用于工业目的,采用机器生产以及实行最广泛的分工”从而最终“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在此基础之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深刻地指出,“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源在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也由于这种“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随着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已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并且“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那么,我们必须在世界的总体联系中考察社会主义及其社会经济生活实践。早在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和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时,分析了机器大工业对促进各个国家间互相交往以及形成世界市场的积极作用,并且指出,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不可能在闭关自守的状态下得到发展,特别是东方落后国家要想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吸收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他们分析俄国之所以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根源在于俄国与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代的东西,它为用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来改造俄国的前资本主义的落后状态提供了客观可能性和必要性。

马克思指出,“俄国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农业公社’保存到今天的欧洲惟一国家。它不像东印度那样,是外国征服者的猎获物。同时,它也不是脱离现代世界孤立存在的。一方面,土地公有制使它有可能直接地、逐步地把小土地个体耕作变为集体耕作,并且俄国农民已经在没有进行分配的草地上实行着集体耕作。……另一方面,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如果说土地公有制是俄国‘农村公社’的集体占有制的基础,那么,它的历史环境,即资本主义生产和它的同时存在,给它提供了大规模地进行共同劳动的现成的物质条件。因此,它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享受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

同类推荐
  • 美国人眼中的国共内战:把握中美关系大局

    美国人眼中的国共内战:把握中美关系大局

    1947至1950年是美国与中国外交关系最为关键的年代,如何面对瞬息万变的中国政局发展,一直是美国思索的外交主要议题之一。基于共同的反共理念,美国当然希望国民政府能稳定中国政情,以便对抗苏联在东亚的扩张。但事与愿违,国共在战后的对抗过程中,国民党虽然最初胜券在握,但最后却败退台湾。这种诡谲多端,甚至始料未及的中国政局,深深困扰着杜鲁门政府的对华外交政策。探究这个时期杜鲁门政府是如何制定对华政策,以面对风云莫测的中国政局的,是一项颇具意义的课题。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存在着外交与军事上的考量,前者以国务院为主导,后者则以国防部与其所属的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为咨询对象。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集中在探究美国军方,尤其是参谋首长联席会议,究竟以何种角度协助杜鲁门政府制定对华政策的。探究军事单位在美国政府对华政策上所扮演的角色,和传统上以国务院的角度为切入点,是有所分别的。
  •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手册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手册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本书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新文件精神,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联网+”环境下思政教育新媒体应用、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实践,每章列举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文后附有思想政治工作相关重要文件内容,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参考书。
  •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之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之路

    本书包括正确理解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内涵、反腐倡廉建设是执政党面临的重大政治任务、充分肯定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和所获得的基本经验等内容。
  •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标准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标准

    党员标准就是党章对党员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它由入党资格、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以及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三部分组成。坚持党员标准,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与先进性,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国共产党有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不同角度对党员标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认真对照党章的要求,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符合党员标准,哪些地方还存在差距,从而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改进,完善自己。
  • 可控的紧张:中日美之间的认知与误认知(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可控的紧张:中日美之间的认知与误认知(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尽管谁都不愿意看到对抗,但中美日三边关系在过去几年里动荡不迭,相互之间的“误认知”是主要动因。中美日需要相互了解对方的逻辑,理解每个国家的决策都是在国内政治的环境下做出的,并在此基础上相互适应,找到共存之道。
热门推荐
  • 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

    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

    近日,特约记者对腾达集团总裁裴谦做了专访。腾达集团目前估值已达千亿级别,业务涉及游戏、互联网、数码硬件、文化传媒、餐饮等多个领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裴谦,也被视为“绝世好老板”、“不世出的投资奇才”、“天才游戏制作人”,拥有“无为而治的管理才能”和“对行业风向的精确洞察力”。面对记者,裴谦大吐苦水。“我真不是什么商业奇才啊!”“我的成功,完完全全都是运气使然!”“我最初的目标,只是想亏光五万块而已……”看,商业天才的人生就是这么的谦虚而又低调。书友群:1064135703(新群)893157567(已满)
  • 时而冬暖

    时而冬暖

    “染染,好久不见。”“额……”某女无语,“我昨天刚进组……”“是吗?好像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一样。”别人眼睛里面一无是处的苏染染,在季晨心里就是个含在嘴里怕花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宝贝。“老公,我真的好喜欢你啊。”“哦?只是喜欢吗,嗯?”季晨轻轻撕咬她的耳垂,翻身,一夜风花雪月。“季!晨!你个禽兽!”
  • 姊妹情

    姊妹情

    在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城市里,有一个中等阶层家庭,家有三姐妹。由于小妹莉莎比两个姐姐小十来岁,而深受父母和两个姐姐的呵护、宠爱、甚至是溺爱。
  • 清风阁的阁主

    清风阁的阁主

    开局无敌,重生更无敌了,为了心爱的女子,也是挺棒的【因为作者是个初中生,所以会经常断更,不喜勿喷,书群:598681091】
  • 滴水润人心

    滴水润人心

    一个温柔恬静的女孩,一个阳光帅气的男孩,幼时的两个人相识,又分开,后来他们在青春中相遇,在生活的点滴中成长“滴水润人心”
  • 我欲为帝

    我欲为帝

    无名小卒欲求称帝,达仙神之首,帝王之尊!万仙群神皆为臣且听我号令,行我命令,随我诛魔,护我大陆
  • 逆世虫皇

    逆世虫皇

    一个农村小子意外在大山里捡到一本经书,从此开启了他穿梭两界,左右逢源的精彩人生。
  • 欲火归来:残废三小姐

    欲火归来:残废三小姐

    “朝这里开枪,帝家便是你的。”那日,她笑着让那人将自己送上黄泉路,岂料上天垂怜,让她穿越成帝家三小姐。然而,穿越就穿越,给她弄副残废的身子是要闹哪样!这是在玩她吧!俗话说得好,天无绝人之路,帝妗汐便开始了寻医之路。“我答应治好你,但是......”某人妖孽的脸上勾起一抹邪魅的笑,“我、要、你。”“......”
  • 误撞大明星

    误撞大明星

    一个是平凡的灰姑娘,一个是连上帝都嫉妒他美貌的模特界新宠儿,原本永远都不会有交集的两个人却因为,她前男友出轨,为了报复想要把颜料泼到前男友车上的她,结果居然巧合误泼到他这个明星的身上,因此两个人结下梁子,原本应该温柔又完美的王子没想到居然也有邪恶腹黑的一面。。。不知是幸运还是倒霉,她在路边救下一位老人居然是知名企业的董事长,老人的孙子虽说是上门道谢,却摆着一张臭脸让她别想飞上枝头变凤凰。。。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她只不过是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大学生,怎么会就这么掀起了波澜呢。。。一个是笑容阳光的完美王子,一个是财团富二代到底哪个才是她的真命天子呢?
  • 捕心猎人

    捕心猎人

    捕捉人心,猎获芳心,一场场心性经历,他的心境也随之变化。乐观、腹黑、邪气、冷酷、霸气,现实逼迫他不断改变,去应对随之而来的事故、情欢与变迁。混世魔王懵懂闯都市,算计死人命不偿命,智斗职场、商场与情场,不惧团伙、专权与土豪。这就是一位都市青年爽快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