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18000000016

第16章 英国对朝鲜战争的反应(1950-1953)(1)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英国加入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干涉朝鲜。伦敦和华盛顿一样认为,苏联在幕后策划了朝鲜战争的爆发,因此,西方国家应坚决遏制苏联的扩张企图。但是,英国政府反对美国要把战争扩大到中国的做法。在这一问题上,英国官员不断向美国决策人施加压力,希望把战火限制在朝鲜半岛,并尽快通过谈判结束冲突。在围绕战争规模上所表现出的英美分歧构成了整个朝鲜战争期间国际关系矛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根据英美外交文件,探讨英国对朝鲜战争的反应,着重论述伦敦在约束华盛顿的扩大战争企图,以及在尽早实现朝鲜停战等问题上所起的作用,并分析决定英国政策的因素。

二战后,在英国外交政策的天平上,欧洲的分量居首位,中东次之,远东较小。1949年2月,英国外交部成立了一个类似美国国务院以凯南为首的政策计划室的机构,即常设副外交大臣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常设副外交大臣牵头,负责规划英国的长期外交战略。3月,该委员会在一份政策文件中重申,鉴于对抗苏联的需要以及英国对美国的经济依赖,英美关系是英国外交政策的关键。4月,该委员会又在一份有关中东政策的文件中指出,不管是平时还是战时,从战略角度看,中东都处于交通中枢,是防卫非洲和印度洋的屏障;从经济上看,中东的石油和棉花对英国战后的经济复兴“至关重要”。

战后,英国视远东为美国的势力范围,伦敦主要关心香港的地位,保护英国在华经济利益,寻求恢复与日本的商业关系,并通过远东委员会来影响对战后日本的处理。朝鲜对英国来说,既无经济利益,又无战略价值,其意义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

朝鲜战争爆发后,出于在东亚遏制苏联的考虑,英国支持美国对朝鲜的干涉。英国官员认为,苏联是北朝鲜背后的支持者。英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支持美国提出的要求北朝鲜把军队撤回到三十八度线以北的议案。但是,当美国于6月30日要求英国派军队入朝时,英国政府内部起初是有不同意见的。英国军方对派兵去朝鲜感到为难,因为英国在亚洲承担的安全义务已经够多了,马来亚的反政府骚乱迫使英国增加在东南亚的驻军,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的胜利又使英国不得不加强对香港的防卫。英国参谋部认为,英国在远东的军事布置已经“摊得太开”,不够使用,因而不情愿出兵朝鲜。但外交部却主张出兵。副外交大臣皮尔逊·狄克松(Pierson Dixon)认为,不出兵不利于英国在远东问题上约束美国,出兵可保证英美在朝鲜问题上的经常磋商。他指出,如果朝鲜局势恶化的话,美国有可能考虑使用核武器。因此,在适当的时候,英国应该让美国人保证,不经过和英国的预先协商,美国不使用核武器。7月15日,克莱蒙特·艾德礼(Clement Attlee)首相说服内阁同意从香港调两个步兵营去朝鲜。截至11月,英国在朝鲜的部队达到三个旅。

在战争初期,英美之间的分歧很快就暴露出来。英国尽管支持美国干涉朝鲜,但却坚持反对美国要把战争扩大到中国的倾向。许多英国官员对美国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的决定深感不安。他们认为,这一举动是危险的,朝鲜冲突的扩大将使美国陷入一场“错误的战争”,从而导致欧洲防务松懈,给苏联以可乘之机。同时,英国正在寻求同中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不希望朝鲜战争的升级使中英关系恶化。1950年7月6日,艾德礼首相致电美国总统杜鲁门,明确提出英国“深为关切”苏联通过朝鲜战争而使西方阵营陷入朝鲜半岛的企图。

7月7日,英国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Ernest Bevin)致电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Dean Acheson),指出美国在朝鲜的行动可望获得“世界舆论的衷心支持”,但是美国对台湾的政策却很难得到国际的认可,因为许多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担心,一旦北京夺取台湾,战争将会扩大。贝文认为,美国在公开声明中应着重朝鲜问题,而不应提及台湾问题,否则,支持美国的国际阵营将会出现分裂。英国官员希望通过谈判寻找解决朝鲜冲突的办法,他们要求美国调整对华政策,考虑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同意接纳它进入联合国,以此换取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合作。

在和杜鲁门商量过以后,艾奇逊于7月10日给贝文一份措词强硬的复电,拒绝在中国问题上让步。他认为:“以中国为先锋的共产主义目前已经开始执行进攻亚洲的政策,其近期目标是朝鲜、印度支那、缅甸、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中期目标是香港、印度尼西亚、开罗、印度和日本。”艾奇逊声称,西方的“暂时让步”不可能改变共产党的政策;第七舰队的任务是使台湾“中立化”,而不是占领台湾。他强调说:“鉴于目前亚洲的形势,我们不愿看到台湾被北京夺去”;美国反对台湾被美国的敌人用作针对美国的基地。

与此同时,英国外交官开始和苏联官员接触,寻求和平解决朝鲜战争的办法。7月6日,英国驻苏大使戴维·凯利(David Kelly)会见苏联外交部副部长安德列·葛罗米柯(Andrei Gromyko)。艾德礼和贝文建议美国也寻找机会和共产党国家谈判,以结束战争。7月11日,美国驻英国大使路易斯·道格拉斯(Lewis Douglas)会见贝文,告诉他艾奇逊拒绝和中共谈判。道格拉斯说,艾奇逊认为和中共谈判将给苏联这样一个印象,即“西方正在削弱自己抵抗侵略的决心”。道格拉斯还告诉贝文,美国认为英国的谈判建议会对英美关系带来“严重影响”。

艾奇逊的强硬态度使英国外交部官员大为不满。在贝文生病期间,代理他负责外交部事务的肯尼思·杨格(Kenneth Younger)说:“目前好战分子似乎在美国占了上风。”他认为,英国应该告诉美国人,“印度、缅甸,可能还有其他亚洲国家,将必定会拒绝美国的台湾政策”。作为工党左翼的杨格,要比贝文更不怕顶撞美国。

7月15日,贝文再次致电艾奇逊,阐述英国对中国问题的看法。重申分裂中苏的最好办法仍是保持中国和西方的关系。贝文强硬地说,西方不应该给中国留下这样的印象,即中国在西方眼中已经“不可救药”了,中国已经没有希望再和西方建立联系了。贝文警告,西方对中国的强硬政策只会将中国进一步推向苏联。

9月15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率军在仁川登陆。10月2日深夜,周恩来总理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要印度转告美国:如果美军越过三十八度线,中国一定要管。英美在“联合国军”是否应越过三十八度线问题上很快出现分歧。英国外交部非常重视北京的警告,但麦克阿瑟却视中国的警告为“虚张声势”。他吹嘘说随时准备给进入朝鲜的中国军队以迎头痛击。他还威胁说,如果中国介入朝鲜战争,他将轰炸东北。

麦克阿瑟的骄横和狂妄使许多英国官员忧心忡忡。副外交大臣罗杰·梅金斯(Roger Makins)指出,麦克阿瑟的行为有可能在东亚导致一场全面战争,这样一场战争将会像一个“流脓的疮伤耗尽西方国家的力量,并削弱他们应付出现在其它地区的危机的能力”。10月4日,英国参谋部向艾德礼建议,“联合国军”应在三十八度线以南停留一至二周,以使西方外交官得以争取和中国谈判解决朝鲜问题。艾德礼赞同这一建议,但他要在同贝文讨论过以后,再决定是否向美国人传达英国军方的这一建议。10月5日,艾德礼和贝文会商。贝文的看法是:艾德礼不将英国参谋部的建议传达给美国人,但英国应该要求美国人保证:麦克阿瑟把战争限制在朝鲜境内,并且不轰炸东北和西伯利亚。艾德礼采纳了贝文的主张。

有两个因素导致贝文不愿意在“联合国军”是否越过三十八度线的问题上向美国施加过多的压力。首先,西欧防务合作谈判正处于关键时刻,在重新武装西德问题上,美国和法国有分歧,英国支持美国的立场。贝文不愿此时在朝鲜问题上过多地刺激美国,从而影响英美在西欧问题上的合作。其次,1950年是美国的中期选举年。11月,国会选举在即,共和党正抓住杜鲁门政府在远东问题上的挫折(特别是所谓的“丢失中国”问题),攻击民主党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图从民主党手中夺过对国会的控制权。贝文9月份刚在纽约呆了两个星期,出席联合国大会,所以对美国的国内政治形势很熟悉,知道杜鲁门政府的狼狈处境。贝文意识到,英国如果在这个时候过分批评美国政策的话,会使杜鲁门政府在国内政治上处境更不利,甚至可能再度引起美国的孤立主义的情绪,从而危及美国对西欧防务的承诺。

随即,贝文指示英国驻美大使奥利弗·弗兰克斯(Oliver Franks)向美国国务院提出三个问题:(1)美国的政策是否仍是将战争限制在朝鲜?(2)华盛顿是否明确指示麦克阿瑟不要袭击中国东北和苏联西伯利亚的目标?(3)在联合国大会即将提出的“八国提案”和麦克阿瑟在朝鲜的军事行动之间是否应有一个时间差距?10月6日,美国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迪安·腊斯克(Dean Rusk)对这三个问题给以肯定的答复。

麦克阿瑟无视中国的警告,于10月7日挥师跨越三十八度线,向朝中边境进犯。为拯救朝鲜共产党并保卫中国的安全,中国于10月19日派兵进入朝鲜,并于10月25日发起反击美伪军的第一次战役。英国官员对这一事态的发展极为恐慌。英国外交部要求华盛顿同意由联合国邀请中国派代表到纽约,讨论停火以及朝鲜战争问题的解决办法。

从11月6日起,麦克阿瑟不断要求华盛顿同意他使用空军轰炸中国东北的军事基地。由于美国先前已向英国保证,美国在朝鲜以外地区采取军事行动以前,先和伦敦通气。所以,艾奇逊于11月13日指示美国驻英使馆征询英国的意见:美国飞机是否可以在和中国飞机交战时进入东北?与此同时,艾奇逊还指示美国驻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大使馆,要他们就同一问题征询这些国家政府的态度。11月16日,贝文明确答复美国,英国不同意美国飞机进入中国东北。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反对美国飞机越过朝中边境。由于盟国的反对,再加上美国政府内部对此问题有不同意见,结果杜鲁门政府没有允许美国飞机进入中国境内。

11月13日,英国参谋部在内阁会议上提出在朝中边境北朝鲜一侧建立“非军事缓冲区”的建议。贝文立即表示赞同。他认为,这个建议是消除中国人的恐惧的好办法,同时还可以向亚洲的舆论说明联合国军对中国没有威胁。贝文立即指示英国驻美大使弗兰克斯就“缓冲区”的建议征询艾奇逊的反应。11月15日,弗兰克斯和艾奇逊、腊斯克会谈,艾奇逊表示对“缓冲区”的设想“有兴趣”。尽管艾奇逊表面不反对英国提出的“缓冲区”建议,但实际上,他认为这个建议没有什么价值,因为他确信中共是好战的。

印度和加拿大也对“缓冲区”的建议反应积极。他们主张由联合国大会通过一个决议,提出建立“非军事缓冲区”的问题。艾奇逊则要求在麦克阿瑟的攻势有分晓以前,不在联合国提出这一建议。贝文同意艾奇逊的意见。英国的“非军事缓冲区”建议最后之所以未能实现,一方面是因为麦克阿瑟狂妄自大,不可一世,一心要把战争推进到鸭绿江边;另一方面是因为贝文不愿意过分压美国接受这一建议,以免危及英美同盟关系。

随着麦克阿瑟的“圣诞节前返乡”攻势的来临,英国内阁和议会都对朝鲜局势的发展惶惶不安。11月22日,贝文对弗兰克斯说,下院中工党和保守党议员都非常担心麦克阿瑟将把联合国军带到一场和中国人的大战中去。他要弗兰克斯向艾奇逊强调英国舆论的反应,并要艾奇逊保证:华盛顿将约束麦克阿瑟的行动,不使他有越权行为。英国参谋部建议,内阁以“最有力、最明确的语言”告诉美国人,英国希望麦克阿瑟放弃其攻势。艾德礼表示,在必要时他将亲自去华盛顿,向杜鲁门陈述英国内阁的看法。

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反击麦克阿瑟攻势的第二次战役,并很快击退美军。11月30日,杜鲁门总统在华盛顿的记者招待会上对中国进行核威胁。杜鲁门话一出,英国朝野舆论一片哗然,他们惊呼世界大战的危险在即。一名工党议员致信艾德礼首相,提出如果美国在朝鲜使用原子弹,英国就从朝鲜撤军。两小时之内,有150名工党议员在这封信上签名。议会中的保守党议员也批评美国对中国的核威慑政策。英国内阁一致同意艾德礼应去华盛顿和美国官员会谈。12月2日,法国总理雷勒·普莱文(Rene Plevin)和外交部长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在伦敦向艾德礼和贝文表示法国对朝鲜局势的严重关注。显然,艾德礼的美国之行将不仅是去传达英国的意见,而且还是去表达广泛西欧国家的看法。

同类推荐
  • 农民与改革

    农民与改革

    “政治前沿新知识文库”以“资政”为视角,聚焦于“国家治理”中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政府与政党权威、文化、政治与网络、国际问题与国际战略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将各学科研究的前沿知识与“国家治理”实践中的重要政治、政策问题结合起来,以中高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读者对象,致力于更新其执政理念,提升其执政能力,努力打造一项影响深远的出版工程。
  • 定位中国

    定位中国

    这是一个浮躁、迷茫的年代,房子、就业、物价、养老等不仅成为生活的困扰,甚至影响了一批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认知。我们四处奔波,竟不知不觉中,在这个时代迷失了自己。本书以时事热点切入,宏观的视角加之接地气的论述,不仅使读者认清了我们所处的时代,更具深刻意义的是,它建立了一个清晰的坐标系和原点,使我们能够找到自己所应处于的合适位置。
  •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中国政治思想史

    吕思勉著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精)》系1935年吕思勉先生在上海光华大学的演讲。作者以独到的眼光,首先对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了时期与派别的划分,进而对先秦至近代的政治思想予以梳理和辨析。本书融入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其中不少论断,新颖独特,富有启发性。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把纷繁的诸子思想和历代政治主张理清头绪,更会对中国政治思想有一番新的认识。
  • 清廉之光

    清廉之光

    本书深入挖掘江西特色的廉政教育资源,从中精选出廉洁从政的名言警句100条,引导读者与历代先贤、革命先辈进行思想交流。全书分上下编,上编为江西古代先贤箴言,下编为红色江西廉政名言警语。
  • 跟奥巴马学从政

    跟奥巴马学从政

    为官从政,细细说来,无非还是关乎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只是这些道理,比起平凡人来说,更具有影响力和社会普及性。当然,在做人处事上,也就自然要比平凡人的要求和准则来得严格和高标准。奥巴马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对自己要求都很严格,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所有从政人员,以及我们普通的社会群众学习和借鉴。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浪荡小子混都市

    浪荡小子混都市

    偷看女人洗澡?我敢过眼瘾。睡相中的女人?你想,你行吗?,随便结识大领导,你没有这个本事,我身边美女不断,我有本事赚大钱,你别嫉妒,也别羡慕,知道这一切为啥吗?创建了一个作者和读者的互动群【256227796】,力求以文会友。吸收,借鉴,参考,力求写出更加优秀的小说。欢迎你们的到来。
  • 郑州伊河路187号

    郑州伊河路187号

    旧事如风,青灯如豆,故人渺然无踪。唯鬼狐异闻,道士黄粱煮酒,谈笑间依稀当年风情。
  • 我真是大善人啊

    我真是大善人啊

    身为资深原画师的禹旸,偶然间被愿望系统附身。想要满足自己的愿望,须得达成他人的愿望。于是,禹旸立志要成为一个大善人。-------------------------------------“上班是不可能上班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上班。”“如果每天都能日赚上万块,我还稀罕继承那点小目标?”“这些人的愿望是什么鬼?有毒吧!”
  • 最强修真者逆袭

    最强修真者逆袭

    身为孤儿的李天宇在一场意外的车祸中身死,从此渡金丹雷劫失败在天元大陆上的李天宇代替他,生活在他的世界中。自此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的逆袭事件。从而也使他进入了在地球上不为人知的一面。
  • Fate滚石

    Fate滚石

    以“卦爻”为基础而生的魔术体系。“相互作用、相互交织”,如蜘蛛结网一般在交叉口相遇,又在下一段旅途分离。如引力一般,围绕着少年与各种魔术师而所诞生的故事。
  • 末世女配革命记

    末世女配革命记

    什么?她穿越了,并且还穿在一本末世小说的炮灰配角身上!女主杀手穿越,空间灵兽金手指,后宫男神还能再少点吗!!为嘛她爱国爱民,一身正义,五讲四美的小刑警要落得被丧尸分尸的悲催结局?叶紫不服!#论如何在前有女主追杀,后有男配堵截的恶劣环境中生存##再论如何摆脱剧情君,升级加薪,打败天命女,迎娶美男纸,走上人生巅峰#叶紫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 超神学院之血色黎明

    超神学院之血色黎明

    系统:宿主,不要怂,抄家伙照脸上怼,出了事算我的!莫甘娜:小子,给你家女王来一首弹棉花!凯莎:小不点,我这缺个琴师,管吃管住,五险一金,要不要了解一下?琪琳:混蛋,我是要听你弹琴,不是要和你谈情!书友群:709641946
  • 穿越三国之征途霸业

    穿越三国之征途霸业

    现代青年张阳穿越到混乱的三国时代,开启了一段传奇霸业.
  • 21世纪初的爱情

    21世纪初的爱情

    冥狐,生于混沌,源自黑暗,既是罪恶与欲望的源头,也是万恶的承受者。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缘起缘灭之中,是谁笑傲于三界之外,又是谁不得不承受着罪与罚。刘欣悦意外地发现自己竟然是冥狐的特殊身份,可是向来都运气极差的她却对于这种奇特的经历丝毫不抱有捡到“金手指”的希望,然而即便是如此,刘欣悦却珍惜着每一个向上的机会,既然决定了要往高处走,那就不到达顶端决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