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15700000064

第64章 大败局:从黄海惨胜到旅顺失守(3)

中方在完成护航任务的前提下,与日方进行了会战,保住了主力,定、镇一艘未沉。会战中,邓世昌管带的致远舰对定远舰的救护,林永升管带的经远舰独力吸引整个第一游击队达四十一分钟之久,为海战的转折做出巨大贡献,无疑都是巨大的亮点。至于定远一炮使日军旗舰松岛号丧失战斗力,更是神来之笔。相反,日军遭重击后率先撤离战场,并遭到北洋水师的追击,怎么能说是胜利者呢?

两派的分析各有其道理,也各有其根据。综合论之,我们不妨得出如是一个结论:黄海海战是北洋水师的一场惨胜。中国海军以高昂的代价,挫败了日军的会战企图。如果要说得再精确一些,我们不妨在“挫败”之前再加一个修饰词:暂时。历史是一个整体,战争亦然。

一次会战,不仅对以后的作战产生影响。反过来其本身的历史地位,也受日后作战流程的反制约。这就好比下围棋,棋子落在棋盘上后就不能再移动了,可以改变的只是未来,而当未来被改变后,过去自然也就被改变了。比如,原来觉得选点还不错的子,随着棋局的进程。可能会变成废子;原来可能很平凡的一颗子,由于己方的经营或对方的失误,也可能在相隔数十乃至百余手后大放异彩。

下棋如此,战争亦然。

中日两国争夺黄海制海权,鹿死谁手,无疑不是一场大东沟海战所能决定的。要把这盘海权争夺棋继续到底,首先要解决一个基本问题:修好伤痕累累的军舰——中方如此,日方亦然。

战争的决定权,遂由军人与枪炮转向工人和虎钳。

先看大清的抢修工作。

首先遭遇的就是硬件匮乏,不仅军舰的大炮钢底钢圈等大物件没有备用配件,甚至连起码的备用配件也付诸阙如。“配炮零件所备不足,一旦急需,非购自外洋不可得。临阵施放,难保无伤。东沟之役,因零件损伤,炮即停放者不少。”国内又多不能生产,只好由天津军械局临时向外国订购,而何时能到手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其次又触了人员短缺的暗礁。旅顺口的熟练技工本来就不敷使用,开战以来又屡有逃亡。迅速从外地厂矿企业抽调技术过关、政治可靠的工匠,前往旅顺会修,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于是,李中堂给盛宣怀下了死命令:“靖远”必须在十日内修复,“定远”“镇远”则不超过一月。九月初二(9月29日),李又电令:“师船速修,择其可用者,常派出口外靠山巡查,略张声势。”九月初六(10月4日)更进一步指示:“定、镇、靖、济、平、丙六船必须漏夜修竣,早日出海游弋,使彼知我舰尚能行驶,其运兵船或不敢放胆横行,不必与彼寻战,彼亦虑我蹑其后。现船全数伏匿,将欲何为?用兵虚虚实实,汝等当善体此意。”

盛宣怀不敢怠慢,立即赶赴大沽船坞、唐山矿务局、唐山铁路公司及开平煤矿等处抽调员工。不料事出意外,工人们纷纷罢工,要求超额加薪,不然拒绝征调。

一番讨价还价,盛大人慷慨地同意了他们的加薪要求,火速送往旅顺交差。

可谁又料到,负责北洋水师后勤工作的龚照玙,偏偏这个时候又上了牛劲,坚持按旅顺口工人原工资水平发薪。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连带着很多原地工人也起了哄。龚照玙一怒之下,竟将第一批技工就地遣散,甚至拒收后续工人。这一下可急坏了隔海苦望的盛宣怀。

盛急电龚:“虎钳匠十名已回,又闻尊处因锅匠、铜匠工贵,又要撤回。现在严旨催修,奉帅(李鸿章)谕,切勿惜小费贻误大事。倭船,千余工匠,不日修好,即来围攻船坞。若不认真赶修,船与坞恐难保全。乞公速将两铁舰择要赶修,多添工匠为要。”

这已不是单纯的官府腐败或民众奸猾所能形容。而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国民素质普遍低下,政治制度落后,经济架构原始化,根本没有进行现代化战争的资格。到头来,再想靠李合肥一只放大镜,一群老幕僚,几个电报员,去抗东瀛举国之众。“驯致贻误事机”,还要“定惟该大臣是问”!

不败何待!

当历史的镜头,再转向日本列岛时,我们看到的就是另一幅完全不同的景象了。

联合舰队弗一归港,紧张的抢修工作便不分昼夜地疯狂展开。加之日本军舰的损失本来就轻于清军,结果,仅仅5天,联合舰队便恢复了战斗力。9月23日,当“浪速”与“秋津洲”两艘日舰试探性地出现于中国海域时,北洋水师企业依然是一窝病猫!

一进一退之间,日军终于抓住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制海权。在这里,后勤的功劳,起到了关键作用。反观清军的失败,原因无外:(一)管理混乱;(二)体制落伍;(三)缺乏足够的熟练技工,现有技工的精神面貌也不佳;(四)战前长期经费无着,缺乏对相关维修器具的更新保养,也缺乏对相关备件的预购储备。至于各省大员,京中朝臣,也是唱高调,说风凉话的多,干实事的少。

李鸿章也只能哀叹,“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自知不逮”,但仗又不能不打,于是他也只好恳请皇上“不存轻敌之心,责令诸臣多筹巨饷,多练精兵。内外同心,南北合势,全力专注,持之以久,而不责旦夕之功。庶不坠彼速战求成之诡计。故就目前事势而论,惟有严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篱;力保沈阳,以顾东省之根本。然后厚集兵力,再图大举,以为规复朝鲜之地。”

但遗憾的是,日军已经不再给清军时间了。

国门洞开

就在大清国的君臣还没有弄清楚黄海海战究竟谁胜谁负的时候,平壤的败讯传入了京师,中枢的第一反应就是:严惩李鸿章。

至于严惩的方法,一为交部严议;一为拔去三眼花翎,褫去黄马褂,以观后效。

光绪最终选择了后者,算是给了李鸿章些薄面。但对于叶志超和卫汝贵就不那么客气了。

九月初三(10月1日),上谕撤去叶志超前敌总统一职。

九月十五日(10月13日),上谕再下,将叶、卫二将撤职查办。

查办的结果就是,叶斩监候,卫“依律论斩,即行处决”。

更有意思的也许还是二人被判刑的理由:叶志超之罪在放弃平壤和不守安州而退扼鸭绿江。卫汝贵之罪则在克扣军饷、军纪不严,与未能阻止叶志超放弃平壤。

似乎大家早已忘记了如下两个基本事实:(一)叶志超放弃安州本为奉旨行事。

(二)平壤之失责任万千,头绪繁多,是否卫汝贵一死就能抵平?

在李鸿章的努力周旋下,叶志超最终侥幸逃过一死,无官一身轻的又跑回安徽老家当农民去了。而卫汝贵就没那么走运了。作为杀一儆百的牺牲品,还没等李鸿章采取挽救行动,卫汝贵已在北京西市身首异处。

此时再想退守安州一线也已不可能。对此,中枢也很清楚。所以上谕批准了叶志超退防鸭绿江的建议。只可惜,鸭绿江防线也只是一个空壳。

如果能将“平壤-黄海双重会战”与“镇南关保卫战”做一个比较,我们就会看到更多有趣的东西。首先镇南关之战属于家门槛上打仗,在有利的战场上聚集了3万大军,对3千法军,天时、地利、人和三全。其次,冯子材发扬风格,先以自己的二流部队与法军缠斗疲敌,而保留精锐淮军作生力军反攻,再将次级精锐湘军派往法军后方袭扰彼之后勤线,故能克敌奏功。而“平-黄会战”则反是,首先,四大军孤军深悬,后路无着,而对手反可依托海军对朝鲜东海岸的控制分进合击。其次,各省援军未到,就盲目倾北洋主力入朝,以柱石为孤注,胜则元气大伤,败则全局败坏。最后,由于战线的过度延展,李鸿章只有冒险派北洋水师为增援陆兵护航,终使其“保船制敌”的战略尽付东流。英雄扼腕之间,国事遂不可再问。

事实上,平壤之败,大清失去的绝不仅仅是朝鲜,同时出现的,是一个环渤海湾的巨大真空地带。用丘吉尔的话说,这就叫“鳄鱼的软腹”,何况大清国还算不上“鳄鱼”。

大清国的陆军精华已尽毁于平壤,下面再打,只有临时募兵。

中国地广人众,人数是不愁的,可是工业革命后的战争模式与农业文明时代已大大不同了。传统战争技术含量低,个人的武功勇气,指导官的阅历,军队的数量优势都是非常重要的。三者结合,往往所向披靡。现代化战争则不仅保留了传统战争的艺术性,更空前加剧了它的残酷性与专业性趋向。到20世纪甚至出现了所谓“技术专家”与“科学家”密切接合的战争模式,这也是“三千年未有之巨变”。要不李鸿章怎么老要“变法”呢。可“法”终于没有变。

新兵虽已到防,但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训练。总还算老中堂待这些新募兵不薄。精锐西洋武器,尽量拨发。这也是李鸿章唯一能干的事情了。他希望精良的武备能尽可能地弥补他们训练的缺乏。同理,他也不得不叹息,这样的武器给如此的士兵,实在太可惜了。它们的精良犀利是注定不能得到发挥了。真不知重洋之外,这些武器的设计师们,是否也会有明珠暗投之叹。而形势的发展,更有远出李鸿章意料之外者。

所谓“猝给一枪,强之管炮,且不知施放,惶言命中?”

所谓“以极贵极精之枪炮,付诸毫未练习之勇丁,仓卒临敌,手忙足乱,或出队而错带弹子,或临时而忘记用法,乘以强敌,不奔何待?”

所谓“近来新募之兵,急于成军,往往未暇精选……类多募自近处,杂以市井之人,窳惰性成,其拔队起行之时,至有涕泣不愿去者。”

所谓“临阵时往往有枪与弹不合之弊。盖由常兵入伍者多系椎野粗卤之夫,不能一一辨认;间有一二老于兵者,虽有辨认,而仓卒时或信手误携,贻害匪浅。况种类繁伙,即营官、哨弁尚有不能尽识者哉。”

相形之下,平壤守军的表现,已属上乘,可惜了李鸿章北洋练军20年的精华,毫无意义地毁于一旦。

军火的困难也日趋严重,以致张之洞喟叹:“方今求一千支枪,难于筹十万之饷。”而筹十万之饷又难于募十万之兵。

可是,买不来武器怪谁?廷臣们说,怪驻英公使龚照瑗。言路弹劾,皇上申饬,又是买军火一事无成,又是电报文理不通,指责的实在是莫名其妙。问题就出在龚照瑗是李鸿章一手提拔的。所谓“敲山震虎”者是也。影响所及,李鸿章的老部下川督刘秉璋,与李鸿章的大哥粤督李瀚章,也为言路攻击,相继告老还乡。至于屡立奇功的聂士成、吕本元、章高元诸将,则已无人再提及他们的淮将背景。

最夸张的是有一个叫张仲炘的御使,居然在弹劾奏折中大言不惭地宣称,据他掌握的情报,李鸿章早和明治天皇暗结了亲家,李鸿章认日本国王的女儿为义女,天皇则认李经方为东洋国驸马。此外,据说李经方有800万两白银的巨款存在日本银行。故而此次中日开战,这父子二人皆盼日本获胜。

大清到最后还是内外不同心,南北不合势,打外战无方,搞内讧有余,不失败倒怪了。

10月22日(九月二十四日),山县有朋率第一军于朝鲜义州一带完成战前集结。10月24日(九月二十六日),日本第一军大举进犯鸭绿江。26日(九月二十八日),全面突破鸭绿江防线,一路猛进,将战火直烧大清龙兴故地。

大战在即,太后在过六十大寿,小皇帝与廷臣们却仍在忙着打击李鸿章。

他们不满李鸿章的懦弱,搬出贬退多年的恭亲王出山,却发现恭亲王比李更“软弱”。

他们还不满李鸿章的怯战,于是召湘军老将刘坤一入京,不料刘推三挡四,死活不肯出山海关督师,只因他深知“仅与左右数十人赴关,四顾旁皇,不知为计”,守关诸军“枪械多缺,万一有警,何以支持?”

于是只剩下天津城内的李鸿章,手拿放大镜查看地图,苦思破敌之计。

鸭绿江失守背后的历史隐喻

由于东北地区是大清国的龙兴之地,有极其特殊的心理意义,断不容倭夷践踏。万一龙脉破断,大清朝的气运可就完了。在这点上,清流与皇族之间达成了惊人一致。

所以大清才把新募营放在旅顺、大连,而将大批由宿将老兵组成的精锐部队都置在鸭绿江一线。后者自西至东计有:丰升阿,聂桂林的奉天盛军和原左宝贵所部奉军(共20营,分守安东、大东沟、大狐山个城邑);吕本元、孙显寅的原卫汝桂所部盛军(18营,守沙河镇一带);刘盛休的铭军(10营,另二哨守九连城);聂士成的牙山军(4营,守栗子园及虎山附近);马玉昆(5营,守榆树沟)、宋得胜(4营,20人守苇子沟)的毅军;依克唐阿的齐字练军及镇边军(共20营,分守安平河口至长旬河口一线)。

以上各部共计70余营,2万3千余人。除依克唐阿所部外,统由七十五岁老将宋庆指挥,率400亲兵设司令部于苇子沟。若说旅大守军是“问题儿童”,那这些部队就不能不说是虎狼之师了。

相形之下,来犯的日军还是第一军,只不过数量增到了2万5千人。和清军相比,并不占据太明显的优势。武器装备还稍劣于清军。再考虑到防御的优越性,清军几乎可说已稳居上风。只要宋庆、依克唐阿能在鸭绿江打出大清国的国威、军威,旅大地区的新募营弱又如何?

可历史总是出人意料。22日,日本第一军于朝鲜义州一带完成战前集结。24日,日军声东击西,以小股精兵偷渡过江,渗入依克唐阿与聂士成的接合部,潜伏待机。25日,正面大举进攻,江左伏兵呼应,26日即全面突破鸭绿江防线,一路猛进,将战火直烧大清龙兴故地。不仅宋庆的前沿指挥所转眼成了山县有朋的司令部,清军的74门火炮、4400支步枪、400多万发枪弹和5000余石军粮,也一并成了旭日旗下的战利品。

同类推荐
  • 镇北

    镇北

    他是大夏的绝代名将,镇北将军。一腔热血抛洒在苍穹,半生荣光纵横在寂寞沙场!为了天下,他舍弃爱情与仇恨!他为帝国卫戍边疆,却终遭流放;他为天下人带命求和,却忍受历史争议。漠北的风沙和沙漠人的弯刀,草原的苍穹和锋利的马刀,大夏的名城和飘摇的人生!热血的战争,狡诈的官场,悲痛的爱情!青锋三尺,银矛一丈,只换来一世浮沉。英雄浪子,红颜薄命,如何求得天下平?漠北的风沙,草原的苍穹,大夏的传奇。
  • 历史快餐.十七世纪:西洋崛起

    历史快餐.十七世纪:西洋崛起

    17世纪东方的中国也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因为内政腐化等原因而枯萎。虽然后来的中央政权励精图治,使国家实力达到了一个历史新高度,但是却与整个时代脱节。当与列强相争时,这种脱节就暴露出来了。《尼布楚条约》条约是中国第一次与列强间大战的产物,条约中已经表明这个文明的退缩。在海洋上这种退缩更为明显,除了郑成功的一次出色表演外。
  • 大明之千变小白脸

    大明之千变小白脸

    一个现代贪官,重生在动荡大明。抗倭寇,肃奸佞,兴工商,开海禁,革民政,改军制,图霸业,凭一己之力艰难的撑起大明的江山。他有很多绰号,棋圣,曲尊,色仙,青天,军神等等,当他垂垂老矣的时候,有人问他他最喜欢哪个绰号,他笑着说,我最喜欢小白脸这个称号,而且我也的确是个小白脸。说完后溘然长逝,举国哀痛···········
  • 折柳传

    折柳传

    奴骑浩荡近乡关,背水戡胡乱。架空历史,异界华夏。
  • 三国武夫

    三国武夫

    作为一个普通的现代人,刘正每天平平淡淡地过过小日子,最大梦想不过是老婆孩子热坑头。没有盖世神功,没有过人智慧,没有超大容量的笔记本电脑,就这么莫名其妙来到了汉末,还只是个快饿死在路边的小乞丐。在豪门世家林立的汉末,如何生存下来?更如何与天下英豪逐鹿天下?唯有手中长矛,腰间钢刀,背上弓弩!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暖嫁

    暖嫁

    未经世事的年轻情侣,意外身亡,重生大周。她成为官家嫡女,父慈母爱,被呵护如珠。他成为商贾长子,母善父猾,被期待如宝。二家父母交好,所以没有门第不配之顾,他们顺风顺水的定小娃娃亲。只等待着长大的那一天,她嫁他,他娶她,从此幸福美满,一生恩爱。只可惜,人生向来不如意事有七八,看似风顺的前景,在成长时,却多出来种种变故。而婚姻,从来不是二个人的事,它牵扯着父母,家族。尤其是这古代封建的社会里。她说,妾如菟丝,他说,君若磐石!是情比金坚到最后?还是磐石转移,菟丝崩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的余生都有我

    你的余生都有我

    五年前,他和她并无交集。却因为一个赌约相识、相知、相恋。当她明白这是一场骗局,毅然选择分手,哪怕自己早已爱上他。五年后,命运弄人,他和她再次相遇。他噙住她的唇,‘’这一次,我再也不会让你从我身边离开了‘’
  • 斗罗之崩坏斗罗

    斗罗之崩坏斗罗

    临晨2点钟,宅男王轩躺在床上玩着某游戏,眯瞪着熊猫眼,感叹到:“我要是猝死了,给我整到崩坏3的世界呗。”然后他就穿越到了................斗罗世界?!what!要不要这么坑人,我们说好的崩坏世界呢?这是哪家主神干的,给我出来,好让我打...........抱大腿......T_T『叮!崩坏系统以绑定』王轩:“。。。我要你有何用?”系统:『系统提示,没穿越到斗罗世界的死宅不是好宿主哟!』王轩:“#*~@”系统:『嘤嘤嘤』这是一个关于废宅少年与逗比系统在斗罗浪(搅)迹(风)天(搅)涯(雨)的故事
  • 王爷,妾身很低调

    王爷,妾身很低调

    她不过抢了个名额跑去留学,哪知目的地没到就被送到“战争”最多的清朝,还成了面瘫君胤禛的女人。于是,她低调求生存,为嘛这些阿哥要找上她,难道穿越定律不可违背?四四青睐引来无数目光,自虐、躲避、自当背景,为嘛四四还要盯着她,无可奈何之下,她高喊,四爷,妾身很低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代仙世

    一代仙世

    男主角勇敢正义,斩妖除魔,女主角美貌和智慧兼备。为了统治人、神界,魔界和妖界联手并肩作战。
  • 九霄丹神

    九霄丹神

    跌落凡尘,却成世家废柴,两世为人,幸抑或不幸?当记忆复苏的那一刹那,该如何抉择?屈于命运,还是奋起抗争?且看林峰,以丹定乾坤!
  • 宠妻如命:总裁爹地好威武

    宠妻如命:总裁爹地好威武

    五年前意外睡了他,五年后,他愤怒找到她追究责任。“女人,睡我的代价很严重。”“你想怎么样?”“睡回你,姿势由我选,时间由我定,直到腻了为止。”可是这个男人贪心的一睡再睡,夜夜苼歌。“喂,你睡够没啊!”她抗议。“睡惯了,决定睡你一辈子。”男人低笑回答,囚住她,宠她没商量。“我不要。”“乖,儿子都有了,为了儿子,你就将就嫁给我吧!”他诱哄,以为娶不到老婆似的,天知道,全世界的女人都想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