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12500000013

第13章 去国途中(1)

我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搅和在一起,但是绝没有像调和鸡尾酒那样美妙。我充满了渴望,而又忐忑不安,有时候想得很美,有时候又忧心忡忡,在各种思想矛盾中,迎接我生平的第一次大抉择、大冒险。

天赐良机

正当我心急似火而又一筹莫展的时候,真像是天赐良机,我的母校清华大学同德国学术交换处(DAAD)签订了一个合同:双方交换研究生,路费制装费自己出,食宿费相互付给:中国每月30块大洋,德国120马克。

条件并不理想,120马克只能勉强支付食宿费用。相比之下,官费一个月800马克,有天渊之别了。

然而,对我来说,这却像是一根救命的稻草,非抓住不行了。我在清华名义上主修德文,成绩四年全优(这其实是名不副实的),我一报名,立即通过。但是,我的困难也是明摆着的:家庭经济濒于破产,而且亲老子幼。我一走,全家生活靠什么来维持呢?我面对的都是切切实实的现实困难,在狂喜之余,不由得又心忧如焚了。

我走到了一个岔路口上:一条路是桃花,一条是雪。开满了桃花的路上,云蒸霞蔚,前程似锦,不由得你不想往前走。堆满了雪的路上,则是暗淡无光,摆在我眼前是终生青衾,老死学宫,天天为饭碗而搏斗,时时引“安静”为鉴戒。究竟何去何从?我逢到了生平第一次重大抉择。

出我意料之外,我得到了我叔父和全家的支持。他们对我说:我们咬咬牙,过上两年紧日子;只要饿不死,就能迎来胜利的曙光,为祖宗门楣增辉。这种思想根源,我是清清楚楚的。当时封建科举的思想,仍然在社会上流行。人们把小学毕业看作秀才,高中毕业看作举人,大学毕业看作进士,而留洋镀金则是翰林一流。在人们眼中,我已经中了进士。古人说:没有场外的举人;现在则是场外的进士。我眼看就要入场,焉能悬崖勒马呢?

认为我很“安静”的那一位宋还吾校长,也对我完全刮目相看,表现出异常的殷勤,亲自带我去找教育厅长,希望能得到点儿资助。但是,我不成材,我的“安静”又害了我,结果空手而归,再一次让校长失望。但是,他热情不减,又是勉励,又是设宴欢送,相期学成归国之日再共同工作,令我十分感动。

我高中的同事们,有的原来就是我的老师,有的是我的同辈,但年龄都比我大很多。他们对我也是刮目相看。年轻一点儿的教员,无不患上了留学热。也都是望穿秋水,欲进无门,谁也没有办法。现在我忽然捞到了镀金的机会,洋翰林指日可得,宛如蛰龙升天,他年回国,绝不会再待在济南高中了。他们羡慕的心情溢于言表。我忽然感觉到,我简直成了《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虽然还缺一个老泰山胡屠户和一个张乡绅,然而在众人心目中,我忽然成了特殊人物,觉得非常可笑。我虽然还没有春风得意之感,但是内心深处是颇为高兴的。

但是,我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前面说到的家庭经济困难之外,还有制装费和旅费。因为我知道,到了德国以后,不可能有余钱买衣服,在国内制装必须周到齐全。这都需要很多钱。在过去一年内,我从工资中节余了一点儿钱,数量不大,向朋友借了点儿钱,七拼八凑,勉强做了几身衣服,装了两大皮箱。长途万里的旅行准备算是完成了。此时,我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搅和在一起,但是绝没有像调和鸡尾酒那样美妙。我充满了渴望,而又忐忑不安,有时候想得很美,有时候又忧心忡忡,在各种思想矛盾中,迎接我生平的第一次大抉择、大冒险。

我终于在1935年8月1日离开了家。我留下的是一个破败的家,老亲、少妻、年幼的子女。这样一个家和我这一群亲人,他们的命运谁也不知道,正如我自己的命运一样。生离死别,古今同悲。江文通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他又说:“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挤血相视。”

我从前读《别赋》时,只是欣赏它的文采。然而今天自己竟成了赋中人。此情此景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临离家时,我思绪万端。叔父、婶母、德华(妻子),女儿婉如牵着德华的手,才出生几个月的延宗酣睡在母亲怀中,都送我到大门口。娇女、幼子,还不知道什么叫离别,也许还觉得好玩儿。双亲和德华是完全理解的。

我眼里含着泪,硬把大量的眼泪压在肚子里,没有敢再看他们一眼——我相信,他们眼里也一定噙着泪珠——扭头上了洋车,只有大门楼上残砖败瓦的影子在我眼前一闪。

我先乘火车到北平。办理出国手续,只有北平有可能,济南是不行的。

到北平以后,我先到沙滩找了一家公寓,赁了一间房子,存放那两只大皮箱。立即赶赴清华园,在工字厅招待所找到了一个床位,同屋的是一位比我高几级的清华老毕业生,他是什么地方保险公司的总经理。夜半联床,娓娓对谈。他再三劝我,到德国后学保险。将来回国,饭碗绝不成问题,也许还是一只金饭碗。这当然很有诱惑力,但却同我的愿望完全相违。我虽向无大志,可是对做官、经商,却决无兴趣,对发财也无追求。对这位老学长的盛意,我只有心领了。

此时正值暑假,学生几乎都离校回家了。偌大一个清华园,静悄悄的。

但是风光却更加旖旎,高树蔽天,浓荫匝地,花开绿丛,蝉鸣高枝;荷塘里的荷花正迎风怒放,西山的紫气依旧幻奇。风光虽美,但是我心中却感到无边的寂寞。仅仅在一年前,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那众多的小伙伴都还聚在一起,或临风朗读,或月下抒怀。黄昏时漫步荒郊,回校后余兴尚浓,有时候沿荷塘步月,领略荷塘月色的情趣,其乐融融,乐不可支。然而曾几何时,今天却只剩下我一个人又回到水木清华,睹物思人,对月兴叹,人去楼空,宇宙似乎也变得空荡荡的,令人无法忍受了。

我住的工字厅是清华的中心。我的老师吴宓先生的“藤影荷声之馆”就在这里。他已离校,我只能透过玻璃窗子看室中的陈设,不由忆起当年在这里高谈阔论时的情景,心中黯然。离开这里不远就是那一间临湖大厅,“水木清华”四个大字的匾就挂在后面。这个厅很大,里面摆满了红木家具,气象高雅华贵。平常很少有人来,因此幽静得很。几年前,我有时候同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等几个好友,到这里来闲谈。我们都还年轻,有点儿不知道天高地厚,说话海阔天空,旁若无人。我们不是粪土当年万户侯,而是挥斥当代文学家。记得茅盾的《子夜》出版时,我们几个人在这里碰头,议论此书。当时意见截然分成两派:一派完全肯定,一派基本否定。大家争吵了个不亦乐乎。我们这种侃大山,一向没有结论,也不需要有结论。各自把自己的话尽量夸大其词地说完,然后再谈别的问题,觉得其乐无穷。今天我一个人来到这间大厅里,睹物思人,又不禁有点儿伤感了。

在这期间,我有的是空闲。我曾拜见了几位老师。首先是冯友兰先生,据说同德国方面签订合同,就是由于他的斡旋。其次是蒋廷黻先生,据说他在签订合同中也出了力。他恳切劝我说,德国是法西斯国家,在那里一定要谨言慎行,免得惹起麻烦。我感谢师长的叮嘱。我也拜见了闻一多先生。这是我同他第一次见面;不幸的是,也是最后一次见面。等到十一年后我回国时,他早已被国民党反动派暗杀了。他是一位我异常景仰的诗人和学者。当时谈话的内容我已经完全忘记,但是他的形象却永远留在我心中。

有一个晚上,吃过晚饭,孤身无聊,信步走出工字厅,到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所描写的荷塘边上去散步。于时新月当空,万籁无声。明月倒影荷塘中,比天上那一个似乎更加圆明皎洁。在月光下,荷叶和荷花都失去了色彩,变成了灰蒙蒙的一个颜色。但是缕缕荷香直逼鼻管,使我仿佛能看到翠绿的荷叶和红艳的荷花。荷叶丛中闪熠着点点的火花,是早出的萤火虫。小小的火点动荡不定,忽隐忽现,仿佛要同天上和水中的那个大火点儿,争光比辉。此时,宇宙间仿佛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前面的鹏程万里,异乡漂泊;后面的亲老子幼的家庭,都离开我远远的,远远的,陷入一层薄雾中,望之如蓬莱仙山了。

但是,我到北平来是想办事儿的,不是来做梦的。当时的北平没有外国领事馆,办理出国护照的签证,必须到天津去。于是我同乔冠华就联袂乘火车赴天津,到俄、德两个领馆去请求签证。手续绝没有现在这样复杂,领事馆的俄、德籍的工作人员,只简简单单地问了几句话,含笑握手,并祝我们一路顺风,我们的出国手续就全部办完,只等出发了。

回到北平以后,几个朋友在北海公园为我饯行,记得有林庚、李长之、王锦弟、张露薇等。我们租了两只小船,荡舟于荷花丛中。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在太阳的照射下,红是红,绿是绿,各极其妙,同那天清华园的荷塘月色,完全不同了。我们每个人都兴高采烈,臧否人物,指点时政,意气风发,所向无前,“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真仿佛成了主宰沉浮的英雄。玩了整整一天,尽欢而散。

千里凉棚,没有不散的筵席。终于到了应该启程的日子。8月31日,朋友们把我们送到火车站,就是现在的前门老车站。当然又有一番祝福,一番叮嘱。在登上火车的一刹那,我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一句旧诗:“万里投荒第二人。”

在“满洲”车上

当年想从中国到欧洲去,飞机没有,海路太遥远又麻烦,最简便的路程就是苏联西伯利亚大铁路。其中一段通过中国东三省。这几乎是唯一的可行的路;但是有麻烦,有困难,有疑问,有危险。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东三省建立了所谓“满洲国”,这里有危险。过了“满洲国”,就是苏联,这里有疑问。我们一心想出国,必须面对这些危险和疑问,义无反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们仿佛成了那样的英雄了。

车到了山海关,要进入“满洲国”了。车停了下来,我们都下车办理入“国”的手续。无非是填几张表格,这对我们并无困难。但是每人必须交手续费三块大洋。这三块大洋是一个人半月的饭费,我们真有点舍不得。既要“入境”,就必须缴纳,这个“买路钱”是省不得的。我们万般无奈,掏出三块大洋,递了上去,脸上尽量不流露出任何不满的表情,说话更是特别小心谨慎,前去是一个布满了荆棘的火坑,这一点我们比谁都清楚。

幸而没有出麻烦,我们顺利过了“关”,又登上车。我们意识到自己所在的是一个什么地方,个个谨慎小心,说话细声细气。到了夜里,我们没有注意,有一个年轻人进入我们每四个人一间的车厢,穿着长筒马靴,英俊精神,给人一个颇为善良的印象,年纪约摸二十五六岁,比我们略大一点。他向我们点头微笑,我们也报以微笑,以示友好。逢巧他就睡在我的上铺上。

我们并没有对他有特别的警惕,觉得他不过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旅客而已。

我们睡下以后,车厢里寂静下来,只听到火车奔驰的声音。车外是满洲大平原,我们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不想去看,一任“火车擒住轨,在黑夜里直奔,过山,过水……”我正蒙眬欲睡,忽然上铺发出了声音:“你是干什么的?”

“学生。”

“你从什么地方来的?”

“北平。”

“现在到哪里去?”

“德国。”

“去干嘛?”

“留学。”

一阵沉默。我以为天下大定了。头顶上忽然又响起了声音,而且一个满头黑发的年轻的头从上铺垂了下来。

“你觉得满洲国怎么样?”

“我初来乍到,说不出什么意见。”

又一阵沉默。

“你看我是哪一国人?”

“看不出来。”

“你听我说话像哪一国人?”

“你中国话说得蛮好,只能是中国人。”

“你没听出我说话中有什么口音吗?”

“听不出来。”

“是否有点儿朝鲜味?”

“不知道。”

“我的国籍在今天这个地方无法告诉。”

“那没有关系。”

“你大概已经知道我的国籍了,同时也就知道了我同日本人和‘满洲国’的关系了。”

我立刻警惕起来:“我不知道。”

“你谈谈对‘满洲国’的印象,好吗?”

“我初来乍到,实在说不出来。”

又是一阵沉默。只听到车下轮声震耳。我听到头顶上一阵声响,年轻的头缩回去了,微微地叹息了一声,然后真正天下太平,我也真正进入了睡乡。

第二天(9月2日)早晨到了哈尔滨,我们都下了车。那个年轻人也下了车,临行时还对我点头微笑。但是,等我们办完了手续,要离开车站时,我抬头瞥见他穿着笔挺的警服,从警察局里走了出来,仍然是那一双长筒马靴。我不由得一下子出了一身冷汗。回忆夜里车厢里的那一幕,我真不寒而栗,心头充满了后怕。如果我不够警惕顺嘴发表了什么意见,其结果将会是怎样?我不敢想下去了。

啊,“满洲国”!这就是“满洲国”!

在哈尔滨

我们必须在哈尔滨住上几天,置办长途旅行在火车上吃的东西。这在当时几乎是人人都必须照办的。

这是我第一次到哈尔滨来。第一个印象是,这座城市很有趣。楼房高耸,街道宽敞,到处都能看到俄国人,所谓白俄,都是十月革命后从苏联逃出来的。其中有贵族,也有平民;生活有的好,有的坏,差别相当大。我久闻白俄大名,现在才在哈尔滨见到。心里觉得非常有趣。

同类推荐
  • 历史上最“棒”的坏女人

    历史上最“棒”的坏女人

    她们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不乏出位之举,不甘平庸,不尊古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们有着一颗狠毒的心,在争权夺利的宫廷中,她们有着比许多帝王更加残忍的心,有着比许多帝王更加游刃有余的手腕。那些女人“坏”,坏在她们懂得利用自己的美,知道怎么笑才能勾住男人的心;那些女人美,美在她们在权利之间周旋,仍然盈盈生姿,不失其态;那些女人“坏”,坏在她们居然懂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让天下男人汗颜;那些女人美,美在那智慧的头脑、美丽的面容,更充满动人心魄的诱惑。
  • 李自成第三卷:紫禁城内外

    李自成第三卷:紫禁城内外

    八年,与各路农民军首领聚会河南荥阳(一说无此会),共商分兵定向之策。遂转战江北、河南,又入陕西,在宁州(今甘肃宁县)击杀明副总兵艾万年等。旋在真宁(今正宁西南)再败明军,迫总兵曹文诏自杀。九年,在高迎祥被俘杀后,被推为闯王。领众“以走致敌”,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法,连下阶州(今甘肃武都)、陇州(今陕西陇县)、宁羌(今宁强)。旋兵分三路入川,于昭化(今广元西南)、剑州(今剑阁)、绵州(今绵阳)屡败明军,击杀明总兵侯良柱。
  • 博望侯张骞

    博望侯张骞

    《博望侯张骞》一书,用历史资料翔实、完整、全面地介绍了张骞开远夷、通绝域的事迹,非常感人,读来引人深思。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张骞爱国、爱人民的赤子之心、赤子之情。使张骞的开拓精神、雄伟业绩得到弘扬。对宣传张骞、倡导开放精神、启迪人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振兴中华有着深远的意义。
  • 粟裕年谱

    粟裕年谱

    粟裕一家,是一个三世同堂的大家庭。祖父粟用耨,主要经营农业,兼做贩运木材生意。父辈兄弟姐妹四人。父亲粟周亨,字嘉会,是一个落第秀才。母亲梁满妹。粟裕兄弟姐妹五人,他排行第三。
  • 抗日战争时期的胡适

    抗日战争时期的胡适

    本书主要描述了中日战争期间,对胡适由主和变为主战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对其主张转变的背景与《墨子》非攻篇的关联作了论述。同时有对胡适作为民国使节和驻美大使在美国作的演讲活动作了系统性的总结和分析。其中有关胡适的演讲和外交活动,均使用日本当时的报纸、杂志为主要材料,以证明演讲活动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
热门推荐
  • 见习神探

    见习神探

    入职警队第三天的白子洛竟遭遇人生最大难题——请前队长出山?!看似各不相干的案件被神秘十字架串联,牵出十九年前一桩消失的命案。看萌新实习生化身大神小跟班,一路寻找真相,看见习神探如何步步成长。白子洛:见习神探?不,我是天生神探。萧夙:嗯?白子洛:……没事没事。来,大神请破案!
  • 乱世错爱(上)

    乱世错爱(上)

    她热爱的丈夫,本是军校热血青年,与她志同道合、伉俪情深。然而,他竟是他们曾天天喊着口号要打倒的军阀独子!他竟另有结发妻子,他竟在两个月内连娶18房姨太太,她的父母竟因他而惨死,他曾宠上天的四姨太竟也参与其中!被遮盖的谎言终被揭穿,她要走,他强留。爱恨情仇中,她终于悄然逃离。再见面,他恨她入骨,她也恨他入骨,两人各使手段,在官场、商场互相报复。
  • 魔神复仇计划

    魔神复仇计划

    我本以为我的朱砂痣是你对我爱的验证,可我万万没想到,一切都是假的,三万年的时间,就是石头也热了吧,我的神格给了你,你却在得到那一刻讲我毁掉,既然你无情,莫怪我来夺回一切
  • 星梦轻蓝I但为君故

    星梦轻蓝I但为君故

    如果有一天你们看见了那个喜欢穿蓝色衣服的叫欣蓝的女孩,请替我告诉她,我还想再听她唱一次歌……
  • 反派他又在诱拐小白兔

    反派他又在诱拐小白兔

    【快穿1V1】仙界第一睡神花泠居然达到宿主资格了,仙界沸腾。“大人,努力攻略男主大大~争取早日完成任务,在天界得到一份好的职务吧。”系统凉凉欢天喜地。花泠乖巧点头。谁知,#这少女披着弱小无辜的皮,实则满肚子坏水#来到小世界第一天,就被男主记恨上了。后来,凉凉点根烟,仰望星空,满脸惆怅。“男主是什么,能吃吗?”重点是……有人家小反派大腿粗吗?·清冷矜贵学神垂眸,漫不经心:要不要早恋?·纯白阴郁少年轻笑,低声诱导:姐姐乖……不要妄想着逃跑。·暴躁竹马大佬炸毛,语气别扭:病秧子,谁要你管!……(小仓懒懒:带点儿玻璃渣的小甜饼,求约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亮说晚安

    天亮说晚安

    啊哈,终于找到了!那个戴着面具的古董鉴定师,原来就是自己寻觅已久的爱侣拉薇妮亚,但他要如何向她解释自己特殊的身份?烦恼!明明她对他也是有感觉的啊,可为何她却始终不愿将面具摘下来?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让她对他却步,既然这样,那就让他来帮她决定好了!
  • 荒古星辰

    荒古星辰

    为什么,小小册子能决定我的归宿?为什么,我永远都不如别人?我已经很努力了啊!你不容我,那我就不需要你容。从我踏上修真之路的那一刻,我便立志,我的归宿,要由我自己来决定;我的命运,要由我自己掌控!我,就是方夏!
  • 帝江的羽毛

    帝江的羽毛

    蒸汽朋克,山海经,穿越。提着名为毕方的火焰喷射器,由白觉得什么都没变。他暗自下定决心,给自己一个目标:永不后悔。
  • 天降宠儿的逆袭

    天降宠儿的逆袭

    他一出生便被人说成是灾星。世人都说他丑陋无比。他的王府日日传来惨叫声。他克妻,嫁入王府者,没有一个活过新婚之夜。她是上天的宠儿。一出生便荣华富贵,应有尽有。一生法术皆传于母体。修炼如同喝水一样简单。两人之间的突然相遇。“夫君,我应有尽有,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帮你得到。”“我什么都不需要,我要的只有一件,就是你离我远远的,不要再靠近我。”这是一个女追男的故事。女主热情似火。男主高冷不近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