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11100000023

第23章 冰山理论(5)

处理感受的感受和处理感受一样,需要的是更深入的体验与观察。

感受的观点

对于这样的感受,你有着怎样的看法。

或许你认为自己生气是不好的,或许你认为自己无助是不该的。你允许自己有情绪吗?你接纳自己的情绪吗?你要求自己用怎样的信念对待自己的情绪?你怎么看待自己有情绪这回事?你觉得应该有哪些感受,不该有哪些感受?

这就是你对情绪的观点,会有些评判,然后有些排斥。如果你对自己的情绪持有负面态度,就会否定,不接纳,然后压抑。

感受的期待

你期待自己有哪些感受,在应对事件的时候?你希望自己可以开心,期待自己可以平静,还是期待自己更坦然?

如果你没有放下对感受的期待去看真实的自己,你就可能停留在“应该”和“知道”的感受里,没有体验到真实。

聆听信息

你的这些感受都在说话,你听到了吗?它们的出现是想告诉你一些信息,感受只是一个信差。他想告诉你你有些东西缺了,你需要一些东西。

只是,你是怎样对待这个信差的呢?

倘若有人来告诉你,你妈妈病危了,需要你赶紧回家。你会怎么做呢?你会打死他,不相信他,不见他,讨厌他告诉你这么难过的消息让你心痛,给他一个教训叫他下次别再来见你?还是会仔细聆听妈妈怎么了,听听还有哪些重要的信息?

你肯定不会选前者,因为你知道信差没有错。让你难过的不是信差,而是事情本身。感受也是如此,感受的出现,是有话要说,你可以别急着否定、打击、排斥、压抑它吗?你可以先听它把话说完,去看看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吗?

决定

当你明白发生了什么的时候,你需要去决定怎么处理你的情绪,你可以去释放,或者转化。

在有了上面的觉察和聆听后,我们就可以做一个决定,放下或者改变自己的观点、期待,用一个新的进行替代,然后让自己变得更加完善和开阔,让自己能在情绪里完成成长。这时候的情绪就成为了我们成长的一个动力。我们也可以从中觉察自己的渴望后,自己滋养自己,学习着自己满足自己,让自己成长。

也可以让情绪升华。情绪没有好坏,每种情绪都有它的资源,你可以让资源的部分转化为生产力,去创造、去升华。大风出来,可能把我们的屋子掀翻,但我们可以换个位置建屋子,然后在原来的位置建风力发电站。我们可以利用情绪的资源,生气的时候就把它转化为奋斗的动力,去把事情做好证明给自己看。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释放情绪:你可以通过向对方一致性表达来释放情绪。当你对某人因某事而产生了情绪的时候,你可以试着把自己的情绪告诉他:“你让我感到……;因为我觉得……;是这样吗?”同时找他核对。

你可以通过向好友倾诉来释放情绪。倾诉可以释放情绪,这个我们都有过体验。但是倾诉也要有度,不要一次次地说个没完。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朋友之间尤其是女性朋友之间倾诉过多,不但不能调节情绪反而会产生情绪副作用,甚至可能会导致焦虑和抑郁等问题的产生。因为倾诉过度的时候,每次倾诉又成了一次强化和催眠。

运动、大声喊叫、发泄室发泄等可以释放情绪,这都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经验。

第四节清空信念系统(观点的转化)

观点与非理性观点

人的生活,是由自己内心所坚定的观点指导的。你采用了怎样的观点,就会做出怎样的行动。以至于你常常成为头脑中想法的奴隶,佛曰“一念即魔,一念即佛”。一个想法的差别,就是从佛到魔的距离。

萨提亚所谈的观点,指的是我们头脑中所想、所坚信的东西及思维。包括:对事物的观点、信念、规条、标签、定义、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观点是人所掌控的,人们使用经验发展出自己对于事物的观点是为了让人更好的生活。但是当这个观点不能够流通、阻碍了原来该有的快乐的时候,当我们死抱着某种观念不放的时候,信念就会控制我们。当我们变成信念的奴隶的时候,这个观点很可能就成为了非理性观点了。

非理性观点最大的误区就在于我们常把它当成律令和事实。我们从小学会的经验告诉我们:世界就应该这样,只有这样做才能活得好。于是我们采用了这样的观点来生活,并且感受到了安全,有所得到。但是当我们长大后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后,我们旧有的观点并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于是会出现各种冲突和烦恼,却不愿意看见并修通原来的观点。并且我们难以接受他人违背自己的观点,当他人不同意自己的观点,不按照自己的规条生活的时候,自己就难以接受,自己就会发展出一系列应对方式来应对观点的差异。

常见的非理性的观点有两种:绝对化和贴标签。

常见的非理性观点及转化

1.绝对化:我们怎么把观点变成了规条

绝对化是指认知者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人对事都怀有认为其必定怎样或必定不怎么样的信念,极易走极端。这种信念经常与“必须”“应该”“只能”“只有……才……”等词联系在一起。

常见的绝对化的观点:

人必须/只能/应该努力工作。人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够赚到钱;人只有赚到钱,才能活得体面。人应该勤俭节约。人应该守时,不能让他人等待。人应该诚实,不应该虚伪、做作、阿谀奉承。人一定要善良。人一定要有道德、有素质。人一定要讲理。人一定要诚实。人不能被欺负、不能软弱。人不能惹别人生气、不能随意无理取闹。人应该考虑他人的感受,不能随便拒绝,拒绝会让他人受伤。女生不应该主动。人不应该低头。人应该公平、公正。没做错不应该道歉。我必须优秀。我必须听从领导安排。人要有志气,不能低头。为了集体、家庭、大局,个人应该牺牲自己的需求。人在外面应该谦虚应该多请教。在新环境一定要多做多付出,不要怕吃亏。经济上一定要独立,一定要有财务权。人一定要靠自己,不能靠别人。

读书就可以出人头地和改变命运。

在外面一定不要与上司、老板冲突,应该老实听话,不要得罪人。

应该勤奋努力用汗水才能换来财富。

这些都是我们经验里的绝对化的观点,成为了规条。很多人会觉得“人就应该这样呀”“大多数人都这样啊”,其实不是的。非理性观点常常以绝对的道德律令伪装,那是我们难以觉察的规条。“我必须考研,因为所有人都在考研”“虽然我很累了,但我必须努力工作,成为有钱人”,如此等等,这些都是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当我们并不能识别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就会认同社会强行加给我们的标准,我们也会机械地认同这种标准,造成“虚假的自我”,限制了人的自由。跟社会大的规范一致是好的,但是当我们把自己的生活交给流行的价值标准作为唯一的评判,我们就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在自己感受很差,难以承受,承担着太多情绪的时候依然要坚持那些标准,这时候个人的内在力量就会被耗尽。

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回迷失的本真自我,做回自己的主人,选择性地创造自己。

规条活起来的时候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很优秀的品质。但是一旦绝对化成为了律令,就会对生活造成阻碍。有的人持有“我必须干净”或“我是一个整洁的人”的规条的时候,就会强迫自己每天整理房间,进行洗刷。要干净本身无可厚非,甚至是件好事。但是当每天下班很累、周末想休息的时候,因为看不惯屋子的凌乱强迫自己收拾整理,当明知没有必要还必须去做的时候,当边做边否定自己的时候规条就已经在控制人了。

当你有这些绝对化的观点的时候,你就容易:

强迫自己。要求自己必须遵守,即使在不想执行的时候也会强制自己执行。例如当你劳累不想工作的时候,你有“人必须努力工作”的规条,就容易强迫自己,而不顾生活中其他的领域。当你有“人不能浪费”的规条,你会在吃饱的时候强迫自己吃下剩饭而伤害自己的胃。当你对一些事情无能为力的时候,你也会强迫自己做好,如果你有一个“坚持”的规条或者一个“我必须要优秀”的规条。

挫败、自我否定、糟糕至极。当人们有个规条却不能实现的时候,就开始了自我否定的旅途。先使用概括化的策略否定自己,然后进入糟糕至极的模式。概括化是指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即做不到规条所要求的就对自己全盘否定,觉得前途无望等,结果陷入消极情绪之中,觉得一切都糟糕极了。而这一切不过是因为:我违反了“我必须第一,必须优秀”的规条,违反了“我不能被欺负”的规条等。

强迫他人、和他人产生分歧。自己遵守这些规条并不够,我们会把这些当成事实,然后强迫他人向我们一样遵守。比如我们坚持“守时”的规条的时候,就会要求他人也这么做。当我们坚持“诚实”的规条的时候,就会受不了他人对我们的欺骗。结果就是当他人没有遵循我们的规条的时候,自己会很受伤,或者很生气,觉得别人有问题,与他人产生分歧,继而引发出关于“道不同,不足为谋”的感慨。很多家长会把自己这些无意识的规条强加给孩子,告诉他们什么是“好的”,要求他们必须那么做。比如“不许生气”“必须勤奋”等。

看不惯。看不惯的本质就是他人违反了自己的规条,他人没有像自己一样生活。你看不惯别人的虚伪和两面三刀,那是你用了“应该真实、坦诚”的规条。看不惯的规条还有:

你的价值观不如我的好。

对别人和自己的差别视而不见。

自以为无所不知,坚持着唯一的通用的真理。

滥用过往习得的经验。

墨守成规,不愿意改变。

拒绝考虑其他可能性,不愿意进行新的尝试。

转化绝对化的规条

1.列举

首先,你需要觉察并列举出你有的规条。在你的经验中,你学会了哪些做人的原则?有哪些是你认为人应该做的?必须做的?检查你在做事情、待人接物的时候用了哪些这样的词汇:“人应该”“人一定”“人必须”“人永远不可以”“我的原则是”,如果有些是你认为重要但允许自己违反的,是你可以控制的,那则是你的价值而不是规条。价值会给你带来正向的资源,是你的工具。而规条则控制你的生活,是不能轻易违反的,是你必须遵守的。

现在,尽可能多地列举你的规条,至少10条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我们看起来是品质的东西,有时候也会成为规条。有些特质应该是我们积极发扬的,是对我们的社会和人生都有利的,但一旦刻板成为了规条,就会带来伤害,当自己做不到或别人做不到的时候,自己就会生气、看不惯、伤心、有挫败感等,这时候这些特质就已经在伤害我们和他人。

2.挖掘规条的好处及代价

每个规条后面都有一个好处和代价。对它的坚守,给过你很多好处和便利,让你安全、熟悉,让你得到了很多。同时,为了它你也做出了很多的牺牲。那些,是什么?把好处和代价都挖掘并列举出来,可以促进规条转化。例如:

A.

规条: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因此一定不能乱花钱,一定要节约。

好处:生活朴素和节约,不乱花钱,不乱买奢侈品,在外吃饭,买东西比较节约。

代价:事事都以金钱和成本来衡量,焦点全放在钱上,缺少了对物品和东西的享受,有时候甚至会遗忘掉购买物品所能带来的乐趣和满足,还会压抑自己内在真正的需求。即使花了钱,但内心深处并没有真正的快乐和满足,人成为钱的奴隶。

B.

规条:财富应该勤奋努力、用汗水换来。

好处:我很勤奋,辛苦地赚钱,通过操劳的、拼命的、流血流汗、勤奋的努力赚到了钱,并有了一定的积蓄,生活有了一些安全感。

代价:对赚钱的乐趣缺乏认识,没有去享受这个赚钱的乐趣,不懂得轻松愉快地赚钱,更不懂得通过思考、经商等方式赚钱,对待其他任何可以赚钱的机会和选择都关闭大门。赚钱的思路很单一和僵化,把赚钱看成严肃认真的事,缺乏轻松快乐的心情,弄得自己心理压力大,很累。

3.在“应该”中寻找例外情况

“应该”和“永远”的规条,阻止了生命能量的流动,是僵化的、闭塞的、不人性的。当我们让这些规条流动起来的时候,成为弹性的价值的时候,就包含了爱,曾经的阻碍会成为我们宝贵的资源。转化的方式就是我允许自己做不到,根据情境而决定。我欣赏我在执行这个价值,也允许例外发生,并不为例外而难过。这里的转化可以参考我们前面冰山里观点的转化。

你可以这样转化:

规条1: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凡事需要亲躬亲行)

转化成:在精力及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我可以自己的事自己办,有时我自己的事不自己办,在以下的情况下(至少列举三个):

①当我在做领导,需要培养下属动手能力时。

②当我太累了,需要休息时。

③当我发现我做其他事情可以贡献更大价值时,我自己的事可以委托他人来做。

规条2:财富应该勤奋努力,用汗水换来。

转化成:我能够用勤奋和汗水换来财富,有时我不用汗水赢取财富,我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并快乐获得财富,在以下的情况下(至少列举三个):

①我可以用资源来换取财富。

②我可以用信息和经验的交换来赚取财富。

③我可以用关系来赢取财富。

2.扣帽子:我们是如何给他人贴标签的

当人们喜欢或受不了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贴标签:他是一个勤奋的人,他是一个自私的人,他非常懒惰、自以为是。我们也喜欢给事情贴标签:这是一件不公平的事。

同类推荐
  • 每天要看的快乐心理学

    每天要看的快乐心理学

    本书选取了生活中一些饱含乐趣的问题和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它们进行解释、分析,让读者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思考,这样感受,这样表达,这样行动。
  • 和希望一起飞

    和希望一起飞

    中考时,因没考上重点高中,我不禁感到心灰意冷。父亲的斥责在我眼里成了唾弃,母亲的鼓励也被我视为唠叨。一种难于道明的青春年春年少时期的叛逆使我开始憎恨这个世界,开始与父母、老师甚至自己作对。班主任曾私下不止一次对我的同学断言,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也会有出息的话,那一定是上天瞎了眼。对此,我从来深信不疑。那时候的我是学校最鲜活热辣的反而教材,老师可随时毫无顾忌地当着同学的面将我贬得一文不值。
  • 催眠术:生活中的心理诡计

    催眠术:生活中的心理诡计

    现代心理学认为,催眠术是打开人们心扉的一把万能钥匙,是一种通过影响潜意识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技术。催眠并不像普通人理解的那样神秘,掌握起来也并不困难。实际上催眠术很贴近生活,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中熟练运用催眠术、耍点小“诡计”,很多棘手的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
  • 观众心理学

    观众心理学

    中国第一本从观众心理入手,系统地研究戏剧家如何了解观众、适应观众、征服观众、提高观众等问题的专著。余秋雨认真钻研了以德国为基础的接受美学和艺术心理学,融会贯通后,由此编成一部教材,并把长期被滥捧或狂贬所歪曲的中国艺术,作为与接受美学碰撞的重要素材。为了避免过于抽象,举了古今中外艺术家的实践来证明。作为学科,它们是新的,但作为学科所传达的审美心理范畴,却从人类拥有艺术以来就一直在发挥作用。因此,它们与艺术实践的遇合,将会两相滋养:既让艺术获得全新的思维高度,又让学术获得悠久的感性支援。
  • 轻松生活享受生活

    轻松生活享受生活

    本书阐释了如何才能拥有健康及快乐的法则。内容分为“从做人做事中轻松生活”、“从交际处事中轻松生活”、“从自动自发工作中轻松生活”等七个部分。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之小萌妻

    TFBOYS之小萌妻

    本次小说主要介绍三只认识三个冰山女,看上去冷冷的,实际却不是,可天公不作美,安排了三个坏猪脚在三只身边,,接着的你们进来看看就知道了
  • 小霸王和霸王枪

    小霸王和霸王枪

    小霸王其乐无穷霸王枪肆意花丛PS:简介非要20字
  • 科普乐园·人类家园的绿色屏障

    科普乐园·人类家园的绿色屏障

    本书是一本面向少年儿童的普及读物,内容主要包括树木的基本知识、常见树木代表、珍贵树木代表及各种各样的树木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本书知识丰富,趣味性强,语言简明朴实,易于接受。特别是树木奇闻,可谓一道知识大餐,读来别有一番情趣,会大大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产生无穷的想象。
  • 高冷男神是道符:前妻赖上门

    高冷男神是道符:前妻赖上门

    宋水墨觉得自己的人生应该是这样:小窝、男票、好工作。现实狠狠甩了她一个耳光:失忆、见鬼、高冷前夫。偏偏这个高冷前夫还是一道驱鬼的灵符。为了不再被百鬼纠缠,她只能天天追着前夫跑。没办法,缠呗。诶诶诶,明明一开始是她缠着他,怎么到后来变成了他缠她?
  • 公子您家缺人不

    公子您家缺人不

    云府口中那十恶不赦的魔女,竟消失!!!!云锦南醒来时,她已来到另一个奇妙的世界。这里的人每天都穿着清凉,抱着一个矩形的能发光的盒子,还有可以载百人飞上天的白色大鸟。咳…都从意识中了解了
  • 孩子下楼

    孩子下楼

    家中排行最小,生而不公,自己又是父亲醉酒后的一个冲动,母亲又仅仅是一个普通女子,而且生完自己,就已经奄奄一息了。再这样一个环境下成长,将是一个怎么的心理历程?污蔑、陷害、捉弄等等,一个个麻烦接踵而来,但又是怎样去解决的呢?庆幸的,他生为天意,资赋了人,意志坚定,注定成神。“我从来没有觉得成神有多么简单,但是,我也从来没有觉得我成不了神!”天意从来都是为我安排的,若是不能为我安排,那我就去逆天,安排天意!
  • 成都雨夜惊魂

    成都雨夜惊魂

    男主车祸,灵魂出窍,依附另一男主,与两位女主,纠缠不清的关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红色罂粟:复仇公主

    红色罂粟:复仇公主

    当大火焚烧起的那一刻,一颗仇恨的种子已经深种在一个八岁小女孩的心中。从那时起,唯一让她活下来的执念就是复仇。她的心中,早就爬满了仇恨,随着时间的流逝,只是有增不减。十年过去,心中充满着仇恨的她回到社会,开启复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