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2200000029

第29章 当代歌剧发展轨迹(2)

与《洪湖赤卫队》齐名的是七场歌剧《江姐》。它们可以说是当代歌剧高潮期中的双壁。《江姐》的剧本是据小说《红岩》中关于女英雄江竹筠的故事改编而成的,她参加了川北华蓥山的武装斗争,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入狱。江竹筠在狱中大义凛然地与敌人作不屈的斗争,最后壮烈牺牲。《江姐》的音乐成就也是将戏曲音乐的特长运用到歌剧中来,有效地采用了戏曲板式变化的手法,创作了适于剧情发展和表达人物内心感情的富有戏剧性的歌剧唱腔。同时还借豁川剧高腔的“帮腔”形式,采用了大量的“伴唱”手法,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推动剧情的发展。这在中国歌剧音乐中是一种创新。女主角江蛆的音乐是建立在综合性的戏曲音乐(如川剧、越剧、京剧等)素材之上的,通过许多段重要的唱腔,塑造了这位真实可信的英雄形象。歌剧的主题歌《红梅赞》借梅花不畏严寒、傲雪怒放的坚强品格,来比喻英雄坚强不屈的崇高精神。《红梅赞》的音调主要是吸取四川民间音乐的风格和韵味,以朴素流畅的歌谣体写成。这个曲调本身就是江姐的音乐主题,歌剧中江姐的旋律,大都是以它为基础并吸收其他戏曲和民间音乐发展而成的。

《洪湖赤卫队》和《江姐》,成为当代歌剧艺术的两座高峰,是五六十年代歌剧创作的优秀代表。两位主角——韩英和江姐——也已成为广大人民心目中的女英雄。这两部作品在内容上符合了当时宣传革命传统的需要,也符合了当时群众高度崇尚革命英雄的普遍心理,因而引起的社会反响是巨大的,而对剧本唱词中的一些政治口号和过多的豪言壮语(这尤其表现在《江姐》一剧中),群众都采取了认同和赞许的态度。《洪湖》和《江姐》都是“毛泽东时代”的产物,是革命理想主义的代表作。

《洪湖》和《江姐》音乐的突出成就是在塑造女主角的音乐形象方面,采用的手法主要是学习,借鉴戏曲音乐的经验,运用戏曲板式变化的方式来组织大段咏叹调,在这方面,《洪湖》和《江姐》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们完全不是“戏曲改革”,而是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咏叹调。但女主角以外的其他人物的音乐一般都显得缺少份量。乐队音乐一般还处于前奏、间奏或伴奏的地位,还说不上是真正的歌剧乐队音乐。剧情常停留在长篇的对白之上,“话剧加唱”的痕迹仍较明显。

歌舞剧创作在这一时期产生了几部作品,如四场歌舞剧《哑姑泉》(张万一,张沛编剧,张沛、张文秀等作曲,1959年)、七场歌舞剧《刘三姐》(柳州《刘三姐》创作小组编剧,宋德样等音乐设计,1960年)等。其中《刘三姐》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给我国歌剧舞台带来了一股清新活泼的生气。《刘三姐》是根据壮旗民间关于“歌仙刘三姐”的传说改编而成的,它塑造了一位聪敏,勤劳、美丽、勇敢的民歌手——刘三姐的光彩形象。剧本的唱词具有犀利绝妙的民间文学语言,例如,在揭露财主莫海仁的狠毒时有这样的唱词:

塘边洗手鱼也死,

路过青山树也枯。

这真是入木三分的形象描绘!

第四场《拒婚》中媒婆有四句唱:

三寸舌头一嘴油,

男婚女嫁把我求;

哄得狐狸团团转,

哄得孔雀配斑鸠。

一个巧言利舌的媒婆形象就活灵活现地站在你面前了。鲜活、生动的民歌语言,是《刘三姐》的主要艺术特色之一。演出时,舞台上贯穿着充满民族风情和生活气息的舞蹈,这在当代歌剧舞台上也是别具一格的。《刘三姐》的音乐是带着壮族风格色彩的歌谣体旋律,朴素、优美,与歌词结合得天衣无缝。虽然简单,但这简单也是《刘三姐》的特色和长处。

《刘三姐》将我国“歌舞剧”艺术推向了高峰。可惜的是产生了这第一座高峰以后,缺乏后继的优秀作品,《刘三姐》至今还是歌舞剧艺术的孤峰。

1966年元旦,中央歌剧舞剧院歌剧团上演了歌剧《阿依古丽》。它的形式特点及音乐结构都与《洪潮》、《江姐》、《刘三姐》不同,《阿依古丽》的特点是它的鲜明的哈萨克音乐风格,音乐结构方面更接近于西方“正歌剧”形式。《阿依古丽》的音乐除了吸收哈萨克民歌素材之外,也择取丁柯尔克孜族和维吾尔族的民间音调。作曲家较好地解决了汉语与哈萨克音乐有机结合这一重要的课题,为女主角阿依古丽和她的丈夫阿斯哈尔谱写了富于戏剧性的唱段。阿依古丽的音乐主题是在两首哈萨克民歌——《阿吾力》和《色无来姆》——的音调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第一场中阿依古丽的咏叹调《辽阔的草原》就是综合了这两个素材创作而成的。这段咏叹调具有哈萨克“牧歌”的特点,带着热情、豪迈的气质和开阔的意境。阿依古丽的另一些咏叹调如《东方升起了红太阳》(第三场)、《赛里术湖起了风浪》(第四场)等,都是根据这一主题创作、发展而来的。阿斯哈尔的一些重要唱段如《难道我忘记了根本》(第五场)、《暴风雪》(第六场)也是在“阿依古丽主题”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只是音乐的性格变得更为豪放和粗犷。《阿依古丽》中的许多合唱写得较为成功,如第一场中以女声合唱形式表现姑娘们摘花参加选举的舞蹈场面,第三场男声合唱《打草歌》及牧民休息时唱的混声合唱《马奶酒歌》等,在剧中都发挥了较好的艺术效果。全剧的器乐部分,尤其是一些独立的器乐段落(如序曲、场面音乐、间奏曲、冬不拉乐曲等),也发挥了器乐特有的表情作用,有效地配合了戏剧内容的展开。

《阿依古丽》产生于“文革”的前夕。剧情内容方面具有明显的、难以补救的缺点,这就是受当时政治上左倾错误的影响,将阶级斗争绝对化、概念化,使这部歌剧的艺术生命力受到了严重损伤。但应该历史地肯定:《阿侬古丽》在歌剧音乐艺术水平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尤其是在歌剧的合唱及器乐方面,《阿依古丽》体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阿依古丽》为十七年的歌剧发展画下了一个句号。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歌剧可以称之为“英雄歌剧”的时代。歌剧舞台上挺立着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高大形象——刘胡兰、红霞、潘亚雄(歌剧《春雷》女主角)、李华(歌剧《两代人》女主角)、珊妹(《红珊瑚》女主角)等等。高耸在这些英雄峰巅的,则是韩英和江姐。除了无产阶级英雄之外,还有反封建的英雄如窦娥、刘三姐等。不论是近现代英雄或古代英雄,几乎是清一色的巾帽英雄。中国歌剧舞台是女主角的一统天下,男角都处在靠边站的地位。这种“阴盛阳衰”的歌剧舞台局面,从《白毛女》到《阿依古丽》,二十年间一仍贯旧。

中国歌剧是在成长中的年轻艺术品种,几乎每一部成功的新作品都在探索着歌剧音乐民族化、戏剧化的新经验,进行着内容与形式上的种种尝试。但当时歌剧作家、作曲家的视野较窄,学习、借鉴外国优秀歌剧的机会太步。作曲家在创作歌剧音乐这样高度综合性的音乐体裁时往往力有不逮,技巧上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大部分歌剧作品都是旋律和配器分开创作的,乐队部分的音乐很少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没有一部歌剧的“序曲”可以在管弦乐舞台上站住脚。另外,“《白毛女》传统”在五六十年代被强调到“道路”、“方向”等不适当的高度,影响了歌剧艺术发展的宽广的路子。当时的许多歌剧作品还没有摆脱话剧的格式,情节繁杂,叙述过多,在交代故事和人物关系上花去了大量笔墨。这是由于没有把握住歌剧艺术的特点和规律所造成的。急功近利的配合政治宣传的要求,造成当时许多歌剧缺乏久远的艺术生命力。

§§§第三节十年空寂

“文化大革命”对于音乐艺术领域的摧残和打击,再也没有比歌剧领域更严重的了。其他音乐体裁在十年中多少还有些“样板”作品或星星点点的新创作。歌剧则是一片废墟,满目疮痍,十年空寂,真正的不毛之地。

歌剧遭受排斥,其根源是江青的蛮横砍杀。她提出了一个十分错误的观点:“京剧就是歌剧。”她说:“新歌剧的音乐,也可以在京剧、河北梆子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她的观点混淆了歌剧与戏曲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混淆了歌剧音乐创作与戏曲音乐改革这两种不同的创作方法。当她的“理论”遭到歌剧创作人员的抵制时,江青抛出了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的手段,她说:“我叫歌剧向京剧靠,他们不靠,不要了!”于是歌剧领地上出现了十年荒芜。

新的歌剧作品不能产生,已有的优秀歌剧作品全数遭到了批判。江青带头批判歌剧《江姐》“庸俗”,说江姐“哭哭啼啼的,算什么英雄!?”“音乐是软绵绵的,靡靡之音”,“是鸳鸯蝴蝶派”。

江青一伙还把《洪湖赤卫队》说成是“为大野心家贺龙树碑立传的作品”,将《阿依古丽》批判为鼓吹“写中间人物论”的,并指控它“制造假新气象以对抗毛主席的批示”。甚至连一向认为是新歌剧之方向的《白毛女》也不准上演,因为自杀而死的老贫农杨白劳“缺少反抗精神”,“调和阶级矛盾”。江青之流对歌剧艺术实行的是“三光”政策。歌剧在“四人帮”的法西斯淫威之下几近绝迹。只有一个例外,1975年在新疆产生了“维吾尔歌剧”《红灯记》,由于它是移植于“革命样板戏”,因而被允许演出和出版。它在音乐的整体安排甚至段落、结构上完全受束缚于京剧《红灯记》的音乐,但它在“文革”中采用维族传统音乐“十二木卡姆”的素材来加以发展,仅这一点也算很不容易了。

江青等“四人帮”严酷摧残歌剧艺术的罪行,造成了中、外歌剧史上最黑暗、最惨淡的一页。

§§§第四节在低谷中挣扎

粉碎“四人帮”以来的十余年间,歌剧一直未能从“文革”的极度损伤中缓过劲来。与其他音乐体裁的蓬勃兴盛的状态相反,歌剧始终处于很不景气的被动局面,在低谷中艰难地挣扎。

十余年来的歌剧事业有如下几个特点:新作品数量多,获奖作品多,但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少,歌剧观众少。这“二多二少”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歌剧的数量之多丝毫无补于歌剧的质量之差。

歌剧新作品数量之多是空前的。据中国音协资料室《中国歌剧、舞剧剧目》(1985年)中的统计,1978—1985年七年间全国仅上演过的歌剧新剧目就有七十一部,而1949—1966年的歌剧高潮期全国上演过的重要歌剧只有三十六部。后七年的新作品几乎是前十七年的两倍。这个统计肯定是不完全的。有人统计仅1982—1984年间的歌剧新作就有130部之多。创作数量之多与成活率之低正好成反比。

获奖的歌剧作品数量也不少,如1979年“国庆三十周年献扎演出”的评奖中,就有《启明星》(王韦民编剧,李井然作曲)、《壮丽的婚礼》(任萍、向阳编剧,吕远作曲),《星光啊星光》(张思凯等编剧,博庚辰、扈邑作曲)、《忆娘》(阎肃、剑兵编剧,羊鸣、来正本作曲)等十二部歌剧新作获奖。文化部、中国剧协举办的“1980—1981年全国话剧、戏曲、歌剧优秀剧本奖”获奖作品中,又有《曼苏尔》(张宗灿编剧.王华元作曲)、《艾里甫·赛乃姆》(艾利艾则孜编剧,则克力、黑牙司丁作曲)等五部歌剧获奖。其它全国性,地区性的获奖歌剧还可以罗列一大堆。但获奖作品的艺术质量也普遍不高。

从粉碎“四人帮”的1976年到七十年代末,这三年间是恢复上演“文革”前的歌剧作品和恢复歌剧创作的阶段。“文革”中遭受“批判”的优秀歌剧作品,如《洪湖赤卫队》、《江姐》、《刘三姐》,《阿依古丽》以及《白毛女》等,都重新登上了歌剧舞台,并能产生轰动的剧场效果。1979年产生了一批新的歌剧剧目,开始恢复歌剧的创作,但这一批作品似乎还来从歌剧大萧条的恶梦中彻底苏醒,创作的框框还未突破。

同类推荐
  • 学生民主法制的教育(下)

    学生民主法制的教育(下)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地理故事与趣味

    地理故事与趣味

    这套丛书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培养兴趣的重要性和培养这些兴趣的方式方法,并详细讲解了各个学科的名人成才故事,涉及到少年儿童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一套小小的百科全书,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收藏。
  • 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选编

    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选编

    德育的短效,已成为社会、家庭、学校、教师极为关注的热点。如何提高德育效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主体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一个主体主动的、不断深化的建构过程。学生的道德养成同样也是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不断建构的过程。学校德育应紧紧把握这一特点,构筑德育的网络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持续教化。
  • 组网技术实训

    组网技术实训

    本书以项目的方式组织了网络组建、网络管理和网络集成三方面的实训内容,共二十个项目。第一部分是网络设备,涉及网络互联互通的实现技术、网络管理的方法和网络安全策略的制定等共十个项目;第二部分是系统应用服务器构建,主要包括Web服务器、FTP服务器、DNS服务器、VPN网络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网络防火墙ISA服务器的构建共六个项目;第三部分是网络系统集成综合项目,共四个项目,项目从小型网络到中大型企业网络,规模依次递进,难度逐步增加。本书可作为职业类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或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实训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 中国行会制度史

    中国行会制度史

    本书介绍了行会的起源,萌芽时代,隋唐时代的行会,宋代的行会,元明时代的行会,会馆,近代手工业行会,近代商业行会等。
热门推荐
  • 封宇传

    封宇传

    封云现,银河变。封云战,宇宙颤。浩瀚星海,风起云涌。苍茫寰宇,风卷残云。似风,掠过之处,闻风丧胆。似云,涌动之时,地列天崩。或是腥风血云,却是男儿之雄风。英豪之壮云。是我改变了宇宙,还是宇宙改变了我。一统宇内,无不听封!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尘缘卷染I惊世浮华录

    尘缘卷染I惊世浮华录

    父亲战死,母亲殉情,从小男扮女装的她七岁时带着两岁的弟弟,靠着前生现世的武功和父亲留下来的暗卫在一次次的暗杀中生活。17岁征战,20岁名满天下,随心而欲,实际却身中剧毒,22岁结识了他之后才发现一切都按照各国皇室秘辛--百年前的预言--进行着。既然不能避免,那就把事情弄得更加张扬。带着使命出生的他,从小就生活在杀戮和血腥中,生性薄凉,却常以一身白衣和微笑掩面。因为使命接近她,因为同种人而相互信任,因为信任而交心。因而能在风雨中相守。天下四国,百年前,因一国分出;百年后,自会因那一国后代而合并。
  • 美国福音:上帝、开国先贤及美国之建立

    美国福音:上帝、开国先贤及美国之建立

    在二十一世纪开始的几年里,一些美国人认为美国已经从上帝那里偏离得太远;其他的人则在担心一些宗教狂热分子正在向美国的自由传统发起“圣战”;许多美国人似乎认为他们正生活在一个无可奈何的、被宗教分裂开来的国家。实际上,上述的这几个观点都没有切中要点。有关美国的好消息——作者将其称为美国福音——正是在让宗教塑造美国的同时,又不让它扼杀美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你初心不变

    爱你初心不变

    时间让喜欢沉淀成了爱,可是我却辜负了时光。一张脸,不过一块皮,说不介意太假,说介意,好像我不介意。颜弃“爱你的初心不变”路潞:“爱你是因为你初心不变。”蓝兰说:“你们为什么不在一起?”秦皓和路潞互相看了一眼说:“太腻。他站首发
  • 丞相大人娇宠妻

    丞相大人娇宠妻

    重生前:容凉对苏吟婳不屑一顾。重生后:苏吟婳一巴掌把容凉打清醒,“看到了没,你在我这,一文不值!”“我错了……要实在不行,就值一文也成……”苏吟婳打算怎么快活怎么来,至于容凉那个狗男人,一边凉快去吧,这辈子,她不奉陪了!1V1双洁(架空架空架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请勿考究,谢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非法入侵的妹子其实是一个修仙者

    非法入侵的妹子其实是一个修仙者

    在被公司无情裁员的当天,我的家里非法闯入了一个一身古装的奇怪少女,而我,迫于她的强大武力,成为了对方的持剑童子(?)。然而,当少女随手展示了一个相当强大的(并不)的法术之后,我决定,抱紧她的大腿!【我也先想要修仙!】可是,作为一个修仙者,她的目标并不是得道成仙或者大道得证,而是成为偶像(?)。就这样,我不得不面对成为少女偶像的经纪人,并且同时兼职对方的厨师、管家、司机、男友的奇怪生活。(不开后宫!)
  • 大方广三戒经

    大方广三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