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2000000042

第42章 还有什么观点(3)

阿德勒所说的社会兴趣,是指人希望对社会做出贡献以便使之更加完善的一种天赋的特性(接近超我状态,但是比那个更近了一步——其实这是个争议点)。他认为:个人试图在社会中完善单凭自己无法完善的东西,例如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等等(现代西方政治和文化对于这个的研究很多)。他说,社会兴趣是对个人的种种缺陷的最后补偿。正是社会兴趣,使得一个人将个人私利不太过于个人化,而服从于公共福利。而阿德勒也没想到,他所提出的这点,对于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与时俱进”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这基本上左右了现代资本主义发展进程,同时也把盎格鲁—萨克森经济发展模式更加推进了一步(盎格鲁—萨克森经济发展模式——不单指金本位,而是指其泛经济模式。这个问题我就不在本书中加以解释了,有兴趣的读者请自己查阅,否则这章跑题可就远了去了),使之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极其深远的盛名。

附录笔者推荐的阿德勒作品。同样,本书目是完全出于个人喜好所列,与传播广泛与否无关,且排名与推荐程度及年代完全无关:

《自卑与超越》(原名不是这个名字,这是中译名,原名是什么我忘了,好像是《生活的意义》)

《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

三 拉康怎么说

雅克·拉康,法国人。如果把弗洛伊德比作是“社会与人文的批评家”,那么刚刚我们所说过的两位大师——荣格与阿德勒,就是“批评批评家的批评家”。而拉康则是弗洛伊德学说的坚定拥护者之一。

被誉为“二战”后最具独立见解、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是一名法国精神医生。算起来他不完全和弗洛伊德同代,但是依旧属于代内,生于1901年4月13日,故于1981年9月9日。

拉康,把弗洛伊德的著作《梦的解析》视为精神分析的精髓。他曾提出:精神分析作为一种理论和治疗方法,最重要的是采用自然联想来导出潜意识(解梦中也这么用)。而潜意识就其结构而言,属于“自然语言”。

让我们看看拉康是怎么得到的这个结论。还记得我在前些年看到拉康理论的时候,起了一身鸡皮疙瘩——震撼。

拉康认为,在人类的婴儿时期,我们仅仅以镜子的形式而存在着——模仿。那个时期婴儿对于“我”和“自我”并不具备明确的概念,那个时候,我,是“幻象”。当婴儿获得语言和识别符号的能力时,通过各种体会后,其意义就发生了变化。之后婴儿就成了一个分裂的主体,潜意识则成了“另一个”。同时,潜意识所使用的“语言”则有别于“意识语言”,而是另一种语言。假如你没看懂这句话,那让我说得更直白一点儿吧。“我”是虚幻的存在,是潜意识的外在形成物(这点被物理界的“全息宇宙”理论严重支持)。“我”并不存在,只是概念而已。所以,弗洛伊德所强调的“加强‘自我’,并由‘自我’来主导或大部分主导潜意识”这一理论,拉康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自我是没有办法取代潜意识的,并且也无法完全揭示、控制潜意识,因为潜意识是所有(意识)的核心。或者说,三元论把主次颠倒了——潜意识才是基础所在。所以,潜意识其实是一种自然语言,或者干脆可以说潜意识并非我们自己,而是“别的什么”。这个“别的什么”,在每个人身上体现出来就是潜意识。但拉康并不认同荣格所说的“集体潜意识”的存在,而是认为只有一种情况:潜意识。至于潜意识所创造出了不同的“我”,也就造成了一种看上去比较个性化的“潜意识”。这就犹如我们的那个成语一样:盲人摸象——在这个人感觉中它是蛇一样的东西;在另一个人的感觉中它是柱子。但有趣的是,体会潜意识的,反而是潜意识所创造出的“我”(请读者不要嫌这段绕,实际上拉康的原文更绕,我能写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这就是拉康著名的“自我幻象论”。所以不同于弗洛伊德致力于研究“婴儿是如何形成的潜意识和‘超我’,最终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拉康所注重的是“婴儿是如何产生出‘自我’这个概念”,并且跟原本的“自然语言”——潜意识——统一出了“我”这一概念。

也正是拉康认为这种理论正确,因此他对于“自然联想”这种“潜意识的导出行为”极其感兴趣,并且对“自然联想”所表达出的语言结构很看重。不过他并非像弗洛伊德那样把这种“自然联想”所带来的“语言链条”的某个特定点作为“起始点”或者“真相点”。他觉得这种联想过于飘忽不定、滑动、循环,所以不存在任何锚定——可以定在任意点,所以任意点也就都不重要了——即:任何一点都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那么也就任意一点集体无价值——真正的价值不在某个点上,而在于这种链接形式上。说白了也就是:整体才算是有价值,而整体是什么呢?指系统本身。

说起来,这就好像字典:一个词只能将你引向另外的词,而永远无法引向词所指示的东西。拉康认为这就是潜意识。说到这儿我要在这本书中第N次强调:潜意识是进程,非固定,也不可能固定或被固定(也就是说,在一开始我们就已经在接触拉康的理论了)。

拉康就是这样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基础上,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永远漂移不定的驱力、欲求的混沌的世界”。他不关心弗洛伊德所关心的“怎样才能将这些混乱的驱力和欲求带入意识之中,使之具有一些秩序、可见缘由和意义,从而能够得到理解和管理”。拉康认为每一个人在成年后就已经通过“自我”把那些来自于“异世界”的“能量”加以固定、稳定为“我”了,并且把知觉身体与自我的关系进行了统一(我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这个问题说到这里已经很哲学了)。

对于这种发展的进程,拉康提出了三个概念:需求、请求和欲求。这其实对应着三段发展时期,他把这三段发展命名为:现实界、想象界和象征界(我个人看法,这三个用词都非常精确)。

和弗洛伊德一样,拉康认为在生命之初,孩子是某种与母亲不可分离的一体(从婴儿的角度看),在自我与他人之间,在孩子与母亲之间,完全没有区分。弗洛伊德和拉康都认为新生的婴儿是某种黏乎乎的“粉色的肉团”,对于自我——也就是对于个体化的问题毫无觉知,而且除了来自于肉体的神经反应之外,对潜意识协调的问题也根本没有。这个粉色肉团只被需求所驱动着——需求食物,需求舒适、安全,需求得到换洗,等等。这些需求是可满足的,能够被某个客体所满足——当婴儿需求食物时会得到乳房(或奶瓶),而当需求安全时它会得到呵护及搂抱。

在这种情况下,婴儿处在这种需求状态中是识别不了自己与满足需求的客体之间有什么差别——因为这个粉色肉团区分不出自己究竟是某个客体的一部分,还是某个客体是自己的一部分。或者,根本没有区分这个概念,唯一存在的只是:需求和满足需求。这是一种“自然的”状态(拉康赞同弗洛伊德所强调的:只有脱离了这种状态才会有“文化产生”)。当这种“自然的”状态被中断时,也就开始逐步造成了个体化印象的侵入。逐渐地,那个粉色肉团开始有了个体化的第一印象,说起来这是令人很纠结的一个问题:分离,产生了自我意识。在认识到个体之前,粉色肉团就是处在现实界,这是个原、初统一体存在的地方。因此,不存在任何的丧失或者缺乏的问题,而只有需求和满足,也正因如此,在现实界中不存在语言。

我想读者们也许还记得在本书前面章节中所提到的“客体永存”现象,同时我还提到了婴儿期必定有某个阶段是处在掌握“客体永存”现象的。实际上这个就是婴儿在步入“想象界”的重要过程。同时出现的还有语言。

例如我们面对婴儿的时候,假如把脸藏在手掌后面,在婴儿看来,我们是消失了;而当我们把手拿下来露出脸的时候,婴儿认为我们又重新出现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相信大家都注意了一个实际情况:婴儿会为此而显示惊讶的表现或者笑声——在这个小家伙看来,这很神奇,这就是驱使语言产生的一个启动阶段——发声。同时,也就是在这种“神奇体验”的时刻,我们每个人都慢慢地学习到了想象——虽然看不到,但那张脸并非消失,只是躲在手掌后面而已。同时这种掌握还会逐步扩大并且延伸范围——把礼物装进盒子,虽然我们并未看到盒子里的礼物,但是装进去之后,我们可以想象出它在盒子里,而非失踪了。

拉康认为在婴儿18个月的时候,正是进入象征界——也就是进入语言本身——的结构的时间。他认为语言的产生是涉及“丧失”和“缺失”,只有当你想要的客体不在场时你才需要言词。如果你的世界真的一切具足、无一缺失的话,那么你就将不需要语言。所以拉康说在现实界中不存在语言,因为不存在丧失、缺乏和缺失,唯一有的就是圆满、需求及其满足。所以说,这种观点就很清晰地说明了:现实界永远是超越语言的,无须以语言来表现并且象征。而当婴儿开始能够在它自己的身体与环境中的每一样东西之间做出区分的时候,婴儿则从需求转移到请求——因区分而请求——正因如此,这个“请求体”慢慢地理解到了自己不同于“被请求体”,也正是“自我”开始产生的时刻。(不过对于这种“自我”的产生,拉康认为不是一下子就完善了,所以他曾说过:“婴儿在最初阶段,对于自我的认知是断断续续的。”而我们可以把这点理解为:穿梭游走于现世界与想象界交界。)

当认知到“自我”后,婴儿开始学着认知客体——其他个体。例如婴儿会在镜子中看见自己的时候会注视自己的镜像,假如看到其他客体在镜中的影像后,会回过头来仔细地看看那个客体的原型——母亲或者其他出现在镜中的人——然后又去注视镜子中的图像。在这种行为的过程中,婴儿开始“预期”:婴儿通过在镜像与他人之间反复交替对比,而产生一种感觉:一个整合了的存在,一个完整的人。此时的婴儿通过观察镜子中的影像,然后再对比造成影像的那个人,这其中就是一种“预期性”对比,同时这也是在确认自己的“预期”。从那一刻起,婴儿开始学着把“支离破碎的”转向“整体性存在”——整合了影像与造成影像的客体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拉康另一著名理论,他把这称为“矫形术”。对婴儿来说,镜中影像和造成影像的那个互相矫形。这个过程是看到镜中那个熟悉的脸——预期——转头——看到真实的那张脸——预期——转头——再次关注镜中的脸——预期——转头……这个矫形,是指对“预期”的矫形。因此,小家伙开始获得了整体性的认知。同时也是通过这点来进一步认知了“自我”。这也就逐步发展出了“我”这一概念的雏形。

不过最初婴儿在看到镜中的自我的时候,会是一个错误的认同。小东西会认为在镜中的看到的那个小东西不是我,而是别的什么。虽然在之后不久认识到了镜中的那个也是我,但是婴儿会认为那个“我”是宾格的。而彻底地完善“我”,还需要花上更多的时间。那么象征界是什么呢?“象征界是被语言所主导的,它是秩序的,是语言自身的结构,我们必须进入象征界才能成为‘表述’的主体,才能用‘我’来指称我们自己。”不得不承认,拉康这句话非常精辟,绝不是什么花哨的辩证与推论,而是严谨且干净利落的定义。

当那个小家伙开始频繁地并且逐步增加了那“断断续续的自我认知”后,对他而言,才可以用“他”,而之前应该是“它”。同时,我们所泛指的这个世界才彻底展开(假如你不能认知自我的话,那么认知世界只是一句空谈罢了)。只有在那种“断续的自我认知”彻底稳定并且持续的时候,对那个“粉色的肉团”来说,世界才存在。

也许有读者会问:那拉康到底是怎么解析梦的呢?

对不起,很抱歉,这个问题我没办法说明,就算拉康自己也没办法说明。不过先别激动,让我来告诉你拉康是怎么认定梦的吧。我觉得当你看到这个观点的时候,就会和我站在一边了。

拉康认为,潜意识是一切的源头,我们的所有感受都源于潜意识,那么既然梦是潜意识的释放,所以,梦是真实的,我们的世界是虚幻的。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用虚幻去解析真实呢?

同类推荐
  • 与弗洛伊德相约在微博:欲望的,太欲望的

    与弗洛伊德相约在微博:欲望的,太欲望的

    弗洛伊德创造了用精神分析来治疗精神病的方法:同时他系统地论述了人的个性结构学说,将人类面对欲望所产生的一系列焦虑、压抑进行深刻剖析,提出了焦虑的防御、阉割情绪、抑制和升华等解决人格发展困境的方法,对于人类不断完善自我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等理论无疑是现代思想的一座巍然耸立的里程碑,不仅对二十世纪初的西方思想文化影响极深,同时更为我们认识自我、剖析自我、提升自我提供了前瞻性知识。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需要的是从他浩瀚的精神世界中汲取营养,得到人格及心灵的提升。
  •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本卷包括中文版主编车文博所著的《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以及由弗洛伊德与约瑟夫·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三部分。《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是中文版主编车文博研究弗洛伊德的精髓所在,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癔症研究》最初于1895年在德国出版,书中对癔症的症状、病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说,开始提出癔症创伤理论,是其精神分析理论的奠基和正式起点的标志。
  • 心理学的故事

    心理学的故事

    说起心理学,它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初民便对梦境和死后生活有所猜测。他们以为,有一种像空气一样的灵气通过呼吸出入人体。做梦就是这种灵气出壳外游,死亡时它不再返回人体。进入文明社会后,欧洲的古代人把这种灵气称之为灵魂。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古希腊哲学家把心理看作是灵魂的功能。近代欧洲的哲学家继承发展前人的思想,把灵魂称为心灵,并和知识的起源问题一起讨论。到了19世纪中期,形成了一种比较系统的心灵或意识的经验心理学思想。
  • 每天用一点神奇催眠术

    每天用一点神奇催眠术

    作者以轻松优雅的文笔,叙述了催眠的原理与技巧,使催眠变得简明、易懂、好学、好用。同时,作者也针对一般人常有的疑问,例如被催眠了会不会醒不过来,会不会被催眠师控制等问题华人催眠大师廖阅鹏首次公开普及版催眠术,从入门到进阶,每天用一点,生活大不同。
  • 想象力统治世界

    想象力统治世界

    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耶稣上帝;世上也没有什么能够束缚全人类的力量,唯有我们自己的想象力。能够拯救我们的唯有我们自己,唯有我们的想象力,就如同第一个从树上走下来的类人猿,促使类人猿进化成为人一样,想象力会使人类自身发生心灵的革命,从而超越机器人等一切“智能人”,超越自身的种种束缚,进化成为智慧、和谐的新的人类。
热门推荐
  • 梦想健身房

    梦想健身房

    健身房里有百般套路,但更有百样梦想。青春的梦想、故土的情怀、婚姻的迷茫、真爱的渴望,在喧嚣都市的灯火辉煌处——健身房里热烈演绎。
  • 我就是灾星

    我就是灾星

    在东方大荒世界,千年以前有荒帝出世,大荒世界一统,道统复兴,人皇、至圣、王侯争霸,一片繁荣。千年后有星坠地,惹世界之门洞开,主宰之战爆发,荒帝陨落,大荒世界重归混乱,四方伪帝称雄。此星世称灾星。17年后,在下五洲海外之地的一座小城里,有个少年误入妖兽洞穴,却意外开启了他的传奇之路……
  • 她又美又飒

    她又美又飒

    姜狸:巫山之主,一方大妖,一朝不慎,落得个身死道消,只余一缕残魄,用九狸猫一族密术,进入万千芥子世界中收集功德,换一次断尾重生。白切黑团子:她既然救了我,就不能抛弃我,不然我就杀了她!商界大佬:世界上还真有美人鱼,你的尾巴真美.........
  • EXO之繁星勋鹿

    EXO之繁星勋鹿

    因为我爱你,所以我变得卑微,变得不再像我自己。可是当我不再爱你的时候,我也变不回原来的自己。你瞧,我是不是疯了,爱你爱疯了,才会这样。。。。。。【BecauseIloveyou,soIbecomehumble,becomenolongerlikemyself.ButwhenInolongerloveyou,Iwillnotreturntotheiroriginal.Yousee,I'mnotcrazy,loveyoulovecrazy,willbelikethis......】
  • 快穿:作死女配尽管撩

    快穿:作死女配尽管撩

    不就是不小心当了个女魔王嘛,用得着如此和她置气吗?不就是色迷心窍强抢民男嘛,用得着一道天雷劈她个外焦里嫩吗?笑冉冉表示真心无辜。但这并不绝望,在绝望之后,又被雷了个绝望,叹曰:人生也不过尔尔……哈?本魔主还不可以好好中枪躺死?系统出任务?!哈~对不起,我只想坐等吃鸡。静待有魔来继承本魔主的衣钵……哎?有美男!公子,您发上有杂草,让本魔来替您拿掉!
  • 猎魔圣堂

    猎魔圣堂

    数十万魔种入侵地球,无上天尊降临地球,赐予人类对抗魔种的力量。少年莫华本是修炼奇才,却被植入拥有天下第一雷之称的魂天雷。“我莫华!此生必荡平天下魔种,不死不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命运zero之维京萝莉王

    命运zero之维京萝莉王

    寒风凛冽的波罗的海,破浪疾驰的龙首战船,吾乃维京的萝莉之王!fatezero的同人作品没看过的最好不要进,本文变身百合流不能接受的请点右上角,实话说这个题材不好写,所以看书有风险,入坑需谨慎~
  • 医妃有毒:王爷,有喜了!

    医妃有毒:王爷,有喜了!

    重活一世,沈弦歌只想放下仇恨逍遥度日,顺便拐个忠犬小奶狗回来做夫君。谁知小奶狗没拐到,却招惹了一只披着狼皮的狐狸。病娇王爷又美又狠还护短,可为什么偏偏是她前世的宿敌?顾行知挑眉冷笑:撩了就想跑?弦歌一脸无辜:不然呢?本姑娘忙着虐渣复仇狂打脸,没功夫理会你。顾行知:仇我帮你报,脸我帮你打,你对我负责!沈弦歌:......
  • 死亡之翼在漫威

    死亡之翼在漫威

    这本书是穿越成了死亡之翼,然后在现代睡醒,这本书会有变种人,哈利波特,黑夜传说,刀锋,矮人,精灵,后宫非常多,主角实力强,就这些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