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39800000009

第9章 教派与寺院(1)

65.藏传佛教有哪些教派?

西藏佛教,指藏语系佛教,统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先后与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联姻。赤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各自带了一尊佛像到西藏,修建起拉萨著名的大、小昭寺,随两位公主前来的工匠也陆续修建寺庙,随同前来的佛教僧人开始翻译佛经。佛教开始从尼泊尔和汉地传入西藏,并逐渐渗入其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风俗习惯中,成为藏民族广泛信仰的宗教。

到11世纪中叶以后,藏传佛教进入各个教派形成时期,相继出现宁玛、噶当、萨迦、噶举、格鲁、希解、觉宇、觉囊、郭扎、夏鲁等教派。后5个教派由于无政治势力做靠山,势小力弱,先后融于其他教派或被迫改宗其他教派,均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影响较大的有格鲁派(俗称黄教)、宁玛派(俗称红教)、噶举派(俗称白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当派5个教派。

66.请介绍一下宁玛派?

宁玛派(俗称红教),以分散发展为主。教徒一般是在家僧人,安家立业,娶妻生子,并不都集中在寺院。红教僧人盘发,辫子分多股,象征无数尊愤怒神。周围蓬松的头发,象征无数空行母。红教僧人身佩手镯、戒指、耳环、牛角之类,这些都作为辟邪之用。出外时手执锡杖。锡杖顶端有三股叉,分别代表本性、自性和慈悲;叉下有三个人头,象征法、报、应化三身。

由于宁玛派属早期藏传佛教,因此,它的宗教仪式上还保留了用人的身体的某部分作为祭祀的遗风。这种遗风对藏传佛教的其他各派都有影响。在政教合一的藏区,自五世达赖喇嘛起,凡西藏发生重大事件时,都要请宁玛派僧人来参加仪典,念咒作法。

该派著名六大寺庙:噶陀寺、白玉寺、佐千寺、多扎寺、敏珠林寺、雪谦寺。

67.请介绍一下萨迦派?

萨迦派俗称花教。当宁玛派僧人大力弘法的时候,著名僧人贡却杰布(1034-1102)在后藏仲曲河谷一片呈灰白色土质的地方,建立起一座“白宫”。贡却杰布以此为基地,传教弘法,开创了一个新的教派“萨迦派”。

萨迦,藏语意为“白土”,建筑在那片白色土地上的寺庙也就被称为萨迦寺。因为寺庙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的红、白、黑三色花纹,所以萨迦派又俗称为“花教”。

萨迦派的教主由款氏家族世代相传。有血统、法统两支传承。萨迦派不禁止娶妻,但规定生子后不再接近女人。

位于后藏的萨迦寺,其佛殿后的藏经库,所藏一万余部佛经、佛典,是八思巴时期集中了卫、藏、康三地区的缮写家用金汁、银汁、朱砂、宝石和墨汁精工抄写而成的,堪称佛教中的珍宝。萨迦寺另有一部“方经”,长、宽各有一米,上下均用夹板保护着,全部用金汁写成,更被视为宝中之宝。整个萨迦寺共藏佛教经藏四万多卷,其中还包括大量的“贝叶经”。难怪充满智慧之光的萨迦寺,有人称它为“第二敦煌”。

萨迦派于公元1729年在四川德格贡钦寺所设立的德格印经院,是藏区最著名的印经院。专门刊刻藏传佛教经书、各宗派重要著述、历法和医学等千余种典籍,对保护藏传佛教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68.请介绍一下噶举派?

噶举派俗称白教。噶举,藏语意为“佛语传承”,汉译口传,指传承持金刚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因该派僧人穿白色僧裙和上衣,俗称“白教”。

该派的创始人是出身富裕家庭的佛教徒玛尔巴。其实玛尔巴是位在家的佛学大师,从15岁起曾到拉萨、印度、尼泊尔等地习经学法。平时,玛尔巴按印度密宗的习惯,着白色的僧裙,以后,这种白色的僧裙就成了该派世代相袭的袈裟式样了。

噶举派僧人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是藏族民众中妇孺皆知的米拉日巴。

噶举派是支系较多的一个教派。其支系之多,是藏传佛教任何教派都比不上的。此派最初有两个系统,即香巴噶举和达波噶举。

达波噶举后来发展出四大派系如下:噶玛噶举、蔡巴噶举、拔戎噶举、帕竹噶举。其中帕竹噶举一系又分出八小派,即直贡噶举、达隆噶举、竹巴噶举、雅桑噶举、措普噶举、休色噶举、耶巴噶举、玛仓噶举。

噶玛噶举创始人都松钦巴(意为知三世)。1147年,都松钦巴在类乌齐的噶玛地方,修建了一座噶玛寺,噶玛噶举派由此得名。1187年他又在堆龙地方修建楚布寺。该派比藏传佛教后弘期其他教派更早一些,形成了以一个寺院为中心的统治集团和经济实体,藏传佛教之“活佛转世制度”由此派开端。黑帽系是噶玛噶举活佛转世系统之一。红帽系是噶玛噶举派又一活佛转世系统,该系因一世活佛札巴僧格曾得元帝赐给的一顶红色僧帽而得名。1333年建成的乃囊寺和1490年建成的羊八井寺先后作为该派的主寺。

蔡巴噶举创始人向蔡巴(1123—1194),因在蔡地建立蔡巴寺而得名。后又于1187年建贡塘寺。格鲁派兴起后,蔡巴寺和贡塘寺改属格鲁派管辖。

拔戎噶举创始人为达玛旺秋,因传法时在桑雄和拉堆绛(今昂仁县)建立拔绒寺,该支派遂因此得名。拔戎寺住持一直由其家人世代相传,后因内部纷争而逐渐衰落下来。

帕竹噶举创始人是达波拉杰最著名的弟子帕莫竹巴·多吉波杰(1110—1170)。他曾奉达波拉杰为“根本上师”,学习密法。1158年,他在帕莫竹地方(今桑日县境内)修建了丹萨替寺并传法,得到了吐蕃贵族后裔朗氏家族的支持。14世纪中期,帕竹势力壮大,其家族成员大司徒绛曲坚赞(1302—1364)击败萨迦地方政权,统一了卫藏地区,建立起帕竹地方政权。后于1618年为噶玛地方政府所取代。帕竹噶举派另有一座寺庙叫泽当寺,是1351年由绛曲坚赞建立的。该寺以讲习显宗经论为主,而丹萨寺则以修习密法为主。帕竹噶举派先后形成八小分支。

噶举派虽然支派很多,但他们所尊奉的教义思想基本上都是“大手印法”。“大手印法”是噶举派的特殊教法,“手”是空性智慧的意思,“印”是从轮回中解脱的意思。其中心意思是讲大手印是一种本体境界,这个本体境界从无始以来就是清净、无为的,故它无须修持,无须观照,人如果达到了这种境界,便解脱成佛了。噶举派的“大手印法”又分为显教大手印和密教大手印两种。

69.请介绍一下格鲁派?

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建于1409年,是15世纪西藏佛教史上的著名的宗教改革家伟大的宗喀巴大师在推行宗教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也是藏传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个教派。

宗喀巴大师生在西藏帕竹政权取代萨迦政权之时,上层僧人不仅直接参与政治、经济权力的角逐,而且生活日趋腐朽,在社会上逐渐失去民心。针对这一情况,宗喀巴大师以重视戒律为号召,到处讲经说法,著书立说,抨击僧人不守戒律,积极推进西藏佛教改革。1409年藏历正月,他在拉萨大昭寺发起祈愿大法会,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传召大法会。法会后,宗喀巴大师建起著名的甘丹寺,创建起严守戒律的格鲁派(格鲁,藏语意为善规)。由于宗喀巴大师及其追随者戴黄色僧帽,故又俗称黄教。

黄教创建后,相继又建立起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塔尔寺、拉卜楞寺,它们与甘丹寺一起并称为格鲁派的六大寺院。此外,黄教还创建了达赖喇嘛、班禅喇嘛两个最大的活佛转世系统。

70.请介绍一下噶当派?

噶,藏语指佛语;当,指教授。噶当,意为将佛的一切语言和三藏教义,都统摄在该派始祖阿底峡尊者所传的“三士道”次第教授之中,并据此进行修行。

噶当派由于教理系统化、修持规范化,因而对藏传佛教其他各派都有重大影响。噶举派、萨迦派的一些重要僧人都曾向噶当派学习。格鲁派是直接在噶当派的基础上建立的,有“新噶当派”之称。此外,藏传佛教中一切大论的讲说,也都导源于噶当派。该派著名的大、小俄师—俄·勒必喜饶和俄·罗丹喜饶所传的因明,在藏传佛教史上被称为“新因明”。噶当派的桑浦寺,在大、小俄师之后,一直到公元15世纪都是西藏讲授因明等五部大论的重要据点,为藏传佛教的学术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公元15世纪黄教(格鲁派)兴起后,因格鲁派是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原来属于噶当派的寺院,都逐步成了格鲁派的寺院。从而噶当派也就不再单独地存在于西藏社会中了。

71.藏族的原始宗教“苯教”有什么特点?

苯教亦作本教,又称本波教,因以雍忠图符为教徽,亦称雍宗苯教。相传约于公元前5世纪由古象雄王子辛饶·米沃切创建,是根植于藏地原始社会的一种“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苯教经历了“笃苯”(指原初雪域藏地本土产生的原始苯教)、“恰苯”(指自象雄等地流传来的苯教)和“竺觉苯”(指佛教传入藏土后,佛苯在进行斗争的过程中,苯教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而演变成的新派别)三个派系和演变过程。

据藏史记载,苯教最初流传于后藏阿里一带,后来由西向东传播到西藏各地。苯教崇拜天地、山林、水泽的神鬼精灵和自然物,重祭祀、跳神、占卜、禳解等。

原始的苯教把世界分为三部分,即天、地和地下。天上神的名字叫做“赞”,地上神称为“年”,地下神则称为“鲁”或“龙”。天神在古代苯教中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传说中叶蕃王朝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就是来到人间的天神之子。

苯教用动物作为祭祀的牺牲,这种祭祀方法在吐蕃王朝时代的典礼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据记载,每三年一次的祭祀大典.必须宰杀马、牛、驴,甚至要杀人来祭祀天地。与祭祀联系在一起的是丧葬仪式,而吐蕃王朝的丧葬是有陵墓的,其故都琼结(在西藏山南地区)即有松赞干布等的藏王墓群。

苯教在吐蕃王朝中的社会地位是很重要的。据五世达赖喇嘛所著的《西藏王臣记》所载,吐蕃宫廷中有一个名叫“敦那敦”的职务,此人的职责是在赞普身边占卜吉凶,并能左右政治决策性的部分事务。从聂赤赞普起,共有26代赞普都是用苯教来协助管理行政事务,一直到公元8世纪,苯教在吐蕃王朝的社会作用才被削弱。

72.藏传佛教在藏区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从7世纪初松赞干布主持译经、建立佛教法规到9世纪中叶朗达玛灭佛为藏传佛教的初期传播阶段。

从10世纪末大译师仁钦桑布译经、孟加拉佛教大师阿底峡尊者进藏传法到14世纪格鲁派诞生前为藏传佛教中兴期。噶当、噶举、萨迦、宁玛等大小十几个教派都在这一时期相继诞生,在学术上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从14世纪后半叶宗喀巴大师建立格鲁教派起到20世纪中叶,为藏传佛教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以拉萨三大寺为首的大大小小数千座学院式的寺院在甘、青、川、藏地区和蒙古草原相继建起,在佛教显密教理的研究上取得了空前的严密精深成就,产生了很多学术贡献卓著、名载史册的大善知识。

20世纪中叶藏传佛教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以它特有的利益一切众生的价值观念和精深的哲理,特殊的修持密法,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强大的感召力,博得了西方世界广大民众的喜爱,藏传佛教在西欧、北美等西方国家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兴盛局面。

73.什么是藏传佛教的前弘期和后弘期?

公元5世纪时,佛教开始传入吐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信奉佛教,建大昭小昭二寺,专供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赤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佛像各一尊,又创制藏文,译写佛经,佛教在吐蕃广泛传播,是为“前弘期”佛教的开端。到赞普赤松德赞及赤祖德赞时期,佛教得到很大发展。9世纪中叶赞普朗达玛兴苯灭佛,禁止佛教流传,“前弘期”终止。

公元978年,佛教在藏区复兴,陆续出现了许多教派。这是“后弘期”佛教的开始。这些教派主要有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噶当派等。

74.藏学有时候被称作“五明”,为什么?

藏学是世界范围内对藏族文化研究的一门显学。藏族文化的核心是藏传佛教,而藏传佛教的学习主要由五明之学构成。

五明之学分为大五明和小五明两种,也可以称作是“十明之学”。

“小五明”指的是“诗”(辞藻学)、“韵”(音律学)、“修辞”(修辞学)、“歌剧”(戏剧学)、“星算”(星算学)。“小五明”是被要求寺庙里所有僧人都要学习的基础课程。

“大五明”指的是“声明”(声律学)、“因明”(正理学)、“内明”(佛学)、“工巧明”(工艺学)、“医方明”(医学)。“大五明”是被要求寺庙中被专攻的高层次的学科。

75.《甘珠尔》和《丹珠尔》是什么?

《甘珠尔》、《丹珠尔》是藏文的大藏经,被称之为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是世界著名的藏文佛学丛书。在公元8世纪从梵文翻译整理的基础上,公元1312年编纂而成。

大藏经是佛教经(佛陀一生的言教)、律(佛所制定的僧团戒律)、论(关于教理的解释和研究论著),即“三藏四续”的总集。

其中《甘珠尔》是佛陀圆寂后,由弟子们分六次记诵、结集而成,包括:律部、般若、华严、宝积、经部、续部(密宗经典)、总目录七个部分。

同类推荐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一些基本的人情风俗就产生了。我们今天虽然知道见面握手是一种礼貌,结婚时要遵守种种礼仪,以及全国各地的风俗迥然有别,不懂地方风俗的人甚至还会闹出笑话来,人情风俗是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累和沉淀才逐渐形成的,那么谁又是这些风俗的创始者呢?不要着急,谜底就将在本书中一一为你揭晓。
  • 康熙教子

    康熙教子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沃土,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抛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拥有品德的收获;撒下一粒品德的种子,就能收获命运的硕果。孩子的性格特点和禀赋与父母一脉相承,他们说话的神态,走路的姿势,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认识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其父母有意或无意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
  • 中国龙文化中国玉文化(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中国龙文化中国玉文化(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医学,建筑,功夫,汉字文化,军事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文化。
  • 中华文明之旅·第三卷

    中华文明之旅·第三卷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中华文明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伟人巨匠和英雄豪杰。
  • 花鼓戏

    花鼓戏

    《花鼓戏》主要内容分为走进花鼓戏、瑰丽的艺术、花鼓戏的种类等。花鼓戏是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各地的花鼓戏、采茶戏、灯戏和杨花柳等剧种的统称。主要曲调来源于民间小调,如花腔、打锣腔、川调、口子调、筒子腔等。
热门推荐
  • 虚拟创世主

    虚拟创世主

    探索未知的虚拟世界,寻找阴暗的幕后黑手,睿智的少年终将成王。这是描写一位少年跨越无数艰辛最终成为虚拟创世主的冒险故事。
  • 万古道歌

    万古道歌

    惊现于世的恐怖妖兽、神秘强者在昭告人们:传说中的修士仙魔真的存在!当沉寂的修炼界再次沸腾,种种异象现世,求索者们能否突破重重险阻,去揭开那封尘的过往,踏足巅峰,重现当年辉煌,传唱万古道歌?请跟紧脚步,一起去探索那仙魔纵横的诸天,追寻那无量大道!
  • 契灵终焉

    契灵终焉

    在伴生者的世界里,黎明未至。暗夜的契约者早已降临。神明不死,图腾的触手在极夜的视野下滋生。我秦子明就是要撕烂你们神灵、贵族的面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幻世青山

    幻世青山

    一个落魄家族的旁系,王青山,是通过怎样的努力,带领着家人站在巅峰,通过何种艰难走向修炼的鼎峰,创世神诀,坚韧的心态,不屈的意志,孤独的攀登......
  • 术道

    术道

    千年之后,超级智能系统获得仙术加持,将人类文明毁灭殆尽。作为唯一具有人类情感的智能体“冥幽”获得穿越时光之宝。它回到过去,企图改变历史。但冥幽立刻便遇到了一个巨大难题,那是横在拯救人类之路上的致命“魔王”。这“魔王”不服输,拥有同情心、正义感,身边帮手众多,历经了惊人奇遇。甚至拥有那个不可被击败的“主角光环”。他就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花盛。
  • 爱何处过夜

    爱何处过夜

    女人就是这样,她们从不喜欢把生气和吃醋表现出来,相反会装得出奇大度。她们天生钟情浪漫,可男人又天生怕麻烦。生活就是应该下意识的欺骗自己。
  • EXO之恋情

    EXO之恋情

    你的星路,有我们的追逐;你的脚步,是我们共同的幸福;因为有你,我感到幸福;因为有你,我懂得珍惜;因为有你,我知道梦想;因为有你,我不怕末日;因为是你,我会一直守护你。
  • 告诉你一个哥伦布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哥伦布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约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4次率队西航,成功地横渡了大西洋,开辟了由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由此,他也成为欧洲人经海路到达西半球的第一人。在西印度群岛上,他建立了殖民地,发现了金矿,并掳掠了印第安人。他的4次西航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欧洲大陆与美洲新大陆的联系,并为欧洲人大规模占领和开发西半球打下了基础。
  • 源启纪元

    源启纪元

    沉睡了无数岁月的星球意志苏醒,为所有生命带来了一次进化之旅。星空下,一座漂流在宇宙中的残破妖域,被苏醒的意志吸引,横渡星空,降临到此,为这场进化之旅带来了灾难性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