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219800000008

第8章 新官上任

因为明军主力都撤回山海关,努尔哈赤的大军很快兵临宁远城下。前几次对明朝的作战都是清一色的胜利,努尔哈赤很得意,他对这次打宁远城信心满满。

区区一个宁远城,何足挂齿!

但是现实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十几万的八旗铁骑丝毫没有撼动小小的宁远城。

接连几天的攻城,努尔哈赤这边除了伤亡人数的不断攀升外,其余都毫无进展。

不是很能打仗吗?所向无敌的骑兵去哪儿了?

努尔哈赤并没有因为自信而过分轻视敌人,他像往常一样,在攻城之前做了充足的准备。“唉,不是努大爷不给力,奈何对方有科技。”

因为红衣大炮和坚固的城墙这两样东西组合起来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绝对是霸主。纵观历史上的国家和部落,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只要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便可横行天下。

机动性强,灵活度高,来去如风,战马跑起来的巨大动能足以帮助骑兵轻而易举砍杀任何敌人。冷兵器时代,骑兵几乎是无敌一样的存在,因为找不出任何一个兵种能有效阻挡大规模的骑兵冲击。

可是科技在发展,骑兵也有克星,那就是热兵器。

所谓热兵器就是利用火药等燃料通过化学反应或者直接伤害敌人,或者把装填物弹出去伤害敌人的武器。比若说,大炮,火枪。我们今天还有导弹,甚至原子弹这种超级恐怖的武器。

骑兵不是以迅速,冲击力大而所向无敌嘛,那么热武器更加迅速,冲击力更大。

努尔哈赤的骑兵遇上先进的红衣大炮,大炮一轰轰一片,他的骑兵就是活生生的肉靶子,没有反抗的余地只有翘辫子的份。

本来努尔哈赤想用老法子,向宁远城内部打入奸细,里应外合,拿下宁远。

这个法子努尔哈赤用了好几回,早就不新鲜了。袁崇焕知道努尔哈赤的把戏,为了防止奸细搞破坏,早在开战前,袁崇焕就让他信任的部队挨家挨户搜寻后金混入城内的奸细。

袁大人的努力没有白费,努尔哈赤的阴谋没有得逞。

努尔哈赤很心急,但是急也没用,宁远城就是在那里无论如何也攻不下。连续攻打好几天后,他又一次领着骑兵冲向宁远城。

虽说这几天袁崇焕借助红衣大炮占尽了便宜,但他的内心也早已处于崩溃的边缘。对方的骑兵接连不断的向宁远城扑来,红衣大炮虽然好用,但炮弹越来越少,马上就要用完了。人家今天给挖掉一块墙角明天给搬走一块砖,我们的城墙迟早也会破的。山海关以外的明军全部撤走,朝廷也不给我们派援军,用不了几天城就破了。

就在袁崇焕焦急的时候,转机来了。

就是努尔哈赤的这次冲锋,给他和袁崇焕两人都带来了转机。

袁崇焕紧张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他不用再守城了。努尔哈赤也不用再攻城了,因为他可以回家了,不过他不能走回家,只能被别人抬回家。

宁远城里的明军一如既往的使出吃奶的劲儿抵挡八旗的进攻,突然,敌人的攻势减弱了。只见城下的八旗大军攻势越来越弱,还有人在往后撤退,他们正抬着一个受伤不轻的人往回撤。那么多人围着,看来这个受伤的人应该是个头领。那些小头领们正一边哭着一边往回撤。

要不是距离太远了,袁崇焕真想照着人群密集的中央来一炮!

这受伤的头领不是别人,正是努尔哈赤。

原来在这次战斗中,努尔哈赤被红衣大炮的炮火伤到,这一下可了不得,差点要了他的命。

虽然他没死,但却伤的很重。

打不过人家,还让人家给打死打伤这么多人,撤退吧。

当然努尔哈赤无论如何是不能空着手回去的,就算他被打伤了躺在床上也要想办法赢一回。要是就这么回去了可不行,他可丢不起这个人。

任何时候都要赢,这是他的人生信念。

撤退的同时,努尔哈赤让他的儿子们袭击明朝在海上的军事要地,一个小岛。

这个岛上长满了菊花,因此被称为菊花岛,也叫做觉华岛。

觉华岛是辽东湾最大的一座岛屿,它的面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差不多。今天这里是有名的风景名胜区,每年到岛上游玩的人很多。

可三百多年前,没有人敢到这里赏菊花,因为这里是明朝的军事要地。军事要地肯定不准闲杂人等随便出入,更别说来旅游了。

觉华岛的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和宁远城差不多。

宁远城和觉华岛相距只有三十里,一旦哪一方出了事,对方可以跑过来帮忙。

觉华岛,最后一个字是岛。这个字直接展示了它的优势。岛,就是四面八方全都是海水,一般情况下没有船是无法登岛的。(既然有一般情况,那肯定就会有特殊情况)

努尔哈赤没有水师,只有骑兵所以他没办法靠近觉华岛。

努尔哈赤无法靠近,离宁远城又很近,面积又不小,这么好的地方可不能浪费了!明朝自然要发挥这个地方的优势。

于是明朝将在辽东征收的粮食,以及从海上运来的支援辽东的粮食全都储存到觉华岛。觉华岛成了关外明军的巨大粮仓。反正周围是大海,努尔哈赤知道粮食在岛上也没办法,只有流口水的份。

明朝一直很重视觉华岛的建设,当年孙承宗到辽东特地亲自巡视觉华岛,说这里是“水陆要津”。

孙老师说,一定要重视这个岛子。

明朝在觉华岛专门建立了水师,守卫觉华岛上的粮食。

在孙承宗的安排下,宁远城里驻扎着军队,觉华岛上储存着粮食,这两个离山海关二百里远的地方就是明朝对付后金的两只臂膀。

觉华岛是周围都是水,一般情况下努尔哈赤只能流口水,可特殊情况还是来了。冬天一到,辽东太冷了,努尔哈赤流的口水都结冰了,觉华岛周围的海水也会结冰。

这样一来,岛周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滑冰场。骑兵滑着滑着就滑上了岛。

努尔哈赤被打伤,躺在床上,但是他的头脑没有受伤。重要的是他的感觉还很灵敏。躺在床上盖了三层被的努尔哈赤还是冻的浑身发抖,他一边挨冻,一边高兴。

机会来了。

他一面让一小部分骑兵继续假装进攻宁远城,其余大部分骑兵全部冲向滑冰场,进攻觉华岛。

不是说觉华岛和宁远城互相帮忙吗?袁崇焕难道没有想到努尔哈赤会跑去进攻觉华岛吗?

他想到了,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高第把山海关以外的兵马全撤了,袁崇焕只领着不到两万的士兵阻挡努尔哈赤七八万骑兵,他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都难保,更不要说觉华岛了。

缩在宁远城里还有坚固的城墙还有红衣大炮,一旦出城和努尔哈赤硬碰硬,那就是个死。

当八旗铁骑冲向觉华岛的时候,驻扎在觉华岛上的明朝水师很快就发觉了。他们做了一个正确但没用的选择,赶紧开始凿冰。

既然敌人靠着冰才能溜上岛,那我们就把冰全都凿了。

凿起冰来水兵们很卖力,毕竟再不流汗卖力一会儿就要流血卖命了。

天气很冷,不少人的手指头都被冻掉了。

手指头被冻掉绝对不是天气冷的最大坏处。最大坏处是,冰凿完了,水面紧接着又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冰。

没办法只能接着凿。

可是敌人是不会给他们凿冰的时间的。

八旗铁骑滚滚而来。水兵哪是骑兵的对手。一旦靠近陆地,骑兵的威力就体现出来了。

觉华岛上的官兵拼死抵抗八旗铁骑,可是没能抵挡住。岛上七千多官兵全部阵亡,岛上的商人农民全部被屠杀。

片刻之间,觉华岛上尸横遍野。

粮食被抢走,岛上的军事设施全部被摧毁,觉华岛变为一片废墟。

当袁崇焕听说觉华岛丢了之后非常痛心,在家养老的孙承宗听说后也很痛心。制约后金的两条臂膀丢了一条,能不痛心难受吗?

努尔哈赤也很痛心,虽然有觉华岛的胜利,但是更有宁远城下的失败!

对努尔哈赤来说,这次行动算是失败了,因为他连宁远这么一座小城没有攻下,还是被一个从来没听说过的明朝小将给拦下了。那个人还是个书生,之前从来没打过仗。

回到沈阳之后的努尔哈赤非常生气,“我起兵这么多年了,还没有打过败仗,这个袁崇焕是什么人,能打败我!”

袁崇焕因为不怕死,一心为国,所以他打败了努尔哈赤。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将国家利益放在高于一切地位的人。

舍生忘死,所以才会有勇气。

有勇气,所以才会创造一切。

努尔哈赤不甘心,不甘心自己败在一个无名书生手里,接下来所剩不多的日子里,他经常为他的这次败仗生气。

这年四月,努尔哈赤出兵征讨蒙古喀尔喀五部,一方面是教训他们的违背盟约,另一方面要证明自己还能打胜仗。

这次出征就像往常一样,努尔哈赤大胜而归,但他还迷失在宁远城下的失败之中,他仍然没有高兴起来。

气死我了!

然后他真的就死了。

这是努尔哈赤参加的最后一场战争。

这年八月,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在爱鸡堡离世。这一年,努尔哈赤六十八岁。

意大利的政治家马基雅弗利曾经说过,“一位胜任的君主,必须具备狮子般的凶猛和狐狸般的狡猾。具备狮子般的凶猛,才不被豺狼欺负;具备狐狸的狡诈,才不会陷入猎人的陷阱。”

努尔哈赤是一只狐狸,同时又是一只狮子,他拥有狐狸的狡猾和狮子的凶猛。他是一位乱世枭雄。他在只有十三副铠甲的情况下,起兵报仇。三十年的南征北战,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国。

努尔哈赤一生亲自指挥过两次重要的战役,击败九部联军的古勒山之战和击败明朝二十万大军的萨尔浒之战。

古勒山之战,击败九部联军,为后来统一女真扫清了道路。借助萨尔浒之战,彻底改变了和明朝的力量对比。通过扩张,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为后来的皇太极建立大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许许多多无辜的人死在他的屠刀之下,他的侵略是许许多多人的噩梦。

努尔哈赤死后,谁继承汗位成为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因为努尔哈赤并没有明确指出谁是他的继承者。

努尔哈赤最先看上的继任者是长子褚英,但是褚英脾气暴躁,很早就被处死,从那之后他再也没公开提起过继任者的问题。虽然没提起过,但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个问题。

从天命六年开始,努尔哈赤让四大贝勒按月值班,替他处理政务。之后又让让八旗的八个旗主参加议政,有什么大事大家一起商量着来,这其实就是早期的军事民主。

努尔哈赤死后并没有确立汗位继承者,他的意思是四大贝勒共同执掌国政,四大贝勒坐在一起接受百官朝拜,大汗由四大贝勒根据才德选举产生。

共同执政就共同执政,就算共同执政也要有一个大汗,可大汗只有一个,谁来继承又成了焦点。

褚英死后,次子代善成了努尔哈赤培养的重点。

代善和他哥哥一样,作战机智勇猛,在许多战役中都立了大功。他这个人性格温和,人缘比较好,因此一度被当做汗位继承人。甚至努尔哈赤还亲口说,“等我死了以后,我的诸幼子和大福晋交给大阿哥(代善)抚养。”

可是代善太着急了,努尔哈赤还没有死呢,据说代善就和努尔哈赤的大福晋,也就是他的后妈,眉来眼去勾搭上了。

无论是别人给代善身上泼脏水也好,还是代善真的胡乱搞关系,代善在努尔哈赤心目中的形象崩塌。反正他的名声是臭了。

由于代善和努尔哈赤的妃子传出过绯闻,努尔哈赤恼羞成怒,亲自把他的汗位继承人身份给废掉。因此,大贝勒代善继承汗位的希望降低。

二贝勒阿敏是舒尔哈奇的儿子,是努尔哈赤的侄子,血缘关系太远,他不可能继承汗位。

三贝勒莽古尔泰和他大哥褚英一样,也是个性情暴躁之人。

他不但性情暴躁,还有一些无耻。莽古尔泰的母亲富察氏和努尔哈赤闹矛盾,努尔哈赤把她休了。莽古尔泰一心想让他爹高兴,想着想着脑子就想抽抽了。他竟然亲手把自己的母亲杀掉,以此来取悦他的父皇。纵使莽古尔泰战功赫赫,但这种杀母行为让他的威望迅速降低,品德太差了,这样的人怎么能做大汗?推举新大汗的时候大家甚至都没有提到他。

四贝勒皇太极虽然出身没有代善和莽古尔泰好,但是军功十分卓著,努尔哈赤的很多战役,都是皇太极想的谋略。他的功绩远远超过了其他人,在大家中的威信也特别高。因此他是最佳人选。

后来威震天下,领着八旗问鼎中原的多尔衮,这时只有十几岁,虽然努尔哈赤很喜欢他,但他还没有立任何军功。这在崇尚勇武的女真社会,显然是没有继位希望的。

在这场汗位角逐的大赛中,还有一个女人,她的角色至关重要。

她就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的亲生母亲,阿巴亥。

努尔哈赤活着的时候,多尔衮的妈妈阿巴亥就非常受宠,努尔哈赤的晚年几乎天天和阿巴亥待在一起。

得到了这样的宠爱,阿巴亥自然有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大汗的野心。努尔哈赤一死,她就到处说努尔哈赤想把汗位传给多尔衮。

当然四大贝勒不相信她说的话,也不愿意相信。

阿巴亥此时三十七岁,年富力壮,诸大贝勒们怕她,怕她以后干预政事,于是大贝勒们逼着她到阴间继续陪伴他们的父皇。

一听说要死,阿巴亥的眼泪就像珍珠断了线一样从脸颊上滚下来。年纪轻轻的她不想死,她还有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但是努尔哈赤已死,现在权力全部被四大贝勒掌控在手中。没有人保护阿巴亥,纵使有一百个一千个不愿意,她也只能接受四大贝勒的安排。

临死之前阿巴亥要求四大贝勒好好对待她的三个儿子,尤其是年幼的多尔衮和多铎。

既然阿巴亥愿意殉葬,四大贝勒答应了她的请求。

阿巴亥死了,但她所生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这三个人没有被为难,反而得到了很高的地位,此后这三个人的军事才能将充分展现,论打仗他们并不比自己的老爹差。

此时诸贝勒一致推举皇太极做新一任大汗,皇太极却再三说自己无德无能,不适合担当大任。贝勒们再三劝请,皇太极就是扭扭捏捏说自己不适合。其实他为这一天已经精心谋划了十多年,早就准备好了一切。

戏还是要演一演的,毕竟这是数百年来传下来的规矩。

天命十一年九月,皇太极假惺惺地推让再三后登上了汗位,改年号为“天聪”,第二年为天聪元年。

他是一位非常有战略眼光的君主。如果说,努尔哈赤的雄心和抱负是纵横辽东,皇太极的目标则是北京城的金銮殿,他想的是整个天下。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诸多将领中的一朵奇葩。

现在作为一个学生,要想找一个不学习的借口太难了,但是对于努尔哈赤的手下,这种机会多得多。

前面就提到过,天天忙着打仗,哪有时间学习?于是很多将领可以说就是文盲。他们对读书学习也不屑一顾,“学习?学个屁!我们不学习不是一样混得很好,不是一样领兵打仗,明朝的将领天天读书,到头来读了些什么?打仗的时候有什么用?”

皇太极很另类,他非常喜欢读书,特别喜欢儒家经典,常常痴迷于中原文化。皇太极是一名学习型皇帝。从他以后清朝的皇帝都很重视自身的学习,皇太极起了很大的带头作用。

在我看来,学习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向生活学习,读无字之书。有些人没有多么高的学历,也没读多少的书,但是在生活中经过多年的磨练,经历的事多,他的眼界也就高,思维也就更灵敏,最后也能成就一番事业。汉高祖刘邦就是这样的代表。是生活教会了他们处世法则,这就是实践出真知。向生活学习属于读无字之书。

另一种就是读书,读有字之书。就是要我们多读书,多看报,多积累文化知识。一个人经历的事再多,也是有限的。书籍的作用是将前人的故事记录下来,记录别人的经验。这样,通过看书,我们就能用很少的时间,学习到很多人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才总结出的经验。

学习别人的经验,这才是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

所以,一提到学习就只知道抱起书本来,这样的思想是很狭隘的。要像古人说的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如果你的人生经历够丰富,再加上爱读书,那就相当于猛虎添上了翅膀,这样的人肯定很厉害。皇太极就是这样的人。

他上台后,立马对努尔哈赤时期的错误政策进行调整。

努尔哈赤这个糟老头子,坏的很,死在他手里的无辜的人太多了。武力征服的土地,绝对不能凭借武力来治理,否则别人同样会用武力反抗,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如果说努尔哈赤是一只长着獠牙的凶猛老虎,那他的儿子皇太极相对来说温和的多,最起码獠牙要短一些,不那么吓人。努尔哈赤的残暴政策已经使民族冲突越来越厉害,皇太极开始着手推进矛盾的缓和。他提升汉人在国中地位,并开始重用汉人官员。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矛盾明显缓和,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因为后金刚刚在宁远城下吃了败仗,加上皇太极刚继位,局势还不稳定,急切需要一段时间缓一缓。

就在这个时候,袁崇焕那边来消息了,“别打了,我们议和吧。”

袁崇焕这边呢,虽然赢了,但是城墙再怎么坚固,刚经历完大战也需要维修,加上战马粮草火药需要重新调度,因此他希望双方能够消停一阵子。

“议和?议个屁,刚刚一炮打死了我老爹,现在跟我谈和平?欺负我没本事?!”

“大汗,息怒。”

关键时候范文程出马了。皇太极周围有一堆的读书人,他们有些人非常聪明。有一些史料上记载这次劝皇太极的就是范文程。

“宁远城下刚刚经历完一场大战,虽然我们什么伤亡很大,但是袁崇焕的伤亡更大。他们城墙需要加固,炮弹士兵需要补充,袁崇焕还要摸清楚明廷给他新派的将领,这都需要时间。所以袁崇焕迫不及待要和我们议和。”

“那我们就不能给他们时间,赶紧攻击他。”皇太极说。

“不,袁崇焕需要时间我们也需要时间。现在大汗您刚继位,正需要时间稳固形式,眼下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

“范先生有什么高见?”

范文程回答道,“我们就将计就计,用‘议和’来应对袁崇焕的‘议和’。虽然议和对双方都有好处,但总的来说,我们的好处要多得多。”

“何以见得?”皇太极问。

“袁崇焕是一个军事天才,可惜政治才能上略有不足。他虽然知道议和对他的好处,但他不知道议和对他的坏处。”,范文程回答道。

不得不说,范文程看的真准。北京城里的那些言官们,随便一点不痛不痒的小事就能吹成宇宙要爆炸一样。明朝吸取宋朝的教训,坚决不跟北方的敌人何谈。只要谁公然提出和谈,那就被当做叛徒一样对待。

袁崇焕并不是想当叛徒,他不过是用和谈做幌子,争取时间好修复军事设施。

可惜这个想法非常不符合实际,大家是不管你有什么理由的。大家关心的是如何搞到袁崇焕的把柄。特别是那些袁崇焕的敌人们,一听说袁崇焕要议和,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什么策略不策略,袁崇焕肯定是想当汉奸,投降。

脏水一旦被泼到头上,以后想洗也洗不干净了。

范文程接着说,“袁崇焕跟我们和谈以后,明朝内部一定会流言四起,到时候袁崇焕一定被扣上通敌的罪名。明朝那边只有袁崇焕他一个人想要和谈,其他人对他一定大加攻击,他们的皇帝也会不信任他。而我们这边是大汗和众贝勒上下一心跟他们和谈,我们肯定不会相互猜忌。这样一定会让明朝皇帝对袁崇焕产生猜忌,说不定还能除掉他。岂不妙哉?”

“妙,妙啊。”皇太极采纳了范文程的建议,和谈。

既然双方都不想打仗,那就不打呗。

后金和明朝迎来了短暂的和平。

和平,然后就不折腾了?那是不可能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大汗上任更需要烧一把熊熊大火,要是不打场胜仗,皇太极这位新大汗也没啥吹牛的,那还怎么让大家心服口服。

第一次攻打朝鲜

为了显示显示大金国的本事,皇太极决定打朝鲜。皇太极让二贝勒阿敏领着济尔哈朗和阿济格等人带兵征讨朝鲜。理由就是,朝鲜多次得罪我们国家,还帮助明朝欺负我们。比如说,萨尔浒大战的时候,朝鲜派兵帮助明朝,这个皇太极可一直没忘。

皇太极并不想灭了朝鲜,也没有计划拿下平壤,他只是想教训一下朝鲜,跟他们订个盟约,以后金国跟明朝打仗的时候,朝鲜别在后面捣乱就行了。

阿敏不愧是二大贝勒,很快他就打到了朝鲜国都平壤城。朝鲜国王逃跑。逃跑了还要追着打,阿敏一路穷追不舍,朝鲜国王李倧东躲西藏逃到江华岛。

李倧不断写投降书,可是阿敏都没有停下追击的步伐。

大家看不下去了,阿敏这是没把皇太极的话放在心上啊。随同作战的李永芳提醒阿敏,说,“在出征前,大汗已经告诉我们了,只要朝鲜投降,答应签订盟约我们就立即班师回营。现在朝鲜国王已经投降,我们应该趁机和他谈判跟他签订盟约,而不是追击他。”

阿敏丝毫没有理他,“老子平生最羡慕最想去的地方有两个,一是明朝皇帝的宫殿,再一个就是朝鲜国王的宫殿。现在好不容易来了,不痛痛快快玩儿两天,这么急着走干什么?”

阿敏纵兵在朝鲜境内大肆抢掠,他在平壤过着醉生梦死的繁华生活。

不仅李永芳看不下去了,就连跟着阿敏作战的贝勒们也都看不下去了。岳托(代善长子)劝解阿敏,不要忘记大汗的命令,尽快和朝鲜签订盟约,尽快班师回去。阿敏说,“我不走了,以后我跟杜度就住在朝鲜了。”

这也太大胆了吧,这显然是要自立为王的表现。

杜度是褚英的孩子,他听完阿敏的话后大惊失色,在心里害怕,你不要命,别扯上我啊。

他赶忙说,“大汗是我的叔叔,我怎么忍心离他远去呢?”

杜度吓出一身冷汗,这个阿敏实在是太无法无天了,咋啥都敢说。

阿敏不想谈判,那些跟他一起来的贝勒们怎么劝他他都不听,可是皇太极的命令又不得不从。于是诸位贝勒瞒着阿敏,代表后金在江华岛跟朝鲜签订“江都之盟”,规定双方互不侵犯,世世代代和平相处。

盟约签订,生米已经煮成熟饭,阿敏只能退兵。退兵之前,他纵容士兵抢夺三日。皇太极对阿敏在朝鲜的所作所为了解的一清二楚,虽然皇太极隆重地给阿敏接风洗尘,但他心里已经对阿敏很不满了。

逼着朝鲜国王定下盟约,后金和朝鲜互为兄弟,互相帮助。这样,本来朝鲜是明朝的同盟国,现在朝鲜和后金站在了一起。

和谈对皇太极和袁崇焕来说都是幌子,一旦他们准备就绪,这对死对头之间的战争就会开始。

非常非常短暂的休战之后,天聪元年五月,皇太极率领八旗大军浩浩荡荡进攻锦州。

袁崇焕利用这段和谈时间重修了关宁锦防线。在这段防线中,锦州城是明朝最靠近皇太极的城池。锦州城后是宁远城,由袁崇焕亲自驻守,这也是这道防线的核心城池。宁远城后就是山海关,只要守住山海关,在北京的皇帝就可以高枕无忧。

在皇太极进攻之前,袁崇焕正好修好了这段防线,面对来势汹汹的皇太极,他充满了信心。“去年努尔哈赤来进攻,我区区几万人马,就凭借着一个孤城宁远,都把努尔哈赤打败了。姜还是老的辣,连老姜我都打败了,何况是皇太极这个小姜?”

刚打下朝鲜的皇太极也对这次出征志在必得。他认为上次出征失败是父皇大意轻敌,实际上袁崇焕没有多大本事,只不过突然交了好运气,他靠好运气才打了胜仗。“这次我借助刚征服朝鲜的兵威,一鼓作气,定能大败袁崇焕,以洗上次兵败之耻。”

皇太极的八旗首先把锦州城给包围。守锦州城的将领赵率教是一个很狡猾的人。注意,狡猾在这里并不是个贬义词,而是一个褒义词,这是一个成功将领所应该具有的品质。

赵率教只有几万人马,而城下是十几万骑兵,这要是硬扛不是找死吗?赵率教很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于是还没开始打仗他就让人去找皇太极和谈。

皇太极一听,大喜,“赵率教要是投降,我就省事多了。”

马上让人去和谈。

皇太极的人到了赵率教那里,满心欢喜的要接受赵率教的投降。

但赵率教一拍脑袋,突然变卦,说自己还没想好,让他们先回去,自己再想想。

皇太极很生气,要降就降,不降就拉倒,皇太极要开始攻城。

这个时候,赵率教又派人来了,说他想好了,和谈吧。

好极了。

皇太极又派人去了,这次赵率教连城门都没让他们进,直接把皇太极的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这一来二去皇太极明白了,“混蛋!这小子耍我,他拿和谈当幌子,在这儿拖延时间等救兵。”

明白过来的皇太极立即下令,攻城。

虽然人少,但是赵率教领着人在城楼上拼命阻挡八旗的进攻,借助城墙火炮,皇太极的进攻没有什么效果。看来皇太极没有从一年前努尔哈赤的失败中学到任何东西。

既然没学到东西,那就再上一节课,再学一遍吧。

总兵满桂领着骑兵前来救援赵率教,与皇太极的骑兵交战,双方都没占到什么便宜。

双方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对满桂来说,对明朝来说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了。要知道,之前明朝是抵挡不住八旗铁骑的冲击的。现在硬碰硬能不让皇太极占到任何便宜,这个进步可真不小。

满桂退回宁远城。

无论赵率教守城的决心有多大,他面前的皇太极不是吃素的。况且皇太极的帮手比他多的多。

赵率教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守卫锦州城,如果袁崇焕不来救援,无论如何也不能将皇太极赶走。

当然袁崇焕也不能看着赵率教在锦州城被围自己见死不救。赵率教猜,袁大人一定在调集重兵来救援他。

果不其然,袁崇焕派人给在锦州城的赵率教送了一封信,信上说他已经派兵从宁远城出发前去救援,山海关也有军队往锦州城增员,宣州和大同两地的军队也已经集结完毕,各地的兵马都已经开始向锦州城集结。

你不要着急,要耐心等待。

也许苦苦坚守多日的赵率教看到这封信后会给他坚持下去的信心。但不幸的是,这封信半路上被别人抢了,本来收信人应该是在锦州城的赵率教,现在这封信却到了皇太极的手里。

嘿嘿,正合我意,袁崇焕在心里暗喜。

袁崇焕知道这封信送不到赵率教手中,因为锦州已经被皇太极包围,就是只兔子都跑不出来,用什么送信?

袁崇焕就是要给皇太极看这封信。

皇太极看了信后,知道锦州城一时半会儿打不下来,他又怕明朝的大军赶过来之后自己捞不到好处,于是他换了一个目标,宁远城。他想趁明朝大军还没赶过来之前能不能先把宁远城拿下,于是他把军队分成两半,一半继续围着锦州城,另一半和自己去打宁远城。

真的是不长记性,宁远城有什么,有让努尔哈赤吃尽苦头的红衣大炮和袁崇焕,皇太极领着人去宁远结果可想而知。

红衣大炮没有让人失望再一次发挥出巨大的威力,皇太极的八旗铁骑再次成为袁崇焕的肉靶子。

皇太极在宁远城下吃了败仗。

宁远城下八旗铁骑吃了败仗,他们在锦州城下的日子也不好过。皇太极一走,赵率教立马领着人出城偷袭。原本缩在城里不出来的明军突然大规模出动,围在城外的剩余八旗兵被打得措手不及。

皇太极在宁远城下大败,不得已又领着人撤退,重新包围锦州城。

赵率教把皇太极拖到这个时候,他基本上就胜利了,从季节上看他胜利了。这个时候是农历五六月份,就算是东北,天气也很热(全国上下都一样热,青藏高原除外,原因地理书上有),他们又穿着厚厚的铠甲,都焐出病来了。加上围城这么多天,带的粮食快要见底了,周围一带让袁崇焕收拾的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

这个时候除了撤退回沈阳,皇太极实在想不出好的计策。

但是皇太极不甘心,“唉,我这不是白来一趟嘛。去年父亲领着人攻宁远,结果败在了袁崇焕手里,回去之后,没过多久忧郁而死。现在我刚当上大汗,又被这个袁崇焕给打败了,实在是有损形象啊。唉,这个袁崇焕真是我们父子两人的克星啊。”

皇太极坚定了一个想法:不除掉袁崇焕,以后占不到明朝的便宜。

上次努尔哈赤打宁远好歹还顺手拿下了觉华岛,皇太极这次出征,他除了一肚子的怒气什么也没得到。

虽然皇太极不高兴,但明朝举国上下都很高兴。对明朝来说,这是宁远大捷之后的又一次伟大胜利,宁锦大捷。和后金开战这么多年来,头一次取得这么伟大的胜利,真是可喜可贺。

朝廷里开始犒赏功臣。没出啥力的魏忠贤成了最大的功臣,他的那些徒子徒孙们也都恬不知耻地加官进爵。

而真正在外面抗击敌人的袁崇焕和赵率教的封赏微乎其微。这样的朝廷能延续到现在,还真是个奇迹,只能说亏得有那些不计较功名,舍身忘我的忠臣。

同类推荐
  • 王者浮云

    王者浮云

    平六国,定天下,兵戈相见,道魔争锋,那是个传承的时代,充满破与立的机缘。
  • 群英召唤系统之一桶江山

    群英召唤系统之一桶江山

    不知道写什么将就一下,赵平穿越至某大陆之征战天下。本书不写乱入。
  • 明末金书生奇事

    明末金书生奇事

    满清该入关就得入关,大明该亡就得亡,不魔改历史,不意淫逆天,不龙傲天不种马……(那他么还有什么看点)以真实历史人物为原型,以崇祯二年、崇祯十七年、顺治十八年为节点,书写一个小人物的传奇人生……
  • 兰州历史文化(十):民俗民風

    兰州历史文化(十):民俗民風

    本书从人生历程民俗、忙忙碌碌办年事、热热闹闹过大年、四时八节饶有趣、五彩缤纷的庙会花会、家常便饭最养人、风味小吃最诱人、适应环境的民间服饰等方面,介绍了兰州市的民风民俗。
  • 汉定天下

    汉定天下

    这个故事关于马革裹尸的战场,流浪的刘邦如何一步步消灭项羽,平定天下。
热门推荐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快穿之彼岸奇迹

    快穿之彼岸奇迹

    每一朵彼岸花,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朵彼岸花,都存在于你记忆的深处…每一朵彼岸花,都是最特别的存在…
  • 鱼龙地界

    鱼龙地界

    可爱的小男主突遇灭族变故,逃出升天,却阴差阳错的变成了女孩子,漫长的复仇生涯中,被迫成为命运之子,走上挽救世界苍生的道路,原本的钢铁直男还收获了爱情?不成想所谓灭族都是设计好的骗局……看我们在孤岛土生土长男主,如何在这鱼龙混杂的地界摸爬滚打,救世界苍生于水火之中。
  • 穿越千年:为君痴狂

    穿越千年:为君痴狂

    看过很多穿越的,你看过穿越成怪物的吗?看过很多无赖的,你见过如此无赖的吗?她,平凡的不值一提,却身兼重任;他,正值年华,却被命中注定;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在一起,却得知了一切都是场计划好的阴谋,他们的爱能否继续下去,他们又将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有病哦

    你有病哦

    “年年,你是不是对我下了蛊,让我离不开你。”时弦一说道。一级病:乐观开朗小学妹×高冷腹黑学长。 二级病:邪道妖女×正经圣僧
  • 忘灼忆

    忘灼忆

    我也曾有过天真的时候,是你们逼我成了现在这幅恶心的样子…
  • 末世之召唤流

    末世之召唤流

    末世的来临,是新文明的崛起,还是来自高等文明的碾压,一颗来自未知时空的陨石砸在地球的北极,无数冰川的融化,伴随陨石带来无尽的病毒遍布海洋,空气,乃至地球的每个角落,来自生物的变异,远古生物的复活,神话中的生物的出现,一种名为恐惧,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布满了人类,弱小的心灵。
  • 夜悲殇

    夜悲殇

    学霸少女在放学途中偶遇自称夜族后裔的“中二”少年之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各种怪异事件的发生,少女的身世之谜也被一步步揭开······
  • 三界第一旅行社

    三界第一旅行社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这是重生在仙侠世界当导游的这么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