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219800000020

第20章 接二连三的去世

就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前一年,清顺治帝去世。第二年康熙元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被处死。

刚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固然是一件大喜之事,但现实却又是瞬息万变,偏偏这个时候传来父亲被害的噩耗。

虽然父亲投降清朝成为自己的敌人,但再怎么说他也是自己的父亲,血浓于水,多年的养育之恩无论如何郑成功都不会忘记。自己不能尽忠也就罢了,却还明知自己的杀父仇人而不能报仇。天底下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郑成功此时心如刀绞,此时收复台湾的高兴心情完全被这巨大的丧父之悲所笼盖。

痛苦的事情不止一件事,这个时候他的儿子又给他惹出了麻烦。

郑成功的周围疯传他儿子郑经和弟弟乳母的绯闻。和别人有绯闻就不是一件光彩的事,郑经的绯闻对象竟然是弟弟的乳母。看来这个郑经一点儿也不正经。和郑经有奸情的这个乳母叫昭娘,还给郑经生下一个孩子,取名为郑克臧。

郑克臧是郑经的长子。

最生气的人还是郑成功,他恨不得亲手斩了郑经这个逆子。周围的人纷纷向郑成功进言,要求郑成功严惩郑经的这种乱伦行为。他们指责郑成功,“你连自己的家都管不好,怎么管理一方土地?”郑成功一气之下派人去厦门杀人,他让他的部将去厦门斩杀郑经,同时一并斩杀郑经的母亲董夫人,还有和郑经通奸的那个女人昭娘,以及他们生的儿子郑克臧。一向对郑成功言听计从的部将此时不敢奉命,他们不敢去斩杀郑经,因为郑经是延平王郑成功的世子。

在厦门的郑经听说父亲要来杀他和他的情人昭娘,他派人暗中保护昭娘,并调兵遣将想要抗命。此时的郑经已经控制了厦门,跟他在台湾的父亲郑成功对峙。

部将不听从指挥,儿子败坏郑家名声,还私自调兵遣将图谋不轨,郑成功很心痛。

国破、君逃、家恨,这些事情都是对郑成功的一次次沉重的打击。

郑成功在东南开辟出新的抗清基地,但是在西南方向的南明永历帝日子却并不好过。

南明的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朱由榔在抗清失败后如丧家之犬,被清军一路追赶。

此时大势已定,中原已无朱由榔立锥之地,朱由榔索性逃到缅甸。

原先的明朝山海关总兵,现在叛明降清的平西王吴三桂带人在后面穷追不舍。

当吴三桂得知朱由榔逃到缅甸后,手下的将士劝他,“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小人多堵墙,好歹曾经为明朝卖过命,如今永历帝已经远窜缅甸,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他一马算了。”

吴三桂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正因为他曾经是明朝的将军,所以他才要对明朝皇族赶尽杀绝。

虽然现在早已经降清,但清朝对自己并不放心。要是不狠下心来,自己的这个平西王只会是当得一天到晚都不安稳。

主意一定,吴三桂率兵攻入缅甸,缅甸王在威胁下,只能将永历帝乖乖献给吴三桂。

吴三桂将永历帝在昆明残忍地绞死,这一年郑芝龙也被处死。

永历帝离世,又一条噩耗传到郑成功的耳朵,这条消息对向来忠君报国的郑成功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康熙元年,郑成功在悲痛中离开人世(有人认为是被暗杀,因为郑成功虽然病倒可是一开始并不严重,还能喝酒、看书、批阅政件。可后来病逝突然急转直下,不和常理。郑成功临死之时痛苦万分,手指脸皮都被抓破,浑身是血,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与地下”),虽然他只有三十九岁,但他的一生却比很多人有价值。

郑成功死后,他的兄弟和儿子因为争夺权力陷入斗争。台湾的将领认为郑经公然跟郑成功作对,已经不再是郑成功的继承人,他们拥戴郑成功的弟弟郑袭为延平王。当郑经在厦门得到消息后,怒不可遏。他立马自立为延平王,点足精兵,和他的心腹陈永华发兵进攻台湾。

还是这个不正经的郑经手段高明,最后郑成功的儿子郑经胜出,继承了郑成功的王位。

郑经虽然作风有问题,倒还蛮有才干。郑成功刚收回台湾,许多事情还没来得及做,所以对台湾的整理大多数是郑经一手操办的。

郑经接手台湾后在台湾设学校,鼓励通商,发展农业,将台湾治理成一片欣欣向荣之像。

此时大陆已经基本归清,唯独郑经在台湾的抗清实力依然强大。而清兵自辽东入关所依靠的是他们的骑兵。在陆地上,骑兵所向披靡、锐不可当,但是要他们跨海作战对付郑经,这可有点强人所难了。

郑经在台湾不忘反清复明,经常派舰队在沿海一带找机会惹麻烦,清廷对此又不得不防。

为了防止沿海一带居民和郑经等人以及海外的反清势力掺和在一起,清政府开始实行海禁政策。当然这个办法并不是清政府最先发明的,早在明朝为对付倭寇就开始有海禁的政策了。

海禁确实狠狠压制了在台湾的郑经,但是这是一项对敌人有效,同时对自己的副作用很明显的政策。

沿海一带居民全部搬家,靠近海边三十里的地方不准居住,片甲不得下水,违反这些规定都是要杀头的。老百姓谁不依恋故土?特别是年纪大的人更不愿搬家,但政府却毫不退让,只要不搬就砍头,没得商量。为这海禁而丢掉性命的无辜百姓不计其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海禁一实行,既不能下海捕鱼,又没有了通商的机会。很多人都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饭碗,他们的生活过得苦不堪言。

后来慢慢才发现,这一政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远远超越当代的老百姓。

让我们在回到顺治帝福临身上。福临是幸运的,六岁就成了皇帝,在多尔衮的帮助下成为第一位坐在北京的大清皇帝;同时他又是不幸的,没有享受到亲情的温暖,还要选不喜欢的人做皇后,经受婚姻的折磨,时时刻刻经历勾心斗角的较量。

在常人眼中他是一位幸运的少年天子,但福临却觉得自己时时处在痛苦之中。不过好在,最后他遇到了自己的红颜知己,对待自己的这份感情福临和他的父亲皇太极一样都是至死不渝。

顺治十三年,董鄂妃进入皇宫,当年就被封为贤妃,一个月之后就被封为皇贵妃,这个位子相当于副皇后。

她如火箭般的升迁速度真的让一般嫔妃咂舌,但董鄂妃有这个资本,她是个极优秀的人。

董鄂妃出身名门,父亲是内大臣鄂硕,弟弟是著名的大将军费扬古,她自己可以说是大家闺秀。与其他满洲女子不同,董鄂妃非常喜欢汉学。

而其他和她同时的女子,别说汉学,大多数都不带学习的。这样一来,董鄂妃在满洲女子中一枝独秀,成为少有的才学兼修之人,很容易脱颖而出。

顺治帝也酷爱汉学,兴趣让两人走到一起。一位是当世帝王,一位是才学兼备的漂亮女子,这两人当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共同的兴趣作为他们之间爱情的纽带,这条纽带比其他什么利益关系都更加牢固。

福临每次从师傅那儿学习完回来,董鄂妃总是好奇地向他打听学到什么东西。福临再把这一天学习到的东西教给她。可见小两口之间的学习氛围很浓厚。

福临毕竟还很年轻,他有时很厌烦天天这样无休止的批阅奏折,处理政事。董鄂妃是很懂事的,她这时就在一旁提醒他作为一名皇帝,不要忘记自己在为天下苍生而工作。

这可真是娶了媳妇忘了娘,福临原本浮躁的心,他的母亲怎么说他都不听,但经过董鄂妃的一番劝说,福临倒是很高兴,高高兴兴的继续他的工作。有董鄂妃在旁边,福临反而觉得批阅奏章成为一件高兴的事。

有时候福临很高兴,拿着奏章给董鄂妃看,她总是以后宫不得干政为名推却。她明白,督促丈夫批阅奏章是为丈夫好,为天下的百姓好,要是自己参与政事,不知道要搞出多少乱子来。

福临别的本事没有,废皇后倒是有的是本事。先把自己的第一个皇后废了,第二个还是不喜欢又差点废掉第二个皇后。关键是他不但废自己的皇后,还多管闲事别人的皇后他也要废。

原来,多尔衮很痛恨自己的母亲阿巴亥被逼着殉葬,想想这件事就觉得自己的母亲太不幸了。他想着有一天替母亲挣回面子。

等多尔衮当上摄政王后,他不顾别人的意见,追封阿巴亥为努尔哈赤的皇后。多尔衮一死,福临就把多尔衮母亲的皇后之位给废掉了。真是好本事,连他爷爷的老婆都给废了。

第一位皇后已经让福临废掉,但他对第二位皇后还是不满意,非得要废掉她,让董鄂妃做皇后。

孝庄太后知道后马上反对儿子这种荒唐行为。这位皇后可是蒙古女子,而此时满洲正和蒙古联手,可不能说废就废。

但是太后说的话在皇帝这儿没什么作用,因为皇帝正在青春期叛逆之中。他心里只有董鄂妃。

董鄂妃和皇后关系很好,二人情同姐妹。当得知皇帝要废后,董鄂妃在福临面前长跪不起,她质问她的老公,“皇后到底有什么过错,皇上要废了她。”

福临不忍心她这样一直跪着,他随便找了个借口说,“上次额娘生病,你朝夕陪伴额娘,还亲自去为额娘祈福。而皇后却连看望都不看望。”

董鄂妃说,“那也不能因此废掉皇后。”她并没有想当皇后的意思。

董鄂妃心里明白,皇上这样做是为她争个名分,但这无疑会给大清国给皇上带来很多麻烦。而她并不是贪图名利的人,只要能和爱人在一起就可以了,别的什么也不计较。或许福临就是喜欢她这一点,什么都先为福临考虑,而丝毫不计较自己的得失。

福临从小见惯了别人为争权夺利闹得头破血流,突然生命中闯入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人,他打心底里喜欢,发誓一生一世对她好。

废皇后这件事结束了,皇后没有废掉,董鄂妃也没有当上皇后,但她和福临两人之间的感情却因此更深了一层。

顺治十四年,董鄂妃生下一个皇子,这是福临的第四个孩子,福临很高兴亲自写诏书庆贺这个孩子的诞生。明明是第四个孩子,福临偏偏在诏书中说这是他的第一子生。看来子以母贵,对董鄂妃的喜爱,让这个孩子也备受福临的宠爱。

当年海兰珠生下皇子后皇太极也是十分宠爱这母子俩,可惜不久海兰珠的儿子就夭折,海兰珠也从此一病不起。

同样的厄运再次降临到福临身上。

上天偏偏不喜欢相亲相爱的人。

董鄂妃的儿子不过数月就夭折,福临和董鄂妃都悲痛欲绝。

作为母亲的董鄂妃实在是受不了失去爱子的这种痛苦,她随即病倒,病势一天比一天加重。

看着他这样,最伤心的是他的丈夫。福临很担心她的病,天天安慰她。

为了不让福临伤心,董鄂妃强打精神说自己一切都好,“皇上不要担心,还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政务上。”

皇帝为什么这么喜欢她,就是因为她无论什么时候首先想到的都是对方。

虽然言语上说自己没事,但是她的病却是一天比一天重。三年后,董鄂妃永远离开福临。

生前不能给的死后都要给你。福临把董鄂妃追封为皇后,还破例让朝廷的一品二品大官去为董鄂妃抬棺。这些远远超出规格的事情,周围的大臣当然全都反对,让这些有头有脸的朝廷重臣去给一个女人抬棺材,他们不反对才怪呢。包括太后也反对,他认为皇帝为了一个女人的去世就这样悲痛,做的太过分了。

等着吧,后面还有更过分的事情。

不过在福临心中这些都远远不能表达他对亡妻的思念。

自己的红颜知己离己远去,福临彻底对这纷繁的人世失去希望,万里江山和心上人比起来算得了什么,除了董鄂妃外他心里已经完全装不下其他东西。

既然对红尘再也没有眷恋,福临一头钻进空门之中。

抛却俗世的千万烦恼,只愿与青灯古佛长相伴。他之前就痴迷于佛法,到现在这种境况更是越来越觉得佛法的精妙之处。经过大师的一番指点,无所牵挂的福临在佛法中找到依托,他向往那些超越凡尘的僧人,此时甚至产生出家为僧的念头。

皇族出家有什么奇怪的,释迦牟尼和达摩祖师都曾经是皇族,最后不也一样在佛门中才找到生活的真理吗?

不过在孝庄太后和一干大臣的极力反对下,福临终究是没能实现这个愿望。

董鄂妃仅去世一年后,福临就染上自古以来危害最大的传染病——天花,不治而亡。

自己活着的时候实在是太叛逆了,做了许多不应该做的事情。临死之前,他留下《罪己诏》,忏悔自己做过的错事。

因为对汉学的热爱,他在位时做了不少汉化的事情。恰恰有许多人对汉化非常不满意,他们认为如果过度汉化可能会重走北魏孝文帝的覆辙。

其实顺治帝还是很有成绩的,这份诏书写的很片面,基本上否定了顺治帝的作为。可能这份诏书并不是皇帝写的,而是按太后的意思,大臣起草而写的。

原本开始重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的趋势,从顺治帝死后又停住了脚步。

顺治帝死的时候只有二十三岁,如果再多给他点时间或许他也能做个更好的皇帝。

同类推荐
  • 从山海经开始的人生

    从山海经开始的人生

    李吉祥使劲的跑,身后的泰坦蟒和山地巨猪使劲的追,突然面前出现了一条河,李吉祥觉得自己完蛋了,只能回头宰了封稀和巴蛇了。
  • 三国最强二世祖

    三国最强二世祖

    这年头,不带个系统真不好意思穿越三国。这次轮到我王景了,穿越三国,成了司徒王允之子,并随身附带武将召唤系统。PS:因为这个系统太过BUG,作者决定削减它的功能。让小王规规矩矩、堂堂正正地和小曹、小刘、小孙等人争霸天下。
  • 党卫队前进

    党卫队前进

    主人公由21世纪的刚毕业大学生穿越到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的德国,他的未来将会如何?战争与阴谋,铁与血的较量,走向时代的巅峰,只是为了生存,这样的人生是否能够称得上真正的幸福?穿越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异能,唯有前世的乱七八糟的知识,是他改变历史,还是时代的浪潮将它淹没?名字究竟是一种符号,还是注定了事物的本性?是否只有杀戮的信念才能让所有盟友感到安心,让敌人时刻颤抖?他的故事正在进行中,期待你的一路同行……-----------------------------------------书群:剑胆琴心群号:47320453-----------------------------------------我的武侠新书《恰同学少年》(书号:1417103)另强烈推荐《国战1915》,此书已上架,不错!
  • 道观可道的中国(九说中国)

    道观可道的中国(九说中国)

    道观是道教徒供奉修行的重要场所,它们往往深藏于数量可观的道教圣地中。如果有得道高人来此修真,甚至著书立说,那么这些道观的声名自然也会广泛传播。于是,它们与道教名山一起,构成道教中洞天福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遍布神州的洞天福地,它们的分布与兴衰都与道教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故而本书选取了九个有代表性的洞天福地,试图通过它们反映道教的形成与发展,从中透视道教这一本土宗教对中国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与影响。张晓虹,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中心主任,2002—2003年度哈佛燕京学者,现任上海市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历史城市地理学与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研究项目。专著《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古都与城市》,编著《万民所依:建筑与意象》《洞天福地》等。
  • 冢三国

    冢三国

    蓦然回首千年,大汉宫阙渐显凋敝。张辽孤立并州之境,跌宕起伏的宏伟历史大幕引入眼帘。英雄?奸雄?亦或是枭雄?该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我只想搞事业

    快穿之我只想搞事业

    一个事业心很强的女人穿越了,不慌,咱先把自己的事业支棱起来再说!至于剧情什么的,抱歉,我只想搞事业!无cp,咱不谈恋爱。
  • 灵核传说

    灵核传说

    相传人类所存在的时间叫做人类世界,除人类世界外,还有其他八个世界,它们都与众不同,有魔法、有怪物、有丧尸......灵核世界,只是开端...
  • 悟道:一位IT高管20年的职场心经

    悟道:一位IT高管20年的职场心经

    本书是一位有20多年职场经验的IT企业高管撰写的一系列有关职场悟道的短文集成,讲述的是在企业里如何修炼自己,如何摆平自己的心态,怎样做到“世事洞明”和“人情练达”,如何“搞定老板”,怎样做到工作和生活平衡等诸多话题,涉及到跳槽、转行、升迁、环境、沟通、老板、下属、老外等等。每一篇都以作者的亲身经历或者身边的故事说明道理,语言简洁流畅,妙趣横生,更有不少经典片段和发人深省的职场警句,读起来就像是一个睿智幽默的老朋友坐在你面前娓娓道来。
  • 都市怪异录

    都市怪异录

    写作道路上,走了不少弯路。忽然想写一些自己喜欢的题材。都市怪谈一切都是从一段西域的旅行所开始。
  • 江山别如画

    江山别如画

    离别是为了相聚,只要能相聚,无论多遥远、多痛苦的离别都可以忍受。这里有你,如梦似幻的童真、倔强叛逆的青春、滚烫心口的爱恋、皲裂刺痛的成长、无可匹敌的高光时刻……
  • 师糊:萌徒来也

    师糊:萌徒来也

    他本是六界地位尊崇的无化上神,超然于世,却不曾想到……他竟捡了个小萌徒回来,从此,过上萌徒养成的日子。“师糊,为什么你是师糊,你是浆糊吗?”“师糊,这个妖妖好可爱,可以给我当小宠物吗?” “师糊,我,我可以吃你吗?”饶是强大如他,也有算错的一天,竟让她神形俱灭……
  • 童话之恋

    童话之恋

    十二点了,列车即将关闭,那童话镇的最后一班列车,最后,我还是搭上了,就像灰姑娘坐着南瓜车,我也有了幸福
  • 通魇

    通魇

    到底是我找上了麻烦,还是麻烦找上了。毕业之后在一家建筑公司打更。至此,诡异的事接连不断发生。
  • 豪门交易:错爱薄情首席

    豪门交易:错爱薄情首席

    她从小如傀儡般的活着,一直以为他是自己一生的依靠。被母亲两次抛弃,被父亲逼迫出国,她一直在隐忍……直到那一天,他带着他私奔时,她才鼓起了勇气!然而……却有太多的人,不允许他和她幸福……直到他在自己怀里停止了呼吸。父亲,母亲,同父异母的姐姐,还有他,所有的一切,她都憎恨着……所以,她如恶魔般的回来,报复曾经伤害她的人……
  • 快穿之魔神

    快穿之魔神

    天地初开之时的魔神封印了自己的记忆轮回转世,天神在魔神身上下了随世咒,跟随魔神一起轮回。魔神在穿梭中喜欢上天神,却在无意中读取了其中一世的记忆,将天神的转世视为仇人,两人相爱相杀。后来魔神从天神的记忆中发现了天神对自己付出,决定放下前世,重新开始。两人一起穿越无数世界,开启了撒狗粮模式。冷情又绝情的女主开启追夫模式,痴情又柔情的男主开启奶狗模式,亲妈作者,女主强大不圣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