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15200000033

第33章 沙里亚蒂思想的影响及地位(4)

第一,在如何吸收和提炼伊斯兰文化,特别是伊朗的文化资源以实现“宗教现代化”问题上,琐如士受到了沙里亚蒂的影响。具体地说,琐如士的“宗教知识缩扩论”直接从沙里亚蒂的“作为信仰的宗教和作为知识的宗教”两分法那里得到启发。

沙里亚蒂曾经说过,宗教有两种,一种是作为信仰的宗教,另一种是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宗教,前者是真宗教,后者是人为的宗教。他也说过宗教有“作为信仰的宗教”和“作为知识的宗教”两种。我们看看琐如士“宗教知识缩扩论”的一番分析和结论是怎么回事。在评价伊斯兰现代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阿富汗尼、艾克巴尔和沙里亚蒂的过程中,琐如士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主张。他说,这些思想家始终没有解决好这样的理论困境,即宗教“可变革”和“不可变革性”到底是如何实现调和的。那些过往人物在“重建”或“复兴”伊斯兰时,总是陷于这样的两难境地,即一方面坚持宗教的不可变革性,另一方面又要使伊斯兰与不断变化的现代世界相适应,于是,他们对伊斯兰的态度是,要么试图彻底消除伊斯兰中的任何外在因素以期使伊斯兰显得更加有效,要么试图从外界(比如科学)中吸收某些因素来强化伊斯兰,比如说,阿富汗尼甚至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穆斯林的个人和社会行为出现问题,而不是伊斯兰本身出现理论问题。琐如士在肯定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贡献的同时,试图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解决这一问题。他说,这一问题如果不能从方法论上加以解决,实际上就等于没有解决:“宗教”和“宗教知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两者界定不清的结果是令这些人在如何调适稳定的宗教和不断变化的世界这一问题上所遭遇的矛盾困境始终无法克服。在他看来,要达到“宗教精髓的永不可变”和“外部世界生生不息的变化之间保持统一”的关键恰恰在于人们对宗教的理解必须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宗教本身。“宗教”的教义、精髓总是稳定的,始终如一的,而“宗教知识”总是变动不居,因时、因地、因人而变化。为此,他提出如下哲学命题:

1.从认识论及历史的观点来看,“宗教本身”与“对宗教的理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宗教本身是庄严的、神圣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

3.而“对宗教的理解”行为与人类其他的认识行为,比如说对自然的理解行为一样,仅为人类诸多的认识行为中一种。因此,“宗教知识”不是神圣的;

4.因为“宗教知识”仅为人类的事功之一,因而“对宗教的理解”和“宗教知识”一定会受到人类其他知识领域的影响,一定会与人类其他知识领域发生不间断的相互交流,所以,“宗教知识”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相对的,具有一定时效性。

琐如士提出,“宗教知识”是人们在试图理解宗教、解释宗教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认识,比如说,一个什叶派穆斯林的“宗教知识”无非是关于《古兰经》、“圣训”以及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伊玛目的种种训诫等,而“宗教”以及它的教义和精髓都是启示性的精华,都是关于人们语言、思想和日常行为的最根本原则,因而都是正确的、完美的、含义广泛的、不可改变的。但是,由于人的认识上存在着难以摆脱的局限性,所以就连这些对所有信徒都具有普遍约束意义的“最根本原则”,在传播、宣讲、理解和接受等一系列环节中,总是被有意和无意地渗透进入了“个人”的因素,总是受到社会的或思想的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总是存在于某种特定的背景下,所以,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宗教知识”都掺和着“宗教知识生产者”和“宗教知识接受者”本人对世界、自然和社会的特定理解。任何一种“宗教知识”在构建过程中,必定存在着构建者业已存在的“先见”(presuppositions)以及各种“视角”(methods)对构建过程的渗透和参与,而“先见”和“视角”的性质和内容又取决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因此,“宗教知识”在这一点上,与其他知识门类完全一样,是在各种“先见”(presuppositions)和“视角”(methods)对构建过程的渗透和参与下形成的。“宗教知识”与其他知识门类一样,在构建过程中同样存在着对其他知识门类进行“取舍”,也就是说,必须借助其他知识门类的既有成果,因吸收其他门类的知识而“扩大”,并因吸收其他门类的知识而“浓缩”。琐如士的结论是,宗教是不可变革的,而宗教知识是可变革的。这就是琐如士独特的“宗教知识缩扩论”(the Theory of Contraction and Expansion of Religious Knowledge)。琐如士的结论与沙里亚蒂的宗教两分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琐如士的分析和结论是用一大堆科学术语“包装”起来的。

琐如士有深厚的自然科学背景,对西方科学哲学非常精通,他把自然科学方法和西方现代解释学、福柯的知识还原理论等结合起来,试图解决从伊斯兰现代主义思潮开始以来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宗教到底具有“可变革性还是不可变革性”的哲学认识论基础。

把“宗教知识”的发生和形成,置于与其他“知识”(比如说,抽象的“知识”,如哲学、神学和历史学,具体的“知识”,如语言学、社会学等)相等的地位,并把它作为一种任何人都拥有的普通知识群的一部分来加以分析,“宗教知识”与其他知识一样,具有相对性、时限性和易变性。既然“宗教知识”在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先见”和“视角”参与的问题,那么,它只能是对“宗教”这一认识对象从某一角度加以认识和理解得出的结果,其中掺和着大量的主观因素,所以,“宗教知识”不可能是绝对的、终极性的最高真理。从这个意思上说,没有任何个人或组织能够声称他们有理由或享有对“宗教”进行最终的、最正确的解释特权,这样,“宗教知识”仅仅为某些特殊阶层(如宗教人士)所拥有的神圣地位在他的理论中不复存在了。可以想见,他的结论对伊斯兰共和国把伊斯兰意识形态化以及“教法学家统治”的政治理论所显示的现实意义有多大。他对伊斯兰政府的宗教意识形态的削弱,应该说是根本性的。

第二,从沙里亚蒂完成的地方开始“解构”。沙里亚蒂曾成功地把伊斯兰变成了一种“伊斯兰的革命意识形态”,而琐如士对此持批判态度,并致力于“去宗教意识形态化”。

琐如士以“宗教知识缩扩论”为基础,进一步阐释了“宗教知识”多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而对国家宗教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他的“宗教知识缩扩论”不仅与伊朗国内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背离”,而且与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其他宗教现代主义思想也是非常不一致的。与包括沙里亚蒂在内的穆斯林现代主义思想家极力主张树立伊斯兰作为意识形态的权威性相反,琐如士则坚决主张“去宗教意识形态化”(De-ideologicalization of Religion)。他对沙里亚蒂的批评正是集中在这一地方。他说,沙里亚蒂的根本问题就在于他试图把宗教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琐如士认为,某种思想、观念或主张,一旦意识形态化,它的弊端和有害性就会表现出来。即使是宗教,一旦被意识形态化了,它的不利或者有害的一面同样也会暴露出来。他说,宗教的内涵和价值是如此丰富,以至于我们远不能简单地就把宗教也包含在某种意识形态的固定模式里。宗教提供给人们的东西比意识形态提供的东西多得多。意识形态主要是作为某种对立性的思想、学说在与其他意识形态的较量中,以斗争手段的方式出现的。因此,意识形态大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由人们创造出来的,说的更具体一点,它是在特定的具体历史时期内,在某些特定的社会中,为了从思想上打败对手而人为地被创造出来的。因而,意识形态总是短命的,从时间的延续性来说,总是不能维持多久的。一般而言,因为意识形态的首要目的是动员群众,因而,它所宣扬的信条经常有党章党纲式的简练、直白,让人一目了然。宗教在这一点上完全不同于意识形态。宗教关注的是人赖以安身立命的终极问题,为所有人提供生存意义,具有“普遍性”和“根本性”。历史上的和现存的各种宗教中,从来没有一种宗教仅仅是为了应付某个具体的历史或社会环境而创立,它是超历史的,超地域的。然而,当宗教被人为地定义、提升、强化为“宗教意识形态”之时,它会使人们对造物主、人、历史、自然等做出肤浅、僵化的理解,教义的深奥隐秘被简化成几条简单的宣传口号,或者被定义为具有教法性质的几条法则。从社会学意义上说,意识形态之所以成为社会(政治)运动必不可少的工具,完全在于它有利于发动社会(政治)运动,而且,通常的情形是,当社会(政治)运动结束后或者需要建立稳定的社会(政治)制度时,意识形态的使命也就算完成了。它规定了这种社会(政治)运动的目标,指导人们的行动,所以,意识形态从形成到宣传和解释都需要正式的专门的理论家(ideologue)来进行,意识形态工作成为革命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是,宗教就不同,它在任何时候都能起到作用,因为,宗教作为人的精神生活指南,总是被社会成员做出不同的解释和理解。但是,宗教一旦被意识形态化,它必然会“工具化”,成为社会中某些特殊成员谋取或巩固社会(政治)地位的“话语工具”(Instrumental Discourse),成为具有系统性、封闭性和排他性的理论体系,不允许存在批评和疑问。当整个社会被意识形态化后,其结果是极有可能导致政治独裁和极权统治。这与沙里亚蒂警告“教士独裁”是多么一致。

琐如士说,在一个意识形态控制人们精神的社会中,理性和思想追问便丧失了生存空间,因为一切都被意识形态预先规定着;随之,教条主义、感情主义、对个人盲目崇拜、对“他者”的厌恶和憎恨在全社会流行并得到强化。在“意识形态社会”中,对占有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当权者不能有思想质疑和批判,也不能容忍多元思想的并存。然而,在一个理想的宗教社会里,不存在一种对宗教的理解是最好的或者最终的说法;至多可以说某种解释占据主流,但决不会存在某种官方的绝对的解释。

虽然琐如士对伊斯兰国家政治合法性的来源——“伊斯兰意识形态”持批判态度,但他并不否定宗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相反,他还论证建立宗教民主国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他看来,民主不仅能够容忍宗教的存在,且对一个宗教社会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宗教社会呢?什么样的国家才算是宗教民主国家呢?

同类推荐
  • 官德

    官德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2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习近平同志指出:“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
  •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本文集收入的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的学术报告。讲演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向听众娓娓道来,讲学结束后,讲演者与评论人、讲演者与听众、评论人与听众、评论人与讲演者、评论人与评论人之间,通过相互问答、彼此辩论、互为补充等形式,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可以说这是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思想交流平台。
  • 党员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廉政箴言

    党员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廉政箴言

    本书从十个方面,例举前人的一些名言名句和一些相应的历史故事,收录了古往今来从名家先哲到平凡大众的至理名言、廉政体会和人生感悟,奉献给大家共勉。相信这些独具特色、富有启迪性的廉政名言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清白为官、坦荡做人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我们相信,廉政之道绝不是小问题、细节问题,而是领导干部掌权、用权的灵魂。它直接关系着我党的形象,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
  • 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环资委研究整理了大气污染防治监督工作重要文献,是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各地人大常委会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监督工作的集中反映,有助于总结各地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宝贵经验,研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污染成因,有利于各地人大和相关部门同志互相学习、借鉴,对督促和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衰落还是转型:当代西方政党的发展变化研究

    衰落还是转型:当代西方政党的发展变化研究

    本书以中外学术界激烈争论的“政党衰落”问题为切人点,考察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变化对政党模式的演变造成的影响,分析政党与选民、政党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政党组织结构的相应变化,肯定政党在当代西方国家中所发挥的表达和整合各种利益、政治动员、录用政治精英、维持政府运转等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指出西方政党政治中存在着脱离选民、疏远社会等不利于政党长远发展的倾向。
热门推荐
  • 皇叔有礼

    皇叔有礼

    为了逃避皇帝的纠缠,她一气之下嫁给了之前逃婚不要的,鸡皮鹤发,人称四爷的皇帝他四叔,皇老伯。喂喂喂,本姑娘演戏的,你怎么当真了,四伯,哦不,四爷,你的手是不是放错了位置?特么还真娶,洞房花烛夜,大红盖头一掀,四伯?四爷?靠!这不是陪自己闯荡江湖,后来又突然不见的那个美男么?“笔墨伺候,姐要写休书!”她怒发冲冠,握紧拳头,最讨厌别人骗自己了。“本王不会休你的。”美男邪魅一笑。“姐要休你!”美男坐下一副懒散的样子:“抱都抱了,看也看了,亲也成了,凑合过呗。”人前,他矜贵高雅,丰姿神秀,谦和内敛,他妈的,人后才知道,他都是装的,真面目就是吊儿郎当,老不正经。
  • 锦绣宠妃

    锦绣宠妃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可她偏不,不仅嫁了个残废毁容,还要与他生死相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与君共赏月

    与君共赏月

    一本书里写满了孤独症患者的喜欢,可是那个他并不知。当一次聚餐后,苏辰兮无助的哭了,她看见池渊的身边有个很美丽的女孩,与他关系亲密。苏辰兮的喜欢就这样被人捏碎,从此之后她把自己对他人的好感藏在心底,直到遇到他。可是谁能告诉她,为啥这个帅哥如此之粘人?“安北轩!你脸呢!”苏辰兮生气道。“为了追夫人,我宁愿不要脸~”安北轩看着苏辰兮因为生气而鼓起来的腮帮,忍不住捏了捏。“安北轩!谁是你夫人”苏辰兮更加生气了。“你啊,我的夫人只会是你。”安北轩笑了笑。这世上佳人无数,我只心慕你。—安北轩因为喜欢,所以只愿与你共赏月。—苏辰兮(记录一下:2020.7.18)
  • 卡尔·威特的教育(第二版)

    卡尔·威特的教育(第二版)

    “一个天才的头脑是一片沃土和乐园,而且享受着永恒的春天。创造性的作品就是这个春天最美丽的花朵。”对于每一位父母来说,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希望他能成为一名旷世奇才。然而面对着如何把孩子教导成一名“天才”,他们却一筹莫展,束手无策。纵然寻遍名师先圣,览阅浩渺书海,却依旧收效甚微。为了解决父母们的这种教子之忧,我们特意把德国19世纪的一位神童——卡尔·威特的受教育过程整理编译成书,使为人父母者能从中得到教导孩子的良方。这是一部贴近现实生活,指导父母培养孩子的精品之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如果当年爱

    如果当年爱

    那一年,她对他一见钟情。她说:“你好,我叫庄莫。山庄的庄,莫忘往事的莫。我们做个朋友吧,我很喜欢你的,你叫什么啊?”他只是淡淡的瞥了她一眼,不予理睬。往后,她展开了强烈的追爱攻势,越挫越勇。可他仍然不做任何回应,却从不知在心里早已把她当作爱的人。直到有一天她问他:“左亦泉,你到底喜没喜欢过我?”他冷言相对“你凭什么认为我会喜欢你?”原本只是一句玩笑话,却终结了一对有情人的爱恋。多年后,再次相遇,他是公司大老板,黄金单身汉,女孩们梦寐以求的白马王子她是留学海归,凭借优异的条件,入公司工作。见到她的第一句话:“你怎么在这?”怎么在这?因为想你!......
  • 群神之迹

    群神之迹

    世界树上系满神谕木牌创造世界的神陷入长眠神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神说要黑暗,我们怎么办这个世界真的有神,他的宿命是释神
  • 修真集中营

    修真集中营

    五亿年后地球进入了新的轮回,诞生出新的生命,这里的人类经历了两次灵气大复苏,于是诞生了灵文明时代和器文明时代。他们从没停止过探寻的步伐:工业机械的革新、灵修时代的反哺、两种文明的碰撞、新旧思想的碰撞。人族如何打破禁制?迎接他们的是辉煌还是沉沦?少年如何鸠占鹊巢,凭借史前遗落的《功夫》书写一段属于他的功夫帝国。功夫,唯快不破,无坚不摧!这个世界不只有修行者,还有──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