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14900000019

第19章 内科疾病(2)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属中医面痛、偏头痛范畴。是三叉神经分支范围内反复出现阵发性、短暂闪电样、刀割样、火灼样疼痛,无感觉缺失等神经功能障碍、检查无异常的一种病症。多发生于40岁以上,尤以女性为多。

【病因】

原因不明。中医认为病因与头痛基本一致,多因风寒、风热阻络,或肝火上逆、气虚瘀阻等因所致。

【症状】

三叉神经痛仅限于三叉神经感觉分布区内,不疏散至后头部。一般分为发作期与缓解期。发作期起病急骤,疼痛剧烈,为阵发性。痛如刀割、锥刺、火灼、电击样阵痛,其来去突然,持续时间仅几秒至几分钟。频率自1日数次至1分钟多次。多深夜发作,可将患者在熟睡中痛醒。疼痛可因触及面部某一点(如谈笑、刷牙、洗脸时)而诱发,该处称为扳机点。通常多发于三叉神经的第2支与第3支,单发于第1支者较少见。疼痛多发于上下唇、鼻翼、眼眶等处。开始向外放射。在发作数周或数月后常可自行缓解数日至数年,即为缓解期。病程越长,发作愈剧烈,缩解期愈短暂。

【疗法】

配穴方一主穴:太阳,悬颅。配穴:第1支加攒竹、阳白;第2支加颧髎、耳门;第3支加承浆、颊车、翳风;反复发作者,加肝俞、胆俞。

灸法:用灯火灸,按操作方法在所选穴位各灼灸1下,每日或隔日灸1次。

主治:三叉神经痛。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屡用效佳。

配穴方二百合、太阳、头椎、上星、列缺、合谷、阿是穴。

灸法:用艾炷隔蜂房灸,每次选3~5穴,取炒蜂房末适量,用黄酒调制成厚约0.2cm的小圆饼,放穴上各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

主治:三叉神经痛。

附记:引自《外治心悟》。此法有通经活络止痛之功,故用之每收良效。

配穴方三阿是穴(可取压痛点2或3个,可在头面部处寻找)、颧髎、太阳、下关、颊车、合谷(只取患侧或重症取双侧)。

灸法:①用艾炷隔药饼灸,取当归、蜈蚣、蚯蚓、延胡索各等份,先将当归、蜈蚣、延胡索共研细末,入蚯蚓共捣烂,加陈醋或红花酒适量调成膏状,制成小圆形药饼若干个,每穴置一药饼,上放艾炷点燃灸之,各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②用艾条温和灸(或雀啄灸),每穴灸5~10分钟,每日1次。③用灯火灸,按操作方法每穴灼灸1下,隔日灸1次。

主治:三叉神经痛、面痛、偏头痛。

附记:笔者经验。此法有温经通络、祛风活血之功。多年使用,坚持治疗,多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疟疾

疟疾是由蚊虫叮咬感染疟邪(疟原虫)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四时皆可发生,且多发于夏季。

【病因】

本病虽以感染疟邪所致,但饮食不节,劳累过度,起居失常等亦是造成正虚邪入的内在因素。

【症状】

寒战、壮热、出汗。休作有时,或为1日一发,或为2日一发、3日一发。

【疗法】

配穴方一主穴:大椎、后溪、液门、间使、陶道、身桎、膏盲俞。配穴:高热加曲池;痉厥加内关;久疟加脾俞、足三里;胁肋疼痛加支沟、阳陵泉;脘闷纳呆、腹胀便溏者,加公孙、内关。

灸法:用于发作前1~2小时施灸。①用艾条温和灸,每次选2~4个穴位,每穴灸10~15分钟;②用艾炷无瘢痕灸,每次选3~5个穴位,每穴用小艾炷灸3~5壮;③用天灸,取朝天椒1个或2个捣烂,于发作前2小时敷于大椎穴上;④用艾条雀啄灸,凡久疟不愈,胁下形成痞块,发为疟母,则灸章门穴10~15分钟。

主治:疟疾。

附记:引自《艾灸疗法》。屡用有效。

配穴方二主穴:①大椎、身框、膏肓俞、脾俞、公孙;②大椎、间使、内关、复溜;③大椎、间使、液门、后溪;④大椎、完骨、神厥、内关。配穴:痰多加丰隆;高热加陶道、曲池;久疟加足三里;疟母加章门、痞根。

灸法:于疟发前1~2小时施灸效果好。①用艾炷着肤灸(无瘢痕灸),每次选1组穴,用小艾炷各灸3~5壮,每日1次;②用艾炷隔姜灸,每次选1组穴,各灸5~7壮,每日1次;③用艾条温和灸,每次选1组穴,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1次;④用温针灸,每次选1组穴,每穴灸3壮(或10~15分钟),每日1次。

主治:疟疾。

附记:引自《实用常见病艾灸疗法》。此法有疏导督脉、和解少阳、祛邪截疟之功。用治间日疟,不但能有效控制症状,而且能使疟原虫转阴,若能配合针刺及抗疟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配穴方三大椎、陶道、曲池、合谷、疟门。

灸法:于发作前1~3小时施灸,效佳。①用艾炷着肤灸(无瘢痕灸)或隔姜灸,每穴灸3~5壮,每日1次;②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③用温针灸,按操作方法每穴灸3壮,每日1次。

主治:疟疾。

附记:笔者经验。多年使用,疗效满意。疟门穴位于手背面第3、4指缝间赤白肉际处。

配穴方四主穴:膏盲俞、身柱、大椎、公孙、脾俞。配穴:间使、内关、曲池、大椎。

灸法:①用艾条温和灸,每次取3~5穴,各灸5~10分钟,每日灸1或2次,中病即止。②用艾炷隔蒜灸,每次取3~5穴,各灸7~9壮,每日灸1或2次。配穴可施发疱灸,用独头蒜,捣为烂糊,发作前3小时左右将蒜糊贴在穴位上施灸,一般每次只选用1穴。

主治:疟疾。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奇穴疗法》。屡用有效。

发热

发热多见于外感或内伤所致。由外感原因引起的发热,多为高热;而由内伤原因引起的脏腑功能、阴阳气血平衡失衡出现的发热,一般多为低热。本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病因】

外感发热多因外感温热或时疫之邪,由口入气分所致。而内伤发热主要是由于劳倦过度、饮食失调、情志抑郁、血瘀内停、湿热滞留等因素引起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所致。

【症状】

外感发热,多见于外感热性病中,而见高热不退,体温多在39℃以上,无汗或伴有其他症状。

内伤发热可见于西医的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核病、结缔组织病、慢性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出现的发热,且多为慢性低热。而低热有虚实之分,凡因气血阴阳偏虚引起的发热,属虚证;气郁、湿郁、血瘀引起的发热,属实证或虚实夹杂证。治当详察。

【疗法】

配穴方一主穴:大椎、曲池(双)。配穴:恶风或恶寒明显者,加风门;咳嗽重者,加肺俞;体质虚弱者,加足三里。

灸法:用艾条温和灸,艾条距施灸部位2~3cm,每穴施灸10分钟。施灸时局部皮肤红润并有灼热感,以不烫伤皮肤为度。每日灸1次。

主治:外感风寒发热、倦怠无力、头项强痛、肢节酸楚、恶风恶寒、鼻塞流涕、咳嗽、无汗、咽痒或痛、不思饮食等。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民间疗法》。用此法治疗64例,结果:痊愈48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

配穴方二主穴:脾俞、气海、足三里。配穴:气虚者,加百会、神阙、关元;血虚者,加膏肓俞、膈俞、合谷、绝骨。

灸法:①用艾炷隔姜灸,每次选3~5穴,各灸5~7壮,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②用艾条温和灸、温盒灸,每次选3~5穴,各灸10~15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润温度为宜,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③用温针灸,每次选3~5穴,各灸3壮(或10~2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气血虚发热,低热缠绵不退,热势或高或低,劳累后发作或加剧,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细弱。偏气虚者兼见短气懒言,食少便溏,自汗,易患感冒;偏血虚者兼见头晕眼花,心悸不宁,面色无华,唇甲色淡。

附记:引自《实用常见病艾灸疗法》。此法有健脾益气、养血除热之功,效佳。

配穴方三①大椎、曲池、孔最、合谷;②十宣。

灸法:用艾条温和灸,取第1组穴,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1次。或用艾炷隔姜灸,每穴灸3~5壮,每日灸1次。同时取第2组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少许。

主治:高热。

附记:笔者经验。临床屡用,疗效尚属满意。

中寒

中寒者,一身受病也。本病之作,多因素体阳虚,腠理疏豁,气血内损,寒气乘虚而入,为病非止一端也。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口噤、肢挛、恶寒战栗、腹痛等症。

【疗法】

配穴方一神阙(肚脐)、关元、气海。

灸法:用艾炷隔姜灸,取麝香、半夏、皂荚各0.5~1g。共研细末,填脐中,将生姜切薄片,取1片贴之放大炷于姜片上,点燃,重灸37壮,并灸关元、气海各20壮。

主治:中寒。

附记:引自《杂病广要》。灸后,热气通于内,寒气逼于外,阴自退而阳自复矣。故临证用之效佳。

配穴方二神阙、关元、肾俞。

灸法:用艾炷隔附片灸,取附子切片,置附片于穴位上,上放中等艾炷,点燃,灸之,每穴灸7~15壮。每日灸1次,至愈为度。

主治:中寒。

附记:笔者经验。屡用屡验,效佳。

配穴方三①神阙(肚脐);②脐中、气海、关元。

灸法:用葱熨灸,方用葱白(连须)、麦麸各75g,食盐50g。共捣用水和匀,分2份,炒令极热,用薄布包之,趁热在第1组穴熨灸之,冷则易之。或再用水拌和炒焦,依法用之,至糜烂,不用更换新料,日夜熨之,中病即止。如大小便不通,用此法亦可以行其势矣!

同时又用艾炷着肤灸(无瘢痕灸),在2组穴上各灸20~30壮,效佳。

主治:凡中寒四肢浑身冷极,唇青,厥冷无脉,阴囊缩者宜急熨灸之。或三阴中寒,一切虚冷厥冷,呕吐,阴盛阳虚及阴毒伤寒,四肢厥冷,脐腹刺痛,咽痛呕吐,下利,身背强,自汗流,脉沉细,唇青面黑,诸虚寒等证皆可用之。

附记:引自《寿世保元》。屡用有效。又真阴症,四肢厥冷,腹痛如锥,胀急,服大附姜桂壮火。此中焦寒冷之证,宜急灸脐上2穴,脐下1穴,脐左右各1穴,各7壮。即效。

伤寒、温热

伤寒与温热,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疾病,但均归属外感热性病范畴。《伤寒论》《温病条辨》分别论之甚详,其治多可效法。艾灸疗法用于伤寒和温热病的某阶段亦多收良效,故不可废。

【疗法】

配穴方一巨阙(心下1寸)、上管(心下2寸)、胃管(心下3寸)。取穴法:因人体形大小不同,恐寸数有异,可绳度,随其长短寸数最佳。取绳从心头骨度取脐孔中,屈绳取半,当绳头至胃管,又中屈半绳,更分为二分,从胃管向上度一分,即上管;又上度取一分,即巨阙。合之即为心下三处。

灸法:用艾炷着肤灸(无瘢痕灸),大人各灸50壮,小儿各灸3壮。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伤寒初起一二日,或先头痛身寒热,或腰背强直,面目如饮酒状。

附记:引自《世医得效方》。又伤寒三四日以上,宜先灸胸上20壮。以绳度鼻正上尽发际;中用绳断去半,须从发际后下灸绳头,名无聪,又灸两颞颥(穴在耳前),又灸内风池(穴在后项发际临中),又灸肝俞百壮,余穴20壮,又灸太冲30壮。又伤寒结胸灸法,取巴豆14粒、黄柏5g,共研细末,用津唾调和成膏,填入脐心(肚脐),以艾炷置上灸之。腹中有声,其病去矣!不拘壮数,病去为度。灸毕用温汤浸手帕拭之,恐生疮。

配穴方二主穴:大椎、风门、合谷、复溜、足三里。配穴:详灸法中。

灸法:先用火罐拔大椎、风门,留罐5~10分钟,以皮肤呈紫红色为度,再针补复溜、足三里,针泻合谷。视患者得气程度,掌握刺激量,并根据症状缓解程度,留针5~20分钟。

随证加减:①汗出多者,加针补阴郄;汗漏不止者,用米粒大的艾炷加灸太溪7壮;②头痛明显者,加针风池;③初诊针刺后缓解,次日复作,且心烦者,加针刺风池、风府;④发热在39℃以上者,加针泻曲池;⑤兼项背强痛者,加针新设穴(位风池穴直下5cm,督脉旁开3.3cm处);⑥兼咳喘者,加针孔最及膻中拔罐;⑦凡既往反复发作者,在太阳中风证罢后,用化脓灸法灸风门、肺俞、膏肓俞、足三里;⑧兼腹泻者,加神阙、天枢拔罐。

主治:太阳中风。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针灸疗法》。屡用较佳。

霍乱

霍乱起病急骤,且多传染,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经云:“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行,卫行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肠胃,则为霍乱。”病在肠胃,但与胃肠炎有别。

【病因】

外因时邪袭表,内因饮食内伤,内外相扰,肠胃失调,故吐泻并作;或上郁火积,阴阳不交而致干霍乱,俗名搅肠痧。

【症状】

霍乱则上吐下泻,腹痛胀满;干霍乱则见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心腹胀满,烦躁闷乱等症。

【疗法】

配穴方一主穴:中脘、天枢、神阙(肚脐)、气海。配穴:如四肢厥逆者,加关元、涌泉;肠绞痛者,加太冲;热甚者,加大椎、曲池。

灸法:①用艾炷无瘢痕灸,每穴灸5~10壮,每日1或2次。②用艾炷隔盐灸,用食盐填满脐窝,上置艾炷灸7~10壮,每日2或3次。③用艾条雀啄灸,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2或3次。④用灯火灼灸,一般暴灼2~4次。可宣通营卫,使邪外出而症状减轻。⑤用太乙神针灸,取中脘、期门、足三里,各灸5~15分钟。

主治:霍乱。

附记:引自《实用常见病艾灸疗法》。本病应送医院隔离抢救为宜。在抢救中,配合灸疗,可增强疗效。

同类推荐
  • 吃药小窍门

    吃药小窍门

    日常生活中,食疗吃药小窍门。如:治感冒发烧:生嚼大蒜治感冒:可把鲜蒜瓣含于口中,生嚼不咽下,直至大蒜无辣味时吐掉。连续用3瓣大蒜即可见效。一般用于感冒初起、鼻流清涕、风寒咳嗽等病症。
  • 糖尿病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糖尿病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本书的食谱在兼顾中国传统饮食的基础上,更多地引入现代营养饮食方法,反映了当代营养学治疗糖尿病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本书内容丰富,原料易懂,制作简便,安全可靠,既适合广大糖尿病患者及家属选用,也是临床营养师及医护人员的理想参考书。
  • 支气管肺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支气管肺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支气管肺病,怎么防治?怎么调养?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支气管肺病是怎么发生的,您知道吗?各种支气管肺病的诊断、病因、危害,您心中有数吗?食养食疗、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经络调养、验方防治,怎么做才能远离支气管肺病?怎么做才能有效治疗支气管肺病?居家调养,您的心中是否一清二楚?细节决定成败,健康来源于生活态度。健康,就在您手中!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肠胃老毛病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肠胃老毛病一扫光

    医学博士胡丽娟收集编写的最古老、最齐全、最安全巧治不同人群、不同类型肠胃老毛病的经典老偏方。
  • 休闲营养菜

    休闲营养菜

    “营养”是人类从外界吸取适量有益物质以谋求养生的行为。“营养”是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物质。研究营养与健康关系的学科,称之为“营养学”。把营养学与烹调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休闲营养菜》的特色。以家常菜为主,将科学膳食理念融入菜谱之中,为家庭生活设计最佳的饮食方案。教您短时间内合理搭配膳食,又不失营养和美味。
热门推荐
  • 妖妃,给条活路

    妖妃,给条活路

    女妖帝重生,霸气侧漏!拳打暴丑男妖,脚踢臭屁厉王,抢走太子宝物。却遇到诡计多端的妖孽贤王,本想吃干抹净做回妖界霸主,却被可恶贤王揪住小辫子,当她的强势为天地所不容时,会有谁能冒天下之大不韪为她撑起一片暖阳?与她并肩傲视苍生?一个坏人女人一台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危险关系:陆少轻轻宠

    危险关系:陆少轻轻宠

    一场交易,她被最爱的大哥拱手送给陆家二少陆轻舟,传闻陆轻舟是个只会花天酒地的混混。本以为自己会能够守住一切,却不得不臣服于那个危险的男人,在危险中一步步深陷其中。她拒绝,想要逃离,恶狠狠的对某人说:“姓陆的,我要跟你离婚!”某人邪魅一笑,伸手把她揽到怀中:“老婆大人,这辈子你逃不掉了。”他曾经狂妄的以为:女人,没有他得不到的。直到认识她才明白:不能拒绝的是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长泽

    长泽

    三界最强者长泽,睥睨天下之后发现仍然身不由己,被迫陷入一场场勾心斗角和生死拼杀中......(本书没有外挂,没有金手指,主配角也不是脑瘫,酣畅淋漓的战斗场面和互相算计的头脑风暴才是爽点,算是网文界的一股泥石流,勉强称得上一本略有逼格的爽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汉帝祚

    大汉帝祚

    刘谌,汉昭烈帝刘备最有骨气的孙子!景耀六年冬,邓艾兵临成都门下,后主将从谯周之策,北地王谌怒曰:“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纳,遂送玺绶。是日,北地王谌伤国之亡,先杀妻子,次以自杀。罗贯中有诗评曰:“君臣甘屈膝,一子独悲伤。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捐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苍。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正值邓艾克江油时,刘谌竟意外得了一窍魂,思维大变!他不再思谋以死殉国了,他开始思谋如何复兴大汉帝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吾似最强得

    吾似最强得

    这是什么鬼世界?东玄?西幻?灵气复苏?末日求生?魔兽世界?诸神复生?天堂地府一日游?外面有龙,有丧尸?全民系统流?什么时候科技变成第二生产力了?这又是什么鬼灵力体系?斗气?魔法?忍术?都2091年了,竟然还有人修仙?老子都毕业十二年了,竟然还有人问我毕业以后选什么职业?老子当然是职业法师啊.......啊呸!一群崇洋媚外的东西?不管了,贫道全都要!嗯,真香!PS,克苏鲁是我儿子!
  • 女人就要不生气

    女人就要不生气

    本书讲述了女人如何善待自己、学会理性思考问题、拥有良好的心态、身心保持最佳状态等内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再世神路

    再世神路

    再次醒来,身无非往身,人仍是前世之人。从异大陆中隐忍而起,找回执念,揭开谜团。魔修的放荡与狂烈,让他一路率性而为......喜欢大肉,喜爱近身狂战。走上巅峰是他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