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97900000042

第42章 赫鲁晓夫访问美国(5)

艾奥瓦州罗斯韦尔的鲍勃·加斯特许诺,要促成赫鲁晓夫访问他的农场,要让此事成为苏联领导人访美的主要内容之一。艾奥瓦的农场主是最早一批致力于改善美苏关系的美国人。美国的粮食生产过剩,艾奥瓦人渴望为他们的小麦找到市场,也想借此验证一下艾奥瓦同乡、美国前任副总统亨利·华莱士的理想主义世界的理念。四年前,赫鲁晓夫敦促苏联人要建立他们自己的“艾奥瓦玉米产区”,消息见报后,得梅因当地一家有影响的记者评论道,欢迎赫鲁晓夫向美国派出农业专家。莫斯科采纳了这个建议,并与美国确立了一个农业交流计划。

尽管加斯特农场并不是苏联代表团第一批要访问的农业交流计划单位,但最后,所有美国农场主中,鲍勃·加斯特却给苏联人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1948年,加斯特开始引起美国公众的注意。当时,其朋友、著名作家约翰·多斯·帕索斯在《时代》周刊上发表了一篇人物介绍,题为《加斯特:农场的革命》。多斯·帕索斯把加斯特描述成了一个富有说服力的农场主,称加斯特说话的方式就像一个用黑板来解释答案的讲师,也更像一个向陪审团求助的律师。大萧条时期,加斯特一直主张大量使用氮肥,特别是将氮肥用于玉米生产。结果,到1950年代中期,美国农场主就开始面临农业产品大量过剩的问题。

艾奥瓦只不过是个推销艾奥瓦小麦和玉米的商人而已。他感觉到,如果美国人帮助苏联人解决他们的问题,那么东西方的关系可以得到改善。1955年,他首次访问东欧和苏联,亲自考察那里的农业生产。从艾奥瓦的报告中,赫鲁晓夫知道了加斯特,他要见一见这个热心于传播美国农场耕作方法的人。从加斯特对玉米生产所怀有的自信和浓厚兴趣中,赫鲁晓夫无疑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之后,加斯特多次回访苏联,两人就农业生产问题开始了频繁的通信联系。1950年代,赫鲁晓夫写给加斯特的信比给艾森豪威尔的还要多。

赫鲁晓夫开始对加斯特产生信任感,常常援引这位美国农场主的做法来支持这种或那种农业生产方法。1958年6月,赫鲁晓夫派出一个苏联农业代表团到加斯特的农场待了三个月,学习玉米种植、割草和牲畜养殖技术。代表团成员回到苏联后,马上成了苏联农业生产的明星人物。“他们在加斯特的指导下学习过,”事后赫鲁晓夫在主席团委员面前夸口道,“他们确实不虚此行,学得很好。”

最近几年,赫鲁晓夫开始认识到核武器和潜艇的重要性,但是农业依然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加利福尼亚的火车上,他和美国驻苏大使洛奇的关系得以改善。此时,赫鲁晓夫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也一下子提上议程。赫鲁晓夫向洛奇承认,苏联的生活水平不高,莫斯科需要找到某种方式来满足其居民的生活需要,或许这是苏联领导人向其美国主人透露的最重要的情报。赫鲁晓夫解释道,苏联就像“一个刚刚苏醒过来的人,饿极了,很想吃东西。这个人在吃东西前甚至都不愿洗手……因此,苏联现在不打算生产那些高级消费品,而只是想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现在轮到赫鲁晓夫访问加斯特农场了,这个农场会为他的美国之行增添一抹亮色。9月23日,赫鲁晓夫参观了艾奥瓦的库恩拉皮兹,那里的所见所闻让他对苏联能够实现的目标有了更大的期望。以其中一件事情为例,那家农场为牲畜建造了一套庞大的开放式棚圈,而在苏联呢,赫鲁晓夫事后心酸地说,“我们给每头奶牛建一个牛圈,每个牛圈都有一副刀叉……这有多么可笑啊!”

参观农场后,赫鲁晓夫的自豪感颇有些受挫。当感觉别人超过自己时,他常常会以吹牛的方式来回应。在返回艾奥瓦州首府得梅因的车上,赫鲁晓夫开始大谈苏联的一种新式喷气式飞机,其最大飞行速度达到640公里,载重14吨。“它能在干燥的土地上降落。”看着高速公路两旁艾奥瓦的大片农田,赫鲁晓夫喃喃自语道。之后,在从得梅因飞往匹茨堡的专机上,赫鲁晓夫请美国主人和他们的夫人们到其专机机舱里喝酒。他情不自禁地说起了加斯特。当记者们不断打扰他们两人时,加斯特发火了,很想踢《纽约时报》记者哈里森·索尔斯伯里一脚,但却失足了,脚差点被玉米秸秆扎伤。赫鲁晓夫很高兴看到这一幕。

赫鲁晓夫的农场之行,改变了他和艾森豪威尔下一轮会谈的内容。最后几天的主要日程,都是和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展开会谈。会谈的气氛客气而友好。从艾森豪威尔那里,赫鲁晓夫确实没有听到什么新鲜东西。其中的一次谈话中,美国总统确实暗示过,罗斯福和杜鲁门犯了一个错误,他们把西柏林暴露在东德的中间。但是,尽管这个局势很困难,但毫无疑问,他不会做那些与这一地区美国现行政策相违背的事情。

无论如何,赫鲁晓夫都要采取主动。他想让艾森豪威尔知道,自己已决定放弃其最后通牒。自从当年稍早时候米高扬访美回国后,1958年11月关于柏林问题的最后通牒就再无人提起。即使赫鲁晓夫在稍早前的会谈中指出,最后通牒并不是绝对不变的,但更新最后通牒内容的威胁依然存在。仿佛自己就是一个外交官,赫鲁晓夫把艾森豪威尔视为知心人。他承认,出于对美国“蛮横态度”的愤怒,1958年他曾想强行解决柏林问题。当时的判断是,局势正在恶化,似乎并不存在外交解决的途径。赫鲁晓夫建议,如果艾森豪威尔承认,美国不主张西柏林被占领的现状永久化,那么,苏联将不会对柏林问题的谈判设定任何最后期限。假如美国的政策是促成两个德国的最终统一,那么艾森豪威尔可能就会轻松地答应这个建议。

两位领导人也达成另一种共识。赫鲁晓夫向艾森豪威尔透露,他现在非常关心苏联的军费开支。他声称,对苏联政府来说,裁军比柏林问题更重要。艾森豪威尔一直希望苏联裁军,对此,他表示赞赏。在两国领导人会谈中,当苏联放弃柏林问题的最后通牒,赫鲁晓夫承认裁军比柏林问题更重要后,艾森豪威尔同意,在当年年底前某个时候四大占领国举行一次高峰会谈。

尽管两位领导人的意见明显一致,但赫鲁晓夫对艾森豪威尔还是有些失望。苏联领导人已经来到戴维营,主席团也已授权他达成一个协议。但是,美国总统显然不愿谈论或者不能讨论那些具体问题。当被问及美国的裁军立场时,艾森豪威尔答道,其专家正在研究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议上所做的“全面、彻底裁军”的发言。而赫鲁晓夫很想知道艾森豪威尔个人的看法,这个努力失败了。最后,赫鲁晓夫的结论是,69岁的艾森豪威尔太疲倦了,就像是“刚刚掉到了冰窟窿里,正在被拖到结冰的河面上,而他周围的冰块还在坍塌”。然而,他也知道他需要什么,美国政府的接待比他预料的要好得多。

在苏联待了将近五年的汤普森大使明白,对赫鲁晓夫来说,这次美国之行颇有意义。“我相信,”他写道,“美国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富有及强大给赫鲁晓夫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艾奥瓦农场和苏联类似的农场一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汤普森对赫鲁晓夫访美效果的看法是正确的。美国之行鼓励了赫鲁晓夫,他要冒更大的风险来实现苏联在国内外的目标,那是他梦寐以求的。

回国的36小时行程中,赫鲁晓夫飞往北京,他想就其美国新政策做一些说明。因为边界纠纷,印度和中国的关系极度紧张,赫鲁晓夫想就其访美的成果来讨论一下南亚发生战争的可能性问题。在苏联的盟友中,毛泽东第一个见到了访美后的赫鲁晓夫,他能看到这次访问对赫鲁晓夫所起的作用。

苏联领导人向中国领导层捎去了艾森豪威尔的一封信。不久前,美国中情局的两位飞行员在中国被俘。虽然一开始赫鲁晓夫就承认,如何处置这两个美国人是中国的内政,但他还是认为,应该释放两个美国人。他强调,苏联正在努力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改善国际关系,中国对此的贡献非常大。社会主义的盟友竟然为美国间谍求情,对此,毛泽东感到非常吃惊。

然而,赫鲁晓夫还是要这么做。他认为,国际局势即将得到缓和,这对苏联国内的改革极其重要。出于这种考虑,他提到对东南亚局势的关切。赫鲁晓夫已经听说,在其邻国老挝的内战中,北越军方想扩大对反对派——老挝爱国阵线的军事援助。他和毛泽东都同意,这个内陆国家现在不宜扩大战争规模。

与此同时,国内的一个事件也在提醒赫鲁晓夫,一定要推进其国内的改革。9月底,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一家冶金厂的工人因对工资和物价的不满,而发生骚乱。虽然赫鲁晓夫在外出访,但主席团还是平息了这场危机。到10月初,那里局势已趋于稳定,涉案人员被捕入狱。但是,赫鲁晓夫和其克里姆林宫的同事都明白,不能再浪费时间了。借着成功访问美国和中国的东风,赫鲁晓夫将很快建议实施他一生中最为大胆的改革计划。不止是苏联,而且冷战本身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同类推荐
  • 走过荒原

    走过荒原

    徐传化是陆亚芳近作《走过荒原》的主人公,这位从沙地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做过年,扛过活,跑过腿,十五六岁从老家逃难出来,在钱塘江边搭个草棚住下来,什么活都干,三百六十行几乎干了个遍。这个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老农民,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嗅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凭自己的胆识与气度,找资金,找人才,找地方,开始了由两千块钱、一只缸起家的小作坊向一个民营企业王国的进发。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徐传化,他是沙地里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是沙地里盛传不衰的神话。陆亚芳用的不是笔而是自己的心写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外表写到内心,渗透了她的智慧和热情。
  • 惊鸿一瞥,生死白头:徐志摩的倾世浪漫

    惊鸿一瞥,生死白头:徐志摩的倾世浪漫

    一个优雅的诗人,一个多情的才子。如一颗光华四射的明珠,沉沦碧海,永难再见。他留下那一闪光亮,却永世照耀人心。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沈钧儒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沈钧儒

    沈钧儒,字秉甫,号衡山,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今嘉兴市)人。1875年1月2日出生于苏州。他的曾祖父沈濂,曾任镇江、江宁、徐州等地的知府。祖父沈玮宝,曾任苏州知府。父亲沈翰做为江苏候补知县客居苏州。可见沈钧儒出生成长在晚清一个封建士大夫的家庭。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则是传统的文化教育,在3岁时他的母亲就开始教他识字,长到5岁时就进私塾受启蒙教育。13岁时回到秀水县老家应童子试,16岁考中秀才,29岁中举人。1904年参加甲辰恩科会试,中试贡士第51名,殿试二甲第78名,赐进士出身。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考试,因此沈钧儒也就成了沿袭一千多年的科举取士最后一批进士之一。
  • 笔著华夏——郦道元

    笔著华夏——郦道元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笔著华夏郦道元》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
  • 那一世的风情:民国才子情事

    那一世的风情:民国才子情事

    民国时代,那是一个民间起兵长啸的纷乱时代。也是一个月出横塘、有着民国男人与女子的眉目清好的烂漫生发时代。本书中的一些爱情旧事,一些明亮劲直的人物,有许多都是我们所了解的。只是,我们却并不一定真正理解到了他们的洒然与明快,当然,也包括他们的美的私情。本书通过对于沈从文、罗家伦、邵洵美、叶浅予等民国风流人物的细腻私情描写,生动再现了那一个特殊历史时代人们的喜怒哀乐。
热门推荐
  • 风钺宝鉴

    风钺宝鉴

    宝鉴里的小兽们溜达在人间的故事…纯架空,种田流,独立卷,古偶型的小言系列。本系列的主题:知音。借用三毛的这段话开场:有时候,我多么希望能有一双睿智的眼睛能够看穿我,能够明白了解我的一切,包括所有的斑斓和荒芜,那双眼眸能够穿透我的最为本质的灵魂,直抵我心灵深处那个真实的自己…
  • 重生之如果没有你

    重生之如果没有你

    她重生了,却失了重生前的记忆:他,在她死了那一刻,才发现心是那么痛。她以为,她爱他,当重新来过一次时,她发现他于她不过是镜花水月,梦一场罢了.....二人终究不适合,她也找到了更重要的人!
  • 最强公司系统

    最强公司系统

    得到“公司系统”的商羽,短期目标是挣他个几万亿,创建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中期目标是冲出地球,把生意做到全宇宙。而最终目标,则是掌握宇宙半数以上财富,拥有全宇宙最先进的科技,打造出足以吊打全宇宙的保安团队……
  • 杭州的爱情

    杭州的爱情

    大诗人白居易在临终之际,对大好河山美好江南的回忆。
  • 弈仙

    弈仙

    若缘未尽,纵千万年,终与君一见。身世迷离的易晨熙孤身卷入了修仙一路,这仙、鬼、妖、佛驳杂万千的世间从此便多了一位特立独行的修真者。这个故事讲述的便是这千百年来最疯狂的奕道之仙---易晨熙。天下间最奇特的弈道正缓缓铺开……本书修真等级划分:仙家御气期(九层)--筑魂期(六层)--挪魄期(三层)--结婴期(两层)--濒神期(一层)----破劫九天神佛门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阿罗汉果两层--辟支佛————三藐三佛陀妖精妖身--妖窍--妖魂——妖心——妖型——妖识--妖王——妖皇————十地邪魔鬼宗雪影——碧寒——赤绝——黯灭——皇纹————幽冥盛者慢热之作,敬请收藏。另推荐好友大作《许仙志》。
  • 恋选之另一个世界

    恋选之另一个世界

    同人小说,改编自游戏《恋爱选举与巧克力》
  • 恶魔哥哥我怕黑

    恶魔哥哥我怕黑

    “竟然敢背着我偷偷结婚?你又不乖了!!”源自撒旦的声音空降在耳边,震碎了小女孩心中所有的幻想!“不要——”今天,是我人生的第一场婚礼,哥哥的第八次娶妻,而他,竟然在婚礼现场杀了我的新郎!轮椅之上,面容阴柔俊美的男子一身狠戾的逼近,伸手抓住了小鸟般惊慌的她,“恶魔哥哥,手放开!”“我的新娘刚刚被吓跑了,你,来当我的第八个老婆……”“不!”她惊呆了,想起哥哥之前娶过七个老婆,而她们的结果都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那一年风华绝代

    那一年风华绝代

    重生了。三个字就能道尽整篇,也是千篇一律。
  • 怪谈实录之乡村鬼事

    怪谈实录之乡村鬼事

    原载天涯莲蓬鬼话,雁北堂出品。本文开始以一个灵异传闻为引,前半部分讲小主人公师傅张有才的历险经历,后半部分主要写小主人公。2011天涯强帖,拥有千万点击,数十万读者,天涯超人气社团“雁北堂”写手“雪冷凝霜”,邀您一起走进灵异的的世界。。。
  • 秦时百家

    秦时百家

    五年前,考古世家叶爽,无意在陕西秦始皇陵中找到,秦朝失传已久的传国玉玺,从此销声匿迹。五年后,他出现在秦国之中,身子回到十年前模样。秦国扫六合,在这融汇的大融炉,人们依然苦不堪言,各地势力就此暗涌崛起。江湖是江湖人的江湖,百家是江湖中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