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957800000006

第6章 我们身处一个语言的现实

我们身处一个语言的现实,对诗人而言,的确有一个先在的语言前提。对此的拒斥和无条件顺从都同样要命。诗的建设从对原材料的思考开始,但它不只是原材料的打磨和使用。诗呈现为语言又高于语言材料。

对诗人而言,对现实语言的关注犹如对自身命运的关注。现实语言,伟大的活力所,原始汤。

诗的问题不简单是语言问题,也是人与语言的结合。人与语言的结合也不同于人使用语言,而是某种合而为一。没有对语言的爱何谈诗歌?那只是在使用或利用语言。具体的诗人与语言共舞创造出真实之诗歌。

厘清语言不是诗人全部的工作,还有一部分是将自身投入,以创造第三者。而创造出的那个东西既是语言的也是诗人的,既是异己的也是我之菁华。

一首诗既携带语言的信息也携带生命的信息,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而生命总是具体的。语言在触及以前总是僵死的或未展开的。一段非诗的文字也携带二者的信息,但那里面缺少爱,没有结合的意愿、美妙和神秘。诗人委身于语言以成就诗歌。

将语言里的生命信息剔除、去掉个性差异就是诗,那也太简单了。这是在成品之上捣鼓,并不创造新物。没有意外进入的机械劳作,最多只是某种无伤大雅的游戏。

……

文学的政治正确就是独立,是独立而不是反对。既独立于强权也独立于对强权的反动。批判的功能并不必然地增添文学的价值,执迷于此反倒会丢弃文学的责任。把文学的独立解读成针对强权的抗争是一种误会,更是一种不可能的强迫。我不反对,但我拒绝(注意这里的用词)。

独立是文学的本体要求,非权宜,反对不然。否认文学独立的必要到底意欲如何?反对、抗争或者其姿态何时成了文学不容置疑的核心价值?

诗的确和情绪有关,但不是情绪的宣泄,而是情绪的抑制。

薇依说过,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专注力,而非获得什么。作为一个写作者,学习并不是为了补充知见、增加资本,只是为保持敏感和锐利,就像磨刀。

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是最佳青春小说。此外我读到过的最好的青春小说还有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奥茨的《他们》和朱文的《弟弟的演奏》。

没有良好的坐标感只凭冲动和天分的写作值得怀疑,或者说会浪费天赋。所谓的真诚是一个推脱,“自然而然”亦然。重估一切价值应始于写作的起心动念之前,但有时也会始终伴随写作。

自觉的写作何其难,尤其是在一个推崇才子,盛行散文、随笔的国度里。再与西式的青春神话合流,终是聪明人在做聪明事,避重就轻,尚未开始就已走到尽头。

马克思说,宗教是无情世界里的感情。这话太厉害了。文学亦可以借用,抑制、冷静、理性,无情之情才能触及纵深底蕴。

读到那些能正确表达自己内心的文字总是惊诧不已、心存敬意。表达欲和表现欲一字之差,但区别明显。

王小波的迷人之处不仅在于其思考、批判精神,他还是一个平和有趣的人。尖锐与平和的兼容,他是如何做到的?

写作的人像学者那样说话比较麻烦,说不好且失其所长,因你没有那样的学术背景。你的背景在那套系统和训练之外。直接说就完了。自然要保持对语言的敏感,但这和学术语言是两码事。

写作者学习说话。第一步是说人话,第二步是说自己的话,第三步是让思想借你的口说话。

叙述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在诗歌中,都永远不会过时。

你读了那么多的诗,如果还想写诗,请忘掉那些佳句吧。

一首好诗或许给你妙语连珠的印象,但它不是妙语集成,更不是妙语,那只是一个印象。

你读到的东西也许并不是诗人为之努力达成的东西。诗人为之努力的是什么?如果你也想写诗,请深入这一点。

杰作之上的光华只是副产品,被其迷惑是由于浅见。光华是附带的,实际上运作的是什么?

诗歌中未写出的比写出的重要。空(四声)成就了诗歌,是诗歌的枢纽。

谈谈诗的“尺寸”。有人的奇思妙想在词语的尺寸内(搭配、对偶等),有人是在意象的尺寸内(比喻、象征等),也有人是在叙述和结构的尺寸内(事件、创意等)。在每种尺寸上经营,都能成就不错的诗歌。我所想象的尺寸是超大的(超越以上三者,一种指向、意欲),但这并不意味长诗或者大诗。

诗歌就是奇思妙想,但可以是大尺寸上的奇思妙想,细部则平淡无奇。

……

无论你愿意不愿意,多元都是现代诗歌价值生成的背景。某一种方式或者样式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多元,可谓当今诗歌世界的第一大法。

只有在确定的标准框架下,高下之论才有意义。差异之论不然,它是以破除界限为前提的。有什么东西已经改变,虽然我们往往使用相同的词语臧否评论诗歌,但所说的已然不同了。时至今日,差异就是价值,差异的强度、力度、顽固度、孤僻度、稀缺度以及诚实度就是价值评判的根据。

一些诗人在生存的层面上本能地了解这一点,以标新立异为己任。不屑者认为这很功利。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大家都觉得差异的取得很容易,不涉及根本。这正是误会或者错误认知的根源。

一首真正奇怪而又不好的诗是不可能的,除非它并不真的奇怪,只是装作与众不同。

人间之物皆无绝对价值,遑论诗歌?不仅没有绝对价值,更没有绝对的关于诗歌的标准。如果有谁出示这类标准不是因为浅见,就是过分执迷于自己所在的一隅。人,只有当他作为造物或者生命这回事时能和绝对搭上边,作为人的所思所想包括所造一概是相对的和微不足道的。

关于诗歌,除了“写什么”和“怎么写”之外,还有一个更具现代性的问题,就是“写什么样的”。

别无选择在一些人那里是无可选择,但在自觉的写作者或者自觉的写作中,则是可以选择中的自我认定。

优异的天赋、直觉只有和良好的坐标感结合,才可能行至远处。

在今天,探索诗歌公理基本上是一种一厢情愿。但你的确需要知道别人是如何工作以及因何工作的。不是为了学一手,而是为展开一幅全景。只有在这幅全景中,你的工作才可能显示出一点点相对价值。

诗是什么不重要,可以是什么很重要。

一种赞美是“这是好诗”,另一种赞美是“诗竟然可以这样写”。后者是更大的赞美,包含了前者,但和“这是好诗”说的不是一回事,触及了现代诗歌写作的价值究竟。

生命并非绝对,但它封闭了绝对。这种绝对有可能转移到诗歌的方式、形式和样式中,但这里的方式、形式和样式也是相对的。所以就写诗而言,并没有正确与否的衡量,只有可能性多少的衡量,而且这是因人而异的。

我喜欢有差异。一个诗人和另一个诗人之间,一首诗与另一首之间,不可替代的独立是价值所在。这种差别的价值在我看来更胜于高下的价值。“同样的好”比较尴尬。

不在于构造一个同一的宏观世界,而在于很多独立的小宇宙的共存,如此才可以称之为伟大。

有人越写越像自己,而有人越写越像大家。可见写作不仅是一个才能问题,更是坚韧与否的问题。才能是可以被抹掉的,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承受起自己的才能的。才大气短和志大才疏一样,都是悲剧。

老套的文学观就是绝对主义的文学观,无论你如何伪装,信奉高下、无视差别,你就是这种文学观的持有者。伟大的文艺景观一定是多元的。没有相对主义的开阔视野,无论你如何声称先锋、革命都是一种腐朽。这与年龄无关。

对同时代写作者的关注是一种基本的诚实。对异端、异己(异于己)的认可是基本的开明。写作没有敌人,只有对手,同时也是对话者。你所不屑的东西如果真的那么糟糕,和你的写作根本就构不成关系,更谈不上对立关系,除非是在利益的层面。

就写作而论,唯我独尊我很欣赏。但唯我这派独尊却是儿戏,闹着玩的。特别幼稚的是,唯我这派独尊但从不唯“我”(一个个独立的我)独尊。

大谈诗歌的公理、公式不是好习惯。你可以有个人的固执、偏执,甚至排他,有自己的一套甚至有待推广寻找市场,但不可假公济私。大一统、绝对主义、正宗正统大道之类的思维只能说明你很有限。探索者向不同方向的极端、边界或者一己的纵深而去,彼此相去有光年之遥,这里的空间不是手持家乡渔网所能捕获的。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狂人日记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狂人日记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丛书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作品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梦醒记

    梦醒记

    这是一本用梦境编织而成的成人寓言集。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文字,带领你进入她多姿多彩的梦境。读完全书你会发现自己开始变得满心欢喜,思维更加澄澈,心态更加祥和,这是文字的魅力,更是思想的力量。就像有一道光,驱赶走了所有的黑暗和心头那些挥之不去和不可言说的压抑与委屈。
  • 文人的骄傲

    文人的骄傲

    卢一心编著的《文人的骄傲》内容介绍:天空上同样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叫银河或者天河。神通过这条河观看大地的原形。我猜想,那里附近应该同样也有草地和牛羊,包括青蛙和萤火虫等,反正大地上有的天空上也应该有。否则,神又如何生存,未来的人类又如何在上面安居?可见,天空原来也是大地的另一座家园,或者说,大地只是天空的一张床铺而已。但无论如何,神是从天上往下看,而人是从地下往上看。这样一想,神也是人,人也是神了,无论是从天上往下看,还是从地下往上看,人神都是一样的。一起来翻阅《文人的骄傲》吧!
  • 会移动的房子

    会移动的房子

    作者的小小说风格是非典型的80后文字风格:不张扬,不华丽,不哗众取宠,不停留在叙述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感伤,而是真实地揭示了80后生活、工作和情感等方面遇到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矛盾和问题。生活中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丰富的,复杂性的,纷繁的。作家们往往会通过抽丝剥茧,将那些普遍性或独特的可能性提炼出来,诉诸文字,以达到关注现实、关照读者内心的目的。
  • 我们这些人的幸与不幸

    我们这些人的幸与不幸

    本书是作家、学人鄢烈山的自述文集,收录他的三十余篇散文,分为故园乡情、求学之旅、从业生涯、人情世态,以及心路历程几部分,从中可以大体展现作者作为一位有一定影响力的知识分子的人生历程和精神面貌。本书可以作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部成长史来阅读。
热门推荐
  • 一作江湖梦

    一作江湖梦

    陈三咸有一个天下大梦,来自那个已经随着岁月崩坏的大周。如今他有了一个江湖大梦,来自的也正是那个他所心心念念的大周。
  • 妾欲出墙

    妾欲出墙

    绿色的青藤密密的爬满了灰色的墙,午后的阳光很好,暖暖的,并不很刺眼。我低着头,一步一步踩着脚下的青砖,很小声的喃喃念道,“一、二、三……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八十一,又是八十一步!自我打小,便长在这个九九重楼里。我们是书香门第,我是深闺小姐,表面看来风光无限,事实上,外面的一切都与我无关,我的天地,就只有这八十一步。
  • 武学心经之三笑郎君柳漂儿

    武学心经之三笑郎君柳漂儿

    儿时飞度日,少年盼登高;青春融冰雪,中老黄山笑。天池派“三笑郎君”金香客,氏母宫“小魔女”柳漂儿,性格迥异,初行江湖,就将一生卷入无休无止的武林之争和不绝连绵的旷世爱情。每五年一度的“盟主群英会”,各路门派高手借机施展武艺才学,出现了武林中罕见的万物包容和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自江湖武林之基石“武林八老”事件发生,此后历届“盟主群英会”都难免血雨腥风,其中尤以他们后辈的命运,如天堂和地狱般,迷奇难寻...
  • 黑雾末日

    黑雾末日

    充满浓雾的黑暗末日来临,横行的怪物是未知的物种,诡异的游戏时刻威胁生命,而我们的主人公还是失忆状态?阮清夏只好拳打鸵鸟人,熬过诡异的玩偶镇,完成奇怪的精神病人游戏,在末日里挣扎存活,只是……阮清夏:“我的队友都是怎么回事啊!歌舞剧演员和哑巴?”谷时:“嘻嘻,公主殿下威武。”周焕奕:“……”
  • 这个妖精太迷人

    这个妖精太迷人

    隐形仙二代被老道士选中,最后来到坐化仙境习得道术,得知封神榜开启最后招得三人合力冒险,恶灵,僵尸,将魂,尸王,闫鬼,魇魔,妖魔鬼怪众多,几人一路闯关最后习得仙法这才拿到封神榜的仙位,不过更危险的还在继续…
  • 双凤录

    双凤录

    那喇芷莘在萧瑟颓败的宫室里咽下最后一口气,但并未如她所愿走上轮回的路,却在囚禁了她一辈子的紫禁之巅漂浮了几百年不得解脱。她看尽千古一帝的盛世华年,跌宕荣辱的一生解禁在她孤独凋零的那最后一眼。她和他,不是夫妻,不是君臣,不是知己。她为他,抛弃自尊,冕去后冠,请诛亲子。长子被害夭折,次子圈禁一生,养子被囚致死。尝尽了悲苦凉薄与繁华荣盛,她重来一遍是否来得及续写人生?
  • 似花开等梦来

    似花开等梦来

    漫漫寒夜,何时才尽?苦尽甘来,久久等来的晨曦。从出生后就经历着太多苦难,被送走,又被接回,夜里无家,一直饿着走,出家门打工,原来被骗拐走,,,她依然乐观,坚强,艰苦的生活是谱写不一样的人生。
  • 风雨天祈

    风雨天祈

    非穿越非重生非爽文。前朝大臣的孙女和新朝的小王爷的爱情故事。
  • 深深尝了人间味

    深深尝了人间味

    这是一本汇集12位文学名家的文章作品集,共43篇文章,文章类型主要是散文,另外包括郁达夫的三篇半自传体小说。所选文章紧扣书名的人生感悟主题,且12位作者的人生阅历,给大众的印象都带有跌宕起伏的意味,符合书名《深深尝了人间味》所传达的厚重感。本书作者老舍、萧红、林徽因、史铁生、余光中、周作人、朱光潜、李叔同、夏丏尊、徐志摩、郁达夫、许地山……他们的人生之旅各不相同,或悲或喜,或执着或洒脱,但尝味人间的过程中,不舍本心,更以动人的灵魂写下素朴的文字。深深的话要浅浅地说,长长的路要慢慢地走,会痛的伤口轻轻地揉,复杂的世界里简单地活。经历波折后,别忘了要温柔;尝过人间味,别忘了要快乐。
  • 深渊之庭

    深渊之庭

    拥有现代人思维的巫妖,为了寻找生命缺失之物而到处流浪顺便搞事的故事。在地狱:地狱大君和深渊领主:“住手!我要报警了!”在人间:国王殿下、精灵王、兽人王:“你不要过来啊!……等等,好像还挺舒服的……”在神界:众神:“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