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880900000020

第20章 故乡有座榆钱山

故乡有座榆钱山,山脚下是我从小生长的村庄。

古诗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在学校读书的已经两年的时间了,期间虽然多次回去,但时不时的总会想起家乡的一事一物。这次,终于可以永远的回到家乡,不再出来了,我们农业广播学校这一批学生快要毕业了,老师对大家说,大家再回去一趟家乡准备几张照片,回来做了毕业论文报告,就可以毕业啦……。

青悠悠白水倒流河从山脚下流过,喂养了这里的一切。

大黑山地界很偏僻,上面没有多少人家居住。山虽然高,却是缓坡,牛马能够在上面放牧,奔跑。春夏时令,青草悠悠,鸟雀飞翔,适合放羊,放马,秋冬时令,大山里水枯草黄,却是野鸭,大雁,豹子栖息的好地方,猎人们常常带着枪,或者弓弩来打猎,当然其中也有各村各寨整天游手好闲不干活路专门砍柴打渔的光棍们。山梁脚脚,一道清泉飞似的流,放羊人,赶乡场的人,猎人口渴了,拉帮结派的跑到下面去喝水,水流出去不远,一两里路就汇聚几十条溪流,到分界河时俨然已是条大河,流到大黑山时俨然是一条江,叫做牲口江。

牲口江和白水河是高原上的两条分界河,相当于界碑,牲口江发源于哈巴山,白水河发源于哈马山,一字之差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地方。牲口江是少数民族和不开化的土司们居住的地盘,不开化主要有三点,一是他们的婚姻,少数民族部落大多都是和自己的姊妹生儿育女,二是衣着打扮穿得花哩胡哨活脱脱像些红腹锦鸡,三是不会种地干活栽庄稼,以打猎为生。白水河畔是汉族人居住的地方,河流绵延去几千里,坝子宽阔,草色青青,流水甘冽,居住的人很多。

故乡榆钱山就在白水河畔。榆钱山不止一条白水河流过,有很多条,一条是榆钱溪,一条是矮子沟,一条王家湾,一条是张家沟,一条是杨柳沟,此外还有多个水井,喷泉,山涧。流出榆钱山就都流到大河白水河去了。白水河涨水的时候常常淹没两岸,波浪滔天,水消后清澈明亮,一块块干净的大山石裸露在河边,住在河两岸的人家就会到河水里来游泳。为榆钱山写过一首叫做《不会忘记榆钱山》的诗:

榆钱山下好风光/流水清清真窈窕/哪天顺着赶场去/不再回到村里/如果有人问要去哪里/去哪里都可以/遇想遇到的事物/看想看到东西/中甸最好,可以跑马/江南不错,可以看花/或者去北国,天天滑雪橇/无论走到哪里/不会忘记来自榆钱山

县农业广播学校的文学社交给了个任务,放假高考这段时间,文学社的领导们每人要准备一篇文章毕业典礼时朗诵给大家听。高中学校高考完毕,农业广播学校的学生们就毕业了。中专二年级的学生这几天特别的忙碌。回到榆钱山,就开始毕业朗诵作品的事情。家离村广播站不远,几步路的功夫就到了。父亲宋麻花是村广播站的号手,广播站里播出来的小螺号滴滴吹的音乐就是他吹奏的曲子。

广播站里什么样的能手都有,什么号手,锣手,风琴手,清唱手都有。父亲演奏音乐时就用祖传的铜小喇叭含在口悠闲的吹奏,有时候邻居家办喜事也会请去吹一两支小曲助兴。铜小喇叭被剥蚀得红里透明。父亲有时候也用一根管管演奏音乐。村里人都称呼他号手。很小的时候就有了一根不错的棒槌,当时击鼓的棒槌都没有我的硬,只要演播室里需要击鼓助兴,站长就会通过广播找到我,让击一会鼓给大家听。从小我就是鼓手,学校里一到节日,大家总是抬着鼓走在前面,自己捏着棒槌后面敲打。

初中毕业后大家选择去报读高中学校,本来自己也要去报读高中学校,谁料路上遇到给河对门张家打猪针回去的王医生,他给我的启示最大。王医生垂头丧气的走在弯弯的乡路上,从学校看完分数回来刚跳过大河的石步子,就撞到上他,嬉笑着对王医生说,王医生哪里高就回来,王医生说哪里有高就,差点本都赔进去了。让他说来听听为什么这样垂头丧气。王医生说河对门张家请我去打猪针,本来都推说不去,花场乡卢家请我去医马,钱要高一半,花场太远了,没有去,跟着张老汉来医猪。医猪用的都是好的针水,一般人家还得不到用。

猪才有十多斤,前不久才下的崽,一胎下了十二个,母猪奶水不够用,加上流行病感染,猪不肯吃猪食。张老汉于是来请去医猪,给猪注射几针葡萄糖试试有没有好转。

张老汉把猪撵出来,帮我揪住猪,兑上针水三下五除二就开始注射,大猪小猪一律平等,每头猪注射一针葡萄糖。注射完,老汉的婆娘把猪撵回圈照看情况,我则在他家里等着煮面条吃,面才下锅,还没有开吃,老汉的婆娘突然哭着闯进来说不好了小猪死掉两头了。捡兑的针水瓶来给我看说是我兑错药了,里面有一瓶是敌敌畏,要我赔他家猪钱,街上是五块钱一斤幼猪,他家的猪是小猪,可以少陪一些。你说我有多不划算。

问他里面真有一瓶是敌敌畏吗。王医生说确有一个是敌敌畏瓶子,铁证如山,要不然就好了。那你不是赔大了,赔了多少钱。

王医生说身上带的几十块钱全赔掉了,早知道如此还不如去花场乡医牛的好。

盘着腿在石头上坐下,没有吃的东西助兴,他说你应该初中毕业了,能抽烟了,真好。

我说是啊,刚好初级中学毕业。递给我一支烟,边抽烟边聊一些琐屑事情。

王医生说他家娃儿是去年毕业的,没有考到县广播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接自己班,读高级中学没有用,前不久村公所来征兵就去当兵去了。军训的几个月隔三差五的来信的说不干了,里面残酷得很,要回来种地。派人去慰问,人家还不让看,走后门在寝室里见到了一面,进屋去看,床上全部是烟盒。想家的时候娃儿就老是抽烟。丢了根烟杆在那里就回来了。现在快有一年了,后年退役归来也许样子都变了。

我说为什么不让他种地,你家那坡麦子要打好几仓呢,经营好了,收益也不错。

王医生说谁说不是,娃儿要有个出息,总不能老是种麦子。家里那坡麦子有自己种就行了,支持娃儿去当兵。

问他你看我这样子种麦子能行吗。

王医生说你这样子绝对不行,种麦子是王家人的老本行。

我告诉他家里原先也是种麦子的,产量不好,后来改种荞子了,荞麦的产量还是不高,改种了苞谷,苞谷的产量高,先是自己吃,逢年过节还要煮好去敬先人,后来是卖给别人家吃,你不信,你家有一次吃的苞谷米就是我家卖去的。

王医生说近几年就是苞谷流行,下一年他家也要试种几亩苞谷。

近来烤烟也很流行,建议王医生家重点烤烟。王医生说种烤烟固然好,烟杆的价格太高,没有多人吃得起。家前面那林竹林大得很,哪天王医生有空可以去选一根。甚至还告诉他,如果今年落榜了,就去卖烟杆去。

王医生告诉我考不取也不要灰心丧气,县农业广播学校的起分线并不高,可以去报读中专。学校开设有畜牧兽医,花卉培育,电子计算机,服装设计多个专业。他就是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学生,本来希望儿子能够像自己一样去读畜牧兽医,接自己班,谁料娃娃不争气去当兵去了。

分别王医生后,回到家,天天想,夜夜盼,考分终于下来了,分数比报读高中学校的起分线很多,但是读高级中学没有意思,想都没有想就放弃掉这个念头了,报读铁饭碗中等师范学校分数却不够。怎么办,想起王医生的话,毅然报读了高原县农业广播学校。两年过去了,快从学校毕业了。回乡准备毕业事宜的时候,想起王医生。

回乡来已经几天了,地里的农活父母没有要求去做,家里种的苞谷特别多,烤烟正是长的时候,山鸟经常老偷吃庄稼,父母交给一个任务,每天到山地走走,守守庄稼。带着照相机,出了门,山路弯弯弯去二三里,小溪流清澈见底,宛若一条玉带。

沿着坡踱步,路两旁的草啊,树的有时会勾引起内心的诗情,心里就像打开了人生的另一道闸门一样喜悦,那个世界能寄托自己的情感。一直走上去便是银盘,是银盘还是营盘,不得而知,但是细细一想,当是营盘,古时候的政府建制里就有堡甲制的说法,它是一个圆而小的山头,小得只有一间草屋的盖子那么大。上面是长而青的草,嶙峋的山石。零星绽放的野花已经调谢,佝偻的松树正在长青。山底下,白水河蜿蜒淌过,途经坝子,田野,每到黄昏时分就会呈现出一派静美宏大的景象来。

真好,站在山头望去,山川此起彼伏,奇形怪状,惹人瑕思。于是想它们也当各自有各自的圈子,合围着各自的坝子、田野、人家,桃花,流水。

夕阳落下时分,霞光变成为绯红色,远处黝黑的山,海浪一样铺向远方,远方是哪里,小时候也曾想过,大概是海的边缘,陆地的尽头,但是还是那句话,远方太远,到如今仍未到达过。

云山雾雨,营盘像是被大海淹没了。彷徨的日子里常常对自己说那边就是平原,万马驰骋。美丽姑娘天天在那里唱情歌。正因为如此,常常想,那随着波澜起伏的地方,是人生,充满诞生和死亡,因此无限向往。

太阳落去,黑色罩住山川河流田野,白水河畔像一片海洋了。天边若隐若现的光,使坝子呈现一片朦胧。偶尔传来的鸟叫令大山更加幽静,这时就可以缓缓地走下山坡来。

广播站正在播音,好像是一篇抒情散文,应该是那位名家的作品。走出门,拿着手稿,推开播音室大门,站长正在放录音给大家听,以前都是现场播音,今天站长怎么想到用录音播音了,头等的新鲜事情。站长见到我,走出门来对我说书我怎么想到到我这儿来逛逛来了,我说写了一首诗,站长帮忙广播广播。站长悄声问诗在哪里,把手稿交去说就是这个。站长先试着读一遍:

榆钱山下好风光/流水清清真窈窕/哪天顺着赶场去/不再回到村里/如果有人问要去哪里/去哪里都可以/遇想遇到的事物/看想看到东西/中甸最好,可以跑马/江南不错,可以看花/或者去北国,天天滑雪橇/无论走到哪里/不会忘记来自榆钱山

站长说可以给你播,只要是写咱们榆钱山的文章都乐意播。录音散文播完后,站长对着广播说,下面开始播我们村的宋书我的诗歌《永远不会忘记榆钱山》播完后,站长鼓励大家说,以后希望村里人多写一些关于榆钱山的文章送来,每播一篇向村里给大家争取五块钱当作酬劳。播完我的诗歌,广播继续播早已录制好的文章,新闻。

问站长,站长,每播一篇真有五块钱吗。站长说当然有,你看录音里面播的那些新闻,都是从镇上付了钱才发下来播音的,每一篇要五块钱,不播还不行。以后村里有人写新闻了,就可以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问站长,那我这篇你看怎么说。站长说一个月发一次工资,到时候你来领。我说那以后就有闲钱花了。播完广播本来要回去,站长说等等马上就要播完了,让到他家坐坐,去外面读书都这么多年了,难得回来一次,还没有在一起聊过天,站长是本家大伯,叫做宋蛤蟆,和父亲宋麻花同辈。

广播完毕,关掉电源,坐在广播室聊天,大伯问是不是要毕业了,给他回答说马上就毕业了,普通高中学校正在高考,不希望受到打扰,学校于是放假让回来准备毕业事宜。

大伯问什么时候学写的诗歌,给他回答说从一进高原农业广播学校就加入了学校文学社,第二个学期社长卸任,我就当了社长,虽然校广播播音员不是我,播的作品却是我们文学社供的稿件。播完后校刊还要刊登一次,毕业回来把登报的作品给大伯看。

大伯问那个播音员是个女生还是男生,漂不漂亮。回答他说,很漂亮,是主任家姑娘,竞争不过。和那么多高官子弟在一块,我这个社长已经当得够吃力的了。

大伯听了很高兴,对我说一别多年,娃儿真是成气了。以后我们村就有人写新闻了,你回来我给你个副站长当当,到时候想怎么播就怎么播,不愁没有当播音员的机会。

大伯问毕业后有什么打算,是选择回村里发展还是另有意向。总不能耽搁我的新闻事业。我对他说没有事的,只要他说得话算数给我个副站长当,外面前途再大我也要回来发展。为村里奉献力量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尽的义务。

大伯问在学校有没有喜欢的姑娘,我对他说文学社倒是有几个,对我好像有点意思,但是没有播音室里的漂亮,就一直没有动心,再说年龄还小,才二十岁,再等几年再说。大伯说这样也好。他发现村里有一个王家姑娘,非常漂亮,回来后帮着牵牵红线。只要我一心一意给村里当播音员,村里有什么好处都会帮我争取。

一个星期匆匆就过去了,没有做到一件令自己满意的事情。第二个星期打算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从带来的书包里翻出笔记本,第一件要去拜访一下王医生,调查他的境况如何。第二件骑自行车去乡镇各个广走走,写几篇自己满意的作品,向乡邻乡亲广播。再则是把白水河畔的山山水水拍成照片,带回高原农业广播学校做毕业作品。写下了计划,才开始去做。

榆钱村虽然偏远,却有一条不大不小的公路从家门口修过去,村公所,广播站,和人们的民居就分布在公路边。榆钱村下辖很多个村民组,有的分布在矮子山,有的的分布在王家湾,有的分布在杨柳沟,有的分布在张家沟,榆钱山下是中心,村级政府的几个重要办公中心广播站,村公所,村医疗服务点,还有村警务室,村菜场,村小学都座落在这里,附近村民办事都往这儿来。宋家人因此受益匪浅,很多人借地利当上了村里的一把手二把手。原来贫穷的人家也贷款建起出租房,开起餐饮小店,百货超市。

家就在榆钱村的广播站边,交通方便。很早的时候家里就盖起了一座四合院,大门上挂着一块朱红漆涂成的大扁叫做,聚财庄。沿着弯弯的石梯子路走上去,是大伯家的小商店,中间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小店,再走上去就是广播站,广播站在最高处,是一座小四合院楼。高高的大木电杆上挂着播音喇叭,每天傍晚六点钟就会准时播放新闻和音乐。

榆钱村山后非常干净,最干净的地方是营盘顶,沿着弯弯的石块路走上去九曲十八弯,弯到山间就是营盘顶。营盘顶有一块大石头,丈许大的样子,如果石头绝对光滑,就能够坐在上面摆酒席。可些石头不光滑,嶙峋突兀,只能爬上去坐在上面玩耍。山崖下面一条大河从下面流过。古时候打仗,很多人抄榆钱村的后守,派人用绳子吊着上来,出奇制胜。国民党时期红军和榆钱村民兵作战,从正面攻打了很多天都没有拿下榆钱村,派队伍坐着渡船来从后面进攻才解放榆钱村。

从榆钱村到白水镇中心医院要骑自行车一小时,皆是蜿蜒的县道,沿途经过多个村。

天气有点热,五六月间。换上小白短袖褂,架上黑色的太阳镜,戴上旅游帽,从大伯家商店里拿了包烟,骑自行车赶往白水镇。

医院里王医生正在用科普治疗仪给病人检查,绕了一圈,见过了院长,得到同意见片刻才去见王医生。

搞畜牧兽医的医生只能做技术活路,重要的活计比如把脉,下药,开刀等重要活路要大专院校毕业的医生才能做,王医生没有那个资历,只能听安排做点端茶送水层次上的事情。就这个活路已经够令人羡慕的了,许多人求之不得。调到镇中心医院的时候,人们都对他说总算熬出头了,混到了公职。鼓励他工资再少也要干下去。

把自行车停在医院门外,进里面去见王医生。

等他工作停下来后,对王医生说,王医生还记不记得我。

王医生说当然记得,不就是村里那个宋书我吗,听说去外面读书去了,怎么回家来了,毕业了吗。

我说今年毕业了。递给他一支烟。

王医生接过烟,摸出打火机点燃。忙着收理治疗仪上的资料。

像这样的工作一天有多少单,忙不忙。对王医生说。

王医生说没有多少单,一天就这点点事情。做多也是这样,做少也少这样,工资是医院发的,不像个人经营那样费力不讨好。

今年就毕业了,王医生境况如何。

王医生说境况还是和以前一样。

问他还有没有去医牲口,特别是医猪,医牛马。

王医生说没有去了,现在都是医人,镇上医院要逢周末才放假,两天时间只够回家去忙完家务,洗点衣服。

王医生活路很忙,加上冒昧造访,不敢多耽搁他的工作时间。抽了支烟,谈了会儿。从书包里掏出毕业留言本,留言本学校学生会统一组织发放,让他在毕业留言上帮我签个字,最好是写一句鼓励的话,留言下面还要签上王医生题几个字,把要求告诉他后,递给他纸笔,王医生给我写下了一句,金秋时令,大吉大利,学校毕业,大米白面,享用不尽。然后是王医生题几个正楷字,再后面是年月时间。

想到要准备毕业论文,不敢多逗留,匆匆回来。

路过杨梅岭上,山上杨梅真多。夏天正是杨梅成熟的季节,连风的味道里也飘着一股子酸味。

杨梅收获总在夏,这话一点不假,白水河畔,夏天到来的时候就是杨梅收获的季节。不一样的是白水河的杨梅色泽比别处好,个儿比别出大,味道比别处甜。

杨梅是报告夏天节气就要到来的植物,就像报春花一样,它的任务不只是必须在夏天成熟,还要报告夏天节气。其它的植物因为生长于富庶的水乡,过早的花开花谢,春华秋实,很不容易从其生长规律上看出气候的转变,季节的流失,杨梅不一样,杨梅成熟,就是夏天就要到来的标志。白水河的夏天,杨梅早早地熟透,一粒粒红里透黑,饱满成熟,悬挂在枝头,等采摘杨梅的人来采摘。那些留在枝头的小杨梅,也等不到秋天结束就会落到地上。和山里的不一样,山里的杨梅被称作老山梅,白水河的杨梅落下枝头后它才开花结果,要到冬天才能成熟,天底下估计没有多少人吃过大山里生长的杨梅,甚至土生土长的高原人,只有农家去扫木叶的那些大姐大妈们偶尔才会摘到一两粒,那味道简直好极了,只应天山有,谁知到什么造化,长在了大山里。

儿童时和家里人去山里扫木叶,也曾经吃到过,但是时光流逝,好年华总是太匆匆,谁知为理想忙碌,久别在大山里摸爬滚打的生活已是多年。

杨梅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好东西,能解暑祛热,还能补充人体内所需的多种营养。古时候有个望梅止渴的故事,讲的是有一个人口渴了,没有水喝,就只能望梅止渴。可见杨梅的诱惑力有多强。农村生活的那些年,多次看到邻居家去山里摘来一袋又一袋的青梅,那是一些还未成熟的杨梅,远远的就能够闻到酸酸的味道飘过来。那时候就突然想警告邻居,别糟践杨梅了,还没有成熟呢,留点我们孩子们冬天去扫木叶时摘来止渴。当然,无论何时何地,不会错过吃青梅的机会,哪怕杨梅的味道酸得要命。

这时候大人们总会警告我们一般大小的孩子们,杨梅太酸,不能生吃。青梅只能用来熬醋,青梅醋的味道好极了,和老陈醋的味道一样好,价值却比老陈醋高,有药用功效,是治疗一些疾病的上好中药。邻居们熬制好了醋,总会相互赠送。曾经一度,每到秋天,邻居们就会去山里摘来杨梅来熬醋,熬完醋,总是一大堆一大堆的把煮熟的杨梅倒在门口,当此时,一般大小的孩童就会聚到一起去捡杨梅来撬开壳吃里面的果实,杨梅壳里面的果实虽然小,味道和松子一样清香扑鼻,甘醇爽口,如今时过境迁,偶尔回村里去,还能看到一些邻居熬制青梅醋来使用。这个时候总会死皮赖脸的去要一些解馋。

白水河的杨梅成熟了,多雨的夏天里,比想象的成熟得要早,平时为生存忙碌,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春天过得这样快。那天去城区办事,看到一株杨梅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红里透青的杨梅,才猛然想到,已经是夏天。夏天是杨梅成熟的季节,红了又红的杨梅选挂在枝头,只等采梅人来采了。才短短几天,大街小巷里就站满了卖杨梅的小商小贩,杨梅的生意很好,买的人非常多。归来时,我也偶尔能吃到山上的杨梅,但是总觉得味道还是比大山里的那些杨梅的味道要淡,而且经过佐证,确实也是这样,白水河的杨梅并不能用来熬制酸醋,因为味道没有山里的浓。高原上这要算得上最好,最鲜嫩的水果了,人们爱不释手。古语有一句,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杨梅山相距榆钱山那么远,其间的差别就可想而知。温润地方的杨梅和偏僻山里的杨梅,自然也就截然不同,于是就想,事物如此,人当亦然。

白水河的杨梅成熟的季节,高原的天气也会由高温变成为中温,自然界的表现是太阳离高原的距离渐渐的近了,传说每当夏至时,太阳照在云贵高原,距离最近的一个地方,就是白水河,当然这只是传说,不知真否,白水河自古就有三伏天的说法,夏天肯定是要热的,温度最高的时候曾经达到二十多度,能把水里的鱼煮熟。热了一个夏天的人们开始松了一口气,温度终于降下来。几阵风风雨雨后,红里透黑的杨梅挂满枝头,可以采摘,一些好事的游客,带着亲眷,成群结队去山里摘杨梅,景象之壮观,令人惊叹。

山里住久了,难免也要受到些感染,闲暇时余,郊外走走看看那些路边的杨梅成熟没有,很是必要,找了很久,终于在一些干净的地方看到红里透青的杨梅。站在树下遥望,心里顿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说不清什么,如果我们的小村里满是杨梅,生活该是什么样子。如果不是世道无常,多年前能够顺顺利利地进入中等师范学校学习,考到铁饭碗学校,毕业后像同学们一样,分配到镇政府办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该是个什么样子。但是世道就是这样无常,一点也不由人想。只考到了农业广播学校。

即兴写了一首叫做《杨梅》的诗歌,送到广播站让站长审阅,诗歌的内容是这样的:

吃得到杨梅的人都说杨梅甜/吃不到杨梅的人只能说杨梅酸/如果你到白水河来/如果你路过杨梅岭/一定要回头看一看/山上杨梅汪汪堆满枝/如果你找到榆钱村/带你去摘新鲜的杨梅/白水河畔好风景/永远不会忘记榆钱村

高原农业广播学校座落在清悠悠的河流边。

民居分布于一条条河流旁,用地理学家们的话来说这就是世界上最佳的居住模式了。

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从城市中间淙淙流过,居住河畔的人们一年四季饮用流水,信仰水,性格率真陡直,灵魂干净,喜欢交朋友。高原河畔人户众多,多民族杂居,几百年的悠久历史让这个城市充满活力,古色古香。

初来高原城读书的时候,不敢乱走,只能在王家巷走走。

高原城有很多条巷子,什么刘家巷,马家巷,朱家巷,王家巷,李家巷,杨家巷纵横交错在平坦的平原地带。王家巷就在城的中间,全城最繁华热闹,人口最集中的地带,许多白水河乡下人发了财,往往会搬到这里来开餐馆。高原农业广播学校读书的时候,偶尔想家的时候就会来这里的白水河人开的餐馆里炒点菜吃顿饭,谈谈家乡的事情。

王家巷的餐馆种类繁多,品种齐全,味道极好,特别是火锅,很多吃客来吃了都说不错。王家狗肉馆,就是其中一家。狗肉馆才开了两年,历史短暂,极其富有特色,客源不断,生意很好。谁是店主,我们白水河王大柱就是那家狗肉馆的店主。王大柱是地地道道的白水镇王家村人。因为贫穷,曾经几次流浪街头,衣食无着落,走过很多地方,受过很多苦。

几次想开店都未果而终,只能靠放羊为生,家里放了多少代的羊,数不清了,厌倦了古老古代的生活方式,靠自己的奋斗开了这家狗肉馆。

许多来吃狗肉的顾客都说这里的狗肉最好吃,我是他的熟人,从他家店前路过,知道是老乡开了狗肉馆就特意来捧捧场,对他说今后我们白水河就多了一个狗肉贩子了,以后吃狗肉就不用大老远的跑到黔东南那边去了。

虽然是老乡,吃狗肉时仍然要特别的挑剔,有的甚至挑剔到要跑到仓库去看是不是鲜狗肉,怕收购死狗来煮给大家吃,王老板开心的对我们学生说,不要担心,都是老家买来的活土狗,每一只都是新宰杀的。

王老板问及白水河的现在如何。那时就乱七八糟的告诉他一些不相干的事情,他也不强求,告诉我们曾经在农广校时的见闻,他说农广校厨师班教的东西可多了,学好了一样有用,有拌凉菜,有炒菜,有学蒸馒头,当然也有学煮火锅之类,他曾经就是农业广播学校的学生,本来是要在榆钱村租店铺蒸馒头卖,家里经济不允许,父亲说那几羊撵去卖了也不够本钱,一气之下,给邻居借了五块钱就坐火车去高原城谋生去了。那个时候,从白水河到邻县高原城只要五块钱的车费。坐在火车上,他左思右想,等谋生回来,一定在白水河镇开一家最好的馒头店。谁料却开了狗肉馆,真是造化弄人。

高原县非常热闹,繁华,但是对于我这样初来咋到的人来说却很陌生。

火车站外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摊,烤豆腐的,炸土豆的,烙大饼的,蒸包子的,多得难以计数。

看见讨口的叫花从跟前走过,要是像他一样去讨口,一定可以白手起家。踽踽独行走在高原城,孤独苦闷极了。

走到高原农业广播学校河边,看到里面的鱼虾往来穿梭,垂钓的人忙着收鱼竿,悲从心生默默想人要是能像鱼一样无知无识,不吃饭只吃饲料多好,至少不会为了读书苦恼。

高原城是一个马帮驮落下的古城,城市中间高原河匆遽的流淌着,两岸生活的人们就靠这条河养鱼喂虾,打发时间。里面的鱼大多是政府放在里面,为了搞好旅游,全部免费勾钓。政府还在河两岸种了很多柳树,建了很多码头,石拱桥。来旅游的人可以走在两岸观赏风光,也可以坐着船河中游览。每到傍晚时分,河上三三两两的船往来着,灯火辉煌,美丽无比。

初来读书的两年前,没有住宿,给学校里管事的问能不能帮忙安排住宿,管事的说可以,叫来班长,安排带去宿舍。

班长是个老实人,安安分分的听管事吩咐,从表面看去,不知道读了多少年的书了,油烟把他熏得老练成熟。生活有了着落,从学校出来溜达,天气很好,独自一人沿着河畔走着,心里若有若失,若不是心中还有更为宏伟的愿望,那么一辈子呆在榆钱村也未为不可。想到自己要有一个前途,对得起当年的约定,毅然来报读了高原农业广播学校。

沿着河畔走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火车站边,火车站依然很喧哗,卖烧土豆的,卖烙饼的,卖烤臭豆腐的摊点旁三三两两站着吃客,为了更深刻的感受高原的内涵,像旅客们一样潇洒走一回,走到臭豆腐摊点边去吃一两块臭豆腐去,卖臭豆腐的是一个青年,年龄和我差不多大小,不知道叫啥名字,干干瘦瘦的身子骨儿。

问他的臭豆腐咋个卖,青年回答说,三块钱十小块。

掏出三块钱来,给他说买十块。

青年切豆腐放佐料的时候,趁机问他这行生意好不好干,能不能赚着大钱。

青年说生意好的时候有三百来块钱,差的时候能赚到几十块钱,各种小摊点中烧土豆最拿钱,吃的人多,有时一天能够卖一两千块钱。

味道真是不错,白水河可吃不到这样好的豆腐。回来的时候我默默地想能不能移风易俗把高原烤臭豆腐弄到白水河去卖,白水河人喜欢吃汤锅,特别是排骨,什么老虎豹子,野鸡兔子,青蛙和蛇,一些嘴馋的甚至连洞里的耗子,梁间的麻雀,也赶尽杀绝,弄来熬汤锅下酒了。

白水河人不吃素,只吃荤,显然高原烤臭豆腐拿到白水河去不会好卖。

云贵高原地界只有烤土豆没有界限,什么地方人都爱吃,吃法也不一样。

读书期间,偶尔也出来买土豆吃。

烤土豆的小火摊都是小本经营,成本低,效益快。高原城吃个土豆无疑是最切实际的想法了。

高原站是一个大中转,不分白天黑夜,往来的乘客极多,此外还有各镇来这里接客的客车师傅,生意很好。只要人受得累,有的是钱赚。土豆摊主特意准备了一顶半大不小的帐篷,一床被子,一张席子,准备日以继日的奋战在第一线。

那些老妈妈老婆婆,家里闲着没有事干,百姓街卖土豆度日。

生意很好,土豆只卖到后半夜就脱销了,三三俩俩骑着三轮车回去。

摆在百姓街高原河边上的一个老婆婆,六十岁上下的样子,穿得破烂不堪,今天生意也很好,但是她的生意很不稳定,有时好有时坏,吃客们都嫌她脏。

走到她旁边问她你的生意怎么样,老婆婆说今天还不错。搭上话后,问她是自己租房子住,还是家就在这里,老婆婆说她是盐津来的老马帮,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安家落户,现在这里有一套房子,自己家就在这里。

回来的时候顺着青石板路回来。

高原城的民居总是这样排列,两面是两三层楼的楼房,中间是一条青石板铺的巷子,偶有几家茶室小楼,古色古香,雕梁画栋,大红灯笼高高挂,美丽极了。

回到学校的时候同学们已经开始准备毕业典礼,布置礼堂了,礼堂周围贴上了许多庆祝毕业的剪纸。大家手忙脚乱的干活,赶紧参剪纸,扎花,同学们要扎一朵大红花献给老师。联欢会前大家在学校食堂进行了聚餐,大鱼大肉,米线面条吃得大家不想回去了。要毕业了,大家一堆堆聚到一起相互签名,赠送礼物。老师们牵线搭成的情侣广场漫步,说悄悄话,舍不得分开,怕毕业后就分手了,商量互相牵制的事宜。

联欢会的时候,每个人都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我们文学社的也献上了共同创作的《舍不得分别》话剧作品。联欢会后从学校图书室整理了一大叠校刊《小溪流》装上就回到了榆钱村。打算像大伯说的回到榆钱村当一辈子的广播员,写写关于榆钱村的文章,出几本书,娶一个漂亮的媳妇。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六公主的复仇计划

    六公主的复仇计划

    她,是个活泼爱笑的她,应为那晚的事情,成功地让她变成了另一个人,她变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杀手,她决定了要复仇,他,也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杀手,没有一个女生敢靠近他,除了她,他们两相遇以后,使她又变回了从前的她!
  • 玫瑰军团学院事件簿

    玫瑰军团学院事件簿

    由在“郁馨学院”中的十二位女生组成的学生会,号称“玫瑰军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塞纳河畔的一把椅子:法兰西四百年

    塞纳河畔的一把椅子:法兰西四百年

    塞纳河畔的法兰西学院,是法国知识分子的至高荣誉机构,40位院士皆为终身制,各有其坐席,只有某位院士辞世之后,方会选出继任者。作家阿明·马洛夫当选为第29号坐席的主人后,追溯自1634年建院以来的18位前任院士的人生奇遇,让读者在院士“向导”的引领下,身历其境般游览法国四百年的壮阔历史:这把椅子上曾经坐过路易十五时代的首席大臣、被判过两次死刑的历史学家、敢于把耶稣称为“人”的宗教学家,而大文豪高乃依、莫里哀、雨果等却与之无缘……从封建王朝的繁盛与颓败、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的萌生、大革命风暴的洗礼、政体的“轮回”反复与共和制的最终确立,到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把椅子面向塞纳河,背负着温暖厚重的记忆,见证了辉煌而又沧桑的法兰西四百年历史。他们前后相继坐上了这第29把椅子。他们坐在那里时经历了辉煌或恐怖、虔诚或启蒙、史诗、迷失、溃败……而这时巴黎、法国、欧洲和全人类都在发生变化。
  • 千亿宠婚:神秘总裁赖上门

    千亿宠婚:神秘总裁赖上门

    坊间传言南城名媛桑榆的老公是个服务生,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觊觎桑榆美貌的纨绔子弟:“做我的女人,这张卡就是你的!”嫉妒桑榆的当红女明星:“出生好又如何,还不是嫁了个穷小子!你活该这辈子被我踩在脚下!”隔天某人家族股票跌至谷底,当红女明星一连被撤销数个代言…桑榆和江先生同居后,运气异常好,她决定以后好好护着他!江先生发现近来老婆格外疼爱他,他只想…更热情的回报她!某天江先生被挖出神秘身份,不堪受骗的江太太:离婚!男人迷人一笑:乖,想离婚先问问你肚子里的小小江。
  • 三生商铺

    三生商铺

    自古以来,天上便有着诸般神明的传说,九幽之下也有着地府阎罗,那么在人间又有着什么样的东西呢,如果说天上的是修仙练道之人以及有大德大智慧之人死后之所,九幽之下又是大奸大恶,千刀万剐之人所往。人世之间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处所呢,我们有没有认认真真的看过我们这个处所。我们要写的可能就是在你身边发生过的往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恋上我的笨经纪

    恋上我的笨经纪

    有人说给明星当经纪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为经纪人距离明星最近,能够左右他们的决定;有人说给明星当经纪人很累,因为明星最不为人知的一面他们最了解、但也不能有半句怨言……或许大家说的都对,又或许都错。“司贤慧,你是不是笨,这么点小事也做不好……”“司贤慧,你能不能让我少操点心,我已经够烦的了……”“我要感谢的人是我的经纪人——司贤慧,没有她一直以来在陪伴在我的身边,我估计熬不过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慧子,你真的变了,变得……我都不认识你了。你到底是怎么了?”“慧子,我想你了,我不可以没有你,你可以回来吗……”
  • 半纸江山

    半纸江山

    坐拥半纸繁华,不过一抔黄沙坠陷尘崖,听风骤起,奈何敌不过满头华发囚锁南篱沉香,一曲断萧下,也学前人葬落花雪染指间怯步盛夏亦冷亦梦亦恨罢亦翎酒浇不醉忆故人,他!(草堂前,亦翎酒烈,铜墙铁壁,如何醉月?)
  • 诸域游记

    诸域游记

    我是这无数可能的旅者。漂流不息长河的光阴,芸芸众生与伟大存在尽皆逝去,救赎却远未到来。从命运的彼岸,第十二重圣阶,循环齿轮,至高之峰,揺摆天钟上,我窥见一切的归宿。万仙打破天地之门,足迹遍布荒芜与繁荣。神类赐降福音于凡人,行走大地而非星空。奇巧的造物升华虚幻,成就创世的威能。弱小之种解析规则,衍生茫茫前路。……还有我,一个起源,一次结束。一场幻梦。……其实就是披着拉跨无限流皮,经典上不去下不来的三流感情戏,附带和美少女贴贴情节的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