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866400000008

第8章 石斧与大象

《创世记》的记载说:“创世之初,上帝创造了天和地。”他在六天内完成了这项任务,然后他创造了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上帝把第一个人类放在伊甸园里,有四条河流从伊甸园流出,其中两条是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那么人类有多久的历史了呢?地球又存在多久了呢?

两个世纪以前,基督教教义认为《旧约》中的创世故事是一个历史事实,根据《圣经》的记载来计算,创世故事发生在公元前4004年。在当时,对此说法提出怀疑就是在挑战基督教信仰,那可是一种严重的犯罪。

但是,《圣经》的说法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人类的历史真的就都发生在这短短的6000年里吗?

人类起源问题,早在16世纪就开始在学者们的脑海中盘旋。欧洲各地的古文物研究者们,对那些在耕地里发现的石器工具感到困惑——许多人认为那是电闪雷击后形成的自然产物。但在约翰·弗里尔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后,一切都变了。

约翰·弗里尔(1740—1807)是英国的一个乡间地主,毕业于剑桥大学——他在那里主修数学,并且小有成就。他还曾当过萨福克郡的郡长,并于1799年到1802年担任过英国的议员。但在后来的岁月中,他的主要兴趣转向地质学(岩石与地球研究)和考古学。在政治和社会关系上,他交际甚广,他还被选为皇家学会和伦敦古物学会的院士(会员)——两者都是那时重要的学术团体。所有的记录都显示,他是一个富有魅力的人,并且对自己的家乡——位于英国东部诺福克郡罗伊登霍尔——附近的乡野颇感好奇。

1797年,几个制砖工人在位于霍克森的一个黏土矿坑里发现了石质的斧头和大型动物的骨头——霍克森是一个离弗里尔的家只有8公里的小村庄。他骑马前去,小心地在砖坑的墙壁上挖掘。在被岩土密封的无菌层之间找到了更多的斧头和骨头——这些骨头原本是属于当地早已灭绝的大象的(当然,大象可是在热带才有的动物)。

弗里尔意识到这事非同寻常。他做了那时大多数古文物研究者都会做的事:给在伦敦的古物学会写了一封短信。他知道这家协会的会员都是对过去的事感兴趣的人。按惯例,他在1797年6月22日向会员作了简短的报告,并在三年后发表了论文。有人可能会想,这件事不值一提,但弗里尔所写的内容真是令人难忘。他把他所找到的文物描述为“战斗用的武器,是由不会使用金属的人制造和使用的”。行文到此,还没有什么特别惊人之处,因为他的许多研究会同行都相信古代英国人不会使用金属。但他接下来写的内容可谓振聋发聩:“我们认为,在这种环境下发现的武器,来自一个非常遥远的时期,甚至早于现在我们已知的世界。”

从根本上来说,弗里尔的措辞有悖于宗教教义,对古物学会的会员更是如五雷轰顶。这些会员都是谨小慎微、受人尊敬的人,其中还有不少人本身就是牧师。于是他们非常低调地发表了弗里尔的信……然后就将其束之高阁了。约翰·弗里尔的发现被忽略了整整六十年。

甚至在霍克森的文物出土之前,在欧洲有好几个地方,人们在发现大象骨头的同时,也发现了人类制造的石头工具。这非常令人吃惊:因为19世纪的欧洲是没有大象的。随着更多的大象遗骸和石器被发现,人们渐渐明白,在欧洲,人类能够使用金属之前的很长时间里,是与现在早已灭绝的动物共同生存的。很显然,他们甚至还猎杀过那些动物。那他们是存在于比《圣经》所说的6000年前创世记更早的时间里吗?

如果按照《圣经》所说的,人类只存在了6000年——这个时间段就短得非常窘迫了。例如,如何解释出现在埃夫伯里和巨石阵[14]的神秘石圈?当恺撒2000多年前入侵英国的时候,它们就已经是很古老的遗迹了。人们开始思考一个此前不敢想象的问题:在神造世界之前,世界是否就已经存在了?基督教教义认为:持有这种思想既不负责任,又是一种罪行。

我们倾向于认为,考古学只是对古代人类社会的研究——但这种狭隘的观点是错误的。你不能仅仅依靠考古发掘和文物来重建过去;考古学与其他学科,如生物学和地质学一起发挥了作用。当科学家们开始面对人类起源这样棘手的问题时,这几门学科就要融汇在一起了。不研究动物化石和地球的地质,就无法理解我们的起源。要证明人类在公元前4004年之前就繁衍已久,就要找到人类与层状岩石中发现的,早已灭绝的动物曾经生活在一起的证据。

地质学和宗教产生了尖锐的冲突。基督教当时的教导说,上帝通过一系列的神迹创造了地球的地质层。在几次创造之间,发生过一些灾难,这导致了某些动物的灭绝——最后一次灾难就是诺亚所经历的大洪水。至少就《圣经》而言,人类和已经灭绝的动物是彼此无关的。但在非常古老的地质层里,考古学在不断地发现着人类和某些灭绝动物曾经共存的证据。

约翰·弗里尔在霍克森发掘出石斧和大象骨头的时候,也是英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时期。英国城市繁荣发展,人们在建造运河和其他大型建筑时,不断进行着挖掘活动,他们在各种不同的地方都揭开了很深的地质层。当古文物学会忘掉弗里尔的研究时,一位名叫威廉·史密斯(1769—1839)的谦逊有礼的运河专家,在设计穿过乡野的水路航线时,通过实地观察,彻底改变了地质学。史密斯连贯地绘制了长距离的岩石地层图,因为他发现了很长的地层,并且发现它们是经过了悠久的岁月才形成的。他对地质构造的热情感染了很多人,很快他就被人称为“地层史密斯”。

这位杰出的地质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热心的化石收藏家。他丰富的地质层知识和经验让他认识到,地壳的许多层面里埋藏着独特的化石,而化石的变化则代表了时间的变化。这种观念其实是在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看待世界——没有突如其来的灾难或戏剧性的神迹留下的痕迹。人们越来越难相信,是上帝突然间创造了这些复杂的地层。显然,地层是随着降雨、洪水、风沙或地震这类自然运动而形成的……

一个新的科学理论,即“均变论”[15]出现了。换句话说,过去形成地球的同样缓慢的地质因素仍然在运作着;我们所知道的地球,是在一个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发展而来的,其历史亘古遥远。

英国著名地质学家查尔斯·莱伊尔爵士(1797—1875),继承了史密斯未竟的事业继续做了下去。他研究了欧洲各地的地质序列,并撰写了19世纪科学的经典著作《地质学原理》(Principles of Geology)。他试图解释,地球的变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且这个变化还在进行之中。当然,这也就让人有可能去辩论说,人类起源的时间比《圣经》上所说的6000年前要早得多。但现实是,基督教会仍然全能而不可挑战,莱伊尔很小心地在他的书中避开人类起源这个敏感的问题。

像许多重大的科学进步一样,莱伊尔辉煌的研究成果影响了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其中就有一位年轻的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他曾在1831年至1836年间,随着英国皇家海军的“小猎犬号”船环球旅行,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科学研究,并在旅途中阅读了《地质学原理》。达尔文观察了南美洲的地质层,这些地层很明显是经过悠久岁月才逐渐形成的。他从其中收集到的化石中观察到,现代动物的物种,特别是鸟类,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有了改变。这些观察引导他提出了革命性的进化论和自然选择论。

人们对已经灭绝的物种兴趣增强了,尤其是当动物的骨头从洞穴中的地下层被发掘出来的时候。挖掘洞穴成了寻找已灭绝动物的时髦方法。在比利时和法国,石器和已经灭绝的动物骨头开始出现在同一个洞穴的岩层里。在英国,天主教牧师约翰·麦金纳瑞神父(1797—1841),在1825年和1826年间,开始发掘肯特洞穴,那是一个位于英国西南部托基市附近的大洞穴。他在那里发现了石器和灭绝的犀牛的骨头,它们都被密封在岩溶石笋(洞底的石笋是从岩洞顶上随水滴落下的物质所形成的石灰岩矿床)下的同一地层里。麦金纳瑞是个牧师,但他却开始相信,在远比6000年长的时间里,人类和(现在已经灭绝的)动物曾经共同生存过。有些著名的牧师不同意这个看法,有人甚至声称是后来的人在古老的岩层里挖了坑穴,并把石器工具遗留在了动物的骨头化石旁边。

然而,由于肯特洞穴遗存的发现,科学界的领导人物开始注意到,人类的工具和灭绝动物的骨头经常在考古挖掘中被同时发现。让他们尤其感兴趣的一个新事物是由雅克·布歇·德彼尔特(1788—1868),一个海关低层官员,在法国北部索姆河谷的阿布维尔发现的。布歇·德彼尔特几乎每天都跑到那里的砾石坑里挖掘。他在同一地层里找到了已经灭绝了的大象以及其他野兽的骨头,也同时发现了一些做工精细的石斧。他对自己找到的石斧相当着迷,并断言:这些工具是由在《圣经》中所提到的大洪水发生之前人为磨制而成的。

不过,布歇·德彼尔特在介绍自己的发现时,所作的演讲冗长而枯燥。他在1841年写就的一部五卷本的《创造论》(De la Creation)中还讨论了人类的起源。但科学家们却把他看作怪人而轻视了他的发现。直到布歇·德彼尔特在1847年发表的另一篇长篇文章中,再次强调他在索姆发现的石斧是非常古老的。他的坚持终于有了收获:一些法国专家考察了洞坑,然后得出结论:布歇·德彼尔特是对的。这些专家言之凿凿的断言,终于传到了巴黎和伦敦。如果布歇·德彼尔特的演讲和作品不是那么枯燥乏味的话,他的发现很可能早就得到承认了。

托基自然历史协会在1846年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对肯特洞穴进行重新探索。他们邀请到了身为校长的优秀地质学家威廉·彭杰利来领导新的发掘。他的发现再次证实了麦金纳瑞神父的结论。1858年,在托基海湾的对面,人们在布里克瑟姆镇采石时,偶然间发现了另一个洞穴。英国皇家学会派出了一个由著名人士组成的观察委员会,他们亲眼目睹了彭杰利的发掘现场。在洞穴的底部布满厚厚的石笋;在石笋下面,彭杰利发现了许多来自已灭绝动物的骨头。这些动物包括洞穴狮子、猛犸象(一种长毛、耐寒的大象)、古代的犀牛和驯鹿,同时被发现的还有人类制造的石器工具。至此,人类生产的工具和灭绝的动物之间存在过联系的结论,已毋庸置疑。

1859年,就在查尔斯·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On the Origins of Species)之前,英国科学界的两个主要成员——地质学家约瑟夫·普莱斯特维奇和专门研究石器工具的古文物专家约翰·埃文斯——到索姆遗址进行了一次短暂的访问。埃文斯自己也发掘到了一把石斧,而在同一地层里,还曾发掘出已经灭绝的大象的骨头。后来,这两位科学家返回伦敦,断言说:人类在《圣经》创世说之前很久,就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他们发表的论文在皇家学会和伦敦古物学会上宣读,而约翰·弗里尔六十年前就曾经在那里提交过自己的报告。时代终于改变了,科学证据无可争辩:人类的存在已经有非常长的一段历史了,大家普遍对此没有了异议。

在布里克瑟姆和索姆的发现,引发了一个有关人类起源的严肃讨论。显然,人类早于6000年前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具体有多早?查尔斯·达尔文著名的进化论和在德国发现的一个奇特的人类头骨,将为回答人类何时起源的问题奠定下基础。

同类推荐
  • 梁人喻

    梁人喻

    往昔醉卧,观南山雨落。今朝对坐,望北城烟火。沧海如浊,怀才尽落魄。人情淡泊,真心难可获。笑人生匆匆,十载光阴转眼过。笑人海茫茫,知己难求有几多。笑前路漫漫,一壶浊酒自洒脱。本故事始于白袍北伐,止于隋统南北,以梁魏局势为舞台,以胡汉融合为曲调,以朝野争权、江湖争斗、佛道争论为背景,以王室、望族、名将之后,儒家、道家、佛家之徒,朝堂、市井、乡野之辈为角色,共谱这五十余年间的天下纷争、江湖恩怨和儿女情长。说不清金庸的侠、仙剑的奇、红楼的情,道不明儒家的仁、佛家的缘、道家的隐,腆脸挥毫绘楼台烟雨,矫情执笔书南国梁人。
  • 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是作者为高级中学的学生所作的历史教科书。《上下五千年》采用白话形式,叙述亦力求其具体,少作概括之辞,是当年使用面较广,发行量最大的一部高中历史教科书。《上下五千年》涉及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专门知识,都是一般工具书里不易查到的,全书用简捷流畅的文字叙述从远古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历史大势、制度沿革、文化发展,终篇则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依归。通贯各时代,周瞻各领域,一部中国历史的大百科全书,贯通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至民国等各个时代,涵盖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社会、民族、宗教等各个领域。
  • 明末攘夷志

    明末攘夷志

    纷争乱世,人间荼毒。“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一年,流风凛冽,素雪飘零,陈迹悠悠醒转。“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明智的国人应当从自己丰厚的历史遗产中汲取教益,把振兴中华的宏伟事业推向前进。
  • 德语文献中晚清的北京

    德语文献中晚清的北京

    本书为第二次鸦片后来华试图效法英法,与清廷签订条约的德国外交官的在华日记,时间跨度为四十年,直到1900年的庚子之变。清廷外交大臣如奕訢、文祥、李鸿章以及总署大臣的观念嬗变过程,都在德国外交官的笔下得到生动而准确的呈现,这些记载,凸显近代中国的羁縻术与欧洲外交术的相遇与冲突。其余诸篇是商人、银行家、报刊记者、汉学家来华游历的观感。
  • 回到清末当土匪

    回到清末当土匪

    一个无所事事的程序员,被某种力量拉回到1890年的清末做了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土匪,开始了改变历史进程的一生。更改了甲午之战的结果,在八国联军之前干掉满清,然后占领朝鲜、日本、东南亚,最后在一战中为中国谋取最大程度的利益。书友群:15053101
热门推荐
  • 你好,交换生

    你好,交换生

    一次交换两名学生:一好一坏,这会使他们的命运发生什么改变?
  • 别人家孩子的治愈史

    别人家孩子的治愈史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会藏着一些人或事,伴随着欢欣与悲戚。家人在他们心中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利刃的剑,直刺进心脏,疼痛至消亡。她们三个青梅,他们两个足马,因为感同身受,因为惺惺相惜,因为被伤害过的孩子只能互相舔舐伤口、互相取暖、互相依靠。一路上有报复、有阴谋、有喜怒哀乐,但是他们有幸相遇,携手用爱情、友情、亲情来治愈心底无法抹平的疮疤。爱原本就该是幸福,所以,我们幸福给别人看。
  • 轻衣夫人

    轻衣夫人

    她千方百计嫁给他时,他却不屑一顾,觉得这样相貌平平的女子,单单凭着太傅女儿的身份和太后的喜欢,便强行要求做他的夫人,真是妄想。更何况,在他的心底,早就有一个人的存在,所以,他当着众人的面羞辱她。可是,她在消失以后,忽然又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他眼前时,她已经忘记了他,但他却在跌宕起伏之后,忽然害怕地发现:他似乎,有些喜欢她了……他们之间,曾经有过那样漫长而纠结的故事,穿插着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原来,他是天界的太子,而她,却是赤狐族的九公主,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让他们二人,从此以后,再无任何可能。每一个女子的心中,都有一个眉目如画的翩翩美少年。每一个男子的眼底,都曾经,有一个青梅竹马。
  • 无畏1

    无畏1

    有些事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够做得更好...
  • 一八八:灰白空间

    一八八:灰白空间

    世界分为两个部分,一面为灰,一面为白。色彩都被人们藏匿在心灵深处,于是乎只剩下灰白格间。一男,一女,两个人,一段情。不怕不能够白头到老,只怕再不往来至死方休。时间是残酷的机械,冰冷的温度,恼人的气味...
  • 我的完美人生啊

    我的完美人生啊

    新书《我的飞扬人生》已经发布。群号:(1121195852)穿越而来地狱开局,身无分文,在生活和活着之间,刘淼选择了先活着。这是一个从棒棒儿蜕变成一代传奇大佬的故事。这完美的一生啊,有太多的人情世故了。我叫刘淼刘三水,上善若水任方圆的三水。ps:书荒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的上本书《我的大佬人生》。
  • 古代民间灵异集

    古代民间灵异集

    本书云集古往今来部分志怪小说,风水怪谈,灵异故事,奇人异事……讲一个故事,谈一番怪异,叹一口人生。
  • 忆宵晓

    忆宵晓

    梁晓不知道哪个自己是真的。不知道他如今在哪儿,不知道他还是否再找她。
  • 唱着征服回古代

    唱着征服回古代

    李天恩一个属于现代社会的军人回到了一个类似于战国时代的社会,满心的豪情壮志。阴谋诡计,皇家交易,刺杀这所有的一切都接踵而来,这个时候他才知道重生得到的并不是呼风唤雨,而是步步危机......吞并,征服,反抗,奴役,背叛,联合这所有的一切都为了活下去。这个互相倾扎的社会,就像一个处处充满了毒蛇猛兽的世界,猎人与猎物的角色随时都会发生改变,想要好好的活下去,就必须适应这个社会的同时,不断地进化。
  • 心殇:总裁的嗜心新娘

    心殇:总裁的嗜心新娘

    陌上玉勾起她的下巴,她倔强的别开眼,狠狠地吻上她的红唇,却被她咬破,嘴角的血腥味,让他的脸上露出嗜血的光芒:“我让你活你才能活!”许雅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那我可以选择死……”“没有我的允许,阎王爷也不敢收……”爱恨交织,却抵不住中间隔着的无数仇恨纠葛,势必要用鲜血来祭奠亡灵。谁知道在这场复仇中,彼此那颗深陷其中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