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75000000013

第13章 下里巴人的阳春白雪(4)

不久,李调元上学了。当时,他生了一身疥疮,上课时,不停地搔痒,先生看见了,笑着戏出一联:

抓抓痒痒,痒痒抓抓。不抓不痒,不痒不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

李调元听后,既难为情,又很气愤,顿时忘了尊卑,对着先生随口便道: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事后,李调元深感自己一时冲动而出言不逊,对不起先生,立即向先生赔礼道歉。但李调元的才气已初露端倪。

李调元从十六七岁就随父而游学江南,礼拜被乾隆皇帝尊为“九老”其二的一代宿儒钱陈群、沈德潜为师,青年时与同科探花赵翼、文坛泰斗袁枚、大学士纪晓岚、桐城大儒姚鼐、戏剧家蒋仕铨以及陈琮、毕秋帆、祝德麟、王梦楼等过从唱和,中年时与朝鲜驻华使节徐浩修等成了好友,老年返乡又与道长刘虚静、川剧名伶魏长生等是知交,而且一生直至临终前都保持同袁枚、赵翼的通信联系。晚年“虽在林泉不在家,一年强半客烟霞”。袁枚评价李调元“正想其人如白玉,高吟大作似黄钟”。赵翼的《瓯北集》里将李调元晚年诸多著述、起居细节和万卷楼被焚都记述得十分清楚,赞誉同情有加,还在《李雨村挽诗》中对李调元的故逝深表哀悼。李调元有《答姚姬传同年书》《答祝芷塘同年书》《与董蔗林同年书》等收入《童山文集》,与姚鼐、祝德麟、董诰等友人放谈政治观点,十分坦诚,情份无间。

其所著《涵海》是集巴蜀文化之大成的学术总构和百科全书,涉猎文学、史学、民俗、谣谚、戏剧、艺术、音韵、训诂、金石、书法、绘画、编辑、农学、美食、庖厨等诸多方面。

《涵海》可以说是补《四库全书》遗珠之憾、倡蜀学为显学之大作。巴蜀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是因为自“昆仑文化”东移南徙始,四川盆地巴山蜀水便成为中华移民文化不断流入而积存的“文化洼地”。不断的移民文化积淀,使巴蜀文化异彩纷呈,甚而成为中华文化的某种缩影,以其神秘性著称于世。李调元正是在巴蜀文化由开放而封闭、由繁盛而凋蔽的痛苦中,历经千辛万难而铸成《涵海》巨制。李调元也正是在博大精深的巴蜀文化大背景下成长的文化巨人和蜀学大师。

李调元穷其毕生的创作与研究成果有待深入发掘,其在文学史和学术史上的地位应当重新估价和评断。他一生中的大半时间生活在江南和京畿之地,其创作路向和学术思想广受各地地域文化濡染。李调元的成就至少可以和同时代名声如雷贯耳的姚鼐、袁枚、赵翼等相提并论。

李调元著述奠立了近古蜀学的里程碑。李调元的创作和研究,亦并非仅仅是巴蜀地方性的,而对全国文史学术界都有着广泛的意义。

7.“麻辣鬼才”魏明伦

当代著名川剧剧作家、杂文家魏明伦,人称“巴蜀鬼才”、“巴蜀怪才”。他倡导川剧改革,推出了荒诞川剧《潘金莲》,后又与张艺谋共同创作大型川剧《图兰朵》,均在海内外引起轰动。据说,魏明伦只上过小学三年级,是当代中国作家里学历最低的“小不点儿”。在中国作家里,高玉宝、陈登科的学历虽然比魏明伦还低,但他们在建国后都曾到学院进修补课。而魏明伦9岁就失学唱戏,快50年了,只在小剧团里生活,连一般的省市级编辑进修班都没上过,学历只算半文盲。

人们不禁会感到奇怪,魏明伦的学识从哪里来的?尤其是对古汉语的驾驭能力。魏明伦大半辈子呆在小地方,9岁进入自贡市川剧团,48年未换过单位,直到1999年春节过完,才从自贡市川剧团调到四川省川剧团工作。尽管如此,读者却总能从魏明伦的戏剧和杂文里看出:魏明伦的思想观念与当代新潮汇合,甚至比大都市一般文化人的观念更为超前。这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从魏明伦的经历看,他舞台经验多、戏剧感觉好,这在情理中,可魏明伦文学功底深厚、观念又很超前,这就显得奇异。魏明伦无师自通,难道有鬼神相助?鬼才之称,便由此传开。其实,魏明伦的学识与能力并非只靠“鬼聪明”,而是靠艰苦的自修自练得来的。他从童年就开始自学文学,舞台生活与读书生活同步进行。他从小就经历各种政治运动,自幼养成独立思考习惯,从小观念就超前。他越独立思考,遭遇越坎坷;越坎坷他越加独立思考。如此循环,形成他的特殊思维方式。魏明伦一辈子创造成瘾,凡事都想再创造。他说:“烟可戒,毒也有可能戒掉;但鄙人的创造瘾大,实在戒不掉。我这逆向思维、辐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积累起来,自然化合为与众不同的‘体制外思维’!人在体制内,思在体制外。”

“鬼才”一开口就让人感到十足的麻辣味,《巴山鬼话》自序:“一半委,一半鬼,姓氏注定委身于鬼,……鬼话离不开人间烟火,鬼眼盯住多灾多难的中国,鬼胎里怀着一片责任心,几分使命感,鬼头鬼脑思考人的价值、神的奥秘、官的沉浮、民的忧乐。”他与台湾著名怪才李敖,颇有几分相似之处。1995年,魏明伦到了台湾,专程登门拜访李敖。当时,台北《民生报》《联合报》分别以“两岸怪才相见欢”和“四川鬼才碰上台湾怪才”的醒目标题予以报道,引起较大反响。魏明伦辛辣直爽的性格和语言风格,在他的杂文集《巴山鬼话》中有淋漓尽致的体现。他的语言幽默老辣,海阔天空,嬉笑怒骂,雅俗共赏。

四川人骨子里的辛辣幽默味,在魏明伦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而且他秉性难改,时不时就会发作。比如对于自动退学、颇具争议的小才子韩寒,虽然魏明伦也是“失学儿童”,但他却说:“韩寒他们与我不同,他们是抛弃,而我是没办法。我是个特例,不能以我反证学校教育不行,我能有今天是各种综合条件造成的。而韩寒是逆向思维,思维体质不同。没有经过学校的正规训练对我来说既是优点也是弱点,我只是知识不是在学校获得的,是自学的,但我的国学底子很厚。我敢说,韩寒国学底子是不行的,不能光凭天才,虽然他也喜欢钱钟书,但他未必有钱钟书的博学。我是经历过了人世的沧桑荣辱,而始终保持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和独特表述的精神的。我欣赏他的叛逆精神,但是对传统反叛最深的一定是对传统认识最深的人,希望他多些对社会的关注。”在谈到当今十分火热的“超女”现象时,“鬼才”魏明伦更语惊四座:我们的青少年正在由“审美”转向“逐臭”,审美观由“蝴蝶化”转为“苍蝇化”。他分析了青少年当中偶像崇拜的产生根源,对于去年火遍全国的“超女”,魏明伦说,自己的态度已由当初的支持转向质疑!“我不是站在超女的对立面,我只是想在别人都趴在地上膜拜她们的时候,站在高一点的地方俯视。”

魏明伦是一个爱写四川人的四川人,是一个鬼话连篇的地道“川鬼”。魏明伦的8个大戏多数选材四川,大写特写四川老乡。他的恋川情结很浓,就连只载译文作品、从来不发表中国作家作品的《世界文学》都很是认同他的这种恋川情结。有人希望魏明伦就四川姑娘写一个川剧,魏明伦随口应和,说那就叫它《四川好女人》吧!之后,魏明伦笑起来,“听听这名字,我和四川娘们多有情份”。魏明伦常说自己生是蜀人,死是川鬼。的确,魏明伦的杂文集子不就叫作《巴山鬼话》吗?他的一戏一招,一书一招,招招没离四川,常常流露乡情。

同类推荐
  • 年谱与家谱

    年谱与家谱

    《年谱与家谱》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发现东北

    发现东北

    为了全方位地解读东北,多年来作者走访了许多重要地点,比如德惠的万宝山、长春的原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和伪皇宫、沈阳北大营、呼伦贝尔草原、黑龙江抚远的东方第一哨、乃至韩国的日占遗址、日本的靖国神社和千鸟渊无名战死者公墓、越南河内等地。因此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发现东北》饱含了作者对东北这块土地的热爱和感悟、理解和思考,是一部积沉淀多年的心血力作。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中华武术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中华武术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画说家风

    画说家风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家庭、家教、家风三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家风对党风、政风、民风的影响,论述了家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与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强调领导干部要率先示范。每小节都引一个典型案例,并配有幽默风趣的时政漫画。本书对党员干部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凡知流年

    末凡知流年

    “我想让你眼里有光,嘴角带笑。”“我在算计中学会了未雨绸缪。”“这次的选择,我想选择她。”“再等等,我马上就要放弃你了。”
  • 遇见花遇见爱

    遇见花遇见爱

    白痴猫,虽说自小父母双亡,有点小凄惨,但也有姐姐无限疼爱。学校老师疼,学长学姐爱,同学爱,都被她占尽了,天生好人缘她也从学长学姐那里学到了不少本领。遇到他之后,她才知道,原来那些因为好奇、无聊,闲着没事学来的本领不是用来平时打屁的,真真的是用来配的上他,给自己张脸的!
  • 老舍小全集:想北平(精装)

    老舍小全集:想北平(精装)

    他常怀赤子之心,以幽默风趣、典雅大方的语言,抒写祖国的自然风景,描绘绚丽的民俗文化,感悟人情人性之美。本书插图选自有名画家侯长春的“旧京风情”组画。侯先生晚年,回忆自己儿时亲身经历的老北京生活情景,采用国画工笔重彩手法,细细拟稿,精致刻画,完成《旧京风情》组画,重现老北京的民俗风貌、特色商贩和醇厚民风。画中所反映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老北京的平民生活,正与老舍先生笔下的“北平”同。看侯先生的画,会自然想起老舍先生的文。
  • 爱的三次方

    爱的三次方

    在我们这个世纪,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比尔盖茨,微软公司的董事长。1955年出生于美国西雅图,他喜爱学习、读书、思考,当他还是个小孩子时就是这样,他九岁就已经读了百科全书。虽然永不放弃往往会很好,但有的时候舍弃却是更加明智的选择。所以在充满了各种诱惑的今天,我们更要学会舍弃,但一定要善于舍弃。古人也曾说过:“鱼,我所欲也。熊掌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和熊掌都能得到,当然是最理想的,但这种可能往往是最小的。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在鱼和熊掌中做出选择。即使仅得到鱼也是一种成功。
  • 三国中的仙与侠

    三国中的仙与侠

    世上或许有神仙,或许没有。天下有游侠儿,更多的是流氓。然则,越晓道出现之后,人间便多了仙与侠。成为《三国群英传》中的仙道之后,越晓道敢教世人,人人都是吕奉先,个个都是赵子龙!……敬请关注《三国中的仙与侠》
  • 温家小小逆天啦

    温家小小逆天啦

    悲催的温小小看着一脸无辜的某尊表示抓狂,那个初见时高冷酷炫吊炸天的男人去哪里了?那个怼天怼地怼自己,哦不,怼我的男人去哪里了?那个对她不屑一顾的人儿呢?嗯?“娘子?你怎么这么看着为夫啊,莫非娘子对为夫刚才的努力不满意?”“滚”温小小无声的吐出一个字后闭上眼睛开始装死。当再次投胎重生温小小决定就做个混吃等死的人吧,抱紧大腿吃喝不愁。什么?你想讹我,诺,我大腿在那,奈何生活多磨难还是得老老实实升级打怪。唉,这大腿怎么这么没用。
  • 暗夜诡秘

    暗夜诡秘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会看着你,所以,看可以,但请不要看太久。我是一位记录人,你可以叫我老白,为你的微笑而生,为你的微笑而死,我用一支笔,带你看来我知道的悬疑诡事。
  • 江街八号

    江街八号

    一生一生又一生,无论经历过什么,我都在找你九百年,
  • 两个小淑女

    两个小淑女

    本书讲述了生活在福勒韦尔庄园中的两位小姐妹卡米娅和玛德莱纳,在母亲福勒韦尔夫人充满爱心与智慧的教导下快乐成长的故事。在朝夕相处的日常生活中,两姐妹共享童年时代的欢乐,同时在成长的烦恼中进步。她们对人宽容,富有同情心,时时不忘穷苦人,而且具有遇事不乱、临危不惧的勇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