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67700000004

第4章 输血与造血 (1)

·1·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这盘棋上,中国是一枚重要棋子。

中共成立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接受共产国际经济上的外援,这是基本事实,没有必要隐讳。国民党早期接受苏俄的援助,并不比共产党少。

但是,这些外援的作用是有限的。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为了信仰与事业,除了贡献出智慧、力量乃至生命之外,也献出了大量的金钱,这才是在经济上推动中国革命事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没有公鸡打鸣,太阳依旧会升起。

共产主义者个人的出资,同样是经费来源的重要部分。

这就客观上要求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通常要具备对社会的洞察力、对新思想的接受力,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符合这些条件的,既不是单纯的工人,也不是农民,而是知识分子。

这也是共产主义在中国知识分子中首先得到传播的重要原因。

李大钊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作为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主任,李大钊的收入在当时的北京来说属于较高的。刚刚就任的时候,他的月工资是一百二十元,半年之后又增加到了一百四十元。后来他被聘请为北京大学教授,工资还有所增加。当时京城内的工资水平为小学教师不到二十元,拉包月的车夫每个月五至八元。北京的物价水平不高,一元钱可以买半袋(一袋为四十四斤)上好面粉,可以买北京前门饭馆名菜“红烧翅根”六份。

中国社会从来就不乏有钱人。辛亥革命前,中国官僚、军阀、贵族存放在英国汇丰银行的钱多达两亿元以上,外国银行苦于无法安置,有时不但不给中国储户利息,还要收取储户的保存费。英国银行家曾断言,中国如果搞革命和建设,根本没必要借外债,只要将中国人自己的存款取出来用就足够了。

但钱的用途却不同。即使在民国之后,有钱人多以打麻将、捧戏子、逛妓院为乐。那时开妓院合法,老板和嫖客都不用担心扫黄,逛妓院成了时尚,尤其是到著名的妓院去消费简直成了成功人士的标志。

北京最有名的妓院“八大胡同”,什么人去的最多?说来有人也许不相信,最多的主顾竟然是“两院一堂”的人。“两院”是指民国国会的参议院和众议院(当时北洋政府参众两院的议员每月津贴可达二百元),“一堂”是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这些人就是当时社会所谓的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

如果不是欠薪,北京高级知识分子的生活还是很惬意的。早期的北京大学有一份名为《消闲录》的小报,专门刊登狎妓、捧角儿的文章,以为风雅。所谓“捧角儿”就是捧演员,相当于现在的“粉丝”,有名的戏曲演员称“角儿”(音juér)。北京城内旗人多,遗老遗少多,多以听戏捧角、哼唱京调为时尚。昆曲也颇为兴盛。当时如果不知道京剧“四大名旦”是谁,就如同现在不知道歌坛“四大天王”一样,一定会被人嘲笑为不入流的“土老帽儿”。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以前,北大的学生也并不是现在影视作品中意气风发的俊男靓女,多数是一些身穿长袍马褂,留着胡须的举人、秀才之类,暮气沉沉,有些人上学甚至带着仆役,彼此不称同学而称“先生”、“老爷”。

为了扭转颓废奢靡的校风,蔡元培成立了“进德会”。该会的会员分甲、乙、丙三种:甲种会员不嫖、不赌、不娶姨太太;乙种会员除了甲种会员的要求之外,还不能做政府的官员,也不能做议员;丙种会员要求最为严格,除了要达到甲、乙两种会员的要求之外,还不能吸烟、不能喝酒、不能吃肉。

李大钊当选为“进德会”纠察员,要求自己达到乙种会员的标准。之所以做不成丙种会员,是因为李大钊的烟瘾很重,戒不了,思考问题、写文章经常是香烟不离手。

严谨的生活作风,才能使李大钊省下更多的钱从事共产主义运动。

李大钊每个月出多少钱用于革命运动呢?最多的时候,他每个月拿出八十元钱来用作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费用。在已知的共产主义者中,他是每月拿钱资助革命最多的人。这些钱除了用于革命活动中的会务、印刷宣传品、交通食宿等开销外,还用于接济小组内的贫困成员。创办北京长辛店工人补习学校,也是由李大钊帮助筹措经费,解决了经济困难。

李大钊为革命活动花钱大方,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却相当节俭。他的住所是一个简陋矮小的平房四合院,院子里面没种什么花草,屋里也没有什么陈设。北屋是卧室,南屋是书房,东屋是储藏室,西屋是客厅兼饭厅,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集会就常在这里。没有客人的时候,李大钊一家粗茶淡饭,为了省油,家人吃的饼里很少放油和葱花,而是直接把大葱卷在饼里吃。

李大钊品德高尚,但毕竟拖家带口,有老婆和五个子女要养活。裹着小脚的李夫人虽然贤惠,时间长了也受不了。日子过得非常拮据,没办法,李夫人只好找学校领导诉说家里的苦楚,学校认为李大钊应该先顾一顾自己的小家,决定每月把李大钊的工资交给李夫人,由她扣除了一家人足够的生活费用之后,其余才由李大钊自行支配。

陈独秀的工资比李大钊多,但却很少过问经费的事。李大钊和陈独秀两人的交情很不错,李大钊总是称他的字“仲甫先生”,在学生面前从不直呼其名以示尊重。他常说:“仲甫先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创始者,革命的先锋。”

·2·

北京大学图书馆原来设在马神庙的“四公主梳妆楼”,最初并不对外开放,只有教授和少数几个与管理人员相熟的学生才能进去看书。

蔡元培接任校长后,图书馆搬到了沙滩红楼的新校址,占了整个红楼的第一层。李大钊的主任办公室就设在图书馆东南角的两间大房里。此时的北大图书馆不仅面积扩大了,新书、新报刊和接待的读者越来越多,尤其是增加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反映社会问题的书籍和报纸杂志,更是成了一些进步学生和教员研究马克思主义常去的地方。

如此一来,图书馆原有的人手不够用了,需要增添工作人员。

1918年的金秋十月,一位身材高挑、面目俊朗的青年来到图书馆,应聘助理员。

这位青年就是湖南的毛泽东,这一年他二十五岁。来北大图书馆打工也不是谁想来就能来的,需要有身份的人介绍,俗称殷实铺保。毛泽东的担保人是恋人杨开慧的父亲、北大教授杨昌济,两人有翁婿之谊,知根知底,经杨教授推荐,录用自无问题。

毛泽东在图书馆的主要工作是在报纸、新闻阅览室值班,负责夹夹报纸、摆摆杂志,给读者登记之类,活并不重,但工资也不高,每月仅有八元,跟北京拉包月的车夫差不多。在毛泽东的老家湖南长沙,当孤儿院的管理员每月也能挣十元,长沙楚怡小学(相当于现在的重点小学)的教师每月也能拿到二十四元的工资。

毛泽东来北京打工,并不是为了钱。

古人云“三十而立”,二十五岁的毛泽东算是大龄青年。他九岁才开始启蒙,在韶山的私塾里学会了打珠算,为的是给家里记账。一般贫苦农民家里是用不着学珠算记账的,这证明毛泽东的家境还算富裕。按照他父亲的规划,长子毛泽东的职业已经定位于农村的管账先生,从此过上“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康生活。

素有远大抱负的毛泽东,如何肯做田舍郎了此终生?

自己未来究竟怎样发展,毛泽东有过多种考虑,如上警察学堂、法政学堂、商业学堂、公立高级商业学校,甚至肥皂制造学校,都列入过计划。他最先尝试的是公立高级商业学校,准备学习经商之道。不料考中之后,毛泽东仅学了一个月就自动退学了——他不想把时间都花在学习经商上。

为何没有选择学习商业?毛泽东曾向他的同学张昆弟私下透露过想法:“吾辈必想一最容易之方法,以解经济问题,而后求遂吾人理想之世界主义。”可见,毛泽东只是把经济当成了达成理想的手段,他并不以解决衣、食、住为满足,而是放在更高的追求上。

于是毛泽东又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即后来的湖南省立第一中学),考试成绩居然是第一名。精明但短视的父亲拒绝继续供给毛泽东生活费,卡断了儿子的经济来源。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啃老族”,毛泽东决定经济上自立,报考不收学费、膳宿费低廉的师范学校。

这次也没有什么悬念,毛泽东一考即中,顺利当上了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的学生。当个教书先生挺好,既有社会地位又有经济收入,还能带出一大帮弟子,桃李满天下,就像当年的孔圣人一样。

但毛泽东并没有当上老师,而是到北京甘当每月八块钱工资的打工仔,目的是为了探求革命的真理。北大名师云集,后来又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有着很好的人文环境,图书馆有大量的免费书可读,况且又守着李大钊这么一位好老师。

毛泽东工作的图书馆第二阅览室,与李大钊的主任办公室距离很近。阅览室每天只开放上午的半天,下午是管理员拆拣邮件、登记图书的时间。毛泽东总是把写给李大钊的信函亲自送到他办公室内,借这个机会向李大钊讨教,两人共同研究一些共产主义的问题。

实际上,李大钊比毛泽东大不了几岁,他总是身穿一件褪了色的蓝色长布袍子,外罩一件黑色马褂,戴一副圆圆的眼镜,面含着微笑诚朴与谦和,耐心地听着毛泽东畅谈自己的看法。毛泽东的湖南口音很重,北方人一般都听不太懂,跟其他人交流有一定的困难。除了李大钊之外,其他人很少有耐心听完毛泽东用湖南口音发表的高见。

李大钊不仅跟毛泽东相处很好,跟其他学生相处得也非常好,没有什么师道尊严。学生们给他起外号叫“老母鸡”,言其对“雏鸡”(学生)呵护备至。李大钊知道了自己的这个外号,并不以为忤。

同类推荐
  • 渝歌行

    渝歌行

    五年前,一场大战的失败,让一名百战名将锒铛入狱,让十万英魂魂归他乡,甚至差一点让一个国家倾覆。可是……事情却远没有结束……直到五年之后,一个名叫周杨的小子,活捉了一名暗探,这股压抑了五年之久的力量,才终于得以释放!悲凉凄清的寺庙里,为何会响起的船哨声?响彻宫殿内外悲怆雄浑的音乐,是谁在翩然起舞?喧闹的街边坊市,又是谁举起了屠刀?各抒己见的朝堂之上,那一番唇枪舌剑,又是谁在为谁而战?——————“大家都把手里的兵器放一下,让我周杨来动个脑子!”“滚!”“好嘞!”
  • 权倾天下

    权倾天下

    后主刘禅被迫迁到魏都洛阳,一日权臣司马昭请他赴宴,极尽戏耍,由此引出“乐不思蜀”典故。回到后宫之后,因伤心哭倒于地,头痛欲裂,精神恍惚,差点被人夺舍。后经努力,基本守住一丝清明,与对方,来自现代的府兵,被枪决的吴仁义(无仁义)展开殊死搏斗。数载之后,两个魂魄既斗争又联合,各取所长,终于搞出了一些奇异光怪,歪打正着之下,收拾了权臣司马氏,恢复了大汉王朝的辉煌。
  • 日本[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日本[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黑船的到来叩开了日本千年紧锁的国门,岛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西方文明的冲击也带来了弃旧图新的良机。明治天皇选择了艰辛的维新之路,废藩置县,全面西化,短短数十年间迅速崛起为亚洲第一强国。它妄想成为世界的主宰,它的疯狂行为给亚洲人民留下了深重灾难的记忆,最终武力称雄世界的梦想灰飞烟灭。同样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又创造了一个让世人瞠目的经济奇迹。
  • 三国庞统之谋略天下

    三国庞统之谋略天下

    庞统竟然是自杀?得到谋略系统,庞统要推翻历史,轰轰烈烈战三国,得谋士,商贾天下,令众大儒与天下枭雄干瞪眼。
  • 重生之回到战国

    重生之回到战国

    这是一个书生能翻山倒海的战国这是一个武者能开山断河的时代同样的战国不一样的事物
热门推荐
  • 子衿小记

    子衿小记

    生活小记,纯粹记录。以小见大,大而不同。
  • 网游之肉盾法师

    网游之肉盾法师

    邢正是一名法学院的学生,学习之余接触到一款《虚拟世界》的游戏,于是和同学一起进入游戏,开启一番在虚拟世界中的神奇之旅!
  • 打造黑科技时代

    打造黑科技时代

    喜获黑科技系统。但同样是黑科技系统,人家的系统要么是神豪类的每天花一定额度钱的系统,要么是只管学习的学霸类系统。可到了林天宇这里倒好,同样是黑科技系统,他却要花钱才能够买到黑科技,每样还死贵死贵的,让林天宇郁闷的要死。……“真香...”用买来的黑科技创建公司,当公司发展为巨头时,林天宇看着系统商店中那些密密麻麻的黑科技数量,不由双眼放光。
  • 夙夜忧睦

    夙夜忧睦

    现代神秘强者的穿越,是偶然还是必然?而她掀起的波澜,将会给那个世界带来什么?穿越后的她,似乎背负着沉重又不可推卸的使命,使命的背后藏着的又会是什么呢?
  • 宠妻无度:废材逆天大小姐

    宠妻无度:废材逆天大小姐

    她是M国地下组织王牌特工King。她是昊天大陆上将军府嫡小姐慕月潇。毫无关联的两人,却因为一个手镯而紧密相连。小厮:王爷,不好了,王妃跟人打起来了!男人眉毛一挑:没事,咱们去帮忙。小厮:王爷,不好了,王妃拿钱砸人了!男人大手一挥:没事,我有的是钱。小厮:王爷,不好了,王妃…王妃跟一个男子……话还没说完,面前的男子早已不见身影。
  • 诸天最强玉帝

    诸天最强玉帝

    天宫众仙离心,灵山心怀叵测,异神觊觎东方,总有刁民想害朕。为了挽救天庭集团的颓势,时任CEO的张霄亲自前往万界猎头,逐步重组仙班,统御万神,权衡诸天。一个狂傲的稚嫩青年,历经繁潇风雨,终成长为执掌诸天神权的至高。人才储备:凡夫俗子张之维,茅山天师林凤娇,夜行御史叶言,脱贫致富白月初,三位一体二郎神,妖王之王孙悟空,降世魔童李哪吒……
  • 短视频修仙

    短视频修仙

    王木从睡梦当中醒来,发现手机意被恶意的安装上了一个仙界的短视频软件,然后从中获得了泰山功法、蜀山御剑术等等仙术......王木随意发了两个短视频,结果......“啊啊啊,跪求道友多发几个视频,五百仙石奉上!”“万人血书,只求王木道友的视频不要太监呀!”......
  • 杆上宿主腹黑王上惹不得

    杆上宿主腹黑王上惹不得

    “妞,你得对爷负责。”某男委屈。“滚。”女生毫不客气道。“不可以这样的。嘤嘤嘤。你看了人家啊。”某男装作哭泣说。“滚。你能不能有点男人样?”女生语气无奈。“有男人样顶个毛用,照样追不到老婆。”某男语气淡淡。“滚。”女生发火了。“别介啊。你还没说要娶我呢。”某男语气弱弱。然而回应他的是‘嘟嘟嘟’的挂电话声。啦啦啦,喜文,不喜勿喷。
  • 战斗吧农牧场

    战斗吧农牧场

    无限子弹的枪械,梦幻、科幻、魔幻的武器,只要战斗开宝箱都能得到。好吃的水果,神奇的作物,梦幻般的植物,环保的材料,都可以通过种植得到。可爱的宠物,魔幻的魔兽,可靠的战斗伙伴,强大的坐骑,只要是活的就能在牧场养殖出来。带着心爱的女人,聪明的孩子,可靠的伙伴,强大的宠物进入新时代吧。
  • 送傅管记赴蜀军

    送傅管记赴蜀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