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67700000021

第21章 南下广东的生意经 (1)

·1·

8月1日傍晚7时许,南昌城内的圣公会教堂,贺龙的军部。

参谋团委员会会议,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程度。从职能来看,参谋团更像是暴动的咨询机构。

人们已经从暴动最初的成功中冷静下来,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

首先是暴动纲领问题。有人提出暴动采取兵变的方式,纲领并不重要。这个观点遭到贺龙的激烈反对:“以前人家说我是土匪出身,现在我们是革命,就应该有政治纲领。否则,别人又会说我们是土匪。”

前委当然也不同意兵变的说法,这是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大规模的城市暴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纲领。

暴动后成立的政权机构叫做“中国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团”,下设若干委员会行使政府职能。从名称和人员组成名单上可以看出,南昌暴动打的仍然是国民党的旗号,这与7月13日中共中央发表的宣言是一脉相承的:“共产党不退出国民党,不抛弃与国民党合作的政策;孙中山之光荣旗帜,永久在革命民众方面,决非反动和妥协的伪国民党所能盗窃的。”

继续打国民党的旗号,也是共产国际的意思。中共中央曾经征询过罗明纳兹的意见:“我们现在对国民党态度究竟如何?”罗明纳兹明确回答:“国民党旗帜还是要用的。”

在革命委员会主席团的人选上,张国焘和谭平山主张须加入张发奎,周恩来、李立三主张不应让张发奎加入,恽代英、彭湃觉得张发奎加入不加入无所谓,都是两票,形成僵持局面。最终周恩来作了让步,张发奎入选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第四军军长黄琪翔、第十一军军长朱晖日等人也赫然列名革命委员会委员之中。

然后讨论南下的具体路线问题。南昌不能久留,有人提出不回广东,索性打到武汉去,然后转道去湖南、湖北发动工农运动,促成下一场的秋收暴动。从事后中共中央给湖南省委的信中可以看出,这种意见有一定的市场,如果按照这种意见,南昌暴动与秋收暴动很可能合二为一。

但这个意见很快便被否决了,因为这不符合中共中央“打回广东去,实行第三次北伐”的既定纲领,部队中的广东子弟早已归心似箭。此外,两湖一带唐生智的力量非常强大,杀去湖南的途中,极有可能会被唐生智消灭。

参谋团给出的计划是,南下先取广东东江,然后再攻取广州。

先取东江,是因为东江是农民运动的发源地,群众基础好。早在1922年冬,共产党员彭湃就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农民协会,大批共产党员深入东江农村,普遍建立了共产党组织和农民协会,周恩来就当过东江行政委员会主任。“七一五事变”之后,东江反蒋、反汪情绪高涨,曾经有一副对联流传很广,上联是“一道红光斧斩妖精镰斩怪”,下联是“满天赤帜器归工友地归农”,其中妖精的“精”即是指汪精卫,“怪”即是指蒋介石,在客家话中,蒋介石的“介”与“怪”同音,足见东江农民运动的热情。

从用兵的角度来说,东江的地形较北江平易,广东的国民党军多集中于北江;东江可以背靠福建,作为战略后方。选择东江还有一条重要的经济原因,就是这里离入海口近,取得苏联的接济比较容易;商业发达,筹集军费容易。

然后是讨论扩军问题。贺龙成了二方面军代总指挥,前委决定给他扩编一个师,二十军由两个师扩编为三个师。叶挺的部队也升格为第十一军,有的团升格为师,大批军官职务得到晋升,皆大欢喜。

争议最大的,是南下广东走大路还是走小路?

从南昌、吉安、赣州有条大道可以直下广东,少数人主张走大路,沿途的敌人主要是滇军朱培德部。留在南昌指导暴动的苏联军事顾问纪功(对顾问的参与,共产国际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就主张这一观点,纪功是苏联红军骑兵指挥官,非常看重部队机动速度。

从南昌走抚州、瑞金、寻邬还有条偏僻的小路,多数人主张走这条小路,沿途敌人的阻碍会少些。此外,这条小路离湖南边境远一些,暴动部队中湖南籍战士人数很多,怕他们中途跑回家去。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走小路。

话虽如此,走小路还是引起了非议。周逸群强烈置疑走小路的方案,认为主要是山路崎岖,携带物资和部队给养很难输送。他因为级别不够没能参加会议,只好在会下把自己的意见向贺龙、刘伯承作了陈述,两人觉得周逸群此言有理,答应请叶挺回来重新商议行军路线。

不料请了半天,叶挺迟迟不来,一直到等到8月2日凌晨1点多钟,叶挺才姗姗来到贺龙的军部。一天一夜没睡觉的叶挺,已经是满面疲倦之色。他刚刚召集完第十一军军官会议,布置好行军计划,因此对周逸群的意见颇不以为然。

贺龙见叶挺不悦,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打着圆场:“你们商量,怎样决定,就怎么好!”周逸群一直在贺龙手下工作,又被内定为二十军第三师的师长,如果让叶挺误会自己跟周逸群串通一气总是不好。

贺龙不表态,周逸群只好把走小路不妥的理由对叶挺重复了一遍。但无论他怎么说,叶挺始终坚持走小路,理由是已经向部下宣布走小路的计划,尤其是对蔡廷锴的部队不好反悔,因此不能改变计划。

周逸群向谭平山求援,谭平山见叶挺态度如此坚决,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在座的周恩来、刘伯承虽然不反对周逸群的意见,但也不好直接出面否定叶挺的主张。

叶挺见其他人都不说话,于是不耐烦地对周逸群说:“你早又不说,既已决定的事,你偏又来饶舌,你不怕摇动军心吗?”周逸群自然不愿意承担“摇动军心”的责任,也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大家分别散去,趁着黎明到来之前的几个小时,美美地睡上一觉。

·2·

8月2日,南昌《民国日报》在第一版显著位置上,发表了周恩来改定的《八一宣言》,同时也发布了由高语罕起草的“通缉蒋介石、汪精卫”的命令。

报纸还以较大篇幅,刊登了叶挺给张发奎的电报,恳请他不要抛弃同甘共苦出生入死的部下,立刻到南昌来共赴危难,重振革命声威。贺龙也致电张发奎,表示欢迎他来南昌。南昌各民众团体纷纷发表宣言,欢迎张发奎到南昌参加革命。

8月3日,叶挺在报纸上公开发表了《告第二方面军同志书》。这是一颗重磅炸弹,将国民革命军内部的种种矛盾公之于众,首次披露了二方面军遭受的经济歧视。

最大的问题是军饷大幅缩水。当时武汉国民政府发放的军饷大部是纸币,虽然官方公布纸币与银元能一比一兑换,实际上根本做不到,纸币只相当于银元的七折或六折。连年的战乱破坏了经济,物价飞涨,军人待遇直线下降。

既然政府不能足额发放军饷,等于默许军队自行筹措粮饷。但这样做必须要控制足够的地盘,才能征粮征税,扩充兵员。国民革命军本来就是由各个派系组成的,难免苦乐不均,加上唐生智有意利用职权排斥异己,整个二方面军的境遇都不太好。

叶挺在文告中,披露了这一事实:

二方面军为革命为主义奋斗,未尝争半寸地盘,也没有时间去筹措军饷,除了向唐生智及武汉政府领取薪饷外,别无他法可筹款弥补,不比其他各军均有固定地盘,各高级军官久已腰渐充满,而下级军官亦都分润些许。但是,军事委员会为唐生智所把持,对二方面军特别压扣,就第四、十一两军来说,积欠百八十万元的军饷,官兵的生活实万难维持。

战士们的鲜血和生命是一种特殊商品。不发军饷,就等于买东西不给钱;而发给不断贬值的纸币,就等于贱卖战士们的生命。而从中渔利的,正是唐生智、何键、朱培德等新军阀。因此,革新军阀的命,不仅合理而且合情:

痛苦都是谁给我们的呢?第一就是唐生智、何键。因为他们背叛了革命,背叛了党,抢劫中央银行现金,使中央纸币一落千丈。第二就是朱培德。他把江西银行现金二百万强行提出,饱其私囊,致江西纸币价格陡跌,民间至拒绝使用。我们第二方面军得不着现金,所领饷银全系纸币,不能采办粮秣,致使我百战之武装同志,当疲惫之余,无以疗饥过活。

东征如果能够解决大家的痛苦,或者也值得去拼命。但东征结果,二方面军必走到一个极危险地位,势孤力尽,生无容身之地,死无葬身之所,恐怕现在六七折的纸票也无法领到,所以欲维持生存以为革命奋斗,也必找着个内不受军阀所包围、外不受帝国主义所封锁的地方。全国各省唯有广东适合这个条件。

广东为总理四十余年从事革命的根据地,它的地理及社会均较适合于革命的生存。蒋逆若无广东五六百万元的接济,亦不能支持。本方面军如果有决心到广东去,扫除障碍的杂色军队,实在可以毫不费力地安全达到。

叶挺虽然不是经济学家,但这篇文告却真实道出了南昌暴动背后的经济动因。

·3·

叶挺说出了张发奎想说而不能说的话。东征讨蒋,打赢了功劳归唐生智,自己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打输了就只有死路一条。利害相权,乘机回广东不失为一条上策。

尽管张发奎被列为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尽管叶挺、贺龙乃至南昌民众团体都“恳请”他来南昌参加革命,但自从在德安附近遭受周士第和聂荣臻的排子枪之后,张发奎认为共产党对自己的热情态度,感觉有点像“叶公好龙”的样子。

然而,既然都要回广东,日后难免也有相见的机会,事情不可做得太绝。

张发奎决定送一个人情给共产党,礼送在九江的郭沫若、李一氓、梅龚彬、阳翰笙等人回南昌。

南昌暴动之后,张发奎把郭沫若叫了去,征求他的意见:“南昌那边已经动手了,郭先生何去何从?如果要到南昌去,请便,我还可以派船相送,从湖口到鄱阳湖进赣江。先生还可以把全队都带走(指政治部的人)。”

郭沫若明确表示要去南昌,但张发奎并没有完全履行诺言。送人的船没有派,只派了铁路上的手摇车。手摇车是铁路工人检修铁轨所用,比较狭小,坐不了几个人,也带不走多少东西。当时郭沫若和李一氓手中还有些武器,仅没有开箱的崭新驳壳枪就有五十多支,子弹也有好几箱。带不走的武器,都秘密交给了九江做地方工作的陈奇涵。

九江其他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就地解散,有的回老家,有的带上介绍信去了上海。政治部内非共产党的政工人员,郭沫若将其全部送给了张发奎,从此两不相欠,重新来过。

从九江坐手摇车到南昌,自然要费些时间,而且少不了多受些风霜之苦;但总算是脱离虎口,值得欣慰。听说郭沫若等人平安归来,在南昌的周恩来、张国焘总算松了一口气,悬着的心也放回肚子里。

此时,南昌城

同类推荐
  • 帝子杀

    帝子杀

    同一天空怎会容下两颗至亮的巨星。同一帝国岂能并存两位绝世的皇子。他和他,一时瑜亮,为夺储位展开生死博弈。尔虞我诈,明争暗斗。重重陷阱,步步杀机。两位帝子注定是命中的死敌,一旦相逢,山虎云龙!本文为架空历史+玄幻
  • 谋兵之士

    谋兵之士

    鹤翼阵,鱼鳞阵,锋矢阵,一字长蛇阵。围魏救赵,借刀杀人,声东击西,借尸还魂,特洛伊木马计。这里,有谋士的抗衡;这里,有策士的较量。这里——是军师的天下。注意:重生文,无修炼,没有以一抗千。节选————“天下无人治理民生凋零,都城群雄争锋暗流涌动,诸地盗匪四起烧杀劫掠,叛军流寇祸乱八方。”抬起头来,王青盯着父亲的眼睛:“这样的天下,还称不上乱吗?”选段一“祖训如此。”松开右拳,露出手中那未脱离掌握,沾染着茶水与鲜血的茶杯碎片:“哪怕国内民心如这茶杯般破碎,内部的舆论足以令我片体鳞伤。”“我也会谨遵祖训,握紧拳头,守护住我们的国家,绝不放弃。”讲到这里,王霖坚定的眼中,出现了一抹温柔。“不过我可以保证,无论天下局势如何,我都将守护你们母子,不让你们受到半点委屈,誓与你们共存亡。”他看着王青,面露慈爱:“因为你们是专属于我,仅被我守护的小国。”选段二他们清楚,唯美的黄昏之后,深邃的黑夜就会降临。黑夜之中,多得是人深埋其中,挺不过黎明,撑不到白天。选段三盛世不与官连,乱世不与贼染。人间潇洒朝夕,林间自由夙夜。梅妻鹤子,与影垂帘。安然一世,乐醉人间。选段四
  • 北宋说书匠

    北宋说书匠

    赵天奇是一个扑街的网络写手,因为第十三本书再次扑街,与朋友喝了一点闷酒,竟然穿越到了北宋!在这个同品级武官见到文官要行礼,并且各地钱粮都由文官掌握并且直接监督武将的重文轻武的时代,赵天奇无奈的操起了老本行:说书。本来他只是想好好说个书,在这个大时代里娶个媳妇生个娃,喝喝小酒种种菜,可是一说书就引起了各行各业人的关注。李清照:“赵哥哥,那猴子好生奇怪,竟然还能背着棒子打妖怪呢!”高太尉:“咳咳,老夫听闻这里讲着一些《水浒传》的玩意儿,特来听一下,在书中我与宋江的友谊。”宋徽宗:“昨日朕仔细研究了刘备和诸葛亮,觉得三顾茅庐还是有所虚假,与朕同是龙体,怎么可屈身前往?”
  • 纪连海点评《后汉书》(全2册)

    纪连海点评《后汉书》(全2册)

    《后汉书》由南朝刘宋时著名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其所记史事,起于刘秀起兵,终于汉献帝禅位,囊括了东汉一朝195年的兴亡历史。《纪连海点评<后汉书>(套装上下册)》收入本纪10卷,点评光武帝、孝明帝、孝章帝、窦皇后、阴皇后、梁皇后等20多位人物。列传53卷,评说刘玄、卢芳、隗器、公孙述、窦融、马援、班超、班固、张衡、董卓、华佗等90多位人物。《纪连海点评<后汉书>(套装上下册)》体例分为原文、译文、点评三部分,记历史,写人物,以史为鉴知得失,以人为鉴知进退,是为本书的主旨。央视百家讲坛著名主讲纪连海的点评,诙谐幽默、设问解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 最三国第1卷

    最三国第1卷

    《最三国》是对《三国演义》阅读经验和文化记忆的一种颠覆和瓦解,是对三国英雄人物性格与内在精神的现代解读,是动荡不安的时代下英雄人物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心路历程,是打破局限追求理想的挣扎,是对人性的弱点和优点的拷问。没有宏大的叙事,有的只是没有硝烟的心理较量,有的只是一个乱世的死别、生离、聚散、权谋、暴力、宿命。
热门推荐
  • 系统重生之国民男神很强势

    系统重生之国民男神很强势

    一句话简介:重生后,江黎携手系统,灭渣男,除贱女,登上娱乐界巅峰,拯救世界,最后携手系统,共享盛世繁华。***在绑定这个倒霉的系统之前,江黎的梦想是把一切渣渣踩在脚下,登上人生巅峰,在绑定系统之后....江黎只想弄死这个倒霉的系统!!!场景一:“大大,那个老女人好像看上你惹~”“...好好说话。”“艹,别拦着老子!!看老子弄死那个觊觎我媳妇的东西!!!”“......”场景二:“黎黎,嫁给我吧。”“不要。”“!!!”“乖~是我娶你。”“……”【男主双性格,大湛小湛是一个人,最后还是会合体啦,男强女强,保证不虐,欢迎入坑】
  • 我的世界没有色彩

    我的世界没有色彩

    连续五年,把真正的爱藏在心里。只因怕被人说成渣男!五年后重新有了联系,却只能深藏心底!
  • 姐姐我们为你报仇了

    姐姐我们为你报仇了

    双胞胎妹妹和姐姐的故事。姐姐被白莲花给欺负了,妹妹为姐姐报仇。让绿茶无路可走。没有人知道这双胞胎妹妹从小就考得了高考状元。
  • 我的心魔有点懒

    我的心魔有点懒

    别人打架握着剑,王诤打架握着草;别人泡妞靠颜值,王诤泡妞靠下毒;别人装逼要炫富,王诤装逼遭雷劈。王诤哭着说到:“心魔这个剧本不对啊?”心魔嘿嘿一笑:“傻子大爷要不是懒,哪里还有你蹦哒的机会,还不能让大爷乐呵乐呵!”
  • 穿越时空小妾不好做

    穿越时空小妾不好做

    “刚考上大学,吃错了东西而已,就一命呜呼了,这也太倒霉了吧!还穿越了,还变成了武云国宁王的小妾,哎,这古代要啥没啥,WiFi再见,美食再见”某女的哭嚎,引来某王的不满“怎么不满意嗯~”“没……没有!挺好的”
  • 府泽山

    府泽山

    为了父母的遗愿,为了全家上百口的性命,为了复仇,活下去。
  • 大周

    大周

    少年轻锐喜谈兵,父学虽传术未精。一败谁能逃母料,可怜四十万苍生。我是赵括,我不再是曾经的我。战国的战火,因我而平息。灾难的子民,我将带领你们走向和平。(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绝对是本人查了资料,恶哈哈,装逼开始了。)
  • 从斗罗开始穿越之我为素云涛

    从斗罗开始穿越之我为素云涛

    重生成为工具人素云涛怎么办?废话,当然是收主角为徒……
  • 盛世良缘:高冷王爷不得近身

    盛世良缘:高冷王爷不得近身

    已有完结文《独宠娇妃:王爷翻墙窥香》;连载中新文《异眼灵妃:世子爷休得无礼》一朝成郡主,本应是天大殊荣,接着却被许配给呆王爷,众人皆知,当今圣上最为宠爱的第九子曾经英姿飒爽,所向披靡,却被一次意外折磨成呆子,这天大的“喜事”该如何应对?却不想成为九王爷的妻子兼保姆,从此身边多了小跟班。只是这夜夜笙箫是怎么回事?呆子王爷难道不呆?而自己的身边也出现可疑的人物,原来自己并非商户之女,而是别国的公主,一国颇受宠爱的公主和一国高冷王爷之间的温情小故事。
  • 玉家嫡女

    玉家嫡女

    玉逍逍,京城第一嫡女,风华绝代,倾国倾城,最爱就是与夫子和书院里的同学一起吟诗学习当全城人都在嘲笑第一嫡女要嫁给一个家里是卖猪肉的书生时玉逍逍巧笑嫣然,让丫鬟帮她盖上红盖头,轻轻松松的嫁给自己心爱之人。玉丞相也希望女儿嫁给自己心爱之人,并未多加阻拦,可当女儿回门之时,身边牵的人竟是第一富商的儿子,令玉丞相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