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54500000014

第14章 哲学·思想(4)

庄子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在魏晋时期,《庄子》和《周易》、《老子》一起并称“三玄”;唐玄宗天宝元年,庄子被封为“南华真人”,《庄子》被尊为《南华真经》,正式成为道家经典之一。宋徽宗时,庄子被封为“微妙元通真君”。随着老庄学说成为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庄子日益被神化。

006墨子如何建立自己的学说

墨子(约公元前168年~约公元前376年),墨家学派创始人,名翟,今山东省滕州市人。

墨子出身低贱,是小工业者。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和“贱人”。

墨子曾经学习儒术,因不满“礼”之烦琐,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

在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对立的最大一个学派,并列“显学”。

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长期奔走于各国之间,他的足迹东到齐,西到郑、卫,南到楚、越。墨子还曾和鲁班论战,成功制止了楚国对宋国的侵略战争。

此外,墨子还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有数百人之多。他把墨家打造成了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旗帜鲜明的组织,这在当时是唯一的。

墨子的政治主张,都是以解救时弊为目的,倡导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宣传天志、明鬼,针对当时流行的命定论,墨家又主张“非命”。在真理的原则上,主张经验论。伦理思想上,墨家的根本观念是“义”,“义”的观念来源于“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义利统一的道德观。

墨子提出了“实”是第一性,“名”是第二性的哲学观点,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这是人类认识发展史上一个很大的进步。

墨子不仅博学多才,还擅长工巧和制作,他曾制成“木鸢”,据说三天三夜飞在天空没有掉下来。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其弟子将他的经验总结成《城守》21篇。

墨子还在名辩说方面有所成就,成为战国时期名辩思潮的渊源之一。墨子的事迹,在《荀子》、《韩非子》、《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中有所体现,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墨家弟子所编写的《墨子》一书中。

007荀子是怎样维护儒家传统的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史记·荀卿列传》记载,荀子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到齐国游学,在稷下(今山东临淄北)学宫与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交流和讨论。由于学问渊博,其地位一度十分尊贵,曾在稷下三次担任主讲人。

后因有人进谗言,荀子离齐到了楚国,楚国的丞相春申君,正在招贤纳士,就派他做兰陵令。时隔不久,又有人认为荀子会给楚国带来危险,荀子只好再次离开转而奔赴赵国。在赵国,荀子被拜为上卿。后来,春申君又派人接荀子回楚国。荀子回楚后,再任兰陵令。

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杀,荀子被罢官。住在兰陵期间,他曾先后去过秦国、赵国,最后著书教学以终。韩非、李斯,均为其学生。针对“独世之政”以及“鄙儒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家之行事兴坏,序列数万言”,著成《荀子》。其学说总结先秦诸子学术思想,强调人定胜天,“行贵于知”,由于提倡性恶论,常被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进行比较。

荀子一直以孔子、仲弓的继承者自居,维护儒家传统,痛斥子夏氏、子游氏、子张氏为“贱儒”。对子思、孟子一派的批评尤甚。

008李悝,法家的创始人

李悝,战国初期魏国政治家,生卒年不详,法家创始人,又称“李克”,有时也写作“里克”。

李悝约生活在魏文侯至魏武侯时,曾受业于子夏弟子曾申的门下。做过中山相和上地守,又曾任魏文侯国相。李悝的贡献,一是辅佐魏文侯使魏国走上国富兵强之路;一是编订了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法经》。

李悝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的有《李子》32篇,还有列在儒家的《李克》篇、兵家的《李子》10篇。皆已不存,零简残篇见于《水经注》和《文选》等书。

李悝认为,“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还要“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他提倡“尽地力之教”,主张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调整租谷,创“平粜法”,兼顾农人和市民的利益。由于李悝和子夏学派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他的有些作品不免带有几分儒家色彩,并曾被列入儒家。

009韩非,法家集大成者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晚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人,出身贵族世家。

相传韩非说话口吃,“喜刑名法术之学”,很有才能。曾与秦国大臣李斯同学于荀况门下。当时韩国弱小,常受邻国欺侮。为了富国强兵,他多次向韩王上疏变法,但都未被采纳。之后,韩非写下《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文章,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仍然没能引起重视。

后来,其著作传到秦国,得到秦王嬴政(后来的秦始皇)的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出使秦国,他上书秦王先伐赵而缓征韩。秦王留下韩非,准备重用。但却被李斯及姚贾陷害下狱,被迫服毒自杀。传世著作为《韩非子》。

韩非是秦晋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不善言辞却善著书。在思想上,他总结商鞅、申不害和慎到三家的理念,提出了一套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认为君主应凭借权力、威势及一整套驾驭臣下的权术,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其地位,为封建中央集权奠定理论基础。

韩非还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说,主张治国以刑、赏为本,对法律的起源、作用及社会经济、国家政权、伦理道德、自然环境等基本问题都有探讨,为法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010邹衍怎样发展了阴阳家的思想

邹衍(约公元前305年~公元前240年),战国时期齐国人,是阴阳家的主要代表。

相传邹衍曾到稷下学宫讲学,号“谈天衍”。他“深观阴阳消息”,喜谈宇宙变化。他的“大九州”说和“五德终始”说,适应当时大一统趋势,诸侯对其“尊礼”甚隆,甚至做过燕昭王的老师,死于长平之战以后。

邹衍的著作有《邹子》49篇、《邹子始终》56篇,可惜都已亡失;其学说只能从清代人的辑佚书中看到。

邹衍在总结早期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五行生胜”的观点。他认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五行相生”的转化形式。这一形式说明事物之间有着统一的关系;同时,又存在着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的“五行相胜”的对立关系。

这种五行相生、相胜的特点,不仅表现在自然界的四时变化和万物生息之中,而且体现在人类社会之中。由此,他提出了“五德终始”循环相生的观点。他认为,“天地剖判以来”的历史,按照“五德转移”的顺序,经过了黄帝(土德)、夏(木德)、商(金德)、周(火德)的更替过程,并预见以后的发展是“代火者必将水”。

邹衍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大九州”说:邹衍以前的学者想象全世界是一块大陆,四围是海,海尽处与天相接;当时的中国(包括七雄和若干小国)几乎就是这大陆的全部;相传这大陆曾经被夏禹划分为九州。邹衍却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所序九州是也。”这便是“大九州之说”。

邹衍是用“先验后推”的方法提出这一学说的。据司马迁所述,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即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由近及远,由已知推及未知,以至于闻见之所不能及的无限广阔世界。

011邓析为什么被视为“名家之祖”

邓析(公元前545年~公元前501年)。先秦名家的开创者。春秋末年郑国人,做过郑国的大夫。他反对不许民知争端以及禁止民有争心的礼治,主张刑名之治。

子产治政时,邓析屡屡与之作对,以致郑国大乱,遂被子产杀害。《汉书·艺文志》把邓析列为名家第一,并著录其《邓析子》2篇,但其书已失传,今本《邓析子》为隋唐时抄缀的伪作。

现在所知邓析的生平和言论,见于《吕氏春秋·离谓》。邓析善于利用“刑名之辩”开展诉讼活动,并教人辩讼的技巧和议政的方法。比如,子产禁止议论时政,他就教人们张贴“县(悬)书(张贴公开信)”批评朝政,禁止“县书”时则写信“致书(送意见书)”,禁止“致书”则“传书”(把信夹在包裹里送出),因为新的方法有批评朝政之实却并不违犯已有的禁令(名)。这反映了邓析关于名必须具有确定性和名实必须一致的逻辑思想。

012惠施,名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惠施,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思想家,名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宋国人。

惠施主要活动于魏国,曾任魏相15年,并促成魏、齐二王会于徐州,互尊为王,开六国称王局面。魏惠王尊宠惠施,比之于管仲,且欲传以国位。后张仪来魏国游说连横,惠施主张合纵,而群臣及魏王皆听信张仪,惠施被逐赴楚。

后到宋国,得以与庄子交游,并在濠上作鱼乐之辩。惠施博学善辩,他死后,庄子认为再无可言之人。著有《惠子》一篇,已不传;学说散见于《庄子》、《荀子》等书。

惠施的主要思想体现在他有关名辩的言论中。他注重对客观世界的研究,“弱于德,强于物”,而且能“遍为万物说”。他的“十事”,注意到了万物的差异,强调这种差异的相对性,虽有辩证因素,但陷入了相对主义。他还提出“善譬”的推类方法,揭示了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过程。

013王充为什么被称为“无神论斗士”

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东汉思想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

王充出身“细族孤门”。当时正值东汉初年,社会动荡,而王家祖上和父辈都好勇任气,曾多次与当地富豪结仇,不得不举家从会稽郡(今苏州)迁到钱塘(今杭州),再从钱塘迁到上虞,到王充时,其家已“贫无一亩庇身”,“贱无斗石之秩”。

王充自小聪慧好学,又非常孝顺,甚得家人和邻里的喜爱。6岁时,开始在父亲的教导下认字。8岁进书馆学习。几年后,15岁的王充被送到洛阳太学读书。18岁时,王充曾师事班彪。由于家贫无书,常游洛阳书肆读书,过目辄能诵忆,遂通众流百家之言,时人谓“虽前世孟轲、孙卿,近汉扬雄、刘向、司马迁,不能过也”。

最初,王充很关心一些自然科学,如云、雨、雷、电的形成,以及琴弦张力与空气湿度的关系,月亮运行与潮汐的关系等。洛阳又是全国的政治中心,王充在那里游学十几年之久,所见所闻的各派思想互相辩论争斗,这一切使得王充逐渐冲破了官方儒学的束缚,并开始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自然现象以及社会问题。

永平元年(公元69年)十月,汉明帝亲临太学,举行敬老尊儒大典,并鼓励学者各抒己见,进行辩论,围观者数万人,盛况空前。此时的王充游学已经十余年,也前往观战,兴奋之余,作《大儒论》赞颂其事。

随着游学生涯的结束,王充回到家乡,在县、郡、州里做过一些闲散小官。因性情秉直,不肯向权贵低头,很受排挤,经常主动辞职。元和三年,花甲之年的王充举家迁往扬州(今安徽和县),先后在丹阳、九江、庐江等地任职。两年后,王充再次辞官返乡,尽心著述。

晚年时的王充,生活非常凄苦,但仍专意著述,六十几岁时,还完成了《养性》,倡导节欲。约在汉和帝永元九年,王充病逝。著有《论衡》、《政务》、《养性》、《讥俗》、《节义》等,可惜多已失传。所幸的是,其扛鼎之作《论衡》被学者蔡邕从江浙带到了中原,王充的思想终得以流传。

《论衡》历时30年成书,今存84篇。主要针对当时的儒术和神秘主义的谶纬说进行批判。《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因此,它是我国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014董仲舒促成了“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政治格局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广川(今山东德州)人,汉代思想家、政治家。

董仲舒出生在一个十分富足的地主家庭,自小学习就十分专心刻苦。由于学识广博,董仲舒在不到40岁的时候,就被时人誉为“汉代孔子”。

在做学问的同时,董仲舒也广招门徒。董仲舒在讲学时,总是在课堂上挂一幅帷幔,他在帷幔里面讲,学生则在外面听。如此一来,有的学生在听了几年课后,仍然不知道尊师长啥模样。

由于广招门生,宣扬儒家经典,董仲舒的声誉也日益扩大。汉景帝时,董仲舒当上了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在《举贤良对策》中进“天人三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形成“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政治格局,为此后两千余年间封建统治者所沿袭。

之后,董仲舒被派到江都王刘非(汉武帝的哥哥)那里当国相。刘非一直想要称霸,希望得到董仲舒的辅佐。但是董仲舒借古喻今地对他进行了规劝,指出“仁人者,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霸)”,暗示其不要称霸。

在江都期间,董仲舒还遭遇了一生最大的变故。有一次,皇家宫殿发生了火灾,董仲舒认为是宣扬天人感应的好机会,于是带病写就了一份奏章,想以火灾警示汉武帝上天已发怒。结果奏章还没呈上,主父偃到了董家做客,看见奏章,因妒董仲舒之才,就把奏章草稿偷走,交给了汉武帝。武帝看后大怒,决定处死董仲舒。后怜其才,赦免了死罪,罢其国相之职。从此,董仲舒不敢再说灾异之事,又开始讲学授徒。

公元前125年,公孙弘推荐董仲舒到胶西王刘瑞处担任国相,在胶西,董仲舒待了14年。后辞职回家,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事,便派使者及廷尉到其家请教,仍受武帝尊重。

董仲舒的特点是将儒学神学化,这也成为儒家思想发展的一个关节点。董仲舒著作很多,但大部分已经失传,只有《春秋繁露》一书流传了下来。而根据考证,《春秋繁露》也是后人辑录董仲舒的遗作而成,大概成于隋唐时期。

015王弼,“贵无论”的创始人

王弼(公元226年~公元249年),字辅嗣,山阳郡高平人(今山东省金乡一带)。三国魏思想家,魏晋玄学的早期代表人物,玄学“贵无论”的创始人之一。

王弼出生在世代书香之家,其曾外祖父是东汉末号称“八俊”之一、身为荆州牧的刘表。由于家世渊源,王弼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少年即有才名。据何劭《王弼传》载,王弼十多岁时,即“好老氏,通辩能言”。他曾与当时许多清谈名士辩论各种问题,以“当其所得,莫能夺也”,由此深得当时名士的赏识。

有一天,王弼去拜访他的父辈裴徽。裴徽当时虽然只是个吏部侍郎,但在思想界却享有盛名。裴徽一见王弼,就觉得他很与众不同,于是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哲学问题:“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一个关于“有”与“无”、“儒”与“道”、“名教”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命题。

用学术界尚未解决的问题去问年轻的王弼,足见裴徽对王弼的看重了。

同类推荐
  • 神话传说(下)

    神话传说(下)

    文学艺术卷:分为神话传说、历代诗歌、历代词赋、历代小说、历代散文、文学名著、文学名家、民间文学、书法与篆刻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曲艺术、民间艺术、工艺美术、艺坛典故等36分册来展现中国文学形式的丰富多彩与辉煌成就,描绘古代绚烂多彩的艺术殿堂。
  • 山西民间小戏

    山西民间小戏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本书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书中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
  • 大盆地生命的记忆:巴蜀文化与文学

    大盆地生命的记忆:巴蜀文化与文学

    本书立足于全球化浪潮荡激下中国文化的坚守和再造,主要以人类文化学、地域文化学的视角。梳理巴蜀大盆地生命产生以来,在物质、精神创造上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征,并于中揭示大盆地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生命记忆。同时把巴蜀文化文学历程中一些重要时段和重大现象置于当时全国乃至于世界格局中去透视,从考古、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揭示文学的发生发展诸多动态原因,透视人类精神活动及其外化表现的一些规律,以此思考中国文化与文学盼重构和未来发展的问题。
  •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从修身之道、用人智慧、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有效激励、创新思维、制度管理、团队建设、竞争策略等方面阐述了经商谋业的经验技巧、策略及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商人的综合能力。相信您读完这本《商人也要学点国学》后,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经营管理智慧,还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受益终生。
热门推荐
  • 诡秘之末日降临

    诡秘之末日降临

    王景从一次死亡中苏醒过来,却发现世界已然剧变他一边探索世界一边竭力求生 在一次战斗中,他突然发现自己能够吸收变异生物进化 从被迫应对到满怀希望出击,从凡人之身到无上之躯他想要的一点都不多,和重要的人一起活下就远远足够了
  • 你是我难以忘记的风景

    你是我难以忘记的风景

    青春的路上,我们爱过也错过,哭过并且笑过。有些回忆,只能留在最美的时刻。然后用一辈子去守候。爱情,亲情,友情。多种元素。新人作者与你一起虐爱校园!
  • 九天战戈

    九天战戈

    天地初生,天地迎来一场巨大浩劫,不得已将自身分为九块!但希望有一天可以变回一块完整大陆,一切的一切将从昊天开始。
  • 乱清朝

    乱清朝

    女主因一件古玩穿越到清朝,竟想在清朝当红颜祸水霍乱朝纲!扰乱了皇帝的后宫也赔了自己的心。
  • 遇见极光爱上你

    遇见极光爱上你

    希:“林铭宇,你喜欢什么?”宇:“小傻瓜,我喜欢你啊”希:“你不是喜欢格陵兰岛的极光么?”宇:“对啊,张意希,你是我一生中最美的极光。”
  • 凉凉覃笙

    凉凉覃笙

    斐凉不信也不期待,每个救赎对与斐凉来说都可能是下一个深渊,上一世蝼蚁般苟活在暗处,斐凉决定死在了光亮里.重回16岁,斐凉从来不后悔在那个磅礴雨夜回头给倒在血泊中的男孩撑伞...斐凉:喜欢温柔的人覃笙:凉我有锋芒自露自卑自负戾气重也温柔
  • 这个主播有点莽

    这个主播有点莽

    “不要和我讲什么意识操作,老夫打游戏就一个字。”“莽!”……小姐姐:“小哥哥前面是个满编!我们猥琐不要动。“林生闻言,一股脑冲上去。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小姐姐:“卧槽?这么莽?”林生表示,自己也不想。可是,系统奖励,真的很诱人啊!……【简介无力,正文不精彩你打我!】书友群:383708980
  • 寻找梦的蝶灵

    寻找梦的蝶灵

    “嗯哼!你胆子很大啊!”“呵!和你有关系!”哼哼这是一场关于友情和爱的蜕变,那个干净的女孩啊,你何时才能长大………………………“什么?_?不完成就不能回去!为什么啊!”…………“执行命令吧,你还剩二十年时间,如果二十年后你未完成任务,那么请你在空间乱流里待一辈子吧!”…………“不!我恨你啊!!!”
  • 锁宫墙之如妃当道

    锁宫墙之如妃当道

    钮钴禄氏的女儿,总逃不开那四面红墙,一方蓝天的命运。她,钮钴禄如玥,初遇爱新觉罗永琰,便对他一见倾心,芳心明许,生出与他执手,偕老此生的念头。她鼓足了勇气迈进紫禁皇城,势要成为他身边最得宠的妃子。然而豆蔻年华,至真至纯,终究敌不过瞬息万变的后宫纷争。皇后精心的布局,华妃狠辣的手段,淳嫔昭然若揭的野心……哪一样不冲着她来?三年一次的选秀,尔虞我诈的争斗,她又避得开几回?若非心中有爱,何必苦苦沦陷?紫禁城那嫣红的宫墙,锁住了谁的魂?染红了谁的双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萌妻不服叔

    萌妻不服叔

    初始时,她12岁,他24岁,中间相差了12年。她第一次觉得世界上竟有如此好看的男人,他就像一抹暖阳闯进她小小的心脏里多年后,当她偷偷亲吻他的嘴角,告诉他,我就要缠着你,缠着你一辈子,死都不放手。他愤怒过,逃避过,可一夜纠缠,让他下定决心与她在一起。但她却自杀了,他想不明白,她曾那么努力的纠缠他,引他入地狱,结果他沉沦了,却换来了她死都不想和他在一起。四年后,他要结婚了,而她成了未婚妈妈。再相遇他并未刻意与她纠缠,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曾经犯下的错总会有人要买单。他们之间从一开始就不是纯粹的,掺杂的东西太多了,要如何,才可以有被珍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