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50500000013

第13章 布依族的物质文化(5)

十、都匀毛尖茶

产于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为宋、明、清三代贡品,明崇祯皇帝曾赐名“鱼钩茶”。该茶色泽鲜绿,外形似雀舌,如鱼钩,遍体白色茸毛显露,条索纤细卷曲,幼嫩而匀齐,有三绿、三黄的品性风格,又有精细炒制的一整套方法。该茶冲泡在水中,好似白云翻滚、雪花飞舞,水的颜色清明净亮,味道清柔浓郁,香气持久。都匀毛尖茶在色、香、味各方面均可与杭州龙井茶、黄山毛峰茶等全国名茶媲美。

第七节人文景观

布依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花溪公园、黄果树瀑布、安顺龙宫、马岭河大峡谷等享誉四海的风景名胜,而且还有关岭红岩碑、都匀文峰塔、安龙招堤等不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

一、关岭红岩碑

位于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断桥乡龙枣树村晒甲山西侧。是一赭红色巉岩,岩面西向,长100米、高30余米,偏北处有一片铁红色“古文字”,非镌非刻,非阴非阳,若篆若隶,大者齐人,小者如斗,参差不齐,共20余字,人们称之“红岩天书”,誉为“南中第一奇迹”,与黄果树瀑布并称黔中两大名胜。壁上玄奥莫辨的“文字”,吸引了不少古今中外游客和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考察,均感神奇莫测,未获结论。综合古今中外人士观点,大致有“三危禹碑”“殷高宗伐鬼方纪功碑”“诸葛碑”“古越文”“古彝文”“与古夜郎文化有关”等不同看法,也有人认为并非人工所为而是自然生成的石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红岩碑虽属神秘,真相未揭,但历史悠久,无疑属一文物古迹,因考虑到非斧凿镌刻,称“碑”欠妥,1982年改称“红岩古迹”,现已列为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都匀文峰塔

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都匀市内剑江西岸。原称“文笔塔”,明万历年间修建,原为五层木塔,后因年久失修而倾塌;清嘉庆五年(1800年),都匀吏绅欲复旧貌,但因财力不足,只修塔基即中止。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都匀人士甘肃按察使陶廷杰及乡里士绅又集资在原石基上重建石塔,更名为“文峰塔”。塔为七层檐式石塔,呈六角形,高32米,径心9.5米,塔顶铸有铁塔刹,并系铁铃五枚。全塔造型古朴优雅,东面并立石碑三块,为陶廷杰手书《重修文峰塔记》及孙嗣奎《补修文峰塔记》,以志塔之重修始末,陶廷杰尚题有《匀城诗话》七律一首,描绘塔之景观。文峰塔东临剑江龙潭,春夏之交,龙潭水涨,浩浩荡荡,人们称之为“龙潭春涨”或“雁塔涵潭”,是都匀着名风景之一。现在都匀地方产品,多以“文峰塔”为商标或图案,畅销国内市场,有的名优产品还远销国外,文峰塔因此闻名遐迩,已成为都匀市的象征。近年来,政府拨款维修,加固塔身,开辟为旅游点,文峰塔以其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为弘扬祖国旅游文化作出贡献。

三、竹王城遗址

竹王城遗址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县城东23千米的杨老(又名双桥)以东约500米的一座小山上。相传为古代夜郎侯竹王所建。清康熙年间,在杨老设驿站,修新城,并设有兵营。清咸丰八年(1858年)至同治七年(1868年)相继毁于兵燹。民国17年(1928年)修湘黔公路,民国20年(1931年)修杨老新桥,古城墙西北段被拆毁。据实地调查,城墙系青石垒砌而成。全长4500多米,宽4米,高约4.5米,城内大道用一尺见方青石铺成,伸至东南西北四门。今东门尚存,城门洞高4.5米,宽3米,长6米。其余三门均毁。从西门至杨老河筑有一条宽1.5米、高2米、长150米的暗道,如城被围而不致断水。竹王城遗址1982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兴义南龙古寨

南龙布依古寨位于兴义市巴结镇烟波浩渺的万峰湖畔,是一个典型的布依族村寨。据传,明洪武年间,改土归流,朝廷实行调北征南政策,从湖北、江西大批移民至贵州,并在贵州设立上五府、下八府,其中南龙府即建在今天的南龙古寨,后来由于南龙缺水,建府不久即迁今安龙(当时名安隆)。这里的八卦寨、点将台、演兵场,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历史之谜。村寨按照道家“八卦”图样分布,房屋巷道环环相扣,160多栋民居均为“干栏”式吊脚楼,寨中360多棵榕树保护完好,其中500年以上树龄的有108棵,有独树成林、树搭桥、树根井等,形成一幅典型的布依民居村寨。这里村民能歌善舞,至今还保留着完整的八音坐唱、布依戏等独特的民间艺术,布依族妇女还在使用传统的织布机织布。走进南龙古寨,可以领略到织布声、鸟语声、鸡犬声相融的和谐、古朴的民风画卷,是探幽访古、研究民风民俗的理想去处。

五、贵定罗发先墓

罗发先墓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城南60千米的摆龙寨,坐东向西,地势高旷。墓为土坟,高2米,直径3米,碑高1.5米,宽0.8米,有盖和座,碑文阴刻。另碑上有序。葬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1982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罗发先,布依族,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出生。自小目睹法国天主教徒及传教士在当地欺压百姓,侮辱妇女,愤愤不平。加上咸丰、同治时期,清王朝又在各集镇广设厘金卡,搜刮民脂民膏,民不聊生。罗发先长大后,秘密联络罗光远等乡亲,谋划举事。经数月秘密串联,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发动起义,即贵定有名的教案事件。罗发先以“覆清灭洋”为口号,率众先后捣毁了江北犀头岩圣母教堂,抄了洋教士的家,又进而围攻平伐(今云雾)天主堂,攻打都六的地主武装。9月18日,清军在洋军的配合下连夜攻打义军,在翁树河罗发先率众顽强抵抗,中弹身亡,起义失败。

六、明“十八先生墓”

“十八先生墓”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城西北天榜山下马场坝旁,是明万历朝廷廷臣大学士吴贞毓等十八人殉难后的合葬墓。该墓建于南明永历十二年(1658年),原系土垒,高2.5米,直径5.5米,墓碑厚12厘米,高80厘米,宽45厘米,上刻“明十八先生墓”。两年后永历帝为死难者昭雪,勒碑表曰“明十八先生成仁处”。“十八先生墓”自清末以来多经官宦建造增修,建有四合大院祠,前殿为议事厅,正殿为十八先生祠,两厢配殿。墓前立有牌坊,墓后有崖壁,上写有“岿然千古”“重如泰山”“天地正气”“浩气长存”等书体各异的题词。祠侧还建有“忠泉”等建筑物,墓地环境肃穆、庄重、典雅。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七、安龙招堤

安龙招堤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城北隅,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着名游览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游击招国遴捐资倡建,故称“招堤”。当时修建招堤的目的,除为减少水患以利农耕外,还兼有培植风景的作用。后人逐年在堤南金星山上补充修建了一些建筑群,有牌楼、小石坊、“一览亭”、环廊、石桥;堤附近有游泳池,如今又在池中建有曲桥、湖心亭和小石拱桥。入口处楹联为“忽惊华构依崖出;不断海风吹月来”。牌楼左侧小石坊横额镌刻隶书“尺幅千里”。石坊后的“一览亭”石柱上刻有楹联“把酒临风,千秋怀抱同抒写;凭栏纵目,四壁深山如画图”。亭后为“涵虚阁”,阁左有“半山亭”,是知府张瑛倡建,其子张子洞撰有《半山亭记》,刻亭内石壁上,对招堤四时风光描绘得惟妙惟肖,招堤的亭台楼阁,均按自然地形布置,高低适度,错落有致,灵活相宜,游人至此,可观赏到堤边的两行垂柳和百亩荷花十里波的景象,给人以清新静雅、舒适美妙的享受。

八、盘江铁索桥

盘江铁卓桥位于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西52千米的盘江河上。雄伟壮观,古称“铁桥跨汉”,属关岭古八景之一。建造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桥长42米,桥墩高30米左右,熔铁为扣,联扣为索,贯两岩石窟中。东西两岸有大石狮两座,数十条铁链从狮口吐出,两边有铁链拦索,桥上铺有27厘米厚的木板,能承车马。河宽不过50米,桥离水面高100余米。山势险峻,索桥凌空,系出黔入滇要道。西岸一石碑刻有“天堑惊虹”四个大字,旁刻对联:“峻岭不飞天外雁,惊虹常起地中雷。”此外尚有其他一些石刻,吸引游人常往观之。

九、影山草堂

影山草堂为晚清布依族着名学者莫友芝纪念馆馆名。莫友芝(1811~1871年),字子,号亭,晚号叟,今独山县人,是中国晚清着名学者、诗人、教育家、文字学家和书法家,享誉海内外,人称“西南巨儒”。莫友芝生于书香世家,其父莫与俦为清嘉庆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先后任四川茂州知州、盐源知县,后弃仕任遵义府学教授。莫友芝因受良好家风熏陶,自幼聪颖,三岁即能识字,七八岁即会写韵文,深得父爱。其住宅位于竹林中,左林右池,有田有圃,隔河对岸有山,每当微风吹拂,竹梢摇曳,山色隐约可见时,使他联想起晋代诗人谢玄晖“竹外山犹影”的诗句,因而触景生情,建议父亲将居室取名“影山草堂”,父欣然同意。后来17岁随父讲学寄寓遵义,亦以“影山草堂”命名,颇富诗意。为了更好地研究、继承和发扬其学术成就,1990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特成立“莫友芝研究会”,次年出版了《莫友芝研究文集》。此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有关部门及社会人士,拨款和捐资修建莫友芝纪念馆——影山草堂。馆址坐落于莫友芝故乡独山县城黄埔路旁,占地3335平方米。纪念馆包括“影山草堂”、陈列馆、馆藏室、接待室及文管所办公室等建筑,并种植松、柏、竹、柳和各种花草,按仿古建筑建造,雄伟、庄严、古朴、典雅,类似成都“杜甫草堂”。院内竖有纪念大碑5块,其中一块为副省长胡贤生题词:“黔疆开化功千古,影山文采放光芒”。一块为省政协副主席王思明题词:“西南大儒”。

十、王囊仙起义纪念碑

贵州省布依学会建立,碑刻坐落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洞洒村。为缅怀王囊仙领导农民起义的功绩,贵州省布依学会1991年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兴义举行了第一届第二次年会,特以“南笼起义”为专题,进行学术讨论,并决定在王囊仙家乡安龙县洞洒村建立“王囊仙起义纪念碑”;1991年8月2日,与会代表及州、县有关领导为纪念碑隆重举行揭幕仪式。碑高2.6米,用优质沙石制成,正面镌刻“王囊仙起义纪念碑”八个大字,由省政协副主席王思明题书,背面镌刻“南笼起义”纪略。贵州省布依学会又在着名风景区安龙招堤湖畔塑立“王囊仙铜像”,以资纪念。

同类推荐
  • 流云挽歌:帝王家事

    流云挽歌:帝王家事

    从古到今,帝王业,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围绕着他们争夺皇位的血腥斗争,在宫廷内外演绎了一个个惊心动魄、曲折离奇的故事,谱写了一件件扑朔迷离、真伪难辨的帝王家事。生在帝王家,不知是幸是悲。穿过与世隔绝的金顶红墙,徜徉太液池边,一步步穿越岁月的迷雾,走进最真实的帝王家庭,去寻觅那永远也道不尽的帝王家事。
  • 步步成王

    步步成王

    穿越了,来到东汉末年,不知不觉的,就与常山赵子龙义结金兰了。还有老爹是号称拥兵百万的黑山军张燕,可张方总觉得这黑山军咋就那么不靠谱呢?“哎呀,头疼!”
  • 刀锋上的帝国:宋辽夏金元乱史

    刀锋上的帝国:宋辽夏金元乱史

    本书是“华夏文明史话”丛书中的一本,用通俗的行文方式和独特的写作思路与选材视角,对宋辽夏金元历史做了全景勾勒,展示了这一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力求呈现给读者不一样的宋辽夏金元风貌,是读者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上佳读本。
  • 破阵子再定风波

    破阵子再定风波

    斧声烛影、迷雾重重,独家揭秘,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
  • 三国白衣

    三国白衣

    一身白衣,一段历程,从旁观看待三国,看三国的钩心斗角。(故事借鉴: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部分,完全虚构,请勿认真。)
热门推荐
  • 箫和楚歌

    箫和楚歌

    讲述了上海一个豪门两代人之间的恩怨,悲剧重演的故事。
  • 农女翻天记

    农女翻天记

    刚穿越就要死,还好老娘命硬。捡了个便宜的爹娘。不过爹总是打着我出嫁。这些从来都只会关心我以后出嫁的钱的人,以后就别怪我
  • 魂主

    魂主

    当一个农民工在他坎坷的人生路上,经历了两次婚姻的他在34岁时,也没有给他的爱人一个婚礼一个信物,所以在对这个老婆的的愧疚之心下,在一次网购的时候买了一对98块钱的戒指时,却无意间得到了世间仅有的灵魂圣液.从此他将一飞冲天,修炼神功,家庭事业军事国家修真界仙界神界鬼界,在一次又一次的奇遇中勇往直前披荆斩棘成就无上至尊的霸王征途.
  • 擒龙锁

    擒龙锁

    擒龙锁,一锁可擒龙。驰骋江湖四十余年,叱咤风云三十年而盛名不衰的“擒龙圣手”江天宇,自从黄山一役,力战“天山七魔”之后,便从江湖上消失。从此,整个武林都认为江天宇因年迈体衰重伤不治已经驾鹤西归,昔日被他的“擒龙锁”所伤的诸多武林高人,更是既悲且恨。恨只恨,“擒龙圣手”一死,他们的大仇不可报,耻辱莫能消;悲只悲,他们身上大关被“擒龙锁”而锁,江天宇一死,天下再也没有能解“擒龙锁”之人。然而,十年之后,竟有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独步江湖,自称是“擒龙”门下,要替昔年伤在“擒龙锁”下的诸位武林前辈开关解锁……
  • 七之桢心

    七之桢心

    扬州少女田初七,容貌娇美又可人。舒家三少爱功名,一纸和离毁人心。田家小女不甘心,一心只赴洛阳城。半途偶遇梦中人,含羞带切邀君同。华风书院田小琪,倒是翩翩少年郎。称兄道弟逛勾栏,雌雄莫辩饶眼晕。舒家小少妄回头,昔日娇妻已不复。顔家独子温如玉,美人满怀鸣不平。她嫁人了,嫁的莫名其妙,她被休了,休得比嫁的还要莫名其妙!她的夫君连面都不露,只是一张和离书呈在她的眼前,传话说:七姑娘是个好人,舒三自知高攀不上,还望姑娘日后能找个配得上姑娘的。舒三再此先祝姑娘日后幸福!
  • 今天又是欺负徒弟的一天

    今天又是欺负徒弟的一天

    身为十殿阎罗之一的平等王,专司阿鼻地狱。主管世人杀人放火、被死刑正法者。旧历四月初八诞生却有着个温柔的名字。云笙。还记得那人站在这地狱前,温柔的对自己说“以后你就叫云笙,主管这地狱。”云笙每天听来这地狱的人给她讲着他们身前的故事。日子也就这么平淡无奇的过着。有一天,来了个少年。17岁的小少年,听着他的故事。却不想自己与他余生紧紧纠缠在了一起…
  • 当年晋日

    当年晋日

    本书从司马懿的身世写起,用幽默的语言叙述了《晋书》中的内容,以纪传的方式叙述晋朝这个凄美的时代。喜欢历史的同学进群:374199060
  • 野鼠受难记

    野鼠受难记

    当代诗歌的进程中,70后诗人的出场,随之而来的迅猛崛起,确乎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不仅诗歌读者感到意外,而且诗歌界内部也感到意外。对有些诗人来讲,由于70后诗人的登台,原先似乎清晰可辨的当代诗歌发展的脉络变得模糊起来,甚至变得无从把握。原来设想的从始于1970年代的地下诗,延伸到朦胧诗,再转换到第三代诗歌,并进而扩展到后朦胧诗的这一当代诗歌的谱系,本来就在上世纪90年代的诗歌中遭遇了离析,但在诗歌史的评述上似乎还有折中的办法。而70后诗人的星火燎原,则彻底捻灭了人们对修复原先的当代诗歌谱系的动机和可能。
  • 查理九世之开心笑一笑

    查理九世之开心笑一笑

    (写于小升初)查理九世经典笑话大全,无番外,纯笑话。你开心就好。申明:很多不是原创的笑话。(已完结)
  • 再见时相遇

    再见时相遇

    “小弟弟,我把这个给你,别哭了。”这是他们的第一次相遇,他把她当做了男孩,给了她一颗奶糖。从此,他便成了她生命中那唯一的光!......“嗨,你好呀!同桌。”这是他们的第二次相遇,男孩女孩都变了。女孩成了男孩人间唯一的希望。而女孩也永远不会想到,男孩就是她寻找了多年的光!直到——男孩倒在了血泊之中;手里,拿着一颗奶糖,这是——他送给女孩的生日礼物....“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