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47300000006

第6章 信仰纲领(1)

伊斯兰(Islam),阿拉伯语的译音,原义是“和平”,也含有“顺从”之意。后来,“伊斯兰”一词演化为先知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的专用术语,在(古兰经》中正式命名:“他们以自己信奉伊斯兰,示惠于你。你说:‘你们不要以你们信奉伊斯兰示惠于我;不然,真主以引导你们于正信示惠于你们,如果你们是说实话的。’”(49:17)从此,伊斯兰一词定义为“顺从”,就是顺从安拉——宇宙的主宰,伊斯兰教也就是顺从安拉意志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为穆斯林(Muslim)或穆民(Mumin谟敏),就意味着信仰和顺从安拉的人们。

伊斯兰载入中国典籍,最早见于唐代杜环《经行记》,称为“大食法”。说:“诸国陆行之所经,山胡则一种,法有数般。有大食法(伊斯兰教)、大秦法(景教)、寻寻教(袄教)。”南宋时期称为“大食教度”,赵汝适(诸蕃志》:“大食教度……王与官民皆事天,七日削发剪甲。岁首清斋,念经一月,每日五次拜天。”

元时,“回回遍天下”,伊斯兰也还没有统一的定称,史籍多用“回回”一词泛指伊斯兰教信仰者,回回穆斯林亦多如是称之。公元1348年,定州《重建礼拜寺记》:“唯回回为教也,寺无像设,唯一空殿,盖祖天方国遗制”,碑文回回与教并称。此外,在穆斯林中也有“真教”或“清净教”之称。元至正年间,回回大师阿老丁建杭州凤凰寺,称“真教寺”。公元1350年,泉州《重修清净寺碑记》,碑文则称伊斯兰为“清净”。

明代,对伊斯兰教有两种称呼:一称“天方教”,明代史籍中多称麦加或阿拉伯地区为天方,伊斯兰教创于麦加,兴起于阿拉伯地区,故名“天方教”。一称“回回教门”,明代穆斯林航海家马欢《瀛涯胜览》中,即用“回回教门”称伊斯兰教。此称又见于陆容(菽园杂记》。郎瑛《七修类稿》又将回回教门简称“回回教”。民国时期,又进一步简称为“回教”。回回二字,系由“回纥”演化而来,回族穆斯林学者刘智说:“至宋元学人大至,视回纥二字无谓,而改为回回,声音相近,而义理颇深。”

明末清初以来,始有汉语定称,穆斯林普遍称之为“清真教”,同时,教既名之曰“清真”,穆斯林信主认圣的自我证辞,则称为“清真言”,礼拜寺统称清真寺,宣扬伊斯兰教义的汉文译着,以“清真”命名者为《清真大学》、《清真指南》、《清真质疑》、《清真教考》等亦相继问世。

“清真”一词,源于唐代李白诗:“韩生信英彦,裴子含清真。”宋词人周邦彦作品称《清真词》,佛、道教的寺观也曾有以“清真”命名的,但与伊斯兰教名同实异。回族穆斯林学者刘杰三撰《清真教说),从三个层次上阐明“清真”一词的意义:

一、“以言其主,则有主之清真。无所始也,而自不落于空无;无所终也,而更不拘于方位。不受阴阳而超然自在,毫无干杂而纤微自明——此主之清也。永远常存而不似万物,至尊独一而靡所与同。天地至大,巨细莫不任其掌管;人神至广,贵贱莫不听其生死——此主之真也。

二、“以言其教,则有教之清真:教本主圣而不似诸家与自立,道合天人而非若异说之偏枯;圣与圣相传而无所用其聪明,人与人相习而不敢私其臆见——此教之清也。自上天以及地下,而尊教者不别仙凡;自开辟以至今日,而服教者无论亲疏。至其向背各异,则所以证其先天之自取;迷悟有兮,则所以辨诸身后之升沉——此教之真也。

三、“以言其人,则有人之清真:异端邪说不能惑其志,功名富贵不能乱其衷;身寄浮生而来去不淆,躬居尘世而一心常静——此人之清也。心唯一主而二念不立,行唯圣训而迨忽不生。孝悌忠信之事本乎主命,而奉主唯谨;礼仪廉耻之端出乎经传,而佩服益深——此人之真也。”

对于安拉、伊斯兰教以及穆斯林来说,认为都有“清真之可据”,故称之为“清真教”,表示伊斯兰“纯洁无杂,诚一不二”。回族穆斯林为伊斯兰教赋予更加“神圣”的含义。

直到建国后,1956年6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关于伊斯兰教名称问题的通知》:“伊斯兰教是一种国际性宗教,伊斯兰教也是国际通用的名称。”规定:“今后对伊斯兰教一律不要使用‘回教’这个名称,应该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在当代才成为它的正式通称。

伊斯兰教是最严格信仰唯一主宰的宗教,基本教律由信仰(即伊玛尼)、宗教功修、善行等三部分组成。信仰是伊斯兰教的思想基础,回族穆斯林学者多译称为“明信”或“正信”。(古兰经》宣告:“你们把自己的脸转向东方或西方,都不是正义。正义是信真主、信末日、信天神、信天经、信先知,并将所爱的财产施济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和赎取奴隶,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履行约言,忍受穷困、患难和战争,这等人,确是忠贞的;这等人,确是敬畏的。”

这段经文,奠定了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信安拉、信末日、信天使、信天经、信先知,其中“信安拉”是全部信仰的核心,决定和支配一切,其他信仰、功修和善行,从属于信仰安拉而已。因此,回族穆斯林通常以“信安拉”称为“总信”,即“信仰纲领”。以信安拉、信末日、信天使、信天经、信先知称为“分信”,并将信前定也列为信仰之一,依次构成六大基本信仰:

信安拉

安拉(Allah)一词,据说原义在阿拉伯语中是“信一神”,他的概念是至高无上的、无所不能的、奥妙的力量,宇宙间一切生物无不依赖于他的创造和施济,最后归回他的尊阙之下。

“安拉”一词,唐宋典籍译其义为“天”,“无问贵贱,一日五时礼天”;“(大食)王与官民皆事天”,“其教专以事天为本”等等。后来也为回族穆斯林接受。元末,定州《重建礼拜寺记》、泉州《重修清净寺碑记》、广州《重建怀圣寺记》中均以“天”称呼“安拉”。清代经学大师马德新所译《祝天大赞》点明:“天,即吾教所谓万有之真宰也。”也有些典籍将安拉与佛混称,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麻加(麦加)是佛麻霞出世之处……佛所居方丈,每岁遇佛忌辰……”郑所南《心史》:“回回事佛,创叫佛楼,甚高峻……大声叫佛不绝。”反映了古代非穆斯林学者对伊斯兰教认识之偏于揣测。

明代后期,“清真教”名称既确立,安拉“至清至净”,“真乃独一”,自然译为真宰和真主。“主”,刘智译为“极尊”,由于安拉“举天地之所有,莫能逾其尊焉。其义无所得名,而以似乎家国之有主,因以主名之”。至于冠以“真”字,称真主在于区别世俗间暂时拥有一物,或掌握家国而以主自居者。安拉“总理象而无遗,亘万古而不易”,故称之为“真主”。至今,回族、东乡、撒拉、保安等民族穆斯林,对安拉的称呼,以原阿语“安拉”称之外,也以波斯语“胡达”称之。“真主”的称呼,已成为穆斯林对安拉的汉语定称,此外,也常常以“为主的”称呼安拉。以“天”称之的现在极少了,同时,许多地区的回族穆斯林也不赞成将安拉译称汉语之“神”,认为“神乃隐而有形”的实体,属于安拉所造化。所谓“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鬼与神并列,在汉语中含有贬义,显然是对安拉的亵渎。

《古兰经》强调:“你们的主宰,是独一的,除他以外,再无主宰;他是普慈、特慈的。天地的创造,昼夜的循环,行驶于海洋而裨益于人类的船舶,真宰降自云霓的甘霖,苏醒已枯的大地,于大地上散布动物界,以及天地之间被管辖的风起云涌,这里边,对于一般有思想的群众,确有种种教训。”

根据《古兰经》关于安拉的表述,回族穆斯林学者认为,安拉本体“寂而非空虚,感而无声臭,不落形色,不拘方位,似无而有,似虚而实,人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安拉超绝万物,隐寂无像,故不可以形色求证安拉;安拉确然实有,所以也不能以虚无论观之。因为事物分有形和无形两大类型,有形之物以不同形态和色彩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人所共见。无形之物,虽不以形色表现,确然实有,不能否定它的存在。即如人体内的性灵,与人形影不离,相伴终生,人们仅凭自己的视听、言动、食息、起居、灵明、活泼,一息尚存,可以想见它的存在。身内之物,尚且如此,至于其他身外之物,同样可以依据客观的迹象,进行推理和发现。安拉无形无影,无方无所,超绝万物,不可能见其本体。但是,安拉的本体,“隐于用,见于为,妙于理,形于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无不体现安拉存在的征兆,所谓“妙万迹而无迹,孰非其迹?”试看“天地之造化,日月之运行,昼夜之舒卷,寒暑之代谢,以及种种安排,色色布置,历万古而常然,恒生生而不息,则知其必有主宰默写其间”。也就是说,安拉存在的征兆,充塞寰宇,“无物不是主宰之所显,则无物不可见真宰;天地间无处不是主宰之所在,则无处不可见真宰”。

先知穆罕默德教导穆斯林,认识安拉首先从认识自身出发。认为人身是由肉体与性灵两部分相合为一,人体仿佛一个小世界,性灵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因此,通过思维活动,明确自身的存在,进而也就认识安拉的存在和妙用。

回族学者王岱舆提出认主的三种方法:“知认”,即仿照圣贤的参悟,探讨经典,睹物生情,由此及彼,体认安拉。譬如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品类各异,刚柔不等,缺则不备,无不至当,今古不易,少不如是,自不安妥,除斯真主,孰能再造”;“见认”,超脱各种尘缘亲身经历实践,由己身而体认安拉;“续认”,克尽偏私之见,回复最初的本性,由无我而体认安拉,“因人之视听知能,虽穷理格物,不能了彻原有,必须已有全溶,始得妙明,顿显(安拉)本然之动静,自此方明”。

继王岱舆之后,刘智又提出认主的三个途径:“造作之理”——谓人世间的器物、宫室,没有不经过工匠劳作而自成的,进而联系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动植的生成,岂能没有造物者;“事为之理”——谓物体运动,必有操纵者,江湖行舟,必有篙师。车行于途,必有御手。风鸢凌空,必有牵线之人。飞箭射中标靶,必由射手引发,由此可知天体运行,万物生息,必有“纲维理数,掌握人天”的安拉存在;“执掌之理”——谓天地间,物各有主,屋宇、田园、山林、湖塘,无不属于其主人。宇宙浩茫无际,万类各得其所,蕃息不已。由此可知,天地万物必有执掌之主宰。

“认主独一”,乃是伊斯兰教认识论的基础,是穆斯林认主的首要任务。

安拉超绝万物,所以无论本体、特性、存在和作为任何一个方面,安拉都是“独一”的,是无可比拟的。“其真独一无偶,其体独一无偶,其尊独一无偶,其大独一无偶,其用独一无偶”,乃是宇宙万物所不能相提并论的。安拉的“独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超天地万物而为独一”,一是“包天地万有而为独一”。前者指“真主之本然,不牵于众着,不杂于气化,不入于后天之数,无方无体,纯粹至妙,不可名言”;后者则指安拉“合古今色妙而统入于真理流行之中,体用无分,浑同大化,独之外,无众也;一之外,无万也”。阐明安拉本体至纯至妙,与一切理气物质绝缘,至清至净,一尘不染,凌驾所有一切之上,超时空而独一存在。

回族穆斯林学者提出认主“独一”的“三品”之说,即真一、数一、体一。

“真一”,指安拉独一无偶,为天地万物的主宰,确切解释是:“确实无妄之谓真,单另独一之谓一……所谓单另之一,超天地万有而为独一也,无所比拟,难以比拟。”真一与宇宙万物具有极其特殊的关系,真一“超乎万有,而无时不与万有俱,乃同而不同,在而不在,非若物与物之同在也……故水摇竹影,两体无干;风弄花香,同而不共,清妙故也。若言其同,又与万物无干;若言其不同,又何以贯彻其万物,是知有天地之先,及已有天地之后,其原有单另,皆一致也”。

“数一”则指“真一显化而为天地万物之种子”,也是“真一之所妙”。伊斯兰教与儒、释、道诸家本质差异,就基于此。所谓“正教尊单另独一,诸家以数一为尊。独一与万物无干,数一乃万物之本始。须知数一浑包万象,即如海出众流,然其洪量未尝损益,所以沧海能为江湖,江湖必不能成沧海”。因为诸家所谓“无极而太极,乃数一也。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亦数一也”。所以,“数一”不过是天地万物的种子,真一则是天地万物的主宰,穆斯林定认和信仰的安拉,即指单另独一的“真一”。

“体一”,指人们通过自身参悟,认识创造宇宙万物的安拉,所谓“真一者,真而真。数一者,真而幻。体一者,幻而真”。三一通义,三而一,一而三,浑然无分,另一方面却又不等同。

同类推荐
  • 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

    小乘,梵语hina—ydna。亦称声闻乘。二乘之一。乃大乘、菩萨乘之对称。意译为狭小之车乘,指运载狭劣之根机以达小果之教法;即所修之教理行果,与能修之根机均为小劣之法门。小乘之名,原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其后学术界沿用之,并无褒贬之意。小乘佛教之教义,主要以自求解脱为目标,故为自调自度(即灭除烦恼,证果开悟)之声闻、缘觉之道,而异于大乘佛教自利利他二者兼顾之菩萨道。
  •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中国佛教文学

    中国佛教文学

    本书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佛教的产生与基本要义、萌芽期——汉魏六朝佛教文学、发展兴盛期——唐宋佛教文学、衰变期——元明清佛教文学、余响期——佛教与近现代文学
  • 修好心成好事:佛学大师开释人生的12堂明心课

    修好心成好事:佛学大师开释人生的12堂明心课

    本书通过佛学的12堂明心课,细致讲述从观照内心到开悟自我、从一份放下禅到一颗厚道心、从拥有包容的智慧到实现付出的力量、从舍下贪欲到心怀慈悲的人生开释历程,以理入事,以事入情,带领读者体会佛家的做人智慧,为那些追求幸福却又为现实所苦、被心灵围困而寻不到出路的朋友们指点迷津,重新找回真实的自己。
  • 尘心洗尽(禅·心灵·灵性)

    尘心洗尽(禅·心灵·灵性)

    我们被欲望左右,我们被执着伪装。于是,我们不知自己是谁,不知谁是自己。我们一生的被描述决定于墓碑与悼词,而写悼词与墓碑的,却不是我们自己。于是,我们只是一个动态的角色,而不再是自己的主人,我们永远都只是他者的代名词。本书为本性禅师关于生命与死亡、入世与出世的人生感悟,帮助人们摆脱尘世功名利禄的烦扰,追求自在健康的人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契诃夫是俄罗斯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短篇小说巨匠,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嘲笑丑恶的社会现象,表达对劳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其小说紧凑精炼,言简意赅,极富幽默感,并能读者自己从形象体系中琢磨作品的涵义。其笔下一草一木无不栩栩如生,刻画心理亦往往入木三分,并成为短篇小说的代名词。本书是契诃夫经典短篇小说集,精选了数十篇被视为经典广为传阅的作品。
  • 觅道之行

    觅道之行

    一老一少牵着一匹瘦小的骆驼,走在狂风飞舞的沙漠之中。“有些人想得到强大的力量,有些人想得到无尽的财富,有些人想得到至高的权力,还有一些人,他用尽一生去寻觅,去冒险,只为了一种叫做‘道’的东西。“那个老人眯着眼说。“‘道’是什么?可以吃吗?”小孩好奇地问。老人脸上的皱纹像八爪鱼一样舒展了开来,笑着说:“我也不知道,但好像是可以吃的。”“那一定非常非常好吃。”小孩肯定地点了点头。
  • 基因巨变

    基因巨变

    这是一本比较原汁原味的星战类小说,本来打算用名《人间兵器》或者《X基因》,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两个名字都被起点pass了,随便想了个名字,似乎有点名不符实。陈扬来自一个联邦军方最高机密级大型基因试验,只不过,他是这个试验中的失败产品。他是个废物,星际世界中知名度最高的废物。就在他最失落的时候,遇到了改变他命运的两个人。一个是与他的梦中人几乎完全一样的女子。另一个,是个流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火力战车实录

    火力战车实录

    人类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人类的战争史。战争是那般的残酷,可对胜利的憧憬使它同时又极大地刺激着人类的智慧,推动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威力更强大的武器也便应“运”而生,坦克、装甲战车、自行火炮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厚重而庞大的身形、撼天动地的巨大威力令它们在无数军事爱好者的心目中魅力无穷。
  • 瞳域

    瞳域

    这款名为OSU的游戏深深吸引了我,当我想为它写些什么的时候,已经过去了2个春秋。一个擅长魔方的普通少年,因为手速异常被地下组织觊觎。各国OSU强人的地下争霸,都市异能和门派较量,MUG不为人知的世界改变了他原本的生活……瞳域在这本书中,是一种能力,一种信仰,一种足以引以为傲,值得去战斗的东西。多年后,你可曾记起,自己当年的执念?【读者群:478894098】
  • 腹黑王爷的冷傲妃

    腹黑王爷的冷傲妃

    叶晴因为一场车祸莫名其妙穿越了,本以为就这样平平淡淡过完一生,不料却遇到了重生而来的腹黑王爷……
  • 针灸神书

    针灸神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千金:腹黑总裁狂宠小娇妻

    重生千金:腹黑总裁狂宠小娇妻

    (男女主角身心健康,本文保证宠文,放心入坑)她,本是豪门千金,父亲惨死,继母狠毒,未婚夫与闺蜜背叛,落个惨死的下场。一朝重生,她要改变命运,我命由我不由天,要让前世欺我辱我的人付出代价;他,黑白两道的大老,顾氏集团的总裁,强势霸道,从不近女色。却对她一见倾心,再见倾城,展开强势追求最终报的美人归的故事。“宝贝儿,起床了”“恩~恩,我要睡觉”他眼眸一暗,手开始脱衣服,“宝贝儿,我陪你睡”“恩~恩不要,求求你老公放过我”“顾倾城,你混蛋”“我混蛋,老婆先让老公吃饱”(以下自行想象.............)
  • 摩诺星球的呼唤

    摩诺星球的呼唤

    5文原名张考华IT行业部门经理系统架构师曾带队完成亚洲首台每秒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核心节点管理软件研发。作为一名“老”科幻迷,业余科幻小说作家喜欢硬派科幻小说。其作品有长篇科幻小说《宇灵》第一部《电波人计划》及第二部《摩诺星球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