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也是一种基本的管理技能。它通过划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方法,将许多关键的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实现全面、有效的管理。目标管理的主要做法是:组织中上级和下级管理人员一起制定共同的目标;同每一个人的应有成果相联系,规定他的主要职责范围;以这些规定为指导,评价一个部门或每一成员的贡献情况。目标管理的特点在于它既纠正了古典管理学派偏重以工作为中心,忽视人的一面,又纠正了行为科学学派偏重以人为中心,忽视同工作结合的一面,把工作和人的需要统一起来。它能使职工发现工作的兴趣和价值,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通过努力工作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组织的共同目标也因之实现。我们感到,这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在老年大学的规范化管理中也都可以借鉴。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外教育界将全面质量管理移植应用成功,使教育质量和教育投资效益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所谓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在学校教育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并能成功地予以实施,首先必须接受它的两个核心观念,即“消费者中心”和“持续的质量提高”的观念。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认为,一个组织(老年大学也是一种组织)的重要外部功能就是向消费者提供优良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强调尊重消费者的利益和要求并置消费者于整个管理体系的最重要位置。当全面质量管理引入学校领域时,就有必要视“教育”为一种“服务”,视学员和社会为“消费者”,视学校教职工为“内部消费者”。“引入”的目的就在于保证和改进对学员的服务,并持续地提高服务的“质量”。在学校教育领域中,“产品”一词是指“每一位学员的能力、知识、理解力和个人发展不断地得到提高”。学校必须坚持以追求“质量”为目标,强调教育的不断“增值”。
全面质量管理具有明显的全面性特点,应用到一所老年大学管理领域,体现在它涉及学校的所有活动,关系到学校中所有的人,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始终。具体说,一是坚持质量管理的全面性,着眼于全体学员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对教学、管理、后勤等工作的全面管理;二是坚持质量管理的全员性,强调每一位教职员工都须增强服务意识,关心质量管理;三是坚持质量管理的全程性,抓住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达到预先确定的各环节质量标准,并对所有的环节的质量及各环节之间的“接口”进行管理。保证了过程管理,也就保证了高质量的实现。
显而易见,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的目标与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一致的,都要实现“持续的质量提高”,而且坚持质量管理的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无疑将为老年大学管理的规范性提供有力的保证。
(六)建设和谐文化是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的总体导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与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建设和谐文化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始终以此引领和谐文化建设,确保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建设规范化的老年大学,也正是在建设和谐的老年大学校园文化,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一道亮丽风景。
和谐的老年大学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所和谐的老年大学,理所当然应该是一所规范化的老年大学。因为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互促的和谐状态,它要求学校领导、教工、学员等各类主体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互相协调、和谐相处,要求学校制度健全、管理有序、安全稳定。这就必须加强规范化建设。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校园和谐文化建设。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大体上分为硬环境(也叫物质环境)和软环境(也叫人文环境)两个方面,校园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应该相得益彰,各种设备摆放有度,各种建筑坐落有致,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二、中国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的指导原则
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一定的指导原则,否则就可能偏离其既定坐标,甚至背离其方向。从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的以往经验中,从对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本身的理论分析中,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必须坚持好以下几条基本指导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坚持“特色规范”
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最主要的就是从中国特色老年大学的具体实际出发,按照中国老年大学的特点来规范。我们称之为“特色规范”。
规范化建设首先要符合中国特色老年大学教育的实际,不能照抄照搬国外老年教育的模式和做法,也不能按照我国其他教育形式的规范去进行,而必须充分考虑中国老年大学自身的特色,比如,要充分考虑中国老年大学作为终身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全体老年人的、非学历教育的性质;必须充分考虑它的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实际情况;必须充分考虑它的多层次、多学科、开放式的特点;必须充分考虑它的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的特点,等等。
(二)多中求一的原则——坚持“适度规范”
“多”是多样性;“一”是统一性。老年大学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既呈现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不仅城市有老年大学,农村也有老年学校;不仅有政府办的,也有企业、部队、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办的,有些城市还建立了空中老年大学、网上老年大学,由于各地办学条件不同,势必带来规范化方式与程度的参差不齐,这是它的多样性;但又基本上遵从了一个统一的办学宗旨框架,遵循共同的教育规律,这又是它的统一性。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防止两种片面性,既要防止以多样性为由忽视规范化建设的基本质量要求,又要防止以统一性为由忽视各地各类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的特殊性、多样性、独立性。我们把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规范,称之为“适度规范”。坚持“适度”,才会防止走上“过度”的歧途。
(三)分类指导原则——坚持“分类规范”
老年大学因情况不同可区分为不同“类”别:按层级分,有省级、市级、县级老年大学;按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分,有发达地区老年大学、发展一般地区老年大学和欠发达地区老年大学;具体到一所学校,又有办学条件不同、特点不同、规范化程度不同等多种情况。在推进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中,必须针对不同类别,进行分类指导。由此,我们提出“分类规范”的概念。
分类指导的前提,是承认类内的统一性和类间的区别性,从而区别对待,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规范化建设提出不同的要求。
(四)积极稳妥原则——坚持“逐步规范”
按照这一原则要求,推进规范化建设,首先是积极,就是要对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抱一种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措施;同时,也要稳妥,就是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防止大轰大嗡,防止大起大落,避免走弯路。
要做到积极稳妥,必须正确处理各省各地老年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用先进带动中间、带动后进的办法,逐步消减不平衡性,努力实现相对的平衡。在做法上,可以先在办学较好的一部分地区、一部分学校率先推进规范化建设,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学校的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标准也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一开始标准可以适当低一些,随着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提高标准,引导规范化建设水平赶上较发达地区和较好的规范化的学校。
第四节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的项目构成和评价标准
中国特色老年大学的规范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对一个学校整体而言,则需要全面的、综合性的规范化,这就必须研究、提出一整套规范化建设的项目构成和相应的评价标准。
本节的“项目构成”侧重于对评估项目的界定、内容、作用及评价重点等方面的分析,说明对各项目评估的依据;“评价标准”侧重于项目细化后各子项目的评估要求及分值规定。两者相互照应、相互补充。“项目构成”和“评价标准”是在深入研究和总结各地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中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的项目构成
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的项目构成可归纳为以下9个方面:
(一)办学外部环境
老年大学的办学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党委和政府对办学的主导作用和社会各方面对老年大学的关注和支持度。从我国国情和老年大学发展的现状来说,办学的外部环境对老年大学的规范化建设至关重要。
办学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
1.本地区对老年教育是否制定了法律、法规或发布了行政指令;
2.办学的主管部门明确与否;
3.办学有否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标;
4.对办学单位班子、编制、财政拨款、教学设备、场地建设、交通等方面提出的问题,支持和落实的情况如何;
5.对办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上级领导帮助解决与否或解决力度如何;
6.各涉老、涉教职能部门对老年大学的态度如何。
(二)领导体制和领导班子
我国各地各类老年大学目前办学领导体制主要有:董事会或校务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制、校长办公会议集体责任制、专职办公室负责制等等。从班子成员的成分来说,有在职领导干部组成的班子;在职领导干部和离退休干部组成的班子;也有全部是离退休干部组成的班子。规范化建设工程,承认现行各种领导体制和办学模式的多元性、多样性。无论何种模式,均应体现当地党委、政府对老年大学的坚强领导;均应贯彻民主集体制的领导原则。办学领导体制,在一定意义上对老年大学的内在活力和发展发挥重大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而领导班子是领导老年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力量,考核老年大学领导班子,应成为规范化建设评估的重点之一。
1.领导班子的职数应有明确规定,并与办学规模挂钩,领导班子职数与学员比至多不能高于2‰。
2.领导班子成员的年龄应有明确规定。聘请离退休老同志担任领导的,校长不宜超过80岁,副校长不宜超过70岁。
3.领导班子成员要热爱老年教育,有专业和职称要求。要有从事过教育工作经历的领导干部进入领导班子。
4.领导班子成员应有述职考核程式。应根据当地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考绩制度和实施方案。
5.领导班子的民主集中制建设也应考评,可制定出有操作性的检查方法来评估民主集中制的执行情况。
(三)办学场地和设施
办学场地及教学设施是一所老年大学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老年大学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和“硬实力”之所在,是决定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条件。
1.校舍的选址,应根据老年人的特殊性和走读特点,充分考虑交通便利和安全因素。
2.学校应有能满足教学和活动所需要的校园面积,参照高等学校的标准,考虑到老年学员每周一般只上1~2次课的特点,建议按每一人次1~1.5平方米来考核校舍面积是否达到标准。
3.教学设施应完备并向现代化、信息化的目标发展,尽可能满足教学需要,提高教学水平。
4.办学场地和设施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服务功能,如电梯、空调、饮水器、卫生间、医疗保障、卫生防疫、消防安全等设施都应达标。
(四)师资和管理队伍
师资是办学的最重要力量,师资的整体水平决定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对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1.学校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数量足够、胜任教学又有后备储存的教师队伍;
2.师资结构相对合理,年龄以中年为主,职称以中、高级为主;
3.建立较完备的教师进入、培训、考核、滤出、表彰和奖励机制;
4.对教师应给予高度的人文关怀,鼓励教师发扬团队精神,参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
5.大部分教师应会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某些课程的教师要能自制教学课件。
老年大学的管理队伍,是指教务、行政、后勤等管理人员。学校的管理队伍,应做到:
1.有正式编制,有在职专职干部,工作人员职数要能满足工作需要,所聘离退休干部和专家学者应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水平;
2.专业人才要占一定比例,包括电脑技术人员、教育管理专业人员、文秘、理论研究人员;
3.有培训、考核、任免、奖惩制度,定期进行全员培训,年度进行述职考核;
4.加强对管理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发挥为老年教育努力工作的奉献精神。已建立党、团、工会组织的,应为之提供开展活动的条件。
(五)制度建设
制度是规定人际关系和工作运行机制的规范,是贯穿渗透在学校建设的所有领域的基础性建设。只有靠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和工作运行,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各项工作持续、健康、高质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