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43400000040

第40章 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8)

二、美学思想与西方建筑室内空间设计

1)西方美学思想

西方美学思想起源于古希腊,一些哲学家在探索和研究宇宙构成的同时,对美和艺术进行了思辨,形成以“和谐”为核心的美学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不仅构成了宇宙万物,而且构成了宇宙的和谐,而“美”就是从和谐中产生出来的。根据这种观点,他们还进一步提出“黄金分割”、“多样统一”等美学上的形式观念。与毕达哥拉斯学派侧重构成事物对立的和谐美不同,赫拉克利特则从构成事物的斗争来探索和谐美,认为美在于和谐,和谐在于对立的统一。柏拉图以他的“理念”论为基础,认为事物的美是从“美的理念”派生出来的,而美的理念就是“美本身”,指出内在精神的和谐,才是和谐的深层内涵,也就是美的深层内涵。另外,柏拉图提出了“艺术是模仿”的理论,在他看来,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而艺术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因此艺术是“模仿的模仿”。亚里士多德则反对理念说,提出了“四因说”,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认为只有把四种原因组合起来,方能构成宇宙万物。从这一观点出发,亚里士多德指出和谐美是部分组成的整体,“一种东西要成为美的东西,无论它是一种有生命的东西,还是一个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其组成部分的排列要有某种秩序,而且还要有某种一定的大小。美是同大小和秩序有关的。”另外,亚里士多德指出艺术也不是模仿的模仿,艺术的模仿是通过现象来反映本质,因此艺术的模仿就是求真。罗马人继承了希腊人的美学思想,并进行了发挥和阐发。普罗提诺(Plotinos,204-270)将柏拉图的理念说向更为神秘的“太一”方向发展,从而建立了新柏拉图主义的美学。他认为最高理念是“太一”,即“神”,正是由于太一向物质世界流溢的过程中,理念也流入了事物之中,使事物取得完整的形式,由此产生了美。朗吉弩斯第一次将“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提出来,并把“掌握伟大思想的能力”、“强烈深厚的热情”、“修辞格的妥当运用”、“高尚的文词”、“庄严而生动的布局”作为构成“崇高”的五种要素,使古希腊的和谐美扩展到崇高美。

普罗提诺将美学导向“神学”,从而为中世纪的美学思想开了先河。中世纪的美学思想与神学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即把“美”与“上帝”紧密联系起来,认为上帝的美才是最崇高的美,对现世的美和艺术采取否认的态度,甚至加以排斥和打击。例如,奥古斯丁认为事物的美是低级的,人沉溺于这种美是罪孽,最崇高的美是上帝的理念。基督教在否认现世的美和艺术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艺术的存在,并将其服务于宗教神学,因此比较重视形式。奥古斯丁把美观定义为:“各部分的适当比例,再加上一种悦目的颜色。”托马斯·阿奎纳在《神学大全》中指出:“美有三个要素。

第一是一种完整或完美,凡是不完整的东西就是丑的;其次是适当的比例或和谐;第三是鲜明,所以着色鲜明的东西是公认为美的。”

经过漫长的中世纪,于14世纪迎来了文艺复兴运动,其美学思想是反对宗教神学,主张面向现实的人,提倡科学与理性,对古希腊罗马文化进行复兴。这时期的艺术家们往往具有广博的知识,他们大多懂得自然科学,研究解剖学、透视学等,并将它们运用于艺术创作中。他们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在艺术创作中只有符合客观的形式美法则才是美的,于是对“比例”、“和谐”等形式美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例如,阿尔伯蒂为“美”制定了三条标准:第一是数字;第二是比例;第三是分布。对于阿尔伯蒂来说,这些概念的综合,就是“和谐”。古典主义的美学思想,在崇尚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同时,更加尊重理性与秩序。这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关,在哲学上形成了以培根为代表的“经验论”和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唯理论”。特别是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思想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认为客观世界是可以认知的,理性在认知世界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美学上,笛卡尔认为应当制定理性的艺术标准,而不是凭借经验和感觉,艺术创作中的结构,应像数学一样清晰、明确,合乎逻辑。

西方的美学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善”的方面,古希腊将数的和谐与人体的美结合起来,认为人体是最美的东西;中世纪将体现上帝的美称之为美;文艺复兴将歌颂人的理性、智慧和力量作为艺术的追求;古典主义则强调理性与秩序的美。然而,在“真”的方面,各时期的美学思想又表现出相对的一致性,例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说“艺术是模仿”,尽管他们的观点不同,但还是强调艺术以生动如真为贵。

柏拉图还认为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美本身把它的特质传给一件东西,才使这件东西成其为美。也就是说,有一种使事物成为美之为美的本质,而形式各异的美只不过是它的反映。可见,艺术的模仿并不仅仅是再现事物的表象,还要揭示事物的本质。西方人对事物的认识确实如此,往往沉迷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而本质又不是经验所能把握的,于是常运用抽象符号,建立公理公式,来探寻纯粹的方法。西方人正是凭着这种思辨理性的精神和以“真”为美的思想,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终于提炼和归纳出“形式美”的法则。艺术创作通过运用一系列形式美规律,诸如“比例”、“尺度”、“对称”、“均衡”、“统一”等,来追求艺术作品的和谐美。

2)西方美学思想对室内空间设计的影响

西方以“和谐”为核心、强调形式美法则的美学思想,对室内空间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空间大小上,以巨大宏阔为美,追求超人的空间尺度。

托伯特·哈姆林曾经把尺度分为“自然的尺度”、“超人的尺度”和“亲切的尺度”三种类型,认为:“超人尺度的巨大建筑物是人们对于超越他本身、对于超越时代本身局限的一种憧憬。”在西方建筑中,可以说,这种对“超越”的憧憬普遍存在。希腊人在梁柱结构的条件下,为了把神庙空间建得大一些,在圣殿内设置双层叠柱,其目的是想通过小尺度的柱子,来反衬神像的高大和室内空间的宽敞。古罗马时期,为了体现帝国的战无不胜,也为了表现皇帝贵族的奢华生活,帝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建筑来匹配,于是罗马人在拱券技术的条件下,创造了宏伟壮丽的建筑,而巨大宏阔的室内空间终于可以满足神圣帝国的需要,在神庙、浴场、纪念性建筑中,都可以见到那种对人本身、时代本身的超越。中世纪的教堂更是如此,为了表达人对上帝的虔诚奉献,也为了体现上帝向人昭示神的威严和慈悲,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在现世建造供奉给上帝的神圣教堂。于是在哥特时期,各地建造的教堂,一座比一座造得更长更高,其尺寸一次又一次地逼近极限,即使塌了也要再造。人在这样的空间中,感受和体验到的是上帝的伟大和人的渺小。文艺复兴早期的佛罗伦萨主教堂,人们以饱满的热情要把它建造成“人类技艺所能想象的最宏伟、最壮丽的大厦”。盛期的圣彼得大教堂,伯拉孟特立志建造一座亘古未有的伟大建筑物,他说:“我要把罗马的万神庙举起来,搁到和平庙的拱顶上去。”可见,西方建筑尽管在各时期有着不同的营建目的,但在审美理想的追求上,都是以巨大宏阔为美,反映在空间尺度上,则是一种超人的尺度。

其次,在空间形状上,以几何形为主,体现比例的和谐美。柏拉图认为,可以用直尺和圆规画出来的简单几何形是一切形的基本。为了解释现实世界的现象,柏拉图以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来说明物质的特性,列出了“四面体、六面体、八面体、十二面体、二十面体”五种正多面体,其中,四面体代表“火”、六面体代表“土”、八面体代表“气”、二十面体代表“水”的基本粒子,而十二面体则代表“世界”。阿尔伯蒂认为“圆形”是最完美的图形,并提出了九种基本的几何形状:圆形、正方形、六边形、八边形、十边形、十二边形、正方形+1/2正方形、正方形+1/3正方形、正方形+正方形。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认为:“埃及、希腊或罗马的建筑就是一种棱柱体、立方体、圆柱体、三面角锥体或球体的建筑。”“哥特建筑压根不是以球形、圆锥形和圆柱形为基础的。只有主教堂的中厅采用简单的形式,但还是二次的复杂几何形。”西方建筑受哲学、数学、几何学中关于“几何形”观念的影响,除基督教建筑以“拉丁十字”式形制象征耶稣基督受难的十字架外,绝大多数建筑都采用了单纯的几何形。从古希腊的神庙到18世纪法国建筑师部雷(Etienne-Louis Boule,1723-1799)设计的牛顿纪念堂、伟人像陈列馆等大多如此,圆形、方形、长方形反复得到使用,成为一种共同的追求。而作为几何形体的建筑空间,往往以和谐的比例呈现出来。“比例”,在西方建筑中一直受到高度重视,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指出:“比例指优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表现的关系。”阿尔伯蒂在《论建筑》中将比例定义为:“那几根线条之间存在着的某种确定的相互对应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比例得以被测度,这些线条的其中之一是长度,另一个是宽度,还有一个是高度。”在阿尔伯蒂看来,比例就像自然界中的规律一样,具有某种恒定性。弗朗索瓦·布隆代尔认为,比例是建筑的重要准则之一,具有在本质上是可靠且实在的基础。对布隆代尔来说,比例是产生建筑美的一种自然法则。西方建筑对比例的重视,不仅反映在外观形体上,也深入到室内空间中。例如,阿尔伯蒂对房间的比例关系提出了不少建议,其中之一说是房间的长度最好是宽度的两倍,而高度应该是长度和宽度之和的一半。再如,帕拉第奥也提出了七种房间平面的比例,它们是圆形、正方形、1:2的长方形、3:4的长方形、2:3的长方形、3:5的长方形、1:2的长方形。不但如此,西方建筑师还将他们的研究成果直接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产生了许多具有和谐比例的室内空间。

再次,在空间界面处理上,追求华丽之美。阿尔伯蒂在《论建筑》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不再把“装饰”看作是建筑整体的一个部分,而是把它看作是建筑的“一种外在的附加的东西”。他认为城市与乡村的住宅在装饰上应有所区别:“城中宅舍的装饰应该比乡间住宅的装饰更黯淡一些,只有在乡间,那些更为欢快、华美的色调,那些最为肆无忌惮的修饰才可以大胆地使用。”也就是说,装饰有朴素与华丽之分,但更为重要的是,装饰要与居住者的社会身份相适应。在西方建筑室内空间的界面处理上,确有朴素与华丽之分,不过从总体上讲,是偏于华丽。各时期建筑风格在形成的早期,似乎都比较朴素,但发展到盛期以后往往趋向华丽。例如,中世纪教堂的室内装饰,早期基督教把世俗艺术看成是异教的东西,予以排斥和打击,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对现世所有艺术,几乎都加以谴责,受当时基督教思想的影响,早期基督教建筑甚至包括罗马风建筑,在室内装饰上都比较朴素。但到了12世纪后,基督教不仅承认世俗艺术,还将其服务于宗教神学,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也为感性的美加以辩护,于是这时期哥特式教堂的室内,尽管墙面已被窗户占有,使得壁画、雕刻无法附加,但是在大片的玻璃窗上却绘满了色彩斑斓的、宗教题材的镶嵌画,柱子被塑成具有雕刻感的束柱,拱顶被编织成图案化的样式,祭坛屏障也被精雕细刻、佩金戴银,教堂室内空间因装饰而走向华丽。

同类推荐
  • 建筑背后的故事

    建筑背后的故事

    很早之前有这样一个想法,用那些为世人瞩目的中华经典背后的故事与传奇,让国人来了解中华的历史、解析中华的文化。其实,无论是书法国画、奇珍异宝、园林建筑,都在其特定的历史跨度中,有其不同寻常的内涵。这个了解、解析的过程,暂且让我们将它命名为——“另类考古”。“另类考古”的过程是浪漫和神秘的,也一定是趣味盎然的。因为世上还没有哪一门学科能像它这般漫长的诡譎、突兀的辉煌与瞠目的神奇。况且,历史老人往往更愿意让自己的哑谜被人不经意地揭穿。这样一来,每一个经典背后的故事在布满谜思的同时,每每出人意外,又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人的眼球。当然,“另类考古”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考古的历史”或是“历史的考古”,但它所讲述的故事无不与历史的前进与人类的进步和创造力有关,所以它的内容注定是充满挑战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进入历史文化的深处,了解文化背后的传奇,是此书的最终目的。史实与传奇合二而一,厚重与灵异经纬交错,诱惑你的阅读,牵引你的想象。告别枯燥繁杂的专业考试,走入丰富多彩的考古之旅。第三只眼看历史,发掘湮没已久的惊人真相。带你进入一个波澜壮阔的古代文明世界,为你揭开一个个千百年来困扰世人的历史谜团。
  • 地市级公立医院管理探索

    地市级公立医院管理探索

    出于改革的谨慎,公立医院改革目前未有实质性的统一的措施安排,但“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必然对公立医院产生深刻影响。
  • 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务

    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务

    本书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结合工程实践编写而成,主要作为高职高专的房地产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建筑经济专业、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用书,旨在使欲投身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企业、招标代理机构、造价和监理等咨询机构的学生和社会在职人员学习和参考。本书主要特色是:以建设工程施工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为主,以勘察设计、监理和物资采购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为辅;以国内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为主,以国际工程为辅;以教师指导学生实际动手为主,以教师理论教学为辅。
  • 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比较研究

    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比较研究

    本书以19世纪末叶以前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演变与类型、主要特征以及特征形成的原因三个方面的比较研究,探讨了两者的相同与相异之处。研究表明,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作为两个独立的建筑体系,在室内空间设计的历史起源、类型分类、形态表现上都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在室内空间设计的演变、类型、特征以及特征形成的原因上又有着明显的差异性。造成这些异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了空间观、自然观、伦理思想、宗教思想、美学思想、科学技术思想等。
  • 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实证研究

    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实证研究

    本书旨在对宜昌城市管理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宜昌城市管理的理念与特色、、宜昌城市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宜昌城市管理的模式、宜昌城市管理的成效与不足、宜昌城市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希望通过上述问题的考察和研究,梳理经验,发现不足,以此丰富现代城市管理的理论。
热门推荐
  • 悟道胜境修证篇

    悟道胜境修证篇

    “都说天上好,神仙乐逍遥”,现在各种各样的修仙、修真、玄幻、穿越小说汗牛充栋不计其数,但是这些小说除了作者自己的幻想和臆造外,并没有告诉人们最关键的两个个问题:一、我们凡人究竟能不能修真(仙);二、如果可以,到底应该怎么修?其实对于这个世界大多数人来说,有些问题终其一生萦绕心头,挥之不去却无法证明:1、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神仙?2、神仙到底是怎样的?3、如果有,他们在哪里?他们的世界又是怎样的?4、东西文化的诸多仙佛诸神体系到底如何划分?我们凡人到底应该崇拜谁?所有问题中最核心也是我们最关心的是:1、我们这个肉体结束后到底去向哪里?是轮回转世还是彻底消逝?如果轮回,到底什么决定了我们来生的生命形式和命运?2、如果有神,是本来天生?还是凡人修成?凡神之前是否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如果凡人可以修神修圣,到底应该如何修?本书作者根据自身实际经历,求法问道的过程,修心悟道的体悟,以小说的形式,用直白的语言向您娓娓道来......
  • 我是驱鬼师之梦中奇缘

    我是驱鬼师之梦中奇缘

    我是一名高二的学生,最近在我身边,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每当我做梦时,就会穿越回古代,然而穿越后的我并没有现代记忆。在古代,我跟随师傅学法术,因为天资不凡,加上两世灵魂,所以很快就成了一名驱鬼师。一只无恶不作,法力高强的千年老鬼,有一次在吸食少女精血的时候,被师父发现。为了保护我,师父动用禁术,耗尽了生命,将他打成重伤。然而一千年一度的,“七月七,恶鬼兴”的日子,马上到来。如果让他捱到了这一天,法力必定大增,那时候我就打不过他了。而师父最后的心愿,就是要我必须要在这一天之前抓住他,消灭他。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鬼王狂妃叫我女王大人

    鬼王狂妃叫我女王大人

    “你确定你是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地狱修罗,怎么甩都甩不掉?”她,是雪灵域的女王,倾国倾城,绝世无双。他,魔修阁的帝王,不食人间烟火,却偏偏遇见她。腹黑+腹黑,女王+帝王。且看他们如何天下无敌,坐拥天下
  • 时光井

    时光井

    时光,既可以救人于水火,亦可杀人于无形。
  • 我一不小心就成了永生

    我一不小心就成了永生

    "要是我一直固定在最佳状态会咋样捏?”某天汪玥就这样躺在床上瞎琢磨。突然,令他没有料到的是体内冲出一道金光划破天际......emmmm,我这样就永生了?(一个拥有超自然力量的平行世界。剧情,日常,轻松......)
  • 千年缘蝶恋花香随

    千年缘蝶恋花香随

    千年阁宇静楼台,细雨长檐古琴绵。红粉昨来今还复,几多豪侠醉景阳。紫杉含泪乘风去,无衣化蝶没朱唇。用情至真终余恨,难坏天下有情人。
  • 圣心源

    圣心源

    圣灭纪的到来已至末期,灭元灾已然觉醒于三大空间,在这最末的时光中贪欲之最噬苏醒了!这个世界被一竖一横划分为四个空间,分别是心灵空间,血脉空间,能量空间以及灵力空间。在心灵空间中存在着无数的大陆,心灵空间的至强者被称之为心灵掌控者。圣心大陆,传闻为三邪掌控者诞生之地。邪族,继三邪之惠,顽古不变,终将走向灭亡。荣耀蒙蔽心灵,邪族人族终将水火不共,一代圣王继因果现世,封邪族,兴百族。多年后,圣王现,灭邪族,废百族。吾名:叶轻尘听听我的故事吧!!!
  • 陆北柒年安得如初

    陆北柒年安得如初

    傅北嗣喜欢上她,仅仅只是因为惊鸿一瞥。那还是他好兄弟的手机桌面的照片。从此,便沉沦了。一开始,他只把她当做妹妹暗中照顾着,替她已经故去的哥哥,他的好兄弟安灵佑。后来才发现,原来他早就喜欢上她了。在她面前,一向果断的他竟然懦弱了。在她面前,一向公正的他竟有了私心。安湘柒,你真的是我命中注定的毒药。“我要走了。”“你,会回来吗?”“嗯,回来的时候,我还是你的湘柒”那个喜欢你不敢言说的安湘柒,而不是安如初,那个你我不识的陌生人。企鹅会在最漫长的夜等待它们的爱人,而傅北嗣则像这代表希望企鹅一样,等了一个又一个黑夜。终于,等到了她。
  • 帝少的小娇妻

    帝少的小娇妻

    杨晓芸是一位平凡的女大学生,每天两点一线的大学生活却不觉得无聊,唯一的兴趣就是喜欢看小说,这占了她生活的一大部分,结果睡了一觉就穿进一本小说的书中,那是她最近看的一本连载的言情小说,特别精彩还意犹未尽,但她却不想穿越啊啊啊!在她醒来的时候一脸懵逼,完全是被吓得,因为她发现自己躺在床上……
  • 缘未尽·情再续

    缘未尽·情再续

    月凝霜,月氏的大小姐,温柔可人、美丽大方,任何事情都可以站在别人立场为他人着想,包容着别人的缺点,也养成了一种什么都不在乎的性格,唯一在乎的就是她的未婚夫,因为在乎,所以受伤!黑阎,黑氏未来的族长,站在人群中,他绝对是个耀眼的发光体,性格却稍微显的有点冷酷,不近人情,甚至包括他的亲人,唯一能令他温柔对待的只有凝霜!因为唯一,所以不能谅解!可是当他们情缘难尽时,是否还能再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