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42400000035

第35章 四诊(8)

一般是医生用左手诊病人的右手,用右手诊病人的左手。用于诊脉的是示指、中指和环指三个指头,三个指头分别放在寸、关、尺三个位置上。诊脉下指时,首先下指的是中指,把它放在高骨内侧,以定关位——鱼际后面过了手腕的横纹有个凹陷的地方,过了凹陷的地方,就有一块隆起的骨头,那就是高骨(桡骨茎突)。关位定好以后,接着把示指放在中指前面的寸脉位置,最后把环指按在关后的尺脉位置。中指与示指、环指的距离一致,这样三个指头便放在寸关尺三个位置上了。寸关尺又称三关,因此古人把这一步骤叫做下指定三关。位置取准之后,三指应呈弓形;指头平齐,节节相对,以指腹按触脉体(因指腹感觉较为灵敏)。布指的疏密要与病人的身长相适应,身高臂长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总之,以适度为宜。三指平布同时用力按脉,称为总按;若为了重点地诊察某一部脉象,也可用单按,即用一指单按其中一部脉象,如要重点诊察寸脉时,微微提起中指和环指,诊察关脉则微提示指和环指,诊察尺脉则微提示指和中指。临床上总按、单按常配合使用。由于小儿寸口部短,容不下三指,且小儿易哭闹,不合作,所以,诊小儿脉常用“一指定三关”,而不细分三部。那么,三指应如何用力按触脉搏呢?古人把运用不同的指力、不同的角度以及动与静等不同的体察脉象的方法,概括为举、按、寻三种指法。“举”,是轻按的意思,具体做法是用指头轻轻地触按脉体上的皮肤,注意是否即能感觉到脉的搏动,如浮、濡等脉象,就要用举的指法,这类脉象的共同点是轻取即得。“按”是用力重按的意思,如沉、实等脉象要用按的指法。“寻”,是用力时不轻不重,委曲求之,许多脉象都应用这种指法才能获得。所谓举、按、寻的分别,实际上是指头用力的轻重不同,所以举、按、寻又分别称为浮取、沉取、中取。

4.脉象的诊察脉象的划分主要依据脉位、脉数、脉律、脉形和脉势5个方面。

这5个方面就是诊察脉象的内容。

(1)脉位:指脉搏跳动位置的深浅。浅的浮(轻)取即得,用举的指法就感觉到;深的应沉取,要用按的指法才能摸到;不深不浅的,则委曲求之,用寻的指法。用举即知的称为浮脉,表示病位在肌表,提示邪气仍在表而未入里,病势亦轻浅,治疗相对容易;脉位深的称为沉脉,表示病已入里,在脏在腑,提示病位深且病势较重,治疗也相应复杂。

(2)脉数:指脉搏在正常的一呼一吸时间内的至数(跳动的次数)。一呼一吸为一息,脉跳动一次为一至,健康成年人正常的脉数是一息四五至。一息在五至以上的称为数(读shuò)脉,“数”有迫促、太快的意思,数脉意味着证候属热;而一息不满四至的,称为迟脉,意味着证候属寒。所以,医生在诊脉时,应思想集中,避免干扰,全神贯注地诊察脉象。

(3)脉律:指脉搏的节律。正常的脉象节律均匀,快慢一致。如果快慢不一,时有停顿,则说明脏腑功能失常,气血运行不畅,如结脉、代脉等。

(4)脉形:指脉的形体,其中有大、小、长、短等区别。脉形可反映气血的盈亏盛衰及运行情况,如气血充盈则脉形大而长;气血不足则脉形短小或细。

(5)脉势:指脉搏的强弱及来去的盛衰,它能提示邪正的盛衰,如脉势强而有力,提示邪气盛而正气未衰,邪正相争而表现为实证;反之,若脉势软弱无力,则提示正气已衰而表现为虚证。

可见,位、数、律、形、势是辨别脉象的五个要点,每次诊脉都必须有步骤、有次序、全面而不遗漏地从这几个方面去诊察脉象的变化。

(二)正常脉象

正常脉象,又称“平脉”或“常脉”,是健康无病之人的脉象。平脉的至数是一息四五至(相当于72~80/min。现代医学认为,心率为60~90/min属正常范围),脉象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不快不慢,节律一致,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并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相应的正常变化。

古人总结平脉有三个特点:一是“有神”,即脉象和缓有力;二是“有胃”(胃气),即脉来去从容,节律一致;三是“有根”,即在尺部沉取有一种从容不迫、应指有力的现象。正常脉象随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有相应的生理性变化。

1.四时气候由于受气候的影响,平脉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变化。春季虽然阳气已升,但寒未尽除,气机有约束之象,故脉弦;夏天阳气隆盛,脉气来势盛而去势衰,故脉稍洪;秋天阳气欲敛,脉象来势洪盛已减,轻而如毛,故脉稍浮;冬天阳气潜藏,故脉气来势沉而搏指。此由于人与天地相应,人体受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生理功能也相应地变化,故正常人四时平脉也有所不同。

2.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也会影响脉象。如南方地处低下,气候偏温,空气湿润,人体肌肤比较疏松,所以南方人脉多细软或略数;北方地势高,空气干燥,气候偏寒,人体肌肤比较紧密,所以北方人脉多沉实。

3.性别一般妇女脉象较男子濡弱而略快,妇女妊娠则常见脉象滑数而冲和。

4.年龄一般年龄越小,脉搏越快。婴儿每分钟脉搏120~140次;五六岁的幼儿,每分钟脉搏90~110次;年龄渐长则脉象渐和缓。青年体壮,脉搏有力。老年人气血虚弱,精力渐衰,脉搏较弱(如患有动脉硬化,则见脉象沉实)。

5.体格身躯高大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长;矮小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短;瘦人肌肉薄,脉常浮;肥胖的人,皮下脂肪厚,脉常沉。凡常见六部脉沉细等同,而无病象的,叫做六阴脉;六部脉常见洪大等同,而无病象的,叫做六阳脉。

6.情志一时性的精神刺激,脉象也会发生变化,如喜则伤心而脉缓,怒则伤肝而脉急,惊则气乱而脉动等。但当情志恢复平静后,脉象也随之恢复正常。

7.劳逸剧烈运动或远行,脉多急疾;入睡后,脉多迟缓;脑力劳动的人,脉多弱于体力劳动的人。

8.饮食饭后、饮酒后脉多数而有力,饥饿时稍缓而无力。以上情况在临床诊脉时应注意与病脉鉴别。

(三)常见病脉和主病

疾病反应于脉象的变化,叫做病脉。一般来说,除了正常生理变化范围以及个体生理特点之外的脉象,均属病脉。那么“主病”又是什么意思呢?所谓主病,是指病脉所揭示的证候。因此,通过脉诊,辨别病脉,就有助于推断病人所患的证候。历代中医根据各人的体会与经验曾提出20种、16种、27种、28种等脉象,但临床上常见的是多种脉象复合而成的“相兼脉”。

1.浮脉脉位表浅,就像木头浮在水面上一样,一摸就能摸到的脉象。即指头可轻轻触及脉搏的跳动,如果用力按下,跳动反会减弱,不如轻按时明显,但并不空虚。

临床上见于表证。浮而有力是表实证,浮而无力是表虚证。

2.沉脉脉位深沉,轻取不应,中指应指尚模糊,即重按脉搏形状始清楚地显露于指下之际,指力由重渐轻,到中部便觉脉搏不甚清楚,举至肌肤则全然不见。临床上见于里证。有力是里实证,无力是里虚证。

3.迟脉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临床上见于寒证。有力是冷积证,无力是阳虚证。

4.数脉一息脉来五至以上(相当于每分钟在90次以上),去来急促。临床上见于热证。有力是实热证,无力是虚热证。

5.滑脉应指有一种圆滑感并往来流利,即其脉象如珠子在盘中滚动,古人比喻为“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常见于痰饮证、食滞证和实热证等。妇女妊娠亦常见滑脉,这是血气充盛而调和的表现。

6.涩脉往来艰涩不畅,即指下有如轻刀刮竹。常见于气滞、血瘀、精伤、血少等证候。

7.虚脉不足为虚,虚脉是脉管的紧张力弱,脉管内的血液充实度不足的状态。

三部脉举按皆无力,是无力脉的总称,即隐隐蠕动于指下,令人有一种软而空豁的感觉。

常见于气血两虚,尤多见于气虚。

8.实脉是脉管的紧张力强,脉管内的血液充实紧张的状态。三部举按皆较大而坚实有力,常见于实证。

9.弦脉端直为弦,古人比喻像琴弦一样,端直以长,按之不移。说明从气势、形态来看是直而长,很像琴弦。弦脉在时应春,在脏为肝,所以春日健康人常见弦而柔和者为常脉。临床上常见于肝胆病、痰饮病。

10.结代脉来缓慢而有不规则的间歇,代脉指脉来缓弱而有规则的歇止,间歇时间较长。结脉常见于阴盛气结,寒痰瘀血,而代脉主要见于脏气衰微。

二、按诊

按诊,是医生对病人的肌肤、手足、脘腹及其他病变部位施行触摸按压,以测知局部冷热、软硬、压痛、痞块或其他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的一种诊断方法。

按诊的手法大致可分触、摸、按三类。触是以手指或手掌轻轻接触患者局部,如额部和四肢皮肤等,以了解凉热、润燥等情况;摸是以手抚摸局部,如肿胀部位等,以探明局部的感觉情况及肿物的形态、大小等。按是以手按压局部,如胸腹或肿物部位,以了解深部有无压痛,肿块的形态、质地,肿胀的程度、性质等。在临床上,各种手法是综合运用的,常常是先触摸,后按压,由轻到重,由浅入深,逐层了解病变的情况。

按诊时要体贴病人,手法要轻巧,避免突发暴力,冬天要事先把手暖和后再进行检查,同时要嘱咐病人主动配合,随时反映自己的感觉,还要边检查边观察病人的表情变化,了解其痛苦所在。

按诊的应用范围较广,临床上以按肌肤、按手足、按胸腹等为常用。

(一)按肌肤

按肌肤主要是审察肤表的寒热、荣枯、润燥以及肿胀等。一般来说,热邪盛的,身体多热;阳气虚的,身体多冷。凡身热,按其皮肤,开始按时热甚,久按热感反而减轻的,是热在表;热自内向外蒸发的,是热在里;若肌肤按之有热而无蒸腾感的,属于虚劳发热。通过轻触肌肤,还可察知皮肤的润燥,了解津液是否损伤等,如皮肤光泽而润的,提示津液尚未损伤;若皮肤干燥或甲错,多提示津液已被损伤。此外,重手按压肿胀,可以辨别水肿和气肿,若按之凹陷,不能即起的,是水肿;若按之凹陷,举手即起的,是气肿。

在外科疮疡方面,触按病变部位,可以辨别病变的阴阳和是否成脓。如疮疡按之肿硬而没有热感,根盘平塌漫肿的,多属阴证;若按之高肿灼手,根盘紧束的,多属阳证;如按之固定,坚硬而热不甚,是未成脓;若按之边硬顶软而热甚的,是已成脓;轻按即痛的,是脓在浅表;重按方痛的,是脓在深部。按之陷而不起为脓未成,按之有波动感的为脓已成。可进一步把两手分放在肿物的两侧,一手时轻时重地加以压力,一手静候深处有无波动感,若有波动感应手,即为有脓,根据波动范围的大小,即可测知脓液的多少。

(二)按手足

按手足主要是用来辨寒热,测知阳气的盛衰。如果手足俱热,多是阳热亢盛;若手足皆冷,则是阳气虚衰。比较掌心与掌背的冷热,还可作为辨别外感与内伤的参考。

如果手背热盛,额部也热,大都是外感发热;如果手心热盛而手背与额部反不甚,多是内伤,多见于阴虚内热,若小儿见此现象还提示伤食或食积。如果小儿发高热反而手指冰冷,应防止动风抽筋。

(三)按脘腹

按脘腹是指通过触摸表面皮肤,观察皮肤的润燥;触按局部,了解是否有压痛;适度用力触按,以判断有无肿块及其软硬程度,从而辨别脏腑虚实和病邪性质及其积聚的情况。

1.按脘部脘部指胸骨以下部位,又称“心下”。按心下看是否有压痛或了解软硬情况,可鉴别痞证与结胸。心下按之硬而痛的是结胸,属实证;而心下按之濡软且不痛的,多是痞证;心下坚硬,大如盘,边如旋杯,是水饮。

2.按腹部主要是了解冷热、软硬度、胀满、肿块、压痛等情况,从而协助诊断与辨证。

(1)辨凉热:腹壁冷,喜暖喜按者,多见于虚寒证;腹壁灼热,喜放置冷物于腹壁上者,多见于实热证。

(2)辨疼痛:腹痛,凡喜按者属虚,拒按者属实。

(3)辨腹胀:如腹部胀满,按之有充实感、压痛,叩之声音重浊的,是实满;若腹部膨满,但按之不实,无压痛,叩之作空声的,多是气胀,属于虚满。

(4)辨痞满:痞满是自觉心下或胃脘部痞塞和胀满的一种症状。如按之柔软,无压痛者,属虚证;若按之较硬,有抵抗感和压痛,为实证。

(5)辨肿块:应注意其大小、形态、硬度、压痛等。

(四)按腧穴

腧穴是经络气血在身体表面聚集、输注或通过的重点部位,也是五脏六腑之气所转输的地方。它可以通过经络的联系,对机体内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产生一定的反应。

因此按腧穴,了解腧穴的变化与反应,也可以作为诊察内脏疾病的依据之一。腧穴的变化主要是出现结节或条索状物,或者出现压痛及敏感反应。据临床报道,肺病患者,有些可在肺俞穴摸到结节,有些在中府穴出现压痛;肝病患者,可出现肝俞或期门穴压痛;胃病在胃俞和足三里有压痛;肠痈患者,阑尾穴有压痛。

同类推荐
  • 黄春林教授肾病医案医话集

    黄春林教授肾病医案医话集

    本书包括医案集与医话集两部分内容,医案集主要介绍黄春林教授在肾病的治疗经验与临床案例,医话集主要介绍黄春林教授的学术观点。
  • 解读中国第一病——让我们携手应对乙肝的挑战

    解读中国第一病——让我们携手应对乙肝的挑战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就发病人数而言,又是肝炎大国。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三者之间,既存在疾病发生、发展的因果关系;又是三个完全不同的疾病。
  • 千金方(家庭健康生活)

    千金方(家庭健康生活)

    《千金方(最新经典珍藏)》的作者孙思邈重视医德修养,强调“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深刻影响了后世医学伦理学的发展。
  • 居家养老护理

    居家养老护理

    本教材内容紧扣“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的初、中级层次要求,力求突出居家养老护理特点,充分利用社区、家庭资源,以尽可能长地延长老年人的生活活动能力、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为目标,为老年人提供合适的、科学的照护。本教材编写力求通俗易懂,与养老护理人员的文化水平相适应,同时注重启发性,注意与家庭实际条件相结合,以促进养老护理人员创造性地开展老年人照护工作。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缔组织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缔组织疾病

    阐述结缔组织疾病的病因病理、免疫学基础理论及结缔组织疾病的诊断技术,使读者对结缔组织疾病的相关基础理论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临床诊治疾病打下基础。郑虹,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主治医师,2013年1月辩证副型从肾论治强直性脊柱炎CN42-1340/R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热门推荐
  • 左手案子右手你

    左手案子右手你

    林顾念是一名法医,成天默不作声地跟在顾教授屁股后面。从不与人多说一句话,也不善与人打交道。即使在面对顾教授时,也只是浅浅一笑。所有人都觉得她喜欢顾教授,就连顾教授也这样认为,而她对此缄默不言。……“我有老公了。”“什么!为什么从不见他来接你下班?”警局上下一片哗然。“他天天都来接。”林顾念神色淡漠的说着。“谁啊?”就在这时,陈队走了过来,牵过林顾念的手,“我。”众人惊呼之余,诧异的看着林顾念脸上浮现出的那抹罕有的羞涩……这是一个关于法医与刑警的爱情故事,且看他们如何在破案中一点点的靠近取暖吧,偶尔发点糖,希望不会有蛀牙。
  • 青春未迟

    青春未迟

    梁凡:“请允许我用我的下半生去弥补你。”
  • 青春在疼痛中成长

    青春在疼痛中成长

    “在疼痛中成长”是孟祥宁给“青春”下的结语,《青春在疼痛中成长》这本文集就是孟祥宁对青春岁月的记录。青春是躁动不安的,因为要长大,身体和心灵都在急剧地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心情经常像云彩一样捉摸不定。孟祥宁笔下的青春岁月,有同龄人的共性,但《青春在疼痛中成长》作者更多地袒露了自己特立独行的思考。
  • 降妖伏魔道道道

    降妖伏魔道道道

    明末,奸臣当道,天下大乱,暗无天日。这种环境下自然少不了妖魔横行作祟,为祸人间。师出昆仑道宗门下的少年天池一叶随师父斩妖除魔,匡扶正道,行侠仗义。在降妖屠魔、闯荡江湖的途中结识了几位患难与共的生死之交。妖魔已经杀尽,天下却兵伐四起,生灵涂炭。侠肝义胆,几位豪杰挚友同举豪情万丈,倾热血满腔。疆场洒热血、斩兵将,杀敌报国。这一战大明朝胜了,天下四海升平,百姓安乐。他们也各奔东西,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
  • 十万岁生日

    十万岁生日

    主要介绍十万年中,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及自身
  • 超短侠

    超短侠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齐木原本也这么认为,直到有一天,他捡到了一块能够瞬移的石头……
  • 随波逐流不待君

    随波逐流不待君

    【原笔名:尘埃泡沫(已重置)】【原书名:南卿——随波逐流】亓官离:因从小受到虐待,后被z国最大杀手组织培养为顶尖杀手,见过太多残虐血腥的场面导致心理稍显扭曲;又因被其所在组织严格培养要求导致情绪不易外露,所以造成了她表里不一,口是心非,敏感多疑且总是自然伪装自身情绪并笑里藏刀的性格特点。这一系列原因更是促成了其幽闭空间恐惧症、外向型抑郁症等症状。后穿越到异世大陆——紫檀,不知她能否遇到一个人,那个可以对她说:“你要记得,紫檀未去,我亦未去。”的良人……南不随:从小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世显赫,尊贵不凡。可九岁的一次落水却是让他想起了被遗忘的过去——姊弟的羞辱,母亲临终的叹息,身上从前不知名的旧伤,家丁侍卫的横眉冷眼……突如其来的打击与黑暗的过去让他醒来时已不在是从前那个天真少年,决心覆灭家族所有!当然,那个人会帮他的……究竟谁能让他停留?谁又能得到他最后的真心相待?Ps:本书虐身虐心,阴郁暗系风。总的来说就是——阴谋诡计两相间,阴差阳错负真心。本人不定期更新,谨慎入坑!!![注:与其他作品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睥睨天下:邪少魅天下

    睥睨天下:邪少魅天下

    她仿似睥睨天下的狂魔,也如俯视苍生的王者。谁说女儿不如男?既然老天选择让她生活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乱世里,这一世她定要名震天下!懒问风花雪月,笑看爱恨情仇,却为何自己落地遍体鳞伤?且看她这一世一身男装将怎么玩转天下,将怎么成为人人称赞的战神!再看她这一世一身女装将怎么魅惑天下,将怎么成为人人争夺的祸水!在这一个乱世中,她这一生又将怎样演绎两个不同的角色?
  • 穿越财富人生

    穿越财富人生

    重生78年香港创造财富帝国,打造豪门家族。同样的香江,不一样的故事。qq群772199411
  •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