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42100000008

第8章 总论(6)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现代化的一部分,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医学从宏观到微观,从局部到整体的研究,必须借助于多学科横向联系,借助于近代科学仪器探讨疾病发生后中医的“证”与人体各脏器病理、生理的客观变化指标的关系,中药复方及单味的作用机理及其有效成分。例如,当归芦荟丸就是针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之邪毒内盛的症瘕积聚(肝脾肿大)而起清热解毒攻坚散结的治疗作用。如果不进行单味药的筛选,永远不会知道这几味药中的哪一味起作用,只知道该方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起治疗作用,通过白血病动物模型一味一味药地进行筛选,才知道青黛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起治疗作用,通过进一步的化学分析和筛选,又知道青黛里起主要作用的是靛玉红,那么靛玉红是不是中药呢?当然是,而且是精华。从当归芦荟丸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到从青黛中有效成分靛玉红的提取合成用了22年,在这不平凡的22年里,有旧俗的冲击,也有偏见的理解。有人说废医存药,有人说是中药西用。这两种说法都不恰当,而且不科学。当归芦荟丸就是通过中医辨证而选方用药。它的规律和一般疾病的辨证分型施治的规律没有两样,通过把病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的变化作为四诊的方法加以归纳,再用中医的辨证方法加以分析,确立了分型的客观标准及选方的准则,这一方剂一旦确立有效,再回到临床实践扩大病例,反复验证,肯定了方剂的独特疗效。再从复方中药中筛选出有效单味中药,从单味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这一新药的出现不仅是中西医结合手段,也是中医的骄傲,并且是中医药现代化的体现。如果每一种疾病都能从中药方剂中筛选出1~2种这类有效药物,就像青蒿素治疗疾病一样,将会把中医药学的发展向前推进一步,而且使中医药对人类保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这并不是用西医化验验证中药效果,而是从宏观实践进入微观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步骤。学者们认为这才是中医药真正的深化改革,具备创新精神。这也是WTO对我们的要求。

比如,以微循环作为客观指标进行中医辨证客观依据,对中医血淤证的本质研究,血液流速减慢、停滞、红细胞聚集、输出枝、袢顶明显舒张、血淤、渗出、出血等是血淤证的主要微循环改变,微循环改变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已被医学界公认为血淤证的重要依据,是中医理论创新的一大突破,又是中西医结合理论的具体体现。

人体微量元素的测定可提供中医鉴别诊断的客观指标,绝大多数阴虚病人血清中铁的元素含量偏高,阳虚病人血清铁的元素含量低于正常人,从而对中医证的研究找到客观物质指标,这些做法显然并不意味着代替中医和消灭中医。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中西医临床研究的特点和经验,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学临床实践的重要原则和独特优势的集中体现。而疾病的分类诊治是现代医学的临床基础。所以在临床实践中,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实现互补,在病证结合方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中西医结合互补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减轻了病人心灵上的痛苦。多年的实践表明,运用现代医学理论对中医辨证的临床样本进行大量观察,并与中医学正邪相争的疾病观、辨证施治和治病必求于本的治疗观结合起来,在对疾病的辨证分型规范化研究中,摸索出一套正确的诊疗规律,有的还总结出了病证结合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中医辨证,从宏观向微观及客观化作了深入研究,保留了中医特色和优势,加快了中医药现代化的步伐,加速了中西医结合的进程。

中医药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全国三十几所中医药院校情况不完全一样,我国的高等中医教育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在这种背景下,高等中医药教育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中医药学科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是摆在广大中医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中医教育事业必须深入改革,要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教育的周期长,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今天的人才是昨天培养出来的,明天的人才需要今天进行准备。教育应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对待历史经验和国外的经验都要从实际出发,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进行再学习和借鉴。突出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组成要素,对培养人才要求既不要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又不要满足现状,故步自封。

培养目标的制定应针对社会的需求,因而必须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相适应。尤其是当前实际,大学毕业生不是过去分配制,而是转化为人才市场双向选择制。所以对中医药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要建立在充分的社会调查和长远的人才预测基础上,避免盲目性。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其稳定性和长远性,不能单纯的只凭一两个人来信反映问题作为整个中医院校所培养的学生是“西医生”,这样看问题太片面了。通过社会调查,调节好专业口径的粗、细关系,如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专业面过宽,培养目标专业设置针对性不强,培养的人才到工作岗位需要较长时间再学习,进行专业知识结构的调整,因而适应周期较长。但又要注意到专业面如过分狭窄,其适应性差。固然学生对相应专业适应较快,但毕竟知识面局限,缺乏综观全局的分析能力和触类旁通,促进学科渗透的基础,又容易受到社会需求变化的左右,造成选人单位拒绝。

中医药课程与现代科学(包括西医学)课程的关系,在高等中医药教育办学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对培养目标模式的不同意见,其中最突出的中医学与西医学的关系及其教学要求,究竟是培养传统的中医药人才、中西医结合人才,在中医药人才基础上掌握西医学的人才,还是在培养西医人才基础上掌握中医药学的人才等。其根本一点是对培养目标中所说的“高级中医药人才”怎样理解。所谓“高级中医药人才”其基本点是“中医药人才”,这是不容置疑的,也是培养目标的核心,因而在培养目标中必须把掌握点放在中医药学的教学上,而毕业之后也将是从事中医药工作。随着社会需求,中医药现代化,现在中医药人才条件必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掌握较系统、扎实的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二是在中医药某一专业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三是掌握一定的现代科学(包括西医学)知识。三者缺一不可。仅前两个方面的要求没有三年以上的时间是不可能的,这就要从中医药各门课程中进行深化改革,把中医药重复的内容加以合并取舍,多余时间,充实到中医药理论的实践应用上去。中医药现代化,首先是人才现代化,因为人才是中医药现代化的主体,所以,人才的现代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和前提。

临床发现,癌症病人经西医切除病变肿瘤后,在接受化疗或电疗时,若接受中医药调理,能加强人体免疫能力,减轻副作用甚至能延长生存期。中国传统医药学有许多关于癌瘤的记载和论述,如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有“瘤”的记载。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有“积聚”、“症瘕”、“石疽”等同癌症相类似病变的描述。手术切除治疗目前仍是早期癌症治疗的首选方案。病人一旦发现肿瘤,首先是以西医手术将肿瘤清除掉,那种除非病人的病情已经到了无法动手术的情况,才考虑手术与放、化、热、中医药等综合治疗的观念已经落伍,有计划、有目的、根据病情缓急、根据病理症候不同、及早全过程的综合治疗理念也逐渐被医患认可。

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的进展主要有:①改善临床症状和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②减轻化疗和放射性治疗所产生的副作用;③提高外科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④预防肿瘤复发转移,阻断癌前病变。临床发现,癌症病人经西医切除病变肿瘤后,在接受化疗或电疗时,若接受中医药调理,能加强人体免疫能力,减轻副作用甚至能延长生存期。中国近40多年来运用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越来越被医患所接受,被认为是癌症综合治疗中的有效方法之一。

中医药对于癌症的调理主要表现在:①在手术、化疗、放疗的治疗过程中,结合中医药治疗以帮助克服在手术、化疗、放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作用,及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或损伤。②若是病人在手术、化疗、放疗的同时及以后几年内长时间服用一些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调整人体阴阳、气血津液、五脏六腑平衡的中药,则可以防止肿瘤的转移,达到预防复发,延长生存期的功效。③对于无法进行手术、化疗、放疗的病人来说,服用中药可以帮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缓解病人由于肿瘤而造成的各种不舒适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适当的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显然,大家问的这个“证”指的是西医的那个疾病概念。由于这个提问的指向是“跨领域”的,要回答好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并不容易。如果有人提问“西医能治(中医的)哪些证”、“表演高空杂技的演员参加奥运会吊环、高低杠、跳高比赛如何”一样,可能很多人立即就会说,你这是什么问题呀,一点不着边际。但这种方式的提问,却“逼着”中医必须回答,因为中医现在的生存环境,已不允许中医只局限于用中医的“病”和“证”的说法来回答。这看似委屈的事,也许对中医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中医对西医所诊断出来的“病”进行治疗,也仅有百余年的历史。中医在上千年临床实践中所采取的治疗方式,都是以“证”为中心开展的,即所谓的“辨证施治”。因而,在西医学中医的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专门针对西医所诊断出的“病”进行针对性治疗的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有的都是针对中医意义上的“病”和“证”的临床解决方案。

中医临床上是以“证”为核心的,明显不同于西医的“病”。虽然疾病的主体只有一个,但中医与西医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同一个人体的疾病状态,也就完全可能得出对病变不同的 “说法”和“结论”。在此情况下,西医的“病”与中医的“证”,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关联或穿插也就很正常了。中医的一种“证”可以存在于西医多种“病”之中,也就是说西医不同的“病”,都可以出现中医相同的“证”;而西医的一种“病”在不同人的临床表现中,则可以分别表现出中医的多种“证”。此外,中医的某些“病或证”与西医的某些“病或征”在认识上和术语表述上有一致性,另外一些则有相似性,但还有不少根本就难以“衔接”。不少人对中医与西医的这个特性并不了解,往往将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病”进行混淆,仅仅从西医的“病”的角度来认识和评价问题,就会质疑中医怎么一种病会有这么多种“说法”和治疗方法?进而还会指责中医治病怎么没个谱?甚至还以此得出了中医不科学的结论。

西医虽然十分先进,但仍然不能解决所有临床治疗问题。中医核心理论虽然产生的年代已古老,但中医在防治现代疑难疾病上仍具有鲜明的生命力,不断创造新的医学奇迹。有疗效就是硬道理,当然仅有疗效还不够,还必须评估这个疗效的增益比,在疗效背后还会不会有不良反应。从近几十年的中西医比较研究已经充分地说明,中医与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优势。如对癌症的治疗,西医以缩小癌瘤、杀灭癌细胞为目的,而中医则通过整体的综合调节,重点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内部环境或对症状的不适感受,减少放、化疗副作用对患者的影响,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再如西医口腔科的补牙,中医根本就谈不上任何优势,完全就是空白,这是最明显的一个例子。但在治疗一些病毒性疾病上,中医却独具特色。因此,我们在评价这两种医学时,切忌用一方之长去评另一方之短,更不能走极端而简单随意地否定对方。只有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更好地为大众提供医药保健服务。

同类推荐
  • 助听器学

    助听器学

    本书共13章,从助听器的发展简史,到助听器的物理组成、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助听器的分类等方面介绍了助听器的基本结构及性能特点。同时,在此基础上还着重介绍了助听器的临床应用经验、不同人群的助听器选配方法,以及如何遵循选配步骤,为听障人士选择符合其听力损失的最优助听器等内容。本书可作为听力学专业的学习教材、各大助听器公司的培训手册、助听器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提供给对助听器感兴趣的各界人士(包括有听力损失的成人和听力损失儿童的家长),使他们能够对助听器有更科学、系统、专业的认识!
  • 常见疾病首选药物方略

    常见疾病首选药物方略

    作者根据多年临床工作的实践和体会,总结出治疗常见病的一些首选用药经验,找准每个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情况,确定首选药物的理论根据,进行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实现科学、合理、安全的用药原则。
  • 生育调节与流产

    生育调节与流产

    本书结合临床具体情况重点介绍常见的各种避孕方法的适应证、禁忌证、作用机制、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避孕失败后早期妊娠的终止方法;自然流产和反复自然流产的病因;官腔镜、腹腔镜在计划生育中的应用。本书内容精练,通俗易懂,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适合广大医务人员、妇幼保健人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阅读参考。
  • 大国医2: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

    大国医2: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

    根据健康的一般规律,本书又分为“防病”(即保健)与“治病”两大体系,前六章分别从饮食、锻炼、养心、日常养生、经络养生等角度讲防病,主要讲述大师们的日常保健方法及经验,如朱良春教授常喝的“长寿粥”,邓铁涛教授常练的“八段锦”,李济仁教授常饮的“保健药茶”,王绵之教授常用的“打坐养心法”,何任教授提倡的“中年进补”等。后十章则主要讲述大师们对各类疾病的诊疗经验,包括心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皮肤病、妇科病、儿科病等十大种类。
  • 专家指导合理用药

    专家指导合理用药

    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热门推荐
  • 帝冥王印

    帝冥王印

    帝冥国已经近百年未曾出过一个惊世强者了,究竟何为符印之力,少年走上了追求极限力量的巅峰之路。
  • 喜欢酒,更喜欢你的酒窝

    喜欢酒,更喜欢你的酒窝

    一生只爱一个人,一世只为一瓶酒。神光群:454173书友群:590118637
  •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主要内容包括:交流之难源于人性本身、幽默、诡辩和雄辩、把颠倒黑白的胡话转化为幽默等主要幽默心理相关概述。
  • 圣源榜

    圣源榜

    莫名其妙的穿越,却成了一个奴隶,生命掌握在别人的手中,自由,公平,更是遥遥无期。但谢邂坚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 犬夜叉之拔刀御剑

    犬夜叉之拔刀御剑

    那曾经的哀伤,那曾经的感动,那朵散发着悠香的桔梗,那一曲吹凑与天地之间的神乐。那穿越了五百年的爱恨情仇,直到如今,可还能偶尔记起否?这是一个穿越者的故事。这是一个弱者企图撕毁命运的故事。这是一个手握利刃,用飞天御剑流在战国中纵横的故事。拔刀御剑独行路,一曲飞天诉忠肠。
  • 爱恨不从心之夏雪无悔

    爱恨不从心之夏雪无悔

    一场意外使女主穿越到一个未知的时代,遇到了一段爱恨不从心的爱情,开始了一段生死不由人被命运主宰的人生,当知道自己是一切的源头,女主又该何去何从?
  • 快穿之主神大大别黑化

    快穿之主神大大别黑化

    本来以为是游走世界,没想到是被主神大人扔进了小世界。本来以为是一场愉快的度假,没想到还要劳心劳力做任务。本来以为她脱离了主神的管辖,没想到还要担负起拯救他的重任。救就救嘛,她也不会有什么怨言,但是麻烦这位大人,能不能先放开她的手?她真的不会再跑了!
  • 读史记全集

    读史记全集

    本书以作者的视角,描述了史记中记载的人物、故事等,让读者了解得更真切。本书给我们展开了一个宏大的历史画卷,使读者站在一个高塔之上,俯瞰着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该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笔触生动严谨、平和之中又不乏活泼,就如读小说一样有趣。而且该书以独特、新颖的角度,纠正你对“历史书”的种种偏见。相信本书会给你无尽的启发!
  • 热吻你

    热吻你

    -年少时祁禹为人玩世不恭。众人皆知祁禹生性薄凉,换女人如换衣服,对女人嗤之以鼻。直到遇见林卿遇,他收起性子,只对林卿遇俯首称臣。-重逢时外人皆知祁总生性凉薄,多年来无一女人能近身。直到那晚有人瞧见,冷漠的祁总埋在小女人的颈窝,眼底猩红:“卿卿,回来了就不许再走了,玩够了嗯?”
  • 弃仙路

    弃仙路

    为了修仙,我失去了这么多,从今开始,我弃仙,即便身死,我也要寻找到你们,你们,才是我生命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