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24900000012

第12章 文化学无旁贷(1)

(第一节)惺忪的文化学

文化成了学,是人类从漫长的文化酣梦中惺忪地醒了过来,还是人类在苦苦的文化等待中惺忪地发现了那么一点微弱的亮光,于是恍恍惚惚地向某个那里踽踽靠近?

不如先来解开“文化学”的身世吧。它的名字是德国的原装制造,在德国人克莱姆出版于1845年的着作《普通文化学》中第一次被使用,当然那时还是德语的“文化学”─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я。等到1871年,英国人泰勒在其奠基名着《原始文化》中,将“文化学”这个概念从德语世界引入到了英语世界,并给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极富经典性的定义,自此“文化学”才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

时过百年,“文化学”在人类的惺忪睡眼中被赋予了更加波澜壮阔的价值使命:研究文化的起源、演变、传播以及文化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中变迁的多样性。讲起来很简单,但作为一门关于探讨文化的产生、创造、发展演变规律和文化本质特征的独立科学,它的综合性是几乎任何社会科学的学科都无可比拟的,要知道它是以一切文化现象、文化行为、文化本质、文化体系以及文化产生和发展演变的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并试图从总体上发掘出人类的智慧和实践在人类生活方式(主要包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的表现及其发展规律。怎么样的内涵世界?又是怎么样的外延空间?恐怕即便是幻想力满分的人也只能构思出“文化学”体貌的局部。

相较其他社会科学,它希望揭示出文化现象底下埋藏得更深的本质和规律;相较自然科学,它要采集的标本是世上超脱了自然物属性的所有人化物;相较哲学,它要凌驾在具象和抽象认知以上,梳理出不能普世胜似普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听上去挺可怕的,当然也挺唬人的,不过明眼人一定会把它归类为印象派,而非落地派。且不管派不派的,既然“文化学”活生生又隐隐约地站在了我们面前,那么质疑它的存在已经没有意义,如何能够让更多活在当下的人感知到它的温度、识别出它的轮廓这也许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决然不能用印象去诠释它的惺忪,而要用新的清晰记忆盖掉它身上的那层磨砂,才算得上是设身处地为它着想,而这同它是否就是我们试图寻找的那个方向和目标无关。

近现代历史上确实不乏有人愿意为“文化学”的研究范畴进行分类,以让它的轮廓能够看上去清晰一些,只是美国人默多克、博厄兹,乃至日本人水野佑所作的努力都各有偏颇与失真。默多克凭直觉将文化细分为46类,繁杂而无序;博厄兹则相对简明而条理了不少,将类别主要划分为物质文化、社会关系以及艺术、宗教、伦理三大块,每一块对应了一些特定的无规律的存在形态;日本人水野佑在他的《日本民族文化史》一书中把文化锁定在了10个范畴框架内,其中包括时代、景观、民族、语言、国家、日常生活、宗教、社会组织、经济以及艺术,貌似有章可循,事实依旧是混沌不堪。

当然,对于“文化学”研究的争论和探寻并没有就此停滞,因为它所跨越的那些学科会时不时地拉它几把,抑或推上几下。拿社会学来说,它的研究发展是相对客观而有序的,从解析它的构成维度来看,“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有纵向的历史文化、现实文化,也有横向的不同区域、国家、民族乃至更小一些的不同社会组织形态的文化;从解析它的人类知行层次维度来看,“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理论文化和实践文化。再拿当代的企业文化学来说,它是通过“以身试法”的方式,更遵循规则也更穿透结构地钻进了社会发展最前沿的组织形态当中,在它看来,“文化学”研究的范围应当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方方面面。正是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文化学”将使我们对人类自身以及人类社会的认知达到更高的程度,并通过实践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

在这里,且不管中国人对惺忪的“文化学”研究的缓慢发展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我们中的一些曾经为之所付出过的努力都是值得追述的,其中包括1932年黄文山发表了“文化学建设论”等论文,1939年陈序经在西南联大开设文化学课程,1934年阎焕文的《文化学》、1947年陈经序的《文化学概观》以及1952年钱穆的《文化学大义》先后问世,它们无疑都直接地促进了中国“文化学”的本土化发展。

进入到21世纪之后,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乃至文化地位在全球范围内都到了显着的提升和广泛的认可,此时,世界范围的“文化学”研究也在逐年深入,而我们也渐渐对“文化学”的研究目的产生了新的理解和认知。作为国内相关领域的智库人物们,他们开始把目光聚焦到了从“文化学”的研究中寻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政治制度改革、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国文化的未来等深层次问题的答案上,这无疑是个大有可为的趋势。作为十几亿分之一的人民群众,在此间可以得到的不仅仅是一门形而上的学科理论升级,而是对个人知行能力发展的难得机遇,因为我们对惺忪状态的“文化学”研究的认知与实践本身就是极具价值的人生体验。此外,在这个化解惺忪状态的过程中,我们还能够通过“文化学”的研究发展更加真实且深刻地了解我们所在的世界的文化发展规律,进而献己之力去迎合规律;更加明确且清晰地形成自己在世界中存在的文化价值理念,进而用更加包容开放的心态去包容各种存在形式;更加坚定且感恩地为创造了我们的世界去创造更多力所能及的文化价值,让它来见证我们的决心和努力。

说到此,“文化学”研究俨然已经变得出奇的神圣,但是,它的神圣与否是由我们一手决定的,我们只有不断地找、不断地学、不断地变,方能让它、进而让我们自己更加强大,更加富有灵性。既然这个过程在继续,我们便无需就此下个定论说什么就是“文化学”正确的研究范畴和分类,或者说什么应当是“文化学”正确的角色定位,我们不妨从更实在的“文化学”研究方法入手,参照一下那些我们在惺忪状态中尝试过的、总结过的、改进过的经验和教训,用以积蓄我们的能量,摸索我们的方向,意外的收获总会有的。

“文化学”,学无旁贷。

(第二节)文化学研究的三板斧

我们知道,在人文社会学科的领域内,时至今日,“文化学”总算是步履蹒跚地发展成了一门略有前途且较为完整的学科。所谓完整,就是终于在研究的理论定位上达成了一些共识,诸如从横向来研究文化现象,从纵向来研究文化发展规律,以及交互研究文化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此外,还包括对文化研究方法的研讨,并从文化现象中概括出反映客观现实的概念和范畴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当然,作为一门研究性学科,除了扎实的理论更要有拿的出手的可操作方法,而“文化学”算是通过几代人的现身说法,吸纳了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终使其研究形式逐步趋于多样化、综合化。目前,“文化学”研究主要采用的是调查体验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三种较为常用且操作系统化的研究方法。对这些方法在“文化学”研究中的全面理解和迁移使用,将让我们具备在未来时间里去寻找那个方向、体验那个过程的有效知行能力。

一、调查体验法

调查体验法,又被译作田野调查法(Fieldwork),即亲身到研究对象所在地,通过体验观察的方式获取一手资料,对其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文化研究的方法。由于人类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需要从人类的具体生活形态和状态中获得,因而,“文化学”者通常会在研究对象的生存圈当中生活体验一段时间,以便了解该生存圈内人类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其间会在适当的情况下通过语言交流等方式询问人们各种问题,并作详细记录与必要答复。此外,“文化学”者还会仔细观察检查该生存圈的所有文化产物,诸如食品、工具、服饰、建筑、容器、乐器等等。当然,作为调查体验工作的重中之重,“文化学”者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该生存圈人类的日常生活程序以及社会交往作长期而耐心的体验观察。不言而喻,调查体验法是文化学研究获取全面、生动的一手资料的必然途径。

调查体验法的最早运用者是19世纪美国的人类学家摩尔根(LewisMorgan),而让此方法最终成型的人则是波兰人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Malinowski)。马林诺夫斯基根据自己在20年代初期的亲身经历系统总结了人类学的调查体验理论和方法,他认为“研究者必须融入研究对象的生活之中,与当地人打成一片,使用他们的语言,钻进他们的脑袋和心灵世界,既观察他们的生活,又体验他们的生活,只有这样,所做的调查研究才能更加接近被研究者的真实情形”。根据马林诺夫斯基的方法范式,后来的“文化学”者一般都会长期深入生活,以观察体验和深度访谈两种方式熟悉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举止,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心理特征等,进而描述、分析其文化全貌。起初马林诺夫斯基的研究方法仅适用于无文字的、尚未分化的简单社会文化研究,对于历史悠久的复杂社会则不完全适用,而经过近一个世纪“文化学”者不断吸收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发展完善了马林诺夫斯基的研究体系,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学理架构,并被广泛采借和运用。

作为理论方法,调查体验的过程中“文化学”者需要掌握并参照三个必要的研究维度。一是整体性研究维度,它是指将研究对象所在生存圈的各种文化事项视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看,从而分析出各文化事项的内在逻辑关系和不同的社会功能。二是历时态与同时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维度,其中历时态研究指的是从发展演化的轴线去研究文化,既考查该生存圈文化的历史变迁,又关注其文化的现实功能。具体而言,历时态的研究要求对该生存圈的文化特点与外部关系已经发生和正在进行的文化及其变化的程度,在若干年内进行反复的观察。同时态研究指的是从功能的角度对现存生存圈文化进行研究,尤其是某一特定时间内其文化的特点和社会生活表现,比如人类个体之间的血缘关系、人类社会生活方式以及各种社会组织形态的存在状态等的作用。总而言之,历时态和同时态相结合的研究维度其实是对时间和空间的兼顾,即把那些已经消失的历史文化传统纵向排列,同时将生存圈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横向排列,二者相互借鉴,终而对焦到研究对象及其所在生存圈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发展演变规律。三是文化传播与文化比较的研究维度,这是指从整体上处理好研究对象及其相关者的关系,或者说处理好其宏观与微观的关系、点线面的联系。具体来讲,就是把研究对象的文化事项纳入其所在的区域性文化变迁,乃至国家、人类社会等大领域中予以考察比对,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大文化与小文化的相互参照,进而提炼出更加具有典型性或独特性的研究对象的文化模式、文化类型、文化风格等等。

下面的表格是对调查体验法步骤方法的简要提示,仅供参考。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即便是完全与“文化学”工作无关的认知与实践行为,其实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和所谓的调查体验法毫无牵连。只要你愿意用心去体悟什么是调查体验的实质意义且付诸行动,那么你将比别人更早地发现这个世界,更快地适应这个世界,更多的时空际遇也将属于你。

操作流程操作方法操作要点

前期准备选择和确定专题研究对象和内容学术经历、研究兴趣点、研究资源基础。

查阅和摘录研究对象背景资料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互联网上的文献资料。

制定详细的调查体验计划调查地点及对象、调查日期和预计时间长度、调查课题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如何进行调查体验。

调查体验的人力和物理筹备成员名单和任务分配,物品筹备(地图、摄影器材、录音设备、记录表格、个人证件、仪器设备、生活用品等)

正式研究直接观察生活行为方式、心理状态、人际关系、信仰禁忌、重要活动、特殊事件。

体验观察

采访调查(正式与非正式)口述史、影像技术法、问卷法、座谈会。

资料搜集地理、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建筑器具、交通工具。

整理记录实地分类、实时感想、研究方法、理论分析。

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撰写细节解释、比较印证、理论升华。

调查体验法的步骤方法简示。

二、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指通过搜集查阅纸质或电子版的典籍、书刊、档案、文件、手札、影音以及其它记载中的相关文献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文化分析研究的方法。由于人类活动与认知的无限性和个体生命与认知的有限性相矛盾,所以决定了研究逝去的人类文化事实时需要借助于文献的必要性。当这种研究方法独立使用时可以体现出操作的灵活性以及历史的延承性,而现实运用中“文化学”者往往会与调查体验法等其他方法配合使用,以求达到更有效的现实分析作用。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大量的“文化学”资料除了从实地调查体验中采集外,还需要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相关文献资料中获取,以对实地调查体验结果予以补充和核验,并增加其历史性深度和科学的全面性。

对于我国的“文化学”者来说,我们的历史文献资源可谓相当丰富,这对我们的“文化学”研究来说无异于天时地利,只要能配合上“文化学”者源源不断的主观能动性,我们理应走在世界“文化学”研究的最前沿的。从时间轴来看,我国的历史文献已经积累了3600余年,并已由历史学家们将其归为了四类:史书类(如史记、五代会要、史通、烈女传、太平寰宇记等)、档案文件类(如历代名臣奏议等)、史部外群籍(如诸子百家着作等)和少数民族古文字文献(如藏文、西夏文、古彝文、东巴文、白文、突厥文、契丹文、回纥文、女真文等)。

同类推荐
  • 老北京的交通与出行

    老北京的交通与出行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

    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

    作者认为自己是拿幽默当武器的,她的文字俏皮、轻松、洒脱,嬉笑怒骂皆见功夫,会让读者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思想独特,有人说作者走的是吴思和十年砍柴的路子。这只是一种泛泛的界定,事实上,作者走的是个人主义之路。顺着她的笔迹,读者会走进一个独特清新的思想境界!它引你思考,让你震撼:传统竟可以这样解剖,文化竟可以这样解读!
  • 历史与当代视野下的中国电影

    历史与当代视野下的中国电影

    本文主要是对历史和当代的中国电影进行对比,反思不足,展望未来,研究电影发展走势等。
  • 天文历法研究(下)

    天文历法研究(下)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 百年家族的秘密:林乾讲曾国藩家训

    百年家族的秘密:林乾讲曾国藩家训

    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不仅体现在经史子集的文本层面,更浸润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伦理准则当中,其中家族文化和家训传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曾国藩为首的曾氏家族堪称代表,曾氏家族百年来人才辈出,优秀的家族文化、家风家训也袍泽乡里,起到文化表率的作用。《百年家族的秘密:林乾讲曾国藩家训》以曾国藩家风家训传承为脉络,从立志、做人、修身、择业、处世、齐家等几个层面系统总结了曾国藩家训的基本内容,并进行了生动的解读;概括了曾国藩家书与曾氏家训始终如一的精神内涵:注重教育、以读书为本,不以官位财富定贤愚,表现为“家业绵长八纲”“治家十要”和“为人处事四察”等具体内容。
热门推荐
  • 我的明星爱人

    我的明星爱人

    女主角戴思易大学毕业半年内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机缘巧合下作为明星助理,成功进入经纪公司并结识了公司新来的艺人龚简,两人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欢喜冤家的故事,最终两人明白对方心意,决定在一起。不久后,龚简爆火,为了龚简的星途之路畅行,两人最终被迫分手。分手两年后,两人居然在陌生的国度再次重逢......
  • 从末世开始做尸王

    从末世开始做尸王

    末世文,丧尸流,不圣母!不圣母!不圣母!(重要事情说三遍),更新不定。
  • 她来时翩若惊鸿

    她来时翩若惊鸿

    徐翩若在高一开学的那个燥热的夏天离开父母独自来到了B市,当天夜晚喧闹的酒吧里她偶然遇到了俞深木。从一朵栀子花开始,他们之间的故事展开了。他只是随手给了她一朵花,她却想用余生做代价。
  • 灵异降鬼师

    灵异降鬼师

    是由一个五位奇人组成的捉鬼团队,医师、阴阳先生、警察、茅山道士、神算子从团队组成后他们游历世界各地专门解决世界各地的灵异事件、鬼怪传说、诅咒等等的故事。哪里有“灵异、传说、诅咒……”哪里就有他们!!!灵异降鬼师!!!!
  • 兰州历史文化:书画碑刻

    兰州历史文化:书画碑刻

    “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革命星火”描述了星火燃烧的岁月,兰州的革命先烈的大义凛然,革命斗争的曲折残酷,令后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历史名人”介绍了兰州地区的杰出才俊,黄河之都不仅人杰地灵,而且藏龙卧虎;“文物名胜”尽悉兰州的大地珍藏,兰州的史籍非常丰富;兰州虽处偏僻的大西北,却孕育着较为发达的士人文化,那些才高八斗的士子们,演绎了一段段凄美厚重而又委婉动人的传奇故事;更能体味到那种相袭久远的古朴民风将为人们装点展示出一个色彩缤纷的未来。
  • 九曲天音

    九曲天音

    五百年前,人间正魔二道大战,用时三十年终以正道获胜。五百年后,魔道复苏,正道消极已然无力再战。然有一男子,手持天音一笛,挺身为保天下之太平,遂号令天下三万万英杰一战群魔。后世尊称九曲笛仙
  • 动物植物知识大闯关

    动物植物知识大闯关

    本书为青少年课外阅读读本,内容包括文化生活中的趣味知识、动物植物趣味知识、智力闯关、谜语竞猜等内容。
  • 樱花树下的秘密

    樱花树下的秘密

    她为了父亲,无奈背叛了好伙伴,黑道的秘密在她心中无法隐藏,在她说出来的的那一刻,她流下了眼泪。
  • 电视剧大穿梭

    电视剧大穿梭

    醒来的陈嘉,第一时间拉开自己的裤头,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这次还在……”然后,他开始幻想,怎么截胡主角的官配,在幻想的世界里,成就自己的初恋……~已有爱情公寓世界
  • 久洲梦

    久洲梦

    现代学渣少年因高考落榜,受尽岐视辱骂,年少冲动的少年从高楼跳下……睁眼却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原本一切消失了,失去了亲人朋友,没有任何依靠,硬着头皮闯一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