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18000000019

第19章 高村源流考(1)

一棵树,上面有几片老叶。这叶子说落吧,还没有落,说不落吧,它迟早要落。每有一阵风吹来,叶子都会摇摇欲坠,但是风一过,奇迹般地,叶子又会继续逗留在树上。树很痛苦,也很矛盾,它甚至有一种残忍的想法,希望这叶子能早一天落下去,这对它是一种解脱,对叶子也是一种解脱。而对于叶子来说,它也有同样的想法。但是树继续地站立在大地上,叶子则继续在风中唱着最后的歌。直到有一天,双方都麻木了,都被折磨得疲惫不堪了,这时,叶子在不经意之间,轻轻地、瓜熟蒂落式地脱离母体。

这是在接到伯父去世的电话时,我那一刻的想法。

这想法像诗。而我在那一刻也真想把它写成一首诗。我在那一刻知道了:我们家族这根斑驳古老的大树,又有一片老叶凋零在两千年冬天的风中了。

我的父辈老弟兄三个,是倒着走的,先是叔父,在十二年前去世,接着是父亲,在八年前去世,接着是伯父,在我接电话的这个时候去世。三个男性去世了,三个女性则还活在人间。她们是我的三妈、我的母亲和我的大妈。她们如今按老百姓的叫法,叫“寡妇”,按文化人的叫法,叫“遗孀”。她们如今虽然还苟延残喘地活在人世,但已经如风中老叶了,哪一阵风中说下来,就会下来了。尤其是我的母亲,光今年就住了几次医院,硬是我咬紧牙关,用自己一点菲薄的稿费在支撑着她。

高村是渭河平原上一个古老的村庄。高氏一族是什么时候在这渭河畔上居住,并世代繁衍,最后形成如今这两千多口人了的大村子的呢?据说很古老了,但古老到什么年代,却无从査考。我曾经查过《临潼县志》,县志对域内村庄的记述,最早的只到明末清初,这使我很失望。但是它对所有的村庄,只从那时才注意到,才开始记述。因此我也没有办法,不过这倒也好,空白为我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当黄河象出没的年代,渭河平原还是一片沼泽。当七千年前半坡人筑穴而居的年代,渭河平原仍是一片沼泽。半坡人手执钓鱼竿,望着这沼泽出神。后来大禹治水,疏通河道,渭水泄入黄河,黄河泄人大海,于是八百里潸河川裸露了出来,成为沃野,于是人类一群一群地,携家带口,从山上和塬上下来,在这平原上居住。

高氏一族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在这块冲积平原上定居的。换言之,高村这个同姓村子,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形成的。

渭河平原上几乎所有的村子,也都是这样形成的。它们几乎都是一姓人家组成的一个村子。比如高村旁边的是安村,安村的旁边是季村,等等。有时四个村子,像四枚棋子一样地布成一个大村,人们便把它们连起来叫,比如“樊胡刘赵”,等等。有些村子,给姓氏之前加上一些奇怪的称谓,比如“母猪李也”“石灰刘也”“皂张王也”“湾李马也”等等。这些称谓世世代代口口相传,直到今天,实属难得。想来,这些称谓也许与主人们从事的职业有关,也许与居住地方的地理环境有关。

其实所有的我们称“村”的这个字眼,在当地土语中都称“也”。比如“高也”“安也”等等。只是在形成书面文字时也”字才写成“村”宇。这个文宇上的变通也不是从今日始,我看县志,县志上淸朝年间就这样写了。

叫成“高也”“安也”等等,给村子平添了一种古老、安祥的气息。说起字来,其实在关中农村,有许多挂在老百姓口头上的古字雅字,如果哪一个有心人能深入民间,将它记录下来,加以研究,将会是一项抢救工程的。中国汉字,经过打磨后虽然规范了,但是变得光滑起来,失去了表现细微感情的能力。每一次我回到高村,和乡党们拉话,他们在表达那些极为困难的话题时的准确性和分寸感,都叫我极为惊讶,感慨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语言大师。

在几千年的岁月更替中,这些同姓村子都表现了高度的纯粹性和排他性。只此一姓,只此一族,绝不允许杂姓进人。

到建国那一年,高村这个大村子,还是人人姓高,绝无杂姓。这些高姓都是一族,以我家而论,在五服之内的,大约有十几户,五服之外的离得近些的,亦有十几户人,其余多数人家,隔朝隔代,离得远,但是细细簿来,还是“五百年前是一家”。村上的“班辈”,细细排列,各安其位,绝不马虎。

第一个进人高村的外姓人家姓王。老王是高村唯一的一户地主家的长工,好像和这地主还沾一点亲戚。土改时,老王分得了地主的几亩土地,这样,老王也就成了高村的第一户外姓。老王是个木匠,人缘好,记得我爷爷的棺木,就是老王给打的。

第二个进人高村的外姓人家姓赵。老赵是一个从河南来的铁匠。起先,他搭了个铁匠棚,在村外,风箱响着,铁锤叮咚,为村上人打割麦的镰刀、做饭的菜刀。其实搭棚子暂时居住的时候,老赵已经思谋着怎样正式进人这个村子了。机会终于来了,老赵的工槻里传来了婴儿哭音,他老婆一胎生下两个女娃。于是老赵将一个女娃送给了当时的生产队长,算是结下一门干亲。尔后,生产队长召开社员大会,吵吵闹闹一阵后,终于将赵铁匠这户人家接纳人高村。但是提出下不为例。

高村依着渭河。渭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因为渭河,而有了漫长的甘肃河西走廊,而有了丰饶的八百里渭河平原,而有了十三朝帝王之都古长安。高村就扒在这个渭河的南沿上,它距渭河人黄处大约有三十公里。

用“机”这字眼很传神。的确,千百年来,高村就像平原上一种叫“扒地龙”的野草一样,紧紧地扒在渭河老崖上,历经年馑,历经战乱,风风雨雨,纹丝不动。

有一句老话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渭河也是这样,河流以三十年为一个摆动的频率。茫茫渭河滩,宽窄约有八里,号称“十里渭河滩”。河流这一段子,是南崩,一片又一片的崖崩进了河里,又在河对面造出平滩。三十年过去了,它停止了往南崩,又开始往北崩,于是南边的滩地就显露出来了。

两岸的人们,不知从哪个时代起,通过打官司,定下了“以河为界”这个种地范围。因此,那边的滩地多一些的时候,那边的日子就好过一些。滩地没有广,水逼到老崖广,这边的人就只好精拼细作老崖上面一点可怜的土地,然后眼巴巴地等着河再往过崩。

我出生的那个年代,河流还在对面“母猪李也”的那个老崖底下,但是已经开始气势汹汹地往过“崩”了。每遇一场河水,就会往过崩好深的一截子。那时的地还是自己的,爷爷叫了一帮人,火速地将滩里长的榆树伐下来,运回屋里,防止被崩在了河里。这砍下的榆树后来盖了两间安间房。由于我的出生和房的建成在同一个时间,所以我的名字里面有一个“建”字,而“群”字则是我们这个班辈的人后面都挂着的一个字。

河流在我出生的十年后,终于不可遏制地逼到了高村的老崖下。有好些户人家的房子还被崩进了河里,不得不把庄子往后迁。河流从此也再没有往回崩,原因是政府从老火车路上拉来了许多的石头,造起了护堤工程。几七年又过去了,高村的人只好眼巴巴地看着河流永远地在自家门前打转了。

我见过渭河发的最大的一次水,是在1960年。河水涨得齐了两岸的老崖,十里渭河滩白茫茫一片。河中间漂着从上游漂下来的房屋、牛、树木、古船等等。河水很急,这些漂浮物箭一样地从眼前驶过。有时,在漂浮物上会扒着一个活人。活人大声地喊着“救命的爷哪!”“救命的爷哪!”声音凄厉、绝望、令人惊心。但是,就是高村水性最好的人,也不敢下河去救的。

每逢渭河涨水,地下水的水位就会上升,高村的并,水便变成浑的广。河水涨得越大,井里的水位会越高。而在渭河的老崖上,每逢涨水,岸上便会趴着许多的人,大家侧着脑袋,向河心瞄。如果河心是鼓的,那说明水还在继续涨,如果河心是凹的,那说明水已经在塌了,不必紧张。

而在不发河水的日子里,渭河则显得平静、衰弱,像一条无名无姓的河流一样容易被人忽视。

高村是一个渡口,这个渡口就叫“高家渡”。一条破船,拴在老崖底下。老崖上修一个斜坡,过往的客官,从这里坐船,艘公的篙一点,一阵工夫,船就到对岸了。

写下“高家渡”这几个字眼时,我突然明白了,在代代相传的口头语言中,“高也”这两个字,并不是指的“高村而是指的“高家”。换言之,“也”是“家”字的意思。以此类推,别的张也、王也、李也、赵也的“也”,也都是“家”的意思。例如,李先念将军过渭河时走的是“胡也滩”,这“胡也滩”应当是“胡家滩”。

从我家距离渭河渡口,不多不少恰好是一百米距离。爷爷给家门口的老槐树底下,支了个茶摊,招待过往的人。爷爷的茶摊是免费的,纯属公益性质,茶叶是那种又苦又涩的“老胡叶子”,水是渭河里的水,烧水的柴禾是叔父从坟里刨下的几个柏树疙瘩。在我的记忆中,那时的爷爷已经衰老。

爷爷此举纯粹是出于一种虚荣心的需要,他希望听到几句赞美他的顺耳的话。当然,爷爷此项善举也有一点实惠。那些灌了一肚子茶水的客官,在动身乘船前,都要掏出鸡巴,对着爷爷搁在墙角的那个尿缸,轰轰隆隆地一阵大尿。这尿水可以壮地,而用它来泼蛰伏期的麦苗最好。从这个意义上讲,爷爷把每个过往客官,都看作一架他的制造尿素的机器。

爷爷不是高村的人,他的老家在渭河上游二十华里的新丰镇。我的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类似这种情况,在延续香火这个问题上,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给女儿招一个上门女婿,一种是从最亲的亲戚那里要一个孩子过来顶门。千百年来,这两种做法都在用着,它们保持了这户人家香火不灭,高村这个村子人丁兴旺,而最重要的,保持了这个村子永远是一个同姓村落的戒律。

我的老爷选择了后者,他从他的舅家要了一个男孩过来顶门,这男孩就是我的爷爷。

同类推荐
  • 中华家训(第七卷)

    中华家训(第七卷)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中华古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它把全世界的华夏儿女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 浪漫要学法国人

    浪漫要学法国人

    本书主要从法国的美食、服装用品、文化、艺术等方面介绍了法国人浪漫的生活、工作方式。
  • 著名战役

    著名战役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棒喝中国

    棒喝中国

    满纸疯狂言,一颗赤子心。都说我偏激,且听话外音。关于王绍璠:蒙古族。旅美台湾学者,现代禅文化的倡导者,零项修炼的创始人。王先生师从南怀瑾先生四十余年,深得先生的心传,自20世纪80年代回国后,历年举办传统“禅七”及在北大、清华等院校举办系列中国文化讲座。王先生在传承千百年中国文化及禅文化的基础上,发扬创新、独辟蹊径,开创了“零项修炼”课程,该项修炼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禅七”,使现代学人都能够多、快、好、省地引爆激情、顿开智慧,令学人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眼,充实自性之美,进而传承中国及禅文化的精蕴,引领人类,和谐社会。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思考成才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思考成才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世间唯求你

    世间唯求你

    当顾澄被一大群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的媒体围成一团的时候,腿有些发软。“顾小姐对于你和当红演员疏星正在交往的传闻,请问你有什么要说的吗?”“关于前不久被爆出的你和疏星的同居照,请问你是在利用他制造绯闻吗?”“有人说《晨曦》是疏星的成名作,作为该小说的作者,你和他的关系发展成这样是你们计划好的吗?”顾澄看着这一群恨不得将她吃干抹尽的媒体,心里有点后悔昨天没听这个大事故主角之一的建议。但尽管这样,顾澄还是一边发着抖,一边拿过不知道哪家媒体递过来的话筒,用不是很大声却异常坚定的语气说:“我喜欢疏影....不是因为他是当红演员,不是因为他光芒万丈,不是因为他长得帅....好吧这有一点....我喜欢他,是喜欢他在背台词的时候需要有人帮他对戏,喜欢他演戏的时候眼睛发着光....会背着我去书店买我新发售的小说,会陪我一起看他觉得无聊透顶的动漫。芒果必须切好才肯吃,吃面的时候必须放大蒜但不会吃大蒜的怪癖....我喜欢的,是会为我担心,会凶我,眼里全是我,也喜欢我的疏星。是我伸手就能摸得到也抱得到的,只属于我一个人的,晓山青。”
  • 拳道升天

    拳道升天

    这是拳的世界,这是梦的起点;我们不打怪,不欺负小朋友。因为,这只是开始……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本书由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立法的同志撰写。本书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蓝本,逐条对本法的立法背景、法条主旨、法律原则及实务中怎样适用进行了深刻、权威的释解。
  • 大千武侠录

    大千武侠录

    自张无忌隐退后15年,天生异象,云呈二龙戏珠,星呈九龙聚首,天降巨陨,万里霞光无尽,诞生一绝世美男
  • 次元旅行记

    次元旅行记

    这是那些年,在不同世界的生活。那些年我是怪盗,也是侦探,是精灵,也是人类。不同的世界中,我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自始至终,我不过是想回到我本来的世界。
  • 重生后我靠男神成了小富婆

    重生后我靠男神成了小富婆

    一场意外,苏小沫还没来得及跟大神解释就一命呜呼,含恨而终。再次睁开眼她华丽丽的发现自己回到了17岁的高中时光。带着前世的记忆重回那个充满机遇的年代,搞定大神李默和致富成了她的两大目标。在一步步接近大神的过程中苏小沫总觉得这一世的大神跟记忆中的李默不太一样了,他什么时候开始那么纵着她了?还化身成了只为她写诗的霸道总?而且他怎么好像还知道她所有的创业小商机?难道,大神也重生了?!
  • 绝恋妖魅萌公主

    绝恋妖魅萌公主

    一场家族联姻让她们遇见了他们。她们绝美、妖魅、野蛮、可爱……他们爆帅、邪魅、霸道、冷漠。当野蛮任性的她们遇到不可一世的恶魔时将会谱写一段怎样的感情?一次意外让她们因为不同的原因纷纷受伤离开,杳无音信。再次回来的时候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到底、你把我对你的包容当成了什么?”“水性扬花的女人不配有爱!”蓦然回首、当爱已成往事……他们是否还能守住一生的幸福???
  • 落花下和你说再见

    落花下和你说再见

    “夏婉,我要陪你一起看每年的花开花落,一直到天荒地老!”“叶尘,你说的是真的吗。”“我对你,绝无戏言。”“好啊!我相信你。”曾经美好的承诺,却一夜之间变得支离破碎。到底是爱情太脆弱,还是友谊太虚伪?爱情和面包吗?我不想选。
  • 重生之一世韶华

    重生之一世韶华

    上一世的她,以为自己很幸运,即使生母早逝,爹爹冷待,但姨娘和庶妹却是真心待她,嫁了个夫君也温柔体贴,却不想有一日,一切的她以为都仅仅是她以为……再睁眼时,她的眼睛里多了什么,让人无法再轻易看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