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14100000019

第19章 道法自然 守常之道(1)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最后一句,原文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乍一听,摸不着头脑,好像是一个很深奥的哲学命题。我们平民百姓八辈子也遇不着,也用不着。其实不然。“道法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我们每天都在运用“道法自然”的智慧,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每时每刻都在“道法自然”。

早晨起床,每天都要洗脸、刷牙,这是“道法自然”。一日三餐,按时进餐,这是“道法自然”。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这也是“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有如我们日常生活起床、吃饭、工作、睡觉,那么简单,那么自然,那么息息相关。也如斗转星移那么复杂,那么神秘,那么遥不可及。我们可以不去想“道法自然”,生活还是这么过。生活还是这么过,只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适应了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规律。如果我们有心思考“道法自然”,也许生活还是这么过。不过,它却有如白开水加进了白糖或食盐,虽然还是白色,感觉不出变化,要是品尝,你就会觉得有了味道。因此,有兴趣,想想“道法自然”,对生活,对工作会有帮助。为抛砖引玉,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我对“道法自然”的认识与理解。

一 怎样理解“道法自然”?

“自然”就是“习惯”,有个词语叫做“习惯成自然”。“习惯成自然”,就是大家长期这样做,一直坚持这么做,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习惯,再坚持下去,习惯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自然而然就是既成事实,就是本来的样子。“道法自然”就是“遵循习惯行事”。为什么这样说呢?举个例子,学校体育教师训练学生正步走,喊口令就是“左”“右”“左”,军队训练士兵正步走也是喊“左”“右”“左”,以致任何地方、任何人训练正步走都是这样喊口令,没有例外。为什么不喊“右”“左”“右”呢?喊“右”“左”“右”应该可以啊!但就是没有人这样喊口令,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形成了习惯,习惯就成了标准,有了标准,就形成了规范,形成了规范,人们就得按规范行事,按规范行事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什么叫守常呢?在自然而然的事实面前,我们就要懂得守常。什么叫守常呢?常,就是恒,就是不变,守常就是遵守永恒不变的原则。守常就是遵循习惯行事,“遵循习惯行事”就是守常,就是习以为常,就是道法自然。“1+1=2”,为什么“1+1≠3”呢? “1+1=2”,是大家都这么讲,是“道法自然”。如果你一定要讲“1+1=3”,3岁小孩都会说你蠢。因为“1+1=2”这已形成了习惯,形成了既成事实,是不能改变的,你一定要改变,你不这么说,你就违背了习惯,你就违背了事实。说话不合乎事实,自然是错了,连简单的事实都不知道自然是蠢。在习惯面前,在既成事实面前,即使错了,也是对的(在后面还会讨论这个问题)。因为事实如此,你没有理由不遵循它。而形成这种习惯的力量是“道法自然”的结果,也是守常的结果。小朋友一进幼儿园,幼儿园阿姨就举着一根棍子问这是“几”,这是“1”,背着双手背“1+1=2”,以致他们张口就是“1+1=2”,幼儿园阿姨的训练就是“道法自然”的训练,幼儿园的朋友张口就是1加1等于2,这样不断地反复地练习。这不断地反复地练习也就是“道法自然”的练习。使之形成习惯,使之形成自然,然后让他们去“道法自然”。这样不断地反复地、一代代地训练下去,那么,讲不出理由的东西,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东西,就成了习惯,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实,就形成了永恒。这个习惯就成了“不知有之”的现象。然后是“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木已成舟,老百姓都这么说了,没有人怀疑,不敢不这么说。这样说,没有理由,不需要理由,也没有人问为什么!如此坚持传下去就是守常。

另外,要准确理解“道法自然”,就必须清楚地认识“道法自然”的四个层次及其形成的对应理由。要想准确理解“道法自然”的四个层次,我们有必要先熟悉《道德经》第十七章的内容。“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贵其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十七章的内容就是讲“道法自然”的四个层次及其形成的对应理由,我们作如下分解,就可明白。

道法自然的四个层次及其对应的理由:

第一,“太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二,“其次,亲而誉之”——悠兮。

第三,“其次,畏之”——贵其言。

第四,“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有人会问。这十七章的内容是对统治者优劣的评判,怎么变成了是对习惯四个层次的划分及其形成的对应理由了呢?

你要知道《老子》是一部经书,既然是经书,它的写法是虚虚实实,“虚”不是空虚、虚无,而是抽象,泛指,包罗万象。而“实”是举例说明抽象的道理。我们如果读《老子》读得太实,那就把《老子》僵化了。一部经典只有用开放的眼光去看它,才能显示经典的智慧。如“道可道,非常道”,不同生活经历的人对此就有不同的理解。再者既然是经书,经书的文字也是抽象的,如《易经》的爻辞就令人费解。读经书要有想象力,要从生活中体悟。下面我们谈谈对这四个层次的体会。

处于第一层次的习惯是最好的习惯,最好的习惯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最简单,二是最需要的,三是讲不出原因来的!有这样的习惯吗?如果你认为没有那就对了!有个成语叫做“习焉不察”,就是讲的这个道理。习焉不察,他的意思是讲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老子也是这么说的,“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习惯是不知有这种习惯的存在。

(做个小实验:举起食指问这是几呢?这是“1”,举起食指、中指问,这是几呢?这是“2”,“1+1=?”,“1+1=2”。)这些都是连幼儿园的小朋友张口就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因为,这已形成了习惯,是最简单的习惯!小朋友只是照习惯行事罢了。

“1”为什么是“1”,而不是“2”呢?“2”为什么是“2”,而又不是“1”呢?你讲得出道理来吗?讲不出来,陈景润也没有讲出来。你只能蛮横地说“1”就是“1”,“2”就是“2”。别人如继续反问为什么“1”就是“1”,“2”就是“2”呢?你这时也许聪明起来,也许是气急了,你会高声叫喊,“1”就是“1”,“2”就是“2”,大家都这么说,你不这么说就是错了。这就对了,老子就是这么告诉我们的,“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形成了习惯,老百姓都这样说,我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习惯就是这样子。大家都这么说,你不这么说行吗?这就叫“约定俗成”。用《易经》的话说就是“民咸用之谓之神”,老百姓无不使用它而又全然不知而又自然而然,这就叫做“神”。

习惯都讲“1”就是“1”,你要讲“1”就是“2”,那么你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2”了。

第二,“其次,亲而誉之”。第二种层次的习惯是亲近它、赞美它。这种习惯是讲得出理由的,如吃饭大多数都用筷子,都是右手拿筷子,不用筷子用汤匙不行,或者不用右手用左手也不行。在大多时候,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遵循这一习惯,你小时候要是用左手拿筷子,你父母就会纠正你,直到你习惯用右手拿筷子为止(这个纠正你的动作训练就是道法自然的训练,就是守常)。

这种习惯不存在“对”与“错”,讲得出理由,因为用右手拿筷子吃饭,我们汉民族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用筷子进餐就是尊重我们民族的优良文雅的传统,用老子的话说就是“悠之”。“悠之”,就是悠闲可供人观赏。值得这样去做,这样去做被大家认同与赞许。

其三,“其次,畏之”。是不遵循这种习惯,有畏惧之心。如清明祭祖,全体汉族人都选在清明节前后两三天,没有人会在清明节前后一个月去祭祖,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大多数人祭祖是习惯使然的事,但有一部分人不是这样,是怕人说闲话,你要是清明节不去祭祖,知道的人就会你说没孝心,严重地会骂你“断子绝孙”。为什么会诅咒你断子绝孙?因为生儿育女在我们汉族看来是为传承香火,清明节你家祖坟上连香火都没有了,这不是断子绝孙吗?所以有一部分人是出于“人言可畏”才去的,也就是老子讲的“其言贵”。“其言贵”不能简单地说成“少说话”。“贵”不是少的意思,而是“重要”,有影响力。有影响力的重要语言才有人去遵循,去照着做。这种层次的习惯有强迫的意味,有勉强而为的意味。

同类推荐
  • 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人格概念是一个多义词。在有的语境里,人人都有人格。连刑事罪犯也有人格,有其人格的尊严。这个人格概念当然不是从道德品质的意义上界定的。而在别的语境里,只有那些品德高尚、事业显赫的英雄人物才是有人格的。中国人讲人格常常与道德品格相联,赋予人格一词浓厚的道德与伦理色彩。
  • 于丹《论语》感悟

    于丹《论语》感悟

    本书是《于丹〈论语〉心得》的续篇,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全书语言表述上具有哲理诗的特点,流畅亲切,感性自然,又多格言警句,深入透彻。本书以央视2008年“百家讲坛”同名讲座之完整录音稿为基础修订润色而成,比该讲座的电视播出版内容更全面、更丰富,文字量多出将近一倍。
  •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的智慧,是他对人性本质深刻剖析的结果,是经过时代战乱、社会动荡、人事纷争和生命无常等诸多因素积淀而成。因为他最早提出“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阴”谋策略,所以被后世学者称为“月亮下的智者”。但是,老子的为人处世智慧也不是一味退避,其实他提倡的是更大的进攻,如:“将欲取之(刚),必先予之(柔)”;“他认为最高明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争”,舍己从人,不强出头,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作正面冲突,伪装示弱,弃近谋远,这才是真正的深谋远虑。因为它超越了有限、暂时和表面的成功,取得的是更加博大、高超、长远和实质性的利益。不争表现出一种品性,美好和谐,最得人心,却又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 治学·修身·养性

    治学·修身·养性

    古往今来,世人对治学·修身·养性有着不同的研究,但真正能悟透的人少之又少。只有博学多才的圣人,才能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心灵的闲适。圣人之所以能做到身心如一的平静,是因为他们具有异于常人的智慧,他们凭借一双犀利之眼看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向往安宁与恬适的生命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留给人们的烦恼,追求心灵的自由。
  •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主要内容包括:交流之难源于人性本身、幽默、诡辩和雄辩、把颠倒黑白的胡话转化为幽默等主要幽默心理相关概述。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坏小子你抗揍不

    快穿之坏小子你抗揍不

    系统:恭喜宿主,您中了我们时空管理局第一次发行的时空旅行抽奖活动!现在由我带领你领悟一下我们时空管理局强大的力量吧!哈哈哈哈~~某女:强大不强大的我是不在乎,不过这个妨碍我旅行的男人你可以处理一下吗?系统:亲亲,旅行的路上难免孤单,咱们谈个甜甜的恋爱不香吗?端茶倒水,做饭洗衣,还是免费的呢!某女:好像……还不错的样子,那我就勉为其难的收了这个祸害吧。(嘴角上扬,心情极好)[作者是个简介废加取名废……]
  • 星悦辰扬

    星悦辰扬

    如果你错过了晨阳,但至少你还有繁星相伴。
  • 炮灰逆袭日常

    炮灰逆袭日常

    hold住渣男,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干得出事业。你的人生,我来拯救。拯救炮灰于水火的唐柠正式上线。 *无限穿越,完成炮灰心愿* 【食用指南】 1、不知道什么属性精分女主 2、本文属性:白!苏!雷!本文充斥各种狗血修罗场,非常狗血! 3、大部分反派性格异常 4、建议跳过金钱抽奖系统,写崩了,后期感言会补个免费世界 5、建议看一下最新世界,再决定去留
  • 格林童话·下

    格林童话·下

    《格林童话》是德国民间文学的真实记录和集大成者,它脍炙人口,令人百读不厌。这部童话保持了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的本来面目,又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时代精神,体现了人民的真实情感。童话通过对可爱的白雪公主、善良的小矮人、天真的小红帽、可怜的灰姑娘,以及恶毒的继母、狡猾的大灰狼等形象淋漓尽致地刻画,大力颂扬正直、善良、忠贞、勤劳、勇敢等优秀品质,对虚伪、自私、狡猾、懒惰、怯懦等恶劣品质行了嘲讽和鞭挞。这些童话故事,不仅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质朴和情趣,还表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幽默。
  • 守一座心城

    守一座心城

    我可能忘了少年的样子,但我始终记得那个夏天,周围人的喧闹和放肆招摇的风,我不再拥有那样的夏天,也终于和曾经的自己作别。
  • 佛说阿弥陀经义疏

    佛说阿弥陀经义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不想当人族道子

    我不想当人族道子

    洪荒时期,人类种族繁盛至极,由独目魔人族、双眸仙人族、三眼神人族共同组建天宫势力。人族天宫威震寰宇,号令万宙,亿万种族无不臣服。一场浩劫,人族衰败,独目魔人族灭绝,双眸仙人族高层覆灭,遗其余族人皆被封印,唯有三眼神人族残留小部分族人,躲藏在宇宙秘境中。人族战败后,所有双眸仙人族体内的潜力被异族无上人物封印,原本是天道宠儿的双眸仙人族,从此不在适合修行。就连的修行所需最低级的灵气,也被阵法封印在各自生存的星核之中。林武,一个战争幸存下来的苦逼少年,拥有可进化资质,看他如何肩负使命,打破枷锁,复兴人族。“启禀仙君,位于一重天银河星域发现一颗古老灵星。”“恩!”“那......那里的凡人历史里,曾记载您为三眼神将!”
  • 怅空

    怅空

    这位道友,大家都是求长生,何必打打杀杀?这位道友,你手里的这件宝物,瞧着怎么跟贫道有缘呢?
  • 沅江流

    沅江流

    一个不入流的修仙家族,一个应天运而生的女孩。出生时父亲坠魔,母亲神智不清,她的命运又该何去何从?他祖上本是修仙名门,却因故被迫离家,修仙到底是靠什么?天赋?本性?还是因果?他们的相遇,是儿时青梅竹马的陪伴?还是俗世因果的牵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