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1800000022

第22章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1)

文学流派是特定历史时期内的文学思潮的体现。处于同时代的作家群体,他们有共同的文学思想和相同的艺术风格,由此形成了文学思潮。凡一个文学流派必须有一定的组织形式或某种联盟,有理论纲领,并有某些共同的艺术特征。中国诗史上自宋代始有自觉的流派意识。宋代诗人为求得艺术创新,不断提出新的诗学理论,形成某些联盟的形式,出现大致相同的艺术创作特征,从而涌现了西昆派、革新派、江西派、四灵派和江湖派。在这几个诗派中最具流派特征、影响最大的应是江西诗派。黄庭坚的诗歌与诗学理论非常有助于在唐诗之后进行艺术的创新。由于他在诗艺上的突出成就,学习山谷诗成为一时风尚,在他周围团结了一批年轻的诗人;尤其是《江西诗社宗派图》的出现,遂在中国诗史上形成了一个典型的诗派。这个诗派真正能代表宋诗的艺术特色。

一 江西诗社宗派图

宋代诗人吕本中在南宋初年的诗坛上甚有名,他自称其诗是渊源于黄庭坚,因黄庭坚是江西人,学其诗者众多,遂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此图谱首列黄庭坚以为领袖,其下依次列二十五人:陈师道(无己)、潘大临(邠老)、谢逸(无逸)、洪刍(驹父)、饶节(德操)、祖可(正平)、徐俯(师川)、洪朋(龟父)、林敏修(子来)、洪炎(玉父)、汪革(信民)、李(希声)、韩驹(子苍)、李彭(商老)、晁冲之(叔用)、江端本(子之)、杨符(祖信)、谢(幼槃)、夏倪(均父)、林敏功(子仁)、潘大观(仲达)、何觊、王直方(立之)、善权(巽中)、高荷(子勉)。吕本中序云:

唐自李、杜之出,焜耀一世,后之言诗者,皆莫能及。至韩、柳、孟郊、张籍诸人,激昂奋厉,终不能与前作者并。元和以后至国朝,歌诗之作或传者,多依效旧文,未尽所趣。惟豫章(黄庭坚)始大出而力振之,抑扬反复,尽兼众体,而后学者同作并和,虽体制或异,要皆所传者一,予故录其名字,以遗来者。

《江西诗社宗派图》原作早佚,吕本中之序及所录之黄庭坚以下二十五位诗人名,皆见存于南宋初年胡仔所编《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九。此后宋人赵彦卫在《云麓漫钞》卷十四中亦录吕本中序及二十五位诗人之名,但文字略异。其所录序云:

古文衰于汉末,先秦古书存者为学土大夫剽窃之资,五言之妙,与《三百篇》、《离骚》争烈可也。自李、杜之出,后莫能及。韩、柳、孟郊、张籍诸人,自出机杼,别成一家。元和之末,无足论者,衰至唐末极矣。然乐府长短句,有一唱三叹之音。至国朝文物大备,穆伯长、尹师鲁始为古文,成于欧阳氏,歌诗至于豫章始大出而力振之,后学者同作并和,尽发千古之秘,亡余蕴矣。录其名字,曰江西宗派,其源流皆出豫章也。

此所录之序较胡仔所录为详。赵彦卫所录诗人之名亦有小异,其中林敏修作林修,乃误。林修活动于北宋中期,非诗人。林敏修为林敏功之弟,两人皆以诗名。又赵氏所录无何觊,而补入吕本中,故亦是二十五人。何觊,无考,补入吕本中甚宜。吕本中在序中历述了中国诗歌的发展,以为在唐诗的艺术高峰之后,只有黄庭坚的成就最高,于是一时诗人唱和学习;他们虽然体格有差异,但源皆出于黄诗,因此构成一个宗派,宗派之祖便是黄庭坚。自《江西诗社宗派图》在诗坛流传之后,虽然诗人们对所列之人颇有一些异议,或对序言有所指摘,但这个江西诗派确为一个诗派而得到承认了。吕本中拟构的江西诗社宗派是有现实依据的,其“宗派”观念显然受到佛教的禅宗宗派的影响。这在中国诗史上是一件大事,首次引入了流派的观念。这是吕本中对中国诗学的重大贡献。

吕本中,字居仁,号紫徽,世称东莱先生,寿州(安徽寿县)人。北宋元丰七年(1084)生。宣和六年(1124)为枢密院编修。南宋绍兴六年(1136)奉召赴行在,赐进士出身,擢升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继迁中书舍人,兼侍讲,兼权直学士院。绍兴十五年(1145)卒。存《东莱先生诗集》二十卷,外集二卷,此外尚有《春秋集解》、《轩渠录》等著。南宋初年吕本中在诗坛享有盛名,而且其诗论在当时影响很大,成为主盟诗坛的人物。他与汪革、谢逸、洪炎、王直方、李彭、晁冲之、林敏功、林敏修、潘大临、徐俯、陈与义、曾几等诗人均有交往,他们均属江西诗派的诗人。吕本中的《紫徽诗话》一卷记述诗坛轶闻,其论诗之语见存于《童蒙诗训》。他论诗推崇黄庭坚,如说:

读《庄子》令人意宽思大敢作。读《左传》便使人入法度,不敢容易。[此]二书不可偏废也。近[世]读东坡、山谷诗亦类此。

作文[必]要悟入处,悟入必自工夫中来,非侥倖可得[也]。如老苏之于文,鲁直之于诗,盖尽此理也。

老杜诗云“诗清立意新”,最是作诗用力处,盖不可蹈习陈言,只规摹旧作也。鲁直云“随人作计终后人”,又云“文章最忌随人后”,此自鲁直见处也。近世人学老杜多矣,左规右矩,不能稍出新意,终成屋下架屋,无所取长。独鲁直下语,未尝似前人而卒与之合,此为善学。

自古以来语文章之妙,广备众体,出奇无穷者,唯东坡一人;极风雅之变,尽比兴之体,包括众作,本以新意者,唯豫章一人。此二者当永以为法。

我们联系《江西诗社宗派图序》,可见吕本中认为自杜甫以来,黄庭坚是最杰出的诗人,因此他是江西诗派的领袖。吕本中诗是学山谷诗的。曾几学诗于吕本中,他的《东莱诗集序》云:“东莱吕公居仁,以诗名一世。使山谷老人在,其推称宜不在陈无己下。”《宋史》卷三七六《吕本中传》云:“有诗二十卷,得黄庭坚、陈师道句法。”黄庭坚有名篇《书摩崖碑后》,吕本中《浯溪》诗乃同题材之作,思路同山谷诗,而所批判之意义略异:

五月行人汗如雨,意绪昏昏杂尘土。

浯溪一见中兴碑,便有清风濯烦暑。

中兴之业诚艰难,敢作汉武周宣看。

纷然大历上元间,文恬武嬉主则孱。

但知追咎一禄山,袖手不作如旁观。

天亦未使庸夫干,故生李郭在人间。

一时节士张许颜,其谁不知唐已安。

道州落笔风雨寒,鲁公大书镇百蛮。

呵叱水怪摧神奸,如臣若此世所叹。

而不能使君心还,我来转岭逾千盘。

对此凛然清肺肝,想见群小遭讥弹。

尔曹何心犹诞谩,至今怒发常冲冠。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诗歌渊源与吕本中有关,他高度评价了吕本中在南宋初年文坛的意义:

自公少时既承家学,心体而心履之几三十年,仕愈踬,学愈进,因以其暇尽交天下名士。其讲习探讨,磨砻浸灌,不极其源不止。故其诗文,汪洋闳肆,兼备众体,间出新意,愈奇而愈浑厚,振耀耳目,而不失高古,一时学士宗焉。

因吕本中在诗坛的重要地位,所以他所拟之《江西诗社宗派图》具有较大的权威意义,亦因其所概括是较符合宋诗实际的,故得到当时和后世的认同。关于《江西诗社宗派图》的写作时间,同时代的范季随说:“家父尝具饭,招公(韩驹)与吕十一郎中(吕本中)昆仲。吕郎中先至,过仆书室,取案间书读,乃《江西宗派图》也。吕云:‘安得此书,切勿示人,乃少时戏作耳。’”曾季貍也说:“东莱作《江西宗派图》,本无铨次,后人妄以为有高下,非也。予尝见东莱自言少时率意而作,不知流传人间,甚悔其作也。”这均证实此图为吕本中“少时”作。北宋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继而新法派在政治上得势,吕氏家族属于旧派遭到打击与迫害,吕本中因之失去荫补入官的机会,至宣和六年(1124)始任枢密院编修,此年吕本中四十岁。此图之作当在宣和六年之前数年间,即他三十余岁时,故称少作,而且因政治形势的关系而不愿示人。在南宋初年新的历史条件下,元祐之学得以发扬,此图遂广为流传,江西诗风亦由此盛行。

《江西诗社宗派图》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地域性的诗派。此派诗人中属于江西籍者自黄庭坚以下有:谢逸、洪刍、饶节、徐俯、洪朋、洪炎、汪革、谢。因黄庭坚是江西人,吕本中遂将宗尚山谷诗者称之为江西诗派,这是以诗歌渊源及艺术风格作为依据来划分的,而实与地域概念无直接的关系。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于《江西宗派诗序》里解释说:

江西宗派诗者,诗江西也,人非皆江西也。人非皆江西而诗曰江西者,何系之也,系之者何?以味不以形也。东坡云“江瑶柱似荔支”,又云“杜诗似太史公书”,不惟当时闻者呒然阳应曰诺而已,今犹呒然也。非呒然者之罪也,舍风味而论形似,故应呒然也,形焉而已矣。高子勉不似二谢,二谢不似三洪,三洪不似徐师川,师川不似陈后山,而况似山谷乎?味焉而已矣。酸咸异和,山海异珍,而调胹之妙,出乎一手也。似与不似,求之可也,遗之安可也。……江西之诗,世俗之作,知味者当能别之矣。

杨万里所谓“味”即是艺术趣味或艺术风格,所谓“形”即指地域的外在概念。他认为判断江西诗派不应纠缠于诗人们之外在地域,而在于他们有共同的艺术趣味。这应是对江西诗派性质的确切的认识。

江西诗派的成员,自赵彦卫转述《江西诗社宗派图》将何觊去掉,补入吕本中之后,宋季诗人刘克庄又补入曾几,于是黄庭坚以下计二十六位诗人。刘克庄在《茶山诚斋诗选序》里说:“余既以吕紫微,附宗派之后,或曰:派诗止此乎?余曰:非也。曾茶山赣人,杨诚斋吉人,皆中兴大家数。比之禅学,山谷初祖也,吕、曾南北二宗也,诚斋稍后出,临济、德山也。初祖而下,止是言句,至棒唱出,尤经揵矣,故又以二家续紫微之后。”曾几,字吉父,号茶山,其诗源自吕本中。杨庭秀,名万里,号诚斋,其诗初学江西,后脱离江西而自成一家。刘克庄认为这两家皆是江西人,而其诗又源自江西诗派,故应作为吕本中之后的江西派诗人。然而刘克庄在作《江西诗派》各家小传时补曾几于吕本中之后,但未将杨万里补入,故此派自黄庭坚以下计二十六位诗人:黄庭坚、陈师道、潘大临、谢逸、洪刍、饶节、祖可、徐俯、洪朋、林敏修、洪炎、汪革、李、韩驹、李彭、晁冲之、江端本、杨符、谢、夏倪、林敏功、潘大观、王直方、善权、高荷、吕本中、曾几。其中黄庭坚以下之诗人有诗集传于世者为:陈师道《后山集》六卷,谢逸《溪堂集》五卷,饶节《倚松集》二卷,洪朋《清虚集》一卷,洪炎《西渡集》一卷,韩驹《陵阳集》四卷,李彭《日涉集》十卷,晁冲之《具茨集》十卷,谢《竹友集》七卷,吕本中《东莱集》二十卷,曾几《茶山集》八卷。《江西诗派诗集》在宋代曾大量刊行。《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五十卷,《续宗派诗》二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正集一百七十三卷,续集十三卷。总卷数为一百六十一卷。这在中国诗史上确为第一个庞大的诗派。

元代初年诗评家方回以为南宋初年著名诗人陈与义是学杜诗最有成就的诗人,也应列入江西诗派,而且是此派的重要诗人。他在陈与义《道中寒食》诗后评云:

简斋诗即老杜诗也。予平生持所见:以老杜为祖,老杜同时诸人皆可伯仲。宋以后山谷一也,后山二也,简斋为三,吕居仁为四,曾茶山为五。其他与茶山伯仲亦有之,此诗之正派也。余皆旁支别流,得斯文之一体者也。

方回论诗是崇尚江西诗派的,他认为自杜甫以来江西诗派是诗之主流正派,以陈与义为此派第三位重要诗人。由此他形成了关于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他于陈与义《清明》诗后评云:

呜呼!古今诗人当以老杜、山谷、后山、简斋四家为一祖三宗,余可预配飨者有数焉。

这样江西诗派的初祖是杜甫,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为三宗。他们是江西诗派的宗派渊源。自此,“一祖三宗”之说的江西诗派之谱系得以完善,并成为诗史的定论。

“一祖三宗”之说出自元代初年,这与宋人关于江西诗派谱系的认识甚为相异。方回以为杜甫是江西诗派之祖,以下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乃是三个支派。杜甫成为了此派领袖,黄庭坚与二陈并列而非此派之创始者,这实即否定了江西诗派的创意,否定了黄庭坚在江西诗派中的领袖地位,试图推翻吕本中之说。吕本中以唐代李白和杜甫为诗歌史上的高峰,认为黄庭坚是此后重振诗歌传统的人物,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大力创新,但并不认为山谷诗是出自杜诗的。宋人关于黄庭坚学杜是存在争议的,杜诗确为山谷诗渊源之一,而山谷诗风格形成后又异于杜诗。方回将陈与义列入江西诗派,且以为宗,这应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生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卒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二十四岁以太学上舍释褐,其《墨梅》诗为宋徽宗赏识,由太学博士升任符玺郎。靖康之难后,颠沛流离,于绍兴元年(1131)到达行在,历任给事中、翰林学士等职。有《简斋集》二十卷传世。陈与义是宋人中学杜诗最有成就的,他说:

诗至老杜极矣,东坡苏公,山谷黄公,奋乎数世之下,复力出振之,而诗之正统不坠。然东坡赋才也大,故解纵绳墨之外,而用之不穷。山谷措意也深,故游泳涵味之余,而索之益远。大抵同出老杜,而自成一家,如李广、程不识之治军,龙伯高、杜季良之行已,不可一概诘也。近世诗家知尊杜矣,至学者乃指黄为强,而附黄者亦谓苏为肆,要必识苏、黄所不为然后可以涉老杜之涯涘。

这里陈与义已指出苏、黄虽学杜诗,但已自成一家,而且以为要真正学习杜诗必须去掉苏、黄之习气。此将杜诗与苏、黄之诗的关系表述得很清楚。所以即使在陈与义看来,杜甫也不应是江西诗派之祖。陈与义虽努力学杜诗,但与杜诗风格相异,又自成一家。关于简斋诗的评论,诗人刘克庄之论是最深刻的,他说:

元祐后诗人迭起,一种波澜富而句律疏,一种则锻炼精而情性远,要之不出苏、黄二体而已,及简斋出,始以老杜为师。《墨梅》之类,尚是少作,建炎以后,避地湖峤,行路万里,诗益奇壮。《元日》云:“后饮屠苏惊已老,长乘舴艋意安归”。《除夕》云:“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记宣靖事》:“东南鬼火成何事,终待胡锋作争臣。”《岳阳楼》云:“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又云:“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闻德音》云:“自古安危关政事,随时忧喜到渔樵。”五言云:“泊舟华容县,湖水终夜明。凄然不能寐,左右菰蒲声。穷途事多违,胜处必亦惊。三更萤火闹,万里天河横。腐儒忧平世,况复值甲兵。终然无寸策,白发满头生。”造次不忘忧爱,以简洁扫繁缛,以雄浑代尖巧。第其品格,故当在诸家之上。

从刘克庄的评论中,可见陈与义诗与江西诗派的艺术倾向是不同的,吕本中当时便未将他列入宗派图内。因此方回的“一祖三宗”说是有明显错误的。

二 黄庭坚对江西诗派的影响

同类推荐
  • 梁晓声文集·散文11

    梁晓声文集·散文11

    《梁晓声文集·散文》尽可能全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为止创作的全部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似的描绘了时代的全景,讨论了诸多社会热点问题。
  • 中国新文学史稿(下)

    中国新文学史稿(下)

    全书分四个时期,即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左联十年,抗战前期,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每一编都先有一章,对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学思潮、社团、论争等作总的概述,然后以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文体分章论述,介绍各种不同流派、倾向的作家和作品。
  • 现代情诗的古典底蕴

    现代情诗的古典底蕴

    本书从中国现代情诗切入,探寻古今诗歌的渊源承衍。在传统、西方、现代互动贯通的三维空间里,论析现当代情诗数十年中古典承继的波涌起落,展现其动代行程,论述其诗学理论,论述其古诗底蕴,从而确立中国现代情诗的“史”的位置。
  • 诗人生活

    诗人生活

    每首诗歌都倾注着我发自内心的情感。或许你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或许你有同样的体验,或许你会产生同样的情感。只要遵循内心,只要一路向前,只要每天都设立更好的目标,你就能头脑更聪明,内心更光明,心态更年轻。只要一切都全身心投入,就没有什么可以失去,只会有更多值得分享,只有会更多值得讲述。因为我们是人。
  • 我笔下的七宗罪

    我笔下的七宗罪

    《便衣警察》《永不暝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海岩为大众所熟知,这得归功于他笔下的这些剧。海岩是个奇人,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却成为高级经济师、著名作家、重点大学的兼职教授,写小说改剧本,屡屡创造收视高峰,而他的本职工作却是企业家。本书主要包括了四大部分:第一解读海岩;第二与名记者对话;第三海岩杂烩;第四网络海岩,是一部海岩的传记文集。
热门推荐
  • 断袖皇上不靠谱,本宫要劈腿

    断袖皇上不靠谱,本宫要劈腿

    新婚夜,简墨儿目瞪口呆,一朝穿越,身为皇妃,却被王爷下了种……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民间异人传奇:老兵诡事录

    民间异人传奇:老兵诡事录

    老兵诡事录,讲述民间异术后人的传奇经历!中国最古老异术门派传人尘封60年诡异往事,天下霸唱、蜘蛛、铁鱼、庄秦、湘西鬼王、蛇从革联袂推荐!一桩六十年前的离奇事件,兵痞马三炮在临死之际留下枚假的袁大头,隐隐指向一处秘密的宝藏。有人寻找那枚袁大头,有人想找宝藏,而还有人却在找寻着袁大头和宝藏后的第三样东西。一副横跨中国北方的探险画卷即将展开,主角将带你揭开一段段尘封的历史,探秘古城西安,揭开黄土高原深处隐藏了千年的秘密,找寻失落的龟兹古国踪迹,以及塞北草原的神奇湖泊。袁大头、宝藏、和隐藏的秘密,究竟哪一个才是各派人马争夺的最终目标,即将一一为您揭晓。
  • TFBOYS之我的春天

    TFBOYS之我的春天

    恩!什么?上学遇见男神,咩哈哈,我真的是赚到了,男神,你等一等,你掉了一只小迷妹。
  • 控奴至尊

    控奴至尊

    神赋师易尘如何利用自己得到的传承自保?如何自创秒招来迷惑敌人?如何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和势力?在艰难前行的路途中,易尘又得到多少红颜知己的芳心和支持?经历无数打磨,终于成就至尊位的他又面临着什么艰难的抉择?
  • 寂坟

    寂坟

    好像水手的故事,在尘世中活着,渐渐迷失了自己,同世人一般,被这尘世中的苦痛与分裂织成的密网套住,无法挣脱。世人是聪明的,他们知道无法挣脱而放弃挣扎,任由这张网网着自己,反倒是轻松些。可我却傻傻不放弃挣扎,以至于这网越来越紧,勒住皮肤,勒进肉里,最终勒至骨头,使我动弹不得,伤痕累累。血液就顺着这网流,流进水手的海洋。一滴、两滴地滴答、滴答......只有水手听得见。
  • 唐陵之谜与险

    唐陵之谜与险

    唐中宗李显埋在富平宫里镇凤凰山上,凤凰头也是整座皇陵的头,气势恢宏,大气磅礴,这里生我养我,这里山清水秀,这里人杰地灵,我们中华好儿女应当继承传统,努力奋进,开辟新征程!
  • 将军非礼请靠近

    将军非礼请靠近

    哎,她真够倒霉的!考古穿越也就算了,还穿成了将军府的小马倌!以为女扮男装可以躲避灾祸,不料却被可恶的将军又是打又是骂,最后还差点玩死!意外被识破身份,从此更是冤孽不断啊!嗷嗷嗷,她一定要想办法穿回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要武功秘籍

    我要武功秘籍

    作为镇南王世子,林萧只想纵横江湖,成为天下第一高手。而他成功自信心的来源,就在于这普天之下,无论多难修炼的武功,他都能够迅速练到圆满境界。“《嫁衣神功》要转嫁功力,二次修炼才能达成圆满?不,我不需要。”“《易筋经》要勘破我相,人相,心无贪念才能修炼成功?不,我马上就能修炼成功。”“《四照神功》要绝顶天资的童子,方才能够修炼有成?不,我这就破了身子再练到巅峰。”
  • 斗罗之盘古的继承人

    斗罗之盘古的继承人

    融念冰:神位和超神器都给你好不好?唐三:我两个神位都给你。盘古:都闪开,带回一斧子劈死你们俩。。,
  • 男2请留步

    男2请留步

    在你现在看的小说中,有一个完美的男2号。男2锁定目标:女主,女主,还是女主。男2必备技能:深情,深情,再深情。故事起源于一名苦逼的读者,她倒霉地穿进这本宅斗剧,由痴呆女摇身一变成美貌小萝莉。虽说将军府包吃包住包解决未来岗位问题,但谁能想到她是炮灰她妹?罗慕玉强词夺理:喂,那个男2,你被剩和我没关系!文中所提作品为作者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