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88700000061

第61章 1934年12月南昌行营(4)

端纳对这种复杂的局面,已经不止一次地进行排列组合,如果将他多年的思维活动条理出来,那将是非常有趣的。

这种复杂性,可以说世界少有。

端纳的排列组合,是从国民党新军阀的长达四年的混战开始的。他以政治家的精明,记者的敏锐和见多识广,对中国的各派势力作过解剖,新军阀混战的四年,给国民党的两大真正的敌人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日寇侵略步步深入,而共产党也借机得到了迅猛发展。

这长达四年的混战中,蒋介石首先开始的就是蒋桂战争。

1927年,国民党由汪精卫、蒋介石为了争夺中央政权而发起的“宁汉之争”,当时,雄心勃勃的唐生智以拥汪为号召(端纳注道:拥别人是假,为自己是真),组织“东征军”沿江而下,直逼芜湖,威胁南京,此时,蒋介石与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为争地盘正剑拔弩张。蒋介石面临着两面受敌的危境。他深知三方在交手时应采取的策略,立即宣布下野,抽身东渡,把擂台让给桂、唐去打。于是唐生智的“东征军”和桂系组织的“西征军”为了各自的利益动起干戈,等他们打个两败俱伤之后,蒋再出来收拾残局。

此时,蒋已深谙政治斗争绝无道义可言,只有利益原则,利益相同则合,利益相悖则分。共御外侮是兄弟,阋于墙内是仇敌;昼长必然夜短,利此必然害彼;两雄不能并立,两辩不能相屈。他引桂、唐两军互为鹬蚌。

结果唐生智兵败出走,李宗仁成了武汉的新的统治者。

原来桂、唐两敌,现在火并后变成桂系一个,桂唐结怨,蒋介石便从日本西渡回国,在反桂基础上又与汪精卫合作,通过汪拉拢唐生智,又通过谭延闽拉拢鲁涤平,通过贺耀祖拉拢叶开鑫。把原来的仇敌变为朋友。

端纳在纸上画了个很有趣的公式,以证明蒋介石手段的高超:

唐、桂两军击蒋,

蒋、唐两军击桂。

但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其狡诈亦不下于蒋,抢先与唐和平谈判,也像蒋介石一样,消除了蒋、唐两军夹击的危局。

1928年1月,北洋军阀与国民革命军仍旧在津浦线上进行拉锯战。在暂时解决了内部冲突之后,国民党必须集中力量进行“二次北伐”,完成国家统一,蒋介石回南京后复任总司令。为了完成北伐,必须调动各派兵力。若要调动各派兵力,必须进行利益分配,大家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老滑头,谁也不愿为别人火中取栗,蒋介石早已看透,人人都打着三民主义信徒的旗号,心目中真正信仰的上帝是他们本身的利益。

蒋介石通过国民党四中全会举行了“五巨头”的政治权力分赃,他总司令自兼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另外成立四个政治分会。以李济深、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分任广州、武汉、开封、太原政治分会主席,在军事上恢复了四个集团军,蒋介石自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冯、阎、李分任第二、第三、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李济深保留了第八路军总指挥)。

这种不是由于信仰而是由于利益的权力分配和联合,本身已经构成了极为敏感的潜在危机,日后貌似突然的破裂,其实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蒋介石当然也明白这一点。冯、阎、李也都明白这一点。但蒋介石比其他派系有利的条件是他在中央,势力最大,玩弄权术的手腕当然也是上乘。

奉军在北伐军攻击下向关外撤退,张作霖也于1928年6月3日离开北平,专列行至沈阳皇姑屯时,被日军定时炸弹炸死。张学良继承父位。蒋介石派方本仁参加张作霖丧礼并同张学良谈判易帜。张学良表示推行三民主义,决定服从国民政府。这时,北伐军事业已完成,全国统一指顾可期。

1928年7月3日,蒋介石偕宋美龄和李宗仁到达北平,在西山碧云寺举行四总司令以及国民党文武百官祭奠孙中山灵柩大典,祭告“统一大业完成”。

7月11日蒋介石召集四总司令在北平市郊小汤山举行谈话会,重演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提出了《军事整理案》。

当时端纳看着蒋介石的《军事整理案》,忍不住拍案叫绝,认为他比宋太祖厉害,可以说集机诈权术之大成。

当时蒋介石提出全国有兵一百六十万,每年军费开支达三万八千万元,占国家税收75%,他提出全国兵额不得超过五十万,军费不得超过税收50%。但裁谁的兵呢?他先鼓动冯玉祥提出一个裁兵方案,即:有训练者编,无训练者遣;有革命性者编,无革命性者遣;有战功者编,无战功者遣;枪械齐全者编,枪械不全者遣;具体方案是第一第二集团军各编十二个师,第三第四集团军各编八个师,其他杂牌部队编八个师。

这种只对蒋、冯有利的“裁人不裁己”的方案,自然不被晋系、桂系所接受,他又鼓动阎锡山提出一个只对蒋、晋有利而不利冯、桂的方案。蒋让冯、桂、晋三方互相攻讦而得出有利于己的方案,后来在全国划为八个编遣区:中央编遣区、海军编遣区、第一编遣区(蒋系)、第二编遣区(冯系)、第三编遣区(晋系)、第四编遣区(桂系)、第五编遣区(东北军)、第六编遣区(川、康、滇、黔各地方军)。

端纳详细地列表,展示出中国各系军阀的全景图。他发现,在八个编遣区中,蒋拥有四个区(中央、海军、一区、四区)的编遣权,然后把年轻有为但易上当的张少帅握在手中,那么就剩下桂、冯、阎三系,各自唱独角戏了。他可以站在中央——具有凝聚力的地位上,拉彼打此,也可以拉此倒彼。始终站在以中央对地方以多数对少数的有利地位。

端纳那时,还是张学良的私人顾问。他分析了各派势力及其领导者,他认为没有一个人能够与蒋介石抗衡,他佩服蒋介石的意志与手段。除蒋介石外,他把当时中国军政舞台上的要人排列了一个百人名单:从国民党元老,到后起的实力派,他找不出一个能够统一中国的人来。

端纳知道,在中国,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任何政治人物都是政客式的傀儡。“拳头硬的是大哥”,端纳在笔记本上写着这句极为普通又极为深刻的中国民谚。张(学良)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虽然都有相当的军力,却没有一个能在诸多方面与蒋介石相比。至于都在寻求自保的川、康、滇、黔各地方实力派,即使做梦也不敢想到入主中原。

那时的中国共产党的军力还处在萌发状态,端纳没法看到它的潜力。端纳对蒋介石的推崇,促成他规劝张学良附蒋,蒋介石也由此充分信任端纳,视之如至爱亲朋。

蒋介石志在削弱地方实力派,必然遭到这些实力派的极力反对,这就种下了战乱的根苗。他在1928年双十节登上国民党主席宝座之后,便着手改组行政院,谭延闽由国府主席退居行政院长,冯玉祥任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阎锡山为内政部长,李济深为参谋总长,李宗仁为军事参议院院长,他把握有军权的最大实力派都调到中央来,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分裂割据,任何统治者都要这样干,不然就无法达到统一。宋太祖可以,蒋介石却作不到,那些地方实力派,谁也不愿意交出兵权而任人宰割。

蒋介石自度单凭自己军力不能制服群雄,便采取联甲制乙、联丙制了的策略个个击破。

端纳是中国通,却不是军事家,他当时无法想象蒋介石如何对付这些各有利益、各有主张、各有野心、各有盟友、各有权术、各有根基、各有地盘的软硬不吃的铁钩抓不住的琉璃球。他怀着棋迷观棋的强烈好奇心和对张学良的东北军的责任感,密切注视着形势的发展。

蒋介石根据当时的形势判断,张学良和阎锡山是他北方的同盟者,冯玉祥和李宗仁、白崇禧则是他南方的“假想敌”,最直接的威胁还是冯玉祥。冯的势力由西而东横亘在中国腹地——从青海、宁夏、甘肃、陕西、河南直到山东。冯、蒋虽然义结金兰,为了各自利益不妨刀枪相向,蒋只能各个击破,准备先对冯开刀。

此时,桂系却掀起了一场政治风暴,白崇禧没有参加南京的编遣会,他借督师滦州之机,与奉军参谋长杨宇霆两次面商,公开是相约两军合力消灭滦东的直、鲁两军残部,幕后却是鼓动杨宇霆在沈阳发动一次政变,取张少帅以代之,张学良先下手为强,把杨宇霆打死在帅府老虎厅里,白崇禧闻之大惊,立即称病人院。不久,桂系又在湖南兴风作浪:突袭长沙,罢免鲁涤平的湖南省主席,以何健代之。

湘局变化,使桂系南北连接起来:它以两湖为核心,北接平津,南达两广,从中国南北两端又划了一道直线。冯玉祥横贯东西,李宗仁、白崇禧直穿南北,蒋介石自然有被钉在十字架上之感。在盛怒之下改讨冯为伐桂。史称国民党的“第二次西征!”

端纳那时认为,如果在蒋下令讨桂之时,冯、阎联合助桂,蒋介石取胜的可能性就很小。但那时,冯、阎却在观望,这是历史上的一种极为有趣的现象,它的有趣,因为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蒋介石比冯、阎高明,就在于他对这种必然比冯、阎看得更透。

蒋军溯江而上直扑武汉,桂军的李明瑞、杨腾辉、何健纷纷倒戈,而夏威、胡宗铎、陶钧桂系三大将,一枪不放弃武汉西逃。此时冯、阎却忘记了危险,滋长了野心。阎锡山自和平接收平津以来,而桂系却渗入长城之外滦河流域,不免如鲠在喉,桂系失败,他可以独霸北方;冯玉祥早已屯兵豫南,从辉县百泉村的窗口,虎视眈眈盯着武汉。桂系败走,他可以捷足而登,蒋在诸多许诺后请他出兵讨桂时,他派石友三部由南阳进占襄樊,派韩复榘由信阳进占广水,却没有想到蒋介石借他臂助之力抢先进占武汉,冯的欲望落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冯玉祥上了蒋介石的当之后,决计反蒋,于是发生了蒋、冯第一次军事冲突。接着在粤、桂战争之后,又发生了蒋、冯第二次军事冲突,随后又是张(发奎)桂联军反蒋,而后又发生蒋、唐(生智)之战、蒋、石(友三)之战,再后就是蒋、冯、阎中原大战。

端纳对这些战争进行过详细的探求,最后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利同则合,利异则争,今天我跟你反对他,明天我跟他反对你,后天你和他反对我,全无信义可言,也无正义可言,只有利害关系。”

“端”,宋美龄感到她的枢密顾问良师益友沉思默想的时间过长了,端纳的话使她感到欣慰,却没有消除她的忧虑,她凝视着他的在窗外阳光映射下变成古铜色的脸,这张鼻梁高挺表情始终温和愉快的脸,曾不止一次地在她恹闷欲绝时,鼓舞起她的信心,“你认为委员长应该怎样才能摆脱他的困境呢?”

“我不是军事家,我不能预言胜败,人生,是一盘很有趣的棋,你要学会不因一时受挫而懊丧,也不因一时胜利而得意,基督教的教义很难解释中国的实际,你对中国的了解恐怕不如你对美国了解得多。你必须了解中国的历史,了解中国的哲学,不然就很难治理中国。这次共军渡过湘江,进入边沿地区,也许并不是坏事,这样,可以促使各地方势力拼命与共产党作战,打个两败俱伤,中央军就可以开进去收拾残局。这就应了中国的古成语:一箭可以双雕。”

宋美龄的思想有了转机,眼前忽然豁亮;她并不是想象力发达的人,但眼前仍出现了幻觉似的情景:她看见丈夫的大军随着西窜的共军从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横扫过去,统一中国的大业也许正好借此完成了。

宋美龄虽然没有研究过古典哲学,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典故她还是知道的。西渡湘江的共军,不正是塞翁所失之马?她自己吃惊的发现,原来视之为千难万险的境地,转念一想竟然变为致胜的坦途了。她不相信会这么顺利,她想用反问的方法,让端纳给她提供更充分的根据。

“我总觉得委员长的处境艰难,朋友太少,敌人太多,各个地方实力派都存野心异志,他需要解脱困境,消除背叛的良策。”

“但是,你说的各地方实力派,虽然是异己的力量,却不是真正的敌人。今天打得你死我活,明天就可以握手为友,委员长的最大的策略就是不让这些地方势力联合起来对己,而使自己永远处在居中央而令诸侯的地位,委员长的真正敌人有两个,外忧是日本帝国主义,内患是中国共产党。只有消除内患才能解除外忧,这就是委员长先安内后攘外的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说到底嘛,”宋美龄有所领悟地说,“真正的敌人是共产党人。”她的心里忽然开了一条缝,似乎多日的忧虑只不过是一场虚惊,一个敌人还不好对付?她不合文法地把话打住了,蓦然站起,走到圣母像前,脸上除了表现出往常祈祷时的虔诚之外,还流露出无限的感激与欣慰:“上帝保佑!”于是,她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圣徒,而圣母身后遮掩天堂的帷幕正向她敞开。

这时门外传来兴奋的报告声。

“有什么事嘛?”宋美龄结束了虔诚的祈祷,带着愠色转身问侍卫副官。

“委员长请夫人和顾问去礼堂看电影。”

“什么?什么电影?委座不是正在开会吗?”

“是白崇禧从前线送来的资料片,刚刚从机场取回来。

“资料片?”宋美龄第一次听说,而且委员长竟然中止了会议去看,想来是很重要的,但,这种军事资料她是从来不看的。

“是湘江之战的战况实录,片名叫《七千俘虏》!”

“噢,健生起了个不错的片名。”端纳不由地夸奖着,关切地提醒宋美龄说,“礼堂里没有生火,恐怕很冷。”

“那有什么关系?”宋美龄用一种素无所畏的声调说,“前方将士风餐露宿浴血奋战,我们坐在礼堂里还怕冷吗?”

同类推荐
  • 校园中的呆萌特工

    校园中的呆萌特工

    他,一个看似颓废的中学生,却在每天夜里消失无踪,没人知道他的去向。厌倦了无聊的学校生活,唯有每天夜里的秘密让他找到自我……
  • 艰苦卓绝

    艰苦卓绝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在南方八省15个地区的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在项英、陈毅等以及各地党组织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与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不但使自己站稳了脚跟,而且在战略上策应和配合了主力红军的长征行动,保存了党在南方的战略支点。油画《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深刻展示了以陈毅为代表红色游击健儿在环境异常艰苦、情况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和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革命斗争情操。
  • 蒋干的三国

    蒋干的三国

    三国,其实是盘被人操控的棋局。在那些大人物的背后,一直有人在暗中推演着这个时代。而时代的命运却在小人物的手中。
  • 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记录(军事系列图书)

    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记录(军事系列图书)

    狙击战是最神奇、最具有挑战性的较量。狙击手潜伏在战场深处,悄无声息地杀人于无形,人们却不知他身藏何处。狙击手有着死神般的恐怖力量,也有着幽灵般的神秘感。为了揭开狙击手的神秘面纱,哈尔滨出版社为军事爱好者带来《军事系列图书·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记录》。
  • 最佳军旅导演

    最佳军旅导演

    “余导你好,恭喜你继《亮剑》等多部剧之后新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收视率破纪录,但有人说你只会拍电视剧不会拍电影,请问你怎么看?”余二三抬头看了看天空:“我最近在拍的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7月1号上映!”“余导你好,有人说你只会拍军旅片,你怎么看?”“他说的没错,我就是这颗星球上最佳军旅导演,哦,对了,我好像还拍了几部科幻片,灾难片还有纪录片,太多了,名字记不住了,让下,我还要赶去奥斯卡拿奖!”“余导你好,对于你出道之作,抗日奇侠你怎么看!”“滚!”
热门推荐
  • 乡村志·人心不古

    乡村志·人心不古

    《人心不古》是“乡村志”系列中的第三部,讲述了做过县重点中学校长的贺世普在退休之后,被贺家湾村主任隆重地请回老家,担任了贺家湾村矛盾调节小组组长。贺世普一心想把现代法制观念引入村民心中,让村民能够懂法、守法并自觉遵法守纪,减少村里纠纷。可是在几件事情上,贺世普所持的观点和解决纠纷的方式都与村民的观点不和。在自己小姨妹因家庭暴力喝农药自尽后,他想依照法律,把小姨妹的丈夫,自己的远房兄弟兼邻居贺世国送进监狱,却遭到了来自村庄“就活人不就死人”的习惯思维的阻挠。然后,他又遇到了一桩建房纠纷:贺世国在加盖房屋时,将平房建成三层,并且还要在三层楼上面盖人字形的屋顶。这样不但把贺世普的房屋挡在了后面,还严重影响了房屋的采光。……
  • 病临城下

    病临城下

    一场疫情让滞留武汉的凌笑和实习医生赵成一相遇;赵成一总觉得那个一直抱着书本的患者不一样,有种格格不入又超凡脱俗的气质,后来,他才知道,她叫凌笑。从此以后,她的一切他全包,送药、关怀、量体温,还附送心理疏导。单方面进入恋爱状态的赵一成,慢慢成为了凌笑心中的一束光。
  • 逼婚36计:高冷老公太傲娇

    逼婚36计:高冷老公太傲娇

    她本应成为一个幸福的新娘,可是婚礼上却播放着未婚夫出轨的视频。她大受打击,不敢相信相恋五年的男友就这么轻易的背叛了她。恍惚中,却是未婚夫的小叔把她带离了现场。——某日霍先生向简小姐坦白婚礼上的事,对她抱怨道,“简小姐,你可知道为了追你我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简汐气的不要不要的……可是为了她在床上的生命安全,她不得不装作严肃且认真的回答,“对不起霍先生,我知道您辛苦了。”霍先生点点头,对简小姐的回答相当满意,于是大发慈悲的对她说,“晚上奖赏你。”简汐:“......”她能否拒绝?!
  • 星云日记13:法无定法

    星云日记13:法无定法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十三册。收录星云大师1911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法无定法”、“兼善天下”、“人生之最”、“命运操之在我”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源星星眼少年

    王源星星眼少年

    偶然的相遇,将展开怎样都花火呢?面对仇恨该如何面对?
  • 前溪歌

    前溪歌

    /少年看到了一条长长的溪流,如一朵一朵莲花的浪在前面绽放着,少年被推下溪流,却六神无主,张皇失措,他才看到身后有无数的人在疯狂地游离,不知疲惫,自己前面,是一片黑暗,如黑洞一般要将自己吸入。“游,游。你不进就只有死路一条!”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少年想要逃离,黑暗中或许只有一丝光芒,在他瞳孔中反射出来。/他抬起头,伸起手,为了光。/最慢两周稳定一更
  • 天空雄鹰

    天空雄鹰

    我的梦想就是……可惜时不待我已经错过了努力的时候了,直到我重生了!!!
  • 丫鬟夫君

    丫鬟夫君

    让一个人回心转意有多难?——若是有情人,不过一瞬……“我有些担心。”他轻轻说着,“你一直都没回来……所以我有些放心不下。”——时隔六年,你我再次相逢,却是故人难如旧。
  • 学霸,你放学别走!

    学霸,你放学别走!

    【日常向温馨小甜文】认识韩时衍之前,姜沐是个暴躁少女,上天入地横得飞起。别问学习,问就是:“没有梦想,活得更爽。”认识韩时衍之后。姜沐:“好好学习,才是实现梦想的唯一真理!”*后来。海归心理学博士韩时衍,成为某高校最年轻的副教授。某次关于感情的专题讲座上,有学生提问:“韩教授,像你这样理智的人,感情应该比较顺利吧?”年轻的男人眉眼带笑:“年少时在感情上做过错误的决定,时至今日依旧后悔。但万幸的是,昨天她成为了我的合法妻子。”**双C双初1v1,校园到职场。*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