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73800000035

第35章 于刚(4)

“这是关于你俩情况的内参,市里领导批了,很难得。你们拿着这复印件去找一找。”朱编辑将内参复印件一式两份递给他们,内参第一页的右上角有市里领导的批示:请有关部门按规定办理。

青莲仔细看了一遍批件:“这有关部门是……我们人生地不熟,谁会理这个茬呀?”

朱编辑起身,在办公室里转了个圈:“这样吧,我抽时间到知青办、民政局跑一跑,毕竟我熟悉一些。你们也不要太着急了。”

朱编辑素昧平生,把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办,二人很感动,千谢万谢。

回家的路上,于刚提出:“这朱编辑太好了,我们要不要送一点礼物。”

“送礼物,礼尚往来。不过不能让人家往别的方面想。”沐青莲说。

到了家里,他们商量了几次也没商定送什么,只好暂时搁置。

一个多星期后,朱编辑打来电话,话音里没了先前的热情:“几个单位都说领导批了,但没有倾向性意见,又没有具体的政策规定,不好办。”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沐青莲着急地问。

电话里停顿了一阵子:“这样吧,我再活动一下,有什么情况我主动与你们联系。”

但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朱编辑一直没有与他们联系。

他们遇到的都是好人,都得到了热情相助,但没有解决问题。

于刚瘫坐在椅子上,该想的办法都想了,该得到的帮助似乎也都得到了,仍然没解决,人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唉,也许自己命中就注定不可能落户上海……他觉得自己像一片树叶,被风暴吹刮着,到处飘飞,完全不能主宰自己。

在这最困难的时候,于刚想到同学,想到了张建华。张建华很仗义,又有父亲县委书记的背景,看看他有什么办法。但他忽然想到,张建华调回沅城了,自己的事和沅城毫不相干,张建华有力也使不上呀!

一个星期六的傍晚,青荷回来,说纺织厂扩建厂房,要招收临时工,问于刚愿不愿去。

“没有上海户口也招吗?”于刚问。青莲也过来了。

青荷说:“最近扩建工厂很多,需要的临时工也很多,上面没有说废除这条规定,但工厂都不管了。”

青莲不同意于刚做小工:“你在家里再待一段时间,再向上反映反映。”

于刚说:“还能找谁去反映?反映了也不知什么时候会有消息,会是什么样的消息?再说,干临时工与反映不矛盾。”

青莲仍不愿意:“你再带一段于音吧。”

“于音该去上幼儿园了。待在家里不利于孩子成长。”

第二天,青荷带着于刚到了纺织厂。

厂生产科一个年轻人问于刚过去干过什么,于刚讲了自己的经历,不会木工,也不会泥工。

年轻人转向青荷:“这样吧,先做一些小工的活,等以后适应了,再干其他的。”

青荷只好点点头。

年轻人有点为难地对于刚说:“我们厂要求上班都着工装,正式工由厂里发,临时工还得自己掏钱买。”

“没关系。”于刚当即掏出了钱,年轻人很快从柜子里给他找了一套。

于刚当起小工。第一天搬运砖头,后来搬运水泥,劳动强度比当年插队还大,一天下来精疲力竭,汗水淋漓。于刚晚上住在临时工板房里,四五十个人一间大屋子,又是鼾声又是磨牙声,还有一股股难闻的气味,又困又乏仍无法入睡……星期六晚上于刚赶回浦清,星期天不上班。

沐青莲一看,仅一个星期时间,于刚就变得又黑又瘦,换了个人形,心疼地问:“太苦了吧?”

于刚尽量把事情说得轻松一些:“过去当农民,现在当工人,还有些不适应,很快会好的。”

一天下午,于刚和几个小工搬运水泥,突然头上响起了稀里哗啦的声音,有人大喊:“脚手架垮了!”于刚正要逃离,无奈背上一百五十斤的水泥袋让他行动困难,倒塌的脚手架砸在身上,顿时失去了知觉。

他睁开眼时,周围一片雪白——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了。幸亏戴着安全帽,大脑轻度震荡,面部浅度划伤,医生说住一段时间的院可以恢复。

护士拿着病历本走来,登记家庭住址和电话号。于刚千叮嘱万叮嘱:“请你们不要告诉我爱人……她会着急的!”

护士想了想:“你的伤情比较稳定,我们尊重你的意见。”

第二天一早,青荷赶到医院,放下带来的牛奶、水果,亮开了嗓门:“这事不能这样就完了,告厂里,索赔!”

“厂里肯定有责任,但告了,要影响和厂里的关系。我这小工可以一走了之,你不行,你不在纺织厂干,能到哪里去?”

“总不能什么也不说吧?”

“说是要说,但你不要出面,等我出院后再说。”

两人正商量着,纺织厂的生产科长来了,一见面就赔礼:“于师傅,真对不起了,我代表厂里向您道歉。”

生产科长与青荷同一个时期进的厂,青荷见是他来,知道该怎么办了:“光道歉有什么用,你看我姐夫伤成这样子了!”

“沐师傅、是这样的,”生产科长知道沐青荷是刀子嘴,一开口就有三分怯,“这责任完全在厂里,但于师傅不是厂里的正式工人……”

“不是厂里的正式工人怎么啦?是不是为厂里干活时伤的?伤了人还不管?还讲不讲道理?”沐青荷的话像连珠炮。

“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哪能不管呢?厂里的意思是于师傅不是正式工人,这样的话,医疗费由厂里实报实销,全休一个月,工资照发,其他的就没有……”

“以后的工作呢?”

“以后愿意干,还可以到干……当然还只能是小工,我们厂现在没有招收正式工的指标。”

“这个,还要看具体处理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合理,我们会上告的。”

科长说:“我们会处理好,我们会处理好。”

科长走后,于刚把青荷拉到一边:“千万别让青莲知道,她会着急死的!”

青荷想想,点了点头。

两天后的傍晚,于刚摸索着下了床,慢慢地挪到医院的花园里,在长椅上坐下。花园里人不多,有的静坐沉思,有的悠闲散步。

于刚的头部还有些疼痛,但可以思考了。

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他很自然地想到了人生。自己回上海好几年了,扮演的社会角色是个小工。做小工,在哪里不能做呢?这是自己人生应有的吗……可是,如果不回上海,在曼纳又能干什么呢?还在粮管所当营业员……自己今后能做些什么?人生最痛苦的,就是大梦醒来后无路可走……病房快熄灯了,护士来催促,于刚慢慢地挪回病房。

星期六的傍晚,青莲做好晚饭,等着于刚回来吃。晚八点了,不见人影,九点了,不见回来。要在往常,早该回来了。直到十一点多钟,门外路灯下才出现于刚疲惫的身影,左肩上背着平日那个挎包,头上包缠着纱布。

“怎么啦?”青莲一惊,急忙将于刚扶进屋里。

“工地上……”于刚刚说完,青莲的泪水便夺眶而出了。

“不要哭,这是万幸,应该高兴。”于刚说。

没想到这一说,青莲放声大哭起来。好一阵子,哭声变成了抽泣声。又过了一阵子,青莲哽咽着说:“你跟着我,名义上回上海了,实际比在曼纳还苦……那么多年了,还漂着……”

“没漂,没漂。只要跟你在一起,就踏实了。”于刚话这么说,泪水也禁不住往下流。

“我给你弄点紫米稀粥喝吧?”

于刚摇摇头,走到墙角,动作有些迟缓地取下小提琴。

“还拉琴?都伤成这样子了。”青莲说着帮他取下提琴。

于刚试了试弦,似乎用这动作回答了青莲的问题。

于刚的动作先有些迟缓,很快就利索了。琴声犹如山泉,汩汩地流出,汇成江水,奔涌向前:

……啊,这歌声,姑娘的歌声,跟着光明的太阳飞去吧!

去向远方边疆的战士,把喀秋莎的问候传达。

……“你好久没拉琴了,现在又有伤,还拉得这样好!”沐青莲很激动,脸颊上泪水滚落。

于刚收弓,很有些感慨:“我还能拉琴,说明我的生命还有活力,只要能这样保持住,就不会忘记自己曾经是个什么样的人,有过什么样的追求。”

于刚的户口问题,他们仍在反映,没有刚回来时那样急迫了。急了七八年了,没急出什么名堂来,再急又有什么用呢?而工作,哪里有干的就到哪里。他干过建筑,干过家电维修,还到崇明岛搞过水产养殖。

通过书信,他不时了解到省城、沅城、洛水同学的一些情况,有的工作好一些,收入多一些,有的工作差一些,收入少一些。但也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基本稳定下来了。于刚明白,比当知青还苦的就他这个临时工了。

四年、五年下来了,于刚皮肤黑了,头发白了,额头上出现了深深的抬头纹。

青莲的外貌变化不大。

这年年底的一天,浦清大队部门口贴出了一张卖房启事。这个大队原来安置过十个来自上海市区的知青,返城大潮中都回市里安置工作了,留下两间七十多平方米的泥瓦平房。房子本来质量很差,知青走后无人管理,破损很严重,生产大队准备处理掉。

青莲、于刚看后,觉得于刚户口没落下来,手头也没钱,买房子干什么。

青荷听到消息,当天下午从厂里赶来,连家也没回就到了大队部。

大队办公室里来了十多个人,都是要买房子的。有的理由是家里房子小,有的理由是房子破烂,有的理由是人口多。

青荷不紧不慢:“我姐姐支边十年,带回了一个姐夫一个孩子。现在,其他知青、支边人员都进城工作了,我姐还在大队小学当老师,为社员服务。我姐夫没个正式工作,这房子不卖给他们卖给谁?”几句话把争房的人都给“噎”住了。

谈到价钱,大队提出一千五百元,青荷提出八百元:“这是照顾,哪能要那么多?”

大队长也当过知青,知道知青的艰难,同意了。

回到家,青荷讲了此事,并拿出四百元钱给青莲:“姐,你在兵团十年,吃了不少苦,有一半是为我吃的,这就算对你、对姐夫的感谢吧!”

青莲的父母东拼西凑,凑了二百元,其余的二百元则是青莲托人向公社信用社借的。后来粉刷,又花了一百多元。这些,两年后还清。

一九九六年深秋的一天,县里来了一帮人,有领导,有专家,在浦清村里村外转了大半天,后来传出要在这里征地建水厂。不到一个月,又来了一批人,名曰工作组,在浦清住下来了,办理征地事宜。

村里的菜农祖祖辈辈居住这里,多数不肯往其他地方搬。有人愿意搬,但要价太高。青莲、于刚看到几年来上海郊区的飞速发展,主动找到工作组,说征地建厂是发展浦清的大好机会,我们一定积极配合。

工作组长是个一头短发的中年女性,一身工装,从行头看不出什么。她正为搬迁问题焦头烂额,一听于刚、青莲的话,脸上绽开了花,马上安排测量了青莲、于刚的住房面积,提出用三公里外新建小区一百二十平米的楼房置换,并将二人都招到水厂工作。二人一听,忙不迭地回答“行,行!”

这简直是天大的喜讯!当天晚上,他们商量着怎样搬家的事,讲着讲着,青莲说:“这些人看来很有来头,把你的户口问题提出来,看看能不能解决。”

“户口?他们是建水厂的,和户口不搭界。再说,十多年都过来了,无所谓了。”

“解决不解决,还是不一样。”沐青莲说。

第二天,二人向工作组提出,青莲在浦清小学工作快十年,快退休了,工作可以不考虑。但二人有个老大难问题,不知能不能帮助解决?

“什么老大难?”工作组长问。

青莲将于刚户口的事从头至尾地讲了。

“户口问题?前些年是个问题,现在好像不算什么问题了,也很少听人再讲这样的问题。”工作组长征徇地问一个随员。

随员未置可否,他不了解情况。这也难怪,这些年来确实很少有人再扯户口的事,谁会去管它。

“我们没办过,不过,我们可以了解一下情况,再答复你们。”工作组长说。

没过几天,一辆小卧车径直开来。于刚到纺织厂工地干活去了,青莲在家。工作组长告诉青莲,他们了解了情况,要以征地为由解决于刚的户口不行,没有这方面的政策,但可以引进技术人才名义解决。

“引进人才?”青莲瞪大眼睛。

“你不知道,现在高层次的人才可吃香了,落户问题可优先考虑。”

“可我们……”

“你爱人的特长是什么?”

“……他、他能拉小提琴。”沐青莲说完,脸上有些泛红,这拉小提琴算什么高层次人才。

“能拉小提琴?”

“能拉。要不要让他回来试一试?”沐青莲不管说得沾不沾边,都说出去了。

“好,好。”女组长竟然回答。女组长回身办其他事了,青莲急忙给于刚打电话。

于刚一个多小时就赶回来了,一身灰尘,一头汗水。女组长到了他家。于刚顾不上洗把脸、喝口水就拉开了,他拉的仍是《喀秋莎》。

同类推荐
  • 爱上图坦卡蒙

    爱上图坦卡蒙

    一次普通的埃及之旅,竟然穿越到了古埃及的十八王朝,邂逅历史上那个生命短暂的少年法老,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下,是拯救?还是放弃?
  • 封印之回归(下)

    封印之回归(下)

    在封印之中诞生,在封印之中成长,是作茧自缚吗?还是只为破茧而出那一刻的美丽与辉煌。他诞生于贤者的故乡,立志成为一名伟大的贤者。走遍了战乱的大陆,只为了找寻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他只会魔法,不会武功。正如世间所有的人一样,他并不完美。然而即使仅有魔法,只要用心,只要付出,也有完美的招式,也有以弱胜强的快意,也有四两拔千斤的巧妙。
  • 恶魔小组:第1部

    恶魔小组:第1部

    俊锋、月玄、鹿川和西贡是四个性格迥异又各有所长的帅哥,自称“恶魔小组”。几个人,除了妹妹俊冰外,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叼着根烟,狂傲不羁地走在校园里。哥哥俊锋走在最前面,一头金黄的头发像是整个组织的旗帜一样高高后甩着,昂首走在前面引领着众人。妹妹俊冰就在他的右手边,眨着一双芭比娃娃的大眼睛。在横焰高中校园里,四人既是众多女生追逐的对象,又是众人所恐怖对象……
  • 我去哪里找,像你这么好

    我去哪里找,像你这么好

    他喜欢她多年,始终都是默默地陪伴,朋友之上,恋人未满。表白后的在一起,她分不清这是习惯还是爱情。犹豫、痛苦、矛盾,不得已的告别。谁记得海誓山盟,只记得你送我的一条皱纹。久别重逢,这段还未烫下句点的感情究竟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都市超级幽默:讽刺笑话俱乐部

    都市超级幽默:讽刺笑话俱乐部

    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我们许多人总是在推迟我们的快乐——无限期地推迟。只要你打开本书,不论是信手翻阅,还是仔细阅读,你可以马上开心地笑起来。
热门推荐
  • 你眼里的星星不见了

    你眼里的星星不见了

    女主林染喜欢上了一个男生,但是由于她还是初一的学生,父母反对(真实改编)
  • 全能护花高手

    全能护花高手

    隐身术随意进出女子宿舍,透视术想看啥看啥,财神运走路捡钱……得到全能系统后,陈凡的人生开始牛逼哄哄!不要惹成熟性感的老板娘,不要惹傲娇野蛮的美丽校花,不要惹清纯甜美的邻家小妹,不要惹火爆极品的冰山警花,重点是,不要惹我!被众美簇拥的陈凡,最近很嚣张!新书求收藏求宣传求分享!求一切支持!
  • 堂堂骑士王怎么可能是吸血鬼

    堂堂骑士王怎么可能是吸血鬼

    辛梓身为骑士小时候因为狼人、吸血鬼与人类的战争失去了双亲以及自己最亲爱的姐姐他虽然活了下来被一名骑士收养。长大后他成为了一名骑士,与吸血鬼战斗了三年。在三年的摸爬滚打中成为七阶的骑士,可在他即将升为圣骑士的时候。血族发起了总攻,贪图虚荣的同伴出卖了他把吸血鬼放进了城。众多的骑士奋不顾身的守住了人类最后的城池,而辛梓,他们的骑士王被俘虏了。在吸血鬼的古堡关押了半个月之后,吸血鬼女王要亲自审问他。可等待他的并不是审问,而是成为他最厌恶的生物……
  • 三旧叙忆

    三旧叙忆

    本书由作者的个人故事改编而来,希望大家支持
  • 神魔拍卖行

    神魔拍卖行

    在神魔帝国的不朽浮屠上永远记录着那个人的事迹:他,终结了一个纪元的真魔时代,他,创造了最强的神魔拍卖帝国,他,是不朽的传奇,他,是神魔帝国所有人信仰的支柱,他就是凌云!
  • 梵华劫

    梵华劫

    上一世,他和他同为神,而他却毁她神魂尽灭;这一世,他仍为神,而她却百经轮回,堕神成魔。命运轮回,再度轮回之际,她势必要他白倍奉还。“风御殇,你以为,我会让你如愿吗?”女子红衣猎猎,笑得惨淡。回眸间,隔世的彼岸已开得正好,却再是无人侧畔轻呢,忘川河畔,惟一抹离殇飘渺如常······
  • 故事从未结束

    故事从未结束

    没有童话中的浪漫,没有歌曲中的玄幻,没有你的我会怎么办?从一个懵懂的女孩经过一个人,变得不敢接受任何人。我的故事,希望你们听听。
  • 终有赤窈暮青春

    终有赤窈暮青春

    安舒窈喜欢了靳赤松十四年……一顿饭让这个消失了八年的男人重新出现在她的世界她和一个男人在酒吧,他突然出现 “安舒窈,原来你就是这么喜欢我的?” “我累了,该结束了。” 此时安舒窈才看清这个自己的内心 爱恨纠葛,情理复杂安舒窈和靳赤松的感情让人期待害怕终是负了青春还是圆了美梦……这一切还得追溯到十七岁的那个夏天
  • 战国之千面书生

    战国之千面书生

    一场血与泪的阴谋,一场权与义的争斗。战火激荡的战国,纷争之后竟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推动。旧恨已了,又添新仇。这乱世之中,有义才能存,无情才能立。面对着不同的人,戴上不同的脸。到最后,你都不知道哪一张脸,才是真正的自己。
  • 噬鬼录

    噬鬼录

    唐明皇时一位宰相名叫张说,写有一诗《谢赐钟馗及历日表》,诗中说到感谢皇上赐给自己的钟馗神像。后大诗人刘禹锡也曾写过类似的诗篇,由这些唐人诗句不难看出,钟馗在唐朝时已是声名赫赫。北宋有一文者名叫郭若虚,曾描述他在宋皇内宫见到了……